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与社会认知的发展.ppt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68055 上传时间:2022-11-12 格式:PPTX 页数:15 大小:320.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我与社会认知的发展.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自我与社会认知的发展.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自我与社会认知的发展.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自我与社会认知的发展.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自我与社会认知的发展.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我与社会认知的发展.pptx

《自我与社会认知的发展.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我与社会认知的发展.ppt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我与社会认知的发展.pptx

自我与社会认知的发展内容自我概念的发展自尊:

自我的评价成分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同一性的形成社会认知的另一面:

了解他人研究假设(问题)自我的概念我是谁?

自我的概念自我是个人关于自身的认识和观念。

(金盛华,社会心理学)查尔斯库利和乔治赫伯特米德提出,自我概念在社会互动中得到发展,并在一生中经历许多变化。

库利使用镜像自我这个术语来强调个体对自己的了解是他人对其态度的反应:

一个人的自我概念是从社会这面镜子里看到的自己的影像。

关于自我的概念各派心理学家有多种解释。

(如詹姆斯的主体我与客体我,弗氏自我)自我概念的发展自我意识是何时出现的?

研究婴儿自我认识的一种重要方法使婴儿接触关于自我的某些视觉表征(让他们看关于自己的录像或照镜子),观察婴儿如何对这些影像作出反应。

胭脂测验(对象、程序、结果、讨论)虽然许多1824个月大的儿童就开始有自我认识,但是他们还没有充分意识到自我是一个随时间而发展的实体。

到4岁以后的学前儿童才形成持久的自我概念。

(彩纸影像实验)认知的发展与社会经验共同促进了儿童自我认识。

许多发展心理学家主张:

学前儿童的自我概念是具体的、物理性的,几乎没有任何心理方面的自我意识。

而又有一些研究表明学期儿童是有关于心理自我的最初概念的。

自我概念的发展心理理论理解人们有愿望、想法和意图之类的心理状态,这些心理状态并不总是能与别人分享或被理解,且常常会指导他们的行为。

34岁的儿童形成了信念愿望心理理论。

错误信念任务:

山姆把一些巧克力放在蓝碗橱里,然后出去玩了。

当他不在时,妈妈把巧克力移到了绿碗橱里。

山姆回来后,他想吃巧克力。

他要到哪里去找呢?

心理理论的形成是生物性准备与社会经验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儿童到青少年期,个体的自我概念变得更加心理化、更抽象,连贯、整合的自我描述更多。

自尊的含义与重要性儿童评价那些感知到的自身的品质,这种自我评价叫自尊。

儿童对他们自己及其能力的评价是自我最重要的方面,这会影响到儿童行为的所有其他方面以及他们的心理健康。

鲍尔贝的“心理作用模型”理论预测:

安全型依恋的儿童建构了一个积极的自我心理作用模型,非安全型依恋儿童的自我心理作用模型则不是太积极。

这一理论得到了证实。

4岁或5岁(可能更早)的儿童已经建立了一种早期的、有意义的自尊感,这种自尊感受到依恋历史的影响,也是对教师如何评价他们能力的一种合理而准确的反应。

儿童自尊的成分:

苏珊哈特提出了一个儿童期自尊的等级模型,该模型显示儿童的整体自我价值由学习能力、社会接纳、运动能力、身体外貌、行为举止五个方面构成。

自尊:

自我评价的成分自尊:

自我评价的成分到青少年早期,自尊更多地集中于人际关系方面。

随时间发展自尊是稳定的吗?

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经历了与青春期有关的许多身体、认知和社会变化,结束了儿童期,并开始探索稳定的成人同一性,这时他们经常会感到混乱,自尊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下降。

关于这一问题,一些小样本研究得出了不一致的结果,但更大、更具代表性样本的研究发现,青少年早期的许多人经历了自我价值的降低。

关于50多项自尊研究的元分析发现,在儿童期和青少年早期,自尊的时间稳定性最低,到青少年晚期和成年早期,自尊变得逐渐稳定。

自尊:

自我评价的成分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自尊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温暖、支持的父母教养方式更容易培养高自尊的儿童。

同伴影响儿童时期,社会比较在儿童形成感知能力和整体自尊时起着重要作用。

在青少年期,同伴对自尊的影响更加明显。

文化和种族因素对儿童和青少年的自尊也有重要影响。

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同一性的形成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面对的主要发展障碍是建立同一性,一种关于自己是谁,要朝哪个方向发展,以及社会上何处适合自己等坚定的、一贯的认识。

当青少年思考自己现在是谁以及努力决定“我能或应当成为哪种自我?

”时,埃里克森使用术语同一性危机来形容青少年感受到的混乱感甚至焦虑。

詹姆斯玛西亚设计了一个结构访谈,通过访谈,研究者把青少年分别归入四种同一性状态:

同一性扩散、同一性早闭、同一性延缓和同一性获得。

埃里克森假定,同一性危机大多在1518岁期间得以解决,但事实并不是那么乐观,研究发现大多数1218岁的人处于同一性扩散或早闭状态,直到21岁及以后,多数人才达到延缓状态或获得了稳定的同一性。

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同一性的形成埃里克森把同一性获得描绘为一种非常健康的和适应性的发展。

研究证明他是正确的。

同一性获得者具有较高的自尊,较少不自在,专注于个人关心的事。

积极的同一性探索者比处于早闭和扩散状态的同龄人对自己和自己的未来感觉更好。

但是同一性探索中最痛苦的是,个体长期不能建立同一性。

处于这种状态下的年轻人就会经历各种危机。

青少年获得同一性的过程至少受到四个因素的影响:

认知发展、教养、学校教育和社会文化。

少数族裔群体的成员除了要面对所有青少年都要面对的同一性问题之外,还必须建立种族同一性。

社会认知的另一面:

了解他人78岁之前的儿童可能使用那些具体的、可观察的术语来描绘他们认识的人。

儿童到56岁时似乎就能从心理意义上来思考人的特质,但是他们没有使用许多特质词来描述熟悉的人,可能是因为他们没有真正理解人格特质表示一个人的行为具有跨时间、跨情境的一致性。

研究证实:

给56岁和910岁的儿童讲故事,故事中有的孩子与其他孩子分享玩具,有的孩子拒绝分享,然后让他们预测在以后的相似情况下,儿童可能分享多少玩具(例如,没有,很少,许多,非常多)。

同时让他们说明主人公的行为是好的还是坏的,并评定好(或坏)的程度(有点好/坏,相当好/坏,非常好/坏)。

最后挑出一种特质(大方对小气)来描述人物的行为。

之后,他们指出人物表现出该特质的程度(例如有点大方,相当大方,非常大方)。

结果显示,两个年龄的儿童都做出了恰当的行为推论,即故事中跟别人分享的儿童在将来会分享更多的玩具。

但这些推理的基本依据在不同的年龄是不同的。

56岁儿童依据的是好坏程度,而不是大方小气程度,910岁儿童依据的大方小气程度。

结论:

56岁儿童把特质当做对他人行为的评价标签【例如,一个分享的孩子被认为是大方的,因为他是好人(在将来也会做好事)】,而不是对不同时间和情境中非常稳定的品质的描述。

社会认知的另一面:

了解他人从儿童中期到青少年期个体对他人的知觉从具体的表面特质逐渐过渡到心理特质。

从青少年中期到晚期,年轻人正在成为有经验的人格理论家,变得很精于注意其熟悉同伴的内心和外部行为,从而理解他们做事情的真正动机。

最经常用来解释社会认知发展趋势的两种认知理论是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和罗伯特塞尔曼的角色承担理论。

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看待自己和他人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们的认知发展水平。

但是认知发展理论低估了年幼儿童的社会认知能力。

塞尔曼的角色承担理论将儿童的社会认知从观点采择的角度分为五个阶段。

塞尔曼的社会观点采择阶段角色承担的角色承担的阶段(年段(年龄)观点采点采择的方式的方式自我中心或无差别化观点(约36岁)儿童意识不到任何与自己不同的观点。

认为自己所想的,也是其他人同意的。

社会信息角色承担(约68岁)儿童认识到别人的观点可能跟自己不同,但认为出现不同观点只是因为这些人接受了不同的信息。

自我反省的角色承担(约810岁)儿童知道,即使接受了同样的信息,自己和别人的观点也可能不同。

他们能考虑别人的观点,懂得别人有权坚持自己的看法,因此能预料别人对他们行为的反应。

但儿童还不能同时考虑到自己的观点和别人的观点。

相互的角色承担(约1012岁)儿童能同时考虑到自己和别人的观点,而且知道别人也会这么做。

儿童还能想到第三者的观点,并且推测每个当事人(自己和别人)对对方的意见将做出什么反应。

社会的角色承担(约1215岁或者更大的年龄)青少年把别人的意见与他们所在的社会系统的意见(即大多数人的看法)加以比较来理解别人的观点。

亦即,他们希望别人考虑并推断出社会群体中多数人面临这种事件时所持的观点。

塞尔曼的社会观点采择阶段得到了研究的证实,这些阶段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当儿童获得了角色承担技能后,他们对人际关系的意义和特征的理解开始起变化。

随着角色承担技能的发展,儿童的友谊概念逐渐从单方面、自我中心的、把朋友作为“对我友谊的人”的观点,改变为一种和谐、互惠的观点,一方真正地理解另一方,分享对方的情感和美好生活,并希望对方回报给自己同样的关心。

社会经验是角色承担的影响因素,研究证明,社会认知与社会经验紧密联系,二者并行不悖,缺一不可。

社会认知的另一面:

了解他人研究假设(问题)我国大学生所学专业与个人兴趣匹配程度对大学生同一性建立的影响社会比较对儿童自尊的影响都是积极的吗?

自尊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是怎样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营销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