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二复习提纲.docx
《历史必修二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必修二复习提纲.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必修二复习提纲
2014年高考历史复习提纲
必修二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经济
[考试大纲]:
考点1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从刀耕火种到精耕细作、土地制度、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考点2 手工业的发展——纺织业、冶金业、陶瓷业、手工业生产方式、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考点3商业的发展——市场的发展、城市的发展、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考点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一、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一)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1、耕作方式演变过程:
从原始社会的刀耕火种→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耕作方式不断进步)
影响:
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提高了粮食产量;新兴地主阶级兴起;
2、铁农具和牛耕及其发展
(1)春秋时期,出现了铁农具和牛耕出现;
(2)西汉:
牛耕逐渐普及全国
(3)东汉:
二牛抬杠(耦犁)推广到珠江流域,一牛挽犁开始出现;
(4)唐朝:
曲辕犁的出现;中国犁耕技术成熟
(二)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
1、奴隶社会(夏商周):
土地归国家所有,实行井田制。
(1)发展过程:
开始实行(商)——盛行(西周)——瓦解(春秋)——废除(战国)。
(2)瓦解及原因:
①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②各诸侯国变法,逐步确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井田制逐步瓦解。
2、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
(1)形成: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先后进行了变法运动。
封建制度最终在各国确立起来。
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
(2)多种所有制形式(分三种形式):
①国有土地所有制:
国家经营,主要用于封赏和授田(如均田制、屯田制);
②地主土地所有制:
地主土地所有制占支配地位,土地兼并成为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
土地兼并的危害:
A税收减少;B社会矛盾激化,动荡不安;C导致租佃关系的出现并日趋普遍化
③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也称小农经济、自然经济)
形成:
春秋战国特点: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男耕女织,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
3、评价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
积极:
在封建社会前期,基本上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①比较稳定;②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③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
消极:
在封建社会后期,即明清时期,小农经济日益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三)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
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自给自足,男耕女织;
容易受到自然灾害和国家政策的影响,具有脆弱性;
二、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
(一)古代手工业的发展历程:
1、原始社会后期:
手工业与农业分离;
2、夏商周三朝:
手工业由官府垄断;
3、春秋战国时期:
手工业出现官营、民营(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是出现最晚的手工业)、家庭手工业(出现在原始社会后期,是最早的手工业)三种形态。
★古代手工业的经营方式(官营、私营、家庭)
(1)官营手工业:
官府统一管理;规模大,分工细,水平最高;资金雄厚;明前期一直占据手工业主导地位
官营手工业的利弊:
工官和匠户制度
利:
资金雄厚,规模经营为细密分工和协作创造了条件;众多富有经验和技术的工匠一起工作,加上对产品质量的严格管理,推动了传统古代手工业技艺的发展。
弊:
不计成本,缺乏竞争;行业隔绝,新技术难推广;“匠户”制度剥除工匠人身自由,劳动创造性受束缚。
(2)私营手工业:
春秋战国:
私营工商业兴起,明代中叶以后超过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并产生雇佣劳动关系
(3)家庭手工业:
产生于原始社会后期,一直作为农业的补充存在着。
产品主要为家庭所用,极少进行交换。
(二)主要手工业部门及成就
1、冶金业:
冶铜技术:
新石器时代出现铜器:
商周时期青铜铸造技术先进;
冶铁技术:
春秋:
出现铁器。
战国:
掌握了淬火工艺,大大提高了铁器的实用性能。
铁农具推广。
东汉:
水排、水力鼓风冶铁。
南朝:
灌钢法。
2、制瓷业地位:
新石器时代:
开始烧制陶器。
从商朝到东汉:
由陶向瓷过渡。
东汉:
技术趋于成熟,多青瓷
南北朝:
白釉出现。
烧制出白瓷。
隋唐:
陶瓷工艺成熟。
唐代:
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制瓷业成为独立生产部门。
瓷器开始输出国外。
杜甫曾写诗赞扬(四川)大邑的白瓷。
邢窑白瓷。
越窑青瓷
宋代:
瓷窑遍布各地。
五大名窑:
汝、定、钧、官、哥。
瓷都:
景德镇。
元代:
彩瓷生产,青花瓷
清:
粉彩瓷、珐琅彩。
通过海上丝绸之路,销往亚、非、欧各国。
3、纺织业:
(1)新石器时代:
原始纺织业出现。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
(2)商朝:
出现丝织品,丝织机。
(3)战国:
出现棉、绢、罗、纱等丝织品,品种多,产量大,质量高。
(4)汉朝:
技艺高超,开辟“丝绸之路”,汉丝远销欧洲;汉代马王堆素纱禅衣。
(5)唐朝:
出现缂丝工艺。
规模大、分工细、品种繁多。
吸收了波斯织法与图案风格。
(6)宋朝:
棉纺织业发展;棉花种植向内地推广,直至闽粤地区。
(7)元朝:
黄道婆改革推广先进纺织工具与技术。
松江成为全国的纺织业中心。
(8)明清:
明代以后棉布成为民众主要衣料。
明代桑蚕棉花种植面积扩大;民营丝织业兴盛,产生资本主义萌芽。
(三)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基本特征:
① 历史悠久、长期领先世界,远销国外,广受赞誉。
② 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模式长期并存。
③ 部门不断增多,分工日益细化,生产规模大,产品种类多。
④ 明朝中后期,民营私人手工业中产生资本主义萌芽。
三、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
(一)商业发展历程
1、兴起:
(1)商朝时期:
“商人”出现,货币为贝壳;特点:
商业由官府控制;
(2)春秋战国:
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特点:
由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3)秦朝:
法律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
(4)汉代:
市作为集中贸易地,场所有严格的规范,管理相当严格,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5)六朝:
出现民间集市“草市”,政府设立“草市尉”等官职施行经济管理。
(6)隋唐时期:
城市繁荣,唐末一些地方出现了夜市;广州成为对外贸易的港口;
2、繁荣:
(1)宋朝:
彻底打破市、坊界限;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草市、夜市更加繁荣,草市内还有完备的饮食设施;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海外贸易发达。
(宋朝商业繁荣的原因:
①从分裂走向局部统一,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②农业、手工业的高度发展,为商业的兴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③政府逐渐放松对商品交易的地域和时间限制(打破市、坊界限,有早市、夜市);④水陆交通的便利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⑤纸币的出现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2)明清:
城镇经济繁荣,各地涌现出许多地域性商人群体一商帮,其中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徽商的活动范围遍及全国各地
(二)商业都会的崛起
①西汉:
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
②唐代:
长安、洛阳、扬州、益州(成都)、广州
③宋代:
开封、杭州;四大商业名镇:
汉口镇、佛山镇、朱仙镇、景德镇。
④元代:
大都(北京)、杭州、泉州。
◆中国古代城市形成的主要途径
主要两种途径:
①以农业经济为基础作为统治阶级政治中心发展起来的“城”;②以工商业经济为基础的作为商品交换中心发展起来的“市”。
(三)古代商业发展特点:
1、商业兴起早,不断发展,对外贸易发达,水陆商运兴盛,长途贩运发达
2、政府逐渐放宽对商业的限制,但长期实行的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业的长足发展;是自然经济的补充,不占主导地位
3、商业市场形式多样。
有市、“草市”、夜市、晓市等。
4、商人群体活跃。
明清时期商帮会馆兴起。
四、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缓慢发展
1、产生原因: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2、出现部门:
私营手工业中的纺织业
3、出现标志:
手工工场的出现(即当时“机房”的出现),雇佣关系的出现
4、清朝发展:
表现在手工工场的规模扩大,分工更细,部门和地区增多。
5、认识:
(1)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代表了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总趋势;
(2)出现在少数地区的少数行业当中,是稀疏而又微弱的;
(3)资本主义萌芽发展非常缓慢,始终在萌芽状态中徘徊,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6、阻碍因素:
(1)根本原因是腐朽的封建制度
(2)小农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3)重农抑商、禁海与闭关政策;
(4)国内市场狭小;
(5)缺乏扩大再生产的资金。
(6)“以末致富、以本守之”的农本思想。
(二)“重农抑商”政策:
1、产生:
产生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中,后来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传统经济政策,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
2、原因(目的):
(1)“重农抑商”政策是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
(2)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
(3)巩固封建统治。
3、特点:
①贬低商人地位;②限制经营范围;③禁止对外贸易。
4、评价:
(1)积极作用:
封建社会初期重视农业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巩固了封建统治。
(2)消极作用:
明清时期,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萌芽的发展,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是中国在近代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且导致经济结构过于单一。
(三)“海禁”与“闭关锁国”
1、原因:
(1)防范西方殖民入侵和反清斗争
(2)统治者盲目自大的观念;
(3)根本原因:
自然经济的封闭性是该政策产生的根源。
2、内容:
禁止国人出海贸易;限制外商来华贸易。
3、危害:
妨碍了海外市场的拓展,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阻碍了中西方的交流,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五、近代前夜的危机:
(一)原因:
(1)内部原因:
①“海禁”、“抑商”、文化专制的政策阻碍了中国经济模式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
②统治者的愚昧自大、故步自封。
③封建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2)外部原因:
西方主要国家相继完成向近代工业国家的转变。
(二)表现:
中西方国力兴衰易位,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中国
西方
政治方面
封建制度顶峰
确立近代资产阶级政体
经济方面
农耕经济繁荣,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完成向近代工业国的转变
对外关系
闭关锁国
海外殖民扩张
思想文化
文化专制,思想禁锢
重视科技,思想解放
科学技术
传统科技
产生近代自然科学技术
专题二、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考试大纲] 考点1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考点2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一、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一)鸦片战争前,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二)鸦片战争后传统经济结构的变动
1、不平等条约获取的经济特权:
危害:
开埠通商、倾销商品、协定关税对中国民族经济的发展很不利。
2、大量洋货涌入中国:
“织”与“纺”分离:
鸦片战争后,洋纱输入中国沿海地区,因其质优价廉,取代土纱。
“织”与“耕”分离:
洋布输入中国,取代土布。
3、传统经济结构的瓦解:
江南(东南沿海)地区的传统手工业纷纷破产,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瓦解;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入侵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封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但直到新中国成立前,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新中国成立后,进行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国家又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在农村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自然经济最终消亡。
二、新经济成分的出现:
外资企业、洋务企业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一)外资企业:
鸦片战争后外商企业陆续在通商口岸兴起,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机器与技术,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从而为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起了诱导作用。
(二)洋务企业:
1、背景:
面临内忧外患。
目的:
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2、时期:
19世纪60—90年代。
口号:
“师夷长技以自强”。
3、活动:
(1)前期兴办军事工业(“自强”)
(2)后期兴办民用工业(“求富”)
4、洋务运动创办的工业:
(1)军用工业:
安庆内械所(第一家官办)江南制造总局(国内规模最大)
(2)民用工业:
开平煤矿(第一个使用机械采煤矿)、轮船招商局
5、影响:
(1)顺应了近代化的历史趋势,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开始起步。
(2)引进了西方机器和先进技术,培养了科技人员;
(3)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扩张;(4)加速了封建经济的解体,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6、失败根本原因:
没有触及腐朽的封建制度;
★(三)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曲折发展历程:
)
1、兴起产生:
(1)时间:
19世纪70年代前后;
(2)地点:
广州、天津、上海等东部沿海地区生产;
(3)原因: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小农经济开始解体;外商企业的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4)影响:
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新的阶级力量产生。
2、初步发展:
(1)时间:
甲午战争以后(19世纪末)
(2)原因:
列强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自然经济: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3)影响:
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掀起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
3、进一步发展(黄金时期、短暂春天):
(1)时间:
1912—1918年(一战期间)
(2)原因:
A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
C中华民国的成立提高了资产阶级的地位;
D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发展实业的法令
E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3)表现:
轻工业发展较快,其中发展最好的是面粉业和纺织业,涌现出一批著名实业家。
(4)影响:
促进了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奠定了阶级基础。
4、萧条:
时间:
1918—1927年;表现:
发展受挫;原因:
一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封建军阀混战,没有一个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
5、较快发展:
(夏天)
(1)时间:
国民党统治前十年(1927—1936)
(2)原因:
全国的基本统一;国民政府推行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和措施(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群众反帝运动;
(3)影响:
民族工业发展较快,但民族工业受到官僚资本的挤压、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和封建势力的压迫,民族资本的发展仍然受到阻碍。
6、萎缩:
(秋天)
(1)时间:
1937—1945年抗战时期;
(2)原因:
日本侵华战争的影响;官僚资本主义压迫;
7、陷入绝境:
(冬天)
(1)时间:
抗战胜利后(1946—1949年);
(2)原因:
美国加紧对华经济侵略;官僚资本的压迫;
表现:
工厂纷纷倒闭;影响:
毁灭性的打击。
8、新的春天:
(1)时间:
新中国成立后: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53—1956年);
(2)原因:
社会主义改造;
(3)影响:
公私合营转化为公有制经济
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解析
(一)民族工业的特点:
1、资金少、规模小、分布不平衡;
2、起步艰难,曲折发展;
3、革命性;
4、软弱性;民族工业的发展主要在轻工业,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近代工业虽有一定发展,但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
(二)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1、不利: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2)战争和革命不断,政局长期动荡。
(3)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2、有利:
(1)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2)清末至民国政府鼓励兴办实业;
(3)反帝国运动的推动;
(4)实业家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
(三)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作用:
1、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有利于中国现代化。
2、政治:
(1)导致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运动提供了社会基础。
(2)无产阶级队伍逐渐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3、思想: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冲击和动摇着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4、从发展趋势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舛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
(四)认识:
1、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2、要实现近代化,必须实现民族独立;
3、资本主义的救国强国方案,在近代中国行不能。
※概念解释:
现代化:
又叫近代化,是指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
专题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考试大纲]考点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三大改造、中共八大、“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对国民经济的破坏)考点2改革开放(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五大])考点3新时期的思想理论建设(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一、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1、时间:
1949年—1952年。
2、措施:
没收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合理调整工商业。
3、意义:
使新中国掌握了国民经济的命脉,为国民经济恢复、发展和新政权的巩固奠定了基础。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1、过渡时期总路线:
1953年制定,主要内容是:
逐步实现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选。
(一化三改)
2、三大改造:
(1)时间:
1953——1956年。
(2)目的:
为了适应国家工业化的需求,早日建成社会主义。
(3)实质:
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4)对象:
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
(5)方法:
①农业组建农业生产合作社。
②手工业组建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
使资本主义私有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成功实现了对民族资本的和平赎买。
(6)结果:
到1956年底。
国家基本上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从而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7)影响:
①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②标志着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3、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
(1)提出:
1953年,中共中央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主张同时做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决定,并强调要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
(2)实施:
1953年——1957年
(3)成就:
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社会主义工业化因此全面展开
(三)探索与失误——曲折发展的十年(1956—1966)
1、成功的探索——中国八大
(1)内容:
1956年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根据主要矛盾,正确制定了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把中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影响:
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2、曲折的道路
(1)原因:
①党内“左”倾错误开始泛滥,政策指导出现失误,修改了关于八大的正确主张。
②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
③急于求成,片面追求速度,忽视了经济发展规律。
(2)表现:
①大跃进:
1958年发动以大练钢铁为中心的“大跃进”运动;
②人民公社:
1958年建立以“一大二公”为特点的人民公社,人民公社化运动在全国展开。
(3)结果:
①使“左”倾错误严重泛滥,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②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③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
造成连续三年的严重困难时期(1959—1961)。
(4)评价:
①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愿望;
②但它忽视了客观规律;片面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3、调整中前进:
1960年冬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左”错误,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1962年,国民经济开始好转。
(四)国民经济的劫难:
1966—1976年“文革”时期,“左”倾错误恶性膨胀,片面强调阶级斗争、强调公有制,严重干扰和破坏了国民经济建设,国民经济损失惨重,导致国民经济损失约5000亿元。
【“文化大革命”给中国的经济建设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使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现出严重的混乱,特别是进入20世纪70年代,国际局势趋于缓和,许多国家经济起飞或者开始持续发展,中国由于文化大革命,不仅没有能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反而拉大了差距,从而失去了这次极为宝贵的机会均等。
】
二、改革开放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
(1)粉碎“四人帮”,“文革”结束
(2)广大干部群众要求平拔冤假错案,纠正“文革”的错误,而当时中央主要领导仍然坚持“两个凡是”,引起全国不满
(3)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肯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打破了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束缚,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2、时间:
1978年12月
3、内容:
(1)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3)重新确立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集体
(4)实行改革开放;
4、意义:
是具有深远影响的伟大转折,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
(1)背景:
长期以来,由于“左”的思想束缚,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由于集中管理、集中劳动、统一分配的僵化体制,严重地挫伤了广大农民的劳动积极性,阻碍了农村生产力发展,经济处于徘徊状态。
(2)内容:
①概念:
指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②步骤:
安徽、四川两省率先实行,然后在全国推广。
(3)作用: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生产力,改变了农村的面貌。
(4)其他改革措施:
①发展乡镇企业、为农民致富、为实现工业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②农村税费改革
※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提下进行的,没有改变所有制性质,只是改变了经营方式
2、国有企业改革
(1)背景:
长期以来,国有企业政企职责不分,企业没有自主权;缺乏活力。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及内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
(2)内容:
主要从三方面入手:
(所有制、管理体制、分配制)
①把单一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格局;
②政企分开,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③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制度。
④改革产权制度,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
(3)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
①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1992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②1997年十五大指出: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
(4)影响:
调动了工人生产的积极性,增加了企业的活力,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使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对外开放史实:
①1980年我国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1988年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