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毕业论文《中西方赋税思想比较》.docx
《财务管理毕业论文《中西方赋税思想比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管理毕业论文《中西方赋税思想比较》.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财务管理毕业论文《中西方赋税思想比较》
中西方赋税思想比较
[摘要]:
纵观历朝历代的经济发展来看,赋税收入是维护统治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
赋税思想在中西方发展有哪些异同点,本文基于此进行比较分析。
中西方赋税思想指的是在指导赋税行为或财政活动过程中所体现出的思想。
经过中西方不同环境与历史发展所产生的赋税思想又具有其民族性、地域性、时代性等特点。
对中西方的赋税思想进行比较研究,不仅可以拓展我们的视野,也有利于当前进一步推行税制改革,而且还可以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审度和理解税收制度、赋税思想之间的密切关系,从而有利于提高对于纳税人素质和完善对我国税收文化制度的深刻认识。
本文从赋税思想的内涵出发,介绍十七世纪中西方的赋税思想精华,以王夫之的赋税思想和威廉·配第的赋税思想为案例,重点比较二者的异同,最后总结传统赋税思想对我国税收文化、税收制度改革的借鉴意义,希望通过对于中西方赋税思想的比较,能够为我国赋税制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中西方;赋税思想;税收;比较
ComparisonofThoughtsofTaxationBetweenChinaandTheWestern
[Abstract]:
Throughouttheeconomicdevelopmentofdynasties,thetaxrevenueisanimportantsourceofincometomaintaindomination.Inthewesterndevelopmenttaxideawhatsimilaritiesanddifferences,comparativeanalysisbasedonthisarticle.Westerntaxreferstotheguidingideologytaxorfinancialactivitiesintheprocessbehaviorembodiedideas.AftertaxesandWesternthoughtandthehistoricaldevelopmentofdifferentenvironmentsbutalsohasproduceditsethnic,regional,ageandothercharacteristics.Westernthoughtforacomparativestudyoftaxes,cannotonlyexpandourhorizons,butalsoconducivetothefurtherimplementationofthecurrenttaxreform,butalsofromtheperspectiveofthehistoricaldevelopmentofthedegreetoreviewandunderstandthetaxsystem,taxthecloserelationshipbetweenideas,thuscontributingtoimprovethequalityandperfectforthetaxpayersofthetaxonaprofoundunderstandingoftheculturalsystem.Inthispaper,startingfromideologicalconnotationstaxes,taxesintroducedintheseventeenthcenturyWesternideologicalessence,toWilliamWangFu-chih'staxideasandthoughts•Pettytaxesasacase,focusingonthesimilaritiesanddifferencesbetweenthetwocompare,concludedthetraditionalthinkingonTaxationTaxationSignificanceculture,taxreform,andhopesforWesterncomparativethoughttaxes,canprovideavaluablereferenceforthereformanddevelopmentofChina'staxsystem.
[Keywords]:
western;thoughtsoftaxation;tax;compare
引言
自古以来,税收制度都是在赋税思想的指导下不断发展和完善。
中西方在不同历史时期实行不同的赋税思想。
由于中西方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不同,尽管同在十七世纪,王夫之和威廉·配第的赋税思想却是存在非常大的差异。
本文通过对于中西方赋税思想的比较,希望能够加深对于赋税制度的认识,也增强对于我国税收制度改革的深度思考。
一、理论概述
(一)赋税思想的内涵
古代的赋税指的是田赋和其它税收的综合,最早的在封建社会,“赋”指的是田赋,按人头征收的土产、劳役等,后来演变成按照丁口开征的军役及军需品;“税”指的是按照土地及其工商经营而征收的财物。
在古代社会,伴随着私有制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对税收制度的不断改革和发展,赋和税逐渐走向混合。
因此,从中国封建社会开始到近代民国期间,“赋税”便成为了国家财政收入的一种称谓或是征纳课税的代名词。
“赋税”一词,与其相近意思的词有“税收”,这是中国现代学术界所惯用的词,而在中国历史上也曾被叫为捐税、租税等等。
王书瑶在其《赋税导论》中认为:
“解放后我国一般称作税收是因为从务实的财政角度看,赋税并未从根本上确定为是国家重要的组成制度之一。
”()但是,税收一词,应当是仅指对税款的征收行为和征收的税款;而赋税,则表现为一种制度,一种政府与其所管辖的居民之间的关系,它概括了从赋税立法到税款的征收的全过程。
总的来说,赋税不仅是专制统治者从社会获取的财富,而且也是国家制定的财税政策和制度。
从狭义的角度看出,赋税思想是指人们对于进行的赋税行为的思考,是一种对赋税义务进行分析后得出的观点。
但从广义的角度出发,赋税思想不仅仅是针对赋税行为思考所得,而且还是对国家的赋税制度、赋税文化、赋税法律等宏观赋税问题进行分析的结果。
()赋税思想属于思想文化的范畴,这与研究者的哲学思想和社会思想有关联。
历史上有不少思想家结合当时国家的财政发展问题,提出各项改进赋税制度的意见。
通过对于不同时期赋税思想的比较分析,我们能够充分认知赋税思想的内涵和意义,进而探讨不同国家历史上赋税发展演变的过程和运行的轨迹,总结和认识其自身的发展特点和规律性。
(二)中西方赋税思想简介
1.中国古代赋税思想
中国最早的税收制度开创于公元前21世纪的夏朝,作为我国奴隶制国家的开始而同步产生了税收制度。
自此以后,税收制度在历朝历代表现不同,丰富和发展了不同的赋税思想。
在不同的赋税思想的指导下,有的王朝国泰民安,有的王朝因苛捐杂税的沉重而动荡不安,民怨沸腾,赋税制度成了朝代更替的导火索。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与之俱来的是中国古代赋税思想的与时俱进,丰富而不断地完善。
(1)儒家“轻征税,重民本”的税收思想。
儒家文化历来都是倡导统治者要重视民本,轻征税,反对重税,要以德服人,用道德和礼仪约束臣民。
儒家文化注重仁政,反对苛政,反对聚敛财源的苛捐杂税。
孔子提出其主张是“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左传·哀公十一年》)”。
孟子主张“仁政与民本思想”,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要求与民同乐,重仁义而轻功利。
孟子还提出“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孟子·尽心上》),主张施行轻税负,让民众先富起来,他提出的什一税,成为后世统治者制定税率的理论依据。
儒家文化在中国赋税思想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道家税收思想“轻徭薄赋,无为而治”。
道家倡导统治者要无为而治,轻徭薄赋,反对国家征收重税,道家的荀子批判君权神授之说,提倡国家在税收方面要“富国强民”,实行裕民政策。
道家的税收思想对于我国赋税思想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3)中国古代其他税收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的,管仲的“将欲取之,必先与之”,他认为“仓凛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主张重视发展生产,带动合理消费。
进一步探讨了在经济发展中的生产和消费的平衡关系。
同时期的墨子则主张“兼爱非攻”,倡导政府要以府库养万民,民众纳税也是应该的,国家在赋税征收方面要做到:
取的时候要“以其常征,收其租税”(《墨子•辞过》),在用的时候要“反中民之利”(《墨子•非乐上》)。
法家的韩非也主张征收赋税,充实国库,以备饥荒和战备使用。
西汉的贾谊则认为:
赋税征收是国家发展的大政方针,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问题。
北宋王安石认为税收制度要以发展生产为基础,税收要取之于民而用之于民。
通过税收促进生产,可以创造更多物质财富,通过拓展税源而增加税收总量的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的赋税思想。
明朝时期的张居正主张减轻赋税征收,推动农商发展,倡导“一条鞭法”改革,税收必须与统治政策相结合,严惩政治上腐败,通过封建法制保障国家税收制度的合理性。
明末清初的黄宗羲主张“均田赋,轻征税”。
中国古代不同朝代思想家的税收主张都提出了要关注征收赋税的程度,赋税与生产的关系,突出强调了赋税征收的重要性,继而倡导治理税收,诸多优秀的赋税思想也体现出不同朝代不同社会背景的发展要求,都对于我国现代税收的完善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2.西方赋税思想
西方的赋税思想在近代发展迅速,逐步形成较为完善成熟的税收理论,对于现代西方的税收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
西方最具有代表性的税收思想当属英国的经济学家威廉·配第通过其《赋税论》提出的“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分析了税收与国民财富、税收对于国家经济实力发展的重要性等关系,分析认为国家英国把地租拓展为赋税征收的税源,进而提出了“便利”、“公平”、“节省”的税收征收原则。
另一位英国著名的重商主义者霍布斯的《利维坦》著作,提出了“国家要综合军事权、司法权、课税权,充分保障公民个人私有财产的安全,通过合理规范的财富再分配进而推动社会效用的最大化,从而推动英国出现最大的社会福利。
”英国的亚当·斯密在其著作《国富论》中提出:
国家税收的主要来源是地租、利润、利息、工资等,税收征收要坚持便利、公平、确定、费用最少四原则。
亚当•斯密的赋税思想为资本主义国家制定科学的税收制度和发展税收政策奠定了理论基础。
约翰穆勒在亚当·斯密税收思想基础上进而发展,提出“政府没有税收将无法生存,国家可以利用税收对于社会财富和收入进行再分配,可以有效调控收入上出现的不平等,进而提出了税收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的分类法和区分标准。
凯恩斯认为政府要利用税收作为调控经济发展和增强国家干预的工具,他认为税收是一种刺激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国家要作为经济舵手,通过扩大政府投资,采取累进税为主的税制改革,通过税收政策增加社会就业及其推动经济发展,缩小社会贫富收入差距,征收高额遗产税,减少社会分配不公正现象。
凯恩斯的经济税收改革,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克服经济危机的有效政策,他主张通过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政策为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繁荣奠定了经济理论基础。
因此,凯恩斯被称作“资本主义救星”、“战后繁荣之父”等。
总之,西方国家的税收思想注重市场的调控,经济发展理论相对成熟,对我国现代税收理论的发展提供非常具有价值的参考。
中国要坚持兼容并蓄,弃其糟粕,取其精华的原则进行借鉴。
二、中西方赋税思想比较
(一)中西方赋税思想差异性原因分析
在中西方古代和近代赋税思想的发展过程中,在不同时期出现差异较大的原因很多,中西方税收文化的不同是造成巨大差异的最主要原因。
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主张都是重视人的发展,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对于国家治理过多关注人的作用,轻视法治的重要性,重视人治和伦理道德成为中国传统统治思想的核心。
与之相反的是,西方文化具有开放性和对外性,突出人与自然的对立,倡导人要战胜自然,注重人的个体自由和发展,主张法律保障,提出“天赋人权,人人平等”的主张。
在赋税征收方面,中国注重的是伦理纲常和道德在制度方面的实用,西方突出强调的是要体现人的自由平等和法律面前的人人平等。
这些差异性都导致中西赋税思想的发展不同。
(二)以十七世纪中西方传统赋税思想为例比较
十七世纪的中西方都处于政局不稳定,经济动荡的背景之下。
在这时期,中国已经产生资本主义萌芽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对财政税收起到促进作用;西方已经产生比较成熟的资本主义思想作为治税思想。
两者各自产生和发展的赋税思想都有各自的特点,既有通性,也有区别。
1王夫之的赋税思想
王夫之,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
下面就对他的财税思想进行相关的分析。
(1)赋税征收实行“按夫征税”制度。
王夫之不仅反对井田制,反对统治者和贵族特权进行土地兼并,并且认为国家土地是归民众私有的。
因此他主张赋税征收实行“按夫征税”制度。
总体来看,王夫之看到官府征收重税危及到百姓生活的问题,忽视了地主阶层的对底层百姓的伤害。
可以说,王夫之提出的主张是为了维护士大夫阶层的土地私有制而进行的。
(2)评价传统的赋税制度并提出改革主张。
①王夫之主张改革传统的赋役制度。
对封建地主的土地兼并问题,他认为该问题的责任在于政府的制度和法制规范的不到位,国家不应该采取行政手段进行抑制,相反应该采取经济手段进行抑制。
王夫之主张官府应该减轻百姓的赋税负担,严惩贪官污吏。
同时,对于赋税制度的改革,王夫之主张征税不应该按田征税,应该改为按照人头和按户征税,也就是税人而不税地。
②对于自耕地征收轻税,对于佃农土地征收重税。
对于自耕地和租佃地的区分标准是按照300亩为标准,百姓占有的土地数量不能超过300亩,就是自耕地,征收轻税;超出300亩的部分算作租佃地,要征收重税,王夫之的征税标准的主张,体现出其“税人不税地”的新看法。
王夫之赋税标准改革的主张体现了封建社会土地兼并和赋役制度的关系,提出了新的主张通过赋税制度改革来抑制土地兼并的做法,是具有开创意义的做法。
但是,王夫之是站在地主阶级立场上提出的赋税制度改革主张,这也反映了他的阶级局限性。
③改革赋税征缴手段,采用货币代征。
王夫之分析了用货币缴纳赋税的益处,便民利民。
④对于农业税的制度改革,王夫之提倡农商兼并,对于农户和商业实现普遍征收赋税的做法,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这种提法要比西方早了200多年。
⑤主张实行屯田制,王夫之分析了屯田制既可以减轻政府压力,减轻人民负担,又可以增加军队后勤补给。
总体来看,王夫之的赋税思想有多种,既有保守的封建思想部分,也有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的积极改革部分。
其中,最为突出的地方在于敢于倡导突破传统单一农业税思想,重视农商兼顾,轻赋利农和制法治税的赋税思想。
2.威廉·配第的赋税思想
在17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发展处于上升时期,威廉•配第的赋税思想体现了维护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主张。
威廉•配第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元老级创始人,他的赋税思想不仅在当时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对于当今的政治经济学也还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其所作《赋税论》至今还是当今经济学的必读著作。
(1)威廉·配第通过《赋税论》宣扬的是税收原则和税收制度建设理论,这对后世的影响很大。
作为应该古典政治经济学思想和重商主义者,威廉•配第的赋税思想体现出贸易保护主义的浓重色彩。
纵观威廉•配第赋税思想的发展过程来看,英国重商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思想主张是由威廉•配第提出,再经过亚当•斯密的完善,最后通过大卫李嘉图的丰富而最终完成。
这一个过程都倡导实行经济自由放任、自由竞争的发展政策,反对国家干预经济,提出了税收要转嫁和发展归宿的理论。
(2)威廉•配第的税收原则包括公平、节省以来还包括税基选择,提出反弹性的思想,还支持消费税制,可以体现公平原则,提高征收的科学性。
对于赋税的征收的来源,威廉·配第认为“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他认为土地和劳动是社会财富的主要来源,赋税征收的主要来源是土地的地租和因土地而派生的其它费用。
(3)威廉•配第认为地租是由于剩余劳动而产生的,属于赋税收入的最终来源。
威廉•配第认为税收和国家经济发展关系密切,国家赋税收入的多少和国民财富的增长呈现正比例关系。
如果对于商业活动和生产贸易活动增加征收人头税,就容易导致社会财富相对减少;如果将资金用于生产领域,就相对增加了社会财富。
威廉•配第也指出:
政府可以运用税收去调控和指导人们去创办新的生产事务,增加社会财富,尤其是对于社会公共财富的增加,同税收调控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4)威廉•配第批评了英国税收的弊端,提出了改进措施,提出了税收的原则:
公平、便利、节省三原则,并且在《赋税论》中指出:
人头税是基于人身的税制,并且分别论述了关税、什一税、人头税、国内消费税等。
(三)中西方赋税思想异同点
1.中西方赋税思想的相同点
中西方赋税思想在历史发展的漫漫长河中,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实践活动,都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也都进行不断的丰富和完善。
总体来看,中西方赋税思想有一定的相同性:
(1)征收赋税的公平主张。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提出了平均税收负担,缩小贫富差距的主张。
我国历代不乏主张公平征缴税收的思想家,比如:
明朝海瑞就倡导贫者征收轻税,富者征收重税,按赋税能力征收税收。
唐朝实行“两税法”,主张贫富分开的征收标准,贫者少交,富者多交,统一税制,能够有效的保障了国家的税制收入稳定。
与中国公平赋税思想类似的,在西方有:
威廉•配第、亚当•斯密、霍布斯都认为税负平等是制定征收税制的第一原则,如何实现税制的公平公正是赋税思想家的重要标志。
(2)无为而治与放任自由发展。
中国古代道家主张政府要无为而治,反对政府过多干预经济,强调经济活动按照其自然规律进行。
西方也主张经济活动要自由,反对政府干预经济发展。
英国的亚当•斯密通过《国富论》指出:
市场发展可以通过一只看不见的手进行自我调节,促进社会利益的维护和发展。
他反对政府干预经济过度。
(3)中国传统重农抑商思想和西方重农思想一脉相承。
中国自从商鞅变法开始就始终坚持重农抑商的政策,始终坚持农业是国家经济发展之根本,商业是末,处于牟利,要加以限制,以防止本末倒置,农业是本,才能够保障农业的生产稳定,才可以保障农业的基础性地位。
18世纪在西方出现的重农学派也主张要重视农业的地位和基础性作用,认为:
农业是国家财富的唯一来源和社会其他收入的来源基础,要倡导大力发展农业,这种主张同中国的农本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4)政府干预和扩大就业的主张。
中国的管仲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提出通过国家政府增加奢侈开支,促进贫民阶层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为更多的人创造就业的机会,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也可以促进商业的活跃发展,这其实体现的是通过政府干预扩大公共事业性建设促进就业的做法。
西方倡导政府干预的最为代表性的就是英国的经济学家凯恩斯,他反对自由放任,首次提出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认为政府可以通过扩大公共投资,扩大内需进而推动经济和就业的发展。
中西方对于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和就业机会的提供上,存在很大的相通性。
2.中西方赋税思想的不同点
由于经济发展环境和政治主张的不同,中西方在赋税思想发展方面也存在诸多的不同点。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人治与法治的不同。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推崇治国安邦、礼仪天下,讲究人治。
中国儒家推崇仁义政治,重视人治,轻视法治,法律显得苍白无力,在赋税制度方面,这种人治思想严重挫伤纳税人的积极性,中国赋税制度存在税收的随意性。
同中国不同的是,在西方国家中,一直就推崇个人自由,重视法律制度建设,纳税人依法纳税是天经地义的事,治税和纳税是要按照法律规定执行,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臣民等级和公民平等的不同。
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一直宣扬统治者与臣民存在等级差别观念,不是平等的关系,纳税的赋税制度被看做是统治者进行封建剥削的工具,不是平等的纳税关系。
在西方国家,自从自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确定后,公民平等意识增强,伴随着资产阶级民主自由的改革和变革,公民平等观念意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此时,公民的纳税成了公民与政府间的平等交换行为。
(3)权利义务是否对等的不同。
在中国,一直以来,宣扬的是纳税是社会成员应该尽的义务,而忽视对于纳税人应该享受的权利,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一直以来处于不对称的境地,不利于调动公民纳税的积极性。
在西方认为:
公民纳税是可以获得公共产品而进行支付的价格,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时对等的,税务机关要尊重维护纳税人享有的权利,政府和纳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合作关系,是平等的。
三、中西方传统赋税思想对税制改革的借鉴意义
(一)重视赋税人性化改革,推动经济发展
纵观中西方赋税思想的发展过程,从中可以看出中西方赋税思想都重视以人为本,关注民众作为纳税人个体的主动性,突出强调国家对于纳税人的服务意识,重视对于赋税制度改革的人性化的改革。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来看,中国的税收制度改革要重视借鉴中西方赋税思想的先进经验,突出强调人性化的改革,关注纳税人的权利义务的平等性。
税务部门要帮助纳税人依法纳税,政府可以利用宏观指导帮助企业提供信息服务,充分调动纳税人的积极性。
国家要为纳税人提供方便、人性化的改革服务,可以减少纳税人的纳税时间成本
(二)加强赋税法律制度建设,依法纳税
借鉴中西方赋税思想的比较,可以看到依法纳税,加强赋税法律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中西方赋税思想可以有效的从制度上进而保障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的统一,进而推动国家和纳税人之间的关系调整。
通过加强赋税法律制度建设,国家可以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建设社会主义税收制度的法律制度,才可以从法律制度上维护纳税人的权益,进而可以有效打击偷税漏税行为,树立税收制度的威严性。
通过对赋税制度的宣传和以德治税的教育,可以提高纳税人的纳税意识和税收修养提供有利的保障。
在税收的社会信用制度完善方面,要注重对于公民的道德教化和法律的宣传为主,以法律的威慑为辅。
(三)关注民生,与时俱进改革税收制度
中西方赋税思想中都注重调和政府和纳税人的关系,力促二者的和谐发展。
今天,中国社会主义税收制度的发展,要强调关注民生的发展,强调为国为民,突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通过不断地与时俱进地发展税收制度,实现社会主义税收制度的和谐发展,征税和缴纳赋税的和谐统一。
从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纳税制度来看,要多关注民生,从纳税公民和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
通过适当减轻纳税人的税赋,科学发展我国传统的“富国强民”思想,让我国社会主义税收制度确实发挥其调动公民生产积极性的作用,才能在实践上真正建设好我国的和谐社会。
(四)加强赋税征收信息化建设,推动赋税制度改革
当前,我国的税收制度的发展,要重视国家对于税收制度信息的宏观把握。
从整体上,通过政府对于国家经济发展中的税收信息的掌控,为企业和公民提供科学及时的税收信息服务。
通过建立税务信息化发展,为纳税人提供税款合理的支出,切实做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社会主义税收服务,增强公民和企业纳税的积极性。
加强赋税征收信息化建设,推动赋税制度改革,也可以提高我国税收征管的质量和发展效率,加强赋税征收信息化建设进而推动我国税务信息化建设,减少税收制度建设中的信息不对称,增强对于税源监管。
通过税务信息化建设,也可以推动国家的税收稽查的机制建设的科学性。
(五)吸收传统赋税文化精髓,优化和完善我国税收制度
科学借鉴中西方赋税思想文化的优秀部分,在优化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税收制度的过程中,要注重吸收传统赋税思想文化的精髓,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关注赋税制度以人为本,坚持与时俱进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