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青海省应对气候变化地方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700545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7.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方青海省应对气候变化地方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地方青海省应对气候变化地方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地方青海省应对气候变化地方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地方青海省应对气候变化地方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地方青海省应对气候变化地方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方青海省应对气候变化地方方案.docx

《地方青海省应对气候变化地方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方青海省应对气候变化地方方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方青海省应对气候变化地方方案.docx

地方青海省应对气候变化地方方案

【关键字】地方

青海省

应对气候变化地方方案

(修改稿)

《青海省应对气候变化地方方案》编写小组

二〇〇七年三月

 

前言

气候变化是当前人类社会普遍关心的关系到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国际问题。

为履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约定的有关义务,国务院专门制定下发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明确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到2010年从国家层面上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目标、重点领域及其政策措施,并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健全体制机制,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实施《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总体要求,落实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措施,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作用,增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青海作为青藏高原的主体部分既是我国乃至全球气候与环境变化的“敏感区”和“脆弱带”,其生态系统属于中国“生态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碳素汇集生态系统,具有维系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同时,青海还是我国经济欠发达省份,基础建设薄弱,经济总量低,发展水平滞后。

因此,长期以来青海始终肩负着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的双重重任。

但是,省委、省政府对于气候变化问题一贯给予了高度重视,将实施人工增雨、保护环境和节能减排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常抓不懈,并取得显著成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青海成立了青海省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并在其领导下制定了《青海省应对气候变化地方方案》。

本方案依据《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总体要求,紧密结合青海实际,明确了当前至2010年青海应对气候变化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和措施。

青海将认真落实方案中提出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强国际合作,大力节能减排,不断提高延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积极配合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保护青海、我国以及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一部分青海气候变化的现状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

全球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

青海气候变化与我国及全球变化的趋势基本一致,且作为青藏高原的主体部分是我国乃至东亚地区气候变化的“敏感区”。

为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青海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草)与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建设,不断发展清洁能源与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与科学研究,为延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一、青海气候变化的观测事实与趋势

观测资料表明,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青海气候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青海气候变化的观测事实主要表现为:

一是气温增暖显著。

1961~2006年的近46年来,青海年平均气温升高了1.5℃,明显高于我国及全球增温平均值,特别是1987年以来全省气温开始变暖,1998年以后气温进一步显著增暖,2006全省年平均气温是近46年来最高的年份,比1961~2006年的平均值偏高1.4℃。

就不同区域而言,年平均气温升温速率每10年东部农业区为0.24℃、环青海湖地区为0.34℃、三江源地区为0.32℃、柴达木盆地为0.44℃,柴达木盆地是全省增温最明显的区域。

从气温变化的季节性来看,冬季增温最显著,1961~2006年全省冬季平均气温上升了近2.6℃,1987~2006年的21年当中有16年出现了全省性的暖冬。

二是降水量略有增加。

1961~2006年青海年降水量呈现出微弱的增多趋势,平均每10年增加1毫米。

降水量的年代际变化十分显著,20世纪60、80年降水偏多,70、90年代明显减少,21世纪以来呈增加趋势。

降水量的区域性变化差异较大,柴达木盆地降水量每10年增加5.6毫米,而东部农业区降水量每10年减少5.22毫米,三江源和环青海湖地区则与全省降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表现为微弱增加趋势。

从降水量的季节变化来看,夏季变化不甚明显,秋季减少,冬、春季增加,但21世纪以来冬季增加趋缓,春季增加突出。

三是近46年来青海主要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出现明显变化。

全省大降水日数增多、降水强度增大,冰雹、雷电灾害增多、程度加重,东部农业区干旱加剧,局地洪涝灾害增多。

雪灾、霜冻、低温冷害等发生频率减少但强度趋强。

青海未来气候将进一步增暖,预计到2030年,全省平均气温将上升2.2~2.6℃,高原积雪、冰川和永久冻土面积将进一步缩小;预计到2020年,年平均降水量将增加2%~3%,到2050年将增加5%到7%,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将进一步增大。

二、青海气候变化的背景及可能成因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次报告指出,气候系统的变暖是毋庸置疑的,过去100年(1906~2005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升高0.74℃,陆地大部分地区降水正在发生显著变化。

近50年强降水事件的发生频率在增加,极端温度发生了大范围的变化,冷昼、冷夜和霜冻已变得较为少见,而热昼、热夜和热浪则更加频繁,70年代以来更大范围内观测到了强度更强、持续时间更长的干旱。

过去50年观测到的大部分全球平均温度的升高,很可能由人类活动引起,而2005年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379ppm,为65万年来最高。

在此背景下,中国气候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近百年来,中国年平均气温升高了0.5~0.8℃,略高于同期全球增温平均值,近50年变暖尤其明显。

年均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显著,但区域降水变化波动较大,华北大部分地区、西北东部和东北地区降水量明显减少,华南与西南地区降水明显增加。

近50年来,中国主要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出现了明显变化,华北和东北地区干旱趋重,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南地区洪涝加重。

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认为:

人类活动很可能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90%以上可能性)。

全球及我国的气候变化为青海气候的变化提供了背景,而总结青海气候变化的归因,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效应同样很可能是造成我省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

根据地处海南州瓦立关山的中国大气本底观象台监测,CO2、CH4等温室气体浓度呈明显上升趋势,并与我省气温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1995~2006年CO2浓度由360.52ppm上升到382.59ppm,11年间上升了22ppm;1992~2006年CH4浓度由1787.34ppb上升到1832.66ppb,15年间上升了45ppb。

三、青海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

(一)实施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生态环境的演变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草地、湿地、冻土等生态系统是CO2的重要“源”和“汇”,对地气碳循环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而影响到气候变化的趋势,而气候变化又反作用于生态系统,对生态系统的演变具有十分显著的影响。

因此,为保护青海生态环境,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青海省自2000年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以来,已累计完成退耕还林(草)57.8万公顷,其中退耕地造林种草19.3万公顷,荒山植树种草38.5万公顷,完成退耕地造林种草面积占全省坡耕地面积的50%左右,退耕还林(草)和荒山植树均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且造林种草的成活率在80%以上,为再造秀美山川打下了坚实基础。

2005年,国务院批准实施的《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正式启动,投资约75亿在三江源地区实施生态恶化土地治理、草地鼠害治理、人工增雨工程、生态监测与科技支撑等22项建设内容,计划到2010年在工程区内退牧还林还草0.612万公顷,封山育林、沙漠化土地防治、湿地保护、黑土滩治理80多万公顷,鼠害治理206多万公顷,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00平方公里,生态移民55773人,解决13.16万人的饮水困难,使三江源地区水资源减少和生态环境恶化的态势得到初步遏止。

目前,生态移民、人工增雨、生态监测、科技支撑等项目正在有序进行当中,并取得初步成效。

2007年1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项目投资15.67亿元,计划利用10年左右的时间,在青海湖流域最大限度地保护和恢复流域内林草植被,维护青海湖流域湿地、草原、森林、野生动物构成的高寒生态系统的稳定,增加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功能,遏制或缓解青海湖湖水下降的趋势,改善野生动植物栖息、生存、繁衍地环境,恢复和发展珍稀物种资源,促进整个流域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功能恢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

(二)发展清洁能源与改善能源结构

青海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开发利用水能、石油、天然气资源,积极通过扶贫开发项目在农村牧区因地制宜的开发太阳能、风能、沼气等可再生能源,新型节能减排技术开发利用成效显著,特别是太阳能热转换利用、太阳能光电利用、风能转换、生物质能等方面技术不断创新,单晶硅、多晶硅工艺研究、光伏电站防雷技术、太阳能、太阳电池与建筑结合的一体化应用、风电场选址及风能资源的测试与分析等项目的实施,对我省新能源的高效利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牧区开发和推广户用太阳能光伏电源和太阳能光伏电站,为10万草原牧民家庭送去了光明,结束了牧区靠酥油灯照明的历史;生物质能资源开发利用也有了初步起色;小水电站建设过程中的技术问题不断得以解决,有效促进了青海省水电建设事业的发展,从而使青海清洁能源比重逐步提高,且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我省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所占比重由1990年的51.54%下降到2006年的37.94%,水电、天然气比重分别由1990年的32.97%、1.03%上升到2006年的40.24%、15.92%。

2006年,青海省水力发电量达205.19亿千瓦小时,占总发电量的74%,同比增长30.3%,显著高于全国14.7%的比例和5.1%的增长率;原油、天然气产量分别达591.60、223.00万吨,同比增长6.2%和0.7%,全省农村牧区新建日光节能温室1万栋,畜用暖棚3030座,建设农村“一池三改”沼气池1.67万户。

(三)产业结构调整与提高资源利用率

在国家一系列有关产业结构调整与提高资源利用率方面的产业政策宏观指导下,青海通过实施相应的地方产业政策,加快第三产业发展,调整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使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

“十五”时期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特色经济框架初步形成,三次产业比例由2000年的14.6:

43.3:

42.1调整为11.6:

48.7:

39.7;农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薯、油、豆、肉、奶、毛等特色农畜产品以及设施农牧业、农区畜牧业、农牧业产业化有了较快发展;盐湖化工、电力、石油天然气和有色金属四大支柱产业进一步壮大,百万吨钾肥、90万吨纯碱、涩-宁-兰天然气输送管道、公伯峡水电站等重大工程建成,资源开发规模化水平提高。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改善;服务业稳步发展,高原旅游业成为新亮点。

同时,通过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及相关法规,制定《青海省节能专项规划》,制定和实施鼓励节能的技术、经济、财税和管理政策,制定和实施能源效率标准与标识,鼓励节能技术的研究、开发、示范与推广,引进和吸收先进节能技术,建立和推行节能新机制,加强节能重点工程建设等政策和措施,有效地促进了节能工作的开展,提高了重点耗能行业的资源利用率。

(四)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与科学研究

青海省建立了遍布全省高山、盆地、荒漠、草地、农田等各类下垫面的气候变化监测系统,开展了天气、气候、大气成分、生态环境的连续、动态监测业务,积累了近50年的气候变化资料序列。

截至目前,全省共有地面气象观测站52个,高空探测站7个,生态环境气象监测站46个,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1个,国家一级牧试站1个。

人类活动加剧了各种大气成分中具有明显辐射效应和化学活性微量成分的急剧变化,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大气环境问题,对当今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巨大威胁。

为了从科学上认识这些问题,并为制订有效的控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青海省积极配合世界气象组织和中国气象局在海南州瓦里关山建立了全球大气监测计划WMO/GAW中位于欧亚大陆腹地的第一个大陆型本底全球基准观象台—中国大气本底观象台,开展了包括温室气体、大气臭氧、气溶胶、太阳辐射、气象和边界层气象、降水化学等几个方面的观测,为研究全球和区域性气候、环境变化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数据,也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环境外交等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青海省建立的青海省气候中心、青海省卫星遥感中心、青海省生态环境监测评估中心和青海省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长期从事青海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演变的监测、评估、预测等业务和科研工作,为青海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

中国科学院在海北州的盘坡地区设立的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不仅被列为中国生态系统网络的重点野外台站,而且已被纳入国际冻原研究计划的野外观测与研究台站,在气候变化领域取得一系列引人瞩目的研究成果。

青海省一贯高度重视气候变化科学研究工作,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基金项目“青藏高原东部牧区雪灾承载的规律、机制和预报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对三江源地区水资源的影响研究”和“青海湖水位变化对青海高原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其机理研究”,完成了科技部社会公益项目“青海省历史资料的恢复和重建”、“青海高原地区冰雹的预测与防御研究”、“我国牧区暴风雪监测预警服务系统研究”和“三江源湿地的区域气候生态效应监测评估技术”,组织实施了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项目“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气候变化与青海高原冻土的相互作用研究”和“气候变化对三江源地区环境影响初步研究”等,为客观认识青海气候及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演变规律,提高气候变化监测与评估能力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五)气候变化的教育与宣传

近年来,青海省政府逐步加大了气候变化教育与宣传力度,积极邀请省内外气候学专家、学者开展了多种不同层次的有关气候变化的事实、影响和应对方面的学术报告会;组织多批调研组前往中国气象局、省气象局听取有关气候变化对我省水资源、生态环境以及敏感行业影响的汇报;积极向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以及青海藏区问题调研团在青调研时报告有关青海气候变化的事实和影响,使青海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的演变问题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承办了第九届“中国西部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专家论坛”、“气候变化与三江源地区生态可持续发展”等多次学术研讨会;充分利用“世界气象日”、“世界水日”等活动开展气候变化科普宣传活动,通过电视、广播、网站等新闻媒体报道有关气候变化的科技新闻,促使气候变化的公众意识稳步提高。

第二部分青海省主要气候变化问题及其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已逐步认识到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重要性。

已有的研究表明,气候变化不仅导致了青海湖泊萎缩、河流流量减少、冰川退缩等水资源减少、冻土环境退化和土地沙化、水土流失、草场退化等一系列生态蜕化问题,而且对农牧业生产、交通、旅游、建筑、林业、能源等行业造成不同程度的利弊的影响,而且未来气候变化还将对青海自然生态环境和国民经济敏感行业产生重要作用。

尤为重要的是,青海还是经济基础薄弱、社会发展滞后、单位GDP能耗大、气候变化应对能力弱的西部省份,应对气候变化所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

一、青海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基本省情

(一)气候条件差、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地势高峻,气候严酷,属青藏高原气候系统,为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表现为冷热两季交替、干湿两季分明,气温低且年温差小、日温差大、辐射强烈,无四季区分的气候特征,取暖期普遍在半年以上,采暖能耗大。

由于海拔高,大部分地区空气稀薄,高寒缺氧,植物生长期短,无绝对无霜期。

青海自然灾害种类多、灾害频繁且严重,受灾面积大,主要有干旱、雪灾、暴雨、洪涝、大风、沙尘暴、冰雹、雷电、低温冻害以及草原森林火灾、滑坡、泥石流等气象及其次生、衍生灾害和地震、崩塌等地质灾害,其中大风、冰雹、雷电等灾害明显多于我国其它同纬度地区。

据统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2000年的51年间,全省共发生各类自然灾害约4000余次,造成2200多人和2277万头只牲畜死亡,减产粮食44亿千克,其中气象灾害3843次,占灾害总数的90%。

而干旱、洪灾、冰雹和雪灾等与降水有关气象灾害仍是主要灾害,期间共发生3310次,占全省灾害总数的77.5%以上。

目前,全省每年因自然灾害受灾人口达130多万,各类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都在10亿元以上。

(二)生态环境脆弱、荒漠化现象严重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是我国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带。

由于高原隆起时间不长,下垫面物理属性较差,多数土壤、植被尚处于年轻的发育阶段,主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简单,受到外界干扰时,自身调节机制不健全,恢复能力较弱,一旦破坏及发生退化和逆向演替现象,恢复难度大、过程十分缓慢。

有关研究以水资源、热量资源、干燥度、土地数量和质量、地表植被盖度作为主要指标,同时考虑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水平建立的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确定青海生态环境脆弱度达0.8045,仅次于宁夏、西藏,为我国生态环境极强脆弱省区。

青海大部分地区属干旱、半干旱地区,以沙漠化、水土流失和草场退化为主的荒漠化现象十分突出:

一是草地退化严重,全省草地中度以上退化面积达1633.3万公顷,占可利用草地总面积的52%;二是水土流失严重,全省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3.4万平方公里,且以每年0.21万平方公里的速度继续扩大;三是土地沙漠化严重,全省沙漠化土地面积已达13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三位,并以每年130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大。

(三)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青海是我国高寒地区少有的具有丰富生物多样性基因库和生物物种形成、演化的中心之一。

青海现有高等植物3000余种,其中55种被列入青海省第一批重点保护林木名录,现有陆生野生动物411种,其中鸟类、兽类和两栖爬行类分别占全国动物物种的24.6%、20.2%、3.2%。

全省陆生野生动物种类所占比重虽不高,但青藏高原特有物种却占40%,属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的动物就有74种。

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的退化和人类活动的加剧,导致野生动植物生境的恶化以及分布区域的缩小,生物资源物种资源量急剧下降趋于濒危。

目前,青海省境内受到威胁的生物物种约占总数的15%~20%,高于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生物多样性将在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蒙受巨大损失。

其中,三江源地区马麝已濒临灭绝,白唇鹿、马鹿、雪豹等国家野生动物数量锐减;在上个世纪中期,普氏原羚是环青海湖地区常见的动物,但目前现存约300多只左右,成为了极度濒危的物种。

(四)水资源短缺

青海地域广大,水资源分布时空不均,径流深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变化范围一般在5~300毫米,柴达木盆地中西部几乎不产流。

年径流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6~9月份,一般占年径流量的50%以上。

由于境内山脉绵亘,地形复杂,高寒缺氧,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开发利用难度较大,投入产出水平低,经济效益比较差。

近年来,水资源与社会经济不匹配且供需矛盾突出。

湟水流域的人口、工业产值、国内生产总值、耕地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分别占全省的57.7%、61.4%、57.4%、49.5%、46.0%,而多年平均径流量仅占全省的3.5%,在没有考虑生态需水的情况下,现状平水年缺水率10%左右,当地水资源已不能满足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黄河上游、长江上游、澜沧江上游流域的水资源利用率很低;格尔木河、巴音河等内陆河流域的资源性缺水现象十分严重。

(五)冻土环境退化

青海冻土属我国青藏高原冻土区,青藏高原的抬升对高原多年冻土发生、发展及保存起了决定性作用。

恰是青海特别是“三江源”地区存在多年冻土和季节冻土以及冻土现象,并发挥出其维持独特的植被体系和永冻层天然水库似的蓄水作用,才使得“三江源”地区成为了“中华水塔”和我国生物物种形成、演化的中心之一。

但是,由于频繁的构造运动使青海成为我国最强烈的地热异常区之一,具有较高的地热背景值,从而决定了青海多年冻土形成具有地温高、厚度薄、构造—地热融区发育等特点,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更为敏感。

因此,近46年来,受全球变暖的影响,青海冻土出现了冻土温度显著升高、冻结持续日数缩短、最大冻土深度减小和多年冻土面积萎缩、季节冻土面积增大以及冻土下界上升等总体退化的趋势。

尤为重要的是,冻土退化使其所具有的控制植被成为适应严寒、干旱生境的年轻植物区系、大厚度区域性隔水层且其活动层对水资源的调节作用等特殊的生态环境功能减弱,冻胀、融沉作用影响工程建筑稳定性的地质功能增强,从而加速了高寒草场的退化和地表水资源的减少,引发出更多的冻土区工程地质问题。

(六)经济发展水平低,能源结构不尽合理,应对气候变化的任务艰巨

青海省经济发展水平低。

2006年全省GDP为641.05亿元人民币,仅占全国总量的0.3%,地区生产总值83亿美元,两者均列全国倒数第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2006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000.3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358.37元,城乡差距6641.98元,若考虑到城镇居民所能享受到社会保障方面的差距,则城乡差距更大;青海能源消耗量大,2006年青海省单位GDP能耗3.121吨煤/万元,同比增长1.51%;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3.64吨煤/万元,同比增长5.96%,均列全国第31位,能耗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倍左右,是全国惟一的单位GDP能耗不降反升的省份,也是万元GDP消耗标准煤超过3吨的三个省区之一;能源结构不合理,原煤所占比重相对较高,2006年青海能源生产总量1975.03万吨标准煤,其中水电、原煤、原油和天然气占能源生产总量的比重分别为45.62%、21.44%、16.13%和16.86%,能源消费总量为1903.22万吨标准煤,其中水电、原煤、原油和天然气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分别为40.24%、37.94%、5.903%和15.926%。

因此,青海调整能源结构,减少能源消耗和促进地方经济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

二、气候变化对青海的主要影响

(一)对自然灾害发生的影响

受气候变暖影响,我省近年来自然灾害表现出如下变化趋势:

一是干旱加剧。

尽管20世纪60~80年代,青海省农业区干旱发生频率、干旱严重程度均呈现出减少和减弱的趋势,受干旱灾害每年超过100万亩的年数,60、70、80年代分别为5年、4年、4年,且受灾面积均在20万公顷以下,但进入90年代以来,大干旱的年份明显增多,达到7年,且有5年受灾面积超过20万公顷。

二是大降水日数增多,降雨强度增大,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灾害增多。

夏半年青海的降水总量呈明显减少趋势,降水强度呈明显增大趋势。

三是冰雹灾害增多,程度加重。

1960~2000年青海省雹灾的受害面积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受害率年均增加0.08%。

21世纪以来雹灾影响更为突出。

四是雷电灾害频繁。

受全球变暖的影响,近年来青海雷暴日数显著增多,雷暴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日趋严重。

据统计,1997~2006年青海高原雷暴日数每年以3.2天的速率增多,造成的经济损失以每年12万元的速度增加,雷击导致的人员伤亡人数同样显著增多。

未来气候变暖情景下,我省干旱、冰雹、暴雨、洪涝及其引发的地质灾害等将进一步增多,雪灾、霜冻、低温冷害等灾害发生频次将减少、但强度可能趋强、危害加大。

(二)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青海农业作为弱势产业,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最为直接:

一是气候变化导致作物生长季延长。

青海气候变暖特别是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最低气温升高,农耕期积温增多,热量资源增加,作物生长季延长,有利于冬小麦等喜温作物面积扩大和复种指数的提高;二是气候变化导致干旱、冰雹等农业气象灾害、作物病虫害增多,造成的损失日趋严重,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健康、持续、稳定地发展;三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初霜冻出现日期明显推迟,终霜冻出现日期提前,无霜期间隔日数较60年代延长8~15天,霜冻发生的频次减少但对农作物的危害加重;四是气候变化对化肥、农药使用产生影响。

肥效对环境温度的变化十分敏感,尤其是氮肥,温度增高1度,能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速效氮释放量将增加约4%,释放期将缩短3.6天,要想保持原有肥效每次的施肥量将增加4%左右。

我省东部农业区近46年来年平均气温升高了1.1℃,相应的每次施肥量增加近5%;而柴达木盆地则由于年平均气温升高了1.4℃,每次施肥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