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环境的感觉.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594921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30.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环境的感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对环境的感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对环境的感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对环境的感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对环境的感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对环境的感觉.docx

《对环境的感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环境的感觉.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对环境的感觉.docx

对环境的感觉

对环境的感觉

第一章对环境的感觉

感觉世界

  教学方法

  实验观察、分析与归纳、引导讨论、交流与合作。

  课时

  2课时

  课前准备

  1.收集有关人的感觉方面的资料。

  2.教学器材

 

  教学流程设计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与意图

一、新课引入

二、新课教学

1.感觉器官与感受器

2.皮肤的感觉功能

3.鼻和嗅觉

4.舌和味觉

三、复习巩固

1.知识小结

2.课堂练习

3.设疑

1.思考:

同桌交流,并汇报

2.学生读图1―1后归纳:

交流与讨论:

①你最喜欢和最讨厌的环境刺激有哪些?

大家的结论一样吗?

②小明为什么要带着耳机欣赏音乐?

3.学生小实验:

①同桌一组,其中一人闭上双眼,另一人拿出一个物体让他触摸②请一位同学闭上双眼,另一位同学用两只铅笔分别轻轻地点在他的背、手臂、手指等处,观察哪一部分皮肤的感觉特别敏感。

4.观察教师实验

观察:

用小镜子仔细观察自己的舌头的表面形态有什么特征?

再观察挂图、模型,并将舌头的特征描述出来。

实验:

探究舌头的不同部位对甜、酸、苦、咸刺激的敏感程度

5.学生自己总结并交流。

6.完成作业

1.设问导入:

当你走进百花盛开的大花园时,你会看到什么?

闻到什么?

2.设问引导学生读图1―1:

图中的人感觉到了什么?

然后归纳。

鼓励学生交流与讨论:

3.设问:

皮肤内有许多感受器,你知道皮肤能感受外部环境中的哪些信息?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

4.实验1:

取三个杯子,分别盛上冷水、温水和热水。

实验2:

辨别四个棕色小瓶中分别装的什么物质:

酱油、食醋、酒精、自来水。

5.知识小结

6.设疑:

人为什么要长两只耳朵,两只耳朵却不长在一起?

鼻子却长在一起呢?

(下节探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新课引入

  春天来了,当你走进百花盛开的大花园时,你会看到什么?

闻到什么?

……你会看到鲜艳的花朵、闻到诱人的芳香、听到鸟儿婉转的歌声……这些奇妙的感觉是如何产生的?

我们身体中哪些器官具有感觉功能?

它们是如何感知周围不断运动和变化的环境呢?

如果我们失去了感觉,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

  二、新课教学

  1.感觉器官与感受器

  自然环境在不断变化。

阳光、温度、食物、水源是生物生存的必备条件,如果生物不能很快察觉周围环境的变化,就无法生存下去。

  设问引导学生读图1―1:

图中的人感觉到了什么?

然后归纳:

人通过耳听、鼻嗅(闻)、眼看、手摸、口尝感觉到了周围的环境和物质世界。

  鼓励学生交流与讨论:

①你最喜欢和最讨厌的环境刺激有哪些?

大家的结论一样吗?

②小明为什么要带着耳机欣赏音乐?

  结论:

人类有各种不同的感官和感受器,能感受各种不同的刺激,产生各种不同的感觉。

  2.皮肤的感觉功能

  设问:

皮肤内有许多感受器,你知道皮肤能感受外部环境中的哪些信息?

  学生小实验:

①同桌一组,其中一人闭上双眼,另一人拿出一个物体让他触摸,并叫他说出所触摸物体的形状、大小、冷热,软硬及粗糙还是光滑。

  ②请一位同学闭上双眼,另一位同学用两只铅笔分别轻轻地点在他的背、手臂、手指等处,观察哪一部分皮肤的感觉特别敏感。

  结论:

实验说明皮肤有触觉、冷觉、热觉等感觉功能。

皮肤的不同部位对各中刺激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

  再设问:

皮肤的冷觉和热觉感受器究竟能感受环境中的什么刺激?

  实验:

取三个杯子,分别盛上冷水、温水和热水,将自己的左手、右手分别浸在冷水和热水中,一段时间后,将两手同时浸入温水中,此时左、右手感觉一样吗?

  讲解:

冷热感受器并非感受物体温度的刺激,而是感受皮肤散失和获取热量的速率变化。

  讨论:

当皮肤受到针扎等损伤性刺激时,会有什么感觉?

这种感觉对人的健康生活有利还是有害?

人手的不同部位分别对什么刺激比较敏感?

  3.鼻和嗅觉

  设问:

是什么使我们感到花园的阵阵花香?

我们又是如何闻到阵阵花香的?

  引导学生读图1―3,归纳出嗅觉的形成过程:

  气味――刺激嗅觉神经末梢(嗅觉感受器)――大脑。

  讨论:

我们如何仔细辨别某一物质的气味?

(作频繁而短促呼吸)

  实验:

辨别四个棕色小瓶中分别装的什么物质:

酱油、食醋、酒精、自来水。

  嗅觉的特点:

学生自己读图归纳。

(与接受刺激的实际时间长短有关,不同动物的嗅觉差异很大,孩子的嗅觉比大人敏感,动物对不同物质气味的敏感程度不同。

  思考:

我们可以把气味收集和保存起来吗?

警犬为什么可以帮助破案?

生活中还有哪些与嗅觉有关的例子?

  4.舌和味觉

  设问:

我们常说酸、甜、苦、辣是靠什么器官感受出来的?

舌头又有什么功能?

  观察:

用小镜子仔细观察自己的舌头的表面形态有什么特征?

再观察挂图、模型,并将舌头的特征描述出来。

(舌头表面布满许多小凸点,内藏味蕾,味蕾内有许多味觉细胞,能感受各种不同物质的刺激,尤其对液态物质的刺激特别敏感。

  味觉的感觉过程:

食物中化学物质溶于唾液(信息)――刺激味觉细胞――神经――――大脑――食物味道。

  设问:

舌头不同部位对甜、酸、苦、咸的敏感性相同吗?

  实验:

探究舌头的不同部位对甜、酸、苦、咸刺激的敏感程度(学生自己设计)

  器材:

四只干净的小玻璃杯杯子,四根吸管,清水和少量的盐、糖、咖啡、食醋。

  步骤:

将酸、甜、咸、苦用吸管滴入舌头的不同部位:

舌尖、舌侧、舌根。

(注意:

每次实验必须充分漱口、实验药品和器材的卫生)。

  结论:

味觉的感觉区中,苦味――舌根,甜味――舌尖,酸味――舌两侧,咸――舌两侧的前部。

麻、辣、涩等是综合刺激后产生的感觉。

  讨论:

人感冒时,鼻子不通气,吃什么东西都没味,这是为什么?

嗅觉的灵敏度降低了,味觉的敏感度也会减弱?

这是为什么?

  三、复习巩固

  1.知识小结(学生自己总结)

  2.课堂练习(练习册)

  3.设疑: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为什么?

人为什么要长两只耳朵,两只耳朵却不长在一起?

鼻子却长在一起呢?

  四、布置作业

  P6:

T1――3

  五、板书设计

第一章对环境的觉察

第一节感觉世界

  人类有各种不同的感官和感受器,能产生各中不同的感觉。

  1.皮肤的感觉功能:

有冷觉、热觉、触觉、痛觉等感觉功能。

不同的部位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不同。

  2.鼻和嗅觉:

  ⑴形成:

物质气味(信息)――刺激嗅觉神经末梢――大脑。

  ⑵特点:

与刺激的时间长短有关,不同动物的嗅觉敏感程度差异很大,不同动物对不同气味的敏感程度也不同,还与年龄有关……

  3.舌和味觉:

  观察:

舌头表面有许多小凸点,内藏味蕾,味蕾内有许多味觉细胞。

  形成:

食物中的一些化学物质(信息)溶于唾液――刺激味觉细胞――神经――大脑。

  实验:

舌头的不同部位对甜、苦、酸、咸的刺激感受不同

  结论:

 

教案点评:

  在本节的教学中,通过引导和组织学生积极进行各种探究实验,学生的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积极思考,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探究中获得了知识、培养了能力,较好地体现了主动探索与接受相结合的原则,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比较、归纳,从习以为常的现象中得出科学结论,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

学生对舌头不同部位对酸、甜、苦、咸的敏感性的探究,是一个简单易行、学生由乐意探究的实验,教师应该精心组织好,提前安排学生分小组带好实验器材,在课堂上进行探究,对于学生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提高探究技能、体验探究过程都有好处。

 

第2节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教学重点

  1.声音产生的条件。

  2.声音的传播速度。

  教学难点

  波的概念

  用声波的知识解释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实验观察、归纳总结、应用深化

  教学准备

  橡皮筋、真空不能传声演示器、真空泵、纸杯、细线(长约2米)、火柴梗、低音喇叭、蜡烛、铅笔、水槽、水小木塞、有关课件

  教学流程设计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与意图

一、新课引入

二、新课教学

声音的发生

声音的传播

声波

声音传播的快慢

三、复习巩固

1.思考

2.探究小实验:

⑴橡皮筋扣在椅子背上,用手将它拉紧拨动它。

⑵用两只手指轻轻地放在自己喉部,然后发出声音。

3.观察实验:

思考:

许多科幻电影都有在太空战争的场面,你认为太空中能听到爆炸的声音吗?

4.学生动手实验:

用手轻轻地敲击自己的桌面,你能听到敲击声吗?

将耳朵紧贴桌面,你能不能听到敲击声?

⑴观察实验:

水波的实验。

⑵观察实验:

用口径较大的音箱喇叭对着邻近的蜡烛播放音调很低的音乐。

5.学生看书

6.积极小结

1.设问:

你知道风声、雨声、读书声是如何产生的吗?

它们又是如何传入我们的耳朵呢?

2.指导探究小实验:

并引导学生归纳出结论

3.演示实验:

将一只小电铃放在密封的玻璃罩内,接通电源。

4.设问:

你知道声音是以什么形式在介质中传播的吗?

5.引导学生看书

6.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一、新课引入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你知道风声、雨声、读书声是如何产生的吗?

它们又是如何传入我们的耳朵呢?

  二、新课教学

  1.声音的发生

  学生探究小实验:

  ⑴把一根橡皮筋扣在椅子背上,用手将它拉紧拨动它。

  你听到声音了吗?

  橡皮筋在作怎样的运动?

  这声音是又什么引起的?

  ⑵用两只手指轻轻地放在自己喉部,然后发出声音。

  ①你感觉到喉部在振动吗?

  ②你知道是什么在振动?

  引导学生归纳出结论:

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设问:

声音是怎样传到人耳的呢?

  2.音的传播

  ⑴声源:

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⑵观察实验:

将一只小电铃放在密封的玻璃罩内,接通电源。

  你听到了什么?

  你看到电铃的锤在干什么?

  用真空泵抽出罩内的空气。

当空气逐渐被抽去时,电铃声会怎样?

  当空气几乎被抽尽时,你仍然能听到声音吗?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吗?

  关掉真空泵,让空气慢慢重新进入罩内。

  现在你又听到声音了吗?

声音在空气中能传播吗?

  思考:

许多科幻电影都有在太空战争的场面,你认为太空中能听到爆炸的声音吗?

  设问:

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吗?

  ⑶学生动手实验:

用手轻轻地敲击自己的桌面,你能听到敲击声吗?

将耳朵紧贴桌面,你能不能听到敲击声?

  ⑷自制“土电话”实验:

同桌用自制的“土电话”看能否通话?

  再设问:

声音能在液体中传声吗?

请学生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

  ⑸演示实验:

将一个听诊器悬放入水中,再将一只防水手浸水中,请学生汇报听到的情况。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归纳:

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介质)。

(固体、液体、气体都是介质)

  3.声波

  设问:

你知道声音是以什么形式在介质中传播的吗?

  ⑴观察实验:

水波的实验。

水槽中平静的水面上,放一个软木塞,用铅笔有节奏地点击水面某处,水面会出现什么现象?

木塞怎样运动?

  ⑵观察实验:

用口径较大的音箱喇叭对着邻近的蜡烛播放音调很低的声音时,喇叭会发生__________,蜡烛将会发生__________,这个现象说明什么?

__________。

  引导学生分析类比:

声波――声波。

  归纳总结:

声音以波的形式通过介质将声源的振动向外传播,这个波叫做声波。

  声波的应用举例:

超声波粉碎胆结石、声波探测海底的深度………

  4.声音传播的快慢

  ⑴声音在不同的介质和温度下,传播的快慢不同。

15℃的空气中,声音每秒钟传播340米,气温每升高1℃,每秒钟传播的距离约增加0.6米

  ⑵应用举例:

思考对着山崖高声喊叫,你会听到什么?

查阅资料解释原因,然后在班上交流。

  三、复习巩固

  1.小结:

对照板书进行。

  2.课堂练习。

  四、作业:

P10:

T1――3。

  【板书设计】

第2节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1、声音的发生:

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液、气),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3、声波:

声音和水波类似,也是以波的形式通过介质将声波的振动向外传播。

  应用:

体外震石碎波,探测海的深度。

  4、声音传播的快慢:

声波在不同的介质和温度下,传播的快慢是不同的。

  气体中最慢,液体中最快,在15℃的空气中,每秒传播340米。

  思考:

在高山中,对着高山喊话,你会听到什么?

为什么?

请查资料解释原因。

  作业:

P10:

T1――3。

 

耳和听觉

  教学重点

  2.对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的理解。

  教学难点

  1.耳朵的结构与功能。

  2.组织好实验探究人为什么要长两只耳朵?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观察归纳、讨论应用、实践活动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

  提前准备好棉花(或细软的纸、棉布等塞耳朵的物品)、蒙眼睛的物品。

  2.教学器材

  耳朵结构示意图、模型、助听器、木梳、塑料尺、鼓、鼓棰、有关挂图、课件

  教学流程设计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与意图

  新课引入

  新课教学

  1.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

  2.探究:

为什么要用两只耳朵听?

  乐音的三个特性:

  噪声污染:

  复习巩固

  1.布置作业

  1.思考

  2.观察:

挂图、模型、课件,弄清结构,思考:

各个部分的功能。

  体验:

完全失去听力的生活。

  讨论:

平时对失去听力的人我们应该怎么办?

  3.从提出问题,到交流与评价进一步科学探究的完整过程。

  4.乐音的三个特性:

音调、响度、音色

  5.学生举例:

你见过哪些噪声污染如何防治?

  讨论与交流:

控制噪声污染的有效措施有哪些?

  6.学生小结

  7.完成练习

  1.设疑导入

  2.引导观察:

挂图、模型、课件,弄清结构

  3.探究:

为什么要用两只耳朵听?

  4.乐音的三个特性:

音调、响度、音色

  5.噪声污染:

  6.教师引导小结

  7.布置研究性学习:

P171。

作好安排,提出要求。

  一、新课引入

  人为什么能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我们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而鼻子要长在一起呢?

在城

  市汽车为什么严禁喇叭?

有的人为什么会晕车、晕船?

  二、新课教学

  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

  设问:

你知道我们的耳朵为什么能听到声音吗?

它里面的结构是什么样的?

  引导观察:

挂图、模型、课件,弄清结构,思考:

各个部分的功能。

  结构:

外耳、中耳、内耳。

  听觉的形成:

声波(信息)――耳朵(鼓膜振动、听小骨振动)――刺激听觉感受器的听神经――大脑

  讨论:

耳朵的各部分有什么功能?

鼓膜损伤、听小骨损伤或发生障碍会有什么影响?

耳膜破损会造成什么结果?

哪些原因会造成耳膜破损?

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的耳朵?

你还知道有哪些造成耳聋的原因?

耳朵还有那些用途?

耳朵的结构与功能有什么关系?

  体验:

完全失去听力的生活。

先用两只空纸杯捂住耳朵,再用棉花或软布塞住耳朵,分别感受和体会失去听力后的痛苦。

  讨论:

平时对失去听力的人我们应该怎么办?

  市汽车为什么严禁喇叭?

有的人为什么会晕车、晕船?

  设疑:

人为什么长两只耳朵?

这样有什么好处?

为什么能耳听八方?

  引导学生从提出问题,到交流与评价进一步科学探究的完整过程。

  提出问题:

为什么要提出用两只耳朵?

  建立假设(大胆猜想):

①……;②……;③……;④……;

  设计实验方案:

(目的、如何做、怎么做?

控制变量)

  次数

  目的

  实验方案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

 

  实验检验:

按方案去做。

引导归纳出结论:

根据声音到达两点的时间差,辨别声源的方向和位置。

  作出解释、交流和评价:

先小组交流,然后大组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交流如何探究的、探究汇总如何控制变量的,重点评价方案设计的是否合理,有无改进的地方,积极参与探究情况。

  拓展:

根据已经学过的知识或进一步查阅有关资料,对实验结果作出解释

  乐音的三个特性:

音调、响度、音色(第三课时)

  为什么歌唱家的声音那样动听?

歌唱家又有高音、中音、低音之分?

  音调:

我们把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实验1:

用一把塑料尺,让它从木梳的齿上,一次快些,一次慢些。

  观察:

听到的是声音有何不同?

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

  实验2:

用一把直尺紧压在桌面的边沿,两次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同。

然后用手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

  观察:

两次尺子振动的快慢有何不同?

听到的声音有何不同?

  结论:

物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频率:

物体在1秒钟内振动的次数。

单位:

赫兹。

振动越快,频率就越大。

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思考:

蜜蜂与蝴蝶的声音有何不同?

为什么?

  人和动物的听觉范围:

  声波的分类:

超声波、次声波,一般人听不到超声波和次声波。

  应用:

B超,金素探测。

蝙蝠与仿生学,雷达。

  响度:

人们主观上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

  设问:

响度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实验:

在鼓面上撒一些小纸屑,先轻轻地敲鼓面,然后再用力敲鼓面。

  观察:

鼓面上的小纸屑的振动有何不同?

  思考:

声音的大小跟声源振幅幅度有什么关系?

跟离鼓的远近有何关系?

  结论:

声音的响度与声源的振动幅度有关,跟人距离声源的远近也有关系;声源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距离声源越远,声音越分散,声音响度也越小;还跟不同人的感觉的灵敏程度有关。

  声音大小的计量单位:

分贝,符号:

Db,人耳的感觉情况表:

(引导学生读表)

  设问:

什么情况下是震耳欲聋?

  音色:

辨别声音的第三个特征。

  中国古代的声学成就:

编钟,1973年,浙江余姚河姆渡地区出土的骨哨、骨笛,距今7000年;3000年,管乐器和弦乐器,钟磐等打击乐器。

北方的四合院、北京天坛的回音壁。

  4.噪声污染:

妨碍人们生活、学习、工作,有害健康的声音都是噪声污染。

  学生举例:

你见过哪些噪声污染如何防治?

  我国政府规定:

工厂噪声不超过85――90分贝,居民区,白天不超过50分贝,夜晚不超过40分贝。

  讨论与交流:

控制噪声污染的有效措施有哪些?

提出你的解决办法,看谁说的好!

布置研究性学习:

P171。

作好安排,提出要求。

  三、复习巩固

  课堂练习:

课本P18:

T3――4。

  小结:

对照板书由学生进行,教师补充。

  四、布置作业:

练习册

  板书设计

  耳和听觉

(一)

  1.耳的结构

 

  2.听觉的形成:

  声波――鼓膜振动――听小骨振动并放大――耳蜗感受器(神经)――大脑

  3.应用:

保护耳朵,关爱他人。

耳和听觉

(二)

  探究:

人为什么要用两只耳朵听?

  提出问题:

人为什么要用两只耳朵?

  建立假设:

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想;

  设计实验方案:

注意:

设计方案的目的、做法、控制变量。

  实验检验:

  作出解释、交流与评价:

结论根据声音到达两耳的时间差,辨别声源的方向和位子。

  耳和听觉(三)音调响度音色噪声污染

  声音:

乐音与噪音

  声音的三个特征:

  音调:

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大,音调越高;振动越慢,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频率:

物体在1秒钟内振动的次数,单位:

赫兹

  超声波:

高于2000万赫兹的声音。

  次声波:

低于20赫兹的声音。

  应用:

B超、雷达、金素探测。

  响度:

声音的响度与声源的振幅有关,跟人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

振幅越大声音响度越大;距离声源越远,声音越分散,声音也就越小。

  声音大小的单位:

分贝。

  音色:

音色与发声体的性质、形状、发声的方法有关。

  噪音污染:

妨碍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有害健康的声音都是噪音污染。

  如何防治:

声源处控制、传播途中减弱、接受处控制。

教案点评:

  本节的内容较多可以在三个课时内完成。

第一课时重点放在耳的结构与功能上。

教学中即可以从耳的结构让学生大胆地推想耳的功能,也可以在知道其功能之后,反过来让学生进一步思考,耳朵为什么会有这种功能,从正反两个方面使学生逐步理解科学中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基本理念;对于为什么人要长两只耳朵的探究实验,是一个非常好的探究实验,学生也很感兴趣,尤其是在引导学生建立假设、设计实验方案等探究的基本环节上学生表现出的聪明才智让人感到兴奋不已,教师事先要精心设计学生的探究过程,保证学生的探究效果;声音的音调、响度、音色一定要做好实验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基本结论即可,不要讲的太深,让对声音的三特性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能够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的问题就算达到目的。

第4节光和颜色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准备:

各种不同颜色的玻璃片。

  各种光源(蜡烛、手电发等)、水槽、玻璃砖、平面镜、光的色散演示仪、三棱镜、带圆孔的硬纸板,红、绿、蓝三种透明的塑料薄膜,红、绿、蓝三块有色玻璃,红、绿、蓝、黑四种纸屏。

  教学流程设计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与意图

一、新课引入

二、新课教学

光源:

光的直线传播

光速

光的色散

看不见的光

物体的颜色

7.实验探究

四、布置作业:

练习册。

收集测光速的有关资料

思考:

天上为什么会出现彩虹?

1.学生举例归纳:

2.设计实验验证: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3.观察演示实验:

思考:

光传播需要时间吗?

4.实验探究1、实验探究2

5.请学生自学。

6.学生自学

7.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猜想和预测、设计实验方案、收集实验证据、得出结论和解释、反思评价。

课堂练习:

积极动手

小结:

思考P24。

设疑激趣:

天上为什么会出现彩虹?

设问:

哪些物体能够自己发光?

光发出后是如何传播的?

引导学生设计:

实验1、实验2、实验3,验证自己的结论:

设问:

光传播需要时间吗?

讲解光速。

设问:

雨过天晴彩虹如何形成

光的分类:

可见光、不可见光

设问:

看到的草是什么颜色?

引导学生自己主动去探究:

阳光下树荫中的圆形光斑是如何形成的?

复习巩固

课堂练习:

P25,T1――4。

小结:

对照板书进行。

布置作业

练习册,收集测光速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设计

  新课引入

  设疑激趣:

我们看到的物体的颜色为什么有的是红色、有的是蓝色、而有的又是黑色,夏天雨过天晴,天上为什么会出现彩虹?

带上蓝色的有色眼镜看物体会是什么样子?

  新课教学

  光源:

  设问:

哪些物体能够自己发光?

哪些是人照的?

哪些是天然的?

  学生举例归纳:

能够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分为:

人照光源、天然光源。

  人照光源简介。

  光的直线传播

  设问:

光发出后是如何传播的?

直线、曲线?

在水中呢?

玻璃中又如何?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结论: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实验1:

手电筒发出的光,在空气中传播的路线是怎样的/

  观察并得出结论:

光在空气是沿直线传播的。

  实验2:

观察用手电筒发出的光在水中传播的路线是怎样的?

  实验3:

观察用手电筒发出的光,在玻璃中是怎样传播的?

  注意:

可以在最后使光斜射到水面或玻璃面上,让学生观察到:

虽然光在空气、水中、玻璃中传播的路线都是直的,但在空气与水、空气与玻璃的分界面处,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以加深对“光沿和直线传播”的条件――同一种均匀介质的理解,同时也为下一节讲述光的折射现象打下伏笔。

  结论:

光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材料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