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复习题集第4852篇.docx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复习题集第4852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复习题集第4852篇.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复习题集第4852篇
2019年国家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职业资格考前练习
一、单选题
1.可导致人体由于低氧性缺氧而引起高原病的作业环境是()。
A、低温作业
B、低气压作业
C、高温作业
D、高气压作业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4章>第2节>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答案】:
B
【解析】:
高原病。
高原病是发生于高原低氧环境下的一种疾病。
急性高原病分为三型:
急性高原反应、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等。
低气压作业对人体的影响主要是由于低氧性缺氧而引起的损害。
故选B。
2.依据《安全生产监管档案管理规定》,事故调查处理文件材料的归档,应在事故处理结束后()。
A、5日
B、7日
C、15日
D、1个月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6章>第4节>事故调查处理案卷管理相关知识
【答案】:
D
【解析】:
《安全生产监管档案管理规定》第12条规定,安全生产监管日常管理文件材料应于次年6月30日以前归档,事故调查处理文件材料应在事故处理结束后1个月内归档,执法检查材料、行政审批和备案材料可分阶段归档。
故选D。
3.事故调查处理的最终目的是()。
A、查清事故经过
B、预防和减少事故
C、查明事故原因和事故性质
D、总结事故教训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6章>第3节>事故调查报告中防范和整改措施的落实及其监督
【答案】:
B
【解析】:
事故调查处理的最终目的是预防和减少事故。
事故调查组在调查事故中要查清事故经过、查明事故原因和事故性质,总结事故教训,并在事故调查报告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
事故发生单位应当认真吸取事故教训,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防范和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应当接受工会和职工的监督。
故选B。
4.甲市乙县一大型化工企业的环氧乙烷储罐区构成了重大危险源。
甲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在对该企业进行安全检查时,发现储罐区与某生活水源地的安全距离不符合相关规定,需要停产并搬迁。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负责组织实施该储罐区停产搬迁工作的是()。
A、甲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B、甲市人民政府
C、乙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D、乙县人民政府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6节>重大危险源的监控监管
【答案】:
D
【解析】:
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主要由区县一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进行。
涉及生产经营单位关闭、搬迁,应由企业所在地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
故选D。
5.某公司160万t/年甲醇生产聚丙烯项目,生产现场扩建2个甲醇储罐,招标了两家施工单位在同一区域现场施工作业,该公司要求这两家施工单位互相签订安全管理协议,并要求双方派出安全管理人员互相监督管理,该公司按要求配合派出生产岗位操作人员进行生产、施工交叉现场监护。
下列对承包商管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公司应与其中较大的施工单位签订安全管理协议,并委托其统一进行施工安全管理
B、该公司应根据承包商相互监督管理要求,不再派现场监护人员
C、该公司应与两家施工单位同时签订安全管理协议,对两家施工单位统一协调管理
D、该公司施工现场生产运行设备与施工改造设备的隔离措施应以承包单位为主实施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15节>生产经营单位及承包商的安全管理责任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现场安全管理的要求。
该公司不应与其中较大的施工单位签订安全管理协议,并委托其统一进行施工安全管理,应该与他们都签订安全管理协议,并在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职责;故选项A错误。
该公司应根据承包商相互监督管理要求,并指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故选项B错误。
该公司施工现场生产运行设备与施工改造设备的隔离措施应统一管理和协调。
故选项D错误。
故选C。
6.根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33000),下列有关生产设备设施管理的要求中,属于设备设施运行管理的是()。
A、开工前安全条件确认
B、安全设备设施定期检、维修
C、建设项目安全设备设施“三同时”
D、生产设备设施到货后执行验收制度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17节>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内容与要求
【答案】:
B
【解析】:
设备设施运行相关要求:
企业应制定并严格执行检维修管理制度,落实日常检维修和定期检维修管理,对于年度综合检维修计划,应落实"五定”即定检修方案、定检修人员、定安全措施、定检修质量、定检修进度原则。
检维修方案应包含作业风险分析、控制措施及应急处置措施。
检维修过程中应执行风险控制措施并进行监督检查,检维修后应进行安全确认。
故选B。
7.乙企业承包甲企业某建设项目。
下列对现场安全管理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A、现场施工作业应由甲方进行作业安全风险分析
B、甲、乙双方的安全监督人员均有现场监督责任
C、甲方应组织对乙方施工用起重机械设备进行使用前验收
D、建设项目开工后,甲方无权决定终止合同的执行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15节>生产经营单位及承包商的安全管理责任
【答案】:
B
【解析】:
同一工程项目或同一施工场所有多个承包商施工时,生产经营单位应与承包商签订专门的安全管理协议或者在承包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发包单位对各承包商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
生产经营单位要建立完善承包商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有关职能部门的管理责任。
要对承包商进行资质审查,选择具备相应资质、安全业绩好的企业作为承包商,要对进入本单位的承包商人员进行全员安全教育,向承包商进行作业现场安全交底,对承包商的安全作业规程、施工方案和应急预案进行审查,对承包商的作业进行全过程监督。
故选B。
8.下列关于高处作业安全要求与防护,说法错误的是()。
A、超高压输电塔架带电高处作业应使用绝缘工具,穿绝缘服和绝缘鞋
B、五级以上强风、浓雾等恶劣气候,不应进行高处作业
C、与其他作业交叉作业时,不应上下垂直作业,如果确实需要垂直作业应采取可靠的隔离措施
D、拆除脚手架时,应设警戒区并派专人监护,不应上部和下部同时施工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14节>高处作业许可管理
【答案】:
A
【解析】:
电力输送系统高压输电塔架高处作业劳动防护用品应穿屏蔽服(均压服)、导电鞋、导电手套、导电袜。
带电高处作业应使用绝缘工具或穿均压服。
故选A。
9.生产经营单位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危害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应设置()。
A、警示标识
B、警示灯
C、场所平面图
D、报警装置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17节>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内容与要求
【答案】:
D
【解析】:
对可能导致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应设置检测报警装置,制定应急预案,配置现场急救用品、设备,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并定期检查监测。
故选D。
10.在喷漆车间安装通风系统,这种措施符合()安全技术措施基本原则。
A、隔离
B、消除危险源
C、个体防护
D、限制危险物质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9节>安全技术措施的类别
【答案】:
D
【解析】:
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是指为了防止事故发生,采取的约束、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防止其意外释放的技术措施。
常用的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有消除危险源、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隔离等。
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可以防止事故的发生,如减少能量或危险物质的量,防止能量蓄积,安全地释放能量等。
故选D。
11.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0号公布,2015年修改),重大危险源配备温度、压力、液位、流量、组分等信息的不间断采集和监测系统,以及可燃气体和有毒有害气体泄漏检测报警装置,并具备信息远传、连续记录、事故预警、信息储存等功能。
记录的电子数据的保存时间不少于()天。
A、30
B、60
C、90
D、180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6节>重大危险源基础知识
【答案】:
A
【解析】: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0号公布,2015年修改)规定,重大危险源配备温度、压力、液位、流量、组分等信息的不间断采集和监测系统,以及可燃气体和有毒有害气体泄漏检测报警装置,并具备信息远传、连续记录、事故预警、信息存储等功能;一级或者二级重大危险源应具备紧急停车功能。
记录的电子数据的保存时间不少于30天。
12.下列生产安全事故案卷资料中,属于现场勘查报告及事故现场勘查材料的是()。
A、事故抢险救援报告
B、事故现场图
C、专家鉴定意见
D、调查询问笔录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6章>第4节>事故调查处理案卷管理相关知识
【答案】:
B
【解析】:
现场勘查报告及事故现场勘查材料,包括事故现场图、照片、录像,勘查过程中形成的其他材料等。
故选B。
13.某天然气厂一作业区二站新更换的分离器液位计玻璃板正常生产中突然爆裂,发生天然气泄漏。
站长杨某,值班员王某、赵某按照应急处理方案更换了玻璃板,试压合格后,恢复正常生产。
3h后,分离器液位计玻璃板再一次爆裂,杨某立即组织关井、关站,并控制气源、火源。
造成液位计玻璃板爆裂的直接原因是()。
A、王某、赵某操作失误
B、杨某违章指挥
C、玻璃板材质存在缺陷
D、应急处置不当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6章>第2节>事故分析
【答案】:
C
【解析】:
玻璃板正常生产中突然爆裂,相关人员不但作出了正确处置,而且在短时间内出现同样问题的情况下,又进一步采取了更为安全的措施,整个过程站长杨某指挥正确,值班员王某、赵某操作无误,应急处置得当。
液位计玻璃板出现频繁爆裂的原因是其自身质量存在缺陷。
故选C。
14.某施工单位承包一建设单位的大型化学储罐安装项目,对危险性较大的储罐吊装作业分项工程,编制了专项施工方案,并附具相关安全验算结果。
依据相关规定,该专项施工方案的审批人是()。
A、建设单位安全技术负责人和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
B、建设单位安全技术负责人和总监理工程师
C、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和总监理工程师
D、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负责人和建设单位技术负责人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15节>现场安全管理要求
【答案】:
C
【解析】:
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同时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依法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附具安全验算结果,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实施。
故选C。
15.某焦化厂配煤操作岗位,检测出的粉尘浓度超过国家标准。
工厂为降低粉尘浓度,减少对职工身体的危害,物料输送时采用水雾化喷洒尘、地面洒水等形式的湿式作业,但发现湿式作业对降低粉尘深度的效果并不明显,其主要原因是()。
A、粉尘比重较轻
B、粉尘比重较重
C、粉尘的亲水性强
D、粉尘的亲水性弱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4章>第2节>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答案】:
D
【解析】:
能够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叫做粉尘。
从胶体化学观点来看,粉尘是固态分散性气溶胶,其分散媒是空气,分散相是固体微粒。
在生产中,与生产过程有关而形成的粉尘叫做生产性粉尘。
由于粉尘的亲水性弱,所以水雾化喷洒尘、地面洒水等形式的湿式作业对降低粉尘深度的效果并不明显。
故选D。
16.某种安全分析方法是以关键词为引导,找出过程中工艺状态的变化(即偏差),然后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后果及可采取的对策。
其基本步骤包括分析的准备、进行分析和编制分析报告。
这种方法需要由多工种、多专业的人员组成评价小组来完成。
该安全分析方法是()。
A、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FMEA)
B、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
C、预先危险分析(PHA)
D、故障假设分析(WI)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3章>第4节>常用的安全评价方法
【答案】:
B
【解析】:
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方法的主要特征包括:
(1)是一个创造性过程,通过应用一系列引导词来系统地辨识各种潜在的偏差,对确认的偏差,激励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小组成员思考该偏差发生的原因以及可能产生的后果。
(2)是在一位训练有素、富有经验的分析组长引导下进行的,组长需通过逻辑分析思维确保对系统进行全面的分析。
分析组长宜配有一名记录员,记录识别出来的各种危险和(或)操作扰动,以备进一步评估和决策。
(3)小组由多专业的专家组成,具备合适的技能和经验,有较好的直觉和判断能力。
(4)在积极思考和坦率讨论的氛围
17.安全生产检查的工作程序一般包括检查前准备、实施检查、检查结果分析、提出整改要求、整改落实、整改结果反馈等。
认真做好检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可使安全检查工作事半功倍。
下列事项中,属于检查前准备内容的是()。
A、查阅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考核记录
B、查阅检查对象的日常维护和保养记录
C、分析检查对象可能出现的危险、危害情况
D、进行检查对象风险控制措施有效性后评估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12节>安全生产检查
【答案】:
C
【解析】:
安全检查准备工作:
(1)确定检查对象、目的、任务。
(2)查阅、掌握有关法规、标准、规程的要求。
(3)了解检查对象的工艺流程、生产情况、可能出现危险和危害的情况。
(4)制定检查计划,安排检查内容、方法、步骤。
(5)编写安全检查表或检查提纲。
(6)准备必要的检测工具、仪器、书写表格或记录本。
(7)挑选和训练检查人员并进行必要的分工等。
故选C。
18.单元综合抵消因子的值越小,说明单元现实危险性与单元固有危险性比值越小,即单元内危险性的受控程度()。
A、越低
B、越高
C、先高后低
D、先低后高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6节>重大危险源的评价及分级方法
【答案】:
B
【解析】:
单元综合抵消因子的值愈小,说明单元现实危险性与单元固有危险性比值愈小,即单元内危险性的受控程度愈高。
因此,可以用单元综合抵消因子值的大小说明该单元安全管理与控制的绩效。
一般说来,单元的危险性级别愈高,要求的受控级别也应愈高。
故选B。
19.根据《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准则》(AQ/T9005—2008),应对企业安全管理进行评价。
下列要素中,属于安全管理评价的是()。
A、安全指引、安全行为、安全防护、环境感受
B、重要性体现、适用性体现、充分性体现、有效性体现
C、安全权责、管理机构、制度执行、管理效果
D、安全态度、管理机构、行为习惯、管理效果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16节>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
【答案】:
C
【解析】:
评价指标如下:
(1)基础特征:
企业状态特征、企业文化特征、企业形象特征、企业员工特征、企业技术特征、监管环境、经营环境、文化环境。
(2)安全承诺:
安全承诺内容、安全承诺表述、安全承诺传播、安全承诺认同。
(3)安全管理:
安全权责、管理机构、制度执行、管理效果。
(4)安全环境:
安全指引、安全防护、环境感受。
(5)安全培训与学习:
重要性体现、充分性体现、有效性体现。
(6)安全信息传播:
信息资源、信息系统、效能体现。
(7)安全行为激励:
激励机制、激励方式、激励效果。
(8)安全事务参与
20.在预警系统中,关于监测的说法,错误的是()
A、监测是预警活动的前提
B、对安全生产中的薄弱环节和重要环节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测,同时收集各种事故征兆,并建立相应数据库
C、监测活动主要任务是诸多致灾因素中找出危险性最高、危害程度最严重的主要因素
D、对大量的监测信息进行处理(整理、分类、存储、传输),建立信息档案,进行历史的和技术的比较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5章>第1节>预警系统的实现
【答案】:
C
【解析】:
监测是预警活动的前提,监测的任务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对安全生产中的薄弱环节和重要环节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测,同时收集各种事故征兆,并建立相应数据库;二是对大量的监测信息进行处理(整理、分类、存储、传输),建立信息档案,进行历史的和技术的比较。
即通过对历史数据、即时数据的整理、分析、存贮,建立预警信息档案,信息档案中的信息是与整个预警系统共享的,它将监测信息及时、准确地输入下一预警环节。
故选C。
21.职业中毒分急性中毒、慢性中毒和亚急性中毒三种病型。
下列选项中,属于慢性中毒的是()。
A、毒物一次性大量进入人体
B、毒物长期或少量进入人体
C、在短时间内有较大量毒物进入
D、接触毒物无症状,但尿检超标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4章>第2节>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答案】:
B
【解析】:
侵入人体的生产性毒物引起的职业中毒,按发病过程可分为三种类型:
(1)急性中毒。
由毒物一次或短时间内大量进入人体所致。
多数由生产事故或违反操作规程所引起。
(2)慢性中毒。
慢性中毒是长期小剂量毒物进入机体所致。
绝大多数是由蓄积作用的毒物引起的。
(3)亚急性中毒。
亚急性中毒介于以上两者之间,在短时间内有较大量毒物进入人体所产生的中毒现象。
接触工业毒物,无中毒症状和体征,但实验室检查体内毒物或其代谢产物超过正常值的态称为带毒状态,如铅吸收带毒状态等。
有些毒物有致癌性。
接触有些毒物还可能对妇女有害,甚至会累
22.关于以人为本的含义,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切管理活动都是以人为本展开的
B、管理活动中,作为管理对象的要素和管理系统各环节,都需要人掌管、运作、推行和实施
C、人是管理的主体,并不是管理的客体
D、每个人都处在一定的管理层面上,离开人就无所谓管理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1章>第1节>安全生产、安全生产管理
【答案】:
C
【解析】:
安全生产管理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安全科学的一个分支。
所谓安全生产管理,就是针对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的资源,发挥人们的智慧,通过人们的努力,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
其管理的基本对象是企业的员工(企业中的所有人员)、设备设施、物料、环境、财务、信息等各个方面。
即人是管理的主体,也是管理的对象,即也是管理的客体。
故选C。
23.安全是相对的,当风险低于某种程度时,则认为是安全的。
这一观点的理论依据是()。
A、因果连锁理论
B、系统安全理论
C、扰动起源理论
D、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1章>第2节>事故致因原理
【答案】:
B
【解析】:
系统安全理论的主要观点:
由于人的认识能力有限,有时不能完全认识危险源和危险,即使认识了现有的危险源,随着技术的进步又会产生新的危险源。
受技术、资金、劳动力等因素的限制,对于认识了的危险源也不可能完全根除,因此,只能把危险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即可接受的危险。
安全工作的目标就是控制危险源,努力把事故发生概率降到最低,万一发生事故,把伤害和损失控制在最低程度上。
故选B。
24.某企业调试新引进的化工产品生产线时发生事故,导致1名员工重伤和附近一条河流污染。
在事故处理过程中,该员工的医疗,工伤补助等费用共计2万元,地方安监部门给予行政罚款1万元,现场清理花费20万元,处理河流污染费用10万元。
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GB/T6721—1986),本次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费用是()万元。
A、2
B、3
C、23
D、33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8章>第2节>伤亡事故经济损失计算方法
【答案】:
C
【解析】:
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
(1)人身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包括医疗费用(含护理费用)、丧葬及抚恤费用、补助及救济费用、歇工工资。
(2)善后处理费用,包括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现场抢救费用、清理现场费用、事故罚款和赔偿费用。
(3)财产损失价值,包括固定资产损失价值、流动资产损失价值。
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
(1)停产、减产损失价值。
(2)工作损失价值。
(3)资源损失价值。
(4)处理环境污染的费用。
(5)补充新职工的培训费用。
(6)其他损失费用。
本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费用=医疗、
25.下列关于临时用电安全要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动力和照明线路应设置成一路
B、接引临时用电线路时.其上级开关应合闸上锁并加挂安全警示标牌
C、所有临时用电均应设置接地保护
D、临时用电时间一般不超过5天.特殊情况不应超过15天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14节>临时用电许可管理
【答案】:
C
【解析】:
动力和照明线路应分路设置,选项A错误。
在开关上接引、拆除临时用电线路时,其上级开关应断电上锁并加挂安全警示标牌,选项B错误。
临时用电时间一般不超过15天,特殊情况不应超过1个月,选项D错误。
临时用电应设置保护开关,使用前应检查电气装置和保护设施的可靠性。
所有的临时用电均应设置接地保护。
故选C。
26.在工业生产中,经常利用各种屏蔽预防事故的发生,其应用的安全理论是()。
A、因果连锁理论
B、系统安全理论
C、事故频发倾向理论
D、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1章>第2节>事故致因原理
【答案】:
D
【解析】:
根据能量意外释放论,可以利用各种屏蔽来防止意外的能量转移,从而防止事故的发生。
27.安全设施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用于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设备、设施、装置、构(建)筑物和其他技术措施的总称。
安全设施可分为三类,下列不属于其分类的是()。
A、预防事故设施
B、减少与消除事故影响设施
C、应急事故设施
D、控制事故设施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2章>第7节>安全设施
【答案】:
C
【解析】:
安全设施是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用于预防、控制、减少与消除事故影响采用的设备、设施、装备及其他技术措施的总称。
安全设施分为预防事故设施、控制事故设施、减少与消除事故影响设施三类。
故选C。
28.依据《安全生产监管档案管理规定》,下列关于归档文件质量要求说法错误的是()。
A、归档保存的电子文件一般需要加密
B、必须归档保存原件,确无原件的,须在备考表中予以说明
C、已破损的文件应予修复,字迹模糊或易褪变的文件应予复制
D、电子文件形成单位必须将具有永久和长期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制成纸质文件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
第6章>第4节>事故调查处理案卷管理相关知识
【答案】:
A
【解析】:
《安全生产监管档案管理规定》第13条规定,归档的电子文件应存储到符合保管要求的脱机载体上。
归档保存的电子文件一般不加密,必须加密归档的电子文件应与其解密软件和说明文件一同归档。
故选A。
29.根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T33000),下列关于开展安全标准化建设的重点内容的表述,正确的是()。
A、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采用企业自评的方式进行评估
B、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完善和改进安全生产条件,按规定提取安全费用,专项用于安全生产,并建立安全费用台账
C、生产经营单位应确定安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按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