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仪器使用规程共18页.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515287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隧道仪器使用规程共18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隧道仪器使用规程共18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隧道仪器使用规程共18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隧道仪器使用规程共18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隧道仪器使用规程共18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隧道仪器使用规程共18页.docx

《隧道仪器使用规程共18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仪器使用规程共18页.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隧道仪器使用规程共18页.docx

隧道仪器使用规程共18页

激光隧道断面仪操作规程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

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

“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

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

“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

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

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

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一、使用仪器前必须先详细阅读仪器操作说明书及注意事项;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

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

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

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

在观察过程中指导。

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

乌云像大海的波浪。

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

”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

”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

”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

“这就是雷声隆隆。

”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

“雨下得怎样?

”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

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

“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

”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

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

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

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二、仪器充电时间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规定进行充电;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

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

“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

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

“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

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

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

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三、仪器使用方法:

仪器安装—仪器对中整平—确立隧道基准线—检测—传输数据—清除数据;

四、仪器使用注意事项:

1、使用微机传输时,“插上”或“拔下”“传数电缆”时一定要微机和控制器“断电”,不能“热插拔”!

否则容易烧掉器件。

2、在检测刚开挖的隧道时,有时隧道两边的排水沟中有水,尤其是流动的水,有时会造成检测的距离困难,建议使用“定点检测”方式工作,将“起始角度”和“终止角度”两个参数的设置避开隧道两测有水的地方检测,以便获得更好得检测效果。

3、零点用油漆作标记的话,如果油漆未干会对光形成定向反射,可能回到仪器镜头内的光线就很少,这时会影响到测距的正常工作,建议在零位点处盖上一张白纸以保证仪器的正常工作。

五、仪器的维护

不要擅自卸载、修理或改装仪器。

当光学窗口受到污染时,可用相机擦镜头纸轻擦,且不可一张纸反复使用,以免擦坏光学件。

如遇到仪器损坏应立即送到厂家修理,以免扩大故障。

JSS30A型数显收敛计操作规程

一、首次使用收敛计时,应先进行“对零”。

为保证对零的准确性,可重复对零2-3次,每次更换电池后都要重新对零。

二、使用方法

1、检查预埋测点有无损坏、松动并将测点灰尘擦净。

2、打开收敛计钢尺摇把,拉出尺头挂钩放入测点孔内,将收敛计拉至另一端测点,并把尺架钩挂入测点孔内,选择合适的尺孔,将尺孔销插入,用尺卡将尺与联尺架固定。

3、调整调节螺母,使塑料窗口上的刻度对在张力窗口内标尺上的两条白线间。

4、记下钢尺在联尺架端时的基线长度与数显读数。

为提高量测精度,每条基线应重复测三次取平均值。

当三次读数极差大于0.05mm时,应重新测试。

5、测试过程中,若数显读数已超过25mm,则应将钢尺收拢(换尺孔)25mm重新测试,两组平均值减,即为两尺孔的实际间距,以消除钢尺冲孔距离不精确造成的测量误差。

三、维护及注意事项

1、调节螺母逆时针转动最大范围,千万注意不得露出螺纹。

2、数显电路本身具有自动断电功能,以提高电池使用寿命,当显示值固定不变7分钟后,显示屏自动断电。

转动调节螺母,数值自动出现。

3、使用一段时间后应进行对零校下,如有偏差可打开塑料盖进行修正,反之可继续使用。

4、收敛计量测完成后,应用棉纱擦除灰尘并应定期对钢尺擦涂机油,以防生锈。

5、使用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泥水浸入收敛计及钢尺。

并正确使用收敛计各转动部件,保证钢尺平直,不得扭转。

6、测温用水银温度计应使用分度值为0.1℃,不得用分度值大于该值的其它温度计

7、在煤矿井下使用时应切记不得在井下更换电池。

使用说明书规定的电池。

8、当发现显示暗淡、不稳定或无显示时,应及时更换电池。

收敛计长期不用时,应将电池取出。

9、收敛计是一种精密量测仪器,不得随意拆除、更换零件,如出现故障无法排除时,请与生产厂家联系解决。

SL-2型钢尺收敛计操作规程

一、首次使用收敛计时,应先将收敛计百分表的指针调整在25~30mm的位置。

二、使用方法

1、检查预埋测点有无损坏、松动并将测点灰尘擦净。

2、将收敛计钢尺挂钩分别挂在两个测点上,然后收紧钢尺,将销钉插入钢尺上适当的小孔内,并用卡钩将钢尺固定;

3、转动调节螺母,使钢尺收紧待观测窗中的读数线与面板上的刻度线成一条直线为止。

读取钢尺及百分表中的数值,将两者相加即为测点距离;

4、测读环境温度,并进行记录;

5、每次测量结束后,应先松开调节螺母,然后退出卡钩将钢尺取下,擦净收好,并定期涂上防锈油。

三、维护及注意事项

1、仪器应当放置在:

干燥通风、无腐蚀的环境中、搬运小心轻放等。

2、收敛计量测完成后,应用棉纱擦除灰尘并应定期对钢尺擦涂机油,以防生锈。

3、使用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泥水浸入收敛计及钢尺。

并正确使用收敛计各转动部件,保证钢尺平直,不得扭转。

4、每次测量完毕后,擦净保管,并定期在钢尺涂上防锈油脂。

5、收敛计运输时应小心轻放,勿剧烈震动和碰撞。

5、收敛计是一种精密量测仪器,不得随意拆除、更换零件,如出现故障无法排除时,请与生产厂家联系解决。

ML-30锚杆拉力计操作规程

一、使用仪器前必须先详细阅读仪器操作说明书及注意事项;

二、使用和维护

1、本产品使用的液压油是2#锭子油(或10#机械油),使用温度为+45℃至-30℃,严禁以酒精、普通发动机油等作为液压油使用。

2、使用前先装上压杆旋紧手轮及旋开排气阀,然后揿动压杆,使液压油通过高压胶管输入千金顶内,将千金顶升高10-20mm时,停止压杆旋开手轮,若千金顶能够正常回位,说明回位压力正常,如若回不到底,用打气筒从千斤顶上部气嘴加气,直至活塞完全回位。

3、如发现贮油管内液压油不足时,可旋松排气阀,并从螺孔中注入经过滤净的2#锭子油,油面距孔口约20~30mm,再将螺钉和排气阀旋紧。

4、必须始终保持液压油的清净,高压油管拆装时要特别注意清洁。

5、在使用过程中,尽量不要碰撞气嘴,以免漏气,造成千斤顶不能正常回位。

发现千斤顶不能正常回位,检查气嘴内的小橡皮管有无破损,如发现破损,更换小橡皮管,用气筒从千斤顶上部气嘴加压,再用肥皂水检查气嘴及联接处。

SIR-3000型地质雷达操作规程

一、使用仪器前详细阅读仪器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

二、根据检测目标体,选择合理的天线和相应参数,连接主机、天线及一些必要的辅助设备。

按检测内容,调查、标识目标体及其周围环境信息,并做详细的记录。

三、数据采集

1.插入电池,打开主机。

2.在主菜单下选择点击TerraSIRch按钮,进入仪器采集状态。

3.设置测量参数。

4.按RUN/SETUP进入单窗口屏幕,开始移动天线采集数据。

5.在需要打标记的地方按下Mark键。

6.再次按下RUN/SETUP按钮,选择右键盘打勾保存数据文件到仪器中。

四、资料处理

1.打开软件RADAN,选择数据文件;

2.扫描信息预编辑,文件测量方向掉转;

3.归一化、滤波处理;

4.其他必要的处理。

五、设备维护

设备使用和运输中应注意防水、防止,各个构件在仪器箱中按规定位置放置不要擅自卸载、修理。

配套电脑不能随意加装与测试无关的内容,注意防范病毒。

HW-304红外探水操作规程

1原理和用途

当隧道前方和外围介质相对比较均匀,且不存在隐蔽灾害源时,沿隧道走向分别对顶板、底板、边和拱腰向外进行探测,所获得的红外探测曲线,具有正常场特征。

当隧道断面前方或隧道外围任一空间部位存在隐蔽灾害源时,隐蔽灾害源产生的灾害场就一定会迭加到正常场上,使正常场中的某一段曲线发生畸变,畸变段称作红外异常。

红外探测就是根据红外异常来确定隐蔽灾害源的存在。

2使用环境条件:

温度:

0℃——+40℃;湿度:

应不大于80%。

在潮湿环境工作不应超过8小时;无腐蚀性气体和强电磁场干扰。

3操作程序

(1)以掌子面为起点,向后沿边墙,每隔5m标一个顺序号,一直标到12号。

(2)旋下探头保护罩,打开开机按钮,红色激光指向器射出红色光斑,说明仪器正常工作。

(3)掌子面超前探测,操作人员站掌子面前方,对掌子面由左向右探测6个点,自上而下探测4行,探测时将红色光斑指向需要探测的位置,记录场强值。

(4)隧道走向红外探测。

操作人员站在相应顺序号的隧底,分别对左边墙、左拱腰、拱顶、右拱腰、右边墙和底中进行探测,探测时将红色光斑指向需要探测的位置,记录场强值。

(5)探测完成后,关掉电源,旋好探头保护罩,放入仪器盒中。

(6)做好上述工作的现场记录,现场记录包括:

隧道掌子面、施工情况、热源情况、水文地质、检测段岩体岩性等。

4设备维护

(1)仪器设备应确定专人负责,严格按说明书上的规定使用。

(2)设立专门仪器档案,及时记录仪器故障和处理结果。

(3)仪器必须存放在阴凉、通风、干燥、无腐蚀性气体、无强磁场的地方。

使用和运输使保持仪器清洁,防暴晒,防震动。

(4)每年开工前和收工后,对仪器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维护和校准。

TGP206A操作规程

1原理和用途

隧道地质超前预报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在隧道围岩内以排列方式激发的弹性波,在向三维空间传播的过程中,遇到岩体弹性阻抗界面,即地质岩性变化的界面、构造破碎带、岩溶和岩溶发育带等,会产生弹性波的反射现象,这种反射回波通过预先埋置在隧道围岩内的检波装置接收下来。

处理系统锁定掌子面前方一定角度范围,提取反射回波并对其旅行的时间、传播的衰减、以及相位的变化等进行分析,进而对隧道掌子面前方的岩体地质条件做出预报和判断,为施工措施和施工设计方案提供预报资料。

2仪器设备

2.1设备结构

2.1.1主要部件有:

主机、三分量检波器,直流12V电源,起爆器。

2.1.2电源连接线,起爆线,触发信号连接电缆。

2.1.3卷尺、孔中定向专用安装工具、黄油、炮卷线。

2.2使用环境

2.2.1应具有防震、防水、防尘和散热能力,为确保数据准确度,采集时仪器应置于干燥无噪音处。

2.2.2环境温度0~40℃。

3操作程序

3.1预报前准备工作

3.1.1布设激发孔与接收孔。

接收孔2个,对侧布置,孔中安装好检波器。

激发孔24个,间距1.5~2.0m,药卷推入孔底,雷管线和信号线引出孔外。

准备好灌水水管,在起爆开始前(未连接起爆器)往孔内灌入水。

3.1.2对仪器进行线路连接

(1)探头与主机连接,接收孔1(与激发炮孔同侧)中的接收探头与仪器背面的“输入通道1”连接;接收孔2中的接收探头与仪器背面的“输入通道2”相连。

(2)触发信号连接电缆一端和炮卷信号线连接,另一端和主机触发插孔连接。

(3)连接好直流12V电源,电源连接线的红色夹子夹在电瓶的正极(+)上,把黑色夹子夹在电瓶的负极(—)上,另一端插头与仪器面板上的电源插座连接。

(4)起爆连接电缆和起爆器连接,正式开始前保持断开状态。

3.2开机

3.2.1开机前再次检查仪器和各个连接线的联线是否正确,确保无误方可启动仪器主机。

3.2.2开机,进入数据采集操作界面。

3.2.3数据设置

(1)设置存盘路径、文件名.

(2)设置采集排列参数:

接受点数、采用间隔、每道采集、采集排列基准参数。

设置完成后点击“确定”按钮,返回主操作界面,开始进行数据采集。

3.3采集数据

3.3.1准备采集数据

因炸药具有一定的危险性,采集前要确认人员撤离至安全区域。

3.3.2连续采集数据

(1)点击“逐点激发采集存盘”,进入采集界面,点击“启动采集”,仪器处于在“等待触发……”状态,等待起爆。

(2)通知爆破员操作起爆器先充电,爆破员充电完毕后回报操作员,操作员确认仪器是否在“等待触发……”状态?

触发连接线是否连接完好?

同时在激发孔附近无安全隐患和隧道内无大的机械噪音条件下,通知爆破员起爆。

炮点激震后仪器开始采集,采样结束后即将采集记录显示在屏幕上。

(3)点击按钮“采集记录存盘”将当前采集的记录存盘,至此一个记录的采集工作完成。

(4)要进行下一个记录采集时,必须先点击“采集下一记录”再点击“启动采集”,待第二个激发孔准备完毕,重复以上操作,直至完成所有计划爆破孔的采集工作。

3.3.3数据导出,用专用U盘。

3.3.4现场采集全部结束后,安全关机,收拾仪器和相关设备装箱。

对于外设的其它设备要擦干净后装箱。

注意检查不要遗漏设备器材。

3.4现场记录

做好上述工作的现场记录,现场记录包括:

隧道掌子面、激发孔、接收孔的里程桩号,检测段岩体的岩性名称等。

4设备维护

(1)仪器设备应确定专人负责,严格按说明书上的规定使用。

(2)设立专门仪器档案,及时记录仪器故障和处理结果。

(3)仪器必须存放在阴凉、通风、干燥、无腐蚀性气体、无强磁场的地方。

使用和运输使保持仪器清洁,防暴晒,防震动。

(4)每年开工前和收工后,对仪器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维护和校准。

TES-1330A光线照度计操作规程

一、数字式照度计是一台精密仪器,适合在各种场合测量其照度。

二、数字照度计的测量方法:

1、打开电源。

2、选择适合测量档位。

3、打开光检测器头盖,并将光检测器放在欲测光源之水平位置。

4、读取照度计LCD之测量值。

5、读取之测量值,如左侧最高位数"1"显示,即表示过载现象,应立刻选择较高档位测量。

6、设定20000LUX/fc文件位时,所显示读值,须×10倍才是测量的真值。

设定200,000LUX文件位时,所显示读值,须×100倍才是测定的真值。

7、读值锁定开关:

压HOLD开关一下,LCD显示"H"符号,且显示锁定价值。

再押一下HOLD开关,则可取消读值锁定功能。

8、峰值锁定:

欲测量光脉冲信号,压PEAK开关一次,LCD显示"P"符号,及脉冲峰值。

再押PEAK开关一次,即回复正常测试。

9、测量工作完成后,将光检测器头盖盖回,电源开关切至OFF。

三、电池更换:

1、电池电力不足时,LCD上出现"BT"指示,表示须更换电池。

2、移开所有测试端子上之电源,依箭头指示方向打开电池盖。

从电池扣上取下电池,换上一枚新9V电池。

3、盖上电池盖。

四、维护事项:

1、请勿在高温、高湿场所下测量。

2、使用时,光检测器需保持干净。

3、光源测试参考准位在受光球面正顶端。

4、光检测器的灵敏度会因使用条件或时间而降低。

建议您将电表做定期校正,以维持基本精确度。

AWA5633精密声级计操作规程

一、为使用仪器的安全可靠,建议使用高性能环保碱性电池,仪器不使用时取出电池,以免电池漏液造成仪器损坏。

二、使用前准备

1、检查电容传声器和前置放大器是否已安装好。

2、检查电池是否已安装好,如未安装则应推开声级计背面电池盖板,接准确极性安装好电池。

3、必要时,应使用声校准器对声级计进行校准;

4、声级计定期(如一年)送计量部门检定,以保证声级计的准确性。

三、声压级Lp的测量

按一下“开”键约1秒后放开,仪器上的液晶显示器全部点亮,接着显示电源电压“x.xx”,2秒后就可正常使用。

如果显示不正常,可再按一下“开”键。

这时液晶显示器上方显示“F”,仪器上显示的数值就是A计权声压级Lp。

液晶显示器每秒刷新一次,声压级Lp实际指的是一秒内的最大声级。

如果被测噪声起伏较大,造成示值变化较大,按一下“F/S”键,使显示器上方显示“S”可以增加平均时间使示值变化减小。

按一下“关”键,仪器上的液晶显示全部息灭,仪器关机。

四、最大值Lmax的测量

测量Lmax,这时只要按一下“Lmax/Reset”开关,使显示器左边显示“Lmax”,显示的“XX.X”值即为Lmax值,并保持该值。

只有当声级超过该值时才显示新的最大值。

再按一下“Lmax/Reset”开关,使显示器左边的“Lmax”消失,显示“Lp”,又回到测量Lp状态。

五、过载及指示

由于声级计具有自动量程转换功能,在整个测量范围内不会出现过载及指示。

当被测声级超过最大测量范围上限时,声级计将出现过载,这时显示器上方“过载”处的灯点亮。

当过载消失后,灯也灭了。

六、时间计权的设定

时间计权有F(快),S(慢)两种可选,用户在测量声级时,如上下起伏较大,可以把时间计权设为S档,按下“F/S”键,显示器上边显示“S”,表示时间计权设为S档。

再按此键可以将时间计权设为F档,显示器上边显示“F”。

七、风罩的使用

当在有风的场合下进行测量时可以使用风罩以降低风噪声的影响。

用户可以选用不同风罩。

当选用φ35×60风罩时,它降低风噪声能力大约为10dB~15dB。

八、外接电源

在声级计的右下侧有Φ1.1外接电源插座,可将外接电源接到声级计。

外接电源电压范围为4.5V~9V,插头外壳为“负”极,插芯为“正”极。

当声级计长时间连续使用时,建议用外接电源供电。

九、电池检查及更换电池

当声级计工作时会自动检查电池电力是否充足,如电池电力不足,声级计左下方“电池欠压”欠压指示灯亮,提醒应更换电池。

电池欠压后1分钟会自动关机。

取下电池盖板及电池,装上新电池,盖回盖板,仪器又可正常使用。

CGD-I-ACO一氧化碳检测报警仪操作规程

一、电化学传感器以扩散方式直接与环境中CO气体反应产生线性电压信号。

二、使用方法

2.1、电池安装与更换

取下电池盖的两个螺丝打开电池盖,放入9V叠层电池,连接好电池扣。

装入新电池后,打开开关,检查发光二极管是否没间隔10秒左右闪一下,如闪烁正常,则安装正确。

更换电池后的仪器要工作2小时使仪器稳定。

2.2、零点调整

零点调整可用标准氮气或在清洁空气环境总进行。

直接用螺丝刀调节Z电位器,使显示器显示“000”。

2.3、标定调节

为保证仪器具有一定的测量精度,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标定。

标定可按以下步骤:

调整从气瓶中流出标准气体的流量200ml/min。

使标准气体流过传感器约1分钟,待仪器显示读数稳定。

调节S电位器,使仪器读数与其他浓度相同。

停止供气,使仪器自动恢复到“000”。

如果恢复不到,就要重复零点和标定的操作,使二者均得到满足。

2.4报警点调节

仪器出厂时报警点为50ppm。

若有自己标准设置报警点可提前通生产厂家。

三、使用注意事项

1、仪器在装配和更换时应在清洁环境下完成;

2、传感器和电路要注意防水和金属杂质;

3、不要在无线电发射台附近使用和校准;

4、仪器长期不用时,取下电池,存放干燥无尘,符合条件的环境内;

5、传感器内含有酸性溶液,在更换传感器是注意不要搞坏。

若操作不当,传感器溶液泄露到皮肤上,应及时用大量自来水冲洗,然后去医务室进行治疗。

AVM-03数字手持式风速计操作规程

一、风速测量

1、正确的测量方式,应找一个地点,远离建筑物,树木,或其它障碍物,以避免乱流的产生。

2、按下电源开关。

3、由功能键选择风速量测功能。

4、用单位键选择风速单位。

5、可以经由旗子、风筝或小布条来确定风的方向。

6、手持风扇或固定于脚架上,让风由后向前吹过。

7、等待约四秒钟,以获得较稳定正确的读数。

8、风扇与风的方向的夹角请尽量保持在20°内。

二、风/空气温度的量测

1、按下电源开关。

2、由功能键选择温度量测

3、让风流过风扇

4、从LCD读取温度值

三、读数锁定

按下读值锁定按键,则现有读值会保持在LCD上

四、最大温度锁定

按下读值锁定按键,则量测时最大的温度会被保持在LCD上

五、电池更换

当电池电压不足符号出现在LCD上时,请依下列步骤更换新电池。

1、按下电源开关,关掉电源

2、取下电池盖螺丝,取下电池盖

3、取下电压不足电池,换上新电池

4、锁好电池盖

HY-TRA10光透过率仪操作规程

一、安装步骤

1.1、三角架安装

清单所列部件,线缆,接头均在工厂装配成套,分为光透过率仪机身及附件部分和三角架部分。

现场只作部件连接。

1.2仪器装置安装

三角架安装完成后,从长仪器箱中取光透过率仪装置放于三角架上,并使仪器横杆装置的下面圆形凸出部分放入三角架的圆孔内;它们吻合,保证左右两边的重量一致,以免倾倒。

三角架圆孔中心有个锁紧螺丝杆,仪器装置底座上为螺丝,把螺杆与螺孔旋紧即可。

1.3、线缆连接

1、仪器工作时需要连接的线缆只有一根电源线。

通电后,启动电源开关,一般2秒后听到一声“滴”后,表明仪器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2、检测数据会被自动保存到仪器内部,仪器带回后,连接软件将数据备份到PC电脑里进行分析使用。

二、LCD液晶显示屏

通过LCD显示屏可以实时显示能见度、烟雾浓度数值,也可以将其连接上笔记本电脑,将数据保存到电脑中。

三、设备维护

为保证测量的精度,需要监测仪器的工作状态及对设备进行例行维护

1、设备具有自检功能,若接受数据窗口报警,将报警数据向设备维护部反映,维护人员根据相关数据判别错误类型;

2、若长时间无数据接受,请观察机器是否死机或通信故障,可以尝试将机器重新启动,若状态依旧向设备维护部反映;

3、每次使用仪器前,需旋下镜头罩,用镜头布擦拭镜头,一保证测量精度;

4、镜头被污染后,需轻轻旋下镜头罩,用纸巾蘸干净水反复擦拭,直到污物去除然后用镜头布擦拭,清洗完成后重新安装镜头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