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docx
《中国地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地理.docx(7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地理
目录
第二章中国的地理区位及地理意义6
一、中国的地理位置6
二、中国在世界的地位6
三、中国地理区位的评价6
四、中国的疆界与国土6
第三章中国自然地理结构7
第一节中国地表结构及其评价7
一、中国地表结构的基本特征7
(一)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7
(二)山脉众多,起伏显著7
(三)地貌类型复杂多样9
二、中国宏观地貌格局的形式10
三、中国地表结构的评价(按要素评价)11
第二节气候水热结构及其评价11
一、气候基本特征11
(一)季风气候显著11
(二)气候的大陆性强12
(三)气候类型复杂多样13
二、影响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13
(一)地理位置13
(二)下垫面因素13
(三)大气环流13
三、水热组合结构14
(一)气温14
(二)降水14
四、几种特殊天气14
(一)寒潮15
(二)台风(热带气旋)15
(三)梅雨15
五、中国气候评价p4015
第三节陆地水及开发利用15
一、中国的河川径流15
(一)流域15
(二)径流分布15
(三)水系结构(类型)(干流和支流组合成的性状)16
二、中国的湖泊16
(一)成因类型16
(二)分布16
(三)湖泊的开发与保护16
三、沼泽、山岳冰川和地下水17
(一)沼泽17
(二)山岳冰川17
(三)地下水17
四、中国的河流17
(一)黑龙江17
(二)辽河18
(三)海河18
(四)黄河18
(五)淮河19
(六)长江20
(七)珠江21
(八)额尔齐斯河21
(九)塔里木河(内流河)21
(十)雅鲁藏布江21
(十一)怒江21
五、水资源特点及开发利用21
(一)我国水资源的特点p6921
(二)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存在的问题21
(三)水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21
第四节海域与海岸22
一、海域环境p10822
二、海底地貌22
三、海岸22
(一)海岸线、海岸带、海岸22
(二)中国海岸的基本格局22
(三)港口建设、滩涂资源填图:
大港口p13322
(四)海岸带开发面临的问题p13422
四、岛屿p13522
五、海域环境评价p115-11622
六、海洋资源及开发利用p11722
第五节土壤与植被23
一、中国土壤植被的基本特征23
二、中国土壤植被的分布规律23
三、中国的土地资源与植被资源23
(一)土地资源23
(二)森林资源的特点24
(三)草原资源的特点24
第四章中国的人口与经济发展24
第一节中国的人口24
第二节第一产业的发展与不觉24
一、影响中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24
(一)我国自然要素对农业的影响(评价我国农业发展的条件)24
(二)非自然要素对农业的影响25
二、粮食作物的生产与布局25
(一)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布局25
(二)粮食能否自给自足的问题25
三、经济作物的生产与布局26
(一)经济作物的缺点26
(二)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26
四、林业畜牧业的生产与布局27
(一)林业27
(二)畜牧业27
五、中国农业发展方向——现代化农业、持续性农业、生态农业27
第三节第二产业的发展与布局28
一、工业发展与布局变化p202-p20428
二、能源工业布局28
(一)概述28
(二)煤炭工业28
(三)石油、天然气工业29
三、冶金工业布局29
四、纺织工业布局29
五、中国主要的工业地带和工业基地29
(一)三大工业地带29
(二)四大工业基地30
第四节第三产业的发展——交通运输业和旅游业的发展30
一、概述30
(一)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30
(二)存在的问题30
(三)发展方向30
二、中国的铁路运输30
(一)铁路交通的特点31
(二)改革开放后铁路运输的发展31
(三)中国的铁路网31
(四)铁路发展前景31
三、中国的水路运输31
四、公路、航空和管道运输31
一、旅游业的特点p24331
二、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优势31
三、存在的问题31
四、发展方向31
第五章东北区32
一、东北区的自然环境32
(一)山环水绕、平原广阔的半环形地形32
(二)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32
(三)广阔的森林和草甸草原32
(五)广泛分布的冻土32
(六)沼泽分布广泛,类型复杂多样33
二、东北的农业33
(一)评价发展农业的条件33
(二)完整的农业结构33
(三)存在问题33
(四)发展方向34
三、东北的工业——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工为主导的重工业基地34
(一)丰富的矿产资源34
(二)重要的工业中心34
(三)存在的问题34
(四)措施34
四、东北的交通34
五、东北的资源开发与环境整治p41835
第六章华北地区35
一、华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35
二、华北地区主要的地貌单元35
(一)黄土高原35
(二)华北平原36
三、华北地区的工业及交通36
(一)资源富饶36
(二)工业结构的调整36
(三)交通36
四、资源开发与环境整治p43537
第七章长江中下游地区37
一、自然环境特点p48237
二、发达的综合性农业37
(一)条件评价37
(二)农业生产特点37
(三)发展方向38
三、高度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基地p50238
四、交通运输与旅游业38
五、区域经济综合分析38
(一)优势38
(二)限制性因素38
(三)发展方向38
第八章东南地区39
一、自然环境特征p51539
二、东南地区的农业39
(一)条件评价39
(二)农业生产特点p52539
(三)农业发展方向39
三、东南地区的工业p52939
四、交通运输p53039
五、区域经济发展方向39
(一)优势40
(二)制约因素、存在问题40
(三)发展方向40
六、区域差异40
第九章西南地区40
第一节云贵川区40
一、自然环境40
二、农业40
(一)条件评价40
(二)农业生产特点41
(三)发展方向41
三、工业41
四、交通运输与旅游业p59641
五、区域经济发展41
(一)存在的问题41
(二)发展方向41
第二节青藏区41
一、自然环境41
二、农牧业42
(一)农牧业生产条件差42
(二)发展方向42
三、发展中的工业42
四、交通落后42
五、区域发展方向42
第十章西北内陆区42
一、甘新地区的自然环境与农牧业42
(一)自然环境42
(二)甘新地区的农牧业42
二、蒙宁区的自然条件环境与农业43
(一)自然环境43
(二)蒙宁地区的农牧业43
三、西北地区的工业43
四、西北地区的交通43
五、生态环境整治43
(一)水资源的开发利用43
(二)生态环境建设44
第二章中国的地理区位及地理意义
1、中国的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北半球、东半球。
2、经纬度位置——53031"N~3051"N跨度5500km;73022"E~135003"E跨度5200km。
【南北跨度影响热量,东西跨度影响水汽】
3、海陆位置——欧亚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南邻印度洋【使我国季风气候明显】
4、板块位置——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板块交接处活跃,易发生地震、火山等】
2、中国在世界的地位
1、在世界人口分布中的位置(目前最多)
2、在世界政区、经济格局中的位置(环太平洋经济圈——亚太经济区的核心大国)
3、在世界交通中的位置(欧亚大陆桥东部的交通要道)
4、主要社会经济指标<所用数据需为正式出版物或官方网站>
3、中国地理区位的评价
1、国土辽阔,生存空间大(从经纬度出发的评价)
2、中纬度大国,光热条件好(从经纬度出发的评价)
3、四季更替典型,气候不稳定,内陆干旱(海陆位置)
4、沿海大陆架宽广,多天然良港(海陆位置)
5、板块接触地带多火山、地震
6、位于亚太经济区的核心,区位优势明显
7、海陆兼备,对外交通便利
4、中国的疆界与国土
1、疆界与邻国
(1)与我国接壤的国家:
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14个,西京已除外,2005年属印度了)
(2)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
韩国、日本
(3)边界线最长的省份:
新疆56600公里,与8个国家相邻
2、国土面积
(1)陆地面积:
960万平方公里
(2)海域面积:
300万
(3)国土面积:
960+300=1260万km2
(4)海岸线:
大陆海岸线:
1.8万公里
岛屿海岸线:
1.4万公里
海岸线总长:
3.2万公里
3、中国的行政区划p358
(34个省级行政区)
掌握:
位置、简称、省会(首府)、轮廓
第3章中国自然地理结构
第1节中国地表结构及其评价
1、中国地表结构的基本特征
(1)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1、二级阶梯的界限:
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岷山—邛崃山—横断山脉
2、三级阶梯的界限: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第一级阶梯:
由一系列高大的山脉构成
第二级阶梯:
有广阔的高原和盆地构成
第三级阶梯:
以平原、丘陵和低山为主
四大盆地:
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2)山脉众多,起伏显著
1、以山地高原为主——山地约占陆地面积的1/3山地:
33%高原:
26%
“一些山脉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第一组:
南北走向的山脉(p17)
贺兰山
——宁夏和内蒙古的界山,内外流域的分界线
走向:
北北东
六盘山(又名陇山)
——宁、甘、陕交界地带
走向:
北北西
年降水量:
677毫米,黄土高原的“湿岛”
横断山脉
——中国最长、最宽和最典型南北向山系
由一组山脉组成:
邛崃山——岷江和大渡河的分水岭,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的地理界线
山体:
主峰四姑娘山,海拔6250米
资源:
动植物资源丰富
大雪山——大渡河和雅砻江的分水岭
主峰:
贡嘎山,海拔7556米,为横断山脉最高峰(海拔2850处冰川与森林共存)
沙鲁里山——金沙江和雅砻江的分水岭
四川省最长、最宽的山系
山体西侧:
“三江并流区”
四峡三江:
沙鲁里山、金沙江、芒康山、澜沧江、怒山、怒江、高黎贡山
怒山——怒江与澜沧江的分水岭
高黎贡山——西坡有近代火山群分布—腾冲火山群
有珍稀动物:
白眉长臂猿等
第二组东西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三列
北列:
天山、阴山
中列:
昆仑山、秦岭
南列:
南岭
相距各约8~10个纬度,具有明显的等距性
第三组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
小兴安岭、阿尔泰山、祁连山、喀刺昆仑山、可可西里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
小兴安岭:
资源:
封林自然保护区——保护红松母树林
火山地貌博物馆——五大连池火山群<火山堰塞湖>
第四组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
自西向东分为西列、东列、外列
西列: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武陵山、雪峰山
武陵山:
位于湖南西北部,黔、鄂、湘三省交界
有著名的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张家界森林公园、丰陵)
东列:
长白山脉、千山、鲁中低山丘陵、武夷山
武夷山:
特点:
丹霞地貌发育(红土)
是地球同纬度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
外列(大陆外侧的台湾岛上):
台湾山脉——有五列平行的山脉组成
山脉画图要求:
位置、走向、长度/.\/.\/.\/.\/.\/.\/.\/.\/.\/.\/.\
2、网格状镶嵌构造突出
——在枞横交错的网格状山地中,镶嵌着高原、平原、盆地p18-19
中国的丘陵p20
3、地势高差悬殊
——地区间海拔高差大
如:
青藏高原海拔4500米<——>四川盆地海拔500米左右
喜马拉雅山东端<——>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3)地貌类型复杂多样
既有五大基本地貌,又有特殊地貌
1、冰川地貌
分布于海拔5000米以上的极高山
2、荒漠地貌
中国的沙漠总面积约130万平方公里,占陆地总面积的13.6%
荒漠在地球上的分布:
(1)南、北纬150~350的亚热带
终年受亚热带高压的控制,空气干燥。
如:
北非的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
(2)温带内陆地区
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地形闭塞如:
中亚、我国西北、美国西部
风蚀地貌:
风蚀城堡:
高度可达10~30米,沙粒质坚硬
雅丹地貌:
4~10米
风积地貌—沙丘:
新月形沙丘、波浪形沙丘、复合型沙丘、金字塔形沙丘
3、黄土地貌
4、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
可溶性岩石在流水作用下所形成/云贵高原岩溶地貌典型,其他地区零星分布
地表喀斯特景观:
石林、峰林(漓江典型)、孤峰、溶蚀漏斗(俗名天坑)、天生桥(广西兴安的天生桥群)、边石堤(四川黄龙)、梯田状五彩池(产生的颜色与水中藻类有关)
地下喀斯特景观:
溶洞、地下河溶洞内的石钟乳、石笋、石柱
5、火山地貌(岩熔地貌)
石龙、熔岩暗道、熔岩钟乳
6、海岸地貌
基岩海岸、平原海岸、生物海岸
台湾野柳:
海蚀地貌
7、峡谷地貌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最深处达5382米,世界最深
2、中国宏观地貌格局的形式
1、板块运动的影响
——大地构造运动引起地面的隆升和沉降
地壳运动的力源机制:
热地幔对流—>带动岩石圈板块运动—>板块之间产生各种应力
三大板块及其运动方向:
亚欧板块向南滑动;印度洋板块向北滑动;太平洋板块向西北俯冲。
2、气候因素的影响
——气温与降水的变化,影响着风化、搬运和堆积作用的过程与强度
东部季风区
气候因素:
降水丰沛
影响:
流水侵蚀、切割作用——>丘陵低山广布
泥沙的搬运和堆积——>冲积平原
西北干旱区
气候:
降水少、蒸发强、风力强劲
影响:
干燥剥削作用——>风蚀地貌
堆积作用——>风积地貌
3、地表组成物质的影响p22
4、人类活动的影响
(1)大型工程改造地表形态
例如:
京杭大运河沟通了五大水系:
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灵渠、梯田,开挖矿山,兴修国防设施等
(2)不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改变地表形态
例如:
黄土高原
3、中国地表结构的评价(按要素评价)
1、地势产生的影响:
(1)有利于海洋暖湿气流进入内陆
(2)影响河流流向
(3)青藏高原加剧了气候的地域差异
2、山地众多产生的影响
(1)阻碍冷暖、干湿气团的交换(秦岭以南、以北气候差异极明显)
(2)产生泥石流等灾害,加剧水土流失
(3)带来降水(地形雨)
3、地势起伏产生的影响
(1)影响植被的垂直带普
(2)山地崎岖,交通不便
(3)蕴藏丰富的水利资源
4、地貌类型复杂多样产生的影响
(1)五种基本地貌类型齐全——有利于农业的多种经营
(2)特殊地貌类型多样——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
第2节气候水热结构及其评价
1、气候基本特征
(1)季风气候显著
1、什么是季风气候
广义的季风:
盛行风向随季节的改变而改变
狭义的季风:
仅指海陆季风
季风只是近地面层的现象
海陆热力差异,陆地升温、降温快
2、我国既有强盛的冬季风,又有明显的夏季风
强盛的冬季风:
陆上近地层:
高压系统
盛行:
偏北风
气团性质:
大陆气团
气候:
寒冷干燥
影响:
我国东部地区比同纬度世界各地气温低
明显的夏季风:
陆上近地层:
低压系统
盛行:
偏南风
气团性质:
海洋气团
气候:
湿热
影响:
带来充沛的降水(可解释长江流域为什么不是沙漠)
P26
3、我国季风区域
分界线: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2)气候的大陆性强
1、气候大陆性的一般表现:
内容
大陆性气候
海洋性气候
气温
年较差、日较差
大
小
最热月、最冷月
7月、1月
8月、2月
降水
明显的季节性、集中夏季
季节分配均匀、强度小
气候特征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潮湿
终年潮湿、多云雾、少阳光
2、我国气候大陆性强
——大陆度大于50和月较差大于100
3、我国气候的大陆性自东南向西北增强
分界线:
淮河、秦岭、川西山地、喜马拉雅山的连线
(3)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1、按气温划分不同的气候带
2、按水分条件划分4个干湿地区
(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
800400200等降水量线
2、影响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
(1)地理位置
1、纬度位置2、海陆位置
(2)下垫面因素
1、地势和山脉的影响(见第一节“三、中国地表结构的评价”)
2、青藏高原的影响
(1)青藏高原的动力作用——分支作用、屏障作用
分支:
阻挡北部冷空气南下。
使冷空气南下路径偏东,加强了冬季风的势力
对西风带的分支。
北支加强了冬季风的势力
屏障:
阻挡印度洋、太平洋水汽进入内陆,加剧了内陆地区的干旱
(2)青藏高原的势力作用——加强了季风形成的动能
冬季:
气流自高原向外辅散,加强冬季风
夏季:
气流从四周向高原辅合,加强夏季风
(3)大气环流
1、冬季环流系统
(1)气压中心:
蒙古高压、阿留申低压
(2)气团:
极地大陆气团
(3)锋面:
寒潮冷锋(极地大陆气团与变性极地大陆气团间形成的锋面)
华南准静止锋(各种变性极地大陆气团间形成的)
昆明准静止锋(变性极地大陆气团与西南暖流间形成)
2、夏季环流系统
(1)气压中心:
副热带高压、印度低压
(2)气团:
热带太平洋气团、赤道海洋气团
(3)锋面:
极锋(变性北来的极地大陆气团与热带海洋气团间形成)
3、水热组合结构
(1)气温
1、总特点——比世界同纬度年平均气温偏低:
500N:
5.80C,满洲里:
-140C
400N:
14.10C,天津:
12.20C
300N:
20.40C,杭州:
16.10C
200N:
25.30C,海口:
23.80C
2、冬夏气温差异
(1)1月气温p28
比世界同纬度平均气温更低。
等温线密集,温差大。
(最低:
漠河-52.30C)
(2)7月气温p29
比世界同纬度平均气温偏高。
等温线稀疏,温差小。
(最高:
吐鲁番49.60C)
3、温度带
4、气温的年变化与四季的划分
(1)气温年较差大
500N:
25.10C,满洲里:
43.10C
400N:
18.50C,天津:
30.70C
300N:
12.60C,杭州:
25.10C
200N:
6.10C,海口:
11.30C
(2)四季的划分
月均温———100————220———>
冬春、秋夏
(2)降水
中国年平均降水量:
650mm降水最多:
火烧寮6557.8mm/年;最少:
托克逊:
5.9mm/年
1、特点:
2、干湿地区
湿润地区降水量>800mm
半湿润地区降水量800~400mm
半干旱地区降水量400~200mm
干旱地区降水量<200mm
4、几种特殊天气
(1)寒潮
1、定义:
2、发生的季节、次数:
3、路径:
对我国影响次数多、范围广、张度大:
西北路径北极巴伦之海
对我国影响次数小、范围广:
西路贝加尔湖附近
对我国影响势力弱、范围小:
北路西伯利亚
(2)台风(热带气旋)
1、定义:
风力6级以上的灾害性热带气旋
风力>12级称为热带风暴,美洲称为飓风
2、产生源地:
3、路径:
4、影响:
有利:
带来降水、缓解旱情;不利:
……
(3)梅雨
1、概念:
2、天气特点:
3、成因:
p26
4、影响:
空梅
五、中国气候评价p40
第3节陆地水及开发利用
一、中国的河川径流
(1)流域
1、外流流域
——河流直接注入海洋
流域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64%,径流量占95.65%。
其中:
太平洋流域占89%,
印度洋流域占10.2%,
北冰洋流域占0.8%
2、内流流域
——河流不能直接注入海洋
流域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36%,径流量占4.35%
东北:
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3、内外流域的分界线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念青唐古拉山—冈底斯山
(2)径流分布
1、径流空间分配——划分为5个径流地带p66
2、径流时间分配——不均衡性和不稳定性(季节性、与降水补给、高山融水影响)
(三)水系结构(类型)(干流和支流组合成的性状)
1、树枝状水系
2、格子状水系(完全受地形影响)
3、扇状水系(如海河)
4、羽状水系(其支流平行如西南的纵谷地区)
5、梳状水系(主干一侧支流极短,另一侧长如淮河)
6、辐合状与辅散状水系(藏北高原河流流入湖泊/海南岛、山东半岛)
2、中国的湖泊
(一)成因类型
1、构造湖
(1)成因:
地壳运动产生断裂凹陷形成的湖
特征:
湖水较深
(2)分布: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云南高原如:
滇池、洱海
2、河成湖
(1)成因:
河流改道形成的湖泊
(2)分布:
长江中下游
3、堰塞湖
(1)成因:
火山熔岩、泥石流堵塞河道而形成如:
东北的镜泊湖、五大连池等
4、火山口湖
(1)成因:
火山喷发后遗留的火山口积水而成
(2)分布:
如:
长白山天池
5、风成湖
(1)成因:
风湿洼地积水而成
(2)分布:
我国西北如:
月牙湖
6、海成湖(舄湖)
(1)成因:
古海湾封闭而成的湖泊
(2)分布:
如:
西湖、太湖
(2)分布
名称
面积(km2)
比重(%)
青藏高原湖区
3.7万
38.4
东部平原湖区
2.2万
27.5
蒙新高原湖区
2.24万
27.8
东北湖区
3700
4.6
云贵高原湖区
1100
1.5
(3)湖泊的开发与保护
1、湖泊滩地利用与合理围垦
2、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资源
3、防止污染,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五大淡水湖与青海湖填图
3、沼泽、山岳冰川和地下水
(1)沼泽
1、分布:
东北地区、青藏高原、西北高山地区
(潜育沼泽)(泥炭沼泽)
2、开发利用:
是未来的耕地和草场;是造纸原料的基地(芦苇造纸);被喻为最年轻的煤
(2)山岳冰川
1、总面积:
5.8万km2占全球1/4,占亚洲1/2
2、分布:
西部35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
3、冰川融水:
占全国年径流总量的2%<冰水融水最大:
念青唐古拉山,其次:
喜马拉雅山/天山>
(3)地下水
约占我国陆地水资源总量的23%<东部最缺水河流:
海河,往北其次为辽河>
4、中国的河流
总特点:
1、河流众多,源远流长<中国河流总长度可绕赤道10圈半,有43万公里>
2、水量丰沛,受季节影响
3、水系类型多样
4、地区差异显著
5、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