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语下第八单元1819周.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602106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5.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语下第八单元1819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三语下第八单元1819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三语下第八单元1819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三语下第八单元1819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三语下第八单元1819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语下第八单元1819周.docx

《三语下第八单元1819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语下第八单元1819周.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语下第八单元1819周.docx

三语下第八单元1819周

级索姚庄小学课时教学案

课题

24、寓言两则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的三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感悟做事不可急于求成的寓意。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寓意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环节

初案

设计意图

一、揭示课题:

 

二、初步感知课文:

今天我们学习《寓言两则》。

寓言就是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说明一个道理。

以前,我们也学过几篇,谁能说出它们的名字?

  1、下面来学习另一则寓言《揠苗助长》,看它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板书课题,齐读。

  3、释题:

理解助、长、揠。

  4、听故事。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1)把字音读准,不要多字少字;

  

(2)边读边标出课文的自然段。

从朗读入手,让学生通过朗读来体会寓意。

在朗读方我采用了,多种朗读方式,如分组、小组、同桌等多种形式,学生通过朗读,都能很好的领会到寓意,另外是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来理解,去体会种田人盼望禾苗快些长高的那种迫切的心情,通过分析感悟理解本则寓言所蕴含的深刻寓意。

环节

初案

设计意图

 

四、总结全文,揭示寓意。

 2、检查初读情况,认读生字。

  3、请四个同学分别朗读,其它同学思考三个问题,在书上划下有关词句。

  

(1)那个人为什么帮助禾苗长高?

  

(2)他是怎样帮助禾苗长高的?

  (3)帮助长高的结果怎样?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回答第一个问题。

  

(2)理解:

巴望。

  (3)思考:

为什么那个人觉得禾苗好象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4)还有哪个词能看出他非常着急?

  (5)指导朗读,体会那个人着急、渴望的心情。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回答第二个问题。

  

(2)理解:

筋疲力尽。

  (3)指导朗读,体会他高兴的心情。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回答第三个问题。

  

(2)禾苗为什么没和长高,反而都枯死了?

  (3)教师演示。

1、指名学生表演,再现课文。

  2、揭示寓意:

《揠苗助长》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急于求成,要按事物规律办,否则就要把事情弄糟。

  3、指名学生举出生活中类似揠苗助长的事。

  4、看板书,指导背诵。

在教学过程中,我所采取教学方式都比较适合学生的思维,操作中朗读理解感悟等目标均已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特别是讨论“巴望”能否换成“盼望”“希望”和理解“总算”等词语时,学生们能很快达成共识。

级索姚庄小学课时教学案

课题

24.寓言两则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用自己的话把寓言故事讲给别人听。

3、懂得只为眼前的一点利益互不相让,争执不休,最终只会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得利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体悟寓意

课前准备

词卡、多媒体课件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环节

初案

设计意图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练习概括

 

历史故事导入

1、指名试读课题

  

(1)板书“鹬”字,学生书空并数出笔画。

(出示“鹬”图片)认识鹬。

你有好方法记住这个字吗?

  

(2)请学生告诉老师“蚌”字的写法,板书。

(出示“蚌”图片),认识蚌。

  (3)齐读课题。

  2、自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看看生字表或查字典,做到正确流利;同时,想想文章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1)生自己练习朗读。

  

(2)伙伴间互相读,帮忙指出错处。

(1)生自己练习朗读。

  

(2)伙伴间互相读,帮忙指出错处。

  3、指名读:

提出建议或表扬。

  4、学习概括:

快速浏览课文,用简练的话说说文章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故事引入,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发学习兴趣

 

自主阅读,解决字词,练习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环节

初案

设计意图

故事引入,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发学习兴趣

 

自主阅读,解决字词,练习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1、指导有感情朗读。

2、两人一组做动作,把鹬蚌相争的过程表演出来;指派代表表演。

  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互不相让”。

(板书:

互不相让)

  有感情朗读。

  3、想一想:

鹬和蚌这样“互不相让”,最终会有怎样的结果?

(估计:

两败俱伤;被渔夫捉走;不肯互相谦让等)渔夫将鹬和蚌装进网兜,喜滋滋地回家了。

被困在网中的鹬和蚌此时会想些什么呢?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揭示道理:

做事要懂得退让,一味相争只会两败俱伤,有时还会让第三者得利。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也是如此,所谓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4、回顾历史故事。

当年,苏代就是给赵王讲了这个《鹬蚌相争》的故事,如果你是赵王,听了这个故事,你会怎样想呢?

  5、体会寓言的魅力。

  师:

小故事,大道理,这就是寓言的魅力!

  板书:

寓言

  你还听过或看过哪些寓言故事?

(生举例)

  再读课文体会,注意语气,重点词句的指导。

 师:

“鹬蚌相争,渔夫得利”这个故事流传至今。

  出示图:

许多年后,鹬和蚌的子孙再一次在河边相遇了。

这次,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新的故事呢?

(续编故事:

  许多年后,鹬和蚌的子孙再一次在河边相遇了……

1、把自己新编的故事写下来。

2、再去搜集一些其他的寓言故事,读一读,体会它蕴含的道理。

理解文章内容时,摈弃了烦琐的讲解,而是创设情境,把学生带进生动、有趣的故事中去。

教师引导他们想象画面,充分感受鹬和蚌的语言、动作、心理,再通过朗读加深体验。

这样,由朗读理解——想象画面——感悟情趣——朗读深化,逐层深入,学生能很好地理解、内化文章的语言文字,故事中蕴涵的道理也水到渠成地被揭示]。

 

通过故事续写,培养想象力,积累语言,体会寓言的写作特点

级索姚庄小学课时教学案

课题

25、争论的故事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烤、嫩、评、剖、笨、键、赞、聚、辩”,能熟练运用。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引号的正确用法。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烤、嫩、评、剖、笨、键、赞、聚、辩”,能熟练运用。

2.通过朗读体会故事中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

课前准备

投影、生字卡片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环节

初案

设计意图

一、质疑课题,观看课件。

二、学习生字,读通文本,了解课文大意。

1.故事引入,让生思考:

“争论”是什么意思?

看着这个题目,你想了解什么?

(大屏幕出示文字配音的《争论的故事》)

2.让学生质疑:

谁和谁争论?

为什么争论?

争论的结果怎样?

(师总结:

这就是记叙一件事情的完整经过)

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1)指名逐行读,开火车读、齐读。

 

(2)学习生字,在这些词语中,哪些字的字形你觉得还需要特别注意一下。

(3)理解一些简单词语的意思:

充饥、时机、关键、争论不休

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更深入的理解课文,探知课文内容。

环节

初案

设计意图

三、理解课文内容,分角色朗读。

 

四、布置课后作业

1.指名分角色朗读第2-5段,学生评议朗读。

   2.联系上下文理解:

“争论不休、不以为然”。

   3.指导学生读出这种语气,并分角色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老师总结:

作者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细腻描写(本故事重点是语言描写),一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就展现在我们面前了,注意写作时也要用上这些方法。

小组合作练习表演争论的故事。

读和演结合体会人物形象,深刻理解文章的中心。

级索姚庄小学课时教学案

课题

25、争论的故事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有感情地讲述课文中的故事。

3、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故事所蕴含的做事应抓住时机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能有感情地讲述课文中的故事,领悟其中的道理。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环节

初案

设计意图

 一、导入

 

二、学习讲述《争论的故事》

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知道盛老师给她的学生讲了一个故事,就是——(学生读题)《争论的故事》,你们能来讲讲这个故事吗?

(一)课件出示:

自由读课文(2——5)自然段,练讲故事,要求:

讲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1、学生,根据要求讲述故事,教师计时。

再练习,再指名讲故事,集体评议。

   2、指名讲故事,集体评议。

相机板书有关词语:

不以为然争论不休烟熏火燎两全其美无影无踪

   3、导:

既然是争论的故事,就应该让故事中的兄弟俩争论起来,对吗?

现在增加点难度。

  

(二)课件出示: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5)自然段,同桌练讲故事,要求:

讲出争论的语气,并说清兄弟俩各自的意见和理由。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同桌共同合作。

3、指名上台讲故事,集体评议。

“书读百遍,其意自现。

”《争论的故事》一文中兄弟二人的对话很多,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引导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

     自读、赛读、分角色朗读……从而让学生在读中感知、想象、体验,进入课文所描绘的境界。

环节

初案

设计意图

 

三、感悟故事道理

 

 四、总结课文。

 

三)同学们的本事可真大!

都能按照每一次的具体要求把故事讲的请清楚楚。

   1、黑板上这几个词语你理解吗:

不以为然争论不休烟熏火燎两全其美无影无踪

    指名说说词义。

   2、导:

如果能把这个故事想象的更具体、生动些,并配上动作、表情表演出来,那就更好了。

  (四)课件出示:

四人一小组练习表演故事。

要求:

配上动作、表情。

     出示课件。

     指名上台表演,集体评议。

1、师:

同学们讲的真不错!

故事听到这,你有什么想法?

    指名把有价值的发言简短地写到黑板上。

   2、盛老师把这个故事讲给了同学们听,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呢?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6——11)小节。

    

(2)讨论:

你觉得这些话有道理吗?

谈谈你的体会。

      相机理解:

兄弟俩“笨”在哪里?

他们没有抓住什么时机?

……

    (3)指导学生读好文中同学们的话。

    (4)引读:

第11小节。

你读懂了什么?

      理解“赞许”,盛老师为什么不时向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

1、《争论的故事》学完了,这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

   2、拓展:

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节课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开课伊始,即能否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讲故事、快速抢答游戏就是最好的激发学生兴趣的手段!

     生有很强的表现欲,在课堂上,教师及时的抓住时机,诱导他们进入角色。

这样不仅使他们在表演中熟悉课文,加深对课文的了解,而且能启迪他们的思维,发展他们的表演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级索姚庄小学课时教学案

课题

26、剪枝的学问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学会生字新词,理清课文脉络。

课前准备

字词卡片。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环节

初案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上课之前,老师想和同学们了解一件事情。

谁看过别人培养花草树木?

看过的或家中有人养花的请举手。

他们是不是经常拿把剪刀给小树修修剪剪?

  3、你知道为什么吗?

  4、修剪枝条还有这么多作用。

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跟修剪枝条有关的文章,题目就是“剪枝的学问”。

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地交给学生,引导学生自学生字词,带着自己的问题自主阅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在生生、师生的交流互动中探究。

环节

初案

设计意图

 二、初读指导

 

三、精读训练

1、自学生字词。

  

(1)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会读田字格上面的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剪枝减少影响远近闻名疯长增加挥舞仿佛又惊又喜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略)

  

(2)指明逐行读。

  (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理解词语的意思。

  (4)齐读生字词。

  (5)理解脉络。

1、直奔中心,引发前文。

“我”认为什么里面还真有道理?

“减少”是为了“增加”是从哪件事情中得知的?

  2、齐读第5自然段。

  3、牵动导读第1、2自然段。

  

(1)“我”是不是一开始就有这样的认识?

一开始“我”的心情怎样?

“不解”(板书?

  (3)什么原因使我不解?

  (4)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4)指导朗读第1、2自然段。

  过渡:

一个远近闻名的“种桃能手”为什么要剪掉那么多的枝条,还能结桃子吗?

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这一过程,让学生在开放的氛围中积极思考,大胆提问。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积极性。

级索姚庄小学课时教学案

课题

26、剪枝的学问

教学目标

、通过学问,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剪枝是为了得到更多的桃子。

懂得“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问,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剪枝是为了得到更多的桃子。

懂得“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环节

初案

设计意图

一听写生字词

二、继续精读训练

1、导读第3自然段。

  

(1)指名读。

  

(2)从王大伯的说明中可以看出:

他剪掉的是什么枝条?

为什么要剪掉它?

留下的什么枝条?

对留下的枝条是怎么做的,怎么想

  (3)王大伯对不能结桃子的枝条“喀嚓喀嚓”地剪去,对能结桃子的枝条“抚摩着”“充满信心的说”,这是为了什么?

  (4)“我”听王大伯的解释,有什么表现?

什么叫“将信将疑”?

我还有怀疑什么?

  (5)知道朗读第3自然段。

 2、导读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

  

(2)春天到了,桃花开得怎么样?

从哪里可以看出?

  (3)齐读“春天到了……飞舞“这三句话。

  (4)在桃园里和小伙伴嬉戏的“我”盼望什么?

  (5)指导朗读第四自然段。

语文课程标准》中说: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阅读教学应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活动。

本课教学体现学生主体在阅读实践中有自读、精思、感悟、鉴赏、吸纳,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自主探究中感知、感悟。

环节

初案

设计意图

三、    总结全文

3、导读第五自然段。

  

(1)指名读。

  

(2)王大伯的桃园里结的桃子有什么特点?

你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

  (3)为什么“我”看到又多又大的桃子会又惊又喜,喜的是什么?

惊的是什么?

  (4)那么剪枝的学问到底是什么?

  (5)齐读第五自然段。

1、分组分段朗读全文,说说剪枝的学问是什么?

  2、教师小结:

剪枝的学问告诉我们生活就是一本教科书。

到处有学问,只要我们平时注意观察,善于思考,就能在生活中找到规律,更好的生活。

引导学生抓住分散在课文中的能够表情达意的词句进行研读,促进学生在回味品析中领悟到课文内容中蕴含的道理;并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去思考、发现和探索,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

级索姚庄小学课时教学案

课题

习作8

教学目标

懂例文《肚子再也不疼了》,了解主要内容及事情的前因后果。

编一个童话故事,要把事情的经过和挑食的害处叙述清楚。

让学生从小养成不挑食和讲卫生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读懂例文,学会编一个童话故事,叙述要清楚。

课前准备

课前阅读童话故事。

从课外书上查阅或向医生请教偏食的害处。

第---1--2---课时

教学过程

环节

初案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二学习例文

同学们知道饭前不洗手有什么害处吗?

,一年级有几个小朋友不讲卫生,饭前便后不洗手,你准备怎样教育他?

(编一个童话故事)

 耿新华同学已经把故事编好了,请同学们打开书,我们一起来读这个童话故事

引导构思:

如果你写这个童话故事,你准备写哪些方面的内容?

(怎样不讲卫生,不讲卫生的害处。

 

环节

初案

设计意图

 

三按要求,编童话故事

 

四学生写稿

初读例文,要求读通例文,读懂大意。

引导学生说说例文的大意。

(1)指名读例文2)说说各自然段的内容组织学生讨论1)这个故事有没有把不讲卫生的害处讲清楚?

怎样讲清楚的?

(2)你认为哪些地方写的好?

在你们的生活中,大家都会有哪些不良的学习习惯呢?

书上就有几幅图,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图上都说了哪几种不好的习惯呢?

(写字姿势、爱吃甜食、挑食)你准备写哪一幅图,又准备怎样写呢?

以第三幅图为例过课前调查,你发现谁偏食?

他爱吃什么,不爱吃什么?

(指名说说)偏食有什么害处?

你从课外书上或医生哪儿了解到了什么?

(讨论,交流)引导构思:

你的童话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

他偏爱吃什么?

不爱吃什么?

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是怎么做的?

学生自行构思 

学生自己来编写,老师巡视指导

 

级索姚庄小学课时教学案

课题

练习8

教学目标

1.仔细看图,明白三个小伙伴及三个小和尚的故事,然后再用几句话写下想法,不会写的字可以查字典。

最后议一议:

三个小和尚该怎么做。

 2.照样子,练写“轰、蒜、森”三个字。

教学重难点

练写“轰、蒜、森”三个字。

课前准备

识字卡片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环节

初案

设计意图

一、教学学用字词句二.教学写好钢笔字

1、审题,明确练习要求2、指导:

学生看两组图,说说它们的意思。

(1)出示第二组图,请学生仔细观察,想想三个小和尚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结果怎么

(2)请学生讲述三个小和尚的故事。

(3)出示第一组图,同桌谈论,说说图中的内容,注意把故事的结果说清楚(4)全班交流:

你是喜欢“三个小伙伴”呢,还是喜欢“三个小和尚”,为什么?

(5)教师相机指导,引导学生把话说清楚,理由说充分。

遇到学生说得精彩的字、词、句,可请学生板书到黑板上,有选择地带领学生读一读,学生可自主积累。

3、练习

(1)说说读了两个小故事后的想法。

(2)大家评议,学生各抒己见,只要有想法,说得有道理就行。

遇到学生说得精彩的字、词、句,可请学生板书到黑板上,有选择地带领学生读一读,学生可自主积累。

环节

初案

设计意图

(3)请学生用几句话写下自己的想法,不会写的字可以查字典或者询问老师、同学。

(4)请几位学生读自己写的句子,师生共同评议,知道学生围绕一个意思写,发现学生写得生动的句子或板书或表扬。

其他学生可与小伙伴交流,修改意思不明确的句子。

4、议一议学生开动脑筋,展开丰富的想象,说说“三个小和尚”该怎么做才能让庙里的水缸总是满满的。

审题指导

(1)出示:

晶、蒜、森

(2)请学生仔细观察字形,说说自己的发现(3)出示:

(书上)我的发现:

下半部分要写得左小右大才好看。

练习

(1)师巡视,注意纠正学生不正确的书写姿势

(2)根据描红情况,教师及时小结,并选择范写,再让学生仿写。

4、反馈

级索姚庄小学课时教学案

课题

练习8

教学目标

3.背熟四条成语和《明日歌》。

4.选择最感兴趣的主题办一份手抄报,班级展览并交流。

5.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难点

在读背明日歌中懂得惜时的道理

课前准备

课前预习练习题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环节

初案

设计意图

一、教学读读背背二、做做练练

1、熟记成语

(1)说说怎样学习成语。

(2)请学生自主学习成语。

(3)指名汇报学习成果,教师相机指导读准字音,引导学生发现成语的意思以及用法并归类。

(可以事先让学生预习)(4)归类:

来自语言故事,都告诉人民一个道理(5)学生练习朗读和背诵。

2.背诵《明日歌》

环节

初案

设计意图

(1)自由读,谈谈感受或提出不懂的问题

(2)全班交流这首诗的意思。

(3)指导学生正确断句,读出节奏。

(4)指导学生朗读全诗,并能正确、有节奏、有感情地背诵。

(5)课外拓展:

可后收集表达同样意思的诗或名言警句。

1、交流自己的爱好。

2、明确学习任务:

办一份手抄小报,请学生谈谈打算怎样办小报。

(师引导从选取主题、收集资料、编排设计、分工合作几个方面谈)3、学生自主选取主题,给小报取名。

4、全班交流,指导抓住主题命名。

5、自由组成编报小组,分工合作,自主办报。

学生完成后带来,组织学生评议,准备办一个小报展览。

(1)记者招待会,请各位同学拿出自己办的小报,以推销员的身份向大家推销小报。

:

要求:

把自己的特色说清楚。

(2)师生共同参与欣赏、评议、可吸收优点,也可以提出建议。

(3)评选出销量最好的前几名小报,张贴在玻璃窗或板报上。

(4)办的不理想的,可再进行修改。

学和做相结合才能使学生更能深刻地理解词语的意思,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级索姚庄小学课时教学案

课题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课前准备

第------课时

教学过程

环节

初案

设计意图

环节

初案

设计意图

级索姚庄小学课时教学案

课题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课前准备

第------课时

教学过程

环节

初案

设计意图

环节

初案

设计意图

级索姚庄小学课时教学案

课题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课前准备

第------课时

教学过程

环节

初案

设计意图

环节

初案

设计意图

级索姚庄小学课时教学案

课题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课前准备

第------课时

教学过程

环节

初案

设计意图

环节

初案

设计意图

级索姚庄小学课时教学案

课题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课前准备

第------课时

教学过程

环节

初案

设计意图

环节

初案

设计意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司法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