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76087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46.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吉安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西省吉安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西省吉安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江西省吉安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江西省吉安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省吉安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解析版.docx

《江西省吉安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吉安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解析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西省吉安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解析版.docx

江西省吉安市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解析版

2017年下半年期末考试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请将所选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每小题2分,共16分)

1.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八年级的我们踏上了青春的旅程,我们的青春誓言应是

A.感受青春,我的青春全由我作主

B.理解青春,我的青春他人不会懂

C.设计青春,我的青春定要非主流

D.奋斗青春,我的青春学会勇担责

【答案】D

【解析】青春是美好的,所以我们需要珍惜青春,开创出属于自己的灿烂人生。

所以,我们的青春誓词,观点D符合题意;观点A中“全由我作主”的说法错误,故排除;观点B中“他人不会懂”说法错误,故应排除;观点C中“定要非主流”的说法错误,故排除;所以本题选择D。

2.近年来,中小学生溺水、高空坠落、交通意外、暴力欺凌等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每一次事故,每一个孩子失去生命,都给家庭带来无限的悲痛。

面对伤害我们青少年应当

A.自觉远离各种户外活动B.绝对信任他人,避免受到伤害

C.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D.紧跟父母左右,接受家庭保护

【答案】C

【解析】生命是顽强的,也是脆弱的。

在我们的生活中,意外伤害随时会发生在我们的身边。

面对意外伤害的发生,我们要提高自己的防范意识,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远离伤害,保护自己。

所以观点C符合题意;观点A、B、D均为错误的认识,故应排除;所以本题选择C。

点睛:

本题通过学生身边的具体事例,向我们说明了生命的脆弱。

为此,我们要增强生命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以使自己能健康成长。

在回答时,我们很容易对选项中的内容进行排除,从而得出问题的结论。

3.外卖小哥冒暴雨送餐迟到,被辱骂3分钟,客户把外卖直接扔到了走廊地上,然后重重地关上了门,外卖小哥无奈地整理好东西,慢慢离开。

这客户少了一份

A.尊重与宽容B.平等与自信C.原则与谦让D.投诉与维权

【答案】A

【解析】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

我们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应该学会尊重他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依据题文描述,外卖小哥出现工作中的失误,顾客应学会正确对待,而“辱骂并将外卖扔到走廊地上”的做法,是对人的不尊重,缺少了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宽容,所以观点A符合题意;观点B、C、D均与题意不符,故应排除;所以本题选择A。

4.下面漫画中的行为违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

A.自由平等B.诚信友善C.依法治国D.以人为本

【答案】B

【解析】依据题文描述,漫画中的“淘宝刷单”行为,是对广大消费者的欺骗,违背了社会的诚信原则,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所以观点B符合题意;观点A、C、D与题不符,故应排除;所以本题选择B。

5.某校规定:

“任何男女生交往务必遵循在明亮的地方,并有五人以上在场的原则;男女同学距离至少保持45厘米以上;男女生不得同桌吃饭”。

你想对该校说

A.这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B.这有利于增进同学们的性别意识

C.这符合自然适度的异性交往原则D.这不利于学生完善自己的个性

【答案】D

点睛:

本题的背景材料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生活气息浓郁,学生更容易产生共鸣,从而达到深化认识的作用,本题从知识角度讲,难度不大,本题的意义更在于指导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6.有调查显示,未成年人犯罪率有所下降,但低龄化、暴力化趋势却很明显,14至18周岁未成年人犯罪中,14周岁人群所占比重已达两成。

这警示我们

A.少年犯罪危害大,全民执法重处罚B.问题少年受教育,家校合力全解决

C.道德法律进课堂,防微杜渐助成长D.社会戾气大影响,消除犯罪无良方

【答案】C

【解析】依据题文描述,未成年人的犯罪现象严重,这带给我们的启示,观点C符合题意;观点A中“全民执法”的说法错误,全民没有执法的权力,故应排除;观点B中“家校合力全解决”的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观点D中“消除犯罪无良方”的说法不妥,故排除;所以本题选择C。

7.“托起明天的太阳,遂川县教育扶贫斩穷根”。

为了全县建档立卡的贫困学生读上书,不因家贫而辍学,遂川全力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工作。

这体现了对青少年的

A.学校保护B.社会保护C.家庭保护D.司法保护

【答案】B

【解析】依据教材知识,社会保护,就是要求全社会创造一种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题文中,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创造一种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所以观点B符合题意;观点A、C、D与题不符,故应排除;所以本题选择B。

点睛: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国家为未成年人设置了四道防线。

这四道防线,需要同学们进行具体区分,重点把握住“保护是谁提供的,就是什么保护”这一宗旨,从而得出具体的结论。

8.16岁的小芳偶然认识了王大哥,王经常请他吃喝、玩电子游戏。

一天王大哥请小芳去教训一人,于是小芳手持木棒猛击对方头部,导致对方重伤。

该案件中小芳的行为

A.属于刑事违法行为,小芳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B.属于一般违法行为,王大哥承担全部法律责任

C.属于严重不良行为,小芳的家长承担全部责任

D.属于违反纪律行为,小芳应受严厉的违纪处罚

【答案】A

【解析】依据题文描述,小芳手持木棒猛击对方头部,导致对方重伤,这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所以观点A符合题意;观点B、C、D均为错误说法,故应排除;所以本题选择A。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选项,将所选选项前面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3分,共21分)

9.2017年10月31日,瑞昌市发生一起交通事故,在抢救被困驾驶员时,消防战士鲁信在救援行动中,不慎发生意外不幸牺牲,年仅21岁。

鲁信这一举动体现了

A.生命是最宝贵的,要珍爱自己的生命B.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涵

C.当他人的生命遭遇困境时要伸出援手D.每个人的生命是独特的,要悦纳自我

【答案】B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题文中,为了抢救被困驾驶员的生命,消防战士鲁信付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实现了生命的价值。

所以观点B、C符合题意;观点A、D与题无关,故应排除;所以本题选择BC。

10.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

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我们青少年应该

A.爱国守法B.志存高远C.勤俭自负D.勇担责任

【答案】ABD

【解析】习近平主席的话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我们应肩负起这一历史使命。

根据所学知识,观点A、B、D均是青少年应该做的,符合题意;观点C中“自负”是青少年并不应该有的品质,故应排除;所以本题选择ABD。

11.2017年11月17日,在会见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代表时,看到93岁的中船重工719研究所名誉所长黄旭华,82岁的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草王坝村原党支部书记黄大发,习近平握住他们的手,请他们坐到自己身旁。

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A.尊老敬老是我国的传统美德B.习总书记尊重科学、尊重人才

C.诚实能使我们获得别人信任D.道德的力量比法律的力量更大

【答案】AB

【解析】依据题文描述,习近平主席在会见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的代表,见到高龄的科技工作者以及老党支部书记的时候,与他们分别握手,这是对人才的尊重,对尊老敬老传统美德的传承,所以观点A、B符合题意;观点C与题无关,故应排除;观点D说法错误,故排除;所以本题选择AB。

12.2017江西青少年禁毒知识竞赛11月起火热进行活动旨在通过宣传教育,努力实现“学生不吸毒、校园无毒品”的目标,并通过学生引领家长广泛参与到活动中去。

此活动

A.可帮助学生认识毒品这一不良诱惑的严重危害性

B.可培养学生辨别是非能力,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C.有助于形成"人人防毒,人人拒毒"的良好社会风气

D.有助于法院严厉处罚吸毒、贩毒这些严重违法行为

【答案】ABC

【解析】依据题文描述,通过这一活动,旨在教育未成年人远离毒品,健康成长。

所以对这一活动的认识,观点A、B、C均符合题意;依据教材知识,“吸毒违法,贩毒有罪”,观点D说法错误,故应排除;所以本题选择ABC。

13.小明在校经常打架斗殴、盗窃、赌博,屡教不改,而且还多次向低年级同学强行索要零花钱。

小明认为自己未满18周岁,就不会受到法律制裁,老师及家长的劝告也完全不听。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小明的行为已属于严重不良行为B.学校及家长没有尽到保护的责任

C.小明不加以改正,极易诱发犯罪D.这破坏校园治安,不利和谐稳定

【答案】ACD

【解析】依据题文描述,小明经常打架斗殴、盗窃、赌博,屡教不改,而且还多次向低年级同学强行索要零花钱,这是严重的不良行为,会破坏校园治安,不利和谐稳定。

如果不加以改正,任其发展下去,就极可能诱发违法犯罪。

所以观点A、C、D符合题意;观点B在题文中并没有体现出来,故应排除;所以本题选择ACD。

14.欺负弱小、敲诈勒索、言语和肢体伤害等等屡屡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安全,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面对校园欺凌,学生应该

A.加强监管袁严格执法追责B.自尊自爱袁不要过分张扬

C.自我保护袁不去惹是生非D.机智应对袁学会依法维权

【答案】BCD

【解析】面对校园欺凌事件,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自尊自爱、注重仪表,要学会机智应对,并能够依法维权等。

所以观点B、C、D符合题意;观点A说法错误,学生个人没有监管与执法的权力,故应排除;所以本题选择BCD。

15.“男孩的俊朗、女孩的漂亮、筑起那靓丽的青春群像;流行的乐曲、动人的歌唱,谱写出美妙的青春乐章”要唱好《青春圆舞曲》,我们应

A.主动适应青春期身心的变化B.积极寻求适当的问题解决方案

C.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打好基础D.积极适应社会,勤于实践,乐于奉献

【答案】ABCD

【解析】青春期是学习的黄金时期,智力发展的高峰时期,是创造力发展的最佳时期,是人生的奠基时期。

我们要珍惜宝贵的青春年华,打好知识功底,适应青春期的身心发展变化等。

对于青春期出现的心理烦恼等问题,我们要学会寻求适当的问题解决方案。

所以观点A、B、C、D符合题意,本题选择ABCD。

三、简要回答题(简明扼要,条理清楚。

每小题6分,共12分)

16.【小慧见闻一】周末,小慧出游,他记录了一些标语。

公交站台:

“文明乘车,自觉排队”;公园:

“有序参观,爱护环境”;电影院院:

“对号入座,请勿喧哗”。

去这些地方十分顺畅,玩得也轻松愉悦!

(1)联系所学知识,小慧的见闻说明了什么?

【小慧见闻二】上学、上班高峰时,小慧看到:

在红灯亮着时行人有下面漫画中的现象。

(2)请你用所学知识从多个角度对这些行人提出劝告。

【答案】

(1)①生活离不开秩序;②秩序离不开规则。

③人人遵守规则,社会才能有良好的秩序。

(2)①闯红灯是不珍爱生命的行为,是缺乏安全意识的行为,我们应珍爱生命,文明安全出行;②闯红灯是法制观念淡薄、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我们要增强法律意识,不做违法违规的事。

③维护社会秩序,要从自己做起。

要对自己负责,尊重生命,珍爱生命。

(每点2分,4分为止)

............

(2)本问考查如何看待社会生活中的“随大流”现象。

依据所学知识,“中国式过马路”“随大流”现象等,这是对交通法律法规的践踏,是对生命的不负责任,是缺乏安全意识的体现。

所以,在回答时,我们就可以围绕着上述内容具体从“对闯红灯行为的认识”“我们应该怎样做”等角度具体进行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