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7 城市与城市化.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699493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75.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7 城市与城市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专题7 城市与城市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专题7 城市与城市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专题7 城市与城市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专题7 城市与城市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7 城市与城市化.docx

《专题7 城市与城市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7 城市与城市化.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7 城市与城市化.docx

专题7城市与城市化

考点一 运用“综合思维”,分析城市空间结构,落实“人地协调观”

[考情报告] 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是高考的高频考点。

常以城市规划图、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变化图为背景,侧重考查城市功能分区的特点、类型及成因和城市的空间布局及其合理性;侧重考查考生的人地协调观和综合思维。

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

(2019·天津高考)读W市主城区2004年与2016年工业和居住用地情况图(下图),回答

(1)~

(2)题。

(1)2016年与2004年的土地利用情况相比,该市主城区发生的变化是(  )

A.在乙河以西的地区中,甲河以南的工业功能明显减弱

B.在乙河以西的地区中,甲河以北的居住功能明显增强

C.在乙河以东的地区中,新建工厂主要集中在该区中部

D.在乙河以东的地区中,新增住宅主要集中在乙河沿岸

(2)由于该市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的变化,可能产生的问题及有效的对策是(  )

A.工业污染扩散 加强河流水质监测

B.就业岗位减少 提高第三产业比重

C.居住区较偏远 增加中心城区住宅用地

D.交通压力增大 完善城市交通网络布局

思维流程

尝试作答 

(1)B 

(2)D

1.着眼“人地协调观”,运用“综合思维”,分析城市空间结构和功能分区

城市各功能区的分布,主要受经济和环境因素影响,如交通、地租(由距市中心远近和通达度决定)、河流流向(地形地势)、风向等,形成以中心商务区为核心的城市地域结构(其余的影响因素有历史、社会、行政等)。

一般而言,城市中心是中心商务区,这里交通便捷,人流汇聚,其余的商业区则位于交通干线两侧或街道路口,有的大城市还会出现几个副中心;住宅区位于中心商务区周围,并且有明显的分化,高级住宅区往往位于地势高、上风处、环境优美的城市外缘,接近文化区,而低级住宅区往往与工业区相连;工业区一般位于市区外缘,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还需要考虑风向和河流流向,但无污染的高科技工业区,可考虑接近高教园区。

2.运用“综合思维”,分析、判断城市功能区的布局

城市功能区的判断可根据面积的大小、距市中心远近、形态特征等来分析,具体如下表所示:

判断方法

具体说明

看面积大小

住宅区面积最大,其次是工业区,商业区面积最小

看距市中心远近

一般情况下,距离市中心由近及远依次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看形态特征

商业区一般呈点状、线状,住宅区和工业区一般呈片状

看人口变化

商业区昼夜人口差别最大,白天人口多,晚上人口少;住宅区与商业区变化相反;工业区人口昼夜差别最小

看建筑物密度

商业区建筑物高大稠密,住宅区次之,工业区建筑物密度最小

看分布趋势

住宅区、工业区不断向郊外移动,市中心比例逐渐下降;商业区虽也有向郊区交通便捷处移动趋势,但幅度较小,在市中心上升幅度较大

考向1 城市功能区的特点

(2020·全国卷Ⅰ)为获得冬季防风、夏季通风的效果,我国东北平原的某城市对一居住区进行了相应的建筑布局规划,规划建筑物为高层(7层以上)和多层(7层或以下)。

下图示意在该居住区内规划的两个居住片区、道路、出入口及当地盛行风向。

据此完成1~3题。

1.下列建筑布局中,适合居住片区Ⅱ的是(  )

A.①B.②

C.③D.④

答案 B

解析 居住片区Ⅱ位于该居住区西南方向,该地盛行风向夏季是西南风、冬季是东北风,居住片区Ⅱ夏季受西南风影响大,考虑到有效通风,选择②横向错列排布模式有利于西南风吹入居住区内,其他排布模式不利于夏季的有效通风。

2.相对居住片区Ⅱ,居住片区Ⅰ的建筑布局宜(  )

①建筑密度大 ②建筑密度小 ③以高层建筑为主 ④以多层建筑为主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答案 A

解析 居住片区Ⅰ位于该居住区的东北方向,考虑到光照,建筑布局宜以高层建筑为主;考虑到冬季防风,建筑密度大有利于阻挡冬季风。

3.该居住区出入口的设计主要是为了避开(  )

A.春季盛行风B.夏季盛行风

C.秋季盛行风D.冬季盛行风

答案 D

解析 该居住区出入口位于居住区的东南和西北方向,与盛行风向垂直,是为了避开冬季寒冷的东北风。

考向2 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

(2020·河北张家口二模)城市规划是城市未来发展、城市合理布局、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2006~2020年城市规划图。

据此完成1~3题。

1.图示城市西部新区布局的合理性是(  )

A.农田面积大,土地租金低

B.远离工业区,环境清洁优美

C.有河流流经,气候温暖湿润

D.远离闹市区,噪声污染少

答案 B

解析 由图可知,该城市西部新区分布靠近市行政中心,位于河流上游和盛行风的上风向,远离东部经济开发区,说明该功能区环境较好,B项正确。

2.该城市北部生活资料市场集中发展区的布局原则是(  )

A.市场最优B.交通最优

C.货源最优D.地价最优

答案 B

解析 由图可知,该城市生活资料市场集中发展区位于城市北部,邻近交通干线,交通通达度高。

其布局的原则是交通最优,B项正确。

3.城市商业中心位于河流以北的主要原因是河流以北(  )

A.交通通达度高,人流、车流通畅

B.历史悠久,住宅区面积大

C.服务范围广,服务人口多

D.文化底蕴深厚,位于街角路口处

答案 C

解析 城市商业中心位于河流以北的主要原因是河流以北住宅区面积大,人口众多,拥有广大的服务人群,C项正确。

考点二 运用“人地协调观”,分析城市化过程、问题及对策

[考情报告] 城市化过程及其特点、城市化问题及其解决措施是高考的主要命题点。

常以示意图、统计图、文字材料(城市发展的热点新闻)为切入点,侧重考查城市化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侧重考查考生的人地协调观和综合思维。

题型灵活多样。

(2019·江苏高考)城市不透水面是指阻止水分下渗到土壤的城市人工地面。

下图为某城市不同年份不透水面比例分布图。

读图回答

(1)~

(2)题。

(1)1989年到2015年间,该城市不透水面比例变化最大的区域距市中心(  )

A.10~15千米B.15~20千米

C.20~25千米D.25~30千米

(2)不透水面的增加可能导致该城市(  )

①地下水位上升 ②地表气温升高 ③生物多样性增加 ④地表径流增多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思维流程

尝试作答 

(1)B 

(2)C

1.运用“综合思维”,认识城市化的不同阶段

(1)郊区城市化

 

(2)逆城市化

 

(3)再城市化

2.结合“区域认知”,运用“人地协调观”,分析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

3.运用“综合思维”,分析城市化的意义

分析角度

意义

人口迁移

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其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

产业结构

带动农村各方面的发展,优化地区产业结构

科技发展

推动科技进步,提高区域整体发展水平

文化、思想观念

促进了文化、生活方式、观念的转变

4.落实“人地协调观”,分析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考向1 城市化进程的地区差异

(2020·浙江杭州期末)下图为尼日利亚、墨西哥、尼泊尔、日本四国城市化水平变化图。

完成1~2题。

1.甲、乙、丙、丁分别代表(  )

A.墨西哥、日本、尼日利亚、尼泊尔

B.日本、尼日利亚、尼泊尔、墨西哥

C.墨西哥、尼日利亚、日本、尼泊尔

D.日本、墨西哥、尼日利亚、尼泊尔

答案 D

解析 尼日利亚、墨西哥、尼泊尔、日本四国中,日本属于发达国家,墨西哥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较发达的国家,尼日利亚和尼泊尔经济较为落后,城市化水平较低,其中日本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城市化水平最高,其次为墨西哥,尼泊尔城市化水平最低,D项正确。

2.就区域发展阶段而言,目前(  )

A.甲国正处于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

B.乙国多数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活动

C.丙国出现一些规模较大的中心城市

D.丁国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是高科技

答案 C

解析 甲国城市化水平高,且目前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因此目前正处于平衡发展阶段,A项错误;乙国城市化水平较高,工业发展速度快,多数劳动力从事工业生产活动,B项错误;丙国目前城市化速度快,大量人口向城市迁移,出现一些规模较大的中心城市,C项正确;丁国目前城市化水平低,科技力量薄弱,D项错误。

考向2 城市化问题及对策

(2020·广东茂名5月第二次综合测试)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进入人口减少时代但城市用地规模仍然在扩大,造成某些缺乏经济活力的城市内部随机产生大量的小块空地、空房,我国学者称之为“城市蜂窝化”。

我国也有部分地区城镇出现该现象,若不加重视将来很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城市结构问题。

据此完成1~3题。

1.这些国家出现“城市蜂窝化”的原因主要是城市的(  )

①人口密度下降 ②旧城区基础设施老化 ③国际人口迁出 ④产业结构升级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答案 A

解析 由材料可知,一些发达国家已进入人口减少时代,城市人口密度下降及旧城区基础设施老化,城市内部出现的小块空地、空房而出现的“城市蜂窝化”。

发达国家由于经济发达,人口迁移以国际人口迁入为主;“城市蜂窝化”属于城市结构问题,不是产业结构升级的结果。

2.“城市蜂窝化”现象可能会(  )

A.改善城市的人居环境

B.吸引郊区人口向市中心迁移

C.加速城市人口老龄化

D.促使相同类型土地利用分散

答案 C

解析 “城市蜂窝化”现象的出现,使城市对青壮年劳动力吸引力下降,将加速城市人口老龄化,C项正确。

“城市蜂窝化”现象的出现,将使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及市中心对郊区人口的引力下降,A、B两项错误;随着城市的发展,相同类型土地利用趋于集中,D项错误。

3.目前我国较易出现“城市蜂窝化”的区域是(  )

A.东部大城市B.东部中小城市

C.西部大城市D.西部中小城市

答案 D

解析 由材料可知,出现“城市蜂窝化”现象的区域,首先要出现人口减少现象。

我国西部中小城市,以人口迁出为主,较易出现“城市蜂窝化”现象,D项正确。

考点三 从“人地协调观”角度分析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考情报告] 由于近几年国家加大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因此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多以不同区域传统文化为呈现载体,以区域的自然特征进行区域定位,同时考查区域的人文特征;认识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的关系,需要结合区域地理环境特征,体现了区域认知;地域文化景观是在合理利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形成的,体现了人地协调观。

题型多以选择题为主。

(2017·全国卷Ⅲ)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下图是一帧剪纸作品。

据此完成

(1)~(3)题。

(1)图中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  )

A.四川盆地B.华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D.长江三角洲

(2)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  )

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B.地势低平,降水丰沛

C.地形封闭,排水不畅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

(3)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  )

A.川剧B.豫剧

C.粤剧D.越剧

思维流程

尝试作答 

(1)D 

(2)B (3)D

1.结合“区域认知”,认识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非常广泛,包括城市建筑、交通工具以及道路、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方面。

最能够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还是城市中的建筑,地域文化对城市建筑的空间布局、建筑结构、建筑风格等方面都有影响。

城市

建筑

表现

原因

建筑布局

美国城市

城市中心多摩天大楼,建筑物高度向郊区递减

美国历史短,早期移民大部分来自欧洲,沿袭了欧洲自由主义精神的传统,在后来的发展中形成了有别于欧洲的现代文化特征

发展历史不同

欧洲城市

城市中心有广场、大教堂等著名历史建筑,高层建筑大都建在城市中心区以外的地区

欧洲发展历史悠久,城市中多著名建筑,人们不愿意让现代化建筑夺去其历史建筑的风采

建筑结构

中国建筑

建筑有围墙;园林讲究含蓄,显而不露,引而不发,忌直求曲,忌宽求窄

中国地域文化具有很强的内向性、封闭性,而西方文化以外向、开放著称

中西地域文化差异

美国建筑

绝少围墙;园林强调整齐划一,均衡对称,直率敞朗

建筑

风格

中国宫殿式建筑的红墙、黄瓦、飞檐、斗拱,宫廷中的楼、台、殿、阁与西方宫廷中的喷泉、雕塑等明显不同;中国民居“四合院”与西方的花园、洋房、绿篱、草地明显不同

东方古代建筑突出皇权的重要地位,西方国家城市建筑表现出教堂占优势地位

中西统治权力不同

城市与环境相互协调,往往形成独特的风格。

如沿海、沿江、沿湖城市多利用水体表现城市特色。

在水体的边缘,有的形成重要的商务区,如美国芝加哥市密歇根湖畔、上海黄浦江两岸;有的发展为风景旅游区,如我国的杭州西湖等。

2.运用“综合思维”,理解我国城乡特色景观与传统文化保护的主要措施

(1)有历史和艺术价值的建筑物(群)等,必须保留。

有保留条件者,应完整保留,如北京的故宫;或在保留原有风格和艺术、历史价值的条件下,进行改造扩展,并组织到城市艺术布局中去,如天安门广场。

有些保留不全,或部分残缺,可在原有基础之上加以利用,如各地的宫、观、祠、庙等,可适当成为公园或游览胜地,如成都的文化公园,就是由原来的青羊宫、二仙庵两座庙宇合并而成。

(2)有些因所处位置与如今现实要求发生矛盾,可进行迁移,如北京中南海的船坞云绘楼,移至陶然亭公园中重建,继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有些无法保留或与现实要求有很大的矛盾,可考虑移址搬迁。

如三峡水库蓄水后,为了防止屈原祠这一重要文物被淹,将它迁往秭归新县城。

(4)有些原物已毁,如革命纪念地区、历史上有名的建筑和园林等,可适当恢复重建。

如井冈山的革命纪念中心茨坪地区、遵义的红军长征中的革命纪念地区、武昌的黄鹤楼、南昌的滕王阁、扬州的二十四桥等,以增强城市的地方色彩,丰富城市的革命历史和文化艺术内容。

(5)有历史艺术价值的建筑、建筑群或文化古迹,必须保留者,除进行完整的修复保留外,在其附近地区的建设,不能有损保留项目的完整性和艺术价值。

(6)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

除有形的文物古迹之外,还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如传统艺术、民间工艺、民俗精华、名人轶事、传统产业等,这些内容与有形的文化相互依存、相互烘托,共同反映了城市历史文化的积存,共同构成城市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对此,我们也要加大力度,予以保护。

考向1 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

(2020·山西高考考前适应性测试)碉房具有坚实稳固、结构严密、楼角整齐的特点,因其外部很像碉堡,故称碉房,是我国西南地区具有地域或民族特征的传统居住建筑,也是当地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

下图示意某文化区传统民居碉房景观和西南地区四种文化区分布。

据此完成1~3题。

1.碉房景观所在的文化区是(  )

A.甲B.乙

C.丙D.丁

答案 A

解析 甲为川西山地,乙为四川盆地,丙为贵州,丁为云南。

碉房是藏族典型民居,故其所在文化区为甲,A项正确。

2.碉房对当地自然环境的适应性特征是(  )

A.窗户小,利于防风防沙B.屋顶坡大,利于排水

C.墙体厚,利于隔热保温D.石头砌墙,利于防洪

答案 C

解析 该地窗户较小,并非为了防风防沙,该地荒漠化现象并不严重,A项错误;据图可知,屋顶坡度较小,B项错误;据材料“碉房坚实稳固”可知,墙体较厚,可推测其可隔热保温,C项正确;碉房由石头砌墙,就地取材,D项错误。

3.传统民居文化分区利于(  )

A.改善居民居住条件B.精准保护传统民居

C.提高环境人口容量D.促进农村脱贫致富

答案 B

解析 据材料可知,不同传统民居文化分区内的传统文化民居类型基本一致,可在区域内共同推广保护传统民居措施,体现因地制宜的地理思想,B项正确。

考向2 地域文化与城市景观

(2020·天津南开区高三二模)城市符号是一座城市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集中体现。

下图是基于近九年主流搜索引擎数据统计绘制的天津代表性城市符号演变二维分析示意图。

其排布规则为城市符号关注度因公共事件发生突变的频次越高,越靠近“边缘层”;符号关注度发生规律性波动填入中间层,反之填入核心层。

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图的描述和分析,正确的是(  )

①水平纬度上看,核心层、中间层、边缘层的城市符号个数依次增多 ②政治符号、经济符号、文化符号分布结构呈现出依次增强的稳定性 ③狗不理包子位于“边缘层”,因其不断更新制作工艺、营销策略等 ④天津之眼位于“中间层”,是因其游览具有明显的季节周期性波动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 C

解析 水平纬度上看,核心层、中间层、边缘层的城市符号个数由1到2到3,依次增多,①正确;文化符号主要位于核心层,政治符号多存在于中间层,三类符号均分布于边缘层。

经济、政治、文化符号分布大致符合“边缘—中间—核心”结构,呈现依次增强的稳定性,②错误;③狗不理包子位于“边缘层”,因其不断更新制作工艺、营销策略等符合因公共实践发生突变的频次越高,③正确;④天津之眼位于“中间层”,是因其游览具有明显的季节周期性波动,符合发生规律性波动,④正确。

C项正确。

2.下列表述中,主要针对打造核心层城市符号的对策措施是(  )

①结合地方实际,积极承办展览、体育赛事等,提升城市影响力和知名度 ②深度挖掘、传承及创新发展“地域分化”,持续推进“文化”融合发展 ③加大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投入力度,实现知名大学与城市共生共荣发展

④完善人才引进政策,促进人才供给和就业匹配,激发经济持续增长动力

A.①②B.①③

C.①④D.②④

答案 A

解析 据图分析,核心层为文化符号,因此在深化打造核心层城市符号的对策措施中选择与文化相关的内容即可,结合地方实际,积极承办展览、体育赛事等,提升城市影响力和知名度;深度挖掘、传承及创新发展“地域分化”,持续推进“文化”融合发展;故①②正确。

③④和文化关联不大,应该不是打造核心层城市符号的对策措施。

A项正确。

专题作业

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2020·四川南充第二次适应性考试)餐饮业是城市商业的重要“引流业态”,其布局与城市居住、交通、公共服务等空间功能密切相关。

下图为我国某直辖市城市餐饮业空间分布图。

据此完成1~2题。

1.该城市餐饮业空间集聚特征是(  )

A.围绕一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B.沿河流呈条带状延伸

C.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D.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伸

答案 C

解析 由图可知,该直辖市餐饮业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而并非沿河流或沿交通线条带状延伸,故C项正确。

2.推测图中甲、乙、丙、丁四处餐饮业密度最高的是(  )

A.甲处B.乙处

C.丙处D.丁处

答案 B

解析 由材料可知,餐饮业的布局与城市居住、交通、公共服务等空间功能密切相关。

乙地位于城市内环,且位于河流交汇处,是该直辖市的核心地带,人口密度大,餐饮业密度最高,B项正确。

(2020·河北唐山一模)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辐射带动功能强的超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

都市圈内每个城市的职能各具特色并实现较高的一体化水平。

日本东京都市圈(下图)由“一都三县”组成,面积、人口规模和经济实力均居世界第一位。

据此完成3~5题。

3.以“东京都心”为中心,半径50km以内城市(区)的主要职能为(  )

A.交通运输B.商业金融

C.文化教育D.工业制造

答案 B

解析 由图可知,东京的主要职能为政治、经济、金融中心,新宿主要职能为商务办公、娱乐中心,涩谷主要职能为信息商务、娱乐中心,多摩新城的主要职能有居住、金融保险、教育,千叶新城的主要职能有生态园区、国际空港和海港工业,因此半径50km以内城市(区)的主要职能为商业金融,故B项正确。

4.东京都市圈范围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

A.中心城市的规模B.周围城市的数量

C.交通设施的完善D.区域的人口密度

答案 C

解析 都市圈最大的特点是圈内城市之间存在密切的互动关系,不同城市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要实现城市之间的1小时通勤,交通是主要因素。

而东京都市圈主要以快速的轨道交通作为城市间的主要联系方式,发达的轨道交通加速城市间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的流动。

中心城市的规模对都市圈有辐射和带动作用,但其辐射的范围必须以便捷的交通为前提;决定都市圈半径范围大小的主要因素包括中心城市的辐射能量、交通的便捷程度,城市之间的经济水平与差异等,故C项正确。

5.随着东京都市圈的不断发展,“东京都心”(  )

A.人口老龄化突出

B.与周边城市的经济差距加大

C.热岛效应减弱

D.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减弱

答案 A

解析 随着东京都市圈的不断发展,东京的部分城市职能被疏解到都市圈的其他城市,导致外来的劳动力减少,老年人比例增大,老龄化趋于严重,A项正确;都市圈以核心城市辐射和带动周边城市、地区发展,从而达到缩小城市间的差距,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B项错误;随着东京都市圈的不断发展,东京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增多,下垫面改变,高层建筑的增加,废热增多,热岛效应增强,C项错误;随着东京都市圈的不断发展,“东京都心”的辐射带动不会改变,D项错误。

(2020·清华大学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5月测试)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建成区边缘村庄的土地逐渐由集体土地转变为国有土地。

这些村庄原本位于城市的周边地带,随着城市的扩张,村庄和城市的相对距离逐渐缩短。

当相对距离接近零时,村庄便成了“城边村”。

西辛置村(位置见下图)位于青岛胶州三里河街道办事处西北侧,处扬州路西端城乡接合部,西邻胶西镇,东至市中心仅7km,高速公路穿越,朱诸路和扬州路对外联系。

据此完成6~8题。

6.“城边村”现象反映的城市化主要标志是(  )

A.农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区

B.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

C.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

D.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

答案 D

解析 由材料可知,在城市化的过程中,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区边缘村庄的土地逐渐由集体土地转变为国有土地,这反映了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

7.一般情况下,“城边村”承接城市的主要部门是(  )

A.餐饮业B.金融业

C.制造业D.旅游业

答案 C

解析 一般而言,“城边村”位于城市边缘,土地租金较低,交通相对较为便利,可承接城市的制造业(且在城边村发展制造业对城区内的环境、交通等影响相对较小),C项正确;餐饮业应布局在人口流量更大的内城地区,A项错误;金融业应布局在城市金融信息获取便利,交通发达的中心城区附近,B项错误;“城边村”所在地区旅游资源不一定丰富,D项错误。

8.“城边村”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是(  )

A.外来人口多,社会秩序压力大

B.规划不合理,基础设施落后

C.居民受教育水平低,素质较低

D.制造业集中,环境污染加剧

答案 A

解析 一般而言,“城边村”所在地区地处城乡接合部,距离城市较近,房屋租金较低,同时制造业较为集中,可吸引大量外来人口迁入,社会秩序压力大,A项正确。

(2020·吉林省示范高中四模)青岛里院是由西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