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煤矿事故.ppt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59397 上传时间:2022-11-12 格式:PPTX 页数:26 大小:89.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平煤矿事故.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安平煤矿事故.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安平煤矿事故.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安平煤矿事故.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安平煤矿事故.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平煤矿事故.pptx

《安平煤矿事故.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平煤矿事故.ppt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平煤矿事故.pptx

空白演示Loremipsumdolorsitamet,consecteturadipisicingelit.山西大同煤矿集团同生安平煤业“323”顶板大面积垮落导致瓦斯爆炸重大事故2016年3月23日22时07分,山西省大同煤矿集团同生安平煤业有限公司发生顶板大面积垮落导致瓦斯爆炸重大事故,造成20人死亡、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804.37万元。

1.事故单位基本情况1)同煤集团概况同煤集团为省属国有重点煤炭企业,在职员工20余万。

现有煤矿73座,其中生产矿井39座,建设矿井34座,煤炭总产能9660万吨/年。

2)事故矿井基本情况安平煤业隶属于同生公司,属国有控股企业,其中同生公司占股比51%,自然人李玉宝占股比49%,为生产矿井,核定生产能力90万吨/年。

现主采5-1#煤层。

2015年鉴定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0.89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0.39m3/t,属瓦斯矿井。

5-1#煤层自燃倾向性等级属自燃煤层,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

井田地质构造简单。

3)徐州和邦矿业工程有限公司概况2013年10月28日和邦公司与安平煤业签定15119掘进工程施工合同书,进驻安平煤业从事矿井工程施工。

2014年3月,和邦公司所属两个综采队和4个机掘队继续以承包形式在井下从事采掘活动。

安平煤业考虑到转为生产矿井后采掘工作面严禁外包,与和邦公司签定劳务合作协议,议定从2015年1月1日开始双方实行劳务输出的合作模式。

2016年1月29日,同生公司确定以和邦公司现有的成建制施工队伍为基础,组建安平煤业自有生产队伍。

2016年2月4日,安平煤业与和邦公司签定了劳务合作关系解除协议,开始着手施工队伍的收编工作,但直至事故发生时相关收编工作仍在进行中,施工队伍仍按原管理模式运行。

2.事故区域基本情况本起事故发生在8117综采放顶煤工作面。

1)8117工作面布置情况8117工作面布置在一盘区西北部的5-1#煤层中,北部与已采的8119综放工作面相邻,西南部与马营煤业采空区相邻。

煤层赋存深度200m左右,煤层结构简单。

该工作面于2015年12月27日开始回采,发生事故时形成倾斜长200m的工作面。

2)8117工作面顶板特殊处理情况截止事故前,共进行过三次顶板特殊处理:

2015年12月24-25日,工作面开采前对顶板预裂爆破。

2016年1月2日,工作面推进至30m时,对顶板强制放顶。

2016年3月23日事故发生前,工作面推进至与外切眼对接位置时,对外切眼70m延长段顶板进行预裂爆破。

3.事故发生经过及应急处置情况1)事故发生经过2016年3月23日14时,对8117工作面已提前打好的炮眼装药爆破预裂顶板,负责放炮的2人均无爆破资格证。

技术员在会上贯彻了预裂爆破安全技术措施,班长对当班各项工作作了具体安排。

会后,技术员自行入井,工人高xx领取放炮器和放炮线后从副斜井直接入井,另外15人随队长(综采二队唯一持爆破资格证者)到炸药库领取火工品,领完火工品后队长返回未下井,其余15人携带400m导爆索、60发雷管、13箱(24kg/箱)炸药从主斜井步行入井。

到工作面后,于21时30分许,工作面70m延长段装完9个炮眼,两名回风顺槽风门外放炮警戒,到达约20分钟后听到工作面方向传来响声,风门突然被吹开,一股黑烟吹出,伴随有呛人的气味,看不清周围东西,紧接着又有一股气流冲出,两人被冲倒。

二人在原地等了约30分钟后,孔德车经风门进入回风顺槽察看,走了约200m后发现满巷烟雾,看不清里面,于是退出,到一盘区变电所打电话向矿调度室汇报了井下情况。

约22时08分,矿调度员马xx发现监控系统显示8117工作面CO浓度超限,井下工业电视黑屏,紧接着接到中央变电所值班人员电话汇报说:

“变电所门被吹坏”,主斜井井口人员电话汇报说:

“井口吹出黑烟”。

矿调度员立刻向上级汇报。

2)事故应急处置情况接到事故报告后,矿方立即通知井下作业人员撤离出井,并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

指挥部初步核实情况后,安排安全矿长带领相关人员佩带保护装备入井侦查并组织撤人。

22时50分左右,安全矿长带领相关人员入井,在主斜井煤仓附近发现1名受伤人员和1名遇难人员,在一盘区轨道巷发现6名遇难人员。

由于对灾变及灾区情况不明,矿方人员未深入采、掘工作面及更远区域进行侦查搜救。

23时01分,安平煤业向同生公司报告了事故情况,23时03分,向同煤集团进行了报告。

同煤集团、同生公司接到矿方事故报告后,相关领导及部门负责人立即赶赴事故现场,成立抢险救援指挥部,制定抢险救援方案,全力展开救援工作。

223时18分,同煤集团矿山救护大队接到安平煤业事故召请,随即调派朔州煤电救护中队的一个小队和平旺中队的两个小队赶赴事故现场投入抢险救援。

经过全体救援人员的全力搜救,至3月25日12时26分,搜救人员发现最后1名遇难矿工,救援工作结束。

事发当班全矿共130人入井,事故造成20人死亡,1人受伤,其余人员安全升井。

遇难20人中,综采二队12人,其他队组8人。

4.事故基本要素和类别认定1)事故基本要素认定

(1)3月23日在8117工作面70m延长段违规实施顶板预裂爆破诱发了采空区顶板大面积瞬间垮落。

(2)采空区内存在足够量的、浓度在爆炸范围内的瓦斯。

(3)顶板大面积瞬间垮落压出采空区内瓦斯等有毒有害气体形成了冲击波,冲击波强度足以将部分大型设备运移、损坏并造成人员伤亡。

(4)工作面下隅角采空区顶部有一个约1.5m4m的孔洞,顶板大面积瞬间垮落时,采空区处于爆炸浓度范围内的瓦斯主要通过该通道逆流进入皮带进风巷。

(5)顶板大面积瞬间垮落形成的冲击波造成皮带进风巷距工作面机头243m处的10kV高压电缆受外力撞击破坏产生电火花引爆瓦斯。

事故调查原因分析技术关键:

爆炸发生时间比较大面积顶板垮塌时间滞后(见第7条);现场勘查高压电缆断口非高温爆炸所致,乃冲击波所致,而后短路火花引爆瓦斯;(6)顶板大面积瞬间垮落形成的冲击波和瓦斯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叠加,加剧了工作面和盘区内设备的损坏和人员伤亡。

(7)顶板大面积垮落时间为3月23日22时07分37秒,瓦斯爆炸时间为3月23日22时07分50秒。

5.事故单位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1)安平煤业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违规使用劳务派遣队伍。

安平煤业从2015年2月2日转为生产矿井后,到2016年2月1日一直使用和邦公司劳务派遣队伍进行井下采掘活动。

尽管于2016年2月4日签订了劳务合作关系解除协议,但直至事故发生仍按原劳务合作协议管理模式运行。

(2)出入井管理混乱。

事故当班入井130人,人员定位系统只显示70人;主井口对出入井人员未登记,副井口检身工只在全矿入井登记表上填写队组入井人数,没有具体人名,台帐数据不清,造成事故发生后伤亡人数无法及时准确认定。

(3)现场管理不到位。

现场交接班制度执行不严,安检工、瓦检工提前离岗,不执行“一炮三检”和“三人联锁放炮”制度;现场爆破未将作业人员撤到安全距离外。

(4)违规爆破作业,技术管理不到位。

8117综放工作面在采动区进行预裂爆破违反了煤矿安全规程第六十八条规定;预裂爆破的安全技术措施编制不完善,相关技术管理人员对措施的会审把关不严。

(5)未按规定配备安全管理人员,领导带班制度执行不严。

通风部部长未按省煤炭厅规定兼任矿长助理;部分部室领导存在“一兼多职”现象;事故当班无矿领导下井带班,综采二队无区队干部下井跟班。

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百一十五条采用放顶煤开采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三)三)放顶煤工作面初采期间应当根据需要采放顶煤工作面初采期间应当根据需要采取强制放顶措施,使顶煤和直接顶充分垮落。

取强制放顶措施,使顶煤和直接顶充分垮落。

(四)采采用预裂爆破处理坚硬顶板或者坚硬顶煤时,应当在工作用预裂爆破处理坚硬顶板或者坚硬顶煤时,应当在工作面未采动区进行,面未采动区进行,并制定专门的安全技术措施。

严禁在工作面内采用炸药爆破方法处理未冒落未冒落顶煤、顶板及大块煤(矸)。

执行说明:

顶煤顶板弱化:

初采期间顶煤冒落困难(顶煤初次垮落步距大于10m)时,应当在切眼位置预先采取爆破、水力压裂或其他方法强制弱化顶煤、顶板。

预裂爆破处理坚硬顶板或顶煤是指在放顶煤工作面煤壁前方未受采动影响区进行的顶煤、顶板弱化爆破作业,在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影响区范围之外进行。

综采、综放工作面“未采动区域”如何界定?

答:

一般指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影响区范围之外。

超前支承压力影响区范围一般在50100m,峰值在2040m。

(6)爆破作业人员无证上岗。

综采二队只有队长刘XX持有爆破作业资格证,现场实施爆破作业的两人均无证上岗。

(7)矿压在线监测系统不能正常使用。

虽然8117综放工作面安装了矿压在线监测系统,但由于资金问题,该系统一直未能正常运行,无法实现在线监测,也未采取其它有效的监测措施对矿压实施监测。

(8)超规定数量布置工作面,超能力组织生产。

布置了2个综放工作面,5个掘进工作面;核定生产能力90万吨/年,2015年实际产量368.5万吨,超能力309%;2016年1月份完成36.1万吨(8117工作面产煤20.7万吨),2月份因春节放假未生产,3月份截止23日完成29.7万吨(8117工作面产煤18.3万吨)。

(9)事故发生后迟报。

2016年3月23日22时07分37秒事故发生,直到24日01时05分才上报朔州煤矿安全监察站。

2)同生公司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安全准入把关不严。

在该综放工作面开采设计未经审查批复情况下就对该工作面进行安全准入,并同意开始生产。

(2)未严格执行节后复产验收规定。

安平煤业2016年春节放假超过10天,按省政府文件规定应由同煤集团组织复产验收并批复,但同生公司违反此规定,自行验收后批复安平煤业恢复生产。

(3)技术管理不到位。

对安平煤业综放工作面顶板预裂爆破的方案技术指导不力;对安平煤业8117综放工作面开采设计初审未通过,提出的问题未跟踪落实。

(4)对安平煤业劳动用工监管不到位。

没有及时督促解决安平煤业采掘工作面使用劳务派遣人员的问题。

(5)对安平煤业安全管理松懈。

挂牌责任人未认真履行职责;日常检查流于形式,对安平煤业存在的出入井管理混乱和违规实施顶板预裂爆破等问题失察。

(6)违规下达超能力生产计划。

2015年给安平煤业下达的生产计划为393.79万吨,2016年1月份计划为45万吨,2月份因春节放假未下达生产计划,3月份计划为38万吨。

3)同煤集团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未深刻吸取同煤集团地煤公司姜家湾煤矿“419”重大透水事故(21人死亡)教训,不到一年时间连续发生两起重大安全生产事故。

(2)相关部门对资源整合矿井监管职责不明晰,造成业务监管弱化。

根据同煤集团2012年成立资源整合矿井管理处文件规定:

“资源整合矿井的责任主体在子公司和所在矿,年度及月度生产任务由集团公司生产技术部下达,资源整合矿井管理处主要行使管理职能,包括资源整合矿井的技术业务管理等九项。

”2015年“419”事故后,6月4日同煤集团下发的关于各专业职能部门开展对三级矿井业务延伸实施方案的通知规定:

“资源整合矿井管理处负责资源整合矿井生产建设、劳动组织、证照办理、安全管理等方面的业务延伸。

”10月15日又下发了同煤经办字2015370号专业会议纪要中明确:

“探讨对资源整合矿井实施每月进行安全评估,实施分类管理的新模式,第一类,像安平煤业这类安全有保证的矿井,以监控为主,除每月一次安全评估及五人小组正常检查外,不再安排业务处室安全检查。

”2016年1月同煤集团下发的关于印发2016年安全管理制度的通知(同煤经办字20163号)规定:

“煤矿采掘运专业委员会对煤矿(生产、建设、延深、资源整合)采掘运专业系统安全生产工作负监管责任。

生产技术部是煤矿(生产、建设、延深、资源整合)采掘运专业系统安全生产监管的责任主体部门。

资源整合矿井管理处具体负责资源整合矿井的综合安全监管工作,是资源整合矿井综合安全生产监管的责任主体部门”。

(3)对安平煤业日常安全管理不到位。

五人小组和安全监察处没有检查出矿井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有关领导及业务处室对安平煤业存在的安全隐患重视不够,管控力度不够。

6.事故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