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武汉市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统考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573237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372.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武汉市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统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学年武汉市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统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学年武汉市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统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学年武汉市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统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学年武汉市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统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武汉市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统考试题.docx

《学年武汉市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统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武汉市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统考试题.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武汉市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统考试题.docx

学年武汉市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统考试题

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某同学设计如下原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负极的电极反应是:

Ag+I--e-=AgI

C.电池的总反应是Ag++I-=AgI

D.盐桥(含KNO3的琼脂)中NO3-从左向右移动

2.利用下列装置(部分仪器已省略),能顺利完成对应实验的是()

A.实验室制取乙烯

B.石油的分馏实验

C.实验室制取乙炔并收集

D.利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单质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

B.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

C.某溶液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

D.某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Ag+

4.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现象或事实

解释

A

春节期间全国各地燃放的烟火

某些金属元素焰色反应所呈现出来色彩

B

Na2O2用于呼吸面具中作为O2的来源

Na2O2是强氧化剂,能氧化CO2、H2O生成O2

C

K2FeO4用于自来水的消毒和净化

K2FeO4具有强氧化性,被还原后生成的

Fe3+水解生成胶状物,可以净化水

D

Al(OH)3用作医用的胃酸中和剂

Al(OH)3的碱性不强,但却可以与胃酸反应

A.AB.BC.CD.D

5.下列数量的物质中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

A.

 mol氧气B.

 g 

C.标准状况下

 L二氧化碳D.10 g氖

6.以乙醇为原料设计合成

的方案。

需要经过的反应类型是

A.消去、取代、水解、加成B.取代、消去、加成、水解、

C.消去、加成、取代、水解.D.消去、加成、水解、取代

7.下列物质一定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橡胶B.蚕丝C.葡萄糖D.塑料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食用植物油含有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是人体的营养物质

B.石油的分馏、煤的液化和气化都是物理变化,石油的裂化、裂解都是化学变化

C.淀粉、蛋白质、葡萄糖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D.以重油为原料裂解得到各种轻质油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苯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处于同一平面

B.C5H12O能与金属钠反应的同分异构体有8种

C.苯与浓硝酸在常温下发生取代反应制备硝基苯

D.乙烯、乙醇、聚乙烯均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10.醌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中,有抑菌、杀菌作用,可由酚类物质制备: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Ⅰ、Ⅱ均为氧化反应

B.对苯醌、萘醌均属于芳香化合物

C.苯酚与萘酚含有相同官能团,但不互为同系物

D.

属于酚类,

属于醌类

11.下列反应中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SO2+H2O2=H2SO4B.SO2+Cl2+2H2O=H2SO4+2HCl

C.CaO+SiO2=CaSiO3D.CO2+2NaOH=Na2CO3+H2O

12.反应N2(g)+3H2(g)

2NH3(g)ΔH<0,若在恒压绝热容器中发生,下列选项表明反应一定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A.容器内的温度不再变化

B.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

C.相同时间内,断开H-H键的数目和生成N-H键的数目相等

D.容器内气体的浓度c(N2)∶c(H2)∶c(NH3)=1∶3∶2

1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时,12g石墨晶体中所含六元环数目为NA

B.标准状况下,18gD2O中所含电子数为9NA

C.1molN2与4mol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为2NA

D.标准状况下,2.24LSO3中所含原子数为0.4NA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淀粉能水解为葡萄糖B.油脂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

C.鸡蛋煮熟过程中蛋白质变性D.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可补充维生素C

15.如图是某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其中A为正盐,X是一种强碱,通常条件下Z是无色液体,E的相对分子质量比D大16,各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作肥料时不适合与草木灰混合施用

B.同主族元素的氢化物中B的沸点最低

C.C一般用排水法收集

D.D→E的反应可用于检验D

16.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将可见光通过胶体出现“光路”是因为发生了光的折射

B.胶体能吸附阳离子或阴离子,故在电场作用下会产生电泳现象

C.牛奶、墨水、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

D.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FeCl3溶液,继续加热搅拌可制得Fe(OH)3胶体

17.1919年,科学家第一次实现了人类多年的梦想——人工转变元素。

这个核反应如下:

N+

He―→

O+

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O原子核内有9个质子

B.

H原子核内有1个中子

C.O2和O3互为同位素

D.通常情况下,He和N2化学性质都很稳定

18.下列混合物可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A.苯和植物油B.乙酸乙酯与饱和碳酸钠溶液

C.甘油和水D.苯和液溴

19.(6分)有关晶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SiO2晶体中,由Si、O构成的最小单元环中共有8个原子

B.在28g晶体硅中,含Si-Si共价键个数为4NA

C.金刚石的熔沸点高于晶体硅,是因为C-C键键能小于Si-Si键

D.镁型和铜型金属晶体的配位数均为12

20.(6分)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稀H2SO4反应,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①NaHCO3   ②Al2O3 ③Al(OH)3 ④Al⑤(NH4)2CO3

A.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全部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1.(6分)现有一份含有FeCl3和FeCl2的固体混合物,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各成分的含量进行如下两个实验:

实验1①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将样品溶解;

②向溶解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产生沉淀;

③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白色固体28.7g

实验2①称取与实验1中相同质量的样品,溶解;

②向溶解后的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l2;

③再向②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得到红褐色沉淀;

④将沉淀过滤、洗涤后,加热灼烧到质量不再减少,得到固体Fe2O36.40g

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溶解过程中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

(2)实验室保存FeCl2溶液时通常会向其中加入少量的铁粉,其作用是_________

(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2的步骤②中通入足量Cl2的反应:

___________

(4)用容量瓶配制实验所用的NaOH溶液,下列情况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填序号)_______。

a.未冷却溶液直接转移

b.没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并转入容量瓶

c.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

d.砝码上沾有杂质

e.容量瓶使用前内壁沾有水珠

(5)检验实验2的步骤④中沉淀洗涤干净的方法是___________

(6)该小组每次称取的样品中含有FeCl2的质量为_________g

三、推断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2.(8分)分子式为C3H7Br的有机物甲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发生如下一系列转化:

(1)若B能发生银镜反应,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有机物甲的结构简式为_____;

②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转化过程:

甲→A:

___________________

B和银氨溶液反应:

_________

(2)若B不能发生银镜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②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转化过程.甲+NaOH

D:

_____,D→E:

_____.

四、综合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0分)

23.(8分)碳酸亚铁(白色固体,难溶于水)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可用于制备补血剂乳酸亚铁,也可用作可充电电池的电极。

某研究小组通过下列实验,寻找利用复分解反应制备FeCO3沉淀的最佳方案:

实验

试剂

现象

滴管

试管

0.8mol/LFeSO4溶液(pH=4.5)

1mol/LNa2CO3溶液

(pH=11.9)

实验Ⅰ:

立即产生灰绿色沉淀,5min后出现明显的红褐色

0.8mol/LFeSO4溶液(pH=4.5)

1mol/LNaHCO3溶液

(pH=8.6)

实验Ⅱ:

产生白色沉淀及少量无色气泡,2min后出现明显的灰绿色

0.8mol/L

(NH4)2Fe(SO4)2溶液(pH=4.0)

1mol/LNaHCO3溶液

(pH=8.6)

实验Ⅲ:

产生白色沉淀及无色气泡,较长时间保持白色

(1)实验I中红褐色沉淀产生的原因可用如下反应表示,请补全反应:

□Fe2++□____+□+□H2O=□Fe(OH)3+□HCO3−

(2)实验II中产生FeCO3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探究实验III中NH4+所起的作用,甲同学设计了实验IV进行探究:

操作

现象

实验IV

向0.8mol/LFeSO4溶液中加入①__________,再加入Na2SO4固体配制成混合溶液(已知Na+对实验无影响,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变化)。

再取该溶液一滴管,与2mL1mol/LNaHCO3溶液混合

与实验III现象相同

实验IV中加入Na2SO4固体的目的是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比实验II、III、IV,甲同学得出结论:

NH4+水解产生H+,降低溶液pH,减少了副产物Fe(OH)2的产生。

乙同学认为该实验方案不够严谨,应补充的对比实验操作是:

③_____________,再取该溶液一滴管,与2mL1mol/LNaHCO3溶液混合。

(4)小组同学进一步讨论认为,定性实验现象并不能直接证明实验III中FeCO3的纯度最高,需要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定量测定。

分别将实验I、II、III中的沉淀进行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然后转移至A处的广口瓶中。

为测定FeCO3的纯度,除样品总质量外,还需测定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反思:

经测定,实验III中的FeCO3纯度高于方案I和方案II。

通过以上实验分析,制备FeCO3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0分)已知:

CH3CH2CH2CH2OH

CH3CH2CH2CHO。

利用如图装置用正丁醇合成正丁醛。

相关数据如下:

物质

沸点/℃

密度/(g·cm-3)

水中溶解性

正丁醇

117.2

0.8109

微溶

正丁醛

75.7

0.8017

微溶

(1)实验过程中,所需正丁醇的量大于酸化的Na2Cr2O7的量,原因___________,加入药品时,应将_________________逐滴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中。

(2)为了实验的安全,还需在反应容器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过程中温度计1示数为_____℃,温度计2示数在_____时,收集产物。

(4)反应结束,为将正丁醛与水层分开,将馏出物倒入分液漏斗中,粗正丁醛从分液漏斗_____口分出。

(5)向获得的粗正丁醛中加入___________,检验其中是否含有少量水。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D

【解析】

【分析】

图中没有外接电源,反而是有个电流表,且电路中有电子的移动方向,则该装置是原电池装置。

由于只有Ag+能和I-离子反应,所以电池的总反应是Ag++I-=AgI,负极反应为:

Ag+I--e-=AgI,正极反应为:

Ag++e-=Ag。

【详解】

A.经分析,该装置是原电池装置,则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A正确;

B.根据电子的移动方向,可以推断出左侧电极为负极,该电极反应为:

Ag+I--e-=AgI,B正确;

C.该电池中,表观上看,只有Ag+和I-反应,所以总反应是Ag++I-=AgI,C正确;

D.左侧电极为负极,右侧电极为正极,NO3-带负电荷,向负极移动,所以应该是从右向左移动,D错误;

故合理选项为D。

【点睛】

题中涉及的原电池反应是不常见的反应,也未告知正极和负极,所以需要仔细观察。

可以通过电子的转移方向判断出正、负极;再结合图中给出的物质,可以推出总的反应方程式,再推出正极反应,两式相减可得负极反应。

由此可见,对于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观察图。

2.B

【解析】

试题分析:

A、制备乙烯,应测定反应液的温度为170℃,图中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在反应液中,故A错误;B、分馏测定馏分的温度,冷却水从下到上,图中石油蒸馏操作合理,故B正确;C、乙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应利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图中为向上排空气法,故C错误;D、酒精与水不分层,不能发生萃取,应利用苯或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故D错误;故选B。

考点:

考查了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的相关知识。

3.B

【解析】

A、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不一定是Cl2,凡是能把碘化钾氧化生成单质碘的气体均可,选项A错误;B、液溴易挥发,因此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防止液溴挥发,选项B正确;C、某溶液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单质碘,选项C错误;D、向溶液中含有SO32-、SO42-时,加入酸化的Ba(NO3)2也会出现白色沉淀,选项D错误;答案选B。

4.B

【解析】

【详解】

A、某些金属可以产生焰色反应,可用作烟火,A正确;

B、过氧化钠能与水或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因此Na2O2用于呼吸面具中作为O2的来源,与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没有关系,过氧化钠不能氧化CO2、H2O,B错误;

C、K2FeO4具有强氧化性,被还原后生成的Fe3+水解生成胶状物,可以净化水,因此K2FeO4用于自来水的消毒和净化,C正确;

D、Al(OH)3的碱性不强,但却可以与胃酸反应,因此Al(OH)3用作医用的胃酸中和剂,D正确。

答案选B。

5.B

【解析】

【分析】

【详解】

A.0.4mol氧气含有原子数目0.4×2NA=0.8NA;

B.5.4g水的物质的量是

=0.3mol,含有原子数目为0.9NA;

C.标准状况下5.6L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是

=0.25mol,含有原子数目为0.75NA;

D.10 g氖的物质的量是

=0.5mol,含有原子数目为0.5NA;

根据上面计算,原子数目最多的是B;

答案:

B

6.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有机物的合成与路线设计。

可通过逆向合成进行推断,由该有机物结构简式可判断该有机物是通过二元醇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故可利用乙醇发生消去反应,再与卤素加成,最后/水解合成二元醇。

【详解】

由上述分析可知,由乙醇为原料设计合成

的方案为:

,故答案为D。

7.B

【解析】

【分析】

【详解】

A.橡胶有天然橡胶也有合成橡胶,不一定是天然的高分子化合物,A项不符合;

B.蚕丝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B项符合;

C.葡萄糖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C项不符合;

D.塑料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D项不符合;

答案选B。

8.A

【解析】

【详解】

A.植物油含有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是人体的营养物质,A项正确;

B.煤的气化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煤的液化是使煤与氢气作用生成液体燃料,属于化学变化,B项错误;

C.葡萄糖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C项错误;

D.以重油为原料裂化得到各种轻质油,而不是裂解,D项错误;

答案选A。

【点睛】

本题的易错点是D项,要特别注意裂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轻质油(如汽油等)的产量;而裂解是深度的裂化,其目的是为了得到乙烯、丙烯等气态短链烃。

9.B

【解析】

【分析】

【详解】

A.苯环及碳碳双键均为平面结构,当直接相连,单键可以旋转,所以苯乙烯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个平面,不是一定,故A项错误;

B.分子式为C5H12O的有机物,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说明分子中含有-OH,该物质为戊醇,戊基-C5H11结构有:

-CH2CH2CH2CH2CH3、-CH(CH3)CH2CH2CH3、-CH(CH2CH3)2、-CHCH(CH3)CH2CH3、-C(CH3)2CH2CH3、-C(CH3)CH(CH3)2、-CH2CH2CH(CH3)2、-CH2C(CH3)3,所以该有机物的同分异构有8种,选项B正确;

C.苯与浓硝酸在50℃—60℃,浓硫酸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硝基苯,C错误;

D.聚乙烯不含双键,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乙烯、乙醇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D错误。

答案:

B。

【点睛】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性质判断、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原子共面等,利用烃基异构书写戊醇的同分异构体简单容易。

10.B

【解析】A、比较苯酚与对苯醌的结构简式可知,反应Ⅰ为“加氧脱氢”的过程,属于氧化反应,同理,反应II也为氧化反应,故A正确;B、对苯醌不含苯环,不属于芳香化合物,故B错误;C、苯酚中含有1个苯环和1个酚羟基,萘酚含有2个苯环和1个酚羟基,二者官能团相同,但结构不相似,不属于同系物,故C正确;D、

含有酚羟基,属于酚类,

具有醌式结构(不饱和环二酮结构),属于醌类,故D正确。

故选B。

11.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反应类型的判断,关键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根据是否有化合价变化分析。

【详解】

A、反应为化合反应,有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正确;

B、反应不是化合反应,有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错误;

C、是化合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错误;

D、不是化合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错误。

故选A。

12.A

【解析】

【分析】

可逆反应,若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或各物质的浓度、物质的量分数等保持不变,则表明反应一定已达平衡状态,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

A.绝热容器,温度不再改变,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A项正确;

B.该反应在恒压条件下进行,压强始终不变,不能根据压强判断平衡状态,B项错误;

C.相同时间内,断开H-H键的数目和生成N-H键的数目相等,表示的都是正反应,且不满足计量数关系,无法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C项错误;

D.容器内气体的浓度c(N2)∶c(H2)∶c(NH3)=1∶3∶2,无法判断各组分的浓度是否发生变化,则无法判断平衡状态,D项错误;

答案选A。

【点睛】

有关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常考题型,通常有直接判断法和间接判断法两大类。

①ν(正)=ν(逆)

0,即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

注意反应速率的方向必须有正逆之分,每个物质都可以表示出参与的化学反应速率,而其速率之比应符合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这一点学生做题容易出错。

②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包括各组分的质量分数、物质的量分数、体积分数、百分含量不变。

二、间接判断法

①对于气体体积前后改变的反应,压强不变是平衡的标志,而对于气体体积前后不改变的反应,压强不能做标志。

②对于恒温恒压条件下的反应,气体体积前后改变的反应密度不变是平衡标志。

③对于恒温恒容下的反应,有非气体物质的反应,密度不变是平衡标志。

④有颜色的物质参与或生成的可逆反应,体系的颜色不再随时间而变化。

⑤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当体系温度一定时,达到平衡。

13.B

【解析】

【详解】

A.依据石墨的结构可知,每个六元环拥有2个碳原子,12g石墨晶体中含有碳原子1mol,所以,所含六元环数目为0.5NA,故A错误;

B.标准状况下,18gD2O的物质的量为9/10mol,每个D2O分子中含有10个电子,所以18gD2O中所含电子数为9NA,故B正确;

C.1molN2与4molH2完全反应转化为氨气的话生成2molNH3,因为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氮气不可能完全转化,故生成氨气的分子数小于2NA,故C错误;

D.标准状况下,SO3不是气态,所以2.24LSO3中所含原子数不是0.4NA,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

阿伏加德罗常数是化学高考的热点之一,是每年高考的必考点。

该类试题以中学所学过的一些重点物质为载体,考查学生对阿付加德罗常数及与其有联系的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定律等概念的理解是否准确深刻,各种守恒关系、平衡的有关原理掌握的是否牢固,题目涉及的知识面广,灵活性强,思维跨度大,因而能很好的考察学生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

解此类题目需注意的问题先总结如下:

①要注意气体摩尔体积的适使用条件:

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才为22.4L/mol,但需注意,若题目给出气体的质量或物质的量,则粒子数目与条件无关。

②要注意物质的状态:

气体摩尔体积适用于标准状况下的气体物质。

命题者常用水、三氧化硫、己烷、辛烷、甲醇等物质来迷惑考生。

③要注意物质的组成形式:

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的是单原子分子(如稀有气体分子),有的是双原子分子,还有的是多原子分子,解题时要注意分子的构成,要注意分析同类或相关物质分子组成结构上的变化规律。

④要注意晶体结构:

遇到与物质晶体有关的问题时,先要画出物质晶体的结构,然后分析解答,如在SiO2晶体中存在空间网状的立体结构,其基本结构单元为硅氧四面体(SiO4)。

⑤要注意粒子的种类:

试题中所提供的情境中有多种粒子时,明确要回答的粒子种类,涉及核外核外电子数时,要注意根、基、离子的区别。

⑥要注意同位素原子的差异:

同位素原子虽然质子数、电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质量数不同,进行计算时,应注意差别防止出现错误。

14.B

【解析】

【详解】

A.淀粉是多糖,水解最终产物是葡萄糖,A正确;

B.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属于天然有机物,但不是高分子化合物,B错误;

C.鸡蛋煮熟过程中,蛋白质分子结构发生了变化,不具有原来蛋白质的生理功能,物质的化学性质也发生了改变。

因此鸡蛋煮熟过程是蛋白质变性,C正确;

D.新鲜蔬菜和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因此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可补充维生素C,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B。

15.B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信息可知,A为正盐,为铵盐,强碱与铵盐加热生成氨气,所以B为NH3;氨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氮气和水,C为N2;氮气氧化为NO,所以D为NO;NO氧化为NO2,E为NO2;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F为HNO3;G为硝酸盐;Y为O2,Z为H2O。

A.铵态氮肥和草木灰不能混合施用,故A项正确;

B.B为NH3,氨气分子间存在氢键,所以氮族元素的氢化物中氨的沸点异常的高,所以氮族元素的氢化物中,NH3的沸点最高,故B项错误;

C.C为N2,N2的密度与空气太接近,用排空气法收集不能得到纯净的气体,所以一般用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司法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