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高三地理联考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628646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40.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泉州市高三地理联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福建省泉州市高三地理联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福建省泉州市高三地理联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福建省泉州市高三地理联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福建省泉州市高三地理联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泉州市高三地理联考试题.docx

《福建省泉州市高三地理联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泉州市高三地理联考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省泉州市高三地理联考试题.docx

福建省泉州市高三地理联考试题

2015年秋季南侨中学、荷山中学、南安三中、永春三中、永春侨中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联合考试地理试题

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共44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读南昌市某月气温曲线图,回答1-3题。

1.正常年份,该气温出现的月份最可能是()

A.3月B.6月C.IO月D.12月

2.该月23日与8日的天气状况分别可能是()

A.多云、阴雨B.晴朗、多云

C.阴雨、晴朗D.晴朗、阴雨

3.该月南昌市出现若干次降水,其降水的成因及主要类型最可能是()

A.热力作用形成的对流雨B.冷锋活动形成的锋面雨

C.地形抬升形成的地形雨D.热带气旋形成的台风雨

古诗曰:

“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

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

”结合下图和所学知识,完成4-6题。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河流的东岸是侵蚀岸B.“新住处”多位于乙地

C.乙岸河床较陡宜建河港D.河流流向为自南向北流[]

5.“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中桑落洲即指江心洲,多位于河流下游,一般是由于()

A.河道凹岸流水侵蚀而成B.河流水位下降,河床露出而成

C.河流涨水淹没沙洲而成D.河道变宽之处,泥沙淤积而成

6.几条引水至小镇的线路中,方案设计较合理的是()

A.①B.②C.③D.④

下面的图A为长江中游河段与某湖泊的水体交换示意图,图B为图A中Q点河流水位和P点湖泊水位随季节的变化曲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7-8题。

7.依据图中信息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湖泊储水量最大的时间点是③B.8月,PQ河段流速最快

C.一年中,PQ河段由P流向Q的时间长D.10月,PQ河段流向为P→Q

8.7月河流与湖泊水位同时降低的最主要原因是()

A.灌溉用水量增加B.南水北调调水量大

C.河流上游来水量小D.伏旱天气,降水量小

下面的左图为大陆东岸的某河段示意图,右图为左图中EF处的河床横断面图。

读图回答9-10题。

 

9.下列关于图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EF处,离河岸越远的地方岩石年龄越老

B.地势北高南低

C.④处河岸比②两处侵蚀严重

D.①处比④处建港条件优越

10.下列关于图中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位于南半球B.有可能出现凌汛现象

C.全年流量变化小D.EF附近河段是地下水补给河水

读“2011年日本地震海啸后太平洋形成的巨型垃圾海上漂移示意图”。

完成11-12题。

11.促使垃圾沿图示方向漂移的地理因素,主要是()

①盛行西风 ②西北季风③北太平洋暖流④日本暖流

A.①③B.②④

C.①④D.②③

12.关于海上垃圾漂移的特点和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

A.2014年垃圾将漂移至美国西海岸

B.海上漂移垃圾的密度越来越大

C.海上漂移的垃圾影响范围越来越大

D.十年后,漂移的垃圾可能影响到中国海域

海岸线的进退主要受到流水沉积、海水侵蚀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读某海岸线历史变迁图,回答13-14题。

 

13.近现代以来,图中海岸一直以堆积作用为主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4.图中乙处的海岸线变化较大,下列关于其所受外力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4至12世纪,侵蚀作用为主

B.12至15世纪,堆积作用为主

C.15至19世纪,侵蚀作用为主

D.19世纪至现代,堆积作用为主

 

洋面封冻产生的效应叫做洋面封冻效应,下图是“洋面封冻效应与水、气候、生物相互作用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15-17题。

 

15.根据图中各项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数字①②③所代表的内容分别是()

A.气候变暖、温室作用加强、气候变暖

B.气候变冷、温室作用减弱、气候变冷

C.气候变暖、温室作用减弱、气候变冷

D.气候变冷、温室作用加强、气候变暖

16.图中由“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导致①的过程中,体现出的地理原理是()

A.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减弱

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增强

C.氟氯烃对臭氧的破坏作用加强

D.大气的保温效应加强

17.图中各项内容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一种动态的平衡关系,若其中某一环节遭到破坏,就会导致这种平衡关系的失常。

目前,这种平衡关系失常对人类产生的危害最有可能是()

A.引起海平面下降B.腐蚀建筑物

C.导致世界各国家经济结构的变化D.皮肤癌患者增多

净初级生产量指在初级生产过程中,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中扣除植物呼吸作用消耗掉的那部分,剩下的可用于植物的生长和生殖的能量。

下面的左图为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随气温变化图,右图为净初级生产量随年平均降水量变化图。

读图回答18-19题。

18.仅考虑气温的影响,净初级生产量()

A.随气温升高而增大B.随气温升高而减小

C.随气温升高先增后减D.最大值在25℃

19.下列生态系统中,净初级生产量均值最大的是()

A.温带沼泽湿地B.针叶林C.中纬度草地D.荒漠

下图中实线为等高线(单位:

m),虚线为某地理事物的界线。

读图完成20-22题。

 

20.若上图中虚线表示我国某山地的自然带的界线,其中X表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则该山地可能是()

A.阴山B.天山C.秦岭D.南岭

21.下图中最能正确示意X地理事物分布的是()

 

22.若XY表示不同的岩层,其中X岩层年龄比Y岩层的古老,则该地的构造地貌是()

A.背斜谷B.背斜山C.向斜谷D.向斜山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6分)

二、综合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56分)

23.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8分)

材料一瑞士再保险公司2014年发布一项新的评估报告,罗列了全球十个最危险的城市,加尔各答名列第七,原因是其周边地区最易受到河水泛滥等灾害的威胁。

下图为孟加拉湾周边部分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孟加拉湾沿岸某两地的各月降水量(单位:

mm)

月份

地点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10

128

89

55

39

24

41

49

67

180

349

419

11

30

35

60

142

288

411

349

288

143

26

17

(1)与乙区域相比,甲区域的地势特点是什么?

简析其成因。

(8分)

(2)分析加尔各答最易受到河水泛滥影响的原因。

(4分)

  

 

(3)能反映拜蒂克洛降水特征的是地(填①或②),分析其降水量季节差异的原因。

(6分) 

 

24.郑渝(郑州至重庆)铁路是中国高速铁路网规划的重要线路,初步规划有①线、②线两种方案。

左图为郑渝高速铁路规划示意图,右图表示A山地垂直地域分异状况。

读图回答问题。

(22分)

 

(1)描述②线经过的A山地南坡与北坡垂直自然带谱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10分)

 

(2)夏秋季节,甲地附近有夜间多雨的现象。

结合地形特点,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分析其原因。

(8分)

 

(3)对规划中的①、②两条线路,你认为哪一条更合理,简述理由。

(4分)

 

25.艾比湖位于准格尔盆地海拔最低处,有博尔塔拉河、奎屯河、精河三条河流直接汇入。

研究表明,近60年来,由于气候变化,三条补给河流的径流总量呈增加趋势,但艾比湖的入湖流量和湖面却不断减小,周边盐场增多。

下图为艾比湖的位置和水系图。

(16分)

(1)结合艾比湖湖岸线变化,推测其湖底坡度特点。

(4分)

 

(2)分析艾比湖流域径流总量增加,而湖面却不断缩小的原因。

(6分)

 

(3)请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湖泊面积缩小产生的影响。

(6分)

 

2015年秋季南侨中学、荷山中学、南安三中、永春三中、永春侨中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联合考试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4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B

B

D

A

D

D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B

C

C

D

A

C

C

A

C

题号

21

22

答案

B

D

二、综合题(共56分)

23.

(1)特点:

地势低(或海拔低)(2分),起伏小(2分);原因:

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2分),久经外力侵蚀(2分)。

 

(2)降水多,且集中在夏季;位于河流下游,地势低平。

(4分) 

(3)①(2分) 拜蒂克洛夏季位于西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2分);冬季位于东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2分)。

24.

(1)差异:

与北坡比,南坡垂直自然带的数目更多、带谱更复杂(2分);同一自然带南坡分布的海拔更高(2分);山麓自然带南坡为常绿阔叶林带(北坡为落叶阔叶林带)(2分)。

原因:

与北坡比,南坡为向阳坡,较同海拔的阴坡热量更丰富(2分);南坡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量更大(2分)。

(2)夏秋季节空气中水汽含量大(2分);河谷地形(2分);夜间山坡因辐射冷却,其降温速度比同高度的空气更快,气压升高(2分);冷空气沿坡地向下流入谷底,迫使谷底暖湿空气抬升,易形成降雨(2分)。

(3)(只答①线或②线方案,没有说明理由的不得分。

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①线方案。

理由:

①线与②线比,①线所经地区地形较平坦,施工难度较

小,投资较少(2分);①线所经的城市较多,人口较密集,经济效益较高(2分)。

或②线方案。

理由:

②线与①线比,②线所经地区占用耕地较少(2分);②线所经的城市较少,人口较稀疏,征地费用较低(2分)。

25.(1

)湖底的西北部、西南部坡度较小(或西部坡度较小)(2分);东北部、东南部坡度较大(或东部坡度较大)(2分)。

(2)艾比湖属于内流湖,入湖河流主要靠冰川融水和少量降水补给,近年来,由于气候变暖,冰川融水和降水增加,导致流域内径流总量增加(2分);随着河流沿岸人口增多、耕地面积扩大,水资源消耗加剧,导致入湖水量减少(2分);艾比湖湖面的变化,人类活动的影响超过了气候变化的影响,所以湖面不断缩小(2分)。

(3)湖面缩小导致周围地区更加干旱,蒸发加剧,荒漠化不断加重和土地盐碱化不断加重;湖床裸露,增加了新的沙源,沙尘暴天气频繁;周围地区温差加大;湖泊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植被减少,大风日数增多等。

(每点2分,回答三点即得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