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正面描写侧面描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575481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6正面描写侧面描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6正面描写侧面描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6正面描写侧面描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6正面描写侧面描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6正面描写侧面描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6正面描写侧面描写.docx

《6正面描写侧面描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正面描写侧面描写.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6正面描写侧面描写.docx

6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一对一个性化辅导教案

学生

学校

年级

八年级

次数

科目

教师

日期

时段

课题

作文当中的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教学重点

1、作文当中的正面描写

2、作文当中的侧面描写

教学难点

1、作文当中的正面描写

2、作文当中的侧面描写

教学目标

1.能恰当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刻画人物。

2.培养自己的修改文章的能力。

一、教学衔接:

1、通过沟通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了解学生的本周学校的学习内容。

二、内容讲解:

1、作文当中的正面描写

2、作文当中的侧面描写

三、课堂总结与反思:

带领学生对本次讲解进行回顾。

四、作业布置:

 

管理人员签字:

日期:

年月日

 

作业布置

1、学生上次作业评价:

○好○较好○一般○差

备注:

2、本次课后作业:

 

课堂小结

 

家长签字:

日期:

年月日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知识点一:

概念诠释

记叙文的描写从描写的角度划分,可以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我们常说的人物描写角度主要是正侧反(虚实)。

描写景物的角度较多:

感觉(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动静;上下远近;俯仰平眺;虚实;点面;形声色等等。

正面描写是对人物做正面的刻画,直接把人物的外貌、心理、语言和行动等方面呈现在读者面前。

出色的正面描写摹形传神,细致入微,所以很多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和行动描写,也叫细节描写。

侧面描写是指不直接呈现所描写的对象,而是通过对周围其他人物或环境的描写来表现烘托所要描写的对象的一种描写方法。

分为以人衬人和以景(物)衬人。

《列子》中有这么个故事:

薛谭拜秦青为师学唱歌,未学到家而自以为了不得了,“遂辞归”。

秦青“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作者并没有直接描写秦青的唱技如何精湛,而是从他的“悲歌”能使林木动容,使飘浮的白云停息欣赏的角度来进行侧面烘托。

林、云本无灵性,然“悲歌”却能“使本无生命和情趣的外物仿佛具有人的生命活动,使本来只有物理的东西显得有人情”(朱光潜语)了。

试想,如果没有高超的唱技,“悲歌”何以如此感天地、泣林木?

【注意】

诗歌中无论写景还是写人也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这两句主要是正面描写,表现其高峻奇伟之势;“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则是用侧面描写烘托天姥山的高峻奇伟。

王昌龄的《从军行(七)》写到: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诗人没有直接描绘战争的场面,而是通过侧面的描写或渲染来表现,使全诗显得含蓄蕴藉,回味无穷。

知识点二:

方法引领

1、正面描写:

要刻画出人物的特征,突出人物个性,主要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等,从这些细节处去表现所要表达的主题。

通常情况下,文学作品人物形象的刻画多采用正面描写的手法,即直接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描写,去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

文段

(一)中的动作描写既反映了毛泽东同志在关键时刻以民族利益为重,不顾个人安危、对前途充满坚定信念的崇高精神品质,也反映了延安人民群众对主席做出顾全大局壮举的拥戴、对他个人安危的深切关注以及对主席一行所寄予的厚望。

这千种感受、万种心情就是在这不言不语的动作间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温馨提示

运用正面描写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外貌描写切忌公式化、脸谱化,要根据人物的具体特点来写。

2.心理活动描写要努力写出人物细微的感情波澜和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

3.动作描写要注意人物行动的生动性和典型性。

所谓生动性,指的是作者不仅要写出人物在做什么,而且要写出他怎样做。

所谓典型性,则指的是作者要写出人物为什么这样做,而不那样做。

4.语言描写不能简单地照搬生活中人物的语言,而要将生活中的人物语言进行提炼和典型化。

人物语言要力求简洁,与主题无关的话语不要写。

2、侧面描写

(1)确定好自己所要表现的主题,不能喧宾夺主地过多使用侧面描写。

(2)侧面描写的事物要选择能起烘托作用或产生对比效果的事物。

注意:

适当的侧面描写,能起到很多作用,但它毕竟是辅助手段,要与正面描写相结合。

正面描写+侧面烘托=完美的人物刻画

【片段赏析】重点赏析侧面描写。

1、以人衬人

①、《陌上桑》写罗敷: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分析:

先写罗敷采桑的用具和她装束打扮的鲜艳夺目,渲染服饰之美又是重点。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这些诗句一字不及罗敷的容貌,而人物之美已从衣饰等的铺叙中映现出来。

更奇妙的是,诗人通过描摹路旁观者的种种神态动作,使罗敷的美貌得到了强烈而又极为鲜明、生动的烘托。

“行者见罗敷,......但坐观罗敷。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而人类对异性美(尤其是在形貌方面)就更为敏感,同时也会表现出更高的热情。

这些男性旁观者为罗敷深深吸引,乃至有意无意地做出一些想取悦罗敷的举止。

借助于他们的目光,读者似乎也亲眼饱睹了罗敷的面容体态。

这样来塑造人物形象,比借助比喻等手段正面进行摹写显得更加富有情趣;而且由于加入了旁观者的反应,使作品的艺术容量也得到了增加。

②《老残游记》中“明湖居听书”写白妞演唱:

黑妞儿唱完之后,旁坐有两人,其一人低声问那人道:

“此想必是白妞了罢?

”其一人道:

“不是。

这人叫黑妞,是白妞的妹子。

他的调门儿都是白妞教的,若比白妞,还不晓得差多远呢!

他的好处人说得出,白妞的好处人说不出;他的好处人学的到,白妞的好处人学不到。

你想,这几年来,好顽耍的谁不学他们的调儿呢?

就是窑子里的姑娘,也人人都学,只是顶多有一两句到黑妞的地步。

若白妞的好处,从没有一个人能及他十分里的一分的。

分析:

本节通过听者的谈论与评价,烘托出白妞儿的唱艺水平之高。

③《口技》中,为了表现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就成功地使用了多种侧面描写的方法:

当艺人摹仿发生大火的情景时,观众的反应是“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分析:

这是以观众的反应衬托口技的高超,这是以人衬人,是正衬;当演出结束时,写舞台上的布置是“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这里是以道具的简陋反衬口技的高超,这是以物衬人,是反衬。

2、以物衬人

“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的简单道具的介绍。

分析:

体现出表演者完全靠“口”在表演,侧面烘托出口技表演者高超的技艺。

3、以景衬人

①白居易的《琵琶行》在使用动作、神态和比喻正面描写琵琶女的精彩弹奏后,再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从外部环境上加以烘托,侧面表现琵琶女弹奏的魅力。

正侧结合,有力表现了琵琶女的高超技艺和复杂心情,为作者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千古感叹做了铺垫。

韩愈的《听颖师弹琴》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都是描写音乐表现人物心情的杰作,化无形为有形,正面侧面结合,有力表现了演奏人的高超技艺和人物心情。

所不同的是前者正面描写中主要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侧面描写中通过描写听众感受表现乐声美妙,而后者正面描写中主要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侧面描写时通过描写音乐效果表现乐声动人

②“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通过描写江南水乡清新优美的图景,通过原本静止的景物飞驰来衬托船行疾速,从而烘托出我急于看到社戏的愉悦而迫切的心情。

③“这女人编着席。

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

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

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

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作者用优美的环境描写烘托了水生嫂愉悦的心情和高洁的品质,同时为下文情节的铺展做好铺垫。

【范文赏析】

【原文】三轮车夫皱着眉头,咬紧下唇,弓着背脊,在风雨中艰难地跋涉。

那破旧不堪的衣衫,那青筋突起的手臂,那因过度用力而扭曲的脖颈,全都浸湿在雨帘中,与汗水混成一片。

【修改】夏日,一场滂沱大雨铺天盖地地倾泻而下,雨雾模糊了三轮车夫的视线。

()只见他皱着眉头,咬紧下唇,弓着背脊,在风雨中艰难地跋涉。

脚下生锈的踏板,发出刺耳的嘎吱声。

()那破旧不堪的衣衫,那青筋突起的手臂,那因过度用力而扭曲的脖颈,全都浸湿在雨帘中,与汗水混成一片。

车上的女乘客紧紧缩在一旁,肥胖的身体竟让那车微微向右倾斜,()车夫用尽全力保持车身的平衡,奋力前行。

【范文欣赏】

“一个雨夜,母亲去参加我校举办的家长会去了,墙上的时钟已走过八点,母亲快回来了……”请大家展开想象,塑造在特定情况下我的形象,要求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150字左右。

漆黑的夜空,像浸透了墨汁般,暗得令人窒息。

一阵骤雨鞭打着玻璃窗,时而间隔着一段死寂的宁静。

我蜷缩在沙发上,双手抱膝,轻轻合上眼,朦胧间仿佛看到了妈妈那责备的眼神,听到了妈妈那声声的叹息。

伴随着墙上的老式钟摆发出沉重的“嘀嗒声”,我的手心渐渐沁出冷汗。

我不安得打开窗户,深吸一口略带雨水湿香的微凉空气,不由打了一个寒噤。

【实战演练】

请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展开下列语境。

夏日的某一天,烈日当空,天气炎热,整个世界都被包裹在热浪中。

 

 这一年,春天来的较早。

在我满月的前几天,北京已经刮过两三次大风。

是的,北京的春风似乎不是把春天送来,而是狂暴地要把春天吹跑。

在那年月,人们只知道砍树,不晓得栽树,慢慢的山成了秃山,地成了光地。

从前,就连我们的小小的坟地上也有三五株柏树,可是到我父亲这一辈,这已经变为传说了。

北边的秃山挡不住来自塞外的狂风,北京的城墙,虽然那么坚厚,也挡不住它。

寒风,卷着黄沙,鬼哭神号地吹来,天昏地暗,日月无光。

青天变成黄天,降落着黄沙。

地上,含有马尿驴粪的黑土与鸡毛蒜皮一齐得意地飞向天空。

半空中,黑黄上下,渐渐混合,结成一片深灰的沙雾,遮住阳光。

太阳所在的地方,黄中透出红来,像凝固了的血块。

  风来了,铺户外的冲天牌楼唧唧吱吱地乱响,布幌子吹碎,带来不知多少里外的马嘶牛鸣。

大树把梢头低得不能再低,干枝子与干槐豆纷纷降落,树杈上的鸦巢七零八散。

甬路与便道上所有的灰土似乎都飞起来,对面不见人。

不能不出门的人们,像鱼在惊涛骇浪中挣扎,顺着风走的身不自主地向前飞奔;逆着风走的两腿向前,而身子后退。

他们的身上、脸上落满了黑土,像刚由地下钻出来;发红的眼睛不断流出泪来,给鼻子两旁冲出两条小泥沟。

  那在屋中的苦人们,觉得山墙在摇动,屋瓦被揭开,不知哪一会儿就连房带人一齐被刮到什么地方去。

风从四面八方吹进来,把一点点暖气都排挤出去,水缸里白天就冻了冰。

桌上、炕上,落满了腥臭的灰土,连正在熬开了的豆汁,也中间翻着白浪,而锅边上是黑黑的一圈。

  一会儿,风从高空呼啸而去;一会儿,又擦着地皮袭来,撞击着院墙,呼隆呼隆地乱响,把院中的破纸与干草叶儿刮得不知上哪里去才好。

一阵风过去,大家一齐吐一口气,心由高处落回原位。

可是,风又来了,使人感到眩晕。

天、地,连皇城的红墙与金銮宝殿似乎都在颤抖。

太阳失去光彩,北京变成任凭飞沙走石横行无忌的场所。

狂风怕日落,大家都盼着那不像样子的太阳及早落下去。

  傍晚,果然静寂下来。

大树的枝条又都直起来,虽然还时时轻摆,可显着轻松高兴。

院里比刚刚扫过还更干净,破纸什么的都不知去向,只偶然有那么一两片藏在墙角里。

窗楞上堆着些小小的坟头儿,土极干极细。

窗台上这里厚些,那里薄些,堆着一片片的浅黄色细土,像沙滩在水退之后,留下水溜的痕迹。

大家心中安定了一些,都盼望明天没有一点儿风。

可是,谁知道准怎么样呢!

那时候,没有天气预报啊。

  

  要不怎么说,我的福气不小呢!

我满月的那一天,不但没有风,而且青天上来了北归较早的大雁。

虽然是不多的几只,可是清亮的鸣声使大家都跑到院中,抬着头指指点点,并且念道着: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都很兴奋。

大家也附带着发现,台阶的砖缝里露出一小丛嫩绿的香蒿叶儿来。

无风的时候感到春天来临。

阅读提问:

从文中找出侧面描写的句子,说说写出了风的什么特点。

 附:

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描绘了旧北京春天刮风的情景。

原本无形的风在作者笔下却能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首先,以“物”写风。

狂风袭来,黄沙乱飞,“含有马尿驴粪的黑土与鸡毛蒜皮”一起飞向天空。

大树低头,枯枝降落,树上的鸟巢被刮得“七零八散”。

这里作者没有直接说出“风大”二字,但我们是能从侧面描写之中感受到风力之大的。

 其次,以“人”写风。

“不能不出门的人们,像鱼在惊涛骇浪中挣扎,顺着风走的身不自主地向前飞奔;逆着风走的两腿向前,而身子后退。

”这是多么大的风,大得人们连自己的行动都不能控制了。

人们“觉得山墙在摇动,屋瓦被揭开,不知哪一会儿就连房带人一齐被刮到什么地方去”。

“一阵风过去,大家一齐吐一口气,心由高处落回原位。

”可见风力之猛。

写一写:

《留在记忆深处的那个他(她)》,要求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并划出侧面描写的语句。

【附录】

《陌上桑》汉乐府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

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年几何?

”“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

使君谢罗敷:

“宁可共载不?

”罗敷前置辞:

“使君一何愚!

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

何用识夫婿?

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

十五府小史,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

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

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译文】

太阳从东南方升起,照到我秦氏的楼台。

秦家有个美丽的女孩,自家取名叫罗敷。

罗敷善于养蚕种桑,常常到城南角采桑叶,篮子上系着青丝带,提柄是用桂枝做成的。

头上梳着倭堕髻,耳上佩着明月珠;下身穿着浅黄色丝裙,上身穿着紫色的短袄。

走路的人看见罗敷,放下担子抚摩胡子(注视她)。

年少的人看见罗敷,摘下帽子只戴纱巾。

耕地的人看见罗敷,忘记了把住犁耕地,锄地的人看见罗敷,忘记了握着锄锄地。

回来后互相埋怨,只是因为仔细看罗敷的美貌。

太守从南边来了,五匹马拉的车徘徊不前。

太守派遣小吏前往打听,询问这是谁家美丽的女子。

“她是秦家的女孩,自家取名叫罗敷。

”“罗敷今年几岁了?

”“二十还不到,十五已出头。

”太守问罗敷:

“能与我同车共载吗?

”罗敷走上前来对太守说:

“你是多么的愚蠢!

你有你自己的妻子,我有我自己的丈夫。

“(我丈夫)在东方做官,跟随的人马众多,他就走在最前头。

凭什么来识别我丈夫呢?

(请看):

他跨着一匹大白马,后面跟随着小黑马。

大白马尾巴上系着青丝绦,嘴上罩着黄澄澄的金饰马笼头;腰中佩着鹿卢剑,名贵可值千千万。

十五岁时他就做了太守府的小官,二十岁时做了朝廷中的大夫,三十岁时做了侍中郎,四十岁时做了管理一城的长官。

我丈夫长得皮肤洁白,须发疏密得体;他轻缓地在府中迈方步,从容地出入官府。

(聚会时)座上众人都说我丈夫不一般。

明湖居听书

老残从鹊华桥往南,缓缓向小布政司街走去。

一抬头,见那墙上贴了一张黄纸,有一尺长,七八寸宽的光景。

居中写着“说鼓书”三个大字;旁边一行小字是“二十四日明湖居”。

那纸还未十分干,心知是方才贴的,只不知道这是甚么事情,别处也没有见过这样招子。

一路走着,一路盘算,只听得耳边有两个挑担子的说道:

“明儿白妞说书,我们可以不必做生意,来听书罢。

”又走到街上、听铺子里柜台上有人说道:

“前次白妞说书是你告假的,明儿的书,应该我告假了。

”一路行未,街谈巷议,大半都是这话,心里诧异道:

“白妞是何许人?

说的是何等样书,为甚一纸招贴,侵举国若狂如此?

”信步走来,不知不觉已到高升店口。

进得店去,茶房便来回道:

“客人,用什么夜膳?

”老残一一说过,就顺便问道:

“你们此他说鼓书是个甚么顽意儿,何以惊动这么许多的人?

”茶房说:

“客人,你不知道。

这说鼓书本是山东乡下的土调,同一面鼓,两片梨花简,名叫‘梨花大鼓’,演说些前人的故事,本也没甚稀奇。

自从王家出了这个白妞、黑妞妹妹两个,这白妞名字叫做王小玉,此人是天生的怪物!

他十二三岁时就学会了这说书的本事。

他却嫌这乡下的调儿没甚么出奇,他就常到戏园里看戏,所有甚么西皮、二簧、梆子腔等唱,一听就会;甚么余三胜、程长庚、张二奎等人的调子,他一听也就会唱。

仗着他的喉咙,要多高有多高;他的中气,要多长有多长。

他又把那南方的甚么昆腔、小曲,种种的腔调,他都拿来装在这大鼓书的调儿里面。

不过二三年工夫,创出这个调儿,竟至无论南北高下的人,听了他唱书,无不神魂颠倒。

现在已有招子,明儿就唱。

你不信,去听一听就知道了。

只是要听还要早去,他虽是一点钟开唱,若到十点钟去,便没有坐位的。

”老残听了,也不甚相信。

次日六点钟起,先到南门内看了舜井。

又出南门,到历山脚下,看看相传大舜昔日耕田的地方。

及至回店,已有九点钟的光景,赶忙吃了饭,走到明湖居,才不过十点钟时候。

那明湖居本是个大戏园子,戏台前有一百多张桌子。

那知进了园门,园子里面已经坐的满满的了,只有中间七八张桌子还无人坐,桌子却都贴着“抚院定”‘学院定”等类红纸条儿。

老残看了半天,无处落脚,只好袖子里送了看坐儿的二百个钱,才弄了一张短板凳,在人缝里坐下。

看那戏台上,只摆了一张半桌,桌子上放了一面板鼓,鼓上放了两个铁片儿,心里知道这就是所谓梨花简了,旁边放了一个三弦子,半桌后面放了两张椅子,并无一个人在台上。

偌大的个戏台,空空洞洞,别无他物,看了不觉有些好笑。

园子里面,顶着篮子卖烧饼油条的有一二十个,都是为那不吃饭来的人买了充饥的。

到了十一点钟,只见门口轿子渐渐拥挤,许多官员都着了便衣,带着家人,陆续进来。

不到十二点钟,前面几张空桌俱已满了,不断还有人来,看坐儿的也只是搬张短凳,在夹缝中安插。

这一群人来了,彼此招呼,有打千儿的,有作揖的,大半打千儿的多。

寓谈阔论,说笑自如。

这十几张桌子外,看来都是做生意的人;又有些像是本地读书人的样子:

大家都嘁嘁喳喳的在那里说闲话。

因为人大多了,所以说的甚么话都听不清楚,也不去管他。

到了十二点半钟,看那台上,从后台帘子里面,出来一个男人:

穿了一件蓝布长衫,长长的脸儿,一脸疙瘩,仿佛风干福橘皮似的,甚为丑陋,但觉得那人气味到还沉静。

出得台来,并无一语,就往半桌后面左手一张椅子上坐下。

慢慢的将三弦子取来,随便和了和弦,弹了一两个小调,人也不甚留神去听。

后来弹了一枝大调,也不知道叫什么牌子。

只是到后来,全用轮指,那抑扬顿挫,入耳动心,恍若有几十根弦,几百个指头,在那里弹似的。

这时台下叫好的声音不绝于耳,却也压不下那弦子去,这曲弹罢,就歇了手,旁边有人送上茶来。

停了数分钟时,帘子里面出来一个姑娘,约有十六七岁,长长鸭蛋脸儿,梳了一个抓髻,戴了一副银耳环,穿了一件蓝布外褂儿,一条蓝布裤子,都是黑布镶滚的。

虽是粗布衣裳,到十分洁净。

来到半桌后面右手椅子上坐下。

那弹弦子的便取了弦子,铮铮鏦鏦弹起。

这姑娘便立起身来,左手取了梨花简,夹在指头缝里,便丁了当当的敲,与那弦子声音相应;右手持了鼓棰子,凝神听那弦子的节奏。

忽羯鼓一声,歌喉遽发,字字清脆,声声宛转,如新莺出谷,乳燕归巢,每句七字,每段数十句,或缓或急,忽高忽低;其中转腔换调之处,百变不穷,觉一切歌曲腔调俱出其下,以为观止矣。

旁坐有两人,其一人低声问那人道:

“此想必是白妞了罢?

”其一人道:

“不是。

这人叫黑妞,是白妞的妹子。

她的调门儿都是白妞教的,若比白妞,还不晓得差多远呢!

她的好处人说得出,白妞的好处人说不出;她的好处人学的到,白妞的好处人学不到。

你想,这几年来,好顽耍的谁不学她们的调儿呢?

就是窑子里的姑娘,也人人都学。

只是顶多有一两句到黑妞的地步。

若白妞的好处,从没有一个人能及她十分里的一分的。

”说着的时候,黑妞早唱完,后面去了。

这时满园子里的人,谈心的谈心,说笑的说笑。

卖瓜子、落花生、山里红、核桃仁的,高声喊叫着卖,满园子里听来都是人声。

正在热闹哄哄的时节,只见那后台里,又出来了一位姑娘,年纪约十八九岁,装束与前一个毫无分别,瓜子脸儿,白净面皮,相貌不过中人以上之姿,只觉得秀而不媚,清而不寒,半低着头出来,立在半桌后面,把梨花简了当了几声,煞是奇怪:

只是两片顽铁,到她手里,便有了五音十二律以的。

又将鼓棰子轻轻的点了两下,方抬起头来,向台下一盼。

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左右一顾一看,连那坐在远远墙角子里的人,都觉得王小玉看见我了;那坐得近的,更不必说。

就这一眼,满园子里便鸦雀无声,比皇帝出来还要静悄得多呢,连一根针跌在地下都听得见响!

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唱了几句书儿。

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

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

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

那知他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

几啭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

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

初看傲来峰削壁干仞,以为上与天通;及至翻到傲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傲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

愈翻愈险,愈险愈奇。

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又极力骋其千回百折的精神,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

顷刻之间,周匝数遍。

从此以后,愈唱愈低,愈低愈细,那声音渐渐的就听不见了。

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

约有两三分钟之久,仿佛有一点声音从地底下发出。

这一出之后,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

这一声飞起,即有无限声音俱来并发。

那弹弦子的亦全用轮指,忽大忽小,同他那声音相和相合,有如花坞春晓,好鸟乱鸣。

耳朵忙不过来,不晓得听那一声的为是。

正在撩乱之际,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

这时台下叫好之声,轰然雷动。

停了一会,闹声稍定,只听那台下正座上,有一个少年人,不到三十岁光景,是湖南口音,说道:

“当年读书,见古人形容歌声的好处,有那‘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话,我总不懂。

空中设想,余音怎样会得绕梁呢?

又怎会三日不绝呢?

及至听了小玉先生说书,才知古人措辞之妙。

每次听他说书之后,总有好几天耳朵里无非都是他的书,无论做什么事,总不入神,反觉得‘三日不绝’,这‘三日’二字下得太少,还是孔子‘三月不知肉味’,‘三月’二字形容得透彻些!

”旁边人都说道:

“梦湘先生论得好极了!

‘于我心有戚戚焉’!

说着,那黑妞又上来说了一段,底下便又是白妞上场。

这一段,闻旁边人说,叫做“黑驴段”。

听了去,不过是一个士子见一惊人,骑了一个黑驴走过去的故事。

将形容那美人,先形容那黑驴怎样怎样好法,待铺叙到美人的好处,不过数语,这段书也就完了。

其音节全是快板,越说越快。

白香山诗云:

“大珠小珠落玉盘。

”可以尽之。

其妙处,在说得极快的时候,听的人仿佛都赶不上听,他却字字清楚,无一字不送到人耳轮深处。

这是他的独到,然比着前一段却未免逊了一筹了。

《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

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自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