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新高考历史大复习知识点总结强化练习卷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docx
《届高三新高考历史大复习知识点总结强化练习卷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新高考历史大复习知识点总结强化练习卷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新高考历史大复习知识点总结强化练习卷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唐前期,中央政府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唐中期以后,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急剧崩坏,租庸调制难以维持。
公元780年,唐朝改行两税法。
这一变化表明唐代中期( )
A.赋税改革能够有效缓解土地兼并
B.土地制度变化影响赋税制度变化
C.抑制兼并是政府增收的主要途径
D.赋税制度变化影响土地制度变化
2.(2019·合肥模拟)俞森的《荒政丛书》卷五中记载:
“一妇每日纺棉三两,月可得布二匹,数月之织,可供数口之用,其余或换钱易粟,或纳税完官。
”材料表明古代中国( )
A.重农抑商政策已经有所改变
B.商品经济已经相当发达
C.农业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D.小农经济并非完全封闭的
3.(2019·惠州二模)据检索,“绵”字在汉代以来的典籍中是常见字,意为丝绵。
南宋始见“棉”字,与“绵”混用,明清时期“棉”取代“绵”成为广泛认同的流通用词。
据此可知( )
A.汉字简化是必然的趋势
B.丝织业地位在不断下降
C.民众衣被原料发生改变
D.经济发展推动文化认同
4.(2019·济宁一模)《史记·货殖列传》载,战国晚期“邯郸郭纵,以铁冶成业,与王者埒富”,“蜀卓氏之先,赵人也,用铁冶富”,“鲁人俗俭啬,而曹邴氏尤甚,以铁冶起,富至巨万”。
这反映出当时冶铁业( )
A.对生产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B.成为有一定实力的独立生产部门
C.是社会下层百姓致富的主要途径
D.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社会稳定
5.(2019·石家庄一模)春秋时期,各诸侯国还存在以村社为单位统计土地和人口的现象。
战国后期,各国实行以家户为单位的户籍制度,以其作为国家社区管理的主要办法。
该变化说明( )
A.宗法血缘关系的强化
B.小农经济在各国普遍确立
C.专制皇权向基层延伸
D.统治者意在遏制土地兼并
6.(2019·枣庄一模)战国时期,诸侯国先后推行授田制,不再把土地分封给贵族,而是直接分配给农民耕种,或赏给有军功的贵族。
这一制度有利于( )
A.推广精耕细作 B.推动社会转型
C.抑制土地兼并D.改变地租形式
7.(2019·南昌一模)春秋战国时期,孙叔敖治楚、西门豹治邺,颇有成效;秦国郑国渠渠成之后,“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
这一现象反映了( )
A.水利兴修影响地方治理
B.区域位置决定经济水平
C.南北经济逐渐趋于平衡
D.争霸战争促进经济发展
8.汉文帝两次“除田租税之半”,实行“三十税一”,下令开放原来归属国家的山林川泽,准许私人开采矿产,利用和开发渔盐资源;他还下诏命列侯到自己的封国去生活,以减轻吏卒供给输送的劳苦。
这些做法( )
A.有利于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B.促进了汉初经济的恢复发展
C.造成了各诸侯国势力的膨胀
D.改变了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
9.(2019·福建质检)周王灭商以后,在授土授民的同时,还把殷商遗民中从事手工业的一些族氏封赐给诸侯。
如将条氏(编织工)等六族赐给鲁公,将陶氏(陶工)等七族赐给康叔。
这一举措( )
A.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
B.保证了官府手工业技术力量
C.笼络了门阀贵族阶层
D.巩固了士农工商的社会体系
10.(2019·厦门一模)辽阳三道壕西汉古村落遗址发掘出砖窑七座,每窑一次可以烧制一千八百块砖,两窑成一组,轮流生火,可连续生产;三道壕生产的砖瓦,不仅见于本村遗址,也见于辽阳地区同时代其他遗址。
据此推断,当时的三道壕( )
A.出现专业化的手工业生产
B.农业生产较为落后
C.成为辽阳地区的商业中心
D.家庭手工作坊发达
11.(2019·武汉二调)民间传说西汉淮南王刘安在安徽八公山与“八公”修仙炼丹,偶然发明了豆腐。
目前发现最早记载豆腐的文献,是五代陶谷撰写的《清异录·官志门》,其中记载的“小宰羊”即指“豆腐”。
河南打虎亭东汉古墓壁画《制作豆腐工艺图》
由上述材料可以推断( )
A.豆腐的起源不晚于东汉
B.豆腐发明与道家炼丹关系密切
C.民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D.五代时豆腐已在全国各地普及
12.(2019·广安一模)下表可以用来说明,元至清初( )
景德镇瓷窑性质统计表(单位:
座)
朝代
类别
元代
明初
明末
清初
官窑
47
58
34
6
官搭民烧(窑)
—
2
69
41
民窑
2
20
285
356
A.制瓷业利润日趋下降
B.官营作坊垄断地位被打破
C.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
D.政府丧失了对经济的控制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
材料一 在农业技术、粮食产量等方面,明清农业较之前代的发展相对有限,但农作物品种的增加,多种经营方式的推广,则是比较突出的成就。
自明朝中期起,高产作物玉米、番薯(地瓜)、马铃薯(土豆)自海外传入中国,它们不仅单位亩产量大,而且适应性强,不与五谷争地,旱地、山地等处皆可种植,因此得到广泛传播,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增长对土地造成的压力。
烟草、花生等也大致于同时引进。
明清时期,棉、麻、桑、茶、甘蔗、蔬菜、果木等的种植日益广泛,产品大量流入市场。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第二版)》
材料二 中国的南方人习惯于吃稻米,北方人则以粟、麦为主,采用新的粮食果腹,有一个适应的过程,甚至可以说是一个被迫的过程。
中国人采用美洲的高产粮食作物,显而易见的原因是原产稻、粟、麦等粮食的不足;而美洲粮食作物在进入18世纪之后的快速推广,也正是因为中国人口在成倍增长。
玉米、番薯等作物的传播路径,与当时的移民路向大体一致,主要是从人口稠密的大河下游的三角洲地区,向大河中游和上游逐渐推进。
美洲作物的传入与推广,对于提高粮食产量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它们虽然也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但总体上始终处于补充的地位,人们仍然以稻、麦等为主要粮食。
——摘编自楼宇烈主编《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时期农作物种植的特点及其原因。
(13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明清时期农作物种植状况产生的影响。
(12分)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 中国古代部分朝代移民情况
战国
吴、楚、越等国随着人口增多,人民渐渐移居平原,太湖平原、宁沼平原和江汉平原部分获得开发
秦
公元前218年,秦朝经过多年战争夺取今广东、广西、越南东北一带,又把十数万戍卒和罪犯安置到岭南,在南越设置南海、桂林、象郡,主要行政官员由中原移民担任
西汉
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河西走廊和湟水流域的匈奴人不是被驱逐就是被内迁,这里的空白完全由内地汉族移民来填充
魏晋
三国时期,移民开始进入今浙江南部和福建北部,吴国设置几个新县。
西晋末年,大批南迁人口涌入长江三角洲,部分移民进入福建,设在福建境内的政区又增加了
明
约有20余万汉族移民迁入贵州,在镇远、平越等地屯田,来自内地的铁制农具,耕作方法广泛使用,逐渐取代刀耕火种的落后生产方式
清
康熙年间,汉人大量迁入察哈尔地区,到雍正时设多伦、张家口、独石口三厅,多伦作为一个土产集散地及宗教都市而兴盛起来,张家口也成为商业中心
——据葛剑雄、曹树基、吴松弟《简明中国移民史》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对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
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唐前期,中央政府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唐中期以后,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急剧崩坏,租庸调制难以维持。
公元780年,唐朝改行两税法。
这一变化表明唐代中期( )
A.赋税改革能够有效缓解土地兼并
B.土地制度变化影响赋税制度变化
C.抑制兼并是政府增收的主要途径
D.赋税制度变化影响土地制度变化
B [题干反映出唐前期,政府在均田制基础上实行租庸调制,但是到了唐中期以后,土地兼并加剧促使均田制走向崩溃,租庸调制也难以维持,唐朝政府改行两税法,所以题干体现出土地制度的变化会影响赋税制度的变化,故选B项。
]
2.(2019·合肥模拟)俞森的《荒政丛书》卷五中记载:
“一妇每日纺棉三两,月可得布二匹,数月之织,可供数口之用,其余或换钱易粟,或纳税完官。
”材料表明古代中国( )
A.重农抑商政策已经有所改变
B.商品经济已经相当发达
C.农业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D.小农经济并非完全封闭的
D [材料未涉及重农抑商政策,故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商品经济的发展状况,故B项错误;题干强调的是农民以自己所织之布纳税,并未涉及农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故C项错误;“其余或换钱易粟”,表明小农也与市场发生联系,故D项正确。
]
3.(2019·惠州二模)据检索,“绵”字在汉代以来的典籍中是常见字,意为丝绵。
南宋始见“棉”字,与“绵”混用,明清时期“棉”取代“绵”成为广泛认同的流通用词。
据此可知( )
A.汉字简化是必然的趋势
B.丝织业地位在不断下降
C.民众衣被原料发生改变
D.经济发展推动文化认同
C [A、D两项均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棉纺织业的进步,不能表明丝织业的地位下降,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绵’字在汉代以来的典籍中是常见字……南宋始见‘棉’字……明清时期‘棉’取代‘绵’成为广泛认同的流通用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棉纺织业的进步,棉布成为民众衣被的重要原料,故C项正确。
]
4.(2019·济宁一模)《史记·货殖列传》载,战国晚期“邯郸郭纵,以铁冶成业,与王者埒富”,“蜀卓氏之先,赵人也,用铁冶富”,“鲁人俗俭啬,而曹邴氏尤甚,以铁冶起,富至巨万”。
这反映出当时冶铁业( )
A.对生产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B.成为有一定实力的独立生产部门
C.是社会下层百姓致富的主要途径
D.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社会稳定
B [从材料信息可知,战国晚期,邯郸郭纵、卓氏之先、鲁人曹邴氏都通过冶铁致富,这反映出当时冶铁业成为有一定实力的独立生产部门,故选B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冶铁业对生产发展的影响,故A项错误;战国时期,普通百姓以冶铁谋生的毕竟少数,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冶铁业影响社会稳定,故D项错误。
]
5.(2019·石家庄一模)春秋时期,各诸侯国还存在以村社为单位统计土地和人口的现象。
战国后期,各国实行以家户为单位的户籍制度,以其作为国家社区管理的主要办法。
该变化说明( )
A.宗法血缘关系的强化
B.小农经济在各国普遍确立
C.专制皇权向基层延伸
D.统治者意在遏制土地兼并
B [从材料信息看,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以村社为单位统计土地和人口;到了战国后期,各国实行以家户为单位的户籍制度。
这一变化说明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在各国普遍确立,故选B项;实行以家户为单位的户籍制度无法体现宗法血缘关系的变化,故A项错误;战国时期并未出现专制皇权,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反映了战国时期生产关系的变化,无法体现统治者意在遏制土地兼并,故D项错误。
]
6.(2019·枣庄一模)战国时期,诸侯国先后推行授田制,不再把土地分封给贵族,而是直接分配给农民耕种,或赏给有军功的贵族。
这一制度有利于( )
A.推广精耕细作 B.推动社会转型
C.抑制土地兼并D.改变地租形式
B [本题考查战国时期土地制度的变化。
“不再把土地分封给贵族,而是直接分配给农民耕种,或赏给有军功的贵族”有利于封建土地私有制及官僚政治的形成,从而推动社会转型,故选B项;从材料中无法判断农民或军功贵族对土地的利用方式,故排除A、D两项;材料中“授田制”推动了分封制瓦解和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形成,是土地兼并的根源,不能起到抑制兼并的作用,故C项错误。
]
7.(2019·南昌一模)春秋战国时期,孙叔敖治楚、西门豹治邺,颇有成效;秦国郑国渠渠成之后,“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
这一现象反映了( )
A.水利兴修影响地方治理
B.区域位置决定经济水平
C.南北经济逐渐趋于平衡
D.争霸战争促进经济发展
A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秦横扫六合、一统天下主要得益于兴修水利、发展经济,这体现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原理,故A项正确。
]
8.汉文帝两次“除田租税之半”,实行“三十税一”,下令开放原来归属国家的山林川泽,准许私人开采矿产,利用和开发渔盐资源;他还下诏命列侯到自己的封国去生活,以减轻吏卒供给输送的劳苦。
这些做法( )
A.有利于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B.促进了汉初经济的恢复发展
C.造成了各诸侯国势力的膨胀
D.改变了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
B [根据材料可知,汉初放开山林川泽的禁令有利于减轻人们的负担,进而促进汉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故B项正确;根据材料中汉文帝采取的“除田租税之半”等措施可知,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材料强调的是汉文帝所采取的措施有利于促进汉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C项与题意不符,故排除;开放山林川泽不能等同于改变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故排除D项。
]
9.(2019·福建质检)周王灭商以后,在授土授民的同时,还把殷商遗民中从事手工业的一些族氏封赐给诸侯。
如将条氏(编织工)等六族赐给鲁公,将陶氏(陶工)等七族赐给康叔。
这一举措( )
A.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
B.保证了官府手工业技术力量
C.笼络了门阀贵族阶层
D.巩固了士农工商的社会体系
B [周朝实行“工商食官”政策。
材料中“把殷商遗民中从事手工业的一些族氏封赐给诸侯”的做法,保证了官府手工业技术力量,故选B项;西周时期并未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故A项错误;诸侯并非门阀贵族阶层,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只涉及“工”,无法据此说明这一举措巩固了士农工商的社会体系,故D项错误。
]
10.(2019·厦门一模)辽阳三道壕西汉古村落遗址发掘出砖窑七座,每窑一次可以烧制一千八百块砖,两窑成一组,轮流生火,可连续生产;三道壕生产的砖瓦,不仅见于本村遗址,也见于辽阳地区同时代其他遗址。
据此推断,当时的三道壕( )
A.出现专业化的手工业生产
B.农业生产较为落后
C.成为辽阳地区的商业中心
D.家庭手工作坊发达
A [从材料信息可知,三道壕砖窑“两窑成一组,轮流生火,可连续生产”,其产品既在本村落使用,也在辽阳地区使用,这说明当时出现有组织的专业化的手工业生产,故选A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当时的农业生产和商业状况,故B、C两项错误;仅从材料信息无法判断这些砖窑属于家庭手工作坊,故D项错误。
]
11.(2019·武汉二调)民间传说西汉淮南王刘安在安徽八公山与“八公”修仙炼丹,偶然发明了豆腐。
目前发现最早记载豆腐的文献,是五代陶谷撰写的《清异录·官志门》,其中记载的“小宰羊”即指“豆腐”。
河南打虎亭东汉古墓壁画《制作豆腐工艺图》
由上述材料可以推断( )
A.豆腐的起源不晚于东汉
B.豆腐发明与道家炼丹关系密切
C.民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D.五代时豆腐已在全国各地普及
A [根据材料信息“东汉古墓壁画《制作豆腐工艺图》”可知,在东汉时期已经能够制作豆腐,这说明豆腐的起源不晚于东汉,故选A项;根据民间传说并不能判断豆腐发明与道家炼丹关系密切,故B项错误;明朝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占据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只是提到五代的著作中有关于豆腐的记载,不能据此判断五代时豆腐已在全国各地普及,故D项错误。
]
12.(2019·广安一模)下表可以用来说明,元至清初( )
景德镇瓷窑性质统计表(单位:
座)
朝代
类别
元代
明初
明末
清初
官窑
47
58
34
6
官搭民烧(窑)
—
2
69
41
民窑
2
20
285
356
A.制瓷业利润日趋下降
B.官营作坊垄断地位被打破
C.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
D.政府丧失了对经济的控制
C [根据表格可知,元至清初,景德镇官窑数量迅速下降,民窑和官搭民窑数量迅速增加,这是与这一时期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相适应的,故C项正确;民间制瓷业的迅速发展事实上与制瓷业有较好利润密切相关,但材料没有涉及制瓷业利润的相关信息,故A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工商食官制衰落,私营手工业出现,官营作坊的垄断地位被打破,故B项错误;政府丧失了对经济的控制不符合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故D项错误。
]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
材料一 在农业技术、粮食产量等方面,明清农业较之前代的发展相对有限,但农作物品种的增加,多种经营方式的推广,则是比较突出的成就。
自明朝中期起,高产作物玉米、番薯(地瓜)、马铃薯(土豆)自海外传入中国,它们不仅单位亩产量大,而且适应性强,不与五谷争地,旱地、山地等处皆可种植,因此得到广泛传播,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增长对土地造成的压力。
烟草、花生等也大致于同时引进。
明清时期,棉、麻、桑、茶、甘蔗、蔬菜、果木等的种植日益广泛,产品大量流入市场。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第二版)》
材料二 中国的南方人习惯于吃稻米,北方人则以粟、麦为主,采用新的粮食果腹,有一个适应的过程,甚至可以说是一个被迫的过程。
中国人采用美洲的高产粮食作物,显而易见的原因是原产稻、粟、麦等粮食的不足;而美洲粮食作物在进入18世纪之后的快速推广,也正是因为中国人口在成倍增长。
玉米、番薯等作物的传播路径,与当时的移民路向大体一致,主要是从人口稠密的大河下游的三角洲地区,向大河中游和上游逐渐推进。
美洲作物的传入与推广,对于提高粮食产量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它们虽然也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但总体上始终处于补充的地位,人们仍然以稻、麦等为主要粮食。
——摘编自楼宇烈主编《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时期农作物种植的特点及其原因。
(13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明清时期农作物种植状况产生的影响。
(12分)
[解析] 第
(1)问的第一小问特点,结合材料,从农作物品种的变化、经营方式的推广、经济作物的种植和南北格局等方面进行回答;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材料,从人地矛盾、农产品的商品化等方面进行回答。
第
(2)问结合两则材料,从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对人们饮食的影响、对农业生产的商品化的影响及对地租方式转变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回答。
[答案]
(1)特点:
农作物品种增加;经营方式多样;美洲作物引入;经济作物大量种植;经济作物专业区出现;南稻北麦的格局(稻、麦等为主要粮食)。
原因:
人地矛盾突出;政府鼓励农业发展,如垦荒、植棉等;新航路开辟加强了中外交流;中国人口的大量增长;市场扩大,农产品商品化加强。
(13分)
(2)影响:
促进粮食产量提高,缓解了人口增长压力;优化了人们的饮食结构;促进了人口的迁移和流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商品化;专业化农业区的出现,造成地方市场扩大;经济作物种植区出现了货币地租。
(12分)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 中国古代部分朝代移民情况
战国
吴、楚、越等国随着人口增多,人民渐渐移居平原,太湖平原、宁沼平原和江汉平原部分获得开发
秦
公元前218年,秦朝经过多年战争夺取今广东、广西、越南东北一带,又把十数万戍卒和罪犯安置到岭南,在南越设置南海、桂林、象郡,主要行政官员由中原移民担任
西汉
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河西走廊和湟水流域的匈奴人不是被驱逐就是被内迁,这里的空白完全由内地汉族移民来填充
魏晋
三国时期,移民开始进入今浙江南部和福建北部,吴国设置几个新县。
西晋末年,大批南迁人口涌入长江三角洲,部分移民进入福建,设在福建境内的政区又增加了
明
约有20余万汉族移民迁入贵州,在镇远、平越等地屯田,来自内地的铁制农具,耕作方法广泛使用,逐渐取代刀耕火种的落后生产方式
清
康熙年间,汉人大量迁入察哈尔地区,到雍正时设多伦、张家口、独石口三厅,多伦作为一个土产集散地及宗教都市而兴盛起来,张家口也成为商业中心
——据葛剑雄、曹树基、吴松弟《简明中国移民史》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对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
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移民对于边疆开发的作用。
解答此类开放性试题,除了对材料信息提取外,还要注意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论证。
本题首先依据材料拟定论题,然后据表格信息分别从秦汉、魏晋和明清时期对于边疆开发的措施来分析论证。
[答案] 示例 论题:
移民活动促进边远地区开发与疆域的扩大。
(2分)
阐述:
秦和西汉时期,古代王朝以行政和军事手段推行强制移民;魏晋时期民众自发移民,官府因势利导,都拓展了行政区域,设置行政机构管理,对于政权的巩固、边防力量的加强有重要作用;明清时期,移民广泛分布,政府实行屯田等经济手段鼓励农业、商业贸易的发展,改变了边远地区的经济面貌,加强了内地与边疆的联系,有利于国家统一,边疆安宁。
综上,移民活动,尤其是内地至边疆的移民,扩大了疆域,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地区经济开发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