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湖南省长沙市学期月考试题12单元解析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619298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5.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湖南省长沙市学期月考试题12单元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湖南省长沙市学期月考试题12单元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湖南省长沙市学期月考试题12单元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湖南省长沙市学期月考试题12单元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湖南省长沙市学期月考试题12单元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湖南省长沙市学期月考试题12单元解析版.docx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湖南省长沙市学期月考试题12单元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湖南省长沙市学期月考试题12单元解析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湖南省长沙市学期月考试题12单元解析版.docx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湖南省长沙市学期月考试题12单元解析版

湖南省长沙市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2单元)(解析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含12题,每题3分,共36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将答案填在答题栏中)

1.下列各图所示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

对着干燥玻璃片呼气

C.

木炭在O2中的燃烧

D.

向澄清石灰水中吹入CO2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

A、木条复燃的过程中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对着干燥玻璃片吹气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

D、石灰水和二氧化碳反应能生成碳酸钙和水,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

 

2.空气成分中,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  )

A.氮气B.氧气C.水蒸气D.二氧化碳

【分析】根据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性质及用途分析判断.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

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0.03%;氮气可以灭火、做保护气等;氧气能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等;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可以做保护气、做各种电光源等;二氧化碳可以灭火、做化工原料等.

【解答】解:

A、氮气可以灭火、做保护气等,不能供给呼吸;故选项错误;

B、氧气能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等,故选项正确;

C、水蒸气不能供给呼吸;选项错误;

D、二氧化碳可以灭火、做化工原料等,不能供给呼吸;故选项错误.

故选:

B.

【点评】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和气体的用途,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食盐水B.二氧化碳C.雪碧D.洁净的空气

【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解答】解:

A、食盐水中含有水和氯化钠,属于混合物;

B、二氧化碳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

C、雪碧中含有水、碳酸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D、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故选:

B.

【点评】洁净的空气是指不含有污染物的空气,例如不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空气是洁净的空气,仍然属于混合物.

 

4.近年来汽车轮胎中常以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作为填充气,这种气体是(  )

A.氧气B.稀有气体C.二氧化碳D.氮气

【分析】根据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来回答本题.

【解答】解:

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

氮气:

78%、氧气:

21%、稀有气体:

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杂质:

0.0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故选D.

【点评】熟记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知道空气中的主要气体,哪种气体最多,哪种气体最少.

 

5.“神州七号”太空舱将利用NiFe2O4将航天员呼出的CO2转化为O2,而NiFe2O4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在该过程中NiFe2O4是(  )

A.反应物B.生成物C.催化剂D.消毒剂

【分析】解题时要注意有效信息的捕捉,在题干中题目特别强调NiFe2O4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据此结合催化剂的概念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神州七号”太空舱将利用NiFe2O4将航天员呼出的CO2转化为O2,而NiFe2O4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说明NiFe2O4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而没有说是和二氧化碳反应,故NiFe2O4可能不是反应物;NiFe2O4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发生变化,说明NiFe2O4起到催化剂的作用,故在该过程中NiFe2O4是催化剂.

故选:

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催化剂的特征(一变二不变:

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6.实验结束后,图中仪器的处理方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分析】A、根据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及药品的保存方法分析;

B、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注意事项分析;

C、根据试管使用后的放置方法分析;

D、根据滴管使用后的处理方法分析;

【解答】解:

A、取用固体药品时,瓶塞取下后要倒放,取用完毕后,要把试剂瓶盖好,故A错误;

B、酒精灯用完后,要立即用灯帽盖灭,并稳妥放置,故B错误;

C、试管使用完后,要及时清洗并放到试管架上,故C正确;

D、胶头滴管用完后、不能平放在桌面上,以免沾污了胶头滴管,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常用仪器的用途及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在进行实验时,应严格要求,规范操作,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7.实验室用加热分解方法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时有如下操作:

①向试管内装入药品②塞好橡皮塞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铁夹上③连接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给大试管加热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⑥熄灭酒精⑦把导管移出水面,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③①②④⑤⑦⑥B.①②③④⑤⑥⑦C.①③②④⑤⑦⑥D.③①②④⑤⑥⑦

【分析】根据加热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氧气时的操作步骤为:

查、装、定、点、收、移、熄,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

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别是:

连(连接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装入药品并固定在铁架台上)→点(用火柴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收(有连续均匀气泡产生时开始收集)→移(将导气管移出水面)→熄(熄灭酒精灯),可得题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③①②④⑤⑦⑥.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制取氧气的步骤的口诀(“查、装、定、点、收、离(移)、熄”谐音“茶庄定点收利息”)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水→氢气+氧气B.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C.碳+氧气→二氧化碳D.氢气+氧气→水

【分析】分解反应是指由一种物质生成另外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其特征是“一变多”利用该概念结合反应情况分析即可判断.

【解答】解:

A、电解水时会生成氢气与氧气,反应的特征符合“一变多”是分解反应;

B、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反应物生成物均为两种,不是分解反应;

C、碳与氧气生成二氧化碳的过程,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属化合反应;

D、氢气的燃烧是氢气与氧气生成水的过程,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属化合反应;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反应类型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分析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然后再根据各种反应类型的概念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9.下列描述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

A.酒精能燃烧

B.铜能导电

C.氧气具有氧化性

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分析物质的性质.

【解答】解:

A、酒精能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不符合题意;

B、铜能导电,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符合题意;

C、氧气具有氧化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如果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如果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10.下列仪器能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是(  )

①试管②烧杯③量筒④燃烧匙.

A.①②③④B.③④C.①②D.①④

【分析】根据常见的用于加热的仪器进行分析解答,可直接加热的仪器有:

试管、燃烧匙、蒸发皿、坩埚等.

【解答】解:

通过我们学过的知识可知能够直接加热的仪器有:

试管、燃烧匙、蒸发皿和坩埚等;需要垫石棉网的是:

烧杯、烧瓶、锥形瓶等;不能加热的仪器有:

漏斗、量筒、集气瓶等.

故能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是①试管、④燃烧匙.

故选D.

【点评】本题很简单,考查可用于直接加热的仪器,了解常见仪器的名称、用途、注意事项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1.甲、乙、丙三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有氧气、氮气、空气中的一种,用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依次观察到甲瓶火焰熄灭,乙瓶中照常燃烧,丙瓶木条燃烧火焰更大更明亮,则可推断所盛气体依次是(  )

A.氮气、空气、氧气B.氧气、氮气、空气

C.空气、氧气、氮气D.氮气、氧气、空气

【分析】根据空气中含有21%的氧气,能支持木条的燃烧,燃着的木条放入空气中燃烧不变;氧气能支持燃烧,燃着木条放入氧气中会燃烧更旺;氮气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燃着的木条放入氮气中会立即熄灭;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用一根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人瓶中,根据观察到的现象:

木条火焰熄灭,说明瓶内气体为氮气;木条照常燃烧,说明瓶内为空气;木条燃烧更旺,说明瓶内气体为氧气.三瓶气体中依次是氮气、空气、氧气.

故选:

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利用燃烧的木条区分空气、氧气、氮气三种气体的方法,掌握氧气、氮气的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某集气瓶里盛有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体积比为1:

4).小贝同学要用燃烧法除去氧气,但又不引入其他气体,而得到较纯净的氮气,可选择下列的物质是(  )

A.铁丝B.木炭C.硫D.红磷

【分析】根据题意,某集气瓶里的气体与空气得出成分相似,要用燃烧法除去氧气而得到较纯净氮气,采用的药品必须能在空气中燃烧,燃烧的产物不是气体即可.

【解答】解:

A、由于集气瓶里氧气的浓度与空气相似,铁丝不能燃烧.故A不符合题意;

B、木炭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得到的氮气不纯净.故B不符合题意;

C、硫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硫气体,得到的氮气不纯净.故C不符合题意;

D、红磷与氧气反应生成了五氧化二磷固体,能得到较纯净氮气,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掌握各种物质的性质及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的状态,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30分)

13.用化学符号表示:

(1)氯 Cl 

(2)铜 Cu (3)钙 Ca (4)氮气 N2 

(5)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O2 (6)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 CO2 .

【分析】根据元素符号的写法以及化学式的写法来分析解答.

【解答】解:

(1)氯的元素符号为Cl;故填:

Cl;

(2)铜的元素符号为Cu;故填:

Cu;

(3)钙的元素符号为Ca;故填:

Ca;

(4)氮气是由双原子分子构成的单质,其化学式为N2;故填:

N2;

(5)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氧气是由双原子分子构成的单质,其化学式为O2;故填:

O2;

(6)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填:

CO2.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元素符号和化学式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4.①氮气、②氧气、③稀有气体、④二氧化碳都是空气的成分.请用序号回答问题:

(1)占空气体积78%的是 ① ;

(2)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④ ;

(3)医疗急救应选用 ② ;(4)可用作节日彩灯的是 ③ .

【分析】根据空气的成分及其应用进行分析.

【解答】解:

(1)由空气的成分可知,占空气体积78%的是氮气;

(2)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

(3)氧气能供给呼吸,医疗急救应选用氧气;

(4)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有色的光,可用作节日彩灯.

故答为:

(1)①;

(2)④;(3)②;(4)③.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空气的成分及其应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5.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①苯(化学式C6H6)是一种没有颜色并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②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③苯的沸点是80.1℃,熔点是5.5℃,④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别能跟氯气、溴、浓硝酸、浓硫酸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⑤苯还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1)属于苯的物理性质的有 ①②③ ;(填序号)

(2)属于苯的化学性质的有 ④⑤ .写出苯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苯+氧气

二氧化碳+水 .

【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等,化学性质一般包括可燃性、氧化性、稳定性、还原性等.

【解答】解:

(1).①苯(化学式C6H6)是一种没有颜色并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②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③苯的沸点是80.1℃,熔点是5.5℃,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均属于物理性质.

(2)④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别能跟氯气、溴、浓硝酸、浓硫酸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⑤苯还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均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均属于化学性质.

(3)苯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苯+氧气

二氧化碳+水.

故答案为:

(1)①②③;

(2)④⑤;(3)苯+氧气

二氧化碳+水.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是看这条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16.木炭、磷、硫、铁都能在氧气中燃烧,其变化的本质和现象有不少共同之处,请你归纳出它们的两个共同点:

① 都是氧化反应,; ;② 反应都需要点燃 ;其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要预先在瓶底装 少量水或细沙 ,否则会造成集气瓶底炸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是 3Fe+2O2

Fe3O4 .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碳、铁和硫在氧气中的燃烧都是物质跟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反应都需要点燃.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注意事项及发生的反应分析回答有关的问题;

【解答】解:

木炭、磷、硫、铁在氧气中的燃烧都是物质跟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反应都需要点燃;都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都属于化合反应等.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为了防止溅落的熔融物炸裂瓶底,集气瓶里预先要装少量水或细沙;铁丝在氧气燃烧生成了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Fe+2O2

Fe3O4.

故填:

都是氧化反应,反应都需要点燃;少量水或细沙;3Fe+2O2

Fe3O4.

【点评】本题考查了氧气的性质,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要求同学们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储备,以便灵活应来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三、实验题(34分)

17.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

c 长颈漏斗 、a 酒精灯 、b 铁架台 、d 集气瓶 ;

(2)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为 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或2KMnO4

K2MnO4+MnO2+O2↑; .该反应属于 分解 反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A (填标号),停止该实验的正确操作步骤是先 移导管 后 熄灯 ,其目的是防止水槽水倒流使试管破裂,用该装置制取氧气时试管口还要塞 棉花团 ;目的是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或堵塞导管.

(3)能用C装置收集氧气是因为氧气具有 不易溶于水 的性质,用向上排空法收集氧气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 .

(4)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过氧化氢

水+氧气 .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 催化剂 ,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B (填标号).

【分析】

(1)熟记仪器的名称;

(2)根据反应的原理、反应类型的判断以及注意事项来分析;

(3)根据氧气的性质来分析;

(4)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属于固液常温型,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

(1)仪器c、a、b、d分别为长颈漏斗、酒精灯、铁架台、集气瓶;故填:

长颈漏斗;酒精灯;铁架台;集气瓶;

(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需选择加热装置,故选A,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是:

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或2KMnO4

K2MnO4+MnO2+O2↑,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加热高锰酸钾时,用排水法收集时停止实验的正确操作步骤是先移导管后熄灯,防止水倒吸入试管引起试管炸裂;试管口要放棉花团,以防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故填:

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或2KMnO4

K2MnO4+MnO2+O2↑;分解;A;移导管;熄灯;棉花团;

(3)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可用排水法来收集,氧气的验满方法是:

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故答案为:

不易溶于水;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

(4)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属于固液常温型,应选用B装置作为发生装置;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过氧化氢

水+氧气;故填:

过氧化氢

水+氧气;催化剂;B.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气体的制取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关键是明确制取装置的选择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气体的溶解性和密度.

 

18.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体积分数).请根据他的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检查整个装置的气密性后,将c处的止水夹夹紧,点燃红磷后,迅速插入左边的广口瓶中;红磷燃烧时最明显的现象是 产生大量白烟 ;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为 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4P+5O2

2P2O5) .

(2)待燃烧停止,将c处的止水夹打开.结果发现烧杯中的水进入到广口瓶中,且占广口瓶体积的约

,则该同学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12.5 %.与理论值21%相比较,产生误差的原因很可能是 ②③ .实验完毕后,剩余气体主要是 氮气 ;由此可以推测出剩余气体具有哪些化学性质?

 不支持燃烧 ;

(4)若将红磷换成木炭,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 否 (填“能”或“否”)?

【分析】只有熟悉用红磷测定空气组成的实验原理、操作、现象、结论和注意事项,才能正确解答本题.

【解答】解:

(1)红磷燃烧时最明显的现象是产生大量白烟;文字表达式为:

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化学方程式为4P+5O2

2P2O5;

(2)根据实验现象可以知道红磷燃烧消耗掉氧气,瓶内压强较小,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上升约占集气瓶容积的八分之一,该同学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100%=12.5%.与理论值21%相比较,产生误差的原因很可能原因是:

装置漏气,或红磷不足,或装置未冷却等.

(3)实验完毕后,剩余气体主要是氮气,由此可以推测出氮气不支持燃烧;

(4)若将红磷换成木炭,该实验不能成功,因为碳与氧气反应,消耗氧气,但同时又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瓶中的压强没有减小;

故答案为:

(1)产生大量白烟;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4P+5O2

2P2O5)

(2)12.5;②③;

(3)氮气;不支持燃烧;

(4)否.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用红磷测定空气组成的实验原理、操作、现象、结论和注意事项,难度稍大.

 

19.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1)贝贝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

石蜡的密度比水 小 ;硬度较小, 难 溶于水.

(3)三位同学在探究的过程中,将短玻璃管插入焰心,发现另一端也可以点燃.

[提出问题]导管里一定有可燃性气体,气体成分可能会是什么呢?

[猜想]贝贝认为:

可能是蜡烛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CO.

芳芳认为:

可能是蜡烛受热后产生的石蜡蒸气.

婷婷认为:

可能以上两种情况都有.

[实验方案]换一根较长的导管,并用冷的湿毛巾包住导管,然后在导管另一端做点火实验.

[现象与结论]如果观察到导管内无石蜡固体冷凝导管另一端能点燃的现象,则贝贝的猜想正确;

如果观察到导管内有石蜡固体冷凝导管另一端不能点燃的现象,现象,则芳芳的猜想正确;

如果观察到 导管另一端可以点燃,导管内有白色固体冷凝 现象,则婷婷的猜想正确.

(4)再将一个冷却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之后可观察到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是: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是 二氧化碳 和 水 .

【分析】

(1)要正确分析这一现象,须从石蜡的物理性质进行思考;

(2)根据贝贝、芳芳和婷婷三位同学的猜想结合物质的特点来进行判断肯出现的现象,其中一氧化碳和石蜡蒸气都能够燃烧,但是石蜡遇冷会凝结成固体,可以据此分析可能出现的现象和结论.

(3)石蜡燃烧生成那些物质,须分析实验现象,根据实验现象进行推断.

【解答】解:

(1)如果石蜡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它可能会沉入水底,故可判断石蜡难溶于水且其密度比水的小,石蜡难溶于水,硬度小;

(2)实验方案:

换一根较长的导管,并用冷的湿毛巾包住导管,然后在导管另一端做点火实验.

现象与结论:

如果观察到导管另一端可以点燃,导管内没有白色固体冷凝现象,则贝贝的猜想正确;如果观察到导管另一端没有被点燃,导管内有白色固体冷凝现象,则芳芳的猜想正确;如果观察到导管另一端可以点燃,导管内有白色固体冷凝,则婷婷的猜想正确.

(3)由题意可知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石蜡燃烧可生成水,向烧杯内倒人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为澄清石灰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说明烧杯中有二氧化碳气体.

故答案为:

(1)小;难;

(2)导管另一端可以点燃,导管内有白色固体冷凝;

(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水.

【点评】本题主要测试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方法的掌握情况,只要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比较熟悉,就可以正确解答.

初中化学试卷

金戈铁骑制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金融投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