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
《最新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
第一单元小手艺展示——分数乘法
■教材分析
本单元共安排四个信息窗和一个相关链接。
教材以“小手艺展示”为线索,第一个信息窗呈现的是放风筝的情景,借助问题“做小鸟(或小鱼)风筝的尾巴,一共需要多少米布条?
”教学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观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第二个信息窗呈现的是“织围巾”的活动情景,借助问题,学习“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第三个信息窗呈现的是“泥塑制作”情景。
主要学习“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
第四个信息窗呈现的是“做沙包”情景,学习的是“分数的连乘”。
相关链接是引导学生学习有倒数的知识,为分数的除法做准备。
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理解一个数和分数相乘的意义、计算方法以及“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本单元教材是在掌握了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性质,以及分数加、减法的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同时,它也是学习分数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百分数的基础。
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
1.选取现实素材,注重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循序渐进的安排知识内容。
3.练习素材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本单元教学的知识与日常生活有密切的联系。
在现实的生活情境中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及应用,借助图形、线段图对分数乘法的意义、计算和应用进行了拓展延伸,不仅让学生直观的理解分数应用题的含义,还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会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
2、经历分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初步分析、比较和推理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分数乘法在现实中的应用,培养应用知识的意识和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一个数和分数相乘的意义、计算方法以及“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难点:
理解分数乘分数计算的算理。
■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2、借助直观图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3、尊重学生的差异,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学习能力是有差异的,分数乘法的计算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时,教师要尊重这种差异,对于理解有困难的学生,可指导操作,帮助学生积累经验,逐步理解知识。
对于计算技能的形成允许学生有一个渐进的过程,逐步达到计算要求。
■课时安排
本单元用13课时完成教学,其中机动1课时。
课题
课时
分数乘整数
2(练习1课时)
分数乘分数
2(练习1课时)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练习1课时)
分数的连乘
2
倒数
1
我学会了吗
1
考试
1
讲评
1
总计
12
1分数乘整数
⏹教学内容
教材第2~4页,分数乘整数
⏹教学提示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利用类推法引导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对比、试算等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小组合作、自主探索,去理解分数乘法的算理,归纳掌握其计算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交流学习数学的感受,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重点、难点
重点:
让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
分数乘法的算理以及意义在应用题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课件放映由冬到春的变化,以及春天的景色,短片的最后几秒是漫天的风筝。
同时教师谈话:
同学们,冬去春来东风到,在这个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季节,不论男女老少,大家都喜欢的一项运动是什么?
学生回答。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副漂亮的风筝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课件出示信息窗1中的小鸟风筝图片。
请同学们收集情景图中的数学信息,并考虑利用这些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
做小鸟风筝的尾巴,一个需要多少米布条?
3、教师谈话:
在解决问题之前,我们先回顾一下我们学过的一些知识。
教师提问:
(1)借助,说一说你对分数的认识。
回答预设:
分数的意义;画图表示分数;通分;约分;分数、小数的互化,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等等……
(2)先对下面分数进行约分,再根据你的操作说一说约分的依据是什么?
(3)下面的式子有什么特征?
+++++++++++
(4)下面各题,只列式不计算:
①9个11是多少?
②8个0.9是多少?
③5个是多少?
设计意图:
结合春天放风筝学生比较关注的问题入手,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回顾复习,为类比推导列出算式做准备,借助放风筝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感受到解决问题的必要性。
(二)探究新知:
(一)解决第一个红点问题。
1.第③个小题是一个新内容,大家能利用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似之处类推出这个算式,真的了不起!
揭示课题: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第一个红点内容:
分数乘整数。
下面我们回到刚才提出的做小鸟风筝的尾巴,一个需要多少米布条?
你能列出算式吗?
你能说出算式的数学意义吗?
学生回答:
(1)×5
(2)×5表示求5个相加的和是多少。
2、独立思考算法,在练习本上尝试解答。
解答出来后与同学交流。
3、请部分同学汇报自己的解答方法,在实物投影展示解法并讲解。
生1、把转化成小数,在计算。
×5=0.5×5=2.5(米)
生2、根据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先把乘法转化成加法再计算。
×5=++++===(米)
生3、通过生2的计算,我发现一个现象,分数乘整数,积的分母没变,积的分子是原分数的分子乘整数。
在计算就可以。
(原理,在分子中变加为乘)
×5==(米)
4、师,以上三位同学的做法都非常好,特别是第三位同学,观察仔细,善于总结。
那么,这种方法能不能推广哪?
下面我们在看(课件出示课件出示信息窗1中的小鱼风筝图片)
请同学们收集情景图中的数学信息,并考虑利用这些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
并尝试解答。
学生提出问题。
做小鱼风筝的尾巴,一个需要多少米布条?
5、请部分同学汇报自己的解答方法,在实物投影展示解法并讲解。
生1、×6====3(米)
生2、×6==3(米)
生3、×6=0.5×5=3(米)
生4、×6=+++++====3(米)
6、通过以上四种方法的计算,我们发现结果都一样,所以这四种方法都可以。
那么你能评价一下这几种方法的优缺点吗?
生1、用加法计算,优点是:
计算方法熟练,理解起来比较简单。
缺点是计算过程比较繁琐、冗长。
生2、用小数计算,优点是:
计算方法熟练,理解起来比较简单。
缺点是有些分数无法化成有限小数,求得的值不准确。
生3、用乘法计算,比较简单。
它的原理是在分子中变加为乘
×6=+++++===3(米)
7、归纳总结:
分数乘整数,分母不变仍做积的分母,分子乘整数做积的分子,先约分,再计算。
设计意图:
通过类比探究,在比较中找出不同,在不同中找出相同,这种比较的过程就是对方法提升的过程,这样的比较给学生更多的是一种感悟,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升思维能力。
(三)巩固新知:
1、自主练习第1题:
看图列式计算。
考查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
++=()×3=()
2、自主练习第2题。
看图列式计算。
考查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5=()(升)
3、×3表示求(3)个()的和是多少,也表示求()的(3)倍是多少。
4、++=()×(3)=()
++++++=()×(7)=()
5、自主练习第3题。
注意格式,底上都要留足约分的空间,先约分,再计算。
答案:
,,,,2,12,4,15,,16,,4。
设计意图:
通过练习,引导学生巩固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同时提高口算能力。
(四)达标反馈
1、×8表示(),也可以说表示()。
2、+++++=()×()。
3、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6=×8=12×=
42×=×11=×15=
4、一袋瓜子千克,24袋这样的瓜子重多少千克?
5、一篮子鸡蛋共70个,每个鸡蛋平均重千克,这篮子鸡蛋共多少千克?
答案:
1、求8个是多少;求的8倍是多少。
2、;6。
3、;2;;;;18。
4、×24=12(千克)答:
5、×70=(千克)答:
设计意图:
1、2、4、5题主要是巩固分数乘整数的意义,3题是巩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步骤,规范做题。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给大家说说。
谁能把我们今天的问题再叙述一下?
思路是怎样的?
你理解了吗?
预设:
1、我学会了表示几个相同的数相加,可以用乘法。
师注意规范:
(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即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我学会了怎样计算分数乘整数。
(分母不变,作积的分母,分子乘整数作积的分子,先约分,再计算。
)
设计意图:
通过总结,既能够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本质的理解和深层次思考,从而将
所学知识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又提升了学生的梳理和概括能力。
(六)布置作业
第1课时:
分数乘整数
1、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10=×18=×51=57×=3×=
×15=×78=×12=38×=65×=
2、的3倍是多少?
3、一种大豆每千克榨油千克,100千克大豆榨油多少千克?
答案:
1、8;;9;38;;;45;21;10;15。
2、×3=。
3、×100=(千克)答:
⏹板书设计
分数乘整数
×6×6
=+++++=
=
=3
=
=3(米)
归纳:
分数乘整数,分母不变仍做积的分母,分子乘整数做积的分子,先约分,再计算。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过程中,虽然学生在分数乘整数的算理上理解起来有困难,甚至有一部分同学模糊,但相比较知识储备中的分数的约分还算好。
分数的约分,观察分子、分母的公因数成为制约学习的关键,因此需要拿出时间回顾复习一下。
另外分数乘法的意义,以及行程问题、销售问题、工程问题等也要领着学生复习一下。
在第二课时时,要先复习一下以上知识。
扫清知识障碍。
2分数乘整数练习
⏹教学内容
教材第4~5页,分数乘整数练习
⏹教学提示
分数乘整数意义的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掌握“几个几分之几是多少”或是“一个分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会解答这类应用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迁移类推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算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同学们积极的学习态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
重点:
“几个几分之几是多少”或是“一个分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难点:
乘法在其他数学模型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实物投影仪。
学生准备:
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学生先独立完成。
教师检查。
1、自主练习第4、5题。
应用题,列式考查的还是分数乘法的意义。
×10=()(米)答:
×10=()(千瓦时)答:
2、自主练习第6题。
应用题,考查行程问题。
路程=速度×时间。
84×=()千米,可以先不计算。
3、自主练习第7题。
应用题,考查销售问题。
总价=单价×数量。
8×=()(元)答:
4、自主练习第10题。
应用题,考查正方形的周长公式C=4a。
×4=3(米)。
5、自主练习第8题。
最后做,或放到第二信息窗中。
设计意图:
:
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乘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二、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第9题。
答案:
4;9;14;;4;6;5;。
2、自主练习第12题。
答案:
4;;;6;;;;2。
3、自主练习第11题。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40=12(千克)答:
4、自主练习第13题。
先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再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20÷100=;×4=答:
5、一只铅笔元,买10只铅笔要花多少元?
×10=4(元)答:
6、一个工程队,修一条水渠,每天修千米,35天修多少千米?
×35=(千米)答:
7、小明从家到学校,平均每小时走5千米,小时到达,小明家距学校有多远?
合多少米?
5×=(千米);×1000=1250(米)。
三、达标反馈
1、直接写得数
×6=×2=4×=×8=16×=
×3=5×=10×=×2=×21=
2、列式计算。
(1)一个因数是,另一个因数是98,积是多少?
(2)8个相加的和是多少?
(3)乘72的积是多少?
(4)15的是多少?
3、解决问题。
(1)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为4米,高为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小汽车每小时行驶80千米,从甲地到乙地行驶了小时,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答案:
1、2;;;7;4;;;5;;。
2、
(1)×98=7;
(2)×8=;(3)×72=30;(4)15×=3。
3、
(1)4×=3(平方米);
(2)80×=60(千米)。
四、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你最喜欢那种解题方法?
预设:
1、我熟练了分数乘整数的计算。
2、我发现了除了上节课学习的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外,我们以前学过的很多问题的乘法都能在分数中出现。
比如:
多边形的面积,行程问题等。
五、布置作业
第2课时:
分数乘整数
1、填空
(1)×4既可以表示(),也可以表示()。
(2)每盒牛奶升,10盒一共()升。
(3)千克的4倍是()千克,的3倍是()。
(4)+++=()×()=()。
2、判断
(1)6个千克与9个千克一样重。
()
(2)正方形的边长是米,它的周长是4米。
()
(3)分数与整数相乘,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与整数相乘。
()
(4)乘6的积,一定比6小。
()
(5)5×===。
()
3、解决问题
(1)一条路,每天修千米,3天修多少千米?
(2)一条路,每天修全长的,3天修全长的几分之几?
(3)一个正三角形的一条边长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
答案:
1、
(1)4个是多少;的4倍是多少。
(2)。
(3);。
(4);4;。
2、√;×;×;√;×。
3、
(1)×3=(千米)答:
(2)×3=答:
(3)×3=(米)答:
板书设计:
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
行程问题:
路程=速度×时间
销售问题:
总价=单价×数量
工程问题: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过程中,虽然学生掌握了计算方法,但由于五年级的因数和倍数,最大公因数,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掌握的不好,在约分的时候会出现错误。
因此,有必要复习一下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公因数等知识,为计算扫清知识障碍。
另外,学生原来学习的一些等量关系已经淡忘,也要提提。
3一个数乘分数
⏹教学内容
教材第6~7页,一个数乘分数
⏹教学提示
分数乘法的意义表示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例题的直观操作,理解分数与分数相乘的意义,初步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
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主动进行分析、观察、猜想验证、比较、归纳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初步的演绎推理和合情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分数与分数相乘的意义,掌握一个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
分数乘法的算理以及意义在应用题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
(课件出示一条手织围巾)同学们,天气渐渐凉了,老师想织一条围巾。
老师每小时只能织米。
根据这个信息,你们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根据条件可能提出整数、分数的不同问题……)
师:
同学们刚才提了这么多问提。
那么老师两小时能织多少米呢?
生:
×2
这个算式表示什么?
你是怎样想的?
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引导学生说出整数乘法的意义和数量关系: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设计意图:
结合手工制作织围巾学生比较关注的问题入手,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回顾复习工程问题的解法(上节已复习),为列式做好准备。
借助手工制作织围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感受到解决问题的必要性。
(二)探究新知:
1、引出课题
师:
小时织多少米?
谁能列算式解决这个数学问题?
生列式:
×,
引导学生从前面分析过的数量关系的角度加以理解这个乘法算式。
(板书课题“一个数乘分数”)
2、研究意义
(1)初步感知
师:
你认为×,这个算式应该表什么呢?
对于学生比较贴切的回答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
师:
看来同学们对这个算式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那这个算式到底表示什么呢?
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纸条,请你们小组合作利用这张纸条表示出×
小组讨论时教师要巡视,并适当予以指导。
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己的方法,说一说哪一部分表示的是×
让折法不同的学生都来展示交流,加深学生印象,帮助学生理解。
教师根据学生的方法以课件演示(动态图示P6图),再次让学生加深印象,虽然折纸的方法有许多,但每一次折的都是的。
师:
那你们现在明白×表示什么了吗?
生:
的是多少。
师小结:
小时织的米数就是1小时所织米数的,也就是米的。
所以×表示:
求的是多少。
(2)加强理解
师:
谁来说一下×这个算式的意义是什么?
生:
的是多少?
师:
你们能用自己的方式验证以下吗?
(画线段图、折纸、图色等等)
学生验证后教师小结。
小时织的米数就是1小时所织米数的,也就是米的。
所以×表示求的是多少。
(3)拓展延伸
师:
×表示什么?
并让学生不用动手,想象一下,怎样用直观图表示。
(4)归纳总结
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一个数和分数相乘,可以看作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3、探究计算方法
(1)探究几分之一乘几分之一的算法
师:
我们明白了×的意义,你们能计算出老师小时到底能织多长的围巾吗?
学生猜测结果。
师:
他们猜测的结果到底对不对呢?
你能想个办法来验证一下吗?
学生进行操作验证。
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
方法一:
用分数的意义解释。
单位1平均分成5,取其中的1份,再把这1份又平均分成2份,也就是把“1”平均分成了2×5=10份,取了1份,所以是。
重点请学生讲讲10是怎么得到的?
方法二:
化小数验证。
如:
×=0.5×0.2=0.1=。
小结:
这时教师可小结:
从大家的思考交流中我们可以看出,说边板书。
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5,取其中的1份,再把这1份又平均分成2份,也就是把“1”平均分成了2×5=10份,取了1份,所以是。
(2)探究一个数乘几分之几的计算方法
×等于多少呢?
这一步以×的活动经验为基础,要求学生独立进行操作。
在计算
×时,把“1”平均分成5等分。
表示出,通过画图(P7图)又把这一份平均分成三份,也就是(5×3)=15份。
取其两份,也就是。
并写出等式。
观察等式左右两边分子、分母的规律。
(3)确定方法
根据×的猜想尝试计算。
发现算的结果与我们画图的结果相同。
表示等式成立。
从而总结出分出乘法的计算方法即:
把两个因数分子相乘的积做积的分子,把两个因数分母相乘的积做积的分母;(当一个因数是整数时,可以把整数看成是分母是1的分数,也适用这一方法;计算时能约分的要约分,结果要化成最简分数。
)
最后,运用发现的计算方法再次计算×和×,并告之学生计算时可以先约分再乘,这样比较简便。
然后教师总结:
从这个例子推想出来的结论,是否适用于所有的例子呢?
这时可称之为猜想。
想证明猜想是否正确,我们要再做几道验证一下。
课件出示:
王芳小时能织围巾多少米?
师:
怎样列式?
根据是什么?
生1:
×,为什么我不知道。
生2:
我也是这样列式的,因为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师:
这位同学说的太好了。
师:
你能计算吗?
生1:
我可以根据刚才总结进行计算。
师:
哪我们开始尝试一下吧!
学生计算。
……
师:
谁来展示一下你的过程。
生1:
生2:
师:
两位同学的方法都很好,现在让我们一起归纳总结一下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分数乘法法则)
小结:
一个数乘分数,分母乘分母作积的分母,分子乘分子作积的分子,先约分,再计算。
设计意图:
然后让学生观察这个等式左右两边分子、分母有什么关系?
你能想到什么?
在引导学生观察等式,研究等式从左边到右边的变化中,发现右边积的分母是左边两个因数分母的乘积,积的分子是两个因数中分子的积。
让学生初步猜想:
感受这可能是计算分数除法的策略和方法。
(三)巩固新知:
1、自主练习第1题:
看图列式计算。
考查分数乘法的意义。
×=()×=()
2、自主练习第2题。
考查分数乘法的意义。
列式:
()×(),表示求千克的()是多少。
列式:
()×(),表示求千克的()是多少。
3.×6表示();×表示()。
4.米的是()米,公顷的是()公顷。
5.计算下面各题。
××××
答案:
的6倍是多少,的是多少,,,,,,。
设计意图:
通过练习,引导学生巩固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即分数乘法的意义。
5题重点强调过程,建议用第一种方法,有利于理解法则。
也不容易出现约分错误。
(四)达标反馈
1、8×表示();×表示()。
2、()米是8米的;7个是()。
3、判断
(1)×15与15×的计算结果相同。
()
(2)一本书,如果每天看它的,3天能看完这本书的一半。
()
4、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
5.一块地有公顷,其中种玉米,种玉米多少公顷?
6.修路队修路,上午修了千米,下午修的是上午的,这一天共修多少千米?
答案:
1、求8的是多少;求的是多少。
2、2;。
3、√,√。
4、,,,。
5、×=(公顷)答:
6、×+=(千米)答:
设计意图:
当堂检验学习的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运算效果,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第二节练习课的教学确定练习重点。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给大家说说。
谁能把我们今天的问题再叙述一下?
思路是怎样的?
你理解了吗?
预设:
生1、我学会了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生2、我知道分数乘法表示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师强调分数乘法意义)
设计意图:
通过总结,既能够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本质的理解和深层次思考,从而将
所学知识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又提升了学生的梳理和概括能力。
(六)布置作业
第1课时:
分数乘整数
1、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
×=×=×=×=
2、判断。
(1)3吨棉花的和1吨铁的同样重。
()
(2)如果a的和b的相等,那么a>b(a、b大于0)。
()
(3)×==。
()
3、1千克苹果的价钱是元,琪琪买了千克苹果需要花多少钱?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