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园铭邸施工组织设计新最终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573828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108.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汇园铭邸施工组织设计新最终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汇园铭邸施工组织设计新最终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汇园铭邸施工组织设计新最终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汇园铭邸施工组织设计新最终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汇园铭邸施工组织设计新最终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汇园铭邸施工组织设计新最终版.docx

《汇园铭邸施工组织设计新最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汇园铭邸施工组织设计新最终版.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汇园铭邸施工组织设计新最终版.docx

汇园铭邸施工组织设计新最终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

工程名称:

元氏县汇园铭邸小区编号:

致河北冀通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监理单位)

我方已根据施工合同的有关规定完成了元氏县汇园铭邸小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编制,并经我单位上级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请予以审查。

附件: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承包单位(章):

河北森雅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项目经理:

日期:

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

 

专业监理工程师:

日期:

总监理工程师审定的意见:

项目监理机构:

总监理工程师:

日期:

本表由承包单位填报,一式三份,经监理单位审批后,由业主、监理单位、承包单位各式一份。

元氏县汇园铭邸小区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施工单位:

河北森雅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二0一三年四月一日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编制依据

类别

名称

编号

国家

《工程测量规范》

GB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

《砼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

《建筑地基与地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屋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

GBT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电气装置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8-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71-92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照明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59-96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GB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

GBT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GB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

GB

《施工升降机安全规则》

GB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GB50194-93

行业

《高层建筑砼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02

《砼泵送施工技术规程》

JGJT10-95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

《普通砼配合比设计技术规程》

JGJ

《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JGJ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

JGJ104-97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

JGJ

《外饰面砖施工及验收规程》

JGJ116-2000

《金属与石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JGJ

《滚轧直螺纹钢筋连接接头技术规程》

JGJ

《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规程》

JGJ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

JGJ46-88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

JGJ80-91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

《建筑排水硬聚氯乙烯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CJJT29-98

地方

《商品砼质量管理规程》

DBJ

《砼中掺用粉煤灰的技术规程》

DBJ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

DBJ

《石家庄市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DBJ

《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规程》

DBJT

《工程监理建设规程》

DBJ

《建筑内外墙涂料应用技术规程》

DBJT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DBJ

《砼外加剂应用技术规程》

DBJ

《石家庄市建筑工程安全操作规程》

DBJ

《外墙外保温技术规程》

DBJT

1.2工程说明

元氏县汇园铭邸小区工程位于元氏县西环路与赵同路交叉口,1#、2#、3#、4#住宅和二层地下车库组成,总建筑面积65595.1m2,其中1#楼建筑面积14367m2,2#楼建筑面积13874m2,3#楼建筑面积12369m2,4#楼建筑面积12369m2,地下2层,地上27层,建筑物层高标准层2.9米,总高度78.20m。

本工程采用CGF桩复合地基,基础形式为筏板基础,结构类型为剪力墙结构。

基坑概况:

本工程基坑由建设单位另行组织土方施工单位开挖;CFG桩由河北大地建设科技有限公司施工。

因设计最高地下水位远低于地下室地面标高,所以桩基础施工完毕后未进行基坑降水。

基坑边坡平均坡度65°。

基坑内开挖面以下全部为杂填土,按设计要求基础底标高以下约4米厚杂填土需清除后用素土分层夯实换填,然后进行桩基施工。

本工程由沧州市汇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元氏分公司开发,黄骅市建筑设计院设计,河北冀通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监理,河北森雅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承建。

1.3水文、地质条件、场地、气象情况

1.水文、地质情况

本工程稳定地下水位远低于设计标高,基坑土方开挖后未采取降水措施。

本工程CGF复合桩端持力层为8层粗砂层,复合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k≥450kPa,复合地基压缩模量Es≥40MPa,均匀分布。

2.场地情况

本场地抗震基本设防烈度为6度,本工程按6度设防,建筑场地类别为Ⅰ类。

1.4建筑、结构概况

本工程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

结构抗震等级为四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CGF桩基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褥垫层200厚。

基础垫层采用C15混凝土,基础至八层墙、梁、板均采用C35混凝土,九层至机房层墙、梁、板均采用C30混凝土,地下室采用防水砼,抗渗等级为P6。

构造柱、过梁为C20,楼梯为C30。

地下室底板厚度为1,100mm。

本工程外墙面为彩色涂料,内墙为混合砂浆抹面。

所有外窗均采用塑钢中空玻璃窗。

本工程南北外墙采用70mm厚聚苯板保温,东西外墙采用100mm厚聚苯板保温。

墙体砌筑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内外墙MU2.5,M5混合砂浆砌筑。

本工程共安装8部客梯,1#楼4部,2#楼4部,3#楼2部,4#楼2部。

屋面采用聚苯保温板保温,屋面防水采用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双层厚度6mm,20厚1:

3水泥砂浆找平层。

根据实际情况编制本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其中对应的各项施工准备工作将在有关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尽快完成。

1.5工程特点

(1)工程具有混凝土量大、设计标准高、技术复杂、专业分包单位多等特点,因此,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在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的统一协调指挥下,集中优势力量,将优秀的设计与先进的施工技术实现最佳的组合,以便优质、高效、低成本完成本工程;

(2)料具、机械设备需用量大;

(3)因楼层高,劳动力投入集中,合理安排工序穿插和流水施工并搞好各专业之间协调管理非常关键。

1.6施工组织机构及职能

项目经理部直接受建设单位(监理)指令并对建设单位负责,对专业分包商进行管理和协调。

项目经理部为施工现场总指挥部,总工程师、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测量员、试验员、预算员、材料员等分工明确,紧密配合开展工作。

现场施工管理网络图如下图所示,主要施工管理人员如下表所示。

主要施工管理人员

项目经理:

闫瑞华

技术负责:

张会生

施工员:

张明乐

质量员:

候玉坤

安全员:

陈现军

材料员:

严卫立

资料员:

豆豆

泥工关砌:

马明

木工翻样:

熊月耿

钢筋翻样:

王库存

第二章施工部署

2.1施工进度计划

本工程开工日期为13年5月30日,竣工日期为15年5月29日。

根据施工内容,将整个工程计划安排如下。

2.1.1结构施工

1#楼地下室结构于13年7月30日完成;1#楼主体结构于14年1月21日完成;

2#楼地下室结构于13年8月15日完成;2#楼主体结构于14年1月21日完成;

3#楼地下室结构于13年8月20日完成;3#楼主体结构于14年1月21日完成;

4#楼地下室结构于13年8月31日完成;4#楼主体结构于14年1月21日完成;

2.1.2机电工程施工

安装队伍计划于13年6月1日开始施工,配合土建做预留预埋。

14年6月1日机电工程主管道安装完,具备精装条件。

2.1.3装修工程施工

为保证工期,13年10月30日结构施工阶段开始插入内墙砌筑、抹灰、粗装修、室内外装饰,工期5个月。

2.1.4进度控制点

为保证本工程按期完成,根据本工程特点制定如下五个进度控制点:

第一进度控制点:

13年8月31日,地下室主体结构完;

第二进度控制点:

14年1月21日,主体结构完;

第三进度控制点:

13年10月30日,插入砌筑、抹灰,进入粗装修阶段;

第四进度控制点:

14年5月31日,机电主支管完,具备精装条件;

第五进度控制点:

14年6月1日,竣工。

为了实现工期目标,各道工序在安排上要紧密结合,严格按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流水节拍进行。

2.2施工总进度计划

本工程施工总进度计划见附表。

2.3施工总体方案

2.3.1施工分段

为保证工程工期及工程质量,故在施工安排上采取平面流水、立体交叉作业的施工部署。

部署如下:

(1)由于施工场地狭小,前期无法实现混凝土现场搅拌,所以本工程结构施工拟采用商品混凝土。

施工现场商品混凝土的运输采用汽车泵或地泵解决。

应严格按照施工进度计划精心组织、实施各施工段的施工进度。

(2)在主体结构施工达到地上十层以上后及时组织人员穿插进行室内砌筑、抹灰等初装修工作,以保证总工期不拖延。

2.4主要施工方法

底板钢筋连接采用滚轧直螺纹机械连接接头。

地上二层以下及地下室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泵送,其中底板混凝土垫层使用泵车浇筑,底板混凝土使用固定泵进行施工。

地下室底板、外墙、顶板采用抗渗混凝土,抗渗等级为P6。

构造桩、过梁均采用二次浇筑办法,砌体拉结筋采用预埋办法。

2.5施工顺序

总体施工顺序为四个施工区域平行施工。

每个区域的施工段按以下施工顺序施工。

施工顺序:

清槽→褥垫层→垫层→地下室底板钢筋混凝土施工→地下室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地下室外防水→防水层外保护层→回填土)地上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砌体→粗装修→机电安装

施工时应协调考虑好1#楼、2#楼、3#楼、4#楼同一工序之间料具、机械的投入及周转、使用的先后次序问题。

2.6混凝土搅拌及输送机械

(1)本工程地下室及二层以下结构采用商品混凝土,拟投入以下设备:

1)HBT60固定式混凝土泵:

1台;3、4号楼输送泵管各一套。

2)混凝土运输罐车:

6台;

3)布料杆2套;

4)混凝土汽车泵DC-11B:

1台。

另外,浇筑底板混凝土时根据现场情况,适当增加混凝土运输罐车。

(2)二层以上使用现场混凝土搅拌站,拟投入的混凝土输送设备:

1)HBT60固定式混凝土泵:

1台;3号楼、4号楼输送泵管各1套。

2)布料杆2套。

第三章施工准备工作

3.1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及文明施工措施

总平面管理由项目经理统一负责,由质安负责人主管,按生产和办公区分开的原则,各专业加工、堆放等施工生产用地均分片布置。

具体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

3.1.1生产用场地

施工期间施工材料堆场和加工场均布置在1#楼南侧场地上,其中,砂、石材料堆场地面采用100mm厚C15混凝土硬化;钢筋、木工场地设于场地东南侧。

钢筋场地铺设50mm厚碎石硬化,以防污染钢筋。

1#塔吊布置在1#楼南侧19轴和17轴之间,2#塔吊布置在2#楼南侧19轴和17轴之间,3#塔吊布置在3#楼和4#楼之间,塔吊基础图详见附图。

其中塔吊基础混凝强度等级为C35。

另外,由于地下室外回填土施工时,塔吊尚无法拆除,故塔吊基础四周应砌筑240mm砖墙予以围护,墙的高度为塔吊基础顶至标高-0.700m之间的高度,以防止回填土掩埋塔吊底座。

四周围护墙的长度同基础外轮廓周长。

3.1.2施工用临时道路

场区留设1#门、2#门与场外市政道路连接。

场区施工用临时道路主道为连通1#大门与西环路之间的混凝土道,道宽6m,C20混凝土150mm厚随打随抹;2号大门为本工程的北出入通道,布置在4号楼的北侧,素土夯实。

材料堆场和加工场均与临时道路用混凝土道连通。

场区施工用临时道路主道采用水泥硬覆盖,其主要目的是降尘及预防雨天进出现场车辆车轮带泥污染市政道路,以达到城市管理需要。

临时道路位置及宽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

3.1.3施工用电

工地应安装有650kVA以上的变压器,供施工单位现场施工及办公用电。

同时为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

现场施工用电将编制临时用电施工方案。

3.1.4垂直运输机械布置

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为满足工程需要,保证工程的连续性,安装3台塔吊和4台100mm内双笼施工电梯。

塔吊为QTZ63塔机,臂长50m,最小起重量2t。

1#楼施工电梯安装南侧13~16轴之间;2#施工电梯安装在南侧25~27轴之间,3#楼施工电梯安装南侧13~16轴之间;4#施工电梯安装在南侧25~27轴之间。

3台塔吊及4台施工电梯的安装位置具体详见所附施工平面布置图。

3.1.5现场文明施工措施

创建文明标准化工地,促进城市两个文明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应有一个安全、文明的施工环境,采取以下措施:

(1)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各队长为组员的现场文明施工领导小组,建立文明施工责任制。

实施每月组织一次检查和评比的制度,评分标准按建设部颁发的《建设工程现场综合考评试行办法》进行。

(2)工地办公室应具备各种图表、图牌、标志。

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等标识均按统一要求制作。

施工现场必须设立明显的标牌,主要入口处设立“五牌一图”。

(3)施工区域与生活区域分开,生活设施齐全,具有宿舍、食堂、厕所、浴室,且必须具备通风、防暑、防火、卫生等基本条件,食堂清洁、卫生,生活污水按规定排放,努力使施工场所的场貌规矩、整齐,同周边环境相融洽。

(4)施工现场材料、成品堆放整齐,加强和提高成品保护意识,并设专人看管,防止损坏和污染。

建立节水措施,消灭常流水、常照明。

(5)现场环境卫生整洁,无污水横流,无建筑垃圾,无污染乱弃,建筑垃圾做到随清随运,不允许堆放过夜,场地必须平整无积水。

(6)严格控制建筑噪音、粉尘污染,减轻噪音扰民。

(7)临时设施搭设统一,规划整齐,施工现场的半成品、材料堆放、机械设备、照明线路均按规定堆放或架设。

(8)现场应具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并由专人负责,安全标志、防火标志及宣传牌要明显醒目。

(9)施工场地应平整、道路硬化、排水畅通、无路障、无积水,按程序组织施工,做到工完场清。

(10)严格按照文明施工标准搭设办公室及生活区临时设施,在施工程严禁住宿。

(11)施工现场必须设置大门,设置门卫并建立门卫制度,工地管理人员必须佩戴工作卡。

(12)施工现场要设立明显的防火标志,建立防火制度,按规定在相应的场所配足消防器材及防火用品。

(13)易燃、易爆、剧毒物品应有专库、专人管理,禁火场所严禁有明、暗火。

(14)施工区域严禁居住家属,更不能让小孩窜入工地玩耍。

3.2劳动力计划

本工程劳务选用素质优良、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队伍,在施工管理上、技术上、质量上都有很好的保证。

本工程施工阶段高峰期施工人数446人,其中木工165人、钢筋工80人、混凝土工60人、架子工40人、电焊工6人、机电安装35人、防水工20人、普工50人。

劳动力计划如下表所示。

各专业施工队伍根据施工进度与工程状况按计划、分阶段进退场,保证人员的稳定和工程的顺利展开。

劳动力计划如下表:

工种

类别

按工程施工阶段投入劳动力情况

基础工程

主体砼工程

主体砌墙

内装饰

外装饰

屋面工程

室外工程

木工

200

200

10

50

50

20

20

钢筋工

300

150

5

10

10

10

10

砼工

100

80

20

50

50

泥工(砌体)

20

20

150

10

10

20

20

泥工(粉刷)

200

120

40

40

架子工

5

10

10

10

10

10

10

普工

20

20

120

100

100

40

50

防水工

10

30

10

油漆工

100

50

20

20

电工

5

5

5

40

30

10

5

水暖工

5

5

5

40

20

10

5

其他

10

20

20

30

30

20

10

管理人员

10

10

10

10

10

10

10

3.3工程材料的进场计划

本工程所需材料提前15d编制需要量计划,且保证所用材料提前1~3d进场。

诸如钢筋等加工周期较长的大宗材料须提前编制准确、详细的进场计划,既不过早进场而积压资金,也不能出现缺少材料而影响施工。

3.4主要机具使用计划

投入工程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如下表所示。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安装功率(KW)

数量

进场时间

1

塔式起重机

QTZ—63

2831.7

3

开工

2

搅拌机

HJ250

2.2

4

一台

4

钢筋调直机

6--12

7

2

开工

5

钢筋切断机

GQ50B

4

2

开工

6

钢筋弯曲机

GW-50

4

2

开工

7

钢筋套丝机

CW-3

3.5

3

开工

8

裁板机

MJ6128ZG

4

1

开工

9

木工压刨

MB104-1

4

1

开工

10

圆盘踞

MJ243

3

3

开工

11

平板振动器

PZ50

4

6

开工

12

振捣棒

HZ6X—50

1.1

15

开工

13

空压机

1m3min

7.5

1

开工

14

电焊机

AX4—300

7

8

开工

15

打夯机

2.2

4

开工

16

地泵

90

3

开工

3.5减少扰民、降低环境污染的措施

按照施工平面图,对施工现场进行合理规划。

在场地中做到场地平整,材料堆放整齐,道路畅通,照明充足,无长流水、长明灯。

建筑垃圾做到日集日清,集中堆放,专人管理,统一清运。

文明施工,尽量减少人为地大声喧哗,干活时不得喊号子。

在钢筋、钢管、钢模进场或出场时,要轻拿轻放,避免出现较大声响。

减少夜间施工,以免影响居民休息,不得干扰企业机关的正常工作,如确属施工工艺要求时,要采取相应的降噪减震等措施,做到不影响或少影响周围单位或居民的休息。

3.6现场临时用电设施

现场临时供电按《工业与民用供电系统设计规范》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设计并组织施工,供配电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按三级配电两级保护设计施工,PE线与N线严格分开使用。

本工程采用联合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1Ω。

开关箱内漏电保护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大于0.1s。

3.7编制目的

为了保证主体施工过程及后期机电安装、装修工程用电,对土建、安装、装修等整个施工过程用电进行整体规划,充分考虑了各施工阶段用电机具的用电量,以满足整个施工过程的用电要求。

3.7.1现场变压器容量

施工现场建设单位提供变压器1台,容量为650kVA。

3.7.2供电方案

考虑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及用电需求决定每3层设置一个分配电箱,分配电箱安装楼层为一层、五层、九层、十四层、十八层。

分配电箱摆放在施工层上,其电源线引自总配电箱。

供电线路选用五芯电缆,供电系统做到“三级配电,两级保护”,施工机具严格执行“一机、一箱、一闸、一漏”标准要求。

3.7.3电缆线路敷设

电缆敷设时,不得有过度弯曲,并不得有机械损伤,在电缆终端头留有备用长度,配电箱内电缆接头采用干包式电缆终端头。

末端开关箱电源线选用YX—3×16+2×6五芯橡套软电缆,二级分配电箱电源线选用YX—3×35+2×16橡胶套五芯软电缆,一级分配电箱选用VV—3×70+2×35电力电缆。

3.7.4总用电量计算

施工用电量达到峰值时的用电机具主要有:

混凝土搅拌站1×65kW=65kW

混凝土输送泵1×90kW=90kW

塔吊2×60kW=120kW

电梯2×20kW=40kW

切断机2×5.5kW=11kW

弯曲机2×3kW=6kW

对焊机1×75kW=75kW

高压水泵2×22kW=44kW

电焊机6×23.4kW=140.4kW

电刨2×2.5kW=5kW

电锯2×5.5kW=11kW

振捣棒6×1.1kW=6.6kW

平板振捣器4×1.1kW=4.4kW

施工电梯4×20kW=80kW

施工现场所用全部电动机为26台,设备总功率∑1p=443kW,需要系数1K取0.6,电动机的平均功率因数COSφ取0.78。

施工现场所用全部电焊机为7台,设备总功率∑2p=215.4kW,根据施工现场实际使用情况需要系数2K取0.6。

由于生活照明用电比较动力用电要少得多,故按照动力用电的10%考虑即可满足要求。

根据用电量计算及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施工动力用电需三相380V电源,照明需单相220V电源。

临时用电平面布置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

3.7.5安全管理规定

(1)工程施工临时用电采用TNCS系统,电缆采用五芯电缆,整个供电系统遵循“三级配电、两级保护”;

(2)现场用电执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规定,并满足《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要求;

(3)供电线路应由专业电工定期巡视检查;

(4)配电箱由专人负责管理及维修;

(5)现场施工机具要做到“一机、一闸、一漏、一箱”,非专业施工人员不准随便触摸施工用电机具;

(6)现场施工人员未经允许不得随意拖、接临时用电线路,更不能随意拆除接地保护线;

(7)施工前检查供、用电设备是否正常,用电机具不允许“带病”工作;

(8)严禁使用损坏的插头、插座及绝缘老化的电缆电线;

(9)移动式临时配电箱应距地600mm以上;

(10)配电箱附近不能堆放易燃易爆物品,配电箱应放置在干燥地段,并且周围要有足够的操作场地;

(11)照明线路及灯具安装高度低于2.4m应采用36V安全电压,手持照明灯具应采用36V及以下安全电压;

(12)低压配电的操作顺序如下,送电顺序:

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停电顺序相反;

(13)一级分配电箱至总箱的供电线路由项目经理部统一配置,二级分配电箱至末端开关箱的供电线路由各施工队配置。

第四章分项分部工程施工技术措施

4.1施工测量

依据设计图纸和甲方给定的坐标点,进行建筑物的定位放线,建立施工测量控制网。

控制网点必须留在便于施工复测而又不易破坏的地方,应用混凝土包裹以防施工中扰动网点,造成测量误差。

4.1.1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平面控制网由甲方和黄骅市建筑设计院提供,1#楼由A、K、1、29轴,2#楼由A、J、1、29轴,3#楼、4#楼由A、L、1、23轴方向构成矩形平面控制网,依据矩形平面控制网控制建筑物地下室轴线,地下室放样依次为依据。

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