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九年级中考复习浙教版科学讲义九年级上册易错考点巩固防范三 物质的转化和推断.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708337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0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九年级中考复习浙教版科学讲义九年级上册易错考点巩固防范三 物质的转化和推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届九年级中考复习浙教版科学讲义九年级上册易错考点巩固防范三 物质的转化和推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届九年级中考复习浙教版科学讲义九年级上册易错考点巩固防范三 物质的转化和推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届九年级中考复习浙教版科学讲义九年级上册易错考点巩固防范三 物质的转化和推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届九年级中考复习浙教版科学讲义九年级上册易错考点巩固防范三 物质的转化和推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九年级中考复习浙教版科学讲义九年级上册易错考点巩固防范三 物质的转化和推断.docx

《届九年级中考复习浙教版科学讲义九年级上册易错考点巩固防范三 物质的转化和推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九年级中考复习浙教版科学讲义九年级上册易错考点巩固防范三 物质的转化和推断.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九年级中考复习浙教版科学讲义九年级上册易错考点巩固防范三 物质的转化和推断.docx

届九年级中考复习浙教版科学讲义九年级上册易错考点巩固防范三物质的转化和推断

易错考点巩固防范三 物质的转化与推断

易错点一:

化学反应的曲线模型

[2019·杭州富阳区校级二模]某溶液中可能含有碳酸钾、硫酸钾中的一种或两种溶质,为测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取一定量溶液于烧杯中,先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再加入稀硝酸,反应过程及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所加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有(  )

图1

①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碳酸钾和硫酸钾

②反应进行到A点时,溶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

③BC段上的任意一点(C点除外)都存在两种沉淀

④反应进行到C点时,溶液中只含有两种溶质

A.1个B.2个

C.3个D.4个

【错误答案】D

【易错剖析】分析过程中忽略了AB段BaCl2溶液过量的信息,所以反应进行到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

过量的BaCl2、生成沉淀过程产生的KCl、沉淀部分消失过程产生的Ba(NO3)2。

【易错防范】对于溶液中存在溶质的分析需要注意:

生成物、过量物、以及没有参与反应的物质。

化学反应的曲线模型反应了化学反应的进程,转折点反应了不同反应的进行。

【正确答案】C

1.[2019·德清校级一模]某溶液由NaOH、HCl、H2SO4和Mg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向该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Ba(OH)2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图2

A.HCl和MgCl2一定存在

B.NaOH、H2SO4和MgCl2一定不存在

C.HCl和H2SO4一定存在

D.HCl一定存在,NaOH、H2SO4一定不存在,MgCl2可能存在

【解析】由图可知,加入氢氧化钡溶液时,开始不产生沉淀,说明溶液中不含有硫酸,含有盐酸;溶液中含有盐酸时,一定不含有氢氧化钠,因为盐酸和氢氧化钠不能共存;当盐酸和氢氧化钡完全反应后,再加入氢氧化钡溶液时,产生沉淀,是因为氢氧化钡和氯化镁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镁沉淀,因此溶液中含有氯化镁;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盐酸和氯化镁,不含有硫酸和氢氧化钠。

2.[2019·包头]有一包固体物质,可能含有硫酸钠、碳酸钠、氯化钙、氯化钾、氯化铁和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探究其组成,进行如图实验:

图3

(1)取少量固体按图甲实验,根据步骤①可知固体中一定不含有__FeCl3__。

(2)取白色沉淀B于烧杯中并逐滴加入稀硝酸,烧杯中的沉淀质量随滴加稀硝酸质量的变化如图乙所示。

则可确定原固体中一定含有__Na2SO4和Na2CO3__。

(3)取无色溶液C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产生白色沉淀,无色溶液C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_Na+、OH-、Ba2+、NO

__(填离子符号)。

(4)为进一步确定原固体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否存在,应采用的操作步骤是__取溶液C少许,先加入足量稀硝酸,然后加AgNO3溶液__,通过观察现象即可确定。

【解析】

(2)加入Ba(NO3)2后发生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可能为BaSO4、BaCO3中至少一种。

从图乙可知加入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则两种沉淀同时存在,由此得出可确定原固体中一定含有Na2SO4和Na2CO3。

(3)步骤①加水得无色溶液A,则原固体中不含CaCl2,②加入Ba(NO3)2后过滤得无色溶液C,由于取无色溶液C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产生白色沉淀,其二氧化碳是非金属氧化物能与碱反应,所以原固体中有氢氧化钠。

在②加入的Ba(NO3)2过量,则无色溶液C,可确定含有NaNO3、Ba(NO3)2、NaOH。

(4)综上所分析原固体中一定没有CaCl2、FeCl3,一定有Na2CO3、Na2SO4、NaOH,只有KCl没确定。

易错点二:

分析溶液中的溶质成分

[2019·苍南六校模拟]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残缺并且瓶盖没有完全密封的无色溶液(见图),化学小组的同学经过询问老师后只知道是NaCl、NaOH、Na2CO3中的一种溶液,为确认原瓶中是何种溶质并判断其是否变质,化学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的探究活动:

 图4

(1)取少量样品,测得溶液的pH值大于7,则原溶液的溶质肯定不是________。

(2)同学们又取少量样品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如下:

图5

请在“?

”处写出可能出现的现象,并推断原溶液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答案】

(2)溶液若不变色,原溶质是Na2CO3或答若溶液变红色,则瓶中原溶质是NaOH和Na2CO3的混合

【易错剖析】对于加酚酞试液后写可能出现的现象,只考虑到变红或不变红的一种可能,回答不完整致错;或回答变红时是NaOH和Na2CO3的混合,把握原溶液是一种溶质的信息不全致错。

【易错防范】回答问题需注意问题背景及多种可能性分析。

如本题中原溶液是一种溶质,加入无色酚酞试液有变红与不变红两种可能。

【正确答案】

(1)NaCl 

(2)溶液若不变色,原溶质是Na2CO3;若溶液变红色,则瓶中原溶质是NaOH,并有部分变质

1.[2019·杭州富阳区期中]某废液中只含有Fe(NO3)2、Cu(NO3)2、Ba(NO3)2三种溶质。

为了回收金属、保护环境,小金同学设计了如图方案(所加试剂均过量)。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D )

图6

A.固体a是混合物

B.溶液B中的含有的盐是Ba(NO3)2和NaNO3

C.X可能是Na2CO3

D.若回收到6.4g固体a,则加入的铁屑质量为5.6g

2.[2019·宁波校级二模]某兴趣小组做完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的实验后,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了探究,请和他们一起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提出问题】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建立猜想】①只有Na2SO4;②有Na2SO4和H2SO4两种物质;③有Na2SO4和NaOH两种物质。

【实验验证】为了验证猜想②,甲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取适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再将表面打磨后的铝片放入试管

铝片表面有大量气泡产生

据此,甲同学认为猜想②成立,他的理由是__2Al+3H2SO4===Al2(SO4)3+3H2↑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反思提高】乙同学通过查阅资料获知:

Al与NaOH溶液反应也能生成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Na2SO4溶液显中性,所以认为猜想③可能成立。

于是进行了实验,并证明猜想③确实成立,则乙同学的实验操作可以是__滴入酚酞试液__;对应的实验现象是__溶液变红色__,由此否定了甲同学的结论。

易错点三:

物质的转化与推断

[2019·宁波北仑区校级二模]一包白色粉末,由CuSO4、CaCO3、BaCl2、Na2SO4、NaOH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

为探究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1)取少量白色粉末,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

则原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有________。

(2)取实验

(1)滤出的白色沉淀,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则原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________。

根据上述实验可推断:

原白色粉末的组成有________种可能。

为进一步探究原白色粉末组成,取实验

(1)得到的滤液,向其中通入CO2,产生白色沉淀,则可推断原白色粉末中一定还含有____________。

【错误答案】

(2)2(或3或4) NaOH

【易错剖析】根据实验现象排除了硫酸铜,确定了碳酸钙后,对于BaCl2、Na2SO4的存在结论分析不合理;或认为2种都不存在从而得出2种可能(有无NaOH);或在组合过程中只是进行了一加一的组合模式,疏忽了其他组合模式。

通入CO2后出现白色沉淀,认为一定存在NaOH是因为认为发生化学反应,却忽略了沉淀产生的原因。

【易错防范】对于物质组成可能性的分析建立分析模型:

一种可能、二种可能、三种可能等进行有序分析。

在分析发生化学反应过程需要注意是否有后续反应的发生。

【正确答案】

(1)CuSO4 

(2)CaCO3 5 BaCl2、NaOH

1.[2019·杭州滨江区二模]某固体由Ba2+、Cu2+、Na+、Cl-、CO

、SO

中的几种离子构成,取一定质量的该固体样品,进行如下实验:

①将固体溶于水得无色透明溶液,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过滤,得白色沉淀。

②在白色沉淀中加入过量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

③在滤液中滴加足量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由上述实验得出的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D )

A.通过步骤①可以确定原固体中一定不含的离子只有铜离子

B.无法确定该固体中是否含有钠离子和氯离子

C.该固体由Na+、Cl-、CO

、SO

四种离子构成

D.将步骤①改为滴加硝酸钡溶液,则通过步骤③可以确定固体中是否含有氯离子

2.[2019·宁波海曙区模拟]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由硫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钙、氯化钡、氯化镁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该样品的组成,某小组取适量样品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

图7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滤渣a的成分是__Mg(OH)2和CaCO3__。

(2)若现象①“滤渣全部溶解”变为“滤渣部分溶解”,其他现象不变,则原样品中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物质是__MgCl2__。

易错点四:

物质鉴别与除杂的具体操作

[2019·杭州余杭区富阳区三模]某废液可能含有硫酸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小乐为了确定其成分设计并进行了下图实验。

图8

(1)生成①中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②中试剂A的名称:

____________。

(3)为了达成确定废液成分的目的,写出对“无色溶液Ⅱ”的后续实验操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样品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

【错误答案】(3)取少量无色溶液Ⅱ于试管中,滴入适量的稀硝酸,观察是否有气泡生成;或往试管的无色溶液Ⅱ中,滴入适量的硝酸银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易错剖析】对第一种回答的可能性是因为没有分析明确对无色溶液Ⅱ的检验目的是检验氯化钠还是碳酸钠或氢氧化钠,错误地认为后续检验是变红的溶液中有氢氧化钠或碳酸钠待检验,所以加稀硝酸;对于第二种回答是因为操作不规范引起。

【易错防范】实验的后续操作需明确操作目的,并符合实验的基本操作规范要求。

【正确答案】

(1)Na2SO4+Ba(NO3)2===BaSO4↓+2NaNO3 

(2)无色酚酞试液 (3)取少量无色溶液Ⅱ于试管中,滴入适量的硝酸银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4)碳酸钠(或Na2CO3)

1.[2019·嘉兴模拟]有四瓶无色溶液,他们分别是:

①稀盐酸、②稀硫酸、③氢氧化钠溶液、④硫酸钠溶液。

某实验小组分别对四种溶液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实验操作

加入无色酚酞试液

不变色

变红

不变色

不变色

加入硝酸钡溶液

白色沉淀

无明显现象

白色沉淀

无明显现象

加入锌粒

无明显现象

无明显现象

产生无色气体

产生无色气体

则对应甲、乙、丙、丁顺序的四种物质是( A )

A.④③②①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D.①②④③

2.[2019·诸暨模拟]通过海水提取的粗盐中含有MgCl2、CaCl2、MgSO4以及泥沙等杂质。

以下是一种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用于沉淀的试剂均过量)。

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9

(1)加入Na2CO3的目的是__除去Ca2+、Ba2+__。

(2)该实验方案还需完善,请写出具体的操作步骤:

__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以除去氢氧化钠和碳酸钠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