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秦简公子从军重编校读.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7700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5.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大秦简公子从军重编校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北大秦简公子从军重编校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北大秦简公子从军重编校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北大秦简公子从军重编校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北大秦简公子从军重编校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大秦简公子从军重编校读.docx

《北大秦简公子从军重编校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大秦简公子从军重编校读.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大秦简公子从军重编校读.docx

北大秦简公子从军重编校读

北大秦簡《公子從軍》重編校讀

(首發)

王寧

棗莊廣播電視臺

《公子從軍》是北大藏秦簡中的一篇文學作品,共25枚簡,原無篇題,題目是整理者所擬。

因為保存情況較差,朱鳳瀚先生根據“室內發掘”時的現場記錄與照片資料,對25枚簡的相對位置作出推擬,并作出連綴和釋讀。

[1]筆者在拜讀學習之後,感覺仍有許多可商榷之處。

朱先生所作釋文、斷句如下:

囗囗上產囗囗中心不樂,爲此悲書,以啟公子,願相圖慮,同囗囗

(012)囗弗囗囗囗囗囗,牽有齎(賫)公子絏(紲)小帬一,公子有弗肯囗有囗(010)……之人,公子從(縱)不愛牽之身,獨不謉(懷)虖(乎)。

公子何之不仁(009),孰爲不仁,愛人不和,不如已多,愛人不謉(懷),如南山北壞,壞而隄之。

愛(008)心運運,𣳑囗(005)非也,牽死即行。

吾富最天下,嚋(壽)過彭刞(祖),謁報使者(006)。

……利之,多言不用,如多耕而弗種(004)……

欲人勿智(知)也,季須直為此書奊訽(024)斄(嫠)女,軍中及舍人之所,斄(嫠)女弗欲也,死即行,吾不死斄(嫠)女不能兩見。

視(025)不嘗苦,猶版載也。

更上更下,產爲材士,死效黃土,安所葬此象

之下(015)。

南山有鳥,北山直(置)羅,念思公子,無柰(奈)遠道何。

安得良馬從公子,

纍囗(014)囗,何傷公子北(背)妾。

囗囗

枝瞀(茂)長者听之榦……之邊,從叔(淑)死之(013)。

妻牽未嘗敢得罪,不中公子所也。

公子從軍,牽送公子錢五百,謂公子自以買(016),勿言邦孰智(知)之。

堂下有杞,冬產能能。

先爲不仁,囗公子所強入公子之故不媚(020)囗牽非愛此也,直欲出牽之所者(著),以傅公子身也。

公子從軍,牽送公子,回二百(021)囗里,公子不肯棄一言半辭以居牽。

牽去公子西行,心不樂,至死不可忘也。

牽(019)聞之曰朝樹梌樟,夕楬其英。

不仁先死,仁者百嘗,交仁等也俱死(017)……問公子……子曰……公子取(018)囗,母數公子不仁,卜車萬負。

牽非敢必朢公子之愛,牽直爲公子不仁也。

有虫(022)西蜚,翹

其羽,一歸西行,不智(知)極所。

西行東思,沂囗囗囗公子囗囗囗囗(023)……若(026)

從朱先生的連綴的情況看,仍不容樂觀,許多簡之間相連的句子無法通讀,而且內容和文意較為混亂,并不順達,大概仍存在編聯上的問題,不僅有文字缺失,還有缺簡。

因為竹簡卷在泥土中散開堆積,彼此疊壓中會摻混移位,所以根據竹簡在泥土中的位置排序也不是完全可靠。

大致從內容來看,該篇是一個名叫“牽”的女子被她的家人強行嫁給一位公子,她非常愛這位公子,可公子不喜歡她,對她很冷淡。

後來公子從軍東征,牽親自送他走,送給他一些東西,公子都不肯接受;送了二百多里地,公子沒對她說一句話,還很輕率地阻止,不讓她再送。

公子走後,牽對公子非常思念,曾經想去尋找他;讓使者捎信到軍中問公子,希望他能回來,也被公子斷然拒絕,還說了很多絕情的話。

因此牽非常傷心,埋怨公子“不仁”,所以寫了這篇東西來抒發心懷。

第12簡里說“中心不樂,為此悲書,以啟公子。

願相圖慮,同[心而]囗”,大概是本篇的最後一段的某一簡,說明牽作此書的目的,同時說明其原篇題可能就叫《悲書》。

根據這個思路,筆者嘗試根據文意重作一下編連、斷句,并在朱先生所作《釋讀》的基礎上略作解釋。

根據文意,該篇目前可見之簡大概可以分成四段,編連的簡次是:

第一段:

020+016+010+021+019+017+009+008

第二段:

022+023+024+025

第三段:

014+013+018+006+015

第四段:

012+005+026+004

【重編釋文】

以意補出之闕文加[]表示,補出的漏抄文字加【】表示,通假字正字加()表示,誤字正字加〈〉表示。

……勿言,邦孰智(知)之?

堂下有杞,冬產(生)能能(薿薿)。

先爲不仁,囗公子所,強入(納)公子之,故不媚(020)妻。

牽未嘗敢得罪,不中公子所也。

公子從軍,牽送公子錢五百,謂公子自以買(016),囗弗[肯]囗囗囗囗;牽有(又)齎(賫)公子絏(褻)小帬一,公子有(又)弗肯囗有囗(010)囗。

牽非愛此也,直欲出牽之所者(著),以傅公子身也。

公子從軍,牽送公子,回二百(021)[餘]里,公子不肯棄一言,半辭以居牽。

牽去公子西行,心不樂,至死不可忘也。

牽(019)聞之曰:

“朝樹梌樟,夕楬其英。

不仁先死,仁者百嘗,交仁等也俱死”(017)……之人,公子從(縱)不愛牽之身,獨不謉(愧)虖(乎)?

公子何之不仁(009)!

孰爲不仁?

愛人不和,不如已多;愛人不謉(愧),如南山北壞;壞而隄之,愛(008)[人]

……囗母。

數公子不仁,卜〈千〉車萬負。

牽非敢必朢公子之愛,牽直爲公子不仁也。

有虫(蟲)(022)西蜚(飛),翹

(遙)其羽;一歸西行,不智(知)極所。

西行東思,沂〈泥(涕)〉[泣如雨]。

公子囗囗囗囗(023)……囗,欲人勿智(知)也。

季須(媭)直為此書,奊(謑)訽(詬)(024)斄(詈)女(汝)軍中及舍人之所。

斄(詈)女(汝)弗欲也,【吾】死即行;吾不死,斄(詈)女(汝)不能兩見。

視(025)……

南山有鳥,北山直(置)羅。

念思公子,無柰(奈)遠道何!

安得良馬,從公子

(往),纍囗(014)囗何傷!

公子北(背)妾,囗囗[細]枝,瞀(茂)長者[斫]之榦……之邊,從叔死之。

(013)問公子……[公]子曰……公子取(018)……非也,牽死即行。

吾富最天下,嚋(壽)過彭刞(祖)。

謁報使者(006),不嘗苦。

猶版載也,更上更下。

產(生)爲材士,死效黃土,安所葬此象

(佞)之下(015)。

囗囗上產囗囗,中心不樂,爲此悲書,以啟公子,願相圖慮,同[心而]

(012)……心運運,𣳑囗(005)……若(026)……利之。

多言不用,如多耕而弗種。

(004)

從重編後的情況看,該篇還有一些缺簡,但缺失不會太多。

因為缺簡和缺文,此編連也有許多不盡人意的地方,有些連綴可能并不合適,故不敢必,但是能幫助我們比較清晰地了解該篇的大致內容。

【釋文校讀】

文中稱朱先生的釋讀為“《釋讀》”,筆者的看法以“◇按”出之。

朱先生釋讀正確的不盡錄。

勿言,邦孰智(知)之:

◇按:

此句前有缺簡。

當是說公子犯了什麼罪過,被牽家人知道了,就以此為要挾,要求公子娶牽為妻,這樣他們就不會去宣揚,國內就不會有人知道了。

此乃“不仁”之舉,故下文言“先爲不仁”。

堂下有杞,冬產(生)能能(薿薿):

《釋讀》:

杞,應即枸杞。

《爾雅·釋木》:

“杞,枸繼。

”郭璞注:

“今枸杞也。

”“能能”在此應讀作“能耐”。

能,任也;耐,耐寒。

《漢書·食貨志》“能風與旱”,顏師古注:

“能,讀曰耐也。

”《漢書·鼌錯傳》“其性能寒”,顏師古注:

“能,讀曰耐也。

”◇按:

產,同生。

能能,當讀為“薿薿”,草木茂盛之貌。

《說文》:

“薿,茂也。

从艸疑聲。

《詩》曰:

‘黍稷薿薿。

’”段注:

“(《詩》曰:

‘黍稷薿薿’)《小雅》文,《箋》云:

‘薿薿然而茂盛。

’《廣雅·釋訓》:

‘薿薿,茂也。

’”“冬生薿薿”即在冬天生長茂盛,是反常之象。

在此用以比擬違背公子的意願。

先爲不仁,囗公子所,強入公子之,故不媚(020)妻:

◇按:

“先爲不仁,囗公子所”,“公”前闕文當是違逆、違背義。

“所”當即《詩·大叔于田》“獻于公所”之“所”,《一切經音義》二引《三蒼》:

“所,處也。

”《廣雅·釋詁二》:

“所,凥也。

”這裡是指公子之家。

入,納于。

之,猶“焉”也,語已詞也。

[2]“強納公子之(焉)”就是強行納于公子為妻,就是強迫公子娶牽。

媚,愛也。

《詩·思齊》:

“思媚周姜”,毛傳:

“媚,愛也。

”又《下武》:

“媚茲一人”,鄭箋:

“媚,愛也。

”這是牽說自己的家人,先做了不仁之事,違背公子所願,強行把自己嫁入公子之家,公子因此不愛這個妻子。

牽的家人以要挾的手段強行把牽嫁給公子,這是公子和牽關係不和的根本原因。

牽未嘗敢得罪,不中公子所也:

《釋讀》:

由牽自稱“妻牽”知牽與“公子”二人已成夫妻。

中,《管子·四時》“不中者死”,尹知章注:

“中,猶合也。

”《淮南子·原道》“動靜不能中”,高誘注:

“中,適也。

”所,在此本應是作動詞前邊的前置賓語用(如“所欲”、“所好”),現省去後邊的動詞。

這句話是說,自己並非敢於得罪公子,非故意不能合乎公子之所欲。

◇按:

“妻”當屬上句讀。

“所”仍當是居處,指公子之家。

“不中公子所”當謂在公子家中沒有不適當的行為。

公子從軍,牽送公子錢五百,謂公子自以買(016),囗弗[肯]囗囗囗囗:

◇按:

根據下文句例,“弗”前疑缺“公子”二字,後當補“肯”字,“肯”後之字疑是“受”之類的字,接受。

此句或當補作“[公子]弗[肯受有辭也]”,這是說公子從軍的時候,牽送給公子五百錢,囑咐公子自己用來買需要的東西,公子不肯接受而推辭了。

牽有(又)齎(賫)公子絏(褻)小帬一,公子有(又)弗肯囗有囗(010)囗:

《釋讀》:

絏同紲。

今傳本《左傳》僖公二十四年“臣負羈絏”,《說文》引此文中“絏”字作“紲”。

“紲”與“褻”皆心母月部字,可通假。

故今本《詩經·鄘風·君子偕老》“是紲絆也”,《說文》“褻”字下引作“是褻絆也”。

《漢書·敘傳上》“思有短褐之褻”,顏師古注:

“褻,謂親身之衣也。

”帬,即裙。

《說文》:

“帬,下裳也。

”亦見《釋名·釋衣服》。

所以“絏(紲)小帬一”即“褻小裙一”,亦即貼身的小裙一件。

◇按:

“弗肯”後面可能也是“受”之類的字,是收下的意思,此句或當補作“公子有(又)弗肯[受]有[辭也]”。

這是牽在為公子送行的時候,先送給公子錢,公子不肯受而推辭;又送給公子自己貼身穿的小裙,公子又不肯受而推辭。

這是牽傷心的原因之一。

牽非愛此也,直欲出牽之所者(著),以傅公子身也:

《釋讀》:

“此”即“所著”,當即牽所送公子之“絏(紲)小裙一”。

直,特也。

著,着也,即穿也。

傅,附也。

◇按:

此句意思是,我不是喜歡這小裙才送給你,而是特別想拿出我所穿的衣服,讓公子穿在身上,表示不要忘記我。

公子從軍,牽送公子,回二百(021)[餘]里,公子不肯棄一言,半辭以居牽:

◇按:

“回”是“回行”之省語,《說文》:

“圛,回行也。

”段注:

“謂回曲而行。

”“里”前據文意補“餘”字。

棄,置也,不肯棄一言,即不肯留下一句話,也就是路上沒對牽說一句話。

居,止也,阻止意。

半辭以居牽,就是用很簡單的話阻止牽不要再送了。

牽去公子西行,心不樂,至死不可忘也:

◇按:

作此篇的人是秦人,公子從軍是去與東方的國家作戰,故東行;牽送公子之後回家,是西行。

牽(019)聞之曰:

朝樹梌樟,夕楬其英:

《釋讀》:

樹,種植。

梌,即楓樹,一說為楸樹。

樟,樟樹,又名豫章。

楬,或當讀作竭。

《廣雅·釋詁一》:

“竭,盡也。

”英,花也。

《詩經·鄭風·有女同車》“顏如舜英”,毛傳:

“英,猶華也。

”此即朝生暮落之意。

◇按:

“梌”疑即當讀為“豫”,“梌樟”即豫章。

楬,疑是“揭”,通“擷”,《集韻·入聲九·十七薛》:

“揭、担、拮:

舉也。

或作担、拮。

”“拮”、“擷”音近可通,採擷也。

此處“朝”、“夕”是代表前、後的時間,也表示因果,前面種植了豫章,後面才可採擷其英華,這是因果關係。

下文言“不仁先死,仁者百嘗,交仁等也俱死”的“不仁”與“先死”、“仁者”與“百嘗”、“交仁等”與“俱死(亡)”都是因果關係。

不仁先死,仁者百嘗,交仁等也俱死:

《釋讀》:

《國語·楚語下》“國於是乎蒸嘗”,韋昭注:

“嘗,嘗百物也。

”“百嘗”有享年長久之意。

交,相互。

交仁,相愛也。

俱,偕。

此句話的含義尚待研究。

◇按:

“先死”猶言早死,不長壽。

嘗,《爾雅·釋天》:

“秋祭曰嘗”,郭璞注:

“嘗新穀。

”“嘗”是每年秋季收穫之後舉行的祭祀,則一嘗表示一秋,“百嘗”就是“百秋”,意思同於“百年”。

此處用“嘗”當是為了與上隔句“英”押韻。

“交仁等”就是彼此一樣相愛。

“俱死”是一起死,類似後人說“白頭偕老”的意思。

末一“死”疑當作“亡”,與“英”、“嘗”為韻。

從此句開始以下,當是牽指責公子“不仁”的話。

……之人,公子從(縱)不愛牽之身,獨不謉(愧)虖(乎):

《釋讀》:

獨,難道。

“謉”可讀作“懷”。

“懷”有思念之意,但上文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