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灯美术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7519525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9.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滚灯美术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滚灯美术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滚灯美术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滚灯美术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滚灯美术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滚灯美术教案.docx

《滚灯美术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滚灯美术教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滚灯美术教案.docx

滚灯美术教案

滚灯美术教案

【篇一:

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六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造型表现:

初步认识形、色与机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设计应用:

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欣赏评述:

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综合探索:

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二、学期目标

1、掌握简单的图案的设计方法,能根据自然形象进行团的设计。

2、能用丰富的表现手段,表现形式来表现自然景象,生活情境及自己的情感体验。

3、学习漫画的创作方法,能画出简单的漫画形象。

4、进行泥塑教学,培养造型能力。

5、进行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欣赏,提高欣赏应用能力。

6、图案的设计(适度的夸张和概括),图案具有美感。

7、绘画及工艺作品具有较强的可看性及艺术感染力。

8、造型能力、动手能力,空间想象力的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三、教学情况分析:

在这几年的教学中,发现该年级学生的自力更生能力有所提高,但娇生惯养的习性,还是养成了他们对事物的依赖感,遇到困难不敢挑战自己,动不动就要请学生、老师、家长帮忙,自己就看着不做,甚至去玩或做其他事情,懒惰成性。

四、措施:

1、多给学生欣赏优秀美术作品,开阔视野,在平时教学中针对不同性质的学生进行的“玩”中各种想象画训练,各种不同美术知识技能渗透,以提高学生作品的表现力,对自己美术能力充满信心。

2、学习时,要求学生在绘画创作时直接作画,不再使用黄色构图,以提高绘画进度,培养学生大胆作画的能力和敢画、敢做的决心。

3、结合不同班级情况与学生各自不同表现,多让学生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美术带给他们的感觉,经过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五、教学进度

周次教学内容课时安排

1始业教育欣赏《人民和总理》

第1课《追寻文明的足迹》1

2第2课《探访自然的奇观》13第3课《装饰色彩》24第4课《装饰画》25第5课《彩球的设计》26第6课《城市雕塑》27第7课《用各种材料来制版》28第8课《装饰柱》29第9课《精彩的戏曲》210第10课《戏曲人物》211第11课《画故事》212第12课《动画片的今昔》213第13课《拟人化的动漫形象》

14第14课《留给母校的纪念》215第15课《我的成长记录》216第16课《剪纸中的古老记忆》

17第17课《绣在服装上的故事》

18第18课《复制与传播》119综合练习120第19课《滚灯》121第20课《成都宽窄巷子》122第21课《漂亮的藏刀》123第22课《四川青花瓷》1

222

第1课追寻文明的足迹

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通过书中图片的欣赏,让学生了解历史遗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感受另一种凄惨的美,古风古韵的美。

2、通过资料的收集,让学生更加珍惜历史遗留给我们的巨大的财富—历史建筑,并培养学生们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意识。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资料的收集了解文化遗产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地球上有许多优秀的文化遗产,这是前人留给全人类的财富,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它们,了解它们,感受历史带给我们的震撼。

板书课题:

追寻文明的足迹

三、新授教师

播放课件《古代文明异国风光》

1、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对刚才电脑播放的哪些图片有的了解,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前收集的资料点击电脑上的图片为同学们做解释。

2、你还收集到了哪些图片资料展示给大家看一看!

3、除了课件中提到的历史文化遗产,你还知道哪些?

有图片吗?

展示一下!

同学们收集到的资料很全面,通过这些图片资料,我们可以感受到历史留给我们一笔不小的财富,同时我们通过它们也能看到过去的历史中的人们是如何生活的。

4、我们今天看到的是存在于现实的,那么还有很多已经遗失的古迹,它已成为了一个迹,比如巴特农神殿,在公元1687年被威尼斯军队炮轰致毁;还有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它是人们梦想中的花园,但它是否真正的存在,人们仍无法寻得根源;还有罗德港巨人雕像,摩梭拉斯陵墓,都因为年代的久远无从考证。

5、为了保护历史留给我们的遗产,我们应该为它做些什么呢?

如果你以一个旅游者的身份到此贵地,你会如何做才能保护这些文化遗产呢?

三、课外拓展

其实我们就近来看,在我们中国就有很多的文明古迹,九寨沟,故宫,苏杭二州,还有很多很多,我们要更好的保护它们,让他们继续存留下去,把它留给未来。

在教学中,学生可能在对文化遗产介绍的表达方面,局限于已有的资

料而忽略了自身的感受,我们应及时引导学生从遗产的整体、细节、独特之处,历史价值等方面去挖掘内心的情感,使学生真正为人类共同的财富而骄傲。

第2课探访自然的奇观

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通过图片、文字、影像等方式来了解外国的一些宝贵的自然遗产。

2、能够以语言交流的方式来说说自己对自然奇观的感想。

3、为大自然的神奇而感到骄傲,激发学生珍视、保护世界自然遗产的感情。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解外国的一些自然奇观的特点。

教学难点:

感受自然奇观的美丽,能从审美角度去评价自然遗产。

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1、教师:

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有很多神奇的自然景观以它们多姿多彩的风貌装点着我们的世界。

它们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宝贵遗产,下面,我们来一起领略世界上最为奇特的自然奇观。

2、出示课题:

探访自然的奇观。

三、讲授新课

(一)、媒体出示世界十大奇观照片及资料让学生欣赏。

(二)、小组交流研究:

1、除了刚刚欣赏的世界十大奇观,你还见过哪些世界自然遗产?

教师课件演示课本中的精彩图片,并分别对这些奇观做简要的介绍。

2、自然奇观美在哪里?

师生一起将这些奇观从美术的角度进行概括

板书:

色彩奇美形态壮美令人惊叹生态优美

四、学生实践

要求:

画一幅你最喜欢的一种自然奇观,在作业背面写下自己的感想。

学生绘画,并在绘画的过程中认真思考自己的感想。

教师巡视辅导。

五、小结,布置下节课准备材料。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二、作业展评

欣赏学生作品,并请画得好的学生读一读感想。

三、研究景点及相关资料

请同学们结合课前准备的资料,分组研究一处景点:

它美在哪里?

【篇二:

四单元第3课独特的装扮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校园艺术节

第三课独特的装扮

课题:

独特的装扮

课时安排:

2课时

授课教师:

谢玲玲

年级:

初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3课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校园艺术节》单元中的第三个教学主题,主要是通过让学生设计制作精美

独特的面具装扮自己,并参与校园艺术节的表演与展示活动,从而在体验面具制作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面具艺术的起源、发展、种类等相关知识,感受面具展示出的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本课以学生为主体,紧紧把握“教”与“学”的发展规律,共设置了三个教学活动,将本课的教学内容分为三个阶段来完成,并对每个活动提出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具体的活动要求。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初步了解面具艺术的起源与演变、分布与种类等知识,感受面具展示出的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能初步学会面具的设计与制作的技巧与方法,选用恰当的材料,运用绘制、剪贴等方法,设计制作出一件有特色的面具。

2、过程与方法:

课题引入,观察了解,探究分析,设计制作,展评表演,拓展小结。

学生通过对面具艺术的欣赏,分析面具的造型、色彩、材质特征,以自主或合作的形式设计制作完成面具并参与表演。

3、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

学生体验自主或合作制作面具的乐趣,体会面具独特的艺术魅力,形成积极参与、勇于表现的态度。

认识面具艺术对环境、气氛的烘托作用,加深对我国传统民间美术文化的认同与热爱。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

了解面具的由来和演变发展的过程,了解不同国家、地域、民族对面具的不同理解。

了解面具的造型特点及表现形式和方法,以及面具的功能和作用。

2、难点:

设计出具有新意、艺术效果独特并符合表演角色性格特征的面具。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手工面具教具、面具图片、制作工具材料、ppt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

搜集面具相关图片、实物、文字介绍等资料,准备各类手工工具与材料。

第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故事揭题,通过讲述南北朝北齐时期兰陵王面具的故事导入课题。

师:

威慑敌人——兰陵挖面具

根据《北齐书》记载,在南北朝的北齐时期,有一位被封为兰陵王的勇将,名叫高长恭。

他勇武善战,常常大败敌军。

但作为一名武艺高强的将领,却天生一副俊相,这在当时两军阵前,与敌兵交战显得有些不利。

高长恭面容秀美,敌方认为他柔弱可欺,争相上前跟他交手。

兰陵王对这一点大伤脑筋,总想找一种让敌人一眼看上去就胆战心惊的威慑方法,来弥补自己天生相貌的“弱点”。

后来,兰陵王终于找到了用面具遮住面孔的方法,就是在木制的面具上雕出可怕的神态,涂抹上阴狠吓人的色彩,让敌人看了以后就产生可怕的心理。

此后他每次打仗,都要戴上面具遮住自己帅气的脸,加之他在交战中勇猛无敌于是,几乎战无不胜。

看来兰陵王面具不仅是一种信仰,同时也是力量的象征。

后来,北齐人出于对兰陵王机智与勇猛的敬慕,创编了一种焦作《兰陵王入阵曲》的面具舞蹈,一直延续至今。

人们用最美好的舞蹈、音乐和戏曲来表达对英雄人物的歌颂。

师:

听了刚刚的故事,我们知道,原来在古代,面具的产生是对了战争。

那么在现在,我们很多东西都与面具有关。

接下来我们一起欣赏川剧表演《变脸》。

(二)观察与了解

1、欣赏面具戏剧、文娱表演视频或图片。

2、师,同学们,刚才大家看了这些面具,你有什么感受?

你还见过什么样的面具表演或是在什么场合见过,或是你使用过的面具?

这些面具有什么特点?

教师小结:

特定形象面具、剧情要求面具、娱乐活动面具。

3、面具知识简介(起源、演变等)

教师:

面具是一种古老的原始艺术,最早的面具起源于远古时代的原始部落里。

实物展示:

傩面具(凶悍)。

提问:

你看到这些面具有什么样的感觉?

为什么有这种感觉?

从哪里可以看得出来?

原始人为什么要戴这么恐怖的面具?

教师小结:

是为了驱鬼逐逸的目的。

4、欣赏一组我国民族面具(藏戏、贵州傩堂戏、江西跳傩、甘肃社火、广西师公戏面具等)(边欣赏教师边坐简要介绍)

(1)藏戏:

是在藏族的民间歌舞、说唱、杂技以及藏传佛教祭祀礼仪等形式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形成的一种载歌载舞类似歌舞剧的广场艺术表演形式。

面具多为纸胎或布质,很少使用木材雕刻。

制作精致,造型独特。

面具轮廓造型和眼睛、鼻子、嘴等有吉祥图案构成。

脸上嵌贝壳、玛瑙、绿松石,面具额头中是太阳、月亮,两耳有流苏。

(2)傩堂戏:

是土家族的一种祭祖活动,又受到中原文化及巴、楚文化的影响,有着比较明显的巴人“俱事鬼神”和楚人笃信巫术的文化痕迹。

它融巫术、原始宗教和戏剧为一体,成为一种佩戴面具演出的宗教祭祀戏剧,据说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经过不断充实、扩展和完善,形成了以傩仪、傩戏、傩舞、傩技为主要形式的傩文化,至今仍然活跃在黔东北的村村寨寨。

(3)跳傩:

又称鬼戏,是中国最古老的一种祭神跳鬼、驱瘟避疫、表示安庆的娱神舞蹈。

历经漫岁月,不断改革、创新,逐渐演变而成的民俗舞蹈。

(4)甘肃社火:

是一种古老的民俗艺术,因此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各地社火内容形式各有千秋。

永登社火一般有龙、头场、小场(腊花)、铁芯子、狮子、熊、高跷、旱船、太平鼓组成。

夜社火中还有滚灯。

(5)广西师公戏:

壮族戏剧的一种,又称壮师戏。

流传于广西贵港市北部和来宾、武宣、合山、忻城、象州、金秀等县(市)。

在师公(巫师)跳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原是由师公在法事活动中戴上各种神灵面具(又称戏面)跳娱神舞仪,唱酬神故事;清同治年间,发展成为分角色演唱民间故事,称为师公戏。

师公既是做法事的巫师,又是演师公戏的艺人,均系男性,女角由男子反串。

早期各地的师公教馆和师公班逐渐变成传授师公戏的活动场所和组织。

至1948年,师公戏班已发展到150多个。

1950年后,师公戏班脱离巫师法事活动,由爱好文艺的男女青年组成的业余师公戏剧团达280个。

师公戏的剧目较丰富,其中大多是壮族民间故事和歌颂壮族民间英雄的题材,亦有一部分是地方化了的汉族故事,或自小说和其他剧种改编、移植的。

演唱形式原为一唱到底,以蜂鼓、锣、钹伴奏,后间加道白,并采用管弦乐器伴奏。

经过整理提高,发展成为颇具特色的地方剧种。

(三)深入教学,了解国外的面具艺术:

1、先欣赏一段“假面舞”表演。

2、欧洲面具:

欧洲民间面具常用于民间节日和祭祀。

世界上不少国家都有狂欢节。

这个节日起源于中世纪。

该节日曾与复活节有密切关系。

复活节前有一个为期40天的大斋期,斋期里,人们禁止娱乐,禁食

肉食,反省、忏悔以纪念复活节前3天遭难的耶稣,于是在斋期开始的前3天里,人们会专门举行宴会、舞会、游行,纵情欢乐,故有“狂欢节”之说。

如今传统的狂欢活动保留了下来,成为人们对幸福和自由向往的重要节日。

威尼斯狂欢节最大特点是它的面具,其次是它华丽服饰,这一传统追述到1700年前,权贵和穷人可以通过面具融合在一起,他们互相尊敬地打着招呼,在面具的后面,社会差异暂时被消除。

3、非洲面具:

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最大的特点是它的多样性。

木头、植物、陶土、金属、皮毛、贝壳、玉石等材料综合运用制作而成。

洗练的手法和荒诞的造型结构传达某种神秘的信息。

4、现代面具:

欣赏分析:

展示利用挂历纸、色卡纸等材料,采用对称造型,利用对比色、同类色、欢快,恐怖等形势制作的不同类型的面具教具,引导学生分析面具的色彩、造型、材料,可以找学生近前观看、触摸的形式认识总结。

(四)严实制作过程与步骤

(1)认知活动

面具:

面具是人们在特定的表演活动或者仪式中,为了表演需要,把面孔遮起来,塑造人的特定形象的用具;

①、面具造型设计有什么特点?

(粗犷、奔放或细腻。

写实或抽象)②、如何运用色彩表现人物的个性?

(色调统一、色彩对比强烈)

③、采用什么样的制作方法?

(平面或立体)

要求:

面具造型色彩夸张独特,符合节目的角色。

板书:

色彩:

色相对比、明度对比等

造型:

对称、夸张

材料:

多种材料结合与废旧材料利用

(2)技能学习

制作步骤

1、这三个面具都是什么形状?

板画:

三角形、正方形、菱形。

2、还可以做成其他形状吗?

什么形状?

3、学生汇报,教室板演。

4、教师示范(学生共同参与)。

选一个自己最喜爱的脸型。

还少什么?

做嘴巴。

讲评:

选一个最好的贴上。

做眼睛。

注意:

剪洞的方法,洞的距离。

做其他装饰。

(如耳朵、胡须等)

用纸条固定。

今天我们就用准备的材料来为我们的小话剧制作必需的面具。

教师演示:

①、将卡纸对折;

②、画出面具的一半外形

③、剪出面具的外形

师:

现在我们处理的面具还缺少什么呢?

生:

五官、装饰等

师:

现在我们已经基本掌握了怎样制作面具,但是面具的制作需要根据话剧的人物形象来设计的,同学们准备了一个什么样的小话剧呢?

下面给同学们1分钟时间,请同学们分组迅速讨论一下你们小组准备编排一个什么样的小话剧?

话剧表演的时间不超过3分钟。

(教师询问讨论情况,确定小组表演的内容和角色分配情况)

师:

好!

现在各组已经讨论完成,下面我们一起进行一个比赛怎么样?

我们要设立几个奖项,一是速度奖,二是优质奖,三是最佳表演奖;请同学们根据你们讨论的情况和分配的角色开始设计制作你们的面具。

比赛时间为15分钟,现在比赛开始。

(五)自主与合作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走进学生当中,与学生一起探讨、表现,随时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鼓励大胆创新。

重点指导面具的色彩、造型和装饰。

师:

好!

我们的制作已经结束,现在话剧表演开始,所有的观众都是评委,请给你喜欢的小话剧以公正的评价,我们首先请x组同学进行表演。

(学生分组进行表演)

学生举手评选出最佳表演奖,展示各组作品,师生一起评选出优质奖。

(六)作业设计

【篇三:

人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练习题】

六年级美术练习题

一、填空1、《哪吒闹海》是一幅有民族气派的现代(壁画),画家(张仃)在画中运用了传统壁画的表现手法,又借鉴了现代装饰画的理念,在(构图)(色彩)(造型)等方面都进行了成功的探索,(构图)新颖、色彩绚丽,颇有(旋转感)和装饰意趣。

2、《拉斯科洞窟的岩画》被称为“史前的卢浮宫”,产生于1.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这是人类最早的绘画。

是用蕨草、羽毛等工具,木炭、矿砂等颜料画成的。

书中画的是(马)。

3、墨西哥的《库库尔坎金字塔》与埃及金字塔不同,埃及金字塔外表的四个面是(平)的,顶端是(尖)的;《库库尔坎金字塔》外表呈(阶梯)形,塔顶是(平)的,是羽蛇神庙,它产生于2000多年前的玛雅文明,由9层晒台91级台阶组成。

阿布辛拜勒神庙前的拉美西斯二世雕塑始建于公元前1300年——公元前1233年。

它是埃及最强大的国王拉美西斯二世时期建造的。

4、日本的《法隆寺》建于1400年前,是最古老的木建筑,它与中国传统的塔造型相近,但比中国的塔纤秀、飘逸一些,檐翼宽大,塔顶尖细。

5、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于公元前776年古希腊的运动竞赛,由古希腊的一个地名奥林匹亚而得名。

古希腊雕塑是世界雕塑史上的一座丰碑,健美的运动员,造型高度写实,姿态优雅,容貌端正,反映古希腊人对美的追求。

(掷铁饼者公元前450年、竞技表演公元前510年)哈夫拉金字塔埃及公元前2500年、巨石阵英国公元前3100-公元前1100年、毛阿伊石像智利公元700-800年、比萨斜塔意大利1173-1350年、圣瓦西里大教堂俄罗斯1561年。

6、世界第一峰是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藏语中,其含义是(圣母)的意思。

尼泊尔人称它是(“萨加玛塔峰”),意思是“摩天峰”。

7、《巨人之路》位于英国,它的四万根石柱,完全是(大自然)的杰作。

大堡礁位于澳大利亚东北部,由2900个珊瑚礁组成,是世界七大自然奇景之一。

自然美是一个整体,天空、大地、山峦、河流、树木?

?

构成了和谐之美。

自然美不是精致的,而是动态的,有四季、气候、生命的变化?

?

我们可以亲身感受他们的芬芳、声音、冷暖?

?

自然美的特征有a自然本身的质地、材料、色彩、形状等。

b自然偏重于形式。

c自然具有联想性等。

维多利亚瀑布非洲津巴布韦,加兰巴国家公园非洲刚果民主共和国,科罗拉多大峡谷美洲美国,罗斯格拉西亚雷斯冰川国家公园莫雷罗冰川美洲阿根廷,

马埃谷地自然保护区非洲塞舌尔,乌卢鲁国家公园的艾尔斯巨石大洋洲澳大利亚吴哥古迹柬埔寨亚洲、科罗拉多大峡谷美国美洲

乞力马扎罗国家公园坦桑尼亚非洲

8、装饰画与写实绘画不同,它偏重表现形式的装饰性,不强调真实光影和透视关系,注重色彩的象征性及整体的和谐,多以夸张、变形的手法,给人以简洁、明快、强烈的艺术美感。

9、装饰色彩常常和现实生活中的色彩不一样。

虽然它源于自然,但不是对自然色彩的复制。

常振芳画的《耱地》,把牛画得很艳丽,显示了她对色彩的丰富想像力和对生活的热爱。

装饰色彩:

一切在自然色彩的基础上,经过概括、提炼、想象、夸张等艺术加工后的色彩,可以称为装饰色彩。

其特点是鲜艳、对比强烈、夸张。

更加注重象征性和整体的和谐。

民间艺术大部分运用了红与绿、橙与蓝、黄与紫的强烈对比,使画面活泼生动、色彩响亮明快。

10、用正多边形可以组合成二十于种不同的球体,如设计边长相等的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等的基本外形,留出插接口,再按一定规律组合插接,就可做出球体。

11、添画人物头像的另一半,能够提高你的绘画能力,激发你的想像力。

12、我们曾经学过纸版画、对印版画、粉印版画、拓印版画等许多版画制作方法。

其实,可用的材料还很多,有时候综合运用起来效果更佳。

冯兆平画的《海静潮初落》巧妙利用了木纹、网纹等不同材质的肌理,丰富了画面的艺术语言。

13、肌理是指由于材料的不同配列、组成和构造而使人得到的触觉质感和视觉触感。

质地、手感、触感、织法、性质、纹理等说法,都可包括在肌理之中。

14、柱子是建筑的组成部分,它除了承受重量,还起到美化、装饰建筑的作用。

可用纸箱、硬卡纸等材料制成立柱造型,再将装饰作品点缀在上面。

16、第一部有声动画片是1928年美国迪斯尼公司拍摄的《威利号汽船》。

17、1956年,我国拍摄的《骄傲的将军》在人物造型、旁白、音乐等方面具有浓郁的名族特色。

1961年,我国拍摄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作者是齐白石。

18、第一部彩色动画片《白雪公主》是1939年迪斯尼公司拍摄的。

19、第一部三维动画片《玩具总动员》是1995年迪斯尼公司拍摄的,使动画进入了一个新纪元。

20、动画片中的景物能动的奥秘是:

它利用了人的视觉留像将一系列互相之间只有细微变化而动作连续的画面,以一秒24格的速度放映出来,获得形象活动自如的艺术效果。

21、中国是世界上古文明发祥地之一,许多文化遗产是用文字、绘画、建筑、遗址文物记录

下来的,还有许多文化遗产是靠口传身授的方式在生活中传承下来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就是这些不用文字以口传方式为主的活态文化,如各民族的民间戏曲、舞蹈、神话传说、节日礼仪、刺绣、玩具、剪纸、面花、皮影等。

22、卡通动画和漫画中的形象如孙悟空、花仙子等显得可爱的原因是被设计者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

2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雕版印刷的国家,雕版印刷的发明是我国对人类文化发展和传播做出的一大贡献。

古老文明就是靠主版线稿、多块色版和鬃毛刷传播至今的。

过春节贴门神是人们希望门神能担当起镇宅、驱邪、守门的使命。

24、民间美术是人民群众为满足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就地取材,用手工制作的一种实用美术。

它带有自发性、自娱性和业余性,是我国民族文化中最丰富、最生动、最质朴的东西,也最能体现我们民族的审美心理和精神面貌。

25、居室是我们健康成长的重要环境之一,精心、别致的设计、处理以及美化,能够体现出每个人的文化修养、艺术品位、更能使生活、学习充满生机和快乐。

26、苗族的历史悠久,尤其是苗族的服饰以色彩斑斓的刺绣和制作精巧的银饰文明中外。

其实,苗族的服饰上还记载着他们的历史和传说。

在偏远的深山里,这些历史和传说正是通过口头和服饰才一代一代地传了下来。

服饰中牛龙图案有对祖先崇拜的意思。

27、抓髻娃娃是我国北方民间剪纸中一个典型的形象,它既象征着生命和繁衍,又象征着辟邪和祈福。

黄河流域抓髻娃娃的变体有鱼娃娃、莲花娃娃、虎娃娃,这反映了劳动人民对生命繁衍兴旺、对生活吉祥幸福的无限向往。

28、表现家乡的老房子,可灵活、综合的运用盘条成型、泥板成型、捏制成型等方法制成泥塑作品。

补充题

1、《人民和总理》是我国著名画家(周思聪)于1979创作的。

作品表现的是1966年3月8日,位于我国华北平原的河北省邢台地区发生6.8级强震后,周恩来总理赶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高对口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