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培训资料《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地理知识教学问题.docx
《小学教师培训资料《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地理知识教学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师培训资料《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地理知识教学问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教师培训资料《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地理知识教学问题
小学教师培训资料:
《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地理知识教学问题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它是在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生活》课的基础之上,并与初中的《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课相衔接,体现了新时期对公民素养的新要求。
这门课程不是过去的《思想品德》课和《社会》课的简单合并,而是以小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以品德教育为核心,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社会行动能力。
课程设置地理题材内容的教学目的在于以现实生活中的经验为话题,逐步向学生打开成人生活的大门,在参与和探索中成长;从各个不同方面和角度展示社会的多样性,把儿童培养为优秀文化的一代新人;向学生展示新的自然观,使学生爱护环境,保护地球。
一、从课程标准的规定中来认识《品德与社会》课程
(一)《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设计思路
品德与社会课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
家庭、学校、家乡(社区)、祖国、世界是他们生活的不同领域;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等是存在于这些领域中的几个主要因素。
儿童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实现的。
_s_EH_c)Z3m&P+K!
E0品德与社会课程设计的思路是:
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
“一条主线”即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点面结合”的“面”是儿童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学校——社区——祖国——世界),“点”是社会生活的几个主要因素,在面上选点,组织教学内容;“综合交叉,螺旋上升”指的是某一教学内容所包含的社会要素是综合的,所涉及的社会领域也不是单一的,可以交叉;同样的内容在后续年段可以重复出现,但要求提高,螺旋上升。
所以,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关注学生已有经验的,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启发。
不求全面,不求系统,而是根据学生探究社会生活的主题需要,选学有关知识,培养必要的能力。
例如游览祖国的名胜古迹是每个人的向往,也是当今不少人的生活实际。
那么,这些名胜古迹在哪里?
要学会看地图。
为什么会有这些名胜古迹?
这就与我国的地形地貌、自然环境有关,与我国历史上朝代的变更、劳动人民的创造有关,就应学习相关的知识。
出游需要交通,这又会涉及到交通工具的种类,交通的发展变化,要有看交通路线图的能力。
此外,出游时还应注意文明礼貌、遵守秩序、爱护文物和保护环境等等道德规范,要有自我保护意识等等。
总之,生活实际需要什么,就学习什么。
社会生活是综合的,我们的教学也是综合的,不分哪是品德,哪是地理,哪是历史。
品德与社会课具有生活性、活动性、综合性的特点。
(二)《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有关地理内容的规定
目标要求: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4.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
尊重不同国家和人民的文化差异,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
5.关爱自然,感激大自然对人类的哺育,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深入解读:
(1)发展学生地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自信心,对周围环境乃至地球上各种不同自然与人文特征的兴趣与审美能力;具有热爱祖国的情感、全球意识及正确的地理观念(人地观、环境观、资源观、因地制宜观念、区位意识等);认识地球上的不同人种与社会,能鉴赏人类丰富的文化。
(2)培养学生的地球道德意识:
“只有一个地球”的意识;“尊重自然、人要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人口道德”意识;“环境道德”意识;“资源道德”意识。
能力目标:
2.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学习民主地参与集体生活。
3.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学习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4.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
知识目标:
3.了解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简单了解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
5.知道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些重要知识和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
知道社会生活中不同群体、民族、国家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
(包含有历史的知识)
内容标准和教学活动建议:
内容标准
三、我与学校
1.能用语言描述学校环境的情况。
四、我的家乡(社区)
1.在地图上查找本地(社区、县、市)、本省会城市的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正确辨认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比例中尺。
五、我是中国人
安庆市名教师工作室
[_b_q_K5t:
d_M*LI1.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_\K_o
M7T_c#@2{_y_a02.了解我国的自然概况,知道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有着许多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的国家,体验热爱国土的情感。
7.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民族文化,增进民族团结。
'C4B,O_P$G-e_K08.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差异,探究这些差异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理解和尊重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
14.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的重大自然灾害,认识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体会人们在危难中团结互助精神的可贵。
学习在自然灾害面前自护与互助的方法,形成相应的能力。
教学活动建议
1.可以选择学校或者学校附近某一地点,进行“看谁最先到达”的比赛,考考儿童对学校或者学校附近环境的熟悉程度。
1.开展认识地图的活动和查找地图的比赛。
安庆市名教师工作室5`_kZ#G_Y!
t_C1.进行查找地图竞赛或拼图游戏。
_B};|e#G_M_b_o02.列举一些能够代表中国的典型标志和象征,并且说明它们之所以能够代表祖国的理由。
观看有关祖国风光的影像片;收集整理图片、诗文、风景点门票等资料,相互交流。
安庆市名教师工作室2P[$p_r"h;x)n
7.选择、列举代表民族文化的实例(诸如:
传统节日、歌曲、民间传说、历史故事、服饰、建筑、饮食等),进行交流展示。
安庆市名教师工作室1P2f7vZ7z_i
8.比较我国不同区域中,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特点。
13.从媒体的报道中收集有关重大自然灾害的典型事例,认识灾害的巨大破坏性。
六、走近世界
1.初步知道世界的海陆分布及主要地形等基本常识。
安庆市名教师工作室_W"[;DR_|_]2.简要了解一些人类的文明遗产,激发对世界历史文化的兴趣。
_v.A~_|!
w03.比较一些国家、地区、民族不同的生活习俗、传统节日、服饰、建筑、饮食等状况,了解多种文化的差异性和丰富性,对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的创造持尊重和欣赏的态度。
6.初步了解环境恶化、人口急剧增长、资源匮乏是当今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理解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存的重要,体会“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
安庆市名教师工作室6AI8G1@Yi0LD'h
1.开展一个环游世界的模拟活动。
&c!
M'Xl_g8k_l03.以小组为单位确定选题,然后收集某个国家或地区人们具有特色的生产、生活方式的资料,加以整理后在全班作介绍。
与同学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有关反映世界不同文化习俗的图片、邮票、明信片等。
二、品德与社会课程所涉及的地理题材
具体包括生活地理和社会地理两个方面。
分布在三年级——六年级的各册教材中。
三年级(上)所涉及的地理题材
第三单元:
我爱我的学校——给学校画张“地图”:
地理方位、地理图例。
第四单元:
家乡的山山水水——看地图,找家乡
——家乡的山和水:
家乡的自然环境
——家乡的物产多:
物产
要结合学生家乡实际
三年级(下)所涉及的地理题材
第五单元: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多彩的民族风情:
民族语言、服饰、饮食习惯、工艺品、民族节日等。
四年级(上)所涉及的地理题材(多是隐性的地理知识,讲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五单元:
大自然发怒的时候
——天有不测风云:
可怕的自然灾害、大自然,请你息怒
——在这危机时刻:
洪水来了——丁丁历险记、地震发生时——绝处求生、我们的生存手册
——灾害无情人有情
四年级(下)所涉及的地理题材
第三单元:
我的绿色日记
——流过家乡的小河:
水资源保护
——我们时刻在呼吸:
空气保护
——大自然中的朋友:
动植物保护
第四单元:
交通连着千万家
——马路修到家门口:
交通方式、交通工具、交通设施
——交通海陆空:
交通工具的选择、交通带来的问题。
——我的出行计划:
交通地图的使用,交通工具和交通路线的选择。
第五单元:
祖国真大
——在世界的东方:
地图上找中国、我们的邻国
——我们的大中国:
东西南北中、好大一个“家”
——壮丽的河山:
万水千山、好山好水好风光
——海峡两岸盼统一:
水相连,情相依(宝岛台湾)
五年级(上)所涉及的地理题材
第四单元: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这一方水土:
好山好水好地方、多样的气候、富饶的物产
——我们在这里生活:
大米饭、小米粥、青稞酒;农民、牧民、渔民
——同一个名字叫中国:
入乡随俗、西部放歌。
五年级(下)所涉及的地理题材
第五单元:
商品带你看世界:
寻找商标的国籍
六年级(上)所涉及的地理题材
第五单元:
我们去环球旅行
——地球有多大:
陆地与海洋、千姿百态的地形地貌
——飞越太平洋:
在太平洋上空、美丽的国际大都市、来吧,我们一起狂欢
——和非洲朋友共舞:
来到撒哈拉、走进童话搬的小人国、在非洲看动物、尽情舞的月圆节
——迷人的欧洲风情:
旅游王国——西班牙、在风车和郁金香的故乡、卢浮宫前留个影
——世界真奇妙(活动)
六年级(下)所涉及的地理题材
第四单元:
只有一个地球
——地球,生命的摇篮
——大自然的诉说:
热!
热!
热!
、沙漠跑得比我快、动植物的控诉
——地球累了:
让地球喘喘气、我们并不拥有无限
——守望碧水蓝天:
我们不要被红牌罚下、绿色的希望
三、《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地理教学遇到的困难
在小学阶段,地理知识本身的学习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学生品德与社会性的发展,地理教学是为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服务的。
然而,由于诸多原因,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品德课程中的地理教学遇到了两个方面的困难。
(一)教学观念不能适时转变
在课程改革以前,地理是小学社会课中的一个独立板块,有独立的知识体系和内容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系统地讲授地理知识的来龙去脉,以使学生能够准确系统地掌握知识、运用知识。
在这种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观念指导下,情感、态度、价值观就被忽视了。
没有情感的地理知识是僵硬的、没有活力的知识,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反而增加学习负担,成为学生厌学的根源。
基于这样的现实,这次课程改革把地理教学纳入到品德课程中,使地理教学为学生的品德发展服务,也就是说,地理学科的知识本位被以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的教学目标所取代。
这样一来,地理知识就变成了人的地理,生活中的地理,有生命的地理。
地理与品德课程的结合,使思想品德教育摆脱了以往的在纯道德的场景中进行,学生能够学会用空间观念去看待问题,能够在比较广阔、多面的地理场景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感染和熏陶,使品德教育更加厚重和饱满。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在现实教学中出现三种错误倾向。
首先,把品德课中的地理当作知识来教,试图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系统知识,并按照掌握知识的多少、深浅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以知识为本的教学痕迹在课堂上比比皆是,教师仍然力求把知识讲得多、全、细,做到面面俱到,规范完整,生怕有一点知识上的疏漏,同时也要求学生对知识进行全面系统地掌握,把地理知识为品德发展服务的教学目标忘得一干二净,导致地理知识与品德目标的割裂。
教师没有把握住品德课程标准的精髓。
其次,认为地理本身不含激发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素,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品德目标从外面硬塞给地理知识,致使知识与品德成为“两张皮”。
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教师不是通过创造一定的教学情境,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并不断引导学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然地受到熏陶、感染从而产生情感,而是从地理知识外面找一个品德目标,让学生无选择、无条件地接受,地理教学变成纯粹的地理知识教学和道德说教两部分,使德育目标不是由地理知识本身产生的而是游离于它的外面,成为互不相关的“两张皮”。
实际上,有些地理知识本身就是有血有肉的,本身就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只要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中,围绕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师生共同挖掘、感受、体验其中的内容,就不但能够学到知识,也能够激发情感,实现德育目标。
这种情感上的反应不是教师外在强加的,而是知识本身所蕴涵的,是意之如此,情之所致。
这样发自内心的、自然产生的情感才能对学生的品德产生影响。
最后,与为地理知识而进行地理教学的情况相反,试图使地理知识的每一个知识点都与情感态度挂钩。
实际上,不是任何知识都能产生情感,布卢姆把知识分成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种类型,每一种知识类型都有它独特的目标要求。
相对于情感知识类型来说,认知和动作技能知识不易激发学生的情感,对于这种知识就不要盲目追求品德目标。
地理知识有很多是认知性知识,如各个国家的地理位置、面积大小、气候特点、形成原因和植被状况等,教师在讲授这种知识时,要做到使学生对知识准确地习得、领会、掌握和应用,而不必生硬地从知识之外塞进某种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二)教师和学生知识储备缺乏
教师的知识储备是决定教学效果的关键。
一个合格的教师必须具有宽厚的知识基础,这样才能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游刃有余。
在这里,教师知识储备缺乏指的是地理知识和课程改革知识的缺乏。
地理知识的缺乏。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教师绝大多数是其他学科教师兼任。
由于现有知识结构的不合理,他们对地理知识都不太了解,因此不适应具有综合性的品德课的教学。
如今从事品德课教学的老师很大一部分是一边学一边教的,不能做到从整体宏观的角度把握知识,这就使品德课的质量大打折扣。
课程内容多、难度大、课时少,在客观上导致品德课中地理教学的困难。
在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编排的教材比传统教材涉及的知识内容更多更广,不仅有很多的知识目标,而且还有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目标,这就增加了教学的任务量。
此外,很多一线教师反映,由于新教材在知识内容的编排体系上作了很大的调整,基本上是沿着学生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思路而展开,不同于以往依据“德目”构建内容的方式,这种开放性的学习内容和编排方式,使教师感到知识储备欠缺,难度增大。
课时少,使原本已经很困难的地理教学雪上加霜。
有时品德课时被其他科目占用的事情时有发生。
在这样有限的时间内,教师要高质量地完成品德课程中内容多、难度大、开放程度较强的地理教学是非常困难的。
地理知识储备的缺乏以及教学中遇到的困难本可以通过教师自己的钻研来弥补,但是由于学校、家长的不重视而变得不太可能。
有些学校的不重视直接导致教师缺少弥补知识缺陷的动力,降低自学、钻研的自觉性;家长的不重视使品德课中地理教学的质量失去了家长的有力监督。
课程改革知识的缺乏。
由于教师培训力度不够,而且形式化现象严重,致使教师不能准确地把握课程改革的思想精髓,在一些关键问题上经常含糊不清。
如他们把原来的地理与现在品德课中出现的地理知识混为一谈,没有意识到两者之间的重大差别。
跟以往的教学一样,把品德课中的地理仅仅当作地理知识看待,追求知识本身的价值,没有意识到地理教学是为学生的品德养成服务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即使有一部分教师熟悉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也没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面对一节具体的课,教师还是不知所措,不知该如何把地理教学与品德教育很好地结合起来。
首先,教师难以驾御教材,对于哪些资料该用、哪些资料不该用没有自己的判断,以至于不加选择地向学生讲解,使教师和学生都疲不堪言。
其实,在新教材编写时,由于考虑到教学内容的开放性,需要教师和学生搜集大量的资料,而有些偏僻、落后的地区搜集资料比较困难。
为了方便他们的教与学,教科书上特意提供了一些相关的学习材料。
这些增加的内容并不要求教师一定要讲解,而是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挑选。
其次,教师很难把握地理教学的深度和难度。
这次课程改革给教师的教学留有很大的空间,很大的弹性,改变了以往把每一个教学目标都规定得很全、很细的状况。
这一方面使教师有很大的自主权,可以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另一方面导致教师无所适从,不知道教学中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分别应该达到什么深度和广度,以致教学过程中出现盲目性。
其实,在达到了课程标准最基本的要求下,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深度和广度可以视自己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发展水平而定,不必追求一个固定不变的标准,这也不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很多教师对课程改革有误解甚至抱怨,对新的教材教法有抵触情绪,也是导致教师课程改革知识缺乏的一个重要原因。
学生知识储备的缺乏。
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框架的构建,遵循了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模式。
在这样的课程设计思路下,地理知识是按照教学内容的需要以“散点”的形式呈现在各个学习单元中,改变了以往按照严密的学科体系和逻辑结构编排教材的方式。
这些散点的地理知识是为了发展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性而设置的,不要求学生全面而系统地掌握。
相应地,学生学到的就是零散的、不系统的知识。
由于学生缺少相关的知识背景,学生对“散点式”地理知识的学习感到很吃力。
很多知识是突然地蹦到学生面前,在此之前从未见到过,更不知道知识的前因后果和来龙去脉,因此不能对这些知识做出正确而深刻的理解,从而影响学生情感的激发和品德的形成。
另外,由于教师对课程标准的误解以及知识本位的教学观,认为品德课中的地理教学就是地理知识的教学,盲目追求知识的系统化、规范化,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学生学习的困难。
四、利用儿童生活突破地理教学难题
当前,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地理教学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困难,要走出这一困境,首先要对小学品德课程中地理知识的德(教)育意义作一番澄清。
我们要牢牢抓住“儿童的社会生活”这条主线,正确认识“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地理知识的德育意义:
与“历史”从时间角度来看人类事物不同,“地理”是从空间角度出发来看人类事物的。
地理知识、能力和情感价值观是儿童现实生活的需要,是儿童整体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因此,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地理教学是要引导学生学习生活地理、社会地理,而并非传授给他们非常专业的、系统的地理知识(这个任务自有中学的“地理”等专门课程来承担),旨在帮助儿童过有道德的社会生活,而不是要把儿童培养成地理学家。
解决地理教学中的难题,要求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师能牢牢把握住“儿童的社会生活”这条主线,通过儿童的社会生活来引导儿童学习生活地理、社会地理。
具体而言,在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地理教学中应注意以下方面:
1.地理教学要立足于儿童的现实生活
首先,教学过程必须以儿童自己(而不是教师或他人)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重视利用儿童的现实经验和亲身体验。
例如,在教育儿童节约用水、爱护环境时,不能仅仅利用别人(别的地方)缺水或环境破坏给人们生活带来不便的事例,更重要的是激起儿童自己的亲身体验,如,自己口渴的经历,家里停水、居住地附近的环境污染给自己带来的不便等。
在讲到祖国或家乡的美景和壮丽山河时,不仅是用到书本、资料上的图片、描述介绍等“外在资源”,更要重视利用儿童自己已有的外出旅游经验等“内在资源”。
其次,要根据儿童的身心特点,着力于将地理教学同儿童的现实生活建立联系。
如根据儿童思维的感性、直观性等特点,在地理教学中将一些抽象的概念、数字“生活化”──转换成儿童能够体验的形式。
如,我们祖国的陆地面积是960万平方公里,如果将其转换成儿童能够体验的形式,如拿它同儿童日常生活中能够感知的某一具体地方的面积对比(例如,儿童所在城市面积的多少倍),无疑比仅凭空洞的数字更能在儿童心中形成有效的概念。
另外应该注意的一些细节,如在儿童学看平面图时,在平面图上用长方形等表示房屋等建筑肯定比直接用圆点表示更适合于儿童的思维特点。
同样,我们还可以借助儿童的想象来培养儿童的定位等能力,如,“把我们祖国的版图想象成一只迈着阔步的雄鸡,那么你(儿童)的家乡在这只雄鸡的什么部位呢?
”“遗憾的是,作为我们祖国这只雄鸡迈出的前脚──我们的宝岛台湾还没有回归,因此,等台湾回归祖国以后,祖国这只雄鸡是不是将在前进的道路上迈出更大的步子呢?
”这样不仅能帮助儿童记住祖国版图的形状和快速定位某个城市在祖国的什么位置,也能培养和保持儿童的兴趣和求知欲。
将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国家领导人、奥运冠军、主持人明星、特产和名胜古迹,都引用到课堂,成了孩子们的学习资源。
如国家领导人物:
国家军委主席胡锦涛爷爷的家乡在安徽省;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爷爷的家乡在天津市;……
主持人明星歌手:
小燕子赵薇姐姐的家乡在安徽省;CCTV少儿节目主持人小鹿姐姐的出生地在内蒙古自治区;……
奥运冠军:
乒乓球冠军张怡宁的家乡在北京市;乒乓球冠军马琳的家乡在广东省;射击冠军杜丽的家乡在山东省淄博市;……
特产和名胜古迹:
北京有雄伟的万里长城;上海市有东方明珠塔;西藏自治区有布达拉宫;四川省有九寨沟;“桂林山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
让学生在地图上对号入座,就能形象有趣的搞好省级行政区地理方位的教学。
紧密结合生活,生活用品也成为孩子们的学习资源。
各种饮料的包装盒罐、中秋月饼的盒子、牙膏盒、药盒等等,孩子们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让孩子们根据包装盒上的生产地址,找到其在地图上相应的位置,让孩子觉得34个省级行政区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给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也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让孩子感悟到生活即学习,学习即生活。
以后生活中看到一个包装盒他会自发地去研究是哪个省级行政区,有什么特点等。
实际学习过程中发现,我国的商品生产地址标注没有统一用省级、市级还是区级标准,如有的商标只注明某某市,没有标明省级行政区,需要查阅资料得知,上网搜索的方法引导学有余力的孩子积极探究。
既是挑战,又是学习方法的引导。
学习要紧密联系生活,要活学活用,德育要回归生活的新课程理念。
2.重新认识教材的作用和功能
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感到新教材存在着缺乏系统的地理知识体系,知识内容材料繁杂、难度偏高等问题。
由于学生甚至教师都缺乏相关的背景知识,使得教材难以驾驭,教师和学生均感到无所适从。
这些问题是由于老师们仍以传统的课程和教材观对待新的德育课程和教材所造成的。
很明显,传统的德育课程观,是以追求对教材中的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的教授为目的的。
这种传统观念最终忽视了德育课程的经验性,造成德育的知识化,存在诸多问题。
而与此不同的是:
新德育观认为,课程和教材是儿童探索生活世界和文化世界的平台,旨在帮助儿童解决他们在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和困惑。
同时“新课标要求教科书实现的功能是‘激活’,是要成为一种‘活性因子’,它的主要功能是要能提高、增强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建构的机能──‘造血机能’”“学生凭借教科书所呈现的话题、范例来组织自己的思想和知识,学习人类的文化成果”。
即是说,教材只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所凭借的话题、范例,它只是学生学习人类文化的一根拐棍”。
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完全可以(也应该)对教材进行灵活处理。
如对有些超出儿童实际能力和实际生活需要的内容可适当删减;相反,对儿童实际生活需要而教材中没能考虑到的地方应该适当加以丰富充实。
总之,地理教学应该抓住“儿童的社会生活”这条主线,结合儿童现实生活的实际,依据教材而又超越它,是一种创造性的使用。
这样处理,的确做到了“不在过分追求规范,而是真实展现学生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丰富的活动代替讲解。
大胆重组教材,重视师生互动,使自己自然融入学生之中”。
同时也完全可以通过师生合作开发乡土教学资源,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