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邹平县魏桥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山东省邹平县魏桥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邹平县魏桥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邹平县魏桥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统一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邹平县魏桥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入学统一考试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分值150
第Ⅰ卷 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汉字美学
骆冬青
汉字美学要关注汉字独特的美学创造的智慧,即汉字构造的原则。
汉字的造字原理,以许慎《说文解字》所论影响最为深远。
甲骨文的发现,固然令汉字造字在人们的视野中变得更加复杂,来自远古的蛮荒之气、野性的思维,渗透到原初的汉字形态中,值得我们从美学思维的层面进一步探索;许慎揭示的“六书”说,在思维层面对汉字的造字原理,做出了堪称经典的阐说,或许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归纳和补正,但其无疑已为探讨汉字美学提供了一种深刻的致思方向。
汉字构造以象形为根基,图象先于声音的原理,就是造字层面上的美学阐论。
汉字美学真正的起点,正在汉字创造的美学原点之中。
这种关于造字的美学探索,也就与汉字从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以及楷书的不同书体的变易有关,更与汉字最终的“方块字”形态相关。
其中奥妙,虽与书写的物质变迁、技术要求等相关,却更应当在一种美学的思维下予以理解。
但最根本的,却在于汉字造字的美学原则的探索。
这些原则的发现,当与汉字创生的原初情境息息相关。
http:
//www.%未来脑教学云平台+|%由此原理、原则的探索,自然引入关于汉字美学、汉字文化精神的探讨。
汉字之中的文化积淀,是与汉字的构成相关的。
例如,一个“中”字,一个“道”字,所包含的中国文化内核,需要多少部论著才能阐释清楚?
西方文字也有类似情形,汉字之不同则在于字形、字音的分析中已经包含着深刻的文化史的内容,这种对中国文化史内容的积淀,成为汉字美学又一深刻的方面。
若深究“文”①之含义,则“文化”本身即为“审美化”的重要体现。
所以,在汉字中积淀的文化史,包含着许多美学的内容,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每个汉字都是一首诗、一个故事、一段历史,还是一种哲学。
而这些内容,与其他文字不同,是深刻地蕴涵于汉字的训释之中的。
训诂学或传统的小学②之所以重要,显然并非“识字”那么简单。
或者说,广义的“识字”,正包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而审美的感悟乃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比如,汉字“偏旁”的构成,形成了一个稳定而持久的谱系。
这当然与汉字创造时的物质条件相关,但是,汉字之所以能够长久地应对物质世界的变迁,灵动自如地承担复杂的表达任务,自是与汉字的特点相关。
汉字本身内在的美学谱系与汉字观照世界的方式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关联。
许慎说:
“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
”这里的“俯仰”“观象”、“观法”,“近取诸身”等,昭示了文字与世界建立关系的过程。
而这个过程,却在文字本身中如同活化石般被凝定。
汉字美学的蕴涵,不妨说是无尽的。
中国文化的蕴涵,在汉字美学中具有相当充分的体现。
从汉字到汉语,当是一个更广远、更深邃的美学境域。
可是,“汉字美学”的独特性,却可以自成一体,与“汉语美学”并非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我们瞩目于“汉语美学”,但更注重“汉字美学”的奠基性。
(选自《文史知识》《汉字蕴涵的美学》,2015年4期)
【注】①文:
许慎《说文解字序》:
“文者,物象之本。
”②小学:
汉代称文字学为小学。
隋唐以后为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之总称。
1.下列对汉字美学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汉字美学要注重研究汉字构造的原则,即研究汉字美学就要关注汉字的这种独特的美学创造体现的智慧,要从美学的思维层面来探索汉字蕴涵的美学。
B.汉字美学的真正起点蕴涵在汉字创造的美学原点之中,也就是说,汉字的这种以象形为根基,图象先于声音的构造原理使汉字蕴涵了美学要素。
C.汉字美学的一个深刻方面体现在汉字在文化史内容的积淀方面,比如人们探讨汉字的字音、字形时,这种分析本身就包含着深刻的中国文化史的内容。
D.汉字美学的中国文化蕴涵可以说是无穷无尽的,在美学领域有着充分的具体体现,与其他美学相比,汉字美学是自成一体的,是其它美学无法比拟的。
http:
//www.w#(未来脑教学云平台@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提出的汉字造字原理“六书”说十分的经典,但是从现代人的角度思考还需要进一步归纳和补正,不然就不能够揭示汉字蕴涵的美学。
B.汉字造字的美学探究与不同书体的变易以及汉字最终的方块字的形态、书写的物质变迁和技术要求等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最重要的是汉字造字的美学原则问题。
C.训诂学或传统的小学并不单是为了“识字”,从训诂学或传统的小学中可以透视出汉字中蕴涵的深刻的文化内涵,即汉字中的美学内容蕴涵在汉字的训释之中。
D.许慎认为古代的包羲氏治理天下时,用“仰俯”来“观象”、“观法”,并“近取诸身”,昭示了文字与世界建立关系的过程,作者认为这个过程现如今还在汉字之中凝定。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字造字原理在甲骨文方面体现得比较复杂,因为在原初的汉字形态甲骨文中体现了远古的蛮荒气息、野性思维,让人们更容易从美学思维层面探究。
B.深入探讨汉字蕴涵的美学、汉字体现的文化精神需要从汉字造字原理、原则切入,因为汉字之中的文化积淀,是与汉字的构成息息相关的。
未来脑教学云平|台#*?
C.无论从造字原则还是从“文”的角度分析,汉字、西方文字都蕴涵着文化特点,都有审美化的重要体现,不过汉字与西方文字的美学表现方式不同。
D.汉字偏旁的构成与汉字创造时的物质条件有密切关系,汉字能够长久对应物质世界的变迁并且灵活自如地承担复杂的表达任务与汉字美学等有密切关系。
二、古代诗文阅读(37)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翟銮,字仲鸣,举弘治十八年进士。
嘉靖中,累迁礼部右侍郎。
六年春,廷推阁臣。
帝意在张孚敬,弗与。
命再推,乃及銮。
中贵人多誉銮者,帝遂逾次用之。
杨一清以銮望轻,请用吴一鹏、罗钦顺。
帝不许,命銮入直文渊阁。
銮初入阁,一清辅政,既而孚敬与桂萼入,銮皆谨事之。
孚敬、萼皆以所赐银章密封言事,銮独无所言。
诘之,则顿首谢曰:
“陛下明圣,臣将顺不暇,何献替①之有。
”帝心爱之。
一清、萼、孚敬先后罢,銮留独秉政者两月。
其后李时入,位居銮上,銮亦无所怫。
帝数召时、銮入见,尝问:
“都察院拟籍谷大用资产,当乎?
”时曰:
“所拟不中律。
”銮曰按律籍没止三条谋反叛逆及奸党耳不合三尺法何以信天下?
帝曰:
“大用乱政先朝,正奸党也。
”銮曰:
“陛下,即天也。
春生秋杀,何所不可。
”帝卒从重拟。
丁生母忧归。
服阕,久不召。
夏言居政府,銮与谋召己。
会帝将南巡,虑塞上有警,议遣重臣巡视,言等因荐銮充行边使。
二十一年,言罢,銮为首辅,进少傅、谨身殿。
严嵩初入,銮以资地居其上,权远出嵩下,而嵩终恶銮,不能容。
会銮子汝俭、汝孝同举二十三年进士,嵩遂属给事中劾其有弊。
帝怒,下吏部、都察院。
銮疏辨,引西苑入直自解。
帝益怒,勒銮父子为民,而下主考及乡试主考诏狱,并杖六十,褫其官。
銮初辅政,有修洁声。
中持服家居,至困顿不能自给。
其用行边起也,诸边文武大吏俱郊迎,恒恐不得当銮意,馈遗不赀。
事竣,归装千辆,用以遗贵近,得再柄政,声誉顿衰。
又为其子所累,讫不复振。
逾三年卒,年七十。
(节选自《明史·翟銮传》)
[注]①献替,即献可替否,给君主提出建议。
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銮曰/按律籍没止/三条/谋反/叛逆及奸党耳/不合三尺法/何以信天下?
B.銮曰/按律籍没止/三条/谋反叛逆及奸党耳/不合/三尺法何以信天下?
C.銮曰/按律/籍没止三条/谋反/叛逆及奸党耳/不合三尺法/何以信天下?
D.銮曰/按律/籍没止三条/谋反叛逆及奸党耳/不合/三尺法何以信天下?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累迁”也可说是迁累,都指多次升迁,在古代多指变动官职,一般不涉及贬职、降职等官位变化情况。
B.“丁忧”原指遇到父母或祖父母等直系尊长等丧事,后多指官员居丧;源于汉代,至宋代则由太常主其事,“丁”,遭逢、遇到。
“丁生母忧”遇到生母丧事。
C.“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在秋八月举行。
主考官由皇帝委派。
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称贡士,第一名叫解元。
D.《明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自朱元璋至明崇祯二百多年的历史。
它虽有曲笔,但仍得到后世史家的好评。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翟銮深受赏识,得到皇帝的重用。
廷推阁臣时,皇帝意在张孚敬,但群臣不赞成,皇帝要求再次推荐,翟銮得以被任用,后入直文渊阁。
B.翟銮为人谦抑,对皇帝多有顺从。
李时后入阁,地位却高过他,他没有不满;查抄谷大用资产一事,他始终赞同皇帝看法,认为可以重惩。
C.翟銮地位虽高,仍遭到严嵩打击。
他作首辅大臣时,两个儿子一同考中进士,严嵩指使别人借此弹劾他营私舞弊,以致他们父子被勒为民。
D.翟銮有修洁声,但未能始终如一。
他在居家守丧时,贫困到了不能自给的地步;被起用为行边使后,接受文武官员的馈赠多得无法计数。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诘之,则顿首谢曰:
“陛下明圣,臣将顺不暇,何献替之有。
”(5分)
译文:
(2)事竣,归装千辆,用以遗贵近,得再柄政,声誉顿衰。
(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0分)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8-9题。
[双调]沉醉东风重九
[元]卢挚
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
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时候。
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①?
【注】①“白衣送酒”的典故出自南朝宋檀道鸾《续晋阳秋》:
“陶潜九月九日无酒,于宅边菊丛中摘盈把,坐其侧久,望见白衣至,乃王弘送酒也,即便就酌,醉而后归。
”
8.这首曲能够突出“重九”特点的意象有哪些?
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5分)
9.这首曲包含多种情感,请结合全曲进行赏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8分)
(1)荀子《劝学》中“ , ”,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2)荀子《劝学》中的“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句话与韩愈《师说》中“,”表达的观点相同,即学生是可以超过老师的。
(3)《离骚》中屈原用荷花做衣服来表明自己要强化修养的两句:
“,”
(4)庄子《逍遥游》指出“,”
就像倒在堂舱地的一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一样。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4分)
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4)题。
(24分)
老刘喜秋香
李洪臣
秋高气爽,菊花飘香。
老伴已故一百零一天了。
老刘半宿起来,打开灯,奋力地擦地擦窗抹完桌子后,赶快把白日才买回的两盆亮黄的菊花摆放在正厅最显眼的位置。
今天,老刘胆量倍增,要冲出子女为他找老伴所设的所有包围圈,去老家把和他同岁的寡妇秋香妹子接来。
这个日期,是秋香暗示给他的。
老伴烧“一、七”那天,闺女菊花很懂老刘的心思,开着车把她秋香姑接来。
菊花牢记妈在家种地时,秋香姑和妈好得似亲姐妹,帮妈干活,帮妈伺候瘫痪在炕的奶奶。
奶奶拿她当亲闺女待,家里有了好吃的,都给她送一份。
那天,秋香刚进门就看到了老刘那热辣辣的目光,尽围着她发射。
在菊花的示意下,秋香把老刘拉到里间,掩上门,轻轻地给了他两捶,把菊花的意思变成了死命令:
“嫂子没过百日,不准你胡来,城里像你这样的尽他妈出洋相,老伴去世没几天,就领个来家,还形影不离地到处瞎显摆,见了熟人,没说话,先咯咯咯地笑,丢死人了!
”
秋香的捶暖温温的,把老刘一下子就捶到了中学时代。
那时,秋香是四庄八屯的大美人,老刘是村里唯一一个高中生,状元哎。
老刘上学,家里没有咸菜捎,秋香就把她家里的豆酱饼子烤得黄黄的香香的拿给他。
老刘就痴乎乎地认为,秋香要和他好呢。
在一个月圆的晚上,老刘把秋香约到村头上,吞吞吐吐地提出了订婚要求,结果,秋香变着脸,气抖擞地该出手时就出手,狠巴巴地给了他两捶说:
“你傻了?
不成材料!
我关心你,是叫你考上大学,成人才!
我已定婚了。
你就老老实实的吧!
”这时,老刘就听到了杏花姐在草垛后“咯、咯、咯”的笑声,还说:
“使劲捶!
”
也就是秋香的这两捶,把老刘捶得头脑清醒地进了大学,成了国家干部。
秋香对老刘有恩。
老刘就山誓海盟:
非秋香不娶,别说等一百天,就是等三百天也要等!
秋香守了七年寡了,伺候偏瘫的婆婆(王婶),就是最贤慧的闺女也比不上。
老刘想起秋香帮老伴伺候母亲的那些日日夜夜,今天,该是他大显身手帮秋香伺候王婶了。
老刘决不含糊,在准备给王婶住的东卧室忙得汗流浃背,把才买的数字电视放到东墙边架好,把才买的可移动的高级便盆放到床边用专用布盖好,还有暖瓶、餐巾纸都各就各位。
老刘有滋有味地忙着,就把孩子们给他制定的苛刻“婚姻法”抛到九霄云外了。
那是烧“七、七”那天,还是菊花去把她秋香姑请了来。
两个儿和两个儿媳,很明白,像老刘这样高工资,伺候窝里拉窝里尿的老母亲辛苦了三年的有功之臣,是城里老寡妇们争抢的对象。
于是,烧完了“七”,家中浓云密布,在严肃、紧张的气氛中,由大儿宣布了老刘找老伴的四不准:
不准打结婚证;不准找有病的;不准找熟人;不准找拖儿带女的。
这四不准把老刘和秋香成婚的道一下堵死了。
老刘火冒三丈,喘气的声音,活像气棒在打气。
秋香一看他那张苦瓜脸,赶快把他拽到里间里,狠狠地拧了他两下说:
“您就照孩子们说的办吧!
”
“那咱俩就不用结婚了?
”
“这事我从未敢想过。
我是不会来找难看出洋相的。
我要在家好好伺候老人!
”
“我要把王婶接来,和您一块儿伺候!
”
“您是俺亲哥哥,千万千万别犟了!
”
“现在是北京时间上午八点整!
”
自鸣钟一报时,老刘慌了。
他怕孩子们来了捣乱,他要先把生米做成熟饭,便急三火四地梳洗打扮了一番,一个七十岁的老头,楞是感觉年青了十岁。
老刘快速提着给秋香买的高档羊毛衫,夹起提包,刚走到门口就被两个儿和两个儿媳堵了个正着。
大儿伸开双臂挡着,嬉皮笑脸地说:
“爸,您那儿也不能去!
”
老刘怒火中烧,质问:
“为啥?
”
“您要给俺留条做人的道。
”
“就是那四不?
”
“那是告诉市里老寡妇的,让您清静省力少费口舌呢。
”
老刘正莫名其妙,楼下欢快的气车鸣笛声,给老刘送来了惊喜。
两个儿子和两个儿媳赶快往下跑。
老刘从窗上一望,喜从天降,是菊花把她秋香姑和她王奶奶接来了。
老刘立刻老泪纵横了。
厅内的菊花,鲜艳亮丽,好香,好香啊!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小说的开头“老刘要冲出子女所设的所有包围圈,去接秋香妹子来”,反衬出现在社会年轻人不理解老人,为老人的再娶设置层层障碍的现实。
B.小说中间插入“老刘吞吞吐吐地提出了订婚要求”的情节,为后文“老刘迎娶秋香”的情节做铺垫,同时使小说的情节更加曲折、耐人寻味。
C.小说中秋香贤惠、大方,菊花温柔、孝顺,这些人物和老刘一起构成小说的人物群,他们都有美好的品质,也正是小说要歌颂的对象。
D.小说通过富有特色的语言来塑造老刘和秋香这两个人物形象,比如“尽他妈出洋相”“到处瞎显摆”“您要给俺留条做人的道”等式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E.小说的情节安排独具匠心,开头的“四不准”设置悬念,结尾菊花接来秋香和王婶,看似出乎意料,但追溯前面的情节又显得很合理。
(2)作品中的老刘有哪些性格特征?
请简要分析。
(6分)
(3)文章以“老刘喜秋香”为题有何好处?
请简要分析。
(6分)
(4)作品为什么以“厅内的菊花,鲜艳亮丽,好香,好香啊!
”结尾,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8分)
第Ⅱ卷 表达题(80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下列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
无论是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还是美丽可人的鲜花绿草;无论是的星空,还是的灰尘,都是大自然
的艺术品,展示出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
A.捉襟见肘变幻莫测不足为奇精巧绝伦
B.相形见绌变幻莫测不值一提精巧绝伦
C.相形见绌讳莫如深不足为奇巧夺天工
D.捉襟见肘讳莫如深不值一提巧夺天工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近日,深圳一名年仅35岁的外企女白领突然猝死于深圳地铁的台阶上的报道,引发了人们对职场白领健康状况的关注。
B.在本月热播的几部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影片中,还原出许多历史细节,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电影主创者直面惨剧的历史。
C.一个孩子学习绘画,即使基础不太好,但是如果老师能夸奖夸奖,哪怕给一个鼓励的微笑,他也会感到非常高兴,越画越有信心。
D.国土资源部日前公布稀土采矿证最新名单,全国稀土采矿证数量由此前的113个削减到67个。
这一决定完全是出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合理开发的考量为目的。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在唐之前,家具往往造得矮小,古人席地而坐,一人盘踞一个低矮的小食案,一人享用一份饭菜,类似今天的西餐。
进入唐代,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他们为之雀跃不已。
①高桌大椅帮助唐人实现了从分食制到会食制的飞跃
②一群人围聚一桌共享佳肴有了现实条件
③而是一件共同享受和娱乐的事
④新式家具高桌大椅出现
⑤吃饭不再是一件各顾各的事
⑥唐人发现了隐藏在生活中的新乐趣
A.⑤③④②①⑥B.④②①⑤③⑥C.⑥④②①⑤③D.⑥④⑤③①②
1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2个字。
(6分)
一个人总是上网,不读书,我认为他是没有文化的。
①?
文化就是进入到人类精神生活的传统中去进行思考,而这个传统主要就存在于书籍之中。
网络的长处是迅速传递当下的信息,它不让人思考。
当然如果你素质好,你上网的时候也会思考。
②?
我相信不是从网络上得来的,而是③,有了这个底蕴。
这样的人上网不怕,他不会被网络上铺天盖地的信息所左右,所淹没,他有自己的独立思考。
①
②
③
16.阅读下面文字,结合这些代表的话,就我国影视创作提两条建议。
(每条不超过15个字)(5分)
2014年两会期间,网上热播韩剧《来自星星的你》成采访文艺界委员的重要问题。
莫言称“看韩剧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不要觉得这有什么大不了,大家喜欢看国外的影视作品,主要一个原因是他们编故事编得确实好。
”著名编剧高满堂表示他也曾看过几集,“挺好看的,因为它写了一个梦想……现在的韩剧的商业化、反映题材的角度都值得我们借鉴。
”
3月5日下午,王岐山参加了北京代表团审议。
在听到人大代表、人艺院长张和平谈及文艺发展困境时,王岐山以最近在中国人气甚高的韩剧《来自星星的你》为例,强调韩剧的内核与灵魂是儒文化,鼓励大家相信5000年不断的中华文化。
建议:
①②
五、写作(6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有只饥饿的老海龟要带小海龟上岸觅食,可是害怕遇到自己的天敌雄鹰来伤害它们,于是先行上岸观察。
雄鹰如期而至,早已准备好的利爪向老海龟无情伸去,在这攸关性命的危急时刻,一个渔农挺身而出赶走了等候猎物多时的雄鹰,老海龟得救了。
回到海中的老海龟自信雄鹰无心继续再等待,早已飞往别处觅食,于是安心的带着孩子们悠闲地上岸。
可老海龟错了,它低估了雄鹰的耐心与毅力,在毫无防备地爬上海滩之时老海龟用自己的生命报偿了雄鹰等待过程中所付出的一切努力。
要求:
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④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山东省邹平县魏桥中学2016届高三入学统一考试
参考答案
1.D2.A3.C4.C。
5.C6.B
7.
(1)(5分)
(1)皇帝责问翟銮,翟銮就叩头谢罪说:
“陛下圣明,我要顺从还来不及,(哪里)有什么建议呢。
”(译出大意给2分;“诘”“谢”“不暇”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
(2)(5分)事毕之后,翟銮归来时的行装装了千辆车,用这些财物赠送权贵,得以再次执掌政事,他的声誉立刻就衰落了。
(译出大意给2分;“竣”“遗”“柄政”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
8.全曲能够突出“重九”特点的意象:
红叶、黄花、长天、雁影、瘦山、衰柳、寒蝉,营造了暮秋萧瑟、冷清的意境。
(意象答对2个得1分,总共3分,意境2分。
)
9.①陶醉于赏黄花之中的快乐;②因秋景冷清油然而生的内心孤独;③年华老去,无知己相伴的愁苦。
(6分,每点2分)
10.
(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3)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4)(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11.
(1)【答案】E、D,选A、B、C不给分。
考点:
了解小说故事情节,把握小说结构层次。
A“反衬出现在社会年轻人不理解老人,为老人的再娶设置层层设置障碍的现实”错误;B“使小说的情节更加曲折、耐人寻味”错误,不是插叙的作用,插叙的作用是使小说的情节丰富;C秋香“大方”,菊花“温柔”,文中没有依据。
(2)【答案】
知恩图报,因感激秋香劝说自己考上大学,并帮助自己照顾母亲而决定要娶秋香;
热心肠、品格高尚,帮助秋香照顾王婶,固然有感恩的成分,但也不能排除热心肠和美好的性格;
勇于追求自己的幸福,虽然遵从“四不准”,但关键时刻仍然接来秋香。
(3)【答案】
是全文的情节,全文围绕老刘接秋香展开;
点明小说的主要人物:
老刘和秋香;
暗示人物的品格,秋香即是人物的名称,又是老刘喜欢她的原因,也是二人品质的象征;
(4)【答案】
通过室内环境的描写,烘托出一种和谐的氛围。
菊花、香,照应全文的主要人物——菊花、秋香,小说的结尾以花喻人,用菊花暗示人物的高尚品质。
小说以室内的布置结尾,并且用“好香”,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升华主旨。
结构上照应文章的开头和标题。
12【答案】B考点: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捉襟见肘”比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
“相形见绌”指跟另一个人或事物比较起来显得远远不如。
“变幻莫测”指变化多端,难以推测。
“讳莫如深”指把事情隐瞒得很深。
“不值一提”指不值得一提。
“不足为奇”指不值得奇怪,指事物、现象等很平常。
“精巧绝伦”指精细巧妙没有可相比的。
“巧夺天工”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
13【答案】C考点:
辨析并修改病句。
A项,“突然猝死”,成分赘余;B项,成分残缺,介词淹没主语,去掉“在”和“中”;C项正确;D项,句式杂糅,“处于……的考量”或者“以……为目的”。
14【答案】B考点:
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由“在唐之前,家具往往造得矮小”可知“进入唐代”必是“高桌大椅出现”;再由“他们为之雀跃不已”只能与⑥衔接,因此选B。
15【答案】①什么叫文化②但一个人的好素质从何而来③他自己真正读过一点书
考点:
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根据语境填句子考生在解答此类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话题要统一:
首尾谈的是同一话题,中间也不应有所偏离,没有岔开或暗换话题之处。
②注意照应、过渡:
首尾要照应,过渡应有过渡性语句作为桥梁。
③顺序要合理:
句间的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在安排上是合理的。
逻辑顺序还体现在关联词语的合理使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