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备课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7517911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XX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备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XXXX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备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XXXX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备课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XXXX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备课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XXXX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备课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XX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备课教案.docx

《XXXX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备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XX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备课教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XXXX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备课教案.docx

XXXX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备课教案

XX—XX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备课教案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减法

  单元内容:

教材第15—33页的内容

  单元目标:

1、使学生较透彻地理解万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准确地笔算多位数加减法。

  使学生学会多位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养成验算的好习惯。

  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教学重点:

能准确地笔算多位数加减法。

  单元难点:

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

  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基础上继续教学的,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课时安排:

9课时

  课时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连续进位加

  教学内容:

课本P15——16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连续进位加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较透彻地理解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两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

  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重点、难点: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

  学情分析:

本课是在二年级下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基础上教学的,

  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习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本

  主要学习三位数加三位数中连续进位加,这是学生学习笔算加法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导出新知

  口算:

9+6= 5+5= 6+8=8+6+1= 8+2+1= 6+5+1

  求34与22的和。

全班齐练,教师巡视,做完后集体订正。

  笔算不进位加法要注意什么呢?

  强调: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

  二.学习新

  导入新课,出示课题:

刚才的复习,是前面刚刚学过的进位加法,同学们掌握得很好。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进位加,但和前

  面学的稍有不同,今天要学习的是不连续进位加

  教学例1

  学生尝试摆小棒求得98+25的结果小组合作讨论喜欢哪种方法,引导研究课本中的方法。

  提问:

先加哪一部分,单根的8根和5根怎样加?

给8根小棒凑几根就是10根?

满了10根可以捆成一捆,捆好举起来让大家看看,放在哪里呢?

  0个1根捆成1捆,也就是1个十,放在整捆小棒下面。

再加整捆小棒,9捆加2捆再加这1捆,一共有12捆小棒零3根。

指着图问:

这一捆小棒哪里来的?

把单根小棒合起来,满了10根就捆成一捆,放在整捆小棒下面。

  教师小结:

单根合起来满十就可以捆成一捆,放在整捆下面,表示1个十。

  列竖式计算。

  学生自由书写竖式,再讨论哪一种合理。

这道题的竖式怎么写?

从哪一位加起呢?

那么竖式中个位相加的得数怎样写呢?

想一想:

小棒应该怎样摆?

  独立完成计算。

  讲评:

同桌口述并检查,在进位时“1”写的位置对不对,做进位加法时,是否漏写1或忘加1。

  三.巩固练习

  一做第1题:

直接在书本上计算,指明学生板演,集体讲评

  第2题:

求出每一个胡萝卜上的算式的得数。

  练习四第1题:

连一连

  练习四第2题:

地球仪85元,书包48元,买一个地球仪和一个书包一共要多少钱?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连续进位加法,大家做题时一定要认真仔细。

  五、布置作业:

练习四第3题

  在教学这个内容时,教师要注意强调相同数位对齐,告诉学生进位的小1必须要写出来,能列竖式的就要列出竖式,养成一个好的习惯。

学生练习中的应用题,强调写出完整的答句。

  课时2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

  教学内容:

书P18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和做一做

  教学目标: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估算的方法。

  在掌握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3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重点、难点: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导出新知

  列竖式计算:

59+7785+6859+89

  问:

谁还记得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列竖式时要注意些什么?

你注意到了吗?

  口算:

100+800900+1001000+100

  估算:

99+800900+101989+112

  问:

不用笔算,你能很快地算出大概的答案吗?

你是怎么想的?

  二、学习新

  估算:

刚才同学们通过把数字转化成整百整千的数字进行计算,很快估计出了上面的3道算式的大概得数,这也是一种估算的方法。

下面让我们在估算一道算式的得数。

  爬行类376

  两栖类284

  师:

你能估计出中国已知的爬行类动物和两栖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吗?

小组讨论,要求每人都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方法。

  师:

376最靠近哪个整百的数字?

284最靠近哪个整百的数字?

中国已知的爬行类动物和两栖类动物大约一共有多少种?

  问:

如果精确计算,你认为会比700多还是比700少呢?

为什么?

  笔算:

请同学们列竖式做精确计算,看看中国已知的爬行类动物和两栖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

学生板演,集体讲评

  教师强调: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在计算到前一位的时候不能忘记加进位1。

  三.巩固发展

  师:

通过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但掌握了连续进位加法,而且懂得了中国爬行类和鸟类、爬行类和两栖类的种数,其实我国还有许多珍惜野生的动物,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5页,说一说呢在表中发现了什么数量关系?

  学生自由找出表中的数量关系,形成问题,并列竖式解决问题。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大家特别要注意哪一位的乘积加上进位后满几十,要继续向前一位进几。

  五、布置作业:

课本18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

  进位加法不是新知识,但是本节课所教学的连续进位加法计算的过程比过去复杂,学生容易发生错误,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有这样几个:

该进位加的写上小1了,却没有加上。

没有进位的却进位加上了。

  课时3练习

  教学内容:

书P19-21练习的内容

  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

  通过教学,学会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整理知识的学习方法,训练学生主动探究、大胆想象、合作交流。

  重点难点:

训练学生主动探究、大胆想象、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揭示内容

  师:

海上有许多的帆船,每艘帆船上都装有两箱物品,要知道船上一共装有多少物品应该怎么办呢?

  师:

今天我们来复习万以内连续进位加法的复习,请打开课本19页,在没有准确计算船上的物品数目之前你能不能大概地说出哪艘船转的东西最多?

哪艘船装的东西最少呢?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能不能将你的想法告诉大家?

  师:

请你动手列竖式算一算,这六艘船的排列顺序是不是和你估计的一样?

  二、课本第19页,直接在表格中写出上下两个加数的和。

  师:

有什么办法即不用在稿纸上列竖式有能够将上下两个加数的和算得准确呢?

  三、京广中心大厦是北京目前最高的摩天大楼,楼高209米,它比中央电视塔矮196米,你知道中央电视塔有多高吗?

  问:

在这道题目中哪座建筑高?

我们应该怎么考虑问题?

  四、算出玉米上的得数

  五、开锁游戏:

头上有得数,钥匙上有算式,请将算式和相应的得数连起来。

  六、判断,课本20页第7题,判断各题有无错误,说说错在哪里。

  七、536.915.351.85.464.208.649.873.792.127

  上面哪两个数加起来得1000?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八、共同分析21页第9题。

  学生的计算出现了层次,有的速度快,有的速度慢,而且差异非常明显。

个别学生横式上不写结果。

  课时4万以内数的减法

  教学内容:

书P22——23万以内不连续退位减法和25页第1、4题

  教学目标:

能正确地25页第1、4题会解答有关的应用题。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减法的计算法则。

不连续退位减法

  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笔算退位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

计算法则上没有更多的新知识,只是

  被减数连续两位不够减,要连续两次向前一位退1,计算过程比较复杂。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算。

  0-7=

  -8=

  3-4=

  -7= 

  2-5=

  3-6=

  -9=

  5-9=

  竖式计算。

  4-21=

  -37=

  5-24=计算后提问:

笔算减法要注意什么?

  二、新授

  教学例题1

  师:

放假同学们都喜欢去旅游,在我国云南有三个美丽的地方,分别是丽江、大理和昆明。

请同学们看课本,这就是我们的行车路线,我们做飞机到昆明,然后从昆明出发。

  问:

我们先到的站是哪里?

我们走了多少千米?

我们距离下一站丽江还有多远?

地图上有吗?

  问:

书上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大理到丽江的距离,应该怎么办呢?

你从书上观察到了什么线索?

  师:

我们可以用总的路程减去站所走的路程,就可以知道大理到丽江的距离了。

  师:

请你们观察22页的图与23页的图有什么共同和不同的地方?

  师:

通常我们可以用线段图的方法来解决路程或者工程等问题,图中昆明到丽江的路程被拉成了一条直线,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解决问题,反而使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更加明了了。

  师:

请你估算一下大理到丽江有多远?

你觉得小女孩的方法好吗?

你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集体讨论,依照法则进行评讲:

连续退位减法中你觉得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什么?

  教学例题2

  师:

现在我们把517改成507,想一想,计算上有什么不同?

哪一组说说你们的方法?

学生到黑板前来,边讲边板书。

问:

改了数字之后我们所用的三条法则还用遵守吗?

  师:

任何减法的笔算都要按照法则来计算。

中间有零也可以借。

  独立完成25页第1、4题

  判断对错:

  1

  28

  324

  2

  -93 -473 -2538 -847

  38

  6

  5

  三、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三位数减三位数的不连续退位减法,还是要严格遵守减法的计算法则去计算。

  学生的计算出现了层次,有的速度快,有的速度慢,而且差异非常明显。

部分学生对于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掌握比较差。

已经借给个位了,虽然也点了小圆点,但在实际计算中还是忘记。

  板书设计:

减法

  00-185=315

  5可分成100和85,500-100=400,400-85=315

  5+15=200,500-200=300,300+15=315

  用竖式计算

  00

  -185

  辅导记录:

由于班里有几个学生在计算上总是出错,该进位的没有进位,该退位的没有退位,为此我把班里的几个计算较差的学生留下来,对他们予以计算上的辅导

  课时5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

  教学内容:

24页例题3

  教学目标:

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教学过程:

  一、复旧引新

  填空:

78=80-87=-99=-

  8=-297=-

  提问:

78接近哪个整十数?

87等于几十减几?

仿照前三题,想后两题怎样做?

  挑选两组学生比赛:

男生组574+XX53-300456+198725+79748-97356-299

  女生组574+XX53-300456+200-2725+80-1748-100+3356-300+1

  让学生观察男生组题目特点。

再让学生比较两组题的不同点,强调:

在计算加减法时,如果加数或减数是接近整十,整百的数,把它们先看作整十、整百的数,计算起来比较简便。

  揭题:

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

  三、新课教学:

  教学加法的简算方法

  教学加数接近整十的简算方法,出示例1:

113+59

  找算式中哪个加数是接近整十或整百数?

  想可把59看作多少计算比较简便?

加60后结果怎样?

为什么会多1?

多加1后应怎样?

师板书:

多加1要减1

  请一名学生把简算过程叙述一遍。

113+59=113+60-1=172强调:

中间一步思考过程一定要写出。

  如果加79应看作多少?

加89呢?

加99呢?

师:

下面我们就学习加数是接近整百数的简便算法。

  教学加数接近整百的简算方法

  出示例2:

276+98

  让学生讨论这题的简便算法,填空:

276+98=276+-=

  为什么加上100又减2?

  如果把98改成97应怎样计算,让学生试一试:

276+97=276+100-3=373

  为什么减去3?

板书:

多加3要减3。

  小结:

当加数是接近整十、整百数时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概括出加法简便算法规律:

多加几要减几

  试一试、想一想、填一填

  +87=156+90○□=□74+198=74+200○□=□

  教学减法的简算方法

  出示例3:

165-97

  这个算式中哪个数接近整十或整百?

看作多少计算比较简便?

  想看作100后,是多减了,还是少减了?

多减了几?

多减了应怎样?

  完整地把思考和计算过程说一遍。

165-97=165-100+3=68

  如果多减2,应怎样?

多减1呢?

师板书:

多减2要加2多减1要加1

  想:

165-100+1=165-

  小结:

减数是接近整十、整百的数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概括出减法简便计算规律:

多减几要加几

  看书质疑:

完成第38页的“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

  电脑出示填空:

  例:

+89看作

  +198看作-97看作+299看作-299看作

  判断下列简便算法是否正确:

a:

126+68=126+70-2b:

98+67=67+100-2

  c:

253-99=253-100-1d:

142-89=142-100-11

  想一想、填一填

  6+=276+200-3435-=435-300+2+267=267+100-3534-=534-300+2

  比一比,谁找的简便算法最多197+9898+299

  四、总结: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2、在计算加、减法时,如果加数或减数是接近整十、整百的数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法简便计算的规律是什么?

3.便计算的规律是什么?

4.加法与减法简便算法的相同点、不同点是什么?

  在这节课这个中,对教材做了部分修改。

首先对于此类的内容,要给学生提出估算的要求和方法,然后再用竖式计算,这是一个重点和难点

  课时6加法的验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7页的内容。

做一做

  教学目标:

①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使学生初步学会加法的验算,并通过加法验算方法的交流、让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②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③让学生用所学到的验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教具准备:

老师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

同学们,你们与爸爸、妈妈去超市买过东西吗?

互相说说,再请同学发表意见。

  师:

我们来看挂图,小明和妈妈去超市买东西,从图1中你看到了什么?

生:

要知道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多少元?

应用加法计算。

  全班动手计算。

板书:

135+48=183

  35

  +48

  3

  师:

怎样检验加法计算的结果?

板书:

加法的验算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①小组合作,探究怎样检验加法计算的结果。

  师:

哪组同学愿意把你们验算的方法告诉大家?

鼓励学生不同的方法,师:

同学们的方法这么多,你最喜欢哪种?

  ②做一做:

教科书第27页。

  ③数学门诊部来了许多患者,请同学来当小大夫为患者治病。

  5329259

  +62+464+148

  37843307

  三、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有什么收获和感想?

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情境教学的引入,能充分的激起学生的兴趣,在学生提出问题后,:

找的钱对不对呢,提出检验计算结果的问题,引入验算的教学。

要注意让学生明白加法的三种演算方法,并掌握。

  课时7减法的验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8页的内容。

做一做

  教学目标:

①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使学生初步学会减法的验算,并通过减法验算方法的交流,让学会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②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③让学生用所学到的验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教具准备:

老师准备挂图或。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昨天,老师让同学们调查了有关爸爸、妈妈买家里东西,是怎样付钱的。

生1:

爸爸买一双鞋和一个足球要165元钱,爸爸付200元钱,阿姨找给爸爸35元。

师:

同学们,调查得真多,昨天小明妈妈拿200元买了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183元,阿姨找给妈妈多少钱?

  板书:

200-183=17

  00

  -183

  师:

小明说找的钱对不对呢?

怎样检验减法计算的结果?

板书:

减法的验算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①小组合作,探究怎样检验减法计算的结果。

  师:

哪组同学愿意把你们验算的方法告诉大家?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验算方法和结果。

你最喜欢哪种方法?

  ②做一做:

教科书第28页。

  ③比一比,看谁聪明。

用0,1,2,……9这十个数字组成一个加法竖式。

  ④啄木鸟捉害虫

  苹果树上有许多虫子,请同学们来当啄木鸟为苹果树捉害虫。

  780464

  -28-51-223

  739241

  三、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发现了什么?

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减法的演算方法,学生都能掌握,所出现的问题是:

横式上学生写的结果不是计算的结果,而是验算的结果。

  课时8练习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9页到31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问题加强计算。

2、培养合作交流的学习,让学生运用迁移类推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判断:

小组讨论,每道错题错的原因在哪里?

应该怎样改正。

  34359663404869239

  -184+471-282-186-578+571

  52830845318291800

  书第30页第6题:

再开始时客轮上有多少人?

你能帮助小精灵解决问题吗?

  书第31页:

用500元可以买哪些商品,还剩多少钱?

每个小组提出三个问题,并计算。

  小结:

通过这节练习课你知道了什么?

  作业:

①第29页,3、4第30页,5、7

  课时9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2页、33页。

  教学目标:

①让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弄清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知识,更牢固的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②培养学生简单的整理、归纳的能力,体验与同伴相互交流学习的乐趣。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挂图、学生每人一张反馈练习题。

  教学设计:

  一、小组交流、整理知识。

  ①师:

昨天老师布置同学们回家对第二单元万以内数的加减进行整理和复习,现在给大家一段时间,把整理的结果在小组内正互相交流一下,小组长作好记录。

  ②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师:

同学们都整理得非常全面,有的小组补充的也非常好,接下来,我们就先针对笔算加减法用数学来进行复习。

  二、巩固练习、发散思维。

  ①尝试编题,抽象法则。

  师:

谁能分别编一道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加、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连续退位减?

板书:

187********8

  +59+598-762-389

  订正时提问:

笔算加法应注意什么?

减法呢?

师:

同学们说得非常正确,那我们在计算的时候,哪位同学还有特别想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地方?

②反馈测试。

  三、灵活掌握。

  师:

考考你,做老师发给你的练习题题,做对一道,就可以从最上面圈一面小红旗。

第二题:

啄木鸟诊所

  23500501301

  -453+389-84762157880227集体订正,分别说说错在哪?

  三、应用拓展,解决问题。

  ①:

书架上层有126车,中层157车,下层95车,你能提出问题吗?

独立列式

  ②:

900个鸡蛋孵小鸡,上午孵出337只小鸡,下午比上午多孵出118只,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

下午孵出了多少只小鸡?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337+118=455

  生:

这一天共孵出了多少只小鸡?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337+445=792

  生:

还剩下多少个鸡蛋?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900-792=108

  课堂小结:

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

你有哪些收获?

请大家对自己或自己小组的表现做一个简单的评价。

  在这个单元中,主要是对整数加减法笔算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培养了学生的总结和归纳的能力。

练习中的所出示的解决问题,让学生通过解答应用问题巩固计算,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计算与实际的联系,增强应用意识。

  辅导记录:

在单元测验中,发现学生对于文字题的理解较差,针对部分学生不能掌握的地方予以针对性的辅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