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 Microsof出师表.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516062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建 Microsof出师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新建 Microsof出师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新建 Microsof出师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新建 Microsof出师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新建 Microsof出师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建 Microsof出师表.docx

《新建 Microsof出师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建 Microsof出师表.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建 Microsof出师表.docx

新建Microsof出师表

临洮三中九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课题:

23《隆中对》课型:

自读主备人翟效英

审核:

九年级备课组全体成员审定:

学习目标:

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

2、通过课文,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

3、理解时年27岁的诸葛亮的远见卓识、极其锐利的战略眼光。

学习重点:

1、朗读文言课文。

2、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

学习难点:

1、学会翻译文言文,了解文章大义。

2、了解诸葛亮的卓越才能。

学习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学习时间:

3课时

第一、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够结合语境准确的说出课文中文言词语的一次多义,辨析、说出词类活用现象。

2.能够把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通过讨论,用自己的话概括归纳要旨及战略方针。

4.交流总结本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刻画中心人物的写法。

一、预习导学:

1.陈寿著《三国志》,与《史记》《前汉书》《后汉书》合称《四史》。

陈寿,字,

朝人,家。

诸葛亮,字。

曾隐居隆中,后做丞相。

2.“对”,对策。

古代臣子回答君王所问的政治、军事、经济方面的策略叫“对策”。

《隆中对》是汉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十月刘备第三次访问诸葛亮时,诸葛亮针对刘备所提的问题陈述其对策,当时诸葛亮只有26岁。

此后,诸葛亮即出山辅佐刘备,做刘备的军师(后为丞相),帮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

3、给加点字注音

好为《梁父吟》遂诣亮屏人倾颓度德量力信大义

猖獗吴会殆存恤民殷国富帝室之胄

诸戎箪食壶浆乐毅汉沔

二、自主学习:

(一)导入新课:

《三国演义》开篇有一首词《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青山依旧夕阳依旧,英雄生命已逝,但却活在后世人的记忆里,诸葛亮就是这样一个英雄。

今天我们要通过《隆中对》这篇文章来了解他。

(二)整体感知:

1、听范读课文。

要求学生在听课时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并结合注释及工具书掌握通假字的音、形、义。

欲信大义于天下(信,通“”意思是)

自董卓已来已,(已,通“”)

(三)疏通文意。

1、请学生翻译第1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躬陇亩好每时莫之许友善信然

2、请学生翻译第2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屯器谓……曰与俱来就见屈致枉驾顾

3、请学生翻译第3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由是遂诣凡乃见因屏汉室倾颓窃命孤度德量力信用猖獗已计安

4、请学生翻译第4段到完,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已来不可胜数众寡非临…,抑亦谋挟令诸侯争锋国险而民附援囹利尽此用武之国殆资险塞天府之土因暗弱殷存恤胃信义著总揽岩阻戎夷越修政理身箪食壶浆诚如是日

三、合作学习

1、一词多义:

谓谓为信然()谓先主日()

已然志犹未已()自董卓已来()已历三世()

信谓为信然()信义著于四海()欲信大义于天下()

然谓为信然()然志犹未已()

用遂用猖獗()贤能为之用()此用武之国()

2、词性活用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箪:

壶:

3、句式(翻译出来)

(1)判断句。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2)省略句。

君与俱来。

(3)倒装句。

时人莫之许也

四、练习反馈:

(一)翻译下列句子

1.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2.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3.非为天时,抑亦人谋也。

4.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

5.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6.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乎?

(二)课后练习二

(三)课外完成翻译全文

第三课时

一、学习目标:

1、赏:

《隆中对》中刘备和诸葛亮的对话内容。

2、探:

探究刘备与诸葛亮两个人物的基本情况。

3、悟:

从他们的人生经历中有所人生感悟。

一、预习导学

学生找出文中所有的人物名字。

如此众多的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他们的身份、地位是怎样?

请同学们分小组探讨这个问题,记得提供原文根据。

二、合作探究

1、诸葛亮怎样分析当时形势?

为刘备提出了什么策略?

(要有原文根据)

曹操:

孙权:

刘表:

刘璋:

张鲁:

曹:

不可争

明察天下形势,提出策略孙:

刘表、刘璋、张鲁(荆益二州):

2、诸葛亮替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什么?

3、诸葛亮为达到这个目标提出了什么战略方针?

根据是什么?

内政和外交方面应遵循的方针是:

诸葛亮先论述了占据荆州的必要性:

再论述占据荆州的可能性:

最后论述占据益州的可能性:

4、赏析本文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从各个方面描写刻画诸葛亮这个中心人物,是本文最主要的写作特点。

开头一段写诸葛亮,从正面写他的非凡抱负;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则从侧面来写。

请再找出文中正面和侧面描写的例子。

四、练习反馈

1、凡三往,乃见。

即是的故事。

2、对对联

第三十七回

司马徽再荐名士,。

第三十八回

 ()决策,战长江孙氏报仇

4、课外阅读《三国演义》,对文中涉及的人物进行了解。

5、在诸葛亮看来,怎样才能实现他们的目标呢?

(1)辨敌友:

敌人:

朋友:

为什么会确定这样的敌友关系呢?

(从文中找出依据)

(2)据地利:

荆州:

益州:

诸葛亮为什么建议刘备要占据荆益二州?

(3)扶戎越:

你了解这样的故事吗?

(4)结孙权:

在他们今后的奋斗当中是一直联合孙权的吗?

(5)修政治:

(6)观时变:

(7)你如何评价诸葛亮的这番话?

24出师表

------诸葛亮

主备人:

刘佩华

教学目标

1、领会诸葛亮提出的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小三项建议的进步性和借鉴意义。

2、认识并学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3、了解本文议论中融以叙事、抒情的写法。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第一课时

自主预习

一、对联导入新课

1.“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书愤》)

2.“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

”(《武侯书堂》)

3.“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病起书怀》)

诸葛亮是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

“三顾茅庐”、“火烧赤璧”“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

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

他撰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的第一流杰作,文章质朴诚挚,志尽文畅。

为后人所钦仰。

陆游说“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文天祥说“或为出师,鬼神泣壮烈”。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杰作。

二、解题,简介时代背景

1、表,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

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

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如李斯《谏逐客书》。

到了汉代,这类文字分成章、奏、表、议四小类。

“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

”(《文心雕龙》)此外,还有一种专议朝政的文章,又统称“表”。

“表”的基本特征是“动之以情”。

《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出师北伐前向刘禅(刘后主)的言事呈文。

2、写作背景:

实现国家统一是刘备的遗志,诸葛亮为了实现先帝遗志,在战略后方日益巩固的情况下决定出师伐魏。

但刘后主却昏庸无能,听信奸佞,成了北伐的后顾之忧。

诸葛亮在出师前写下这篇文章,以恳切的言辞劝说后主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也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主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的决心。

三、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崩殂()  恢弘()忠谏() 菲薄()()陟() 臧否()()

以遗()陛下裨补()猥()自夙()   庶()竭驽()钝咎()    

咨诹()()  

三、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

要求学生画记出疑难字词,注意停顿、重音。

2、对照课下注释,翻译课文,注意以下字词:

古今异义词:

(1)开张:

(2)痛恨:

(3)卑鄙:

(4)感激:

(5)谨慎:

3、学生齐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全文可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二课时

合作交流

1、请同学翻译第一自然段。

2.问题探究。

(1)当时的不利条件是什么?

(2)当时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3)本段提出什么建议?

(4)提出这一建议的目的是什么?

(5)对国君进行了怎样的规劝?

(6)这一段中先后两次提出刘备,其用意何在?

(7)概括段意。

3.请同学翻译第二自然段。

4、问题探究

①作者在本段提出的建议是什么?

具体内容是什么?

②如何具体执行?

③提出怎样的劝诫?

④“内外异法”内外各指什么?

小结:

本段提出应内外一体,赏罚严明的建议。

探究质疑

1.请同学翻译第三、四自然段。

2、问题探究

(1)举荐了哪些人?

为什么要举荐这些人?

(2)提出亲贤的具体作法是什么?

(3)亲贤的好处是什么?

(4)亮认为举用向宠将军的好处是什么?

(5)小结:

本段述说人事安排,举荐文臣武将。

4、请同学翻译第五自然段。

(1)本段的中心句是?

第句

(2)先汉兴隆的原因是什么?

(正面):

(3)后汉倾颓的原因是什么?

(反面):

(4)“每与臣论此事”中“此”指什么?

(5)“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的主要条件是什么?

小结:

这一段把“亲贤臣,远小人”提高到汉室兴衰的历史经验上来总结,也是对前面两段“宫中”“府中”分说后的归纳。

并再荐贤臣,希望刘禅能亲贤臣,远小人,以求汉室兴隆。

以上第1—5段从形势分析到具体建议,是出师前的周密安排,目的在于出师后无后顾之忧。

第三课时

精读品析

1.请同学翻译第六自然段。

2、问题探究

①找出表明作者出身的语句。

②当时作者的志趣是什么?

③“感激”的原因是什么?

④文中的“卑鄙”是什么意思?

具本指什么?

⑤哪句话概括了与先帝患难与共的历史?

3、请同学翻译第七段。

4、问题探究。

(1)亮夙夜忧叹的原因?

(2)“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的原因?

(3)表明伐魏时机成熟的句子?

拓展延伸

1.请同学翻译第八段。

2、问题探究。

(1)第一句照应上段哪一句?

(2)第二句前半句照应上段哪一句?

(3)第二句后半句照应第一段哪一句?

(4)哪一句话表现了亮以身许国的意志和决心。

翻译第九段结束语。

短短三句乃全从肺腑流出,充满了什么感情?

6.讨论:

你对诸葛亮的看法怎样?

参考:

封建社会推崇诸葛亮,或由于他助刘兴汉是正统,或由于他受了知遇,一生尽忠,是忠臣的典型。

人们今天肯定诸葛亮,主要是因为他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对于他的“忠”,我们应当赋予新的内容。

例如《后出师表》中说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现在已被赋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义。

自我检测

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藏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1.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读音和意思都不相同()

A.以光先帝遗德B.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皆刑其长吏

C.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D.使内外异法也

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渔人甚异之

E.恢弘志士之气

苦其心志(《〈孟子〉二章》)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3.前文段中有两个词语已经成为经常使用的成语,它们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_

4.“使内外异法”中,“内”指___________,“外”指___________;文中与“内”“外”意思相同的两个词分别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5.对这两段文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葛亮分析蜀汉的危急形势,意在引起后主刘禅的高度重视。

B.诸葛亮指出蜀汉的有利条件是有一些忠臣志士因感念先帝之恩而愿报效后主。

C.诸葛亮指出后主刘禅应和有司一起处理赏罚之事,以显示公平严明的治理。

D.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广开言路和赏罚严明的建议

6.写出第一段最能概括作者主张的一句话。

 

附加题《隆中对》与《出师表》比较阅读练习

1.这两篇文章均选自《__________》,其中《隆中对》的作者是______朝史学家______。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字。

  利尽南海__________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__________

  以光先帝遗德________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_________

  先帝不以臣卑鄙_________猥自枉屈__________以彰其咎__________

  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遂用猖獗,至于今日。

译文:

  

(2)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

  (4)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

  4.《隆中对》一文中,刘备分析天下形势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师表》一文中,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的句子是:

__________。

  5.《隆中对》一文中,刘备的政治抱负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为刘备谋划的政治目标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师表》一文中,诸葛亮的政治目标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6.《隆中对》一文中,诸葛亮给刘备全面地分析了当时全国的形势,为刘备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战略方针。

《出师表》一文是诸葛亮出师前写给后主刘禅的表文。

文章表达了诸葛亮“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在文中,他提出了三条建议,其中最重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分别从《隆中对》《出师表》中找出成语“三顾茅庐”的原句。

  《隆中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师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小说《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妇孺皆知,请分别写出其中的两个故事、两条歇后语、两个成语。

  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 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 歇后语____________________

  9.《出师表》中,“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这句话,历来被人们所传颂。

请列举出我国历史上类似于诸葛亮这样的人物及对应的事例。

【一】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礻韦、允之任也。

  【乙】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

”先主曰:

“君与俱来。

”庶曰: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因屏人曰:

“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1.解释下列画线字的意思。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      ②将军宜枉驾顾之(         )

③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    ④由是先主遂诣亮(       ) 

 

 2.甲文中带线句子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是:

                   。

3. 甲文中与乙文所叙的事情相关的句子是:

                                                          

 4.将下边两个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3)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4.甲、乙两段文字叙述了同一件事,从中可提炼的成语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凡三往,乃见”五个字,表现了刘备怎样的态度?

        

6.有人读完《隆中对》后拟一上联,请你根据对《出师表》的理解对出一下联。

上联:

《隆中对》刘玄德问计;

下联:

     

 7.阅读成都武侯祠内的一副对联,回答后边的问题。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对联中“两表”指的是  《        》、《       》,“一对”指的是《        》 。

【二】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亮答曰: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

“善!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乙)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联系两段文字看,甲段中的“将军”也就是乙段中的          

2.甲段中加点的两个字,“胄”的读音是       “身”的意思是       

  乙段中加点词语“不毛”的意思是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4、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示的共同目标是什么?

(用原文或自己的话概括均可)。

                                             

5、“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是杜甫《蜀相》中的名句,甲段文字正体现了前句中的“         ”,乙段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                         。

6、[甲]段中诸葛亮替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什么?

诸葛亮为达到这个目标提出了什么战略方针(原文回答)

政治蓝图是                               

内政和外交方面应遵循的方针是:

                                         

 

7、在公众眼里,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历来被人们所称颂,除以上杜甫的诗句外,有关他的典故、成语、名言警句以及俗语等还有很多,请列举三个(句、对)

  ①有关典故如:

                                                

②有关成语如:

                                                

③有关名言警句如:

                                              

 

④有关俗语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自然景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