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必修二理科复会考提纲.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598813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73.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级必修二理科复会考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级必修二理科复会考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级必修二理科复会考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级必修二理科复会考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级必修二理科复会考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级必修二理科复会考提纲.docx

《级必修二理科复会考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级必修二理科复会考提纲.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级必修二理科复会考提纲.docx

级必修二理科复会考提纲

名称

高二历史会考复习

年级/级部

15级

学科

历史

适用层次

理科

拟题人

王瑞美

迟建霞

审核人

徐韶芹

使用日期

2017、03、03

学业水平测试复习必修二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一、农业的起源

1、原始农业经历了从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的发展

2、中国农耕经济最早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形成规模。

并显示出地域差别北方以旱地的粟麦生产为主,南方以水稻生产为代表

3、中国古代农民饲养的家畜主要有猪、马、牛、羊、鸡、狗等六种俗称六畜,与五谷相提并论(注:

十二生肖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产物)

▲二、农业发展的表现

㈠生产工具不断改进

1、原始社会:

刀耕火种

2、夏商周:

耒、耜等木、石、骨等为材质工具为主

3、春秋战国:

铁农具、牛耕(出现:

春秋后期、犁壁:

西汉中期)

意义:

提高了当时农业生产率。

4、唐代;曲辕犁(江东犁)标志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第3页图)

5、灌溉工具的进步:

翻车(三国:

人力)、筒车(唐代:

水力)

㈡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

1、大禹治水

2、春秋战国:

芍陂、都江堰、郑国渠

3、西汉:

漕渠、白渠

4、治理黄河:

汉代,汉明帝,王景治理黄河

5、边疆:

坎儿井

㈢耕作技术的不断进步

1、商周时期:

大规模简单协作

▲2、春秋开始:

个体农耕

A条件:

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私有土地的出现

B特点:

⑴分散性:

拥有部分土地,以家庭为单位经营⑵与家庭手工业结合;⑶男耕女织,自给自足⑷封闭⑸落后,简单的性别分工

C评价:

⑴进步性:

①“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可以使农民勉强自给自足,生活比较稳定,也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②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

⑵落后性:

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使它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近代以后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三、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1、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2、借用牛力耕田和不断改良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3、男耕女织式经营方式

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一、土地制度:

㈠原始社会:

土地公有制

㈡奴隶社会(商周):

井田制

1、实质:

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

2、崩溃:

⑴时间:

春秋

⑵崩溃原因①根本原因:

生产力提高,铁器牛耕的使用

②经济上:

税制改革在客观上承认了土地私有权,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

③政治上:

周王室衰微,宗法分封制崩溃

4、废除:

战国:

商鞅变法

▲㈢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

A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

1、形式:

君主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私有制(主要)、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2、地主土地所有制:

获得土地的途径主要是:

土地兼并

⑴根源:

封建土地私有制

⑵危害:

严重影响国家的财政收入,引起社会的动荡不安

⑶应对措施:

北魏孝文帝的均田制(实质是土地公有)

B封建土地国有制:

均田制、屯田制

二、土地经营方式的发展

㈠自耕农经营

2租佃经营

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第4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一、成就:

㈠金属冶炼技术

1、青铜:

青铜时代(二里头文化到春秋末期),商周成熟

2、钢铁:

春秋发明了冶炼生铁和钢的技术

3、燃料:

A:

煤:

汉代;北宋相当普遍B焦炭:

南宋开始;C明朝流行

㈡纺织业

1、丝织业:

⑴汉代:

远销欧洲,丝国⑵唐代:

缂丝

2、棉纺织:

⑴宋末元初,边棉内传,棉纺织业成为新兴手工业部门

⑵元代:

黄道婆,推广“捍弹弹织”之具,脚踏三錠纺车

⑶元明:

江苏松江成为全国的棉纺织业中心

⑷明代后期:

棉布成为主要衣料

㈢陶瓷业

1、烧陶:

新石器时代;白陶、黑陶、彩陶

2、制瓷:

⑴东汉晚期:

瓷⑵南北朝:

白瓷

⑶隋唐:

成熟,制瓷业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

⑷宋代:

瓷都-景德镇⑸元代:

开始彩瓷,青花瓷、釉里红

⑹明:

斗彩和五彩瓷⑺清:

粉彩和珐琅彩

▲二、手工工业生产经营方式

㈠家庭手工业:

与农业相结合产品多供自己消费和缴纳赋税,很少进入市场

㈡官营手工业:

特点可以概括为:

1、官府统一管理、工匠集中、职业世袭

2、官营手工业资金雄厚、规模经营、细密分工协作

3、管理严格,手工艺水平高,直到明朝前期,代表当时生产工艺的最高水平

4、不计成本、不入市场,缺乏竞争

5、随着商品经济和私营手工业的发展,生产关系由募役制到雇募制

㈢私营手工业

1、原因:

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变革

2、过程:

⑴春秋战国:

兴起

⑵明代中后期:

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

3、私营手工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⑴唐宋以来:

产品大量进入市场,商品化程度提高

⑵明中后期:

出现手工工场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一、商业发展

1、商朝:

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

2、周朝:

工商食官

4、春秋战国:

私商成为主体;形成了许多著名的都会

5、隋唐:

商业贸易蓬勃

6、宋代:

最早的纸币,集镇夜市兴盛

7、元代:

更广泛的流通纸币

▲8、明清:

⑴商业市镇兴起⑵货币经济占主导,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

⑶经济作物的大量种植,成为商品⑷白银广泛使用⑸区域性商人群体的出现⑹雇佣劳动关系

▲二、城市的繁荣

㈠自周迄唐(以唐代长安城为例)

1、严格的空间、时间的限制(官设的市,市处于特定位置,县城以下禁止设市,坊市制)

2、城市功能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业和市场的规模不大

㈡宋代:

1、坊市界限不复存在2、城郭和乡村允许置市贸易3、出现夜市、晓市、草市等4、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监控,城市经济功能大大增强

宋代比唐以前城市变化的原因:

1、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经济的发展2、统治者政策的调整

㈢明清:

工商业市镇兴起

▲四、古代的商业政策——重农抑商

▲㈠原因:

1、商业的不稳定性及商人流动性大的特点与战国时期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的取向发生矛盾

2、维护封建统治3、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需要

㈡历程:

1、战国:

产生

2、汉初:

强化:

汉高祖令商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3、中唐以来:

有所松动4、明清:

严格执行重农抑商

▲㈢评价:

1、进步性:

促进经济发展,巩固统治。

2、局限性:

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工业文明潮流

第6课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一、近代前夜的发展

㈠农耕经济高度发展

1、农业:

⑴《天工开物》⑵双季稻扩种,引进玉米、番薯,广泛植棉

2、手工业:

私营手工业占主导

3、商业:

商品流通扩大,工商业市镇出现

▲㈡资本主义萌芽

1、条件:

农耕经济高度发展,商品经济活跃

2、产生:

明中叶、江南、纺织业3、特点:

自由雇佣劳动

4、表现: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5、发展缓慢的原因:

封建制度的腐朽是根本原因。

⑴经济:

自然经济占主导⑵政治:

专制统治,重农抑商;海禁矿禁(3))思想文化专制

二、近代前夜的危机

领域

中国

西方

经济

自然经济占主导、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工业革命完成

政治

封建专制制度

建立起资本主义民主政治

对外

闭关锁国

殖民扩张

思想

文化专制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阶段

农耕文明

工业文明

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第7课新航路的开辟

经济根源:

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一、原因社会因素:

对黄金和香料的追求

政治因素:

各国君主依仗武力强化王权,对外扩张

宗教因素:

基督教会为了传教

条件:

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以及王室的支持

1487年到达好望角;

1497~1498年达·伽马到达

二、★过程1492年抵达美洲;

1519年环球航行(注意33页新航路开辟路线图)

对欧洲:

引发商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西欧开始崛起;贸易中心从沿岸转到

三、★影响对被美洲、亚洲、非洲:

带来沉重灾难

对世界:

形成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人类由孤立走向整体,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第8课欧洲的殖民扩张与掠夺

一、★荷兰方式:

组建大型商业公司

结果:

17世纪上半叶荷兰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有“海上马车夫“之称。

方式:

海盗掠夺:

商业战争:

商业活动和掠夺;黑奴贸易

二、结果:

18世纪下半叶确立海上霸主地位,成为最大殖民国家

★英国影响:

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扩展;世界市场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第9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六十年代——19世纪中期)

①前提:

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的确立③市场需求扩大

条件:

②社会稳定、人口、资本自由流通、经济发展

标志:

珍妮纺纱机的发明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概况:

最深远的成就:

瓦特改良蒸汽机工业城市产生

第一次工业(影响)带动交通运输业革命

革命扩展:

从英扩向欧美大陆,纺织业、铁路业成为领先部门

影响:

生产力:

进入蒸汽时代

生产关系:

工厂制(特点:

用机器生产;中小企业占多数;企业主既是所有者又是管理者)

世界市场: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特点:

在几个发达国家同时出现;科技成为技术进步的最重要的推动力;重工业成为整个工业的主导

电的广泛应用(意义:

进入电气时代;)

成就:

内燃机成为新动力;化学领域新材料层出不穷;

炼钢技术突飞猛进

影响:

生产力:

进入电力时代

生产关系:

大企业时代到来(垄断)

世界市场: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开始:

16C~18C中期起决定作用的是:

新航路的开辟

过程初步:

18C中~19C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

最终:

19C70D~20C初第二次工业革命

世界市场方式:

国际贸易、人口和资本的流通、武力威逼

形成积极:

加强世界各国经济联系,促进生产力发展。

客观上促使东方国家新的社会经济结构的发展壮大

影响消极:

给落后国家和地区人民带来灾难。

第10、11课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原因:

外国商品的冲击;自身商品经济的发展;

小农表现

(1)传统手工业和农业分离

经济

(2)农产品进一步商品化

解体

(1)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化,冲击了小农经济

影响中国逐渐依附于资本主义体系,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2)使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时间:

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背景:

内忧外患;清政府内部有识之士的发起

宗旨:

“自强”“求富”

根本目的:

巩固清政府统治

洋务企业

(1)军用企业:

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第一家、官办)、

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最大、官办)

类别

(2)民用企业:

开平煤矿(第一个使用机械开采)

轮船招商局(李鸿章、近代第一家轮船航运公司)

(3)创办海军

(4)建立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消极:

没能真正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

★评价积极:

对中国早期现代化起到了推动作用

四、时间:

19世纪70年代

近代★产生条件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中国外资企业、洋务企业的刺激和影响

经济代表:

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房

结构时间: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甲午战后

变动

(1)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初步

(2)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设商部奖励工商

发展条件(3)社会上兴起实业救国热潮

民族(4)收回利权运动的推动

工业概况:

棉纺织业发展迅速

影响:

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掀起了一系列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发展时间:

一战期间(1914---1918)

历程

(1)一战期间列强对华资本和商品输出减少(根原因)

★进一步条件

(2)民国的建立,提高了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

发展(3)政府政策鼓励;倡导使用国货

(黄金)(4)群众性反帝爱国斗争的推动

概况:

纺织业、面粉业、卷烟业等轻工业发展迅速

重工业和新兴的化工业获得一定程度发展范旭东

影响:

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基础。

●民族工业特点:

(1))先天不足:

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2))后天畸形:

轻工业发达,重工业基础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独

工业体系;分布不平衡,多分布在沿海、沿江地区,内陆很少

经济:

工业文明的推动

原因政治:

政府政策的推动

思想:

民主思潮的影响

长袍马褂与西服革履并行不悖

衣中山装和旗袍的出现是中西合璧的产物

六、19世纪出现

新潮冲★报刊太平天国时期,民众开始有了新闻观念

击下的表现娱乐1872年创《申报》时间最长影响最大

社会生活

1905年《定军山》——中国第一次拍摄

电影1913年《难夫难妻》——第一部故事片

1931年《歌女红牡丹》——第一部有声电影

革除陋习:

“断发”与“不缠足运动”,带有政治色彩

习俗礼仪革新:

简化礼仪,婚葬习俗变革

1881年唐胥铁路---中国自建第一条铁路

铁路

交通1909年詹天佑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中国自行设计

轮船:

1872年轮船招商局---近代第一家,标志中国新式水运业的诞生

航空:

真正起步于1918年

邮政:

①1896年“大清邮政局”成立

通讯②1920年中国首次参加万国邮联大会

电信:

1877年在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中国自办电报的开始

●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

1、政治:

列强入侵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掀起一系列救亡图存的斗争(太平天国起义、义和团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

2、经济:

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产生近代企业,民族工业曲折发展

3、思想、文化:

封建儒家思想受到强烈冲击;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探索强国御侮之道(物质——政治制度——思想)

4、社会生活:

人们的衣、食、住、行、礼仪、通讯等方面发生变化

单元线索

新航路的开辟(第7课)

工业文明的崛起欧洲殖民者的扩张与掠夺(第8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第9课)

小农经济解体,中国逐步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第10课)

洋务企业兴起(第10课)

对中国的冲击近代企业兴起民族工业产生并曲折发展(第10、11课)

社会生活发生变化(衣、食、住、行、娱乐等)(第12、13课)

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

①英、法、美、日等资本主义国家对苏俄进行武装干涉。

②国内战争爆发,苏俄面临严峻的政治、经济危机。

2.措施:

★①农业:

实行余粮收集制;②工业:

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将大中企业收归国有,对小企业实行监督。

③商业:

取消商品贸易④分配:

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

★3、特点:

排斥商品货币关系,以行政命令手段代替市场手段。

4.评价:

(1)积极:

最大限度的集中全国的人财物力,保障了军事斗争的胜利;

(2)局限:

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二、新经济政策

1、背景:

(1)战争严重破坏经济

(2)农民不满,频繁暴动。

(3)国家能力有限。

2、目的:

为了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

3、内容:

(1)农业:

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2)工业:

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资本家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

(3)流通:

允许自由贸易。

★4、特点:

利用商品货币关系促进生产发展。

★5、影响:

(1)理论上:

新经济政策使俄国找到了一条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途径,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2)实践上:

受到广大工农的支持,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三、斯大林模式

1、确立:

20世纪30年代中期。

★2、内容(特征):

(1)实行单一的公有制;

(2)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3)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4)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4、评价:

(1)积极:

①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实现工业化;②1937年苏联工业生产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为日后战胜德国法西斯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2)消极①片面发展重工业②忽视消费品生产③从农民身上拿走的东西太多,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④执行计划指令,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启示:

1、经济政策的调整必须从国情出发,生产关系的调整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2、正确运用市场价值规律发展经济,不能过分的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

3、要注意保持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

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一、大萧条

★1、原因:

(1)根本: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2)直接:

供求矛盾突出

2、表现:

银行倒闭、企业破产、生产下降、失业剧增。

★3、特点:

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规模大、

★4、影响:

(1)经济:

这场危机迅速波及到所有资本主义国家,影响到所有的经济部门,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

(2)政治:

人们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产生怀疑,资本主义面临着严重的政治危机,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

(3)国际关系:

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危困境,转嫁危机,导致世界经济进一步混乱,国际关系日趋恶化。

★二、罗斯福新政

1、措施:

(1)整顿财政金融(首要)

(2)调整工业生产(中心)

(3)调节农业生产(4)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影响最深远)

2、特点:

国家干预经济实质:

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3、作用:

(1)对当时:

社会生产力得到恢复,中下层民众也获得一定好处。

(2)对后世:

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被后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借鉴;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进入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局限性:

新政只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三、凯恩斯主义:

国家干预经济(“看得见的手”)

第16课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一、措施

1、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

①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②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③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

2、企业经营:

(1)“人民资本主义”:

资本家和普通职工都拥有股票,股票分散化

(2)经营者革命:

企业所有者退出经营一线,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营

3、福利国家的出现

(1)原因:

生产力提高

(2)资金构成:

个人缴纳、企业缴纳、国家补贴

(3)特点:

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种类繁多;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4)实质:

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

(5)影响:

使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缓解了社会矛盾,扩大社会消费,但也扩大了政府开支,造成了财政赤字,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三、结果:

20世纪50——60年代,发达国家进入了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

四、70年代:

1、背景:

经济滞胀

2、措施:

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出售部分国有企业;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五、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特点:

利用国家政权对经济进行干预

实质:

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

一、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

二战后,斯大林体制弊端日益暴露,农业问题日益暴露。

2、措施:

P78了解即可

3、结果:

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取得一定成效;赫下台后,改革失败

★4、失败原因:

(1)理论上没有突破,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

(2)改革的目标严重脱离了苏联的实际。

(3)缺乏全面和一贯的战略方针和思路,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4)个人作风急躁,反复无常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1、原因:

赫鲁晓夫时期的混乱。

2、措施:

P79了解即可

3、★失败原因:

(1)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框;

(2)后期保守;

(3)苏联于美国的军备竞赛日益加剧,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三、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

1、背景:

苏联社会陷入危机

2、措施:

(1)承认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要求国家主要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允许个体经济存在。

(2)提出了“加速发展战略”,并把重点放在重工业上。

3、★失败原因:

(1)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

(2)改革阻力重重;

★苏联的经济体制改革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1、我们在制定政策是必须要符合国情,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必须要遵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建立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

3、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一、过渡时期(1949—1956底)

1、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生产力

(1)背景:

1952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

(2)、指导方针:

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特点:

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同时并举。

(3)实施:

一五计划(1953—1957)

①基本任务:

P82方框内(一般了解)

★②成就:

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社会主义工业化全面展开。

2、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变革生产关系

(1)目的:

为了适应国家工业化的要求,早日建成社会主义。

(2)过程:

①农业:

从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生产合作社

②手工业:

手工业合作社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

国家资本主义(策略:

利用、限制、改造。

形式:

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公私合营(个别到全行业)

(创举:

和平赎买)

★(3)实质:

对生产关系的根本行变革。

性质:

社会主义革命

★(4)意义:

1956年底,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标志着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建立,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开辟了道路;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

1、探索——中共“八大”

(1)背景: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

(2)内容:

①主要矛盾:

先进的工业国与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

②主要任务:

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3)意义: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蓬勃开展起来。

★2、失误

(1)原因:

中央领导人片面追求经济建设中的高速度

(2)表现: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3)危害:

①“左”倾错误迅速发展,国民经济和生态环境遭严重破坏;

②生产效率地下,严重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③经历三年严重的经济困难时期。

★3、纠正——八字方针(1960年)

(1)内容: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2)结果:

1962年,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城乡人民生活有所改善。

三、“文革”时期的经济建设(1966——1976)

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978—至今)

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时间:

1978.12

2、内容:

把党的工作重点转到经济建设上来。

3、意义:

揭开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序幕,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