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现代农业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668072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5.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肥市现代农业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合肥市现代农业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合肥市现代农业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合肥市现代农业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合肥市现代农业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合肥市现代农业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

《合肥市现代农业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肥市现代农业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合肥市现代农业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

合肥市现代农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合肥市现代农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为推进合肥现代农业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跨越,现结合实际,编制合肥市“十二五”(2011-2015年)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第一章 “十一五”发展回顾

一、发展成就

“十一五”以来,合肥市始终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突出位置,坚持城乡统筹一体发展,坚持以工业理念发展农业,大力实施县域突破战略,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和自然灾害的冲击,全市“三农”工作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合肥农业发展力度最大、县域经济发展最快、农民得实惠最多、农村面貌变化最显著的时期。

2010年,全市三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661.3亿元,财政收入57.91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56.58亿元,分别比2005年净增481.7亿元、42.86亿元、581.28亿元,年均增长分别为29.8%、31%、54.2%。

在第十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评价中,肥西名位百强第94位;中部百强第10位;肥东县位列中部百强第20位。

(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新提升。

2010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227.64亿元,比2005年净增132.05亿元,年均增长18.1%,粮食总产量达193.52万吨、油料25.8万吨、棉花1.85万吨,肉类38.02万吨、水产品12.29万吨、牛奶9.2万吨,其中,粮食产量实现了自2003年以来的七年持续增长,小麦、油菜、水稻优质率分别达到85%、98%和96%。

棉花、肉类、牛奶等三项农产品产量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分别比2005年增加了45.4、17.6和160.4个百分点。

 

(二)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新突破。

农业内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与2005年相比,养殖、水产、蔬菜总量大幅增加,传统粮油比重有所降低,农、林、牧、渔及其服务业产值由2005年49.3:

2.3:

37.7:

9.4:

1.3调整为46.9:

2.3:

38.2:

10.8:

1.8,其中养殖业和蔬菜园艺业产值分别占农业总产值的49.1%和28.8%。

(三)高效规模农业取得新进展。

围绕五大主导产业和特色高效规模农业产业“带”、“块”、“园”、“区”建设,大力实施“草莓南进、苗木北上、水生蔬菜扩张、节水旱作农业开发”等调整战略和“畜牧业提升、水产跨越”工程建设,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农业产业“基地连片、特色成带、块状辐射、集群发展”的新格局初步显现。

全市蔬菜瓜果面积和总产量双破百万,特色规模农业基地面积150万亩,设施农业面积25万亩,建设规模养殖场5000多个,养殖业产值突破百亿元,草莓、苗木花卉面积全国领先,奶牛、家禽总量全省第一,创建省部级“四大高产攻关创建”行动的万亩示范区50个,面积50万亩;涌现出一批“千亩连片、千棚联栋、万亩水生”的蔬菜生产基地,蔬菜种植面积74.4万亩;草莓基地面积发展到15万亩。

市级以上“一村一品”和特色村镇200个。

(四)农业产业化发展跃上新台阶。

农产品加工业位居全省首位,龙头企业集群发展,涌现出一批效益百万、经营千亩、服务万户的农业龙头企业。

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由2005年的83家发展到305家,规模以上农业企业超过600家,打造一批“有特色、有实力、有品位、有魅力”的农业产业集中园区,肥东县食品工业园,经济技术开发区、长丰县双凤工业区农产品加工园和蜀山区种业集中区建设初具规模,2010年全市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576亿元,占全省农产品加工产值的15.6%。

(五)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迈出新步伐。

全市“三品”认证认定总数达344个,位居全省前列,建设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96个,其中国家级8个,省级8个;长丰草莓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不断加强,蔬菜农残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6%以上,全市未发生一起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农资市场秩序持续好转。

(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达到新水平。

建设高标准农田面积近百万亩,“水、电、路、林、渠”配套建设进一步加强,年测土配方施肥面积稳定在300万亩以上。

新增大中型拖拉机及变型运输机4256台,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53%,比2005年提高7个百分点。

农田水利兴修和大型水利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完成水利投资25亿元,重点实施了202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瓦埠湖蓄洪区综合治理和淠史杭灌区、驷马山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全面完工,新增灌溉面积10万亩,建成饮水安全工程154处,解决了85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农村安全饮水率达88%。

实现行政村村村通水泥、柏油路,农村通信、网络光纤、广播电视实现全覆盖,新建改建农村道路6000公里。

(七)农业对外开放取得新成果。

加大农业多层次多领域、全方位的对外开发力度,突出外、大、高的招商重点,加大特色农产品生产、农产品加工、物流中心、休闲观光农业及农业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招商引资引企力度,先后引进联合利华、可口可乐、温氏、雨润、新希望、隆平高科、黑牛、现代牧业等20多家国内外大集团、大公司、大项目入驻我市。

组织实施农产品进超市、进批发市场、进上海“三进工程”,大力开展展会促销,积极组织参加北京、上海、合肥三大农交会平台,大力宣传推介我市优质农产品,扩大对外开放水平,2010年全市农业企业农产品出口额达15217万美元。

2010年全市新建续建农业项目291个,新增投资60.3亿元,新引进各类农业项目89个,投资67.9元,农业经济蓄力提升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积极参与合肥经济圈合作开发,先后投入360万元,与六安、巢湖共建高效规模蔬菜基地3.3万亩。

(八)农村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取得新成效。

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优化配置城乡资源,在全省率先成立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基本完成农村集体林地确权发证、农村小型水利设施产权改革、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等工作。

创新土地流转机制,55个乡镇全部建立了土地流转管理服务中心,累计流转土地面积105万亩,土地股份合作、租赁形式等新的土地流转经营形式不断涌现,建立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村广大群众的参与热情,农村基础设施落后面貌得到进一步改善。

创新农村金融改革,先后成立小额贷款公司20余家。

农民组织化程度大幅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1204家,带动农户60%以上。

 

二、发展经验

(一)坚持以城乡统筹发展为方向。

近年来,合肥市始终正确把握“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落实“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在加快工业和城市发展的基础上,更好地反哺农业、支持农村、回报农民。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统一制定规划,统一布局空间,统一整合资源,统一培育市场,统一优化环境,实现城乡经济发展优势互补、协作互动。

实施城乡联动建设,树立“一盘棋”思想,大力实施“141”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使城乡面貌在“大建设”中得到提升。

(二)坚持以农民长效增收为核心。

始终把农民增收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挖掘农业自身潜力的同时,更注重把增加农民工资性和资产性收入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努力健全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坚持多种经济成份并举,大中小项目并重,资金、技术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企业并行,扩大乡村民营经济总量,拓宽农民增收途径。

鼓励农民进镇进城,从事流通业和服务业。

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建立三级培训基地,改进培训方式,注重实习实训,完善就业服务,增强农民增收本领。

(三)坚持以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

坚持以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为重点,大力推进优质农产品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

坚持用发展工业的理念和方法发展农业,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走精细化、集约化、产业化的道路。

大力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成立农村专业协会、专业市场、经纪人等民间组织,提高农民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

积极发展农村运输、餐饮、文娱等农村服务业,开展以“农家乐”为主题的风情游、观光游、休闲游等活动,扩大农村服务业在农村经济总量中的比重。

(四)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通过改革创新推动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通过改革创新,着力解决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使土地、资金、人才、技术等各种优质生产要素迅速配置到农业生产中,有力地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五)坚持以扩大开放为抓手。

紧紧抓住国内外特别是沿海、长三角先发地区产业、资本向内地转移的历史机遇,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内外市场的分工协作体系,引入外部资金发展经济。

突破过去利用本地人才发展的局限,积极引进外部人才,有效化解长期困扰农村经济发展的市场、资金、资源、技术、人才等“瓶颈”制约,形成了全面开放的态势。

(六)坚持以科技和政策创新为支撑。

先后制定出台了《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若干政策》、《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支持政策,不断推动科技创新,激励各类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力推动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加快发展。

三、发展环境

(一)新农村建设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

现代农业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产业支撑,各级都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大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全市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具备了较强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为今后一个时期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

(二)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县城镇化进程加快,三县城镇化率超过40%,全市160万农村劳动力中已有54%以上在非农产业就业,工资性收入占农民收入的59%以上,逐步形成了以二、三产业促进一产发展的格局。

(三)内部空间和外部压力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力。

一是农业功能拓展空间大,服务功能有待于进一步发挥;二是农业综合效益提升的空间大,发展高效规模农业、强化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单位产出率前景广阔;三是农业产业链条延伸空间大,需要进一步培育新型市场主体,增强特色主导产业的带动作用;四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空间大,充分发挥省会城市的科技优势,进一步提高农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五是面临的挑战和压力也十分巨大,主要是国际市场多变和周边竞争压力加大,农业自然风险和病虫害多发频率加大,环境资源保护、能源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农民增收的难度加大。

应对挑战、解决矛盾、拓展空间、加快发展,将是合肥今后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农业发展的潜力所在。

   

第二章“十二五”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期间,合肥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领头雁,既面临着厚积薄发、加速崛起的战略机遇期,也处在各类矛盾交织、农村改革发展步入攻坚的严峻挑战期,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推进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任务依然十分繁重和紧迫。

一、发展机遇

(一)国家和省里不断加强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为现代农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机遇。

各级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发展,不断出台加强“三农”工作的政策措施,自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下发了七个一号文件,构建了一系列更加直接、更加明确、更加有力的支农强农政策体系,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009年,安徽省把合肥作为全省首批城乡一体化综合改革实验区,在政策、资金、体制、组织等方面对合肥实验区建设给予支持和倾斜。

“十二五”期间,在“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的指引下,中央政府和省政府还将出台新的支农惠农政策,扶持现代农业建设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为合肥现代农业发展提供难得的政策机遇和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在未来的“十二五”期间,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资本、人才、技术将不断向外转移。

2010年,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准,这是我省第一个进入国家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域。

合肥作为示范区核心城市、“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要城市和长三角会员城市,以其优越的区位、优惠的政策和坚实的产业基础必将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第一驿站,这也为合肥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全新发展平台。

(三)区域性特大城市建设为现代农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010年,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将实施城市化战略作为全省的重点工作,并要求合肥要建设成为区域性特大城市,到2015年,城市人口规模突破400万。

随着城市规模的进一步扩张,必将有力地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加快向非农产业转移,降低农民的农业就业比例和农业兼业化水平,为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另一方面,区域性特大城市蕴涵的巨大的生产生活需求,也为合肥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四)合肥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为现代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合肥始终坚持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围绕加快农业转型升级,综合开发农业经济、生态和社会功能,初步形成了高效的种植业、发达的养殖业、一流的园艺业、先进的加工业和活跃的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农业基本框架,为“十二五”的现代农业发展奠定了较为坚实的产业基础条件。

二、面临挑战

(一)总体发展水平依然较低。

相对于发达地区,合肥市总体经济实力依然不够强,尤其是三县的经济总量偏小,农业人口众多,人均占有耕地较少,传统农业仍然占主导地位,县域经济发展仍处于相对较低的阶段。

(二)产业结构依然不够合理。

农村优势产业不强,农业内部的种、养业比重偏大。

农产品加工、农业服务业产值比重偏低,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有待加强,农业产业融合度不高,农业本身开放度、开发度不够。

调结构、促转型将是“十二五”发展的主旋律。

(三)农村基础设施依然薄弱。

近些年,合肥市农业基础条件虽有明显的改善,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长跟不上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一些农业水利设施老化、破旧、失修,农业信息化等物质技术装备相对滞后,农业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不强。

加之,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的江淮分水岭地区,气候对本地农业生产的影响较为强烈,旱涝等自然灾害常有发生。

(四)农业人力资本依然匮乏。

农业主体仍然是分散经营小农户,规模依然较小,使现代农业技术无法低成本传播,农村人力资本无法得到有效积累,农村劳动力存在年龄老化、技能较差、科技素质较低的问题,科技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

(五)农村管理体制依然不健全。

随着农业集约化经营、农村社区化管理趋势的加速推进,农村村镇管理和社区管理的体制弊端和缺失问题日益显现,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历史欠账较多、农业和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等问题制约着现代农业的深度推进,亟待建立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核心的现代村镇管理体制和新型农村社区管理体制(机遇与挑战见图1)。

第三章  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住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机遇,围绕“转型调结构,增收惠民生,监管保安全,强基增后劲,改革促统筹,管理重提升”的发展思路,以统筹城乡一体化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科技为支撑,以创新为动力,以政策为保障,大力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综合开发农业的经济、生态与社会功能。

力争到2015年,把合肥农业建设成为与省会城市相协调、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都市型现代农业。

二、发展定位

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深入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建设集生产性、生活性、生态性和示范性融为一体的都市型现代农业。

在保障合肥城市基本供给的前提下,将合肥建设成为面向长三角地区重要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中心和全省现代农业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一)产业经济功能。

进一步深化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加快一、二、三产业的相互渗透和融合,突出畜牧业和园艺业,实行基地化种养、标准化生产、企业化经营、产业化开发,不断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既满足城市居民的消费需求,又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同时对农业的生产、生态、旅游等功能进行综合开发,增加农民就业,提高总体效益,形成现代农业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二)生态平衡功能。

大力造林绿化,加强湿地建设,保护好城郊湖泊、水库、森林等生态资源,充分发挥现代农业在净化空气、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促进生态平衡,使合肥的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环境更美。

(三)观光体验功能。

充分利用我市近郊的山水资源丰富,自然与人文景观众多,休闲山庄、农庄、渔庄与高科技园区发展迅速的有利条件,结合农业生产、农村文化和农家生活,大力发展旅游、休闲、观光农业,体验回归大自然的情致,提高生活品位,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四)文化科普功能。

以满足城市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及青少年了解农业知识的要求为目标,赋予现代农业一定的文化内涵,使其承担起相适应的文化科普功能。

如开放部分高科技农业示范园、设施农业项目和农业庄园,为学生和市民亲近自然、接触农业文化、了解农艺知识等提供基地和平台。

(五)辐射示范功能。

充分发挥我市科技、人才优势,强力推进农业科技与管理创新,积极推进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工程技术等高新技术在农业上的推广应用。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业,输出先进的农业经营管理理念和科技成果,向合肥省会经济圈内的城市展示我市农业的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新装备,充分发挥我市现代农业的示范带动作用。

三、发展路径

(一)城乡统筹,整体推进。

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全域合肥的要求,以服务城市、繁荣农村、提升农业、富裕农民、优化生态、拓展功能为目标,着力推进城乡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一体化建设,整合城乡要素资源,推进优化配置,实现城乡优势互补,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实现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农业建设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二)科学布局,产业融合。

按照“产业向园区集中,居住向中心村镇集中,耕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畜禽向健康养殖小区集中”的思路,统筹安排城镇建设、村落分布、工业园区、物流园区、基本农田、养殖小区、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大力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和现代农村服务业等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实现三次产业联动发展。

(三)龙头牵引,“五化”联动。

积极发挥农业园区、基地和龙头企业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牵引作用,实现农业发展的设施化、规模化、集群化、产业化、品牌化。

积极引导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要素向特色主导产业和优势区域集聚,着力提升主导产业集群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四)科技支撑,协同创新。

完善公益性科技传播体系,支持龙头企业、合作社建立的全新科技传播渠道,鼓励科研院所、高校与地方形成科技联盟,共同开发、推广、应用最新农业科技研究成果,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同时,强化制度设计和体制机制创新,坚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同步创新的理念,做好技术进步与制度优化的总体系统集成创新和综合实验,推进集成协同创新。

(五)开放开发,加快发展。

抓住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和全省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大机遇,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先进技术与人才,深入推进合肥经济圈一体化建设,扩大与周边城市和地区的现代农业合作,提升合肥农业对外开放水平。

(六)功能融合,循环利用。

充分利用现代农业建设的物质条件、生态条件和具有地方风情的物质文化遗产,挖掘农业的生态保育、休闲观光和文化传承功能,促进农业三次产业功能的融合;同时,大力开展农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积极发展循环农业,节约资源、改善环境,促进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四、发展目标

到2015年,围绕建设都市型农业的奋斗目标,实现“一个千亿产业、三个翻番”,即实现农产品加工业千亿元产值,农业总产值、蔬菜瓜果产量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一番,保障农产品供给、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着力打造“六个示范区”,即现代高效农业引导区、现代农业园区示范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样板区、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现代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和现代农业体制创新先行区;确保合肥农业在全省率先实现现代化。

主要发展目标见表1

表1:

合肥市现代农业主要发展目标

序号

主 要 指 标

预计2010年

2015年

1

农业总产值(亿元)

200

400

2

农产品加工产值(亿元)

500

1000

3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7000

14000

4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52

60

5

农业机械化综合作业率(%)

54

64

6

耕地有效灌溉率(%)

75

80

7

高效规模农业基地面积(万亩)

100

200

8

粮食总产(万吨)

195

195

9

菜瓜果总产(万吨)

150

300

10

肉类总产(万吨)

40

60

11

禽蛋总产(万吨)

12.5

15

12

牛奶总产(万吨)

7

25

13

水产品总产(万吨)

12.6

18

14

乡村旅游收入(亿元)

5

15

15

      森林覆盖率(%)

20.4

26.5

第四章 空间布局

坚持现代农业建设与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统筹协调推进,构筑以圈层为产业发展梯度,以区域为产业布局泾渭,以带状板块为都市产业特色的“三圈、二区、一带”现代农业总体布局。

一、“三圈”布局

1.环城农业圈层。

主要包括绕城高速以内的庐阳、蜀山、包河和瑶海四个城区。

围绕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发展目标,坚持退出传统种养业,重点发展园区农业、体验农业、科普农业、精品农业等多功能城市农业,达到改善生态、优化环境、服务城市的目的。

主攻景观农业、农业主题公园、市民农园、湿地公园、森林公园、园区农业、体验农业、会展农业等现代都市农业,建设一批生态旅游农业示范区、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区、循环农业发展示范区等现代农业示范区。

2.近郊农业圈层。

主要包括环城高速以外至50公里区域范围。

以建设集生产、生态、生活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农业为目标,大力发展规模化、标准化、精品化的优质高效农业,适度控制畜禽养殖规模,重点发展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的设施农业、高档苗木花卉、休闲观光农业和农产品加工、现代农业物流等,建设成为合肥现代农业发展的先导示范区,承接城区的技术、资金、人才等资源转移,辐射带动远郊农业圈层发展。

3.远郊农业圈层。

主要包括距离城区50公里以外的合肥经济圈以内的所有地区。

以建设规模化、区域化、标准化和优质高效农业、丘陵特色生态农业为目标,重点发挥农业生产和生态功能,兼顾生活休闲和辐射带动作用,同时积极开展与六安、淮南、滁州等周边城市和地区的联合合作,优先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绿色(有机)农业、设施农业、特色农业、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变对抗性农业为适应性农业。

二、“二区”布局

1.江淮分水岭特色农业发展区。

围绕农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加大江淮分水岭地区(后简称“岭区”)农业结构调整,实行近郊岭区、中郊岭区和远郊岭区的梯次布局、综合开发、整体推进,构建“近优、中强、远秀”综合开发利用新格局,坚持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推进种业、蔬菜园艺、苗木花卉、畜禽养殖、休闲观光农业等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建设,重点发展节水旱作农业、规模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充分挖掘独有的资源潜力,加快分水岭地区适应性农业发展。

2.水源涵养地生态休闲农业发展区。

在沿巢湖流域和董铺水库、大房郢水库一、二级水源保护区上游及其周边区域,以控制面源污染、保护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为主要目标,以两库(董铺水库、大房郢水库)、两湖(巢湖、瓦埠湖)、两带(东大圩至牛角大圩环巢湖15公里水生蔬菜产业带和庐阳区大杨镇至蜀山区南岗镇环北城15公里生态休闲旅游农业产业带)和星罗棋布的六园(果园、菜园、花园、苗园、林园、庄园)为载体,重点实施水源涵养林、绿色生态长廊、防护林带和水环境综合治理等工程建设,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和特色精品农业,适度发展民俗生态旅游农业,因地制宜开发一批生态优美、各具特色的农庄园、垂钓园、科普园、民俗村、主题公园、生态水岸公园等生态休闲观光园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