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考总复习.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523694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考总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考总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考总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考总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考总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考总复习.docx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考总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考总复习.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考总复习.docx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考总复习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复习

【原文】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参考译文】

北风席卷大地把白草吹弯,胡地天气八月就纷扬落雪。

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

雪花散入珠帘打湿了罗幕,狐裘穿不暖锦被也嫌单薄。

将军都护手冻得拉不开弓,铁甲冰冷得让人难以穿着。

沙漠结冰百丈纵横有裂纹,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

主帅帐中摆酒为归客饯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

傍晚辕门前大雪落个不停,红旗冻僵了风也无法牵引。

轮台东门外欢送你回京去,你去时大雪盖满了天山路。

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见你,雪上只留下一行马蹄印迹。

【基本信息】

作品出处:

《全唐诗》

文学体裁:

七言古诗

作者:

岑参

题材:

边塞诗、送别诗

【写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公元754年(唐玄宗天宝十三载)。

当时西北边疆一带,战事频繁,岑参怀着到塞外建功立业的志向,两度出塞,久佐戎幕,前后在边疆军队中生活了六年,因而对鞍马风尘的征战生活与冰天雪地的塞外风光有长期的观察与体会。

这一年,岑参第二次出塞,充任西安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节度使的僚属),而武判官即其前任,诗人在轮台送他归京(唐代都城长安)而写下了此诗。

【作者简介】

岑参(censhen)(约715年一770年),唐代诗人。

南阳(今属河南)人。

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进士,

曾随高仙芝到安西、武威,后又往来于北庭、轮台间。

官至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因世称岑嘉州。

卒于成都。

其诗长于七言歌行。

所作题材广泛,善于描绘塞上风光和战争景

•《白

世称

象;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语言变化自如。

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同为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

有《岑嘉州诗集》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诗词主旨】

诗歌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因友人返京而产生的惆怅之情。

【练习题】

一、基础知识

1.本诗选自《岑参集校注》,作者是唐代诗人。

2.本诗作者为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岑参,与高适齐名,

“高岑”。

其诗雄健奔放,想象奇特,色彩瑰丽

3.这首诗咏雪与送别巧妙结合,将塞外雪景写得千姿百态,气象壮阔,衬托了惜别之情。

二、拼音题

岑参

(censhen)

散入(san)

狐裘

(qiu)

锦衾薄(qinbo)

瀚海

(han)

阑干(1an)

羌笛

(qiang)

风掣红旗(che)

三、解释题

2瀚海阑干百丈冰(纵横交错的样子)

3愁云惨淡万里凝(聚)

4风掣红旗冻不翻(拉,扯)

5都护铁衣冷难着:

铁甲编成的战衣

6狐裘不暖锦衾薄(织锦的被子)

7胡天八月即飞雪(就)

8将军角弓不得控(拉开)

9风掣红旗冻不翻(翻动,飘展)

10去时雪满天山路(分手上路的时候)

④③②①⑩⑨⑧⑦⑥⑤④③②

四、默写题

1诗中以花喻雪的千古名句是: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

梨花开。

2诗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诗句是: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

淡万里凝。

3写野外雪景,并承上启下,酝酿送别气氛的句子是瀚海阑

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4巧用对偶,侧面烘托大雪寒威,极写边塞苦寒的句子是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5只字未提送别,笔端却饱含悠悠不尽的送别情思的句子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6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表达

了诗人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的句子是山回路转不见

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7巧用对偶,侧面烘托大雪寒威,极写边塞苦寒的句子是将

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8诗中写送别情景的句子是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9诗中写分手情景的句子是: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10本诗中,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两句诗是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诗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诗句是: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只字未提送别,笔端却饱含悠悠不尽的送别情思的句子是:

山回路转

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五、选择题

1.这首诗从形式到内容上应属于(A)

A、叙事诗送别诗B、写景诗叙事诗

C、边塞诗自由诗

2.对这首诗的鉴赏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特写了唐代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抒发了诗人在

朋友返京时载歌载物送别的喜悦之情。

B.这首诗情景交融,先以雪景衬托送别,后又在送别中描

绘雪景。

C.“忽如一夜春风来”中“忽如”一词写出了“胡天”的大雪来得急,也表现了诗人惊喜好奇的神情。

D.“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展示了边塞冰雪天地,阴云重重的景象。

3.下面诗句赏析的误的一项是(B)

A.“胡琴琵琶与羌笛”句,并列三种乐器而不写音乐本身,但仍然能间接传达出一种热闹的场面。

B.“风掣红旗冻不翻”,雪大风小,红旗一动不动,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节传神地写出了天气的奇寒。

C.“雪上空留马行处”,既写出了作者对行者的难舍与留恋,也表现了自己因归期未卜而惆怅的心情。

D.诗歌主要写雪景,而作者在那白雪的背景上设置鲜红一点,反衬得整个世界更洁白,更寒冷。

那雪花乱飞的空中不动的物象,又衬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六、问答题

1.首诗写出了塞外雪景什么样的特点?

在诗中有何作用?

答:

将塞外飞雪写的千姿百态、气象壮阔,衬托了惜别之

2.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抒发了雪中送客的真挚友情及因友返京而产生的惆怅

之情。

在诗人笔下,冰天雪地的边塞,奇寒难忍,愁云惨

淡,令人怨怅。

3.的内容大体上可分为两部分,即咏雪,送别。

4.这首诗前十句重在咏雪,后八句则主要是写送别。

(填2字)

5.歌划分为两层,并写出层意。

(I)前十句为第一层,从不同侧面写雪;

(2)后八句为第

二层.写送别。

6.诗以什么为线索,描绘了哪四幅雪景图。

答:

本诗以“雪”为线索,“雪”共出现四次,依次组

成四个画面①八月飞雪苦寒图②军营饯别奇寒图③东门惜

别惆怅图④别后雪地思乡图

7.诗歌前十句描写的是边塞风光,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特点。

答:

壮观、奇丽

8.下列诗句,挑选句中的一个字仔细品味,说说它的好处。

①胡天八月即飞雪。

答:

即字”表现了作者的惊奇之情。

2愁云惨淡万里凝

答:

“愁”“惨”为饯别场面酝酿了气氛。

3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答:

第一句写风,一个“卷”字,一个“折”字分别从正面和侧面写出了风势之猛。

第二句写雪,“八月”说

明胡天下雪的时间早。

“飞”,勾画出了一幅雪花漫天飘舞的形象。

“即”字表现了诗人的惊奇之情。

这两句极写边塞的风狂雪早。

4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答:

一个“散”字,写出了风吹雪花点点飘入帐内的情景,一个“入”字,将读者的视线从广漠无垠的空中转移到中军将领们的住所上来,“湿”字写雪花融化,沾湿

了罗幕。

“狐裘”写白天,“锦衾”写夜晚,“不暖”和“薄”,均可见出雪天的奇寒。

“角弓不得控”和“铁衣冷难着”,生动地表现了胡天的奇寒叫人难以忍受,“将军”与“都护”尚且如此,一般士兵就可想而知了。

狐裘、锦衾、角弓、铁衣,用这些边塞将士身边的用品来衬托气候的寒冷,既表现了边地军营中将士的苦寒生活,又从侧面烘托出了大雪的寒威。

是从人的感受、从侧面来描述边地的寒冷,这样记录边塞奇事,角度也很新颖。

8.“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品析“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诗的妙处。

答:

诗人以“春风”使梨花盛开,比拟“北风”使雪

花飞舞,极为新颖贴切。

“忽如”二字下得甚妙,不仅写

出了“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再次传出了诗人惊喜好奇的神情。

“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意境,颇富有浪漫色彩。

南方人见过梨花盛开的景象,那雪白的花不仅是一朵一朵,而且是一团一团,花团锦簇,压枝欲低,与雪压冬林的景象极为神似。

春风吹来梨花开,竟至

“千树万树”,重叠的修辞表现出景象的繁荣壮丽。

诗人将春景比冬景,尤其将南方春景比北国冬景,几使人忘记奇寒而内心充满奔放愉悦之情,联想、造境俱称奇绝。

2千古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答:

以春景写冬景,运用比喻、联想,既写出诗人的欣喜之情,又表现了边塞特有的奇异风光。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把它译成白话。

答:

比喻;忽然像一夜吹来春风,千树万树像梨花盛开一样。

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以春花喻冬雪,取喻新、设想奇,比喻中含有广阔而美

丽的象像,同时字里行间又透露出蓬勃浓郁的无边春意。

“忽如”二字写得甚妙,不仅写出了“胡天”变幻无常,

大雪来得急骤,而且再次传出了诗人惊喜好奇的神情。

“千

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意境,颇富有浪漫色彩。

诗人将春景比冬景,尤其将南方春景比北国冬景,使人忘记奇寒而内心感至U喜悦与温暖,造境俱称奇绝。

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中“忽”字好在

哪里?

整句有什么妙处?

答:

“忽”字不仅显出边塞气象变幻的神奇,而且传出

诗人赏雪时非常惊喜的心声。

以春花喻冬雪,联想奇特美妙,比喻新颖贴切动人。

一片银白的世界,在作者眼里,变幻成一片春意盎然,欣欣向荣的明丽春光,给人的感受不是雪后奇寒而是欣喜、暖意和生机。

充分展示了作者乐观、开朗的情怀。

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流传千古的名句。

构思新颖,联想奇特,请结合诗的内容,说说这两句诗描绘

了怎样的画面?

雪花给树木披上银妆,仿佛突然刮起强劲的春风,一夜

之间催开了万树的梨花。

9.“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请描述“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在你脑海中出现的画面。

(限40字)

山路盘旋曲折,已看不见友人离去的身影,雪地上只留

下一串马蹄的足迹

2“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这几句话点明了送别的什么?

最后两句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点明了送别地点,再以“满”写雪大。

大雪封山,

路途艰难,令送行者惦念不已。

峰回路转,行人消失在雪

地里,诗人还在深情地目送。

伫立良久,表现了望归客别

去的怅然心情。

2这是一首送别诗,“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友人走了,诗人久立雪中,他在想些什么呢?

答:

是对行者留恋、难舍,或为其“长路关山何时尽”

而发愁,或是为自己归期未卜而惆怅等。

3“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答:

李白诗“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有

异曲同工之妙。

主人看不见客人了,只看见串串马踪的印

迹,他迟迟不返,一定是在为客人担心。

以景抒情,言虽

尽而意未绝。

同时也表现了作者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和

惆怅之情。

4“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一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两句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在表达感情方面的相同之处是什么?

答:

写友人已去而诗人伫立远望的情形,表现了诗人依

依惜别和无限惆怅的心情。

二者都写出了分手时凝望友人远去的情景,表达了依依不舍之情。

5这是一首送别诗,“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友人走了,诗人久立雪中,他在想些什么呢?

答:

是对行者留恋、难舍,或为其“长路关山何时尽”而发愁,或是为自己归期未卜而惆怅等。

6诗中“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两句表现了作

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两句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在表达感情方面的相同之处是什么?

试描述

一下在你脑海中出现的画面。

(限40字)

答:

写友人已去而诗人伫立远望的情形,表现了诗人依依惜别和无限惆怅的心情。

二者都写出了分手时凝望友人远去的情景,表达了依依

不舍之情。

山路盘旋,大雪纷飞,诗人向友人招手,友人的身影越来越小,诗人的手还停留在空中。

已看不见友人身影,只看到雪地上留下一串串马蹄的足迹。

10“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①说说“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两句诗在结构或写法上的妙处。

答:

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由咏雪过渡到送别。

手法上,运用对偶、夸张和寓情于景的写法,写出了天寒

地冻、愁云满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担忧之情。

②赏析诗句“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在写法上的妙处。

答:

用对偶、夸张和寓情于景的写法,写出了天寒地冻、愁云满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担忧之情。

11.“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1“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答:

从视觉角度看,红白相衬,互相映衬,色彩鲜明。

2“风掣红旗冻不翻”写出了边塞怎样的情景?

尽管风刮得挺猛,辕门上的红旗一动不动一一它已经被冰雪冻结了。

写出了边塞天气奇寒

3下边一段文字是讲“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看看人家是怎样进行赏析的。

请就“风掣红旗冻不翻”一句写一点赏析文字。

塞外苦寒,北风一吹,大雪纷飞。

诗人以梨花盛开比拟雪压枝头,极为新颖贴切。

“忽如”二字写得甚妙,不仅写

出了“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再次传出了诗人惊喜好奇的神情。

“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意境,颇富有浪漫色彩。

南方人见过梨花盛开的景象,那雪白的花不仅是一朵一朵,而且是一团一团,花团锦簇,压枝欲低,与雪

压冬林的景象极为神似。

春风吹来梨花开,竟至“千树万树”,重叠的修辞表现出景象的繁荣壮丽。

“春雪满空来,触处似

花开”(东方虬《春雪》),也以花喻雪,匠心略同,但无论豪情与奇趣都得让此诗三分。

诗人将春景比冬景,尤其将南方春景比北国冬景,使人忘记奇寒而内心感到喜悦与温暖,造境俱称奇绝。

要品评这咏雪之千古名句,恰有一个成语一—“妙手回春”。

示例:

送客送出军门,时已黄昏,又见大雪纷飞。

这时

看见一个奇异景象:

尽管风刮得挺猛,辕门上的红旗去卩一动也不动一一它已被冰雪冻结了。

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节

再次传神地写出天气奇寒。

而那白雪背景上的鲜红一点,那冷色基调的画面上的一星暖色,反衬得整个境界更洁白,更寒冷;那雪花乱飞的空中不动的物象,又衬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这是诗中又一处精彩的奇笔。

12.你还知道哪些咏雪的古诗句?

请写下来。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唐•李白《北风行》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柳示兀《江雪》

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唐•韩愈《李花二首》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唐•高骈《对雪》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雪》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王昌龄:

《从军行七首其四》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

《行路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