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讲稿.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548816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88.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治未病讲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治未病讲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治未病讲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治未病讲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治未病讲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治未病讲稿.docx

《治未病讲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未病讲稿.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治未病讲稿.docx

治未病讲稿

“治未病”讲稿

俗语说得好“有什么别有病”,可人活一辈子吃五谷杂粮、受风吹日晒,谁还能没病没灾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别得病,怎样才能不生病,那就要预防疾病发生。

未患病之前先预防,避免疾病的发生,这是医学的最高目标,是健康未病态的治疗原则,也是一名高明医生应该追求的最高境界。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说“治未病”。

一、什么是中医“治未病”及相关问题

●什么是“治未病“?

治未病,就是通过治理调养体质,增强个人抗病能力,防范于未然,让医生帮助你找到少生病、不生病的办法。

●哪些人需要“治未病”?

中医《内经》所指的“治未病”,也就是现代医学所强调的个人预防保健。

人人爱健康,都需要不断调养好身体。

●健康人也要“治未病”吗?

是的,全球大约只有5%的人群能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标准;他们也需要不断调养身体,保持健康状况。

●亚健康是“治未病”主要人群?

亚健康人群约占全球总人口的七成(75%)。

这些人经常有些不舒服,但又查不出病。

持续发展下去,就很可能衍变成疾病。

及时“治未病”,力争阻断往疾病方向发展。

●哪些人最迫切需要“治未病”?

经常有些不舒服,体检又发现一些指标轻度异常,如不及时调养体质、干预控制,疾病形成后再治,可谓亡羊补牢。

●大病治愈后也要“治未病”?

大病治愈出院后,通常体质较虚弱,更应该重视治未病。

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调养,预防旧病复发、再染新病。

●“治未病”要住院打针吃药吗?

不要。

治未病是在医生指导和帮助下,由您自己来进行体质调养、健康保健。

您的健康,您做主。

治未病是中医学预防思想的高度概括,在疾病的预防和诊治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未病”一词理解起来,主要包括三层含义:

首先,“未病”为“无病”,即肌体尚未产生病理信息的健康人,也就是没有任何疾病的健康状态。

其次,“未病”为病而未发,即健康到疾病发生的中间状态。

此时肌体内已有潜在的病理信息,但尚未有任何临床表现的状态。

长期下来,人们对处于这个阶段的病理信息不容易或不能够识别,因而误认为健康无病。

最后,“未病”可以理解为已病而未传。

根据疾病传变规律及器官相关法则,身体某一器官已有病,会影响到其他器官并使之生病,中医学中典型的例子就是“肝可传脾,当先实脾”以防之。

“治未病”结合现代医学的理论,综合各家说法,可以将人群的健康状态分为三种:

一是健康,未病态,即人体处于没有任何疾病时的健康状态;二是欲病未病态,即体内病理信息隐匿存在的阶段,或已经具有少数先兆症状或体征的小疾小恙状态,但尚不足以诊断为某种疾病;三是已病未传态,即人体某一脏器出现了明显病变,根据疾病的传变规律及脏腑之间的生理、病理关系,病邪可能传入其他脏腑,但病邪尚局限在某一脏腑未发生传变的状态。

因此,“治未病”就针对以上三个状态,具有以下作用。

一是未病养生,防病于先:

二是欲病施治,防微杜渐:

指在疾病无明显症状之前要采取措施,治病于初始,避免机体的失衡状态继续发展。

这是潜病未病态的治疗原则;三是已病早治,防止传变:

指疾病已经存在,要及早诊断,及早治疗,防其由浅入深,或发生脏腑之间的传变。

这是欲病未病态、传变未病态的治疗原则。

另外,还有瘥后调摄、防其复发:

指疾病初愈正气尚虚,邪气留恋,机体处于不稳定状态,机体功能还没有完全恢复之时,此时机体或处于健康未病态、潜病未病态,或欲病未病态,故要注意调摄,防止疾病复发。

二、治未病与体质

中医“治未病”的预防学思想,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愈后防复。

那在现今社会中,如何具体落实“治未病”呢?

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表示,养生是人类保健最基本的认知空间和修为手段,是“治未病”的基石;体质是人体内在的固有特质,与发病及防病治病的联系至为紧密,把握了体质就从根本上解决了“治未病”的主要矛盾;亚健康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通病”,预防亚健康的发生和阻断亚健康的发展,将成为“治未病”最直观的表达和所解决的重大问题。

认识和把握了以上三大领域的主旨,就等于正确开辟了中医“治未病”的新天地。

三、体质相关内容

●什么是“体质”?

体质是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

体质形成:

先天禀赋包括种族、家族遗传、婚育、种子以及养胎、护胎、胎教等。

后天获得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生活等方面综合作用。

构成:

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等,是身心相关的统一体。

1.身体形态发育水平:

体型、身体姿态、营养状况等。

2.生理生化功能水平:

即机体新陈代谢功能及人体各系统、器官的工作效能。

3.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即身体在生活、劳动和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以及走、跑、跳跃、投掷、攀登、爬越、悬垂、支撑等运动能力。

4.心理状态:

包括本体感知觉能力、个性、人际关系、意志力、判断力等。

5.适应能力:

对外界环境以及抗寒耐暑的能力,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体质”如何分类?

体质分类最早见于《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有三种分类方法,阴阳五行分类分为木型、火型、土型、金型、水型5型;体型体质分类分为肥人、瘦人、常人;心理特征分类分为勇怯分类、形志苦乐分类。

现代出现了四分法、五分法、六分法、七分法、九分法和十二分法。

目前最常用的为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所带领的中医体质课题组历经30余年研究,通过对21948例流行病学调查得出结论:

中国人可分为9种基本体质类型,即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和特禀质。

四、下面讲述一下如何通过调理体质进行治未病

以人的体质为认知对象,从体质状态及不同体质分类的特性,把握其健康与疾病的整体要素与个体差异,制定防治原则,选择相应的治疗、预防、养生方法,从而进行“因人制宜”的干预措施。

人体处于不同的年龄阶段,在结构、功能、代谢以及对外界刺激反应等方面表现出体质差异性。

现代社会人口老龄化,老年人机体生理功能衰退,随着阴阳气血、津液代谢和情志活动的变化,老年性疾病逐渐增多,平和体质相对较少,偏颇体质较多。

因此,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可根据老年人的体质特点从情志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和穴位保健等方面进行相应的中医药保健指导。

●平和质

总体特征:

阴阳气血调和,以体态适中、面色润泽、精力充沛等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

体形匀称,无明显驼背。

常见表现:

面色、肤色润泽,头发较密,目光有神,不易疲劳,精力充沛,耐受寒热,睡眠良好,胃纳佳,二便正常,舌色淡红、苔薄白,脉和缓有力。

心理特征:

性格随和开朗。

发病倾向:

平素患病较少。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

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较强。

●痰湿质

总体特征:

痰湿凝聚,以形体肥胖、腹部肥满、口黏苔腻等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

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

常见表现:

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且黏,胸闷,痰多,口黏腻或甜,喜食肥甘甜黏,苔腻,脉滑。

心理特征:

性格温和、稳重,善于忍耐。

●气郁质

总体特征:

气机郁滞,以神情抑郁、紧张焦虑等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

形体瘦者为多。

常见表现:

神情抑郁,紧张焦虑,烦闷不乐,有孤独感,容易受到惊吓,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心理特征:

性格不稳定,敏感多虑。

发病倾向:

易患不寐、郁证等。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

对精神刺激适应能力较差;不适应阴雨天气。

●平和质

1.情志调摄

宜保持平和的心态。

可根据个人爱好,选择弹琴、下棋、书法、绘画、听音乐、阅读、旅游、种植花草等放松心情。

2.饮食调养

饮食宜粗细粮食合理搭配,多吃五谷杂粮、蔬菜瓜果,少食过于油腻及辛辣食品;不要过饥过饱,也不要进食过冷过烫或不干净食物;注意戒烟限酒。

四时饮食调养:

①春宜多食蔬菜,如菠菜、芹菜、春笋、荠菜等。

②夏宜多食新鲜水果,如西瓜、西红柿、菠萝等,其他清凉生津食品,如金银花、菊花、鲜芦根、绿豆、冬瓜、苦瓜、黄瓜、生菜、豆芽等均可酌情食用,以清热祛暑。

③长夏宜选用茯苓、藿香、山药、莲子、薏苡仁、扁豆、丝瓜等利湿健脾之品,不宜进食滋腻碍胃的食物。

④秋宜选用寒温偏性不明显的平性药食。

同时,宜食用濡润滋阴之品以保护阴津,如沙参、麦冬、阿胶、甘草等。

⑤冬宜选用温补之品,如生姜、肉桂、羊肉等温补之品。

3.起居调摄

起居宜规律,睡眠要充足,劳逸相结合,穿戴求自然。

4.运动保健

形成良好的运动健身习惯。

可根据个人爱好和耐受程度,选择运动健身项目。

5.穴位保健

(1)选穴:

涌泉、足三里。

(2)定位:

涌泉位于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与后三分之二交点上(见图1)。

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见图2)。

(3)操作:

用大拇指或中指指腹按压穴位,做轻柔缓和的环旋活动,以穴位感到酸胀为度,按揉2~3分钟。

每天操作1~2次。

(五)痰湿质

1.情志调摄

宜多参加社会活动,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

宜欣赏激进、振奋的音乐,如二胡《赛马》等。

2.饮食调养

宜选用健脾助运、祛湿化痰的食物,如冬瓜、白萝卜、薏苡仁、赤小豆、荷叶、山楂、生姜、荠菜、紫菜、海带、鲫鱼、鲤鱼、鲈鱼、文蛤等。

少食肥、甜、油、黏(腻)的食物。

参考食疗方:

(1)荷叶粥:

干荷、大米,具有祛湿降浊的功效,适合痰湿体质者食用。

(2)冬瓜海带薏米排骨汤:

冬瓜、海带、薏米、猪排骨(少量)、生姜,具有健脾祛湿、化痰消浊的功效,适合痰湿体质腹部肥满的老年人食用。

3.起居调摄

居住环境宜干燥,不宜潮湿,穿衣面料以棉、麻、丝等透气散湿的天然纤维为佳,尽量保持宽松,有利于汗液蒸发,祛除体内湿气。

晚上睡觉枕头不宜过高,防止打鼾加重;早睡早起,不要过于安逸,勿贪恋沙发和床榻。

4.运动保健

坚持长期运动锻炼,强度应根据自身的状况循序渐进。

不宜在阴雨季节、天气湿冷的气候条件下运动。

可选择快走、武术以及打羽毛球等,使松弛的肌肉逐渐变得结实、致密。

如果体重过重、膝盖受损,可选择游泳。

5.穴位保健

(1)选穴:

丰隆、足三里。

(2)定位:

足三里(位置见气虚质)。

丰隆位于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距胫骨前缘二横指处(见图6)。

(3)操作:

采用指揉法(见平和质)。

 

(八)气郁质

1.情志调摄

宜乐观开朗,多与他人相处,不苛求自己也不苛求他人。

如心境抑郁不能排解时,要积极寻找原因,及时向朋友倾诉。

宜欣赏节奏欢快、旋律优美的乐曲如《金蛇狂舞》等,还适宜看喜剧、励志剧,以及轻松愉悦的相声表演。

2.饮食调养

宜选用具有理气解郁作用的食物,如黄花菜、菊花、玫瑰花、茉莉花、大麦、金橘、柑橘、柚子等。

少食收敛酸涩的食物,如石榴、乌梅、青梅、杨梅、草莓、杨桃、酸枣、李子、柠檬、南瓜、泡菜等。

参考食疗方:

(1)三花茶:

茉莉花、菊花、玫瑰花,具有行气解郁功效,适合气郁体质者饮用。

(2)黄花菜瘦肉汤:

黄花菜(水焯)、猪瘦肉、生姜,适量油盐。

具有疏肝解郁功效,适合气郁体质者食用。

3.起居调摄

尽量增加户外活动和社交,防止一人独处时心生凄凉。

居室保持安静,宜宽敞、明亮。

平日保持有规律的睡眠,睡前避免饮用茶、咖啡和可可等饮料。

衣着宜柔软、透气、舒适。

4.运动保健

宜多参加群体性体育运动项目,坚持做较大强度、较大负荷的“发泄式”锻炼,如跑步、登山、游泳。

也可参与下棋、打牌等娱乐活动,分散注意力。

5.穴位保健

(1)选穴:

合谷、太冲穴

(2)定位:

合谷位于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见图11)。

太冲位于足背侧,当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见图12)。

(3)操作:

采用指揉的方法(见平和质)。

图11手背部合谷穴位置示意图12足背部太冲穴示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