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物理1讲解.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649864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1,010.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量子物理1讲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量子物理1讲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量子物理1讲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量子物理1讲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量子物理1讲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量子物理1讲解.docx

《量子物理1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量子物理1讲解.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量子物理1讲解.docx

量子物理1讲解

量子物理

(QuantumPhysics)

在本世纪初,发生了三次概念上的革命,它们深刻地改变了人们对物理世界的了解,这就是狭义相对论(1905年)、广义相对论(1916年)和量子力学(1925年)。

-杨振宁

《爱因斯坦对理论物理学的影响》,1979

引言:

十九世纪末,经典物理(力学、电动力学、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已相当成熟,对物理现象本质的认识似乎已经完成。

使人感到,经典物理似可解决所有问题(海王星的发现--笔尖上的发现)。

J.J.汤姆孙说,“物理学的大厦已基本建成,后辈物理学家只要作些修补工作就行了”。

但刚跨入20世纪,一系列实验现象无法用经典理论解释,在晴朗的物理学天空出现了两朵乌云(紫外灾难;迈克尔孙—莫雷实验)。

这迫使人们跳出传统的物理学框架,去寻找新的解决途径。

人类进入了新的世纪,物理学也进入了新的世纪。

·近代物理---指从20世纪发展起来的

相对论和量子理论。

★J.J.Thomson荣获1906年NobelPrize

(forhistheoreticaland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sontheconductionof

electricitybygases)

☆学习方法:

处理好三个关系:

形象和抽象

-注意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演绎和归纳

-注意学习归纳法培养创造性思维

物理和技术

-学习应用物理原理在技术上创新

第一章波粒二象性

§1黑体辐射

一.热辐射的基本概念

1.热辐射(heatradiation):

(1)热辐射:

辐射能量按频率的分布随温度

而变的电磁辐射。

·物体由于具有温度而辐射电磁波;

·它是由物体内分子、原子的热运动引起

的。

(2)热辐射的基本性质

·任何物体(气、液、固)在任何T下都有

热辐射;

·热辐射是连续光谱

各种频率都有,但强度不同;

(原子光谱---线光谱;分子光谱---带光谱)

·辐射总功率(单位时间辐射总能)和T有

关T(辐射的能量)

·热辐射按频率(波长)的分布和T有关

T短波长的电磁波的比例。

 

例如,加热铁块,随着温度的升高,由

开始发光→暗红→橙色→兰白色。

(3)平衡热辐射

物体辐射的能量等于在同一时间内所吸

收的能量,物体达到热平衡,称为平衡

热辐射。

此时物体具有固定的温度。

·以下只讨论平衡热辐射。

2.描写热辐射的物理量

(1)光谱辐射出射度M

·M定义:

单位时间内从物体单位表面辐

射的频率在附近单位频率间隔内的电

磁波的能量。

·单位为W/m3Hz

·M表示辐射能量按频率的分布,

和、T有关;

和发射体材料及表面情况有关。

(2)总辐射出射度M

M定义:

单位时间内从物体单位表面辐射

的各种频率的总辐射能。

·单位:

W/m2

·

M和T有关;

和发射体材料及表面情况有关。

二.黑体和黑体辐射的基本规律

1.黑体(绝对黑体)

研究热辐射规律,应利用M与材料及表

面状态无关的物体。

(1)黑体(blackbody):

任何温度下,能完全吸收照射到它上面的各种频率的光的物体。

(理想模型)

·实验表明:

一个好的吸收体

也是一个好的发射体。

 

·对于平衡热辐射,物体辐射的能量和吸收的能量相同,因此

黑体也能辐射各种频率的电磁波

它的辐射的本领最大(和非黑体相比)

(2)黑体模型

·

不透明材料空腔开一个小孔。

小孔面积远小于空腔内表面积,射入的电磁波能量几乎全被吸收。

·小孔能完全吸收各

种频率的入射电磁

波而成为黑体。

2.黑体的光谱辐射出射度M的实验曲线

实验装置

 

实验曲线

特点:

·是连续谱

·M和、T有关

·每条曲线有一极值频率m(极值波长m)

Tmm

·曲线下面积即为M,随T单调增加。

3.两个实验定律

(1)斯特藩—玻耳兹曼定律

黑体的总辐射出射度与黑体温度的四次

方成正比,

M=T4

=5.6710-8W/m2k4斯---玻常数

(2)维恩位移定律

黑体辐射曲线中的极值频率m与黑体温

度T之间满足关系

m=CT

其中常量C=5.880×1010Hz/K

或Tm=b

b=2.89810-3mK

若视太阳为黑体,测得m=510nm,可

定出T表面=5700K

★WilhelmWien荣获1911年NobelPrize

(forhisdiscoveriesregardingthelaws

governingtheradiationofheat)

 

☆斯特藩—玻耳兹曼定律和维恩位移定律是测量高温(如辐射高温计)、遥感和红外追踪等的物理基础。

三.经典物理学所遇到的困难

 

●由经典理论导出的M~公式都与实验结果不符合!

其中最典型的是维恩公式和瑞利—金斯公式。

1.维恩公式

·假定驻波能量按频率的分布类似于麦克

斯韦速度分布律(经典的)。

 

·在长波段(低频段),维恩曲线明显偏离实

验曲线!

 

2.瑞利—金斯公式

·假定辐射场中驻波的平均能量为kT(经

典的能量均分定理)

·在紫外区与实验明显不符,短波(高频)极限下M为无限大—“紫外灾难”。

四.普朗克的能量子假说和黑体辐射公式

1.普朗克(M.Planck)公式(1900年)

普朗克据以上两公式,用数学内插法得

出了与实验结果符合的普朗克公式:

h=6.626075510-34J·S普朗克常数

k=1.38066210-23J/k玻尔兹曼常数

 

☆1900年10月19日普朗克在德国物理学会议上报告了他的黑体辐射公式(这公式是他“为了凑合实验数据而猜出来的”)。

当天,两科学家发现此公式和实验符合很好,并在第二天把这一喜讯告诉了普

朗克。

这使普朗克决心“不惜一切代价找到一个理论的解释”。

经过两个月的日夜奋斗,他于12月14日在德国物理学会上提出了他的假设。

2.普朗克假说

·黑体是由带电的线性谐振子组成;

·谐振子的能量不连续

频率为的谐振子的能量只能取一系

列和频率有关的分立数值。

0,,2,3,…

=h

(注意:

经典谐振子的能量是和振幅有关)

·物体只能以h为单位发射或吸收能

量,即物体发射或吸收电磁辐射只能以“量子”方式进行,

每个能量子的能量就是h。

★核心思想:

能量量子化(不连续)!

能量不连续的概念与经典物理学是完

全不相容的!

量子化是微观物理的特征!

★h是微观物理中的重要物理量。

☆由于量子化的概念和经典物理严重背

离,在此后的十余年内,普朗克很后

悔当时提出“量子说”,并想尽办法

试图把它纳入经典范畴。

·正因为量子说和经典物理概念如此不

同,在提出后的五年内没人理会。

到1905年,才由爱因斯坦作了发展,

提出光的量子说,用=h成功解

释了光电效应。

★MaxPlanck荣获1918年NobelPrize

(forhisdiscoveryofenergyquanta)

 

五.宇宙背景辐射

1964年A.A..Penzias和R.W.Wilson在

用射电望远镜探测中性氢原子谱时,发

现了T=3.1K的宇宙背景辐射,这是

宇宙大爆炸后留下的充满整个宇宙的

电磁辐射。

§2.光电效应(自学)

一.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

1.光电效应(photoelectriceffect)

·光电效应:

当光照射到金属表面上时,电

子从金属表面逸出的现象。

逸出的电子

称光电子(photoelectron)。

2.实验装置

·GD为光电管;

·光通过石英窗口

照射阴极K,光

电子从阴极表面

逸出。

·光电子在电场加速下向阳极A运动,

形成光电流。

3.实验规律

(1)饱和光电流强度

IS入射光强

 

·当光电流达到饱和时,阴极K上逸出的光电子全部飞到了阳极A上。

·单位时间内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数与入射光强成正比。

(2)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频率的增

加而增加,与入射光强无关。

·当电压U=0时,光电流并不为零;

·只有当两极间加了反向电压

U=-Uc<0时,光电流才为零。

Uc:

截止电压(cutoffvoltage)

·表明:

从阴极逸出的光电子必有初动能。

·

设um为光电子的最大初速度,则有最大初动能

其中m和e分别为电子的质量和电量。

显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强

无关。

(3)截止电压Uc与入射光频率呈线性关

Uc=K-U0

K:

普适常数

(直线斜率)

代入得

(4)只有当入射光频率大于一定的红限频

率时,才会产生光电效应。

代入可得

·当=0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零

若<0时,则无论光强多大都没有光

电子产生,不发生光电效应。

0称截止频率(cutofffrequency)或红限

频率。

(5)光电效应是瞬时发生的

只要入射光频率>0,无论光多微弱,

从光照射阴极到光电子逸出,驰豫时间

不超过10-9s。

二.经典物理学所遇到的困难

按照光的经典电磁理论:

·光波的能量与频率无关,电子吸收的能

量也与频率无关,更不存在截止频率!

·光波的能量分布在波面上,电子积累能

量需要一段时间,光电效应不可能瞬时

发生!

§3光的二象性光子

普朗克把能量量子化的概念只局限

于物体内振子的发射或吸收上,并未涉

及辐射在空间的传播。

相反,当时认为

在空间传播的电磁辐射,其能量仍是连

续分布的。

这显然是不协调的。

一.爱因斯坦光子假说

爱因斯坦指出了上述不协调性。

1905年

提出了光子假说:

(1)光是由光子组成的光子流

光的能量集中于一颗颗的光子上

(2)光子的能量和其频率成正比

=h

(3)光子具有“整体性”

一个光子只能“整个地”被电子吸收或放出。

 

 

二.对光电效应的解释

·光照射到金属表面时,一个光子的能量

可以立即被金属中的自由电子吸收。

·但只有当入射光的频率足够高,以致每个

光子的能量h足够大时,电子才有可能

克服逸出功A(workfunction电子逸出

金属表面时克服阻力而做的功)逸出金属

表面。

·逸出的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

·当A/h时,电子的能量不足以克服

逸出功而发生光电效应。

存在红限频率

金属

红限0

(1014Hz)

10.95

7.73

5.53

5.44

5.15

4.69

逸出功A(eV)

4.54

3.20

2.29

2.25

2.13

1.94

·爱因斯坦把能量不连续的概念应用于固

体中的振动,成功地解决了当温度趋近

绝对零度时固体比热趋于零的现象。

四.光电效应的意义

·对于光的本质的认识和量子论的发展曾

起过重要的作用。

·分析光电效应所产生的光电子能谱,已经

成为一种有效的表面分析手段。

☆光电效应的研究历经三十年,有三人荣获

NobelPrize

莱纳德发现现象1905年

爱因斯坦理论解释1921年

密立根证实理论1923年

 

五.光的波粒二象性

1.近代关于光的本性的认识

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即光

具有波粒二象性。

·波动性:

光是电磁波,有干涉、衍射现

·粒子性:

光是光子流,光子具有粒子的

一切属性---质量、能量、动量。

·有些情况下(传播过程中,能量小)

波动性突出;

有些情况下(和物质相互作用时,能量、

动量大)粒子性突出。

2.基本关系式

描述光的波动性:

波长,频率

描述光的粒子性:

能量,动量P

·

光子质量静质量m0=0

动质量

·光子动量p=mc=h/c

 

光作为电磁波是弥散在空间而连续的

光作为粒子在空间中是集中而分立的

统一于概率波理论

光子在某处出现的概率由光在该处的强

度决定,光子是分立的,光强分布可以是

连续的。

光子各向辐射等概率

I大,光子出现概率大;

I小,光子出现概率小。

 

波面被分割,不表示光子被分割,

 

光子通过2缝的概率正比于I2。

光子通过1缝的概率正比于I1,

 

§4康普顿散射(ComptonScattering)

是X光被物质散射的现象。

一.实验装置和实验结果

1.实验装置

·1923年,

·入射X光:

钼的K线

0=0.71260Å

散射体:

石墨

2.实验结果

(1)在散射的X光中,除有与

入射光波长相同的成分外,

还有波长较长的成分

=0时,散=0(波长偏移=0)

0时,散射光有两种波长

散=0(=0)

>0(>0)

其中0为入射波长,为散射角。

(2)波长偏移只与有关(与散射物质及

0无关)

(3)对同一散射元素,

随强度I0、I

(4)

对不同散射元素

(在同一角下)

随原子序数Z

I0、I

吴有训的康普顿效应散射实验曲线

二.康普顿的理论解释

·经典电磁理论只能解释波长不变的散射

光;

·康普顿用光子的概念解释了上述现象。

1.物理图象

·假定:

入射光由光子组成;

光子和散射物中的电子发生碰撞

而被散射。

·简化:

因光子能量>>电子的束缚能

电子看作是自由电子;

因光子能量>>电子热运动能量

电子看作碰前静止。

·物理图象:

一个入射X光子

一个原来静止的自由电子

弹性碰撞

满足能量、动量守恒。

·正是入射光子的部分能量给了反冲电

子,才使散射光子能量变小,波长变长。

2.定量分析

·入射光子:

能量h0动量p0=h0/c

碰前电子:

m0c2pe=0

散射光子:

hp=h/c

碰后电子:

mc2pe=m

且有(mc2)2=m02c4+c2pe2

·由能量守恒、动量守恒有

h0+m0c2=h+mc2

 

可得

式中

c称作康普顿波长

三.讨论

1.只和有关,

=0=0,只有0的散射光;

=900=c,有0和0c

两种散射光;

=1800=2c,有0和02c

两种散射光。

2.为何只有X光才有康普顿散射现象?

由0ccos

第二项数量级约00243A,只有0也

很小,才有明显的

3.为什么还有0的散射光存在?

·光子与束缚较紧的电子的碰撞,应看作

是和整个原子相碰。

·因原子质量>>光子质量,

在弹性碰撞中散射光子的能量(波长)几

乎不变。

·或由很小而知。

(M0:

原子静止质量)

4.随Z束缚紧的电子比例增加

I0

5.为什么康普顿效应中的电子不能像光电效

应那样吸收光子而是散射光子?

请证明:

一个自由电子不可能吸收光子,只

能散射光子。

提示:

用反证法,并利用能量、动量守恒。

6.普朗克常数h的意义

康普顿效应是一种量子现象

·若h=0=0(经典结果)

·实际h00(量子效应)

·但h很小,量子效应很难检测,

只是在微观领域h的作用才明显。

(前面因m0很小,才不为0)

h是划分经典、量子界限的物理量;

h起作用的领域,即量子效应存在的

领域。

四.康普顿散射实验的意义

·有力支持了爱因斯坦的“光子”概念,

·证实了在微观的单个碰撞事件中,

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仍然成

立。

(一种题型)

 

★A.H.Compton荣获1927年NobelPrize

 

吴有训(1897—1977)

物理学家、教育家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清华大学物理系主任、

理学院院长

1928年被叶企孙聘为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

对证实康普顿效应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康普顿的一本著作中曾19处提到吴的工作

康普顿

(1892-1962)

美国人

 

★吴有训对康普顿效应的贡献

1925—1926年,吴有训用了15种轻重不

同的元素为散射物质,在同一散射角测量

各种波长的散射光强度,作了大量X射

线散射实验(前已有曲线图)。

扩充:

光子和自由电子碰撞时,可把部分

能量给电子,这是否意味着光子“分裂”

了?

·康普顿散射是“二步过程”,两种方式:

“先吸后放”:

自由电子先整体

吸收入射光子;

后再放出一个散

射光子

“先放后吸”:

自由电子先放出

一个散射光子

然后再吸收入射

光子

全过程:

满足动量、能量守恒

分过程:

满足动量守恒,不满足能量守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