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中班科学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657142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0.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影子》中班科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影子》中班科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影子》中班科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影子》中班科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影子》中班科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影子》中班科学教案.docx

《《影子》中班科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影子》中班科学教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影子》中班科学教案.docx

《影子》中班科学教案

《影子》中班科学教案

《影子》中班科学教案

《影子》中班科学教案1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影子是怎样形成的,感知光与影子的关系。

2、体验影子游戏的乐趣。

3、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影子是怎样形成的。

教学难点:

感知光与影子的关系。

活动准备:

动画课件、手电筒、玩具狗、幻灯机。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

1、猜谜激趣

师:

人人有个好朋友,乌黑身子乌黑头,阳光下面在一起,你停它也停,你走它也走,就是不开口。

咱们小朋友仔细想一想这是什么呀?

谁最先告诉老师。

幼:

影子。

师:

对,是影子。

中班小朋友特别特别地棒,来每人一朵小红花。

2、师:

那么影子是什么形成的呢?

二、动画演示,探索新知

1、打开幻灯机,将光投到墙上。

师:

小朋友仔细看一看,墙上有影子吗?

幼:

没有影子。

(2)教师用玩具狗挡住光线。

师:

现在看一看墙上有影子吗?

幼:

有。

师:

刚才没有影子,现在有了,为什么呢?

幼:

开始没有小狗,现在有小狗了。

师:

小朋友们观察的很仔细。

那么有了小狗就有影子吗?

(3)教师关掉幻灯机。

师:

现在看一看,墙上有影子吗?

为什么?

幼1:

没有。

幼2:

没有小狗了。

教师总结:

没有光,有物体,也不会产生影子。

2、看动画——深层理解影子的形成原因。

演示课件:

小猫咪咪是怎么挡住光线宝宝,!

星星。

教案网!

在它身后形成影子的。

师:

那么咪咪的影子是怎么形成的?

让我们来看一看。

幼儿看动画,教师形象表述。

师:

太阳公公发出许多光线宝宝,照到咪咪身上,咪咪的身体挡住了光线,光线“闯”不过去,在咪咪身后就有了黑黑的影子。

三、游戏

1、看一看

教师打开幻灯机,请几名幼儿在幻灯机前看影子。

幼儿自由动作(或伸手、或弯腰、或跳舞、或踢腿。

师:

哈哈,影子多有趣呀,谁来说一说影子是怎么形成的?

幼1:

有光就有影子。

师:

有光就有影子吗?

幼2:

身子挡住了光,就有了影子。

幼3:

物体挡住了光,就有了影子

2、做一做

师:

小朋友们闭上眼睛,看老师给你们变一个魔术。

一只小鸟飞来了,飞呀飞。

一只小羊走来了,咩咩咩。

一只大灰狼走来了,啊呜啊呜,我要吃了你们。

呯,猎人来了,大灰狼吓跑了,小羊跑了,小鸟也飞走了。

(来时边说边做手影)

发给幼儿手电筒,让幼儿自由分组合作做手影,互相猜一猜像什么。

看谁做得更像。

四、总结

出示课件:

咦,咪咪还在哭呀,让我们一起来告诉咪咪好不好?

幼:

好。

咪咪身子挡住了太阳光,光透不过去,你身子后面就有了影子。

师:

咪咪明白了,它说中班的小朋友可真聪明,谢谢你们帮助了我。

我要走了,咱们再见吧!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幼儿园中班的科学课,我主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游戏,使幼儿了解影子的形成,知道光与影子的关系,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谜语引入,激发幼儿主动参与的意识。

从图入手,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影子的形成原因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在这里采用小实验和动画的演示,形象直观,化难为易,层层深入,便于幼儿理解,有效地突出了重点,成功地突破了难点。

教学方式丰富多彩,灵活多变。

本次活动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创设了多种游戏。

如:

通过形象的课件演示,彩色鲜活的图画直观教学。

巩固知识时通过的影子游戏,让幼儿主动去探索,去寻求答案,孩子乐此不疲。

当然,本次活动还存在着缺点和不足,如教师的语言不够丰富,教学环节衔接不大自然,这与教师自身素质有一定关系。

今后我会加强这方面的学习。

《影子》中班科学教案2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质课教案――会吃“土”的瓶子娃娃

设计思路

动物需要空气.植物需要空气,但人们更离不开空气,空气到处存在,但孩子们感知不到,为此,我特设计本节活动,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感知空气的存在,从而培养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实际操作,让幼儿感知空气的存在。

2.幼儿通过亲自实验,感知空气占有空间的现象。

活动准备

眼药瓶若干、彩色的沙土。

活动过程

1.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课题

2.想一想“瓶子娃娃”能吃“土”吗?

3.试一试

①幼儿手拿一个“眼药瓶娃娃”用力捏瓶子,会看到什么现象?

②将手松开,你又会发现什么

4.做一做:

会吃土的“瓶子娃娃”

①瓶向下,对着彩沙用力捏瓶子,手松开,沙子自动跑到瓶子口,再一捏.沙子就出来了。

②当瓶子口中进沙子时,手松开,瓶口再向上。

③这样反复几次,慢慢地瓶子中就装满了彩色的沙子。

④当塑料瓶恢复原状时,瓶内空气稀薄、压力小,所以沙子被吸起来了。

5.说一说

①手不捏“瓶子娃娃”,瓶子充满了空气,幼儿感知不到。

②手捏紧瓶子娃娃,把瓶子中的空气赶走了。

③这样一捏一松反复多次,“瓶子娃娃”就吃饱了。

活动延伸

当“瓶子娃娃”吃饱彩色沙土以后,孩子们可以进行彩色画粘贴或喷画,揭开一点,喷一点,注意不要全部揭开。

本节活动知识点:

空气占有空间。

总结:

空气到处存在,但空间一词比较抽象,教师用空气和彩沙的对话实验的原理体现出来。

如:

手不捏瓶子,空气就充满了瓶子,当彩色沙子进入瓶子中,彩色的沙子就把空气挤走了,这样就把“空间”这个词形象化地解释出来,幼儿也便于理解。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质课教案――色彩谣

一、活动目标:

1、在玩色中感受颜色的变化现象,学编诗歌――色彩谣。

2、培养观察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体验自由探索的乐趣。

3、学习词:

绿、橙、紫。

二、活动准备:

1、幻灯机一部,画有红、黄、蓝三色花的明胶片一套,装有红、黄、蓝三色的滴瓶小试管三根。

2、每张桌上放两份装有红、黄、蓝三色水的滴瓶,每个幼儿三个小玻璃瓶、三根棉签、两张纸。

三、活动过程:

(一)、认一认

1、出示有三色花的明胶片,让幼儿观察并认识红、黄、蓝三种颜色。

提问:

你看到了哪几种颜色(学习词:

红、黄、蓝)

2、以变魔术的形式叠合或分开两种颜色的明胶片,让幼儿感知颜色的变化,激发幼儿对颜色的好奇。

(二)、试一试

1、让幼儿人人都来做“魔术师”,利用桌上的材料,把两种或三种颜色自由混合,观察颜色的变化。

2、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尝试。

如将红、黄两种颜色水分别滴人空瓶,轻轻摇动,就会变成橙色;将蓝、黄两种颜色水分别滴人空瓶,轻轻摇动,就会变成绿色;将红、蓝两种颜色水分别滴人空瓶,轻轻摇动,就会变成紫色;将红、黄、蓝三种颜色水分别滴人空瓶,轻轻摇动,就会变成黑色。

(三)、画一画

1、你变出了哪些颜色这些颜色是怎样变出来的(学习词:

橙、绿、紫、黑)

2、你能用变出来的颜色画什么呢(让幼儿用棉签分别蘸变出的橙色、绿色、紫色和黑色自由画面)。

(四)、编一编

1、讨论:

’刚才,你们在玩色的时候发现了什么现象你们变出了哪些颜色这些颜色是怎样变来的你们用变出来的颜色画了什么

2、请你把变颜色和画画的过程编成一首儿歌。

红、黄两种颜色水混合在一起会变成什么颜色

你们用变出的橙色画了什么

(启发幼儿编出诗句“红黄两个手拉手,变出橙色画橙子。

”)黄、蓝两种颜色水混合在一起会变成什么颜色你们用变出的绿色画了什么(启发幼儿编出诗句“黄蓝两个手拉手,变出绿色画竹子。

”)

红、蓝两种颜色水混合在一起会变成什么颜色你们用变出的紫色画了什么

(启发幼儿编出诗句“红蓝两个手拉手,变出紫色画茄子。

”)红、黄、蓝三种颜色水混合在一起会变成什么颜色你们用变出的黑色画了什么(启发幼儿编出诗句“红黄蓝色手拉手,变出黑色画珠子。

”)

(五)、念一念

1、请幼儿朗诵自编的儿歌。

2、鼓励幼儿为自编的儿歌取名字。

3、教幼儿学念儿歌,可以集体、分组或请个别幼儿学习朗诵。

四、活动延伸:

将活动材料放在科学角里,让幼儿探索用其他颜色的颜料变出更多的颜色。

附:

色彩谣(幼儿自编的儿歌)

红黄两个手拉手,变出橙色画橙子。

黄蓝两个手拉手,变出绿色画竹子。

红蓝两个手拉手,变出紫色画茄子。

红黄蓝色手拉手,变出黑色画珠子。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奇妙的连接大师:

螺丝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奇妙的连接大师:

螺丝

活动一:

拧一拧

活动目标

1.认识螺丝,知道螺丝由螺杆和螺帽组成;

2.了解螺丝螺旋上升的特性;

3.通过操作活动,培养幼儿的科学兴趣,及观察分析的能力。

活动准备

1.不同口径的饮料瓶、灯泡、螺口;

2.不同自径的螺丝;

3.钢笔、圆珠笔。

活动过程

1.投放材料,幼儿自由操作。

(教师可做适当的指导)

2.提出问题,“这些东西好玩儿吗”

3.引导幼儿在操作中发现:

“这些材料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能拧在一块儿。

都能扣紧。

4.为什么能拧到一块儿瓶口上有一道一道的;瓶盖上也有一道道的;灯泡上有圈一圈的纹,转着转着就上去了;这个圈套在螺丝上,一拧就拧上去了;教师向幼儿讲解螺丝的构造一由螺杆和螺帽组成。

5.幼儿讨论,总结答案。

生活中有许多的物品都是利用螺丝的原理设计的,这些物品接口的地方像盘山公路一样,是旋转上升的。

活动二:

奇妙的螺丝

活动目标

1.知道螺杆和螺帽在匹配的情况下,可以连接、固定物体;

2.了解螺丝原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活动准备

1.不同直径的螺丝;

2.绳子,方便胶,透明胶,细铁丝等;

3.需用螺丝连接的玩具。

活动过程

1.“你能把玩具连接在一起吗”鼓励幼儿尝试使用各种材料。

2.幼儿相互交换玩具材料。

体验各种连接效果。

3.探究比较哪一种材料使用起来最方便,结实

幼儿分组操作,比赛验证。

(用螺丝连接材料,是最方便、结实的`。

4.教师提供匹配和不匹配的螺丝若干。

幼儿操作发现:

(帽太大了,拧不紧;帽小了,拧不上去。

有的却能拧上去。

5.引导幼儿分析比较,为什么有的螺丝能拧上去

6.幼儿讨论,得出结论,螺丝在匹配的情况下可以很方便的连接,固定物体。

7.幼儿相互合作用螺丝连接材料,制作玩具。

8.教师小结。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质课教案――油和水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油和水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敢于质疑、乐于猜想、勇于创新的意识。

2.使幼儿感知油水分离现象及粮食在油水中的沉浮现象。

3.初步学习记录实验结果,并培养幼儿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活动准备

凉白开水、花生油、一次性透明杯、粮食(玉米、大米、芝麻、花生、黄豆)分装在盘子里,筷子、画纸、笔等。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探索欲望

1.猜一猜:

杯子里装的是什么

导语:

“你们面前都有两个杯子,请你猜一猜杯子里是什么”

2.试一试:

想办法辨别杯子里是什么

导语:

“我不知道它们是什么,但我知道它们是无毒的,用什么办法才能知道它们是什么呢你来试一试。

3.说一说:

杯子里是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二)实验、观察油水分离现象

1.猜一猜:

油和水倒进一个杯子中,会发生什么事情

导语:

“请你们猜一猜,假如把油和水倒人一个杯子中,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2.幼儿实验、观察。

(1)把“水和油倒人一个杯中观察”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2)用筷子搅一搅,再次观察“你又发现了什么”

(三)实验并记录各种粮食放在水、油中的沉浮现象

1.做一做:

把各种粮食放在水、油中,并记录观察结果。

导语:

“今天,来了许多粮食朋友,你们看看都有谁”“它们想在油、水中游泳,请你把它们一个一个放进杯中,每一种都要试一试,看看有什么奇妙的事情发生,然后把这些事情记录下来。

2.幼儿实验、观察(当粮食是单个时,芝麻会浮在油面上,花生、大米停在油、水中间,黄豆、玉米会沉入水底。

当粮食相互粘连到一定程度时,会一起沉入水底。

提示:

教师引导幼儿把观察到的现象用自己设计的记录方式记录下来。

3.交流实验结果。

(1)同伴间相互交流实验结果。

(2)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交流。

(3)活动小结。

《影子》中班科学教案3

活动目标:

1:

初步知道影子的形成是由于物体遮住了光线这一科学原理。

2:

尝试从不同的方向照射物体,获取光源、物体和影子之间关系的经验。

3:

引导幼儿获得有关“光和影子”的感性经验,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求知欲望。

4:

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影子带来的乐趣。

5:

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活动重难点:

获得影子形成是有物体遮住光的科学原理。

理解光源与物体影子的关系。

活动准备:

投影仪、小手电筒每人一个、玩具娃娃、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

活动过程

一:

导入游戏(手影游戏)。

1:

教师在投影仪下用手做各种手影,幼儿猜测这是什么。

师:

咦,老师的这双手好神奇啊,快看看老师的手变了什么东西啊?

(小鸟)

师:

小鸟在干什么啊?

(它在飞)

师:

快看又变什么了?

(小狗在叫啊)

二:

操作活动

1:

请幼儿拿起手电筒打开,让光照在桌上,观察有无影子(无)。

再将玩具放在桌上让光照到玩具上,观察有无影子(影子出现了)。

移动手电筒,观察影子的变化。

关掉手电筒,影子消失。

2:

讨论为什么会有影子?

影子为什么会变化?

教师一次小结:

因为光照射到物体上物体把光挡住就形成影子。

光线位置较高时,影子就短。

这是因为物体阻当了较少的光线。

当光线低斜时,影子就长。

这是因为物体阻当了更多的光线。

3:

幼儿二次操作观察透明与不透明物体影子的区别。

教师二次小结:

因为光照射在物体上物体将光挡住光无法透过就形成影子,透明的物体无法将光完全挡住,所以影子就比较模糊。

三:

找影子

1:

我们人有影子吗?

除了人以外还有什么也有影子?

影子会不会动?

2:

带领幼儿到操场上寻找答案。

3:

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教师帮助幼儿总结纠正。

延伸活动:

踩影子

幼儿两两一组互踩对方的影子,两方幼儿都要注意尽量别让对方踩到自己的影子但要想办法踩到对方的影子。

教学反思

影子是幼儿生活中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但却又是最易让幼儿忽视的,因为幼儿的观察是无意识的,我们应该将幼儿无意识的观察与教师有意识的引导结合起来,走出教室,融入自然,关注幼儿生活,才能引起幼儿的极大学习兴趣。

《影子》中班科学教案4

活动目标

1喜欢玩影子游戏,初步了解影子形成的基本条件。

2探索发现影子的大小与物体离光源远近的关系。

活动准备

1有密闭窗帘的房间,探照灯或手电筒,小动物模型。

活动内容

学习领域:

形式:

小组

1.在晴天的时候,和幼儿在户外玩影子的游戏。

2.与幼儿讨论:

如何在活动室里造出影子。

3.幼儿运用自己的方法在活动室里制造影子。

4.拉上窗帘,用手电筒和动物模型做出影子。

在游戏中引导幼儿了解有物体挡住光,便形成了影子。

5.启发幼儿思考并尝试,一个物体形成的影子为什么有时大有时小?

与什么有关?

6.引导幼儿进行对比实验,观察和记录物体离光源的远近和影子的大小。

如在墙上画出大小不同的影子,并在影子下端注明离光源的距离。

通过对比得出影子的大小与物体离光源远近的关系。

7.幼儿分享自己的记录结果,通过集体对比统计,得出物体离光源远近与影子大小的关系。

评价

喜欢玩影子游戏,能积极思考,主动想办法。

能发现物体离光源的远近与影子大小的关系。

《影子》中班科学教案5

主要涉及领域:

科学、语言

活动说明:

这天天气晴朗,太阳暖洋洋地照着。

体育活动课结束后,孩子们静静地在草地上休息,纤纤和小峰几个孩子在玩影子的游戏。

“我的手变成蛇,吃掉你的鸟。

”“我的鸟飞走了。

”他们的笑声吸引了更多的师,我的影子还会变呢!

”“我的影子为什么会跟我走”听着一个个问题,面对一张张好奇的面孔,为此,我和孩子们一起设计了这一系列活动,共同探究影子的秘密,体验探究的乐趣。

活动一:

寻找影子

活动目标:

在找找、躲躲、玩玩中,亲身感受影子形成的原因,体验玩影子的乐趣。

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活动准备:

晴朗的天气;室外;纸张;笔。

活动过程:

1.找影子。

师:

是不是所有的物体都有影子找一找,记录你看到有影子的物体。

师:

影子是什么颜色的影子像什么

2.游戏:

把自己的影子藏起来。

教师讲游戏的玩法。

师:

为什么有的小朋友蹲成一团还有小小的影子有的小朋友躲到树后面、屋子里就没有影子呢

讨论得出:

当物体被太阳等光线直接照射,就能产生影子。

3.游戏:

踩影子。

教师讲解游戏玩法。

通过游戏,幼儿知道影子是跟着自己动的,体验影子带来的乐趣。

活动延伸:

幼儿与家长一起准备蜡烛、手电筒、台灯等。

活动反思:

孩子们寻找、记录时都非常的认真,葛成甚至观察到在地上爬的西瓜虫也有小小的影子。

藏影子时,如星、源源几个孩子躺在地上,以为这样影子就会没有了,旁边的几个孩子叫了起来:

“还有影子,影子变成了黑线了。

”整个过程中,孩子们都非常感兴趣,比较轻松自如。

活动二:

玩玩影子活动目标:

感受影子在灯光下的变化,并学会用标记记录影子的变化情况。

活动准备:

人手一张表格,如下图:

活动过程:

1.老师和孩子一起商讨确定记录的标记。

如:

影子大(),影子小();影子色淡模糊(),影子色浓清晰();影子数量多(),影子数量少()。

也可用自己能看懂的标记记录。

2.和家长一起记录观察的影子。

夜晚,孩子与家长一起在灯下观察记录,并填写表格。

3.分享记录的结果。

来园后,幼儿交流记录结果。

教师操作灯具,一起检验观察记录的正确性

活动反思:

幼儿带来的记录可谓千姿百态,有的在一格里记录了一种标记,有的记录了几种标记;有的用商量好的标记,有的自己画的图,还有的填好后在后面打了一个“”。

来园后,孩子们都认真地将他们的发现讲给我听,在检验时,记录正确的孩子开心得很,为自己感到自豪有不同结果的孩子老师建议他们晚上回家再做一次实验。

活动三:

探索影子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黑夜、日食等形成的原因及一些自然现象,进一步了解影子的形成。

2.产生探究世界的好奇心。

活动准备:

请来教中学地理的苗苗爸爸,并带来太阳、地球、月亮的模型,日食、月食等图片。

各种动物影子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1.看动物影子图片猜动物。

2.讨论:

地球也有影子吗

苗苗爸爸以交互式谈话方式边操作模型、边用生动、易懂的语言使孩子了解黑夜、月亮的变化和日食等自然现象的形成。

3.了解影子形成的原因。

通过观察发现:

影子的形成是由于物体挡住了光线,光线通不过,所以在物体的后面光线较弱,形成了黑黑的影子。

4.交流分享。

幼儿与苗苗爸爸自由交流,请他解答一些问题。

活动延伸:

家长与幼儿搜集一些有关影子的资料、图片等。

活动反思:

孩子们对苗苗爸爸的演示讲解感到很新奇,不知道原来地球也有影子。

调皮的超超把手放在地球仪前面:

“我把地球遮黑了。

”苗苗爸爸说:

“对,当你的手有足够大时,就能遮住地球。

有时天上有云经过时,它的影子遮住了我们,是不是要凉快些”韩辰说:

“我要造一把大伞,夏天时撑在天上,我们躲在它影子下面就不热了。

”。

孩子们自由问答,不时传来哈哈的笑声。

活动四:

用影子

活动目标:

1.在交流中,了解到影子有非常大的作用。

2.学习制作皮影戏道具。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盏台灯、纸、笔。

活动过程:

1.观看课件,了解古人对影子的利用。

观看古时候竖竹竿、量影子来计算时间的多媒体课件。

2.讨论:

人们还利用影子来干什么

(如伞的影子可以给人遮凉,观察影子知道物体,医学上的造影,皮影戏等。

让幼儿感受到人类的创造力是非凡的。

3.初步学做皮影戏道具。

活动延伸:

1.在操场上竖一根竹棒,观察早、中、晚影子的长短变化及影子的方向变化并记录。

2.继续学做皮影戏,并利用道具表演。

3.收集整理所有的记录资料。

活动反思:

通过几次活动,孩子们对影子有了基本的了解。

有的孩子用硬纸剪成图形表演皮影戏,还有的直接用手表演;苗苗等几个孩子还在自己家门口竖了一根筷子来观察记录。

孩子们都初步养成了仔细观察、自己动手试一试的好习惯,并学会了用简单的标记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主题活动反思:

生活中处处有科学,浩瀚的大海捡拾起其中小小的浪花,都值得我们细细把玩,慢慢体味。

影子,常见又易忽略,用心探研,却又是奥妙无穷。

活动中,孩子们在“找、玩、讲、用”中层层推进,步步深入的小问号紧紧地攒着孩子的眼球,引得他们一头钻到里面欲罢不能、兴致盎然。

对于幼儿来说,科学知识的获得必须在亲身活动中去尝试、去体验、去发现、去收获;而我们成人需要做的,是为孩子们创造更多的观察、探究、经历、体验的机会。

《影子》中班科学教案6

设计意图:

在幼儿眼里,与我们形影相随的影子里隐藏着许多“小秘密”,而这些“小秘密”又蕴含着许多的科学知识。

科学对于孩子来说就是生活中好玩的事情,是他们为之感兴趣的东西。

幼儿天生就有主动探索的精神。

为了更好的激发和提升这种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我精心设计了本次活动。

好奇、爱玩儿是幼儿的天性,我通过“神秘的玩具筒”打开了幼儿探索的欲望,幼儿在一步一步由浅入深地操作中,渐渐获得对影子的了解,努力做到了学中玩,玩中学。

活动目标:

1、知道影子的变化与光和物体的变化有关,在探索实验中获得对影子变化的经验。

2、能够用自己的方式记录探索的过程,并乐于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

活动准备:

1、手电筒

2、玩具筒、各种物体卡片

3、一盆花、参照物

4、任务卡、太阳卡片、胶棒

活动过程:

1、用大型led灯导入,引出影子的话题。

2、观察玩具筒,看看玩具筒里有什么?

通过玩具筒里藏着的秘密,激发起幼儿探索的兴趣。

3、幼儿探索用手电筒让影子出现。

幼儿回想在日常生活中还在哪里见过影子。

得出结论――有光的地方就有影子。

4、教师更换卡片,让幼儿猜想影子会不会变?

幼儿尝试探索更换物体卡片,感受影子的变化。

探索得知:

物体不同,影子也是不一样的。

5、观看ppt中的两个影子,让幼儿思考这两个影子有什么不一样?

让幼儿猜想,这两个方向不同的影子是几盆花的影子?

6、教师引导操作。

让幼儿指出,影子在哪?

光源在哪?

光源在这边,影子就在他的另一边。

教师与幼儿一起探索发现,一盆花也会有变化不同的影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子电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