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月月考2.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月月考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月月考2.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月月考2
月月考
(二) 优化重组阶段测评卷(B)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节日大都与月亮的运动有关,其设定以月的弦、望、晦、朔为基准。
在春节、端午、中秋三大传统节日中,中秋节形成最晚,但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着古老的渊源。
日月崇拜是原始宗教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古代很早就有祭祀日月的宗教礼俗。
殷人将日月称东母与西母,周代依据日月的时间属性行朝日夕月的祭礼,“夕月”即秋分日的晚上在西门外祭月。
春秋战国时,日月神被称为东王公、西王母。
沂南汉画像石中东王公、西王母分坐在柱状物(昆仑山)上,西王母两旁跪有捣药的玉兔,由此可知,晋代郭璞《山海经图赞》中“昆仑月精”的说法言之有据,而后世的月神嫦娥即由西王母演变而来。
秦汉时期日月祭祀仍为皇家礼制,此后直至明清历代都有秋分祭月的礼仪。
上古时期祭月列入皇家祀典而例行祭祀后,民间缺少了祭月的消息,这可能与古代社会的神权控制有关,像日月这样的代表阴阳的天地大神,只有皇家才能与之沟通,一般百姓无缘祭享。
隋唐以后,随着天文知识的丰富与文化观念的进步,人们对月亮有了较理性的认识,月亮的神圣色彩明显消退。
这时皇家也逐渐失去了对月神祭礼的独占权。
对一般平民来说,月亮不再是那样“高不可及”。
唐朝虽没有中秋节,但唐人精神浪漫,亲近自然,中秋赏月已成为文人的时尚,吟咏中秋明月的华章丽句寻常可见,如许浑《鹤林寺中秋夜玩月》云:
“中秋云尽出沧海,半夜露寒当碧天。
轮彩渐移金殿外,镜光犹挂玉楼前。
”
在宋代,中秋节已成为民俗节日。
文人沿袭赏月古风,但其情趣大异于唐人。
唐人大多由月亮的清辉联想到河山的壮美,友朋千里,邀赏明月,诗酒风流,如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就借秋月抒发了感物怀人的情思。
宋人常以月之阴晴圆缺,喻人生变化无常,苏轼《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就寄托着这种浩叹。
似乎中秋明月的清光,也难掩宋人的感伤。
不过对于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一种形态,即世俗的欢愉。
北宋东京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东京梦华录》)。
南宋杭州中秋夜更是热闹,在银蟾光满之时,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楼,临轩玩月,酌酒高歌;中小商户也登上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圆子女,以酬佳节”(《梦粱录》);市井贫民“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梦粱录》)。
团圆是中秋节俗的中心意义。
宋人的团圆意识已与中秋节令发生关联,宋代城市居民阖家共赏圆月,就体现了这一伦理因素。
明清时期,由于理学的浸染,民间社会乡族观念增强,人们对家庭更为依恋,中秋节正是加强亲族联系的良机。
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月饼在宋代已经出现,但以月饼为中秋特色食品及祭月供品的风俗大概始于明朝,小小的月饼在民间生活中作为团圆的象征与联系亲族情感的信物互相馈送。
节日是日常生活的亮点,节俗文化是时代精神的聚焦。
中秋经历了文人赏月的雅趣,民间拜月的情趣,以及有心吃月饼而无心看月的俗趣,节俗形态从古至今发生了重大变化。
一部中秋节俗形态演变史,也是一部中国民众心态的变迁史。
(选自萧放《团圆饼与月亮节
——中秋节俗形态的变迁》,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于日月,殷人称东母与西母,春秋战国时称东皇公、西王母,汉代称东王公、西王母,从这些称呼可以看出,中国古人的日月崇拜有一脉相承之处。
B.唐宋两代都有文人赏月的风尚。
唐人多借月表达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赞美,体现出诗酒风流的情趣,而宋人常因月抒发感伤之情。
C.南宋时的都城杭州,中秋夜热闹非凡,不仅富家巨室、中小商户宴饮赏玩,“以酬佳节”,连财力匮乏的市井贫民也勉力寻欢,足见中秋在当时已是非常重要的节日。
D.中秋的节俗文化经历了不断丰富与演变的过程,如宋人赋予中秋节阖家团圆的意义,明人则将月饼引入中秋节,作为团圆的象征与联系亲族感情的信物。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项,说法绝对。
原文中“以月饼为中秋特色食品及祭月供品的风俗大概始于明朝”只是推测,因此不能说“明人则将月饼引入中秋节……”。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弦、望、晦、朔是月亮在运动过程中被人观察到的不同形态,是中国大多数节日设定的基准,如中秋节的设定就与“望”有关。
B.中秋节源于原始宗教中的月亮崇拜,但形成较晚。
唐代文人已有中秋之夜赏月的风尚,到宋代,中秋则成为重要的民俗节日。
C.沂南汉画像石中的西王母为月神,居于昆仑山,后演变为月神嫦娥。
晋代郭璞《山海经图赞》中“昆仑月精”的说法即以此神话为依据。
D.唐朝的一般民众将月亮视为欣赏的对象,而不再觉得它高不可及,这跟天文知识的丰富、文化观念的进步和皇家丧失对祭月的独占权大有关系。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项,曲解文意。
根据原文,“晋代郭璞《山海经图赞》中‘昆仑月精’的说法”的依据只是“西王母为月神,居于昆仑山”,不包括西王母“后演变为月神嫦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月为天地大神,在宗教祭祀中地位重要,上古时期统治者独占祭月权之后,直至隋唐以前,一般民众无权祭月,中国民间也没有祭月的风俗。
B.尽管唐宋文人赏月的情趣大异,但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和苏轼《中秋月》都是借月抒怀的感伤之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C.在宋代,中秋已是团圆佳节,到明清时期,理学的影响增强了民间社会的乡族观念和人们对家庭的依恋,于是中秋节更成为共享天伦与联系亲族的良机。
D.中秋节俗形态丰富,从文人雅士赏玩明月,到民间阖家团圆共赏明月,再到以月饼相赠加强亲族联系,这些习俗的演变折射了时代精神的变迁。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项,理解有误。
从《中秋月》的内容及上文语境来看,《中秋月》是在抒发“人生变化无常”的“浩叹”,并无思念友人之意。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端午的阳光
熊红久
公元前278年的五月初五,被流放至汨罗江畔的屈原,得知秦国军队已攻破楚国郢都,顿时感到支撑生命的最后一点亮光熄灭了。
当他把“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诗句吟诵给江边渔父的时候,就已经决定,要将自己的清澈与江水的澄明合二为一了。
我知道,这是屈子为保留个体纯净最无奈的选择,也是迄今为止,文化祭坛上最高尚的选择。
最终,三闾大夫坐在了汨罗江边,坐在了五月初五的阳光里,把最后的生路溺死水中。
怀中石的沉重,恰如其心,所以屈原是抱着自己冰凉的心,走进激流之中的。
而那些“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诗句,留在了岸上,留给了端午。
一条江因为成了一个诗人心灵最后的归属地,而永远被世人铭记。
一个普通的节日,因为收留了伟大诗人的高尚魂魄,而内涵充盈。
端午,把缅怀和敬仰裹成了节日的粽心。
节日的寿命当然要比人的寿命长久许多,所以,三闾大夫把自己的傲骨托付给了这个日子。
在结束自己肉体生命的同时,也放射出了精神的光芒。
被江水濯洗的灵魂,恍如江面的粼粼波光,刺痛了后人的视线和思想。
我知道,这种深入骨髓的隐痛,来自时间深处的行吟,一个背负着深重苦难,行走了两千多年的节日,其实是在为自己的存在寻找一个答案。
所以,端午节带给我们的,应该是溯流而上的文化追源,恰如诗人余光中所说:
“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
”
以我们现在的视角来看,用一个诗人的陨落,唤醒了一种文化的崛起,就像屈大夫生未能拯救楚国,却用死成就了《离骚》一样。
忽然觉得,端午节其实更像包裹粽子的苇叶了,它把所有的内容和精髓,密密细细地包藏起来,让我们极具耐心地一层层打开,最后领略到事物的真相。
熟透之时,苇叶汲取了糯米的黏质,糯米渗透着苇叶的清香,似如端午与屈子之间的浸染,节与人的统一。
我对端午节的最初认知,完全来自于粽子。
那时候的小学课本,还没有涉及“楚辞”或者《离骚》的片言碎语,文化不高的母亲也无法给我们讲述端午节的由来,好在粽子并不因为我们的无知而改变所蕴含的味道。
所以,我总会把端午节和甜香黏软的糯米联系起来。
这使得整个贫乏的生活,还能透射出星星点点的光亮,就像枯枝间的苞蕾,渗漏出些许隐秘的春意。
现在看来,那些夹杂在一年日历中为数不多的能激发我们饮食向往的节日,早已成为精神上抵挡艰难生活的盾牌。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应该为拥有这些值得回味的生活而向三闾大夫叩谢。
对童年而言,这是一个多么充满人情关怀的节日啊!
那种甜腻的感觉,一直泛舟舌津。
后来知道了屈原和楚怀王,知道了《国殇》和汨罗江,知道了每年这一天,人们蜂拥江岸,插艾蒿、挂菖蒲、吃粽子、竞龙舟,把一种悲情的怀念渲染成了欢悦的行为,热热闹闹,轰轰烈烈。
历史会在很多场合拐出一道弯来,就像屈原投江时所选择的河泊潭一样——它是汨罗江注入洞庭湖口前的弯曲处。
这种弯道,对河流而言,只是改变了水的流向;对三闾大夫而言,却是以生命为笔,填充了历史的章节,引领了情感的走向。
许多典故都停泊在河流的弯道,这些远航至此的细节,因为承载了有温度的夙愿,使得坚硬的历史柔软了许多。
所以,更多的时候,是生命的结局让历史的叙述更具悲情。
明白了这一点,再品尝粽子时,心情会沉重许多。
事情往往是这样,在分享一种传统时,我们更多的时候只在关注它所带来的结果,而其中蕴含的真谛,却很少探究了。
因为时空的距离,让来源变得愈加缥缈和混沌。
好在历史给了我们最好的解决方式,它让时间淡化了一个国家的破碎的同时,却强化了一种品质的高贵。
它让我们穿越两千三百年的距离,聆听到了一条河流古老的潮汐。
这时候的端午,或许更像是一缕阳光,从汨罗江的源头流淌过来,映照着江边每一位过客的内心。
我知道,有些品格是无法超越的,它更像一面古镜,端放在我们必经的路口,让人们从历史影像中,找到现实的映像。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4.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写汨罗江因屈原而被人铭记,主要是为了证明名家名作对于名胜的重要意义,正如欧阳修之于醉翁亭、范仲淹之于岳阳楼,表现了山河与文化血肉相连。
B.文中诗一般的语言,意蕴深厚,充满张力,所引用的余光中“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一句,用了借代的手法写出了屈原在中国文化中的开创性作用。
C.文章末段赞颂了屈原伟大的品格无人能企及,它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的不足,促使我们反思并不断提升自己,强化了屈原精神在现实中的意义。
D.文章以“端午”为线索组织材料,回顾了对端午节的认知过程,作者对自己最初只喜欢端午节粽子的浅薄感到惭愧,对世人将悲情渲染成欢悦感到不满。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项,理解错误,作者写汨罗江因屈原而被人铭记的目的并不是谈名家名作与名胜之地的关系。
C项,理解错误,“屈原伟大的品格无人能企及”,与原文“有些品格是无法超越的”不一致。
D项,错在“惭愧”和“不满”,文中并无此意。
5.文章前三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写了屈原在五月初五自沉汨罗江的事件,点明了屈原与端午节的关系(端午节纪念屈原的来由)。
(1分)②内容上,表现了屈原纯洁高尚的品质,赞颂了屈原忠贞不渝的爱国精神。
(2分)③结构上,照应了题目,引发了下文关于端午节的感想。
(2分)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本题第一问要求分析概括前三自然段的内容:
首段点明时间及屈原得知楚国灭亡倍感失意;第二段写屈原决意沉江;第三段写屈原怀石自沉汨罗江,汨罗江永远被后人铭记,端午节由此而来。
第二问考查前三段的作用,可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
内容上,通过屈原沉江的事件表现屈原以身殉国的爱国精神和“举世皆浊我独清”的高尚品质;结构上,承上启下,以屈原在五月初五的阳光下沉江照应题目“端午的阳光”,引出下文关于端午节的感想。
6.从全文看,“端午的阳光”有几重含义?
请简要分析。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它是公元前278年的五月的阳光,是照着屈原投江的阳光,是历史的见证。
②它是屈原的精神之光、品德之光(或精神的光芒)。
③它是端午节的文化之光。
屈原的爱国、正直,屈原的纯洁、高贵,就像阳光一样映照着后人的内心。
(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作品标题的能力。
分析题目的多重含义,需要我们在文本中寻找答案。
全文“阳光”直接出现有两次:
第一次是第三段开头,“坐在了五月初五的阳光里”,这时的五月初五还不是端午节,“阳光”是屈原沉江的见证;第二次是倒数第二段的结尾,“这时候的端午,或许更像是一缕阳光”,在这里,“端午节的阳光”象征着端午节这一节日的文化内涵。
间接出现的“阳光”有一次,第五段写屈原“在结束自己肉体生命的同时,也放射出了精神的光芒”。
据此,“端午节的阳光”不仅是屈原沉江的见证,还是屈原精神的化身,寓意屈原所具有的爱国精神和高贵品格。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陆谷孙的词典人生
单调烦琐、繁重艰辛,还容不得一丝差错,这就是词典编纂。
而正是在这个少人喝彩的领域中,陆谷孙先生投入40余年,只做了一件事——与时间赛跑编词典。
陆谷孙1940年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余姚。
17岁时他考入复旦大学外文系,硕士毕业后分配留校。
1970年,陆谷孙被“发配”去编词典,之后他参与了《英汉大词典》筹备和编写全过程。
编词典的冷板凳太难坐,陆陆续续,最初关在一起编《英汉大词典》的人,高考、考研、出国,几乎走光。
唯有陆谷孙把板凳坐穿,且坐出了滋味。
1986年陆谷孙出任《英汉大词典》主编,承诺“一不出国,二不兼课,三不另外写书”,全身心投入,其中甘苦难对人言。
1991年,《英汉大词典》大功告成,陆谷孙幽默地表示,自己终于得以“痛快地睡了一觉”。
1500万字的《英汉大词典》,是中国学人独立研编的第一部大型综合性英汉词典,更被列为联合国必备工具书。
考虑到全球兴起“中国热”,陆谷孙又在2000年“自讨苦吃”开始编纂《中华汉英大词典》。
陆谷孙说:
“编词典就像做厨子,受不了做饭做菜的热气,就不要轻易进词典编纂的厨房。
”这种劳心劳力的活,评职称时却不能算作成果,浮躁、逐利者避而远之,他却沉浸其中。
没有专业团队,参编人员全部是兼职,直到2020年这部词典才完成。
《中华汉英大词典》内容兼收并蓄,例证亦庄亦谐,从中医穴位到阴阳八卦都以英文详尽诠释。
学界认为,它深度打通了中英两国文化。
编词典,窥一斑而见全豹,处处可见文化态度和价值观。
陆谷孙既是英语痴人,深爱莎士比亚,是外国文学的知音,却也醉心于中华传统文化,要求学生热爱母语。
他编纂的《中华汉英大词典》“简繁兼顾”,目的是“希望通过英语,让海峡两岸和香港的文化身份慢慢趋同”。
他编词典,态度民主、包容并蓄,尽量不用一锤定音式的单一答案,而是把众多实例收录其中,让人深刻感受词语的色彩斑斓。
陆谷孙说,语言是大众使用的,编词典没有权威,没有围墙,“编者也是读者和使用者,使用者也是编者”。
但他也态度鲜明,拒绝让词典成为“网民的涂鸦场”,“直男癌”等侮辱性词语,他坚决不收。
陆谷孙说,翻译令他想起“抵达”,从一种文字出发,去“抵达”另一种文字的彼岸。
陆谷孙的学生说,先生内心深处的治学理想,是从另一种文化抵达中华文化,擦去中华传统文化上的灰尘,让它重新发光,映照世界。
一次,接受电视台拍摄,陆谷孙先生淡然拒绝了“泰斗”和“大师”的美誉。
他的一生,不当挂名编委白拿稿费,不出席商业活动和荣誉颁奖礼,宁可幽居陋室,琢磨中英互译的美妙。
除了皓首穷经地编纂词典,陆谷孙先生最为享受的身份是“教书匠”。
在复旦,陆谷孙是著名的英语系“老神仙”,这不仅指他的学问之深、辈分之高,更指先生的性格风骨。
他是一个非常渊博、有趣的人,毫无学究气和词典式的“枯燥”。
复旦大学数千名研究生评选“十大杰出教授”,陆谷孙以最高分列居榜首。
每逢他上课讲莎士比亚,学生从四面八方赶来如同参与盛会。
当时代很浮躁的时候,先生始终保持着内心的宁静,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往哪里去,知道自己的文化担当与使命。
对这样的精神贵族,最好的写照,便是哈姆莱特的“身虽囿核桃,心为无限王”。
(选自《新华每日电讯》,有删改)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陆谷孙把编词典比作做厨子,是因为这项工作费时费力,需要下苦功夫;对于这项一般人难以长久坚持的工作,他乐在其中。
B.陆谷孙淡泊名利,编词典在评职称时不能算成果,他却全身心投入,并且拒绝“泰斗”和“大师”等美誉,不出席商业活动和荣誉颁奖礼。
C.陆谷孙不仅学养深厚,而且有着一颗赤子之心,他虽痴爱英语,但要求学生热爱母语,希望他们从另一种文化抵达中华文化。
D.陆谷孙编纂词典但毫无词典式的“枯燥”,他非常渊博而又有趣,被复旦研究生评选为学校“十大杰出教授”之首。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项曲解文意,“从另一种文化抵达中华文化”不是陆谷孙对学生的希望,而是学生对陆谷孙治学理想的概括。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
A.词典编纂工作枯燥、繁重,且要求十分细致,而陆谷孙一做就是40多年,他把词典编纂当成了自己一生的事业。
B.陆谷孙主持《英汉大词典》的筹备和编写工作,在编写过程中很多人离开,而他一直坚守,到1991年大功告成。
C.陆谷孙编纂《中华汉英大词典》的一个目的是让更多外国人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他在编写过程中融入了自己的文化思想。
D.陆谷孙在编写《中华汉英大词典》时,主张包容并蓄,尽可能详细地收录实例,但他也坚决拒绝收录网络语言。
E.陆谷孙编纂词典的态度是开放的,比如他主张“简繁兼顾”,认为编词典“没有围墙”,他编写的《中华汉英大词典》被认为深度打通了中英文化。
答案:
BD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项,“陆谷孙主持《英汉大词典》的筹备和编写工作”错误,1986年陆谷孙才出任《英汉大词典》主编,前期只是参与。
D项,“坚决拒绝收录网络语言”表述不准确,他是“拒绝让词典成为‘网民的涂鸦场’”,拒绝收录“侮辱性词语”。
9.作者在文末用《哈姆莱特》中的名言“身虽囿核桃,心为无限王”来评价陆谷孙,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一评价的理解。
(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对“身虽囿核桃”的理解:
陆谷孙长期全身心投入到词典编纂工作之中,心无旁骛,长达40余年,对于很多人来说,他的世界似乎很狭窄。
②对“心为无限王”的理解:
陆谷孙热爱词典编纂这份工作,品尝到了潜心研修的乐趣,虽幽居却能感受中英互译的美妙,形成了自己的编纂思想,开拓了精神的无限空间。
③这是对陆谷孙先生的高度评价,在浮躁的时代,陆谷孙先生能有这样的精神世界,值得我们学习。
(①②每点2分,③1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能力。
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身虽囿核桃,心为无限王”本身的意思。
“囿”是“被限制”的意思,那么这句话的意思是:
身体虽然被限制在核桃中,心却可以做无穷领域的王。
然后回到材料中,联系陆谷孙的事迹进行分析。
“核桃”指的就是编纂词典这项工作,陆谷孙40多年只做这一件事,在别人看来他的世界似乎是狭窄的。
但他的心却是飞扬的,他热爱这份工作,从工作中有所得。
需要注意的是,在联系陆谷孙的事迹进行分析后,还要对此进行进一步评价,挖掘其社会意义。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曹修古字述之,建州建安人。
进士起家,累迁秘书丞、同判饶州。
宋绶荐其材,召还,以太常博士为监察御史。
奏:
“唐贞观中,尝下诏令致仕官班本品见任上,欲其知耻而勇退也。
比有年余八十,尚任班行,心力既衰,官事何补。
请下有司,敕文武官年及七十,上书自言,特与迁官致仕,仍从贞观旧制,即宿德勋贤,自如故事。
”因著为令。
修古尝偕三院御史十二人晨朝,将至朝堂,黄门二人行马不避,呵者止之,反为所詈。
修古奏:
“前史称,御史台尊则天子尊。
故事,三院同行与知杂事同,今黄门侮慢若此,请付所司劾治。
”帝闻,立命笞之。
晏殊以笏击人折齿。
修古奏:
“殊身任辅弼,百僚所法,而忿躁亡大臣体。
古者,三公不按吏,先朝陈恕于中书榜人,即时罢黜。
请正典刑,以允公议。
”久之,擢尚书刑部员外郎、知杂司事、权同判吏部流内铨。
未逾月,会太后兄子刘从德死,录其姻戚至于厮役几八十人,龙图阁直学士马季良、集贤校理钱暧皆缘遗奏超授官秩,修古与杨偕、郭劝、段少连交章论列。
太后怒下其章中书大臣请黜修古知衢州余以次贬太后以为责轻命皆削一官以修古为工部员外郎同判杭州。
会赦复官,卒。
既没,人多惜之。
家贫,不能归葬,宾佐赙钱五十万。
季女泣白其母曰:
“奈何以是累吾先人也。
”卒拒不纳。
太后崩,帝思修古忠,特赠右谏议大夫,赐其家钱二十万。
修古无子,以兄子觐为后。
曹氏自修古以直谅闻,其女子亦能不累于利,世以是贤之。
(选自《宋史·曹修古传》,有删改)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宿德勋贤勋贤:
美好贤能
B.自如故事故事:
旧日的典章制度
C.请付所司劾治劾治:
审查治罪
D.宾佐赙钱五十万赙钱:
为助办丧事而赠送给丧主的钱财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实词的含义的能力。
勋贤:
有功劳、有贤能的人。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太后怒/下其章中书大臣/请黜修古知衢州/余以次贬/太后以为责轻/命皆削一官/以修古为工部员外郎/同判杭州
B.太后怒/下其章中书/大臣请黜修古知衢州/余以次贬/太后以为责轻/命皆削一官/以修古为工部员外郎/同判杭州
C.太后怒/下其章中书大臣/请黜修古知衢州/余以次贬/太后以为责轻/命皆削/一官以修古为工部员外郎/同判杭州
D.太后怒/下其章中书/大臣请黜修古知衢州/余以次贬/太后以为责轻/命皆削/一官以修古为工部员外郎/同判杭州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先通读大意,然后再根据句意和结构等进行断句。
“请黜修古知衢州”的主语是“大臣”,二者中间不能断开,故排除A、C;“一官”是“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