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地理月考卷及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672691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814.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度地理月考卷及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学年度地理月考卷及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学年度地理月考卷及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学年度地理月考卷及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学年度地理月考卷及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度地理月考卷及答案解析.docx

《学年度地理月考卷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度地理月考卷及答案解析.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度地理月考卷及答案解析.docx

学年度地理月考卷及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

2014-2015学年度地理月考卷

考试范围:

xxx;考试时间:

100分钟;命题人:

xxx

题号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一艘货船从图中A港沿图示路线到B港,船员在图中①处看到了海上日出景观。

此时世界标准时刚好为9时。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下列四幅图中(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黑点代表①处位置),与①处当日日出时刻相符的是()

2.图中甲、乙两区农业发展条件的相同点是()

A.地域狭小,耕地规模小 B.终年光照充足

C.雨热同期       D.全年降水分配均匀

【答案】

1.B

2.A

【解析】

试题分析:

1.从题干可知①处为西经60°,当地日出时,世界时(零时区)为9点,可得①地地方时为5点,昼长14小时,当地为夏半年,昼长夜短,且太阳直射南半球,四个选项中只有BC表示的是南半球夏季,但是C图中的晨昏线是昏线,与题意不符合,故应该选B项。

2.从图中经纬度位置可知,甲地为地中海气候区,乙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故甲地夏季日照充足,乙地终年温和多雨,日照不足;雨热同期属于季风气候的特点;甲地冬季降充足,乙地全年降水分分配均匀;甲乙两地由于东部受高大山脉阻挡,所以地域狭小,耕地规模小。

考点:

该题考查地球运动和农业区位条件。

某种农作物生长期约2个月,前期(1个月)最适宜温度为15~18℃,后期(1个月)最适宜温度为12~14℃。

下图是种植该作物的甲、乙两地气候资料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3.该作物在乙地的最佳收获月份是()

A.3月B.5月C.9月D.11月

4.与甲地相比,乙地种植该作物()

A.病虫害少B.水源丰富C.离市场近D.上市较迟

【答案】

3.C

4.A

【解析】

试题分析:

3.由材料可知,只有当播种月份温度大于收获月份温度时,才会有该作物最佳收获月份。

由图可以看出:

7月份至12月份,前1个月温度大于后一个月温度(如7月温度大于8月温度),所以该作物在乙地的最佳播种月份是8月(最适宜温度15~18℃),最佳收获月份是9月(最适宜温度12~14℃)。

故选项C正确。

4.仔细读图可知:

甲地最冷月份1月气温大于0℃,利于害虫越冬;乙地最冷月份1月气温小于0℃接近零下10℃,温度低,能冻死地表层越冬的害虫,病虫害少,给农业生产带来好处,故选项A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

下图是三个地区(a、b、c)农业基本情况比较。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5.a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A.商品谷物农业B.混合农业

C.季风水田农业D.种植园农业

6.与b、c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相似的地区分别是()

A.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西欧平原

B.澳大利亚大自流盆地、中国东北平原

C.四川盆地、美国中央大平原

D.刚果盆地、亚马孙平原

【答案】

5.C

6.A

【解析】

试题分析:

5.仔细读图,注意a、b、c三地区在种植业比重与畜牧业比重的多少,该农业产品商品率的大小,从而做出正确判断。

据图可以看出a地种植业比重很高,畜牧业比重小、商品率低,符合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

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种植园农业都属于商品农业,商品率都很高。

故选项C正确。

6.b地畜牧业和种植业比重大致相当,且商品率很高,应为典型的混合农业生产区,墨累一达令盆地的农业生产与b地相似。

c地区农业生产种植业比重很低,畜牧业比重很高,商品率高,应该是乳畜业,西欧平原该农业发达,故选项A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蓝色农业是以海洋水生生物和浮游生物为资源,进行加工利用的海洋农业。

彩色农业是指未来的农业将随着基因工程等技术应用而呈现多彩局面,如棉花纤维不再是白色,玉米籽粒不再只是黄色或白色等。

绿色农业是指在农业种植中不使用化肥和杀虫剂等合成化学制品的农业。

白色农业即微生物农业,它是以蛋白质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为基础,用基因工程等高科技开发微生物资源的工程农业。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题。

7.粮食、蔬菜等农产品农药残留过量,对人类的生命健康造成巨大的威胁,因此应大力推广()

A.白色农业B.绿色农业C.彩色农业D.蓝色农业

8.材料可知,白色农业布局应()

A.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

B.接近光热充足、地势平坦的地区

C.接近科技发达的地区

D.接近土地贫瘠、缺粮严重的地区

【答案】

7.B

8.C

【解析】

试题分析:

7.由材料可知,绿色农业是指在农业种植中不使用化肥和杀虫剂等合成化学制品的农业,从而可避免对人类生命健康造成威胁,故B正确。

8.由材料可知,白色农业属于高科技农业,故应布局在科技发达的地区,C正确。

考点:

农业区位选择

9.从自然条件考虑下图中的甲、乙、丙、丁四地,可借鉴该国农业发展经验的是(  )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丁、乙 

【答案】D

【解析】以色列气候干旱,降水较少,但利用节水灌溉措施发展种植业,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农业发展很有借鉴意义。

甲为华北平原北部,乙为河西走廊,气候干旱,丙为新西兰温带海洋气候,丁为里海和红海所在的中亚地区,气候干旱。

故乙、丁可借鉴以色列的农业发展经验。

10.(37分)结合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受国际市场大豆价格猛涨的影响,近些年来下图中甲地区大面积种植耐除草剂转基因大豆和有机大豆。

材料二生物柴油是指以油料作物、野生油料植物和工程微藻等水生植物油脂以及动物油脂、餐饮垃圾油等为原料油通过酯交换工艺制成的可代替石化柴油的再生性柴油燃料。

2006~2010年,甲地所在国生物柴油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能力增加了22.5倍,并大量远销欧盟。

(1)描述甲市的气候特征。

(7分)

(2)评价B处建设大型水电站的条件。

(12分)

(3)阐述甲地区种植大豆的有利条件。

(12分)

(4)分析甲国大力发展生物柴油的主要原因。

(6分)

【答案】

(1)夏季高温多雨,(3分)冬季温和少雨;(3分)降水年变化大。

(1分)

(2)有利条件:

①该区域降水丰富,径流量大;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3分)②流经峡谷,筑坝工程量较小;(3分)③大坝上游人口密度和资产密度小,淹没损失小;(3分)④距离城市近,输电损耗较小。

(3分)(每点3分,任答3点即可)

不利条件:

地形起伏大,交通不便。

(3分)

(3)自然条件优越:

水热充足;地形平坦;水源丰富;土壤肥沃;社会经济条件:

①国内外市场需求大;②农业技术(生物技术)水平高;③与沿海港口有水运和铁路运输相连,便于出口;④政府政策支持。

(每点2分,任答6点即可)

(4)①经济发展,人口增长,能源需求量增加;②国际市场对生物柴油的需求量增大;③生物柴油是可再生的能源,且比化石柴油的价格低;④用于制造生物柴油的原料来源多样,产量丰富;⑤减少大豆或豆油受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⑥资金、技术条件较好;⑦政府政策支持。

(每点2分,任答3点即可)

【解析】

试题解析:

(1)因甲城市位于中低纬地区,夏季高温,冬季温和,从降水分布图分析,夏季多雨,冬季少雨,降水的年变化大。

(2)从能源条件分析,该区域降水丰富,径流量大;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从地形条件分析,该处位于峡谷阶段,筑坝工程量小;但地势起伏大,交通不便;从淹没区分析,大坝上游人口密度和资产密度小,淹没损失小;从输电距离分析,该地距城市近,输电损耗较小。

(3)结合影响大豆生产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分析。

从自然条件分析,该地夏季高温多雨,水热资源充足;该地属于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临近河流,水源丰富。

从社会经济条件分析,大豆的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大;该地大面积种植耐除草剂转基因大豆和有机大豆,说明生物技术水平高;因临近铁路和港口,便于大豆出口;另外有政府政策的支持。

(4)从能源的需求分析,经济发展,人口增长,能源需求量增加;大量远销欧盟,表明国际市场对生物柴油的需求量增大;从原料分析,因生物柴油是指以油料作物、野生油料植物和工程微藻等水生植物油脂以及动物油脂、餐饮垃圾油等为原料,所以生物柴油是可再生的能源,且比化石柴油的价格低;用于制造生物柴油的原料来源多样,产量丰富;从经济效益分析,生物柴油的出口,减少了大豆或豆油受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从资金、技术分析,资金、技术条件较好;并有政策的支持。

考点:

气候、能源生产、农业生产

银川平原盛产稻米、枸杞等名优特产品,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

下图示意银川平原所处区域地形及该平原的地质成因,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1.银川平原盛产的稻米、枸杞等品质优良的主要原因是

A.光热充足,气温年较差大B.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C.光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D.邻近黄河,水源充足

12.银川平原的主要形成原因是

A.地壳下降,风力沉积B.地壳下降,流水沉积

C.地壳上升,流水侵蚀D.地壳上升,风力侵蚀

13.贺兰山被称为银川平原“守护神”的主要原因是

①阻挡西部沙漠入侵

③提供冰川融水补给

②阻挡西北寒冷气流入侵

④抬升冬季风增加降雪量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

11.C

12.B

13.A

【解析】

试题分析:

11.银川平原是半干旱区,降水少,光照充足。

气温年较差大与作物品质优良关系不大,A错。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但与黑土、水稻土相比没有优势,B错。

光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养分积累,作物品质好,C对。

该地降水少,水源没有优势,D错。

12.银川平原是黄河泥沙沉积形成的冲积平原,泥沙沉积是在地势低洼的地方,所以这里先是发生地壳下降,地势变低洼了,才有的流水沉积,B对。

地势高处主要是侵蚀作用,不是沉积作用,C、D错。

银川平原位于贺兰山东面,是西北风的背风坡,风力沉积影响小,A错。

13.贺兰山阻挡西部沙漠入侵,①对。

银川平原主要灌溉水源是黄河水,不是冰川融水补给,③错。

贺兰山阻挡西北寒冷气流入侵,减少了寒潮灾害,②对。

抬升冬季风不能增加位于背风坡一侧的银川平原的降雪量,④错。

所以A对。

B、C、D错。

考点:

区域自然环境的特征及成因,区域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4.1月份甲乙丙丁四地气温高低关系正确的是

A.乙>甲B.丙>丁C.丁>甲D.乙>丙

15.下列地点与农业地域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A.甲——地中海式农业B.乙——混合农业

C.丙——商品谷物农业D.丁——大牧场放牧业

16.甲点位于北半球某经线与晨线的交点,6月22日甲点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范围

A.0°~66.5°B.23.5°~66.5°

C.47°~90°D.23.5°~90°

【答案】

14.D

15.C

16.C

【解析】

试题分析:

读图知,此地位于北美大陆北部,两侧为山地,中间为广阔的平原,地形呈三大南北纵连带。

14.甲、乙位于大陆西岸,甲地纬度高于乙地,故甲地气温大于乙地,故A错;丙位于中央平原地带,一月份此处是冬季风的通道,冷空气长驱南下,给丙地造成强烈降温,而丁地位于东部低缓的山地背风坡,山地阻挡了冷空气的南下,所以丁地气温高于丙地,B错;甲地位于大陆西部,此处有阿拉斯加暖流经过,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丁地沿岸有拉布拉多寒流经过,降温减湿,故甲地气温大于丁地,C错;应受暖流影响且位于东部山地阻挡了冷空气南下,故乙地气温大于丙地,本题选D。

15.地中海气候位于南北纬300到400大陆西岸,故A错;乙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不适宜发展混合农业,故B错;丙地是中央大平原,是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区,故C正确;丁处位于山地东侧,地势崎岖,地块较小不适合发展大牧场放牧业,故D错,本题选C。

16.本题主要可以依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及正午太阳高度的有关知识解答,甲点在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在北极圈上为47°故本题选C。

考点:

大气受热过程、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17.读三角坐标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如果a、b、c分别表示农业生产过程中社会经济投入中的劳动力投入、生产资料投入和科学技术投入,生产资料投入最高的点是______________、劳动力投入最高的点是______________、最能代表马来西亚水稻种植业的序号是______________。

(3分)

  如果a、b、c分别表示0~14岁、15~59岁、59岁以上三种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在劳动力工资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劳动力供养负担最大的点是______________,劳动力供养负担最小的点是______________,目前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点是______________,目前人口增长速度最慢的点是______________。

(4分)

 列举人口老龄化可能引发的问题。

(3分)

【答案】

(1)①③ ③

(2)④  ① ③ ② 

(3)劳动力短缺  国防兵力不足 家庭、社会养老负担重 

【解析】

试题分析:

(1)依据三角形坐标图读图技巧(以左邻边为参照边作平行线,交到所读的三角形的一边,估读出数据即可)生产资料投入最高的点为①,劳动力投入最高的点为③,马来西亚水稻种植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比重应占很大,对应序号为③。

(2)59岁以上老年比重最高的有②和④,但④点比②点婴幼儿比重高,负担大,因此,劳动力供养负担最大的是④;①点15-59岁劳动人口比重最高且小孩和老人所占比重较低,因此,劳动力力供养复负担最小;目前人口增长速度要从0-14岁人口比重来分析,③点所占比重最大,表明人口增长速度最快,②所占比重小,说明人口增长速度慢。

(3)人口老龄化可能引发的问题主要从劳动力、国防、经济发展、社会抚养负担方面分析。

考点:

三角形坐标图判读;农业生产要素和人口问题

下图是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地两座山峰的相对高度可能是51米

B.该地聚落分布的共同特点是沿河分布

C.该地西部地区适宜种植柑橘和茶树

D.开垦沼泽发展种植业符合因地制宜原则

19.下列关于该地河、湖开发利用的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A.河流中下游地区可以发展内河航运

B.河流上游地区可以建设小型水电站

C.利用湖泊发展生态旅游和水产养殖

D.将当地城镇集中沿湖布局以便供水

【答案】

18.D

19.D

【解析】

试题分析:

18.据等高线地形图可以判读出两个山峰的相对高度为50——150米之间,故A正确;由图看出该地聚落大体都沿河流分布,故B正确;柑橘是典型的亚热带作物,茶树适宜在山区、雨雾日多,酸性土壤的地区种植,图示位置是我国南方地区,故适宜种植柑橘和茶树,C正确;开垦沼泽对地理环境造成重大影响,故D错,本题选D。

19.河流的中下游地区水量大,地形平缓可以发展内河航运;河流上游地区落差大,水量较大,可以建设小型水电站;利用湖泊发展生态旅游和水产养殖,也是河湖开发的一项重要措施,故A、B、C正确;当地城镇集中沿湖布局虽然有利于集中供水,但也会对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造成诸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严重现象,故D错,本题选D。

考点:

等高线、地形剖面图、等值线图、流域的综合开发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20.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温:

甲>乙>丙;降水:

甲<乙<丙

B.周围山地环绕,地形以盆地为主

C.一般河流每年有两次汛期,有的存在凌汛现象

D.河流径流量主要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21.关于图示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长期长是作物产量高的主要原因

B.平原面积广大,但粮食商品率低

C.热量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限制因素

D.次生盐碱化是土壤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答案】

20.C

21.C

【解析】

试题分析:

20.读图,等温线数值从由南向北递减,所以甲气温低于乙、丙,A错。

根据经纬度判断,该地形区是东北平原,地形以平原为主,B错。

我国东北地区一般河流每年有两次汛期,有的存在凌汛现象,C对。

河流径流量夏季主要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D错。

21.东北地区气温较低,农作物生长期长,作物产量高的主要原因是机械化水平高,生产率高,A错。

该地平原面积广大,粮食商品率高,B错。

纬度较高,温度较低,热量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限制因素,C对。

水土流失是土壤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盐碱化土地少,D错。

考点:

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区域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读新疆某区域河流与湖泊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22.近年来L湖泊由淡水湖演变成微咸水湖,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全球变暖,蒸发加剧

B.过度引用甲河河水,导致入湖水量减少

C.过度引用乙河河水,导致入湖水量减少

D.过度引用湖水,导致湖泊水量减少

23.与东岸相比,L湖西岸发展灌溉农业的优势不包括

A.西岸水源更加充足B.西岸坡度平缓

C.西岸土壤肥沃D.西岸降水更多

【答案】

22.B

23.D

【解析】

试题分析:

22.全球变暖,冰川融化多,入湖水量大,不一定会变咸,A错。

生产中过度引用河水,导致入湖水量减少,水分蒸发,盐分积累增加,成为微咸湖,B对。

根据等高线判断,甲河河水注入湖中,乙河水从湖中流出,过度引用不影响湖水盐度,C错。

引用湖水,会将盐分一起引出,不会导致变咸,D错。

23.与东岸相比,西岸有甲河注入,水源更加充足,A包括。

根据湖泊水位线疏密判断,西岸坡度平缓,B包括。

西岸水源充足,植物多,有机质积累多,土壤肥沃,C包括。

该地水源主要是冰川融水,降水少,西岸降水也少,D不包括,选D。

考点:

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及成因,区域农业发展的条件。

下图表示的四个区域均是世界上著名的农业生产区。

读图完成小题。

24.农业地域类型以牧牛业为主的大牧场放牧业分布在(  )

A.甲B.乙

C.丙D.丁

25.关于四个区域农业生产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草场茂密,光、热不足

B.乙—土壤肥沃,雨热适宜

C.丙—地势东西高,中间低,平原面积大

D.丁—地面平坦,水网稠密

26.关于四个区域农业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粮食商品率高B.乙—机械化水平低

C.丙—水利工程量大D.丁—市场适应性强

【答案】

24.C

25.B

26.D

【解析】

24.丙为拉普拉塔平原,属于以牧牛业为主的大牧场放牧业。

25.乙为美国中部平原区,土壤肥沃;夏季受来自加勒比海和墨西哥湾暖湿气流影响,温度、降水量适宜。

26.甲、乙、丙、丁四地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别为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混合农业。

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可根据市场的需求选择多种小麦或者多牧羊,具有很强的市场适应性。

下图所示岛屿面积约为15万km2。

读图,回答小题。

27.关于该岛屿的自然地理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

①以山地、丘陵为主,主要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 ②终年受西南风控制,降水丰富 

③河流短小湍急,落差大,水力丰富 ④西南部冰川地貌发育显著 

⑤位于板块(张裂)生长边界,面积不断扩大

A.①②③B.①②③④⑤

C.①③④D.②④⑤

28.该岛屿西侧以畜牧业为主,东侧以种植业为主,形成此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日照时数与地貌B.地面物质与土壤

C.坡度与人口分布D.地面坡度与交通

【答案】

27.C

28.A

【解析】

27.结合经纬网和河流流向知该岛屿(新西兰南岛)以山地、丘陵为主,主要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根据该岛面积及其地势变化判断③正确;峡湾属于一种冰川侵蚀地貌,④对。

该岛受南半球西风带控制,盛行西北风,②错。

该岛位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28.该岛西北侧处于陡峭的迎风坡,常年多阴雨天气,日照不足,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

该岛东南侧处于和缓的背风坡,土壤肥厚,水源充足,有利于发展种植业。

29.如图表示我国北方某城郊一小型大棚蔬菜生产模式,棚顶用塑料薄膜密封,背面是冬季用以御寒和提高棚内温度的挡风墙,侧面是唯一一个进出大棚的工作门。

春节期间,大棚内的蔬菜上市时,发现b处附近的蔬菜长势明显不如a处,但口感却优于a处,原因是(  )

①a处土壤条件好 ②b处水分条件好 ③a处热量条件好 ④b处通风条件好

A.①②B.①③

C.①④D.③④

【答案】D

【解析】a处蔬菜长势好,是因为a处热量条件好;b处口感好,是因为b处位于门口,通风条件好,温差大。

下图示意我国部分地区1970年和2000年夏玉米播种日期等值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0.与1970年相比,下列地区2000年夏玉米播种日期推迟的是

A.①B.②C.③D.④

31.导致①、②两地夏玉米播种日期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大气环流、纬度位置B.大气环流、地形地势

C.海陆位置、地形地势D.纬度位置、人类活动

【答案】

30.C

31.B

【解析】

试题分析:

30.先正确理解夏玉米播种日期等值线的含义,数值越大,表明夏玉米播种日期越迟。

仔细读图,不难发现与1970年相比,2000年夏玉米播种日期推迟的是③。

1970年③地夏玉米播种日期在1月1日以后130~140天,到2000年为140~150天。

故选C。

31.影响作物播种日期的主要因素是热量。

从图中可以看出,总的看来,纬度越低播种日期越早。

热量条件好,气温较高的地区播种日期就早。

①、②两地纬度相当,但①比②要早,①在130天以前,②在140天以后(以2000年为例),这是因为①处在四川盆地,由于地形比较闭塞,受冬季风影响较小,热量条件比同纬度的②地要好,所以主要是大气环流、地形地势的影响。

故选B。

考点:

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

下图是一组世界区域地图,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32.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A.土壤、水源 B.光热、降水 C.风向、地势 D.地形、河流

33.乙地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沙尘暴 C.土地盐碱化 D.洪涝灾害

34.甲国有世界上最大的港口,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包括

①欧亚大陆桥西端②扼北海航线要冲③位于莱茵河入海口④经济腹地覆盖整个欧洲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

32.B

33.C

34.C

【解析】

试题分析:

32.甲地常年受西风带的影响,多阴雨天气,光热不足是限制发展种植业的因素;乙地深居内陆,远离海洋,且有山地阻挡,降水不足是限制种植业发展的因素,故选B。

33.乙地气候干燥,蒸发旺盛,而不合理灌溉会使地下水位上升,地下水易随蒸发上升到地表,盐碱残留到土壤中,引起土地盐碱化;而灌溉不会引起水土流失和洪涝灾害。

故选C。

34.甲国最大港口是鹿特丹,它位于欧亚大陆桥西端,与亚洲联系密切;北海航线是很繁忙的航线,而该港口扼北海航线要冲;通过陆路和水路与欧洲相连,其腹地范围覆盖整个欧洲;但是它位于位于欧洲莱茵河与马斯河汇合处,不属于莱茵河的入海口。

故选C。

考点:

世界主要地区

读某国灌溉用水量示意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