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课程领导力工作.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7534519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9.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长课程领导力工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校长课程领导力工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校长课程领导力工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校长课程领导力工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校长课程领导力工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校长课程领导力工作.docx

《校长课程领导力工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长课程领导力工作.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校长课程领导力工作.docx

校长课程领导力工作

校长课程领导力工作

目录

1.指向有效教学的“基准教学”行动研究开题汇报

2.在课程建设与管理中引领师生发展

3.基准教学:

有效教学实践模式研究

——打一小学“国家基础型课程校本化实施”项目结题报告

4.打一小学2015学年度课程计划

5.指向“创智课堂”构建的高级教师教研合作团队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计划

6.深化“基准教学”行动研究,持续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课题研究计划

7.课程领导力项目汇报记录

指向有效教学的“基准教学”行动研究开题汇报

开场:

各位专家大家好!

我们学校的基准教学课题研究已经8年了。

我们这个项目是上海市提升中小学课程领导力行动研究(第一轮)的必选项目,当时学校的“指向教师专业发展的中高合作团队研究”是第一轮提升课程领导力自选项目。

一、第一轮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项目研究回顾

1.基本要求

在研究实践过程中,学校的基本要求是:

规范教学,减负增效;团队合作,骨干领衔;上求发展,下保底线;辐射经验,共享智慧。

2.研究过程

 

3.反思:

“基于经验”重于“基于标准”

深化研究:

把“基于标准”做扎实。

二、研究目标

1.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和学生发展水平,形成不同学科的学习目标体系。

2.构建学校层面开展有效教学的途径与方法,真正解决“减负增效”问题。

3.引导将课堂教学方式从关注教师的“教”真正转向学生的“学”,促进学生发展。

三、研究内容

1.通过分析“课程标准”和学生经验,形成学习目标体系,它兼顾学科特点与学生年龄特点,是具体到课时的目标体系,在结构上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根据学习目标开展有效教学设计的研究,融合骨干教师的有效教学经验,研制并修订“基准教学”系列教案。

3.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通过研究形成系列教学研究规范与制度,比如听课评课制度,教研规范等,保证有效教学的顺利开展。

4.基于学习目标,进一步研究基准练习,进一步强化基准练习的层次性、适切性与灵活性。

四、研究思路

 

1.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如下图所示:

在本研究中,对于有效教学的基本理解是通过课堂教学,师生围绕学习内容展开有效的教与学的对话,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度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上。

五、研究的技术路线

1.技术路线与实施步骤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如下图所示:

 

六、已推进的研究与工作

1.关于“基准教学”研究的笔谈

2.关于教师备课能力的专项调研

2015.09

在课程建设与管理中引领师生发展

打虎山路第一小学

打一小学是上海市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暨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学校。

学校历来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因为教师专业发展有利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有利于教师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教师专业发展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建设生态与人文校园,为师生提供育人环境

1.校园环境是重要的育人课程

这么多年,学校一直强调培养师生的人文素养,通过建设文化校园、艺术校园、生态校园和创意校园来提升师生的人文素养。

文化校园就是学校营造了文化的氛围;艺术教育也是学校人文教育的一种方式,一种品味,一种格调;生态校园更是学校打造的一种绿色校园环境;所谓创意校园,就是指学校所有的工作充满了创造性,充满了新意,充满了乐趣!

我们的工作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与时俱进的;我们的老师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会因为不断创新而获得一种满足,获得一种快乐,虽然付出很多,但是我们收获了一种成就感,使大家拥有了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

所有的一切就是为了提升打一教师的职业素养,做一个有职业幸福和职业尊严的好老师。

2.课程管理的理念与作为

让骨干教师引领教师发展,让教师与学生结伴成长,在学科建设中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管理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科学规划培训课程,促进师生内涵发展

1.认真执行国家课程计划

制定课程方案、规范专课专用、追求有效教学、做到低负高质。

历年来,学校严格制订的课程计划被市教委、教研室及专家认可,在市区级课程领导力上起到引领辐射作用。

2.校本课程的个性化开发

打一小学20年前就开设的校本课程科学、有效、规范,充分培养学生的兴趣。

《为学生开设了这样的课程》课题获得上海市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和全国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打一小学校本课程包括九方面内容:

⑴摇篮特色课程;⑵主题周系列活动;⑶兴趣活动课;⑷摇篮学生社团;⑸台湾元智大学的科学课;⑹家校合作的“爸爸课堂”;⑺国际交流课程;⑻主题教育活动;⑼社会实践活动。

我们还形成了以学生为主的课程评价:

除了分数,还有“学生座谈访谈交流、学生书面问卷调查、课程参与人数统计、学生获奖情况记录、班队集体成长过程”等评价手段与方式。

目前学校的市级共享课程有“学校文化是校长办学境界的根基”,区级共享课程是“铁丝加工”和“玩泥看世界”。

3.深化国家基础型课程的校本化实施

学校在执行基础型课程的过程中必须全面落实基础型课程目标,通过课堂教学的变革最终实现课程改革的基本诉求,这也是校长课程领导力的重要体现。

为了深入推进基础型课程校本化实施,学校成立了“基准教学:

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组。

该课题的多项阶段性成果荣获区一等奖、市二等奖。

课题组根据上海市“课程标准”制定了学校“各学科教学要求”,通过“全员参与、骨干把关”的方式研制出覆盖小学学段全部基础型课程的“基准教案”,并且形成了基础型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常态化管理,在“备课、上课、作业、辅导”四个环节形成了规范化制度——打一小学基准教学准入制度:

(1)备课准入:

人人参与、说课交流、骨干把关、学情适调、教学建议;

(2)课堂准入:

团队听课、教研反思、分析提高;(3)作业准入:

作业设计、作业分析、改进教学;(4)常态辅导:

课内分层引导、课外跟踪辅导、建立学困生档案。

“基准教学”中,我们强调“五步十问”:

课前、课堂、作业、辅导、反思这五个环节中各有两个问题。

基准教学是学校有效教学管理的基本框架,是指导教师进行有效教学的指南,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轨迹,在其中,每位教师都能找到自己的专业位置,每位教师都能发表自己的专业意见,集众人的智慧,扬个体的所长。

在上海市“课程与教学”的综合调研中,我们的基准教学研究得到了市教委的一致好评,我们的基准课堂教学也得到了很好的检验。

在我们见习教师培训工作中,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指导新教师进行独立备课,导师都会以批注的方式对新教师的备课进行点评指导,便于新教师调整教案,导师也会对新教师的备课能力进行评价。

对于全体老师,我们也会定期进行教师职业培训,老师们根据基准教学的实践体会进行跨教材的独立备课。

因为有了经验与体会,因为掌握了基准教学的精髓,才让我们看到了打一小学的老师们在这些年基准教学的实践中所获得的一种备课研究的能力和实施基准备课的课堂教学的能力,我们在基准教学的实践研究中成长,步步走实了作为一个教师的专业发展之路。

在新一轮的上海市课程领导力项目申报开题论证会上,我们对新一轮的基准教学研究又做了很多新的规划。

基准教学,我们还将扎实有效地做。

为了更好地落实“指向有效教学的基准教学的行动研究”,在已有的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我们将逐步形成基于经验的单元目标的教学研究,突出个性化教学和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根据阶段目标突出设计学生活动,更科学地设计评价内容,面对生源差异、面对师资差异,更好地做到轻负高质,均衡发展。

三、持续强化校本培训,提升师生人文素养

只有有了教师素质的提升,才有学生和学校的发展。

无论是师德、学识、人文、技能、文化、艺术、科研、反思、自励、心理、都需要老师勤学、智慧、巧干与合作。

我们在对老师的职业素养培训中,一直强调:

1.“五有”内涵

老师应该有高等教育的基础,部分教师甚至更高;老师应该有比较好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职业品格;老师应该有较好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的知识和能力;老师应该有合作研究、团结进取的团队精神;老师更应该有谦卑好学、爱生爱校的师德修养。

学校要求老师重视“在群体中的影响和地位,在工作中的勤奋和自励,在人际交往中的坦诚与合作,在利益面前的理智与淡泊”。

2.学生最大,“五不”底线

学校一向倡导学生最大的理念,我们提出了“五不”底线:

不要违规抓质量拼分数加重负担;不要阻止学生参加课外兴趣活动;不要敷衍学生的教育教学活动;不要忽视学生的合理诉求;不要单一标准评价学生。

3.师生和谐的10条建议

为了营造学生快乐成长的氛围,我们倡导良好的师生关系,“十条建议”是打一小学优秀教师总结出来的先进经验,也是学校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平等相处多交流、学会理解多换位、欣赏表扬多尊重、善于倾听多用心、亲密接触多爱抚、微笑相对多鼓励、细化要求多示范、清晰缓慢多提示、形式多样多趣味、兴趣激发多储备。

4.让读书成为教师的职业习惯

办学校就是办文化,要做文化事,先做文化人。

只有教师具备了良好的文化底蕴,才能实现“文化育人”的目标。

学校通过各学科教研组活动进行教材通识类读书交流活动;通过学科教研组、教师社团进行教育技术类读书交流活动;通过学科教研组、学校基准课题组对教学技能类、“五步十问”的教学规范、教育科研专题进行研讨和交流活动;通过学校“打一人文讲坛”进行教育教学论坛思想交流活动;通过学校校本培训进行课程理念和实践经验的学习进修以及专业知识应知应会的读书交流活动;通过微信平台阅读、转发积极向上的教育教学思想等学习内容,为了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微信群的阅读学习,学校工会、团支部还开展了“微信达人”的评选活动,引导大家热爱生活,快乐学习,励志友善,分享智慧。

一系列读书活动的开展,让教师逐渐爱上了读书;而通过大量的阅读,丰富的积淀也让教师在日后的教育教学包括教科研工作中都受益颇深。

这些年,通过学习、交流与反思,老师们出版了300多万字的研究专著。

5.进一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加强教育国际交流和合作

我校围绕“走出去、请进来”的基本思路,组织了丰富的教育国际交流活动,增长了学生的知识,开拓了学生的学习视野,取得了很多经验。

这几年,学校先后派出骨干教师带领学生到加拿大、英国等地游学、交流;与英领馆合作开展“世界小公民”项目,与英国伯明翰Kitwell小学结成友谊学校;与美国安生教育基金会合作开发《感知世界》校本课程,聘请外教;引进台湾元智课堂……在“2014第十一届上海教育博览会――教育国际化高峰论坛”上,校长代表学校作了“在国际理解教育中认识世界”为主题的交流发言,我们认为,在小学学段,虽然学生年龄较小,但学校也是能够通过搭建不同的平台让学生从小具有全球化视野。

打一小学在教育国际化的探索得到了教育界同行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赏。

6.在学校文化中提升师生人文素养

浓郁的学校文化是打一小学的办学特色,师生浸润在这样的氛围中,人文素养不断提高。

学校党政工团积极开展一系列学校文化活动,如“打一人文讲坛”、“相约经典戏剧节”、“才艺春秋师生秀”等。

“人文讲坛”通过主题演讲报告分享智慧;“相约经典”用戏剧节活动的形式庆祝三八妇女节;“才艺春秋师生秀”展示师生的艺术才华,滋养我们的性情。

四、关注团队建设,增强师德和职业素养

1.中高合作团队工作坊

《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中高团队”合作研究》是上海市课程领导力第一期的重点项目。

打一小学充分发掘校内资源,组成了以具有中学高级教师职称的教师为领衔人物的教学合作团队工作坊,目前,学校共有11个中高合作团队工作坊。

中高教师在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的同时又为其他老师作教学示范,在细化“有效教学”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团队活动中,观摩课堂教学,聆听中高老师的主题讲座,参与现场的研讨活动使老师们收获多多,中高团队对促进我们扎扎实实地进行教研活动起到了推动性的作用,它能使我们的教研活动更真实,更有效,更具价值,它能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素质有很大的帮助。

中高团队活动的评价制度又更深地促进了整个团队的专业发展。

2.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小组。

目前“青专组”共有青年教师41名,见习教师8名,特邀导师(集团中高教师)13名。

“青专组”从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通过案例研究引导教师反思教学实践,促进其实践行为的改善。

小组活动采用以青年教师自主反思为主,校内骨干教师、大学教师支持为辅的培养研究模式。

采用“计划-实施-反馈-再计划-再实施-再反馈”的方式,具体操作如下:

每个青年教师带着实践中的问题走进小组,进行交流;在其他同事的帮助下带着解决问题的行动方案离开小组;根据形成的行动方案在实践中加以实施;再次来到小组时要带着自己根据方案实施后的结果;由同事们对行动结果进行诊断并形成新的改进方案;再次回到实践中去改进方案;……这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直到解决问题、改进实践为止。

打一小学一向依靠团队建设来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年级组、学科组、班主任队伍、团支部等都在发挥各自的团队领导力,老师们在团队的和谐发展中不断提升专业素养。

五、重视职业培训,加强见习教师规范化指导

1.总体情况回顾及培训目标的达成度

打一小学是上海市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暨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学校,是杨浦区和浦东新区认定的中小学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学校。

新老师在我校带教老师指导下,承担学校的教育教学任务。

这些老师走上工作岗位能否胜任,能否成为合格的老师,能否成为一名好老师,这一年的培训很重要。

新老师结束在我们基地的培训,走上教学岗位就如同我们的学生从打一小学毕业一样,也体现了我们学校教学与管理的质量,体现了我们学校的师资水平,特别是带教指导老师的能力。

打一小学是一所名校,是一所有着文化内涵的学校,是一所师资队伍建设颇有成效的学校,打一小学的基准教学更是适合这批见习教师的成长。

所以我们一直在认认真真做这项工作,新入职的教师也在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教育教学的学习与实践中,练好自己的基本功,特别是在培养自己作为教师的良好的职业素养上做着自己应有的努力;带教导师和带教师傅们也是尽心尽力。

两年来,我们倡导“新教师培训从职业素养开始”的理念,通过浸润式培训逐步形成我们的培训教程,把见习教师融入到我们打一的教师群体中来,浸润在我们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中,使新教师在我们的带教指导下得到全方位的提高。

培训工作进入到了第四年,打一小学共培训了60位来自打一小学、民办打一小学、曹路打一小学、同济小学以及我区其他兄弟学校的见习教师,在见证这些见习教师成长的过程中,打一小学也被评为了见习教师培训的优秀基地学校,22位导师被评为优秀带教导师,2013年6月市教委召开的“上海市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推进会”上,校长作了“新教师培训从职业素养开始”的专题发言,介绍了我们打一小学培训基地的一些有效的做法,本着我们“浸润式培训,全方位提高”的带教原则,我们在这几年里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与成绩。

在培训期间,作为基地学校,我们也曾接受了市教委、杨浦区以及浦东新区专家领导的多次履职检查,每次检查都得到了专家领导对我们培训工作的肯定,督导专家们对学校的汇报以及学校提供的详实的活动资料作了充分的肯定与赞赏,通过检查,专家们对打一小学的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他们深切地体会到打一小学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已经形成了打一模式:

培训规范,培训特色非常明显,学校教研教学的浸润,着力于一种全方位。

每次通过一项项资料的查看,可以看出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都是学校常态化的工作,有见习教师的内容,也有其他青年教师的内容,培训的内容和形式非常多样化。

同时,打一小学带教导师的团队是非常强大的,作用也是十分凸显的。

总而言之,打一小学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的目标达成度非常的高。

2.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纲要)

3.培训成效

(1)培养目标明确,成效凸显:

培养见习教师,首先我们注重的是培养人师,“传授教学技能、懂得业务规范;注重师德修养、学会关心学生;提升人文素养、担当教育责任”这些都是我们培养的目标。

我们强调:

见习教师的培训不只是导师的带教,还有学校办学氛围的熏陶,基地不是个人而是学校,是一片土壤,所以打一小学把见习生的培训纳入到学校的整体办学氛围中。

(2)常规工作扎实,浸润提高:

在培训工作开展以来,打一小学举办了多次教学工作会议,主题都是围绕见习教师培训工作而展开,各项培训指标也在正常有序地不断落实与完成。

培训工作开展以来,我们的见习教师在各项教学基本功比赛和课堂教学展示中也获得了颇丰的成果。

见习教师在上海市“课程与教学”调研中出色完成了推荐课的任务。

(3)全方位的学习,获益良多:

学员通过一学年的带教培训,真真切切地从带教活动中获益良多,得到打一小学的文化浸润,职业素养得到提升。

见习教师的成长不只是学科的教学技能,而是综合的职业素养,包括人文素养和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打一小学的见习教师培训是综合素质的培训,是融入学校文化的培训。

(4)倡导民主带教,教学相长:

培训过程中提倡的民主带教已然成为了我们导师和学员们结伴成长的最好的带教理念。

(5)重视团队带教,结伴成长:

见习教师的带教应该重视团队的带教,重视团队的合作。

目前,我们也已经形成了中高老师、青年骨干教师、见习教师三方组成的带教链,目的是让各个层面上的老师得到专业发展的培训。

在这一届区小荷杯比赛中,我们获得了一二三等奖的优异成绩,这是我们带教团队的收获。

打一小学把见习教师培训放在年级组中、放在学科组中,放在中高教学团队中,放在科研课题中,放在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小组中,就是放在团队合作中,这样才能提高未来教师的合作互助能力。

(6)两校携手带教、合作互助

这几年的带教工作,让我们明晰一点,那就是一年带教中的后半阶段基地学校和聘任学校之间的携手合作,我们的导师通过走访聘任学校,走进学员课堂进行指导,关注见习教师在聘任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

建立基地学校和聘任学校领导、导师和学员的信息链接。

六、积极推进集团化办学、共享优质课程资源

上海市浦东新区曹路打一小学是市政府重点规划建设的“曹路大型社区”的配套小学,主要解决市政动迁和经适房居民子女义务教育阶段的入学教育问题。

根据市政府、市教委关于大型社区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的精神,2010年由市教委牵头,经杨浦区教育局和浦东新区教育局协商,由上海市名校杨浦区打虎山路第一小学承办,校长由上海市教育功臣、特级教师、特级校长、打一小学教育集团理事长、打虎山路第一小学校长卞松泉兼任。

在这几年的工作中,打一小学和曹路打一小学无论从管理理念、队伍建设、教学研究、科研等多层次多角度深度合作,带教效果突出。

在上学期浦东新区发展性督导工作中获得了很高的评价。

2015.12.16

基准教学:

有效教学实践模式研究

——打大虎山路第一小学“国家基础型课程校本化实施”项目结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1.有效教学研究的兴起与发展

20世纪以来,西方各国掀起了教学科学化运动,提出了有效教学的理念。

2001年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中正式推出有效教学的理念,认为有效教学是解决中小学教学问题的—种方案,是推动“新课改”背景下教学实践持续深化的得力助手。

纵观国内外有效教学的相关研究,我们发现,缺少有效教学“如何做”的研究,尽管存在少数实践层面的研究,也多停留于零碎的、对好的教学经验的总结,缺少有效教学实践模式研究。

2.基于标准的教学研究

基于标准的教育改革最早始于1983年美国政府的“国家在危急中:

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报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根据纲要的要求,国家颁布的各学科课程标准也蕴含着“基于标准的教学”的基本观点。

3.缩小教师之间差异的现实需要

教师专业素养上的差距是一种客观存在,但我们不能任其存在。

如何缩小教师之间业务上的差距,每所学校都有一些传统的经验做法,但总体而言,教师普遍缺乏一种专业发展的支持系统,这种支持系统应该是基于教学全过程的、基于团队发展的、基于专业素养提升的系统。

(二)研究意义

1.研究“基于标准的教学”与“有效教学”的机制,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

通过研究,澄清“基于标准的教学”的内涵及其与有效教学的关系机制,在学校层面而言构建有效教学的实践模式,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的办学品质。

2.形成“基准教学”的学习目标体系,明晰学习目标要求。

学习目标是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目的,以往的教学目标制定的出发点是教师的“教”而不是学生的“学”,同时其目标的制定也多源自教学内容,忽视学生的学习经验。

本研究基于学科课程标准与学生经验的研究,形成“基准教学”的学习目标体系,并据此来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等。

3.构建“基准教学”的教学模式,实现有效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学活动的组织及其效果很大程度上都依赖教师个体的能力与水平,面对教师个体之间的现实差异,本研究通过构建“基准教学”的教学模式,从学习目标的研究出发,深入到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通过教学实施与评价让有效教学真正扎根于课堂教学之中,促进学生的发展,真正解决“减负增效”问题。

二、研究与实践过程

任何一所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的过程中,都必须按照各类课程改革相关文件的要求,全面落实内化在国家课程标准中的学习目标。

任何一次课程改革要想真正发挥作用,必须深入到学校层面,通过课堂教学的变革最终实现课程改革的基本诉求。

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核心途径是课堂教学,有效的课堂教学关键问题之一就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经验的把握。

骨干教师与普通教师之间的差距很多程度上也在于对学生学习经验的认识与了解。

在开展基准教学行动研究的过程中,学校将这项研究的基本指导思想是:

总结、提高、推广骨干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学经验的核心是对学生学习经验的了解与把握),让更多教师得到借鉴,解决低能、高耗、低效教学的顽症,把有效教学真正落到实处,是学校教学工作在比较高的起点上运行;实行骨干教师领先制,

学科和年级均有骨干教师负责质量把关,使教学质量上不封顶下保底线,使教师业务水平在骨干教师引领下得到不断进步。

(一)核心概念界定

1.基准教学

本研究所指“基准教学”,是“基于标准的教学”的简称,包括两层含义:

一是,这里的“标准”不仅仅是指“课程标准”,还涵盖由课程标准与学习经验相结合转化而来的学生的“学习目标”,包括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通过什么条件来学习等。

学习目标为教学活动的设计提供基准,为教学活动的评价提供依据。

二是,“基准教学”作为一种教学行动,它包含了为实现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断发现问题、改进行动、反思结果的螺旋上升的循环过程,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和学生的发展。

2.有效教学

本研究所指的“有效教学”强调的是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是教师按照教学设计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过程,因此教学设计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年龄特点——这不是指心理学意义上具有普遍适用的抽象概念,而是基于教师教学经验的实践知识;学生学习活动能够有效分解学习目标。

学习活动之间具有知识或逻辑上的横向联系与纵向联系;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设计的原有环节进行适当调整。

(二)行动研究过程

本研究从研究范式上来说属于行动研究,研究过程与实践过程融为一体,边研究边实践,边实践边研究。

在研究实践过程中,学校的基本要求是:

规范教学,减负增效;团队合作,骨干领衔;上求发展,下保底线;辐射经验,共享智慧。

1.解读课程标准,形成“学科教学要求(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是课程编写的标准,也是课堂教学的标准。

从学校层面来说,对课程标准的解读不能完全依赖教师个体的努力,因此我们组织各个学科的骨干教师与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一起研读各自学科的课程标准,将集体的智慧凝聚在一起,根据学校对教学质量的一贯要求,形成各个学科的“教学要求”,即各个年级各个学科每个学期的“学习目标”。

开展“学科教学要求”研制工作,经历了四个关键步骤,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兵器核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