第6课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709617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706.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6课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第6课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6课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6课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6课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6课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docx

《第6课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6课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6课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docx

第6课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

第6课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

秦长城

吕不韦

赵姬

秦时的直道

秦时的直道遗迹

秦币

秦陵

第6课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

破题:

何谓大一统?

《公羊传.隐公元年》“何言乎王正月?

大一统也。

”徐彦疏“王者受命﹐制正月以统天下﹐令万物无不一一皆奉之以为始﹐故言大一统也。

”《汉书.王吉传》“《春秋》所以大一统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也。

”大﹐重视﹑尊重;一统,指天下诸侯皆统系于周天子,后世称封建王朝统治全国为大一统。

何谓中央集权?

国家权力集中由中央政府统一行使的制度。

地方分权的对称。

在这种制度下,地方政权在中央政权的严格控制下行使职权,由中央委派的官员或由地方选出的官员代表中央管理地方行政事务,地方居民没有自治权或地方虽设有自治机关,但自治机关受中央政权的严格控制。

15世纪后期到16世纪初,欧洲许多国家建立了中央集权制。

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资本的集中要求政治权力的集中,更趋向于中央集权。

采用单一制的资本主义国家,多实行中央集权;采用联邦制的资本主义国家,地方政府虽有相当的权力,但国家大权仍集中在中央政府手中。

中国自秦始皇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制国家以后,2000多年来一直沿袭这一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既保证中央统一领导,集中处理国家事务,同时又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地方享有一定的自主权。

一、教学过程

(一)、秦朝大一统国家的形成

1、形成的因素

(1)、基础

A、政治基础:

春秋战国时期,连年征战,列国纷争,大国兼并小国,形成“战国七雄”,七国对周围小国的兼并和边地的开拓,完成了区域性的统一,为秦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B、经济基础:

铁制农具用于农业生产,出现犁耕技术,耕地面积扩大,私人手工业、商业活跃,各地经济联系加强;

C、理论基础:

法家主张实行君主集权制度。

(2)、条件

各国在政治、经济等制度建设上出现趋同的倾向。

到战国时,内政改革蔚然成风,各国在政治、经济等制度建设上思路基本一致,统一成为大势所趋。

(3)、原因:

商鞅变法使秦国由弱变强、后来居上。

变法的背景——内乱不止、国势日弱、被动挨打

变法的目的——富国强兵、兼并天下

变法的内容——废井田、废世卿世禄、奖农耕、建县制、十五连坐

变法的作用——秦国由弱变强、后来居上

(4)、人才:

善于吸收和重用外来人才(参见P23小字)

(5)、策略:

正确灵活的军事、外交策略,以“连横”对抗“合众”、远交近攻、使用反间计等

【合纵连横(hezonglianheng)战国时期纵横家所宣扬并推行的外交和军事政策。

苏秦曾经联合“天下之士合纵相聚于赵而欲攻秦”(《战国策·秦策》三),他游说六国诸侯,要六国联合起来西向抗秦。

秦在西方,六国土地南北相连,故称合纵。

与合纵政策针锋相对的是连横。

张仪曾经游说六国,让六国共同事奉秦国。

秦在西方,六国在东方,东西相连,故称连横。

合纵连横的实质是战国时期的各大国为拉拢与国而进行的外交、军事斗争。

合纵的目的在于联合许多弱国抵抗一个强国,以防止强国的兼并。

连横的目的在于事奉一个强国以为靠山从而进攻另外一些弱国,以达到兼并和扩展土地的目的。

当时的最著名的纵横家除了苏秦、张仪之外,还有公孙衍。

公孙衍曾于前318年联合魏、赵、韩、燕、楚五国攻秦。

时人说: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滕文公》下)后来苏秦和赵的奉阳君李兑也曾于前287年联合五国攻秦,使秦被迫废除帝号,产生了很大影响。

然而,张仪在秦推行的连横策略取得了更大的成功,使秦惠王“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散六国之从(纵),使之西面事秦”(《史记·李斯列传》),真正达到了通过连横政策的推行而兼并土地的目的。

合纵连横的斗争适应了战国形势发展的需要,对各国政治产生了很大影响,其历史作用应当引起人们重视。

(6)、交通:

四通八达的驰道和直道,交通便利,可以迅速调动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应对战事

2、时间:

公元前230——前221年

3、标志:

秦先后兼并六国

4、意义:

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

(二)、皇帝与中央集权制

1、建立的目的:

为了有效控制大一统的新局面

2、内容

(1)、皇帝制

(2)、中央官制:

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下设廷尉、治粟内史,均受制于皇帝

你能说出这些官职的权限吗?

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

(3)、郡县制:

郡辖县,县辖乡、里,乡设三老——管教化、啬夫——管听讼、收赋税

你能说出这些官职的权限吗?

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

特点:

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命;郡县的属吏由郡守、县令自行选用;基层属吏职权颇重

3、巩固的措施

(1)、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你知道度量衡是什么吗?

(2)、建造驰道与直道,以保证政令畅通

(3)、建筑长城,以抵御匈奴的侵扰

(4)、开边移民,以充实边地实力

(5)、焚书坑儒,以统一思想

4、意义:

秦创立的中央集权制,成为我国历代王朝政治体制的蓝本。

二、小结

练习与测评

1、人们常说,先进可以变成落后,后来者也可以居上。

试以秦统一为例,说一说后来者居上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①变法图强,奋起直追:

如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②政策要稳定、连续:

商鞅虽然惨遭杀害,但其改革的制度得以继续;③打破传统,重用人才:

秦打破宗法制的界限,竭力吸收他国优秀人才,委以重任,尊为“客卿”。

由于上述原因,秦国后来居上,迅速强大,先后兼并六国,建立了统一的大帝国。

2、结合第5、第6课内容,谈一谈秦朝大一统国家形成的基础、条件和原因。

政治基础:

春秋战国时期,连年征战,列国纷争,大国兼并小国,形成“战国七雄”,七国对周围小国的兼并和边地的开拓,完成了区域性的统一,为秦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经济基础:

铁制农具用于农业生产,出现犁耕技术,耕地面积扩大,私人手工业、商业活跃,各地经济联系加强;

理论基础:

法家主张实行君主集权制度。

条件:

各国在政治、经济等制度建设上出现趋同的倾向。

到战国时,内政改革蔚然成风,各国在政治、经济等制度建设上思路基本一致,统一成为大势所趋。

原因:

秦孝公任用商鞅,以富国强兵、兼并天下为目标进行变法,废除井田制度、废除世卿世禄、奖励耕战、建立县制等措施,重用人才,国力强盛,兵力强大。

各诸侯国间交通便利,秦国民风淳朴,成为七个诸侯国中最强大的一国。

3、皇帝与中央集权体制

皇帝

丞相御史大夫太尉

廷尉治粟内史等诸卿

郡(守)

县(令)

乡、里

探索与争鸣:

上述观点都有正确的一面,但都不全面。

必须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全面评价秦所开创的中央集权体制。

中国是农业国,分散的小农经济无力抗御自然灾害、抵御外族入侵;且自然经济也极易导致政治上的分裂。

秦朝所开创的中央集权体制强化中央统治,消除分裂割据因素;建造驰道和直道,保证政令畅通;修筑长城以抵御匈奴侵扰;开边移民,充实边地实力;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客观上促进经济文化发展,对社会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秦创立的中央集权体制,成为我国历代王朝政治制度的蓝本,在漫长的农业社会具有很大影响。

不能因秦二世而亡,而全面否定这一制度,“秦亡于政,而非亡于制”。

历代实行中央集权体制的王朝也并非都是短命而亡的,汉、唐、明、清的统治都长达200年以上。

但是,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体制的核心是皇权至高无上,统治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与皇帝个人的品质、统治经验的积累,以及统治集团整体的制约力。

秦始皇不能适应统一后的社会发展需要,不能审时度势,改弦易辙,以致社会矛盾激化;秦二世昏庸,天下大乱,二世而亡,是一个典型的教训。

中央集权体制的致命缺陷导致中国古代社会出现周而复始的治乱交替的局面,对社会造成破坏性的影响。

到中古后期,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则更导致中国社会发展缓慢。

(本题涉及秦亡的史实,建议放在第7课后讨论)

三、作业

1、练习与测评

2、探索与争鸣

3、预习:

第7课秦末农民起义

参考资料:

秦始皇(公元前259~前210年),首位完成中国统一的秦王朝的开国皇帝。

后人称之为“千古一帝”嬴姓,名政。

出生于赵国,所以又叫赵政。

13岁即王位,22岁在故都雍城举行了成人加冕仪式,从此正式登基"亲理朝政",39岁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历史大业,称帝。

前246年,秦王赢政即位,因年幼朝政由太后和相国吕不韦及嫪毐掌管。

前238年(秦王政九年),秦王政亲理朝政,除掉吕、嫪等人,重用李斯、尉缭,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了统一全国的大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秦朝。

创立了“皇帝”的尊号,称始皇帝。

据司马迁《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秦始皇的母亲是赵国大将的女儿,送给子楚之前是吕不韦的姬妾,吕不韦出于政治目的将已怀孕的赵姬献给异人(即秦庄襄王),后来赵姬怀胎十二月才产子,生下了嬴政,实则为吕不韦与赵姬的私生子。

(根据现代医学的研究结果[来源请求],怀孕十二个月鲜有案例;同时,作为怀孕征兆的停经也可以被异人怀疑。

故此,司马迁在《史记》中出错存在可能性。

)作为一个并不受宠爱的质子的儿子,嬴政少年时期是在赵国都城邯郸度过的,此时异人经吕不韦从中斡旋已然回到秦国,并认华阳夫人为母,经过多次政治斗争终于获得了华阳信任,吕不韦又花费大量精力与金钱将赵姬母子接回秦国,从此嬴政开始了他在秦王宫里的政治生涯。

登上王位

庄襄王三年(前247年),庄襄王去世,嬴政即位为秦王。

即位时由于年少,故国政由相国吕不韦所把持,并尊吕不韦为仲父。

吕不韦既把持朝廷,又与太后(赵姬)偷情。

他见秦始皇日渐年长,怕被他发现,故献假宦官嫪毐给太后。

结果太后生下了两个私生子,而假宦官嫪毐亦以王父自居,封长信侯,领有山阳、太原等地,自收党羽。

嫪毐在雍城长年经营,建立了庞大的势力。

前238年,秦始皇在雍城蕲年宫举行冠礼。

嫪毐动用玉玺发动叛乱,攻向蕲年宫。

秦始皇早已蕲年宫布置好三千精兵,打败叛军。

嫪毐转打咸阳宫,那里也早有军队,嫪毐一人落荒而逃,没过多久便被逮捕。

秦始皇将嫪毐五马分尸,曝尸示众;又把母亲赵姬关进雍城的萯阳宫。

秦始皇随后免除吕不韦的相职,把吕不韦放逐到巴蜀。

其后,虽然他听从秦国贵族所言,下了《逐客令》,逐出六国食客,但被李斯的《谏逐客书》所劝阻,其后他任用尉缭子、李斯等人。

统一中国

自前230年至前221年,秦始皇采取远交近攻、分化离间的策略,发动秦灭六国之战。

先后于秦始皇十七年灭韩、十八年灭赵、二十二年灭魏、二十四年灭楚、二十五年灭燕、二十六年灭齐。

终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秦帝国。

修筑长城

秦灭六国之后,即开始北筑长城,每年征发民夫四十余万。

在当时生产力极度低下,男人辛苦劳作尚不能裹腹,女人纺织的布都无法蔽体的情况下,征调如此之多的民力去从事非生产性劳动,造成的结果只能是死亡人数无法统计,千里之地尽是尸首,血流成河的惨剧,所以百姓十户人家里有五户想要造反也就不足为奇了。

“孟姜女哭塌长城”的民间传说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普通百姓对修筑长城的怨言。

当时所修筑的长城,并非今所见之长城(今长城主为明朝时所修建)而是相当不牢固的夯土墙,秦长城主要目的是标名与匈奴的界线,并没有实质的防御功用,况且当时匈奴实力并不强,始皇仍遣蒙恬发兵十万攻击匈奴,后人对此的评价是:

“兴兵远攻,贪外虚内,务欲广地,不虑其害”。

蒙恬死后没多久,匈奴便轻松跨过秦长城,不但收复了原来的失地,并且占领了燕、代等郡。

综上所述,长城本身在后世抗击游牧民族的战争中是否有意义还属争议话题,但至少在秦始皇时代的作用除了虚耗国力以外,没有任何作用。

集权统治

发动了焚书坑儒事件。

由于当时社会上百家争鸣,严重的阻碍了秦始皇对征服的原六国民众思想的统一,并威胁到了秦朝的统治。

于是,秦始皇为了统一原六国人民的思想,于当年开始销毁除法家以外的所有诸子百家的著作,一直到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史称「焚书」。

而在焚书开始的第二年,即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为了进一步排除不同的政治思想和见解,在当时秦首都咸阳将四百六十余名儒士和方士坑杀,史称「坑儒」。

奢侈生活

秦始皇还没有统一六国之前,就已经有不少宫殿,而在统一六国期间,更是大兴土木,每灭一国,便要将该国的宫殿建筑在咸阳附近仿造一遍,总面积达到了惊人的程度,整个关中地区,自渭河以北,雍门以东,直到泾河一带全部都是宫殿群。

统一之后,开始在渭河南岸修建后世皆知的阿房宫(亦名朝宫,阿房为其前殿名),每年动用民工七十多万人.虽然有人辩称这些都是有罪之人,但七十万这个数量相比于当时全国总人口不过2000万来说,这个比例也是很惊人的。

朝宫可以容纳十万人,在里面运送酒菜要用车和马才行,仅一个前殿的面积就达到了东西长693米,南北宽116米,台基高达11.65米,上面可以坐上万人。

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联合组成的阿房宫考古队,对阿房宫遗址进行的考古工作发现,阿房宫本来就没有建成.秦朝此宫殿仅完成地基而已.

除此之外,还有兴乐宫、梁山宫等等。

据《三辅旧事》记载:

秦国有“表中外殿观百四十五”。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

秦国有“关中计宫三百,关外四百余”,另外,“咸阳之旁二百里内”,还有“宫观二百七十”。

有宫殿就要有美女,在灭六国时,就把所有各国的美女都掳掠来放在所建造的宫殿之中。

宫女总人数,据三辅旧事记载:

后宫列女万余人,气上冲于天。

并且,秦始皇死后,这些宫女绝大部分都被迫殉葬

骊山墓从秦王登基起即开始修建,前后历时三十余年,每年用工七十万人修建。

现在留存的墓从外围看周长2000米,高达55米。

内部装修极其奢华,以铜铸顶,以水银为河流湖海,并且满布机关。

并且,建造陵墓的工匠在陵墓造成之后全部被活埋。

死亡

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巡游返至平原津得病。

行至沙丘(今河北广宗西北),秦始皇病死。

赵高勾结始皇少子胡亥及李斯,伪造遗诏立胡亥为太子,是为秦二世。

并赐太子扶苏死。

国家建设

始皇即位不久,便开始派人设计建造秦始皇陵。

在统一六国之后,旋即修建豪华的阿房宫,最多时用工七十二万人(虚数,表明人数众多)。

前222年开始,秦始皇开始大幅修筑以国都咸阳为中心,向四面八方延伸出去的驰道,类似现代的高速公路。

驰道并实行「车同轨」,均宽五十步。

驰道的作用有数项,一说是使交通方便,以利管理六国旧地,一说主要目的为方便北方战争前线的补给,还有一说是方便始皇出巡时能畅通无阻。

除秦直道和秦栈道外大多在秦故地与六国旧道以及在秦征伐六国时修建的道路上基础上拓建而成。

著名的驰道包括:

上郡道、临晋道、东方道、武关道、秦栈道、西方道及秦直道。

秦始皇在扫灭六国后,为方便运送征讨岭南所需的军队和物资,于是命史禄开凿河渠以沟通长江水系的湘江和珠江水系的漓江。

运河在最终在始皇二十年(前219年)至二十三年(前215年)修成。

灵渠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它自贯通后,二千多年来就一直是岭南与中原地区之间的水路交通要道。

因此此项工程在始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在位时发生的事

韩国名门之后张良曾在博浪沙派刺客行刺秦始皇,未能成功。

为寻求长生不老之药,派方士徐福率童男女数千人渡东海求神仙,耗资巨大。

(『楚义六帖』指徐福和童男女们在到达目的地(即现时的日本)之后一去不返,日本重臣秦氏为其后代。

不过参考《史记》与《三国志》可知,此一说法在东汉之前并未出现。

至于徐福即为神武天皇说,则除了年代不合之外,更是毫无文献可考)。

历史评价

他是中国第一位皇帝,也是皇帝尊号的创立者,同时也是中国皇帝制度创立者,使中国进入了中央集权帝制时代的人。

他也使中国第一次完成了政治上的统一,形成了“车同轨,书同文”的局面,为其后各朝代谋求统一奠定了基础。

但自古以来,秦始皇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

吕不韦

吕不韦(约前292年——约前235年),战国末年卫国濮阳人。

原籍阳翟(今河南禹州)。

吕不韦是阳翟的大商人,他往来各地,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所以积累起千金的家产。

秦昭王四十年(前267),太子去世了。

到了昭王四十二年,把他的第二个儿子安国君立为太子。

而安国君有二十多个儿子。

安国君有个非常宠爱的妃子,立她正夫人,称之为华阳夫人。

华阳夫人没有儿子。

安国君有个排行居中的儿子名叫子楚,子楚的母亲叫夏姬,不受宠爱。

子楚作为秦国的人质被派到赵国。

秦国多次攻打赵国,赵国对子楚也不以礼相待。

子楚是秦王庶出的孙子,在赵国当人质,他乘的车马和日常的财用都不富足,生活困窘,很不得意。

吕不韦到邯郸去做生意,见到子楚后非常喜欢,说:

“子楚就像一件奇货,可以囤积居奇。

以待高价售出”(成语“奇货可居”的出典)。

于是他就前去拜访子楚,对他游说道:

“我能光大你的门庭。

”子楚笑着说:

“你姑且先光大自己的门庭,然后再来光大我的门庭吧!

”吕不韦说:

“你不懂啊,我的门庭要等待你的门庭光大了才能光大。

”子楚心知吕不韦所言之意,就拉他坐在一起深谈。

吕不韦说:

“秦王已经老了,安国君被立为太子。

我私下听说安国君非常宠爱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没有儿子,能够选立太子的只有华阳夫人一个。

现在你的兄弟有二十多人,你又排行中间,不受秦王宠幸,长期被留在诸侯国当人质,即使是秦王死去,安国君继位为王,你也不要指望同你长兄和早晚都在秦王身边的其他兄弟们争太子之位啦。

”子楚说:

“是这样,但该怎么办呢?

”吕不韦说:

“你很贫窘,又客居在此,也拿不出什么来献给亲长,结交宾客。

我吕不韦虽然不富有,但愿意拿出千金来为你西去秦国游说,侍奉安国君和华阳夫人,让他们立你为太子。

”子楚于是叩头拜谢道:

“如果实现了您的计划,我愿意分秦国的土地和您共享。

吕不韦于是拿出五百金送给子楚,作为日常生活和交结宾客之用;又拿出五百金买珍奇玩物,自己带着西去秦国游说,先拜见华阳夫人的姐姐,把带来的东西统统献给华阳夫人。

顺便谈及子楚聪明贤能,所结交的诸侯宾客,遍及天下,常常说“我子楚把夫人看成天一般,日夜哭泣思念太子和夫人”。

夫人非常高兴。

吕不韦乘机又让华阳夫人姐姐劝说华阳夫人道:

“我听说用美色来侍奉别人的,一旦色衰,宠爱也就随之减少。

现在夫人您侍奉太子,甚被宠爱,却没有儿子,不趁这时早一点在太子的儿子中结交一个有才能而孝顺的人,立他为继承人而又像亲生儿子一样对待他,那么,丈夫在世时受到尊重,丈夫死后,自己立的儿子继位为王,最终也不会失势,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一句话能得到万世的好处啊。

不在容貌美丽之时树立根本,假使等到容貌衰竭,宠爱失去后,虽然想和太子说上一句话,还有可能吗?

现在子楚贤能,而自己也知道排行居中,按次序是不能被立为继承人的,而他的生母又不受宠爱,自己就会主动依附于夫人,夫人若真能在此时提拔他为继承人,那么夫人您一生在秦国都要受到尊宠啦。

”华阳夫人听了认为是这样,就趁太子方便的时候,委婉地谈到在赵国做人质的子楚非常有才能,来往的人都称赞他。

接着就哭着说:

“我有幸能填充后宫,但非常遗憾的是没有儿子,我希望能立子楚为继承人,以便我日后有个依靠。

”安国君答应了,就和夫人刻下玉符,决定立子楚为继承人,安国君和华阳夫人都送好多礼物给子楚,而请吕不韦当他的老师,因此子楚的名声在诸侯中越来越大。

吕不韦选取了一姿色非常漂亮而又善于跳舞的邯郸女子一起同居,知道她怀了孕。

子楚有一次和吕不韦一起饮酒,看到此女后非常喜欢,就站起身来向吕不韦祝酒,请求把此女赐给他。

吕不韦很生气,但转念一想,已经为子楚破费了大量家产,为的借以钓取奇货,于是就献出了这个女子。

此女隐瞒了自己怀孕在身,到十二个月之后,生下儿子名政。

子楚就立此姬为夫人。

秦昭王五十年(前257),派王齮围攻邯郸,情况非常紧急,赵国想杀死子楚。

子楚就和吕不韦密谋,拿出六百斤金子送给守城官吏,得以脱身,逃到秦军大营,这才得以顺利回国。

赵国又想杀子楚的妻子和儿子,以子楚的夫人是赵国富豪人家的女儿,才得以隐藏起来,因此母子二人竟得活命。

秦昭王五十六年(前251),他去世了,太子安国君继位为王,华阳夫人为王后,子楚为太子。

赵国也护送子楚的夫人和儿子嬴政回到秦国。

秦王继位一年之后去世,谥号为孝文王。

太子子楚继位,他就是秦庄襄王。

庄襄王尊奉为母的华阳王后为华阳太后,生母夏姬被尊称为夏太后。

庄襄王元年(前249),任命吕不韦为丞相,封为文信侯,河南洛阳十万户作为他的食邑。

庄襄王即位三年之后死去,太子嬴政继立为王,尊奉吕不韦为相国,称他为“仲父”。

秦王年纪还小,太后常常和吕不韦私通。

吕不韦家有奴仆万人。

在那时,魏国有信陵君,楚国有春申君,赵国有平原君,齐国有孟尝君,他们都礼贤下士,结交宾客。

并在这方面要争个高低上下。

吕不韦认为秦国如此强大,把不如他们当成一件令人羞愧的事,所以他也招来了文人学士,给他们优厚的待遇,门下食客多达三千人。

那时各诸侯国有许多才辩之士,像荀卿那班人,著书立说,流行天下。

吕不韦就命他的食客各自将所见所闻记下,综合在一起成为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多万言。

自己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号称《吕氏春秋》。

并将之刊布在咸阳的城门,上面悬挂着一千金的赏金,遍请诸侯各国的游士宾客,若有人能增删一字,就给予一千金的奖励。

秦始皇越来越大了,但太后一直淫乱不止。

吕不韦唯恐事情败露,灾祸降临在自己头上,就暗地寻求了一个阴茎特别大的人嫪毐(làoǎi,烙矮)作为门客,不时让演员歌舞取乐,命嫪毐用他的阴茎穿在桐木车轮上,使之转动而行,并想法让太后知道此事,以此事引诱她。

太后听说之后,真的想在暗中占有他。

吕不韦就进献嫪毐,假装让人告发他犯下了该受宫刑的罪。

吕不韦又暗中对太后说:

“你可以让嫪毐假装受了宫刑,就可以在供职宫中的人员中得到他。

”太后就偷偷地送给主持宫刑的官吏许多东西,假装处罚嫪毐,拔掉了他的胡须假充宦官,这就得以侍奉太后。

太后暗和他通奸,特别喜爱他。

后来太后怀孕在身,恐怕别人知道,假称算卦不吉,需要换一个环境来躲避一下,就迁移到雍地的宫殿中居住。

嫪毐一直跟着太后,得到的赏赐非常丰厚,而太后凡事也都由嫪毐决定。

嫪毐的仆人有数千人,希望成为嫪毐的门客,而自愿成为太监的,也有上千人。

秦始皇七年(前240),庄襄王的生母夏太后去世。

孝文王后叫华阳太后,和孝文王合葬在寿陵。

夏太后的儿子庄襄王葬在芷阳,所以夏太后另外单独埋葬在杜原之东,称“向东可以看到我的儿子,向西可以看到我的丈夫。

在百年之后,旁边定会有个万户的城邑”。

秦始皇九年(前238),有人告发嫪毐实际并不是宦官,常常和太后淫乱私通,并生下两个儿子,都把他们隐藏起来,还和太后密谋说“若是秦王死去,就立这儿子继位”。

于是秦始皇命法官严查此事,把事情真相全部弄清,事情牵连到相国吕不韦。

这年九月,把嫪毐家三族人众全部杀死,又杀太后所生的两个儿子,并把太后迁到雍地居住。

秦始皇十年十月,免去了吕不韦的相国职务。

等到齐人茅焦劝说秦王,秦王这才到雍地迎接太后,使她又回归咸阳,但把吕不韦遣出京城,前往河南的封地。

又过了一年多,各诸侯国的宾客使者络绎不绝,前来问候吕不韦。

秦王恐怕他发动叛乱,就写信给吕不韦说:

“你对秦国有何功劳?

秦国封你在河南,食邑十万户。

你对秦王有什么血缘关系?

而号称仲父。

你与家属都一概迁到蜀地去居住!

”吕不韦一想到自己已经逐渐被逼迫,害怕日后被杀,就喝下酖酒自杀而死。

秦王所痛恨的吕不韦、嫪毐都已死去,就让迁徙到蜀地的嫪毐门客都回到京城。

秦始皇十九年(前228),太后去世,谥号为帝太后。

与庄襄王合葬在芷阳。

吕不韦墓,位于洛阳市东约20公里的偃师市南蔡庄大冢头村东。

赵姬

赵姬,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人,出身于富商的家庭,秦庄襄王赢异人的王后,善歌舞,性淫荡。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太后。

赵姬原是巨商吕不韦的爱妾,她是一位姿容艳丽且能歌善舞的女子,被吕不韦视为至宝,生活在邯郸,身世和籍贯无考。

一天她对吕不韦说自己怀上了吕不韦的儿子。

政治思维敏锐的吕不韦便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