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沟 四单元.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7507890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葡萄沟 四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葡萄沟 四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葡萄沟 四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葡萄沟 四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葡萄沟 四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葡萄沟 四单元.docx

《葡萄沟 四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葡萄沟 四单元.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葡萄沟 四单元.docx

葡萄沟四单元

《葡萄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认识本课的1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茂密、展开、五光十色、热情好客”等词语的意思,并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4、锻炼学生的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5、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过程和方法:

教给学生通过观察朗读、交流讨论、合作学习等,来理解课文的内容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了解葡萄沟是个好地方,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的1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体会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难点

准确理解第二自然段中的词句,并感悟蕴含其中的情感。

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

几串葡萄、录音机、一盘葡萄干、画笔等。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播放音乐《咱们新疆好地方》。

我知道同学们都十分喜爱音乐,今天就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仔细听音乐,想一想这是什么地方的歌曲?

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一起唱。

2、师:

这是什么地方的歌曲?

(新疆)想不想到新疆旅游?

3、师:

让我们随着刚才轻盈、欢快的歌曲走进新疆的葡萄沟,出示课题:

葡萄沟。

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1、听课文朗读录音,要求学生听准字音。

2、自读课文,把生字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3、检查认识生字词情况。

4、检查读课文情况,指导读正确、流利。

三、理解课文。

(一)学习第一段。

1、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一想你都读懂了什么?

2、读后指生汇报。

3、指导感情朗读。

(二)学习第二段。

1、师:

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思考:

从这段中你感受到葡萄沟好在什么地方?

2、请同桌互相说说——根据说的内容边读边讲解。

3、师:

葡萄有很多颜色,请在书上把描写颜色的词语用“——”勾出来。

指导学生用你自己神奇的画笔把葡萄涂上你喜爱的颜色,涂好后自己把它挂在“凉棚”上,我们来比一比,看谁先涂好。

4、这么多颜色,真美!

书上用了一个词语来形容它,谁能把它找出来?

(五光十色)我们来读一读这个词语。

葡萄这么美,我们再把这句话读一读。

5、葡萄沟里的葡萄不但很多、很美,连老乡也非常好客,大家把这句话找出来,我们请一个同学来读。

6、读得真不错,假如你是一位游客,热情的老乡会对你怎么说?

看看课文的插图,闭上眼睛想一想。

(这时播放轻音乐)生回答,师给予鼓励。

7、维吾尔族老乡这样好客,让我们再夸一夸葡萄沟吧!

(三)学习第三段。

1、葡萄沟真美,葡萄还有另外一种用途,可以制成……?

(葡萄干)师出示葡萄干。

大家来尝尝,葡萄干是什么样的味道?

想不想知道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

2、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3、读得真不错,下面我请一位同学来读,其余同学看电视,注意观察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

4、现在请同学们互相说说,请加上“先、接着、再、后”等表示顺序的词语。

5、说得真好,那么这里生产的葡萄干究竟怎么样呢?

(鲜、甜)我们再把这句话读一读,怎样才能读出“甜”的感觉?

6、读得很好,把鲜、甜的感觉都读出来了,下面谁愿意做葡萄干的推销员,用生动的话语来打动每位顾客?

7、让我们再夸一夸葡萄沟吧!

(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四、感情升华。

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这里水果多、葡萄美、人热情、葡萄干是那么有名,现在让我们用自己的话夸一夸葡萄沟吧!

最后带着这样的感觉再读一读全文,相信你们的感受又不相同!

五、拓展延伸。

假如你是一位导游,你打算怎样向游客介绍葡萄沟呢?

(分组讨论,下节课交流。

六、课外作业。

(可自选)

1、搜集有关新疆的资料。

2、想象晾房的样子和结构,向大家作简单介绍。

第二课时

教学准备:

投影仪、挂图;各种颜色的葡萄、葡萄干;课件等。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有关葡萄沟的资料。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教师播放葡萄沟美景的课件。

2、看完这段录像,能说说你此时的感受吗?

(学生充分地谈自己的感受)

3、(过渡)正如同学们所说,作者也认为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这节课我们就跟随作者一起到葡萄沟做客去。

教师板书课题:

葡萄沟。

4、齐读课题。

二、自主读文,自学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边读课文边运用已掌握的方法自主识字。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3、用抽读的方式检查生字。

4、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边读边画出能体现出葡萄沟是个好地方的句子,遇到困难可以查找自己手中的资料或通过反复读文、联系上下文来解决。

5、同桌交流学习所得。

(要求学生把找到的句子和不懂的问题,跟小组的同学读一读、讲一讲,讨论讨论。

三、合作探究,交流学习。

1、学生汇报交流学习所得。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梳理出本课的问题和学习重点。

2、师生共同确定学习目标。

3、分段学习课文。

(围绕学生提出的问题在学习中重点解决)

(1)自读第一段。

①先让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再引导学生说出葡萄沟在什么地方、出产什么水果,最惹人喜爱的就是葡萄。

②指导朗读:

听了同学们的介绍,看来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那谁能让老师从你的朗读中感受到葡萄沟的确是个盛产水果的好地方。

(2)感悟第二自然段。

①学生自读课文,想一想葡萄沟美在什么地方?

画出有关语句。

②学生汇报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出示有关句子。

可重点解决:

A、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

(结合图片理解“梯田”的样子。

体会葡萄的种植量是很大的。

B、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结合重点词“茂密、展开、一个个、凉棚”,让学生体会葡萄树枝叶生长得多而茂盛的样子。

谁能让老师和同学们从你的朗读中感受到枝叶的茂盛!

C、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学生能说出“一大串一大串”写出了葡萄结得多,“五光十色”写出葡萄颜色非常美。

出示比较句子:

“到了秋季,葡萄挂在绿叶底下,美丽极了。

”你更喜欢哪个句子?

为什么?

指导朗读:

多么诱人的果实、多么艳丽的色彩呀!

同学们,你们喜欢葡萄沟的葡萄吗?

把你对葡萄的喜爱读出来,好吗?

D、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教师随时引导学生体会葡萄沟不仅景色美、葡萄甜,而且那里的人更好!

(3)研读第三自然段。

①出示“晾房”的全景,说说晾房的特点。

②让学生理解“晾房”是利用流动的热空气,蒸发了葡萄的水分,制成葡萄干的。

(这部分主要让学生了解葡萄干的制作过程就可以了。

③葡萄干的特点:

这里生产的葡萄干颜色鲜、味道甜,非常有名。

(读:

把葡萄干的特点读给所有人听。

老师听说,以前有一些外国人来葡萄沟考察,对这种天然晾制葡萄干的办法大为惊奇,于是就到处拜师求教,回去后也学着用这种方法晾制葡萄干,结果都失败了,因为他们那里没有吐鲁番干热多风的独特的自然条件。

只有我们中国吐鲁番的葡萄沟才能制作出这么好吃的葡萄干。

听到这个消息,你有什么想法?

(4)齐读第四自然段。

葡萄沟不但盛产水果,而且这里出产的葡萄干也久负盛名,再加上热情好客的老乡,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让我们来一起夸一夸葡萄沟吧!

(齐读课文最后一句话)

四、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学生交流本课学习收获。

2、小组合作策划广告。

师:

同学们学到这么多关于葡萄沟的知识,真了不起。

那么你们能不能用学到的知识为葡萄沟的葡萄、葡萄干策划一则广告呢?

可以用说、演、画画等你喜欢的形式来表达,在小组内研究研究。

五、成果展示。

同学们真有创造力,想出了这么多好点子,老师相信有了你们的广告,葡萄沟一定会蜚声中外的。

现在我国正在进行西部开发,新疆在西部大开发的进程中,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仅是新疆,在西部还有许许多多的地方都在日新月异的改变着,你们想去美丽的西北看看吗?

课后你们可以上网去了解我国神秘而古老的西北地区,然后我们开一个“我看大西北”的班会,好吗?

 

《小镇的早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认识本课的1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自学课文,了解小镇的早晨恬静、热闹、紧张的特点,感受蚕乡小镇在改革开放春风的沐浴下欣欣向荣的气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质疑问难、合作探究、敢于创新的语文能力,养成自能读书的良好习惯,在读中学会体会作者对小镇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1、运用综合识字方法认识1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在读书中体会作者对小镇的喜爱之情,理解小镇早晨的恬静。

教学难点

理解“小镇的早晨为什么既是恬静的又是热闹的;既是紧张的又是美丽的。

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

录像片、实物投影仪、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播放江南水乡早晨的风光片,学生欣赏。

2、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3、这节课老师带大家到江南小镇去看一看、听一听,一起去领略水乡小镇的早晨,满足你的愿望。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小镇的早晨》。

5、课题质疑:

看了课题,你猜这篇课文会写什么?

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领略课文内容。

1、教师配音范读课文。

2、你觉得小镇怎么样?

有什么特点?

学生谈听读后的感受。

3、愿意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吗?

那就读一读吧!

你们觉得怎么读好呢?

给自己提提要求。

4、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随时指导学生的读书习惯,发现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5、出示学生朗读中遇到困难的词语,鼓励学生教一教,读一读。

6、通过读书,你还了解到了什么?

学生谈出自己读书的收获。

(过渡)大家不仅学会了许多生字词,还了解到小镇的早晨是安静的、又是热闹的,还是忙碌的。

接下来就让我们随着木船的橹声,走进小镇安静的早晨,去听一听,看一看。

三、自读自悟,体会感情。

1、播放课件,学生欣赏。

(被悠闲的摇橹声唤醒的小镇早晨独有的恬静情景。

2、默读课文,想想作者从哪几方面把小镇早晨的恬静写具体的?

3、再轻声读这一段,你认为哪些词句写得好?

圈圈划划,写上简单的批注,并有感情地读一读。

(结合语文天地中的“读一读,注意加点的词语”指导学生感情朗读,体会小镇早晨的恬静和作者的喜爱。

4、集体交流重点句:

(1)淡淡的霞光下,宽宽的河面闪烁着片片银鳞;河水静得透明,犹如一条碧绿的带子,静静地穿过小镇。

(2)两座拱形石桥遥遥相对,坐落在小镇的两头,不时有一叶叶小舟从半月型的桥洞中悄悄钻出来,又在河上轻轻飘过。

5、配乐朗读,学生展开想象:

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副怎样的画面?

6、引导背诵。

(1)小镇以河成街,桥街相连,依河筑屋,古色古香,呈现出一派古朴明洁的幽静,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

这么美的画面,我们给它配上解说词好吗?

(2)你想用什么办法背诵?

(3)用你喜欢的方法背诵。

(学生自由练背)

(4)指名看课件解说。

四、合作研读,开拓思维。

1、刚才,我们在河边细细领略了小镇早晨恬静的景象,如果我们到街边去看看,又会见到什么样子的景象呢?

2、用同样的方法四人小组讨论探究第三、四自然段。

(1)研读一:

作者怎样把小镇早晨的热闹和紧张写具体的?

你认为哪些词句写得好?

(2)研读二:

怎样读出小镇早晨的热闹和紧张?

3、有感情地练读你最喜欢的句子。

4、师生配乐合作朗读:

同学们刚才游览了小镇的早晨,淡淡的霞光,净得透明的小河,热闹的街市,忙碌的人群,都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多美的小镇的早晨!

让我们配上优美的音乐来表达对小镇的赞美之情吧。

女生读第二自然段,男生读第三自然段,老师读每段的第一句话。

五、延伸课外,拓展创新。

1、除了课文所描绘的江南小镇,你还知道我国还有哪些水乡小镇?

请收集有关资料,收集的资料可以编写成小报,也可以画一幅水乡风景图等。

2、你能想象一下小镇的未来吗?

将来你会为我们的小镇做些什么呢?

3、把课文中喜欢的词语或者句子摘抄在你的笔记本中,并试着用它说。

第二课时

教学准备:

录像、小黑板、课件、几首不同风格的音乐。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自主认读生字。

1、初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

(1)学生自读。

边读边画生字。

(2)汇报自己初读课文的情况。

教师集中出示生字。

2、引导学生介绍自己的识字途径,强化生活识字方法。

(1)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认识的字。

(2)归结识字的途径。

3、鼓励学生争当“小老师”,带领、抽查同学认读生字,并且鼓励“小老师”对“学生”的认读情况作即使评价。

4、识写结合,建议学生有选择地抄写生字。

二、整体感知课文,领悟课文内容。

1、整体练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

(学生轻轻读一读文章,难读的地方反反复复多读几遍,把文章读通读顺,读好了再坐下。

所以,教师要切实保证时间,不能走过场。

2、观看录像,美读课文第一段。

(1)教师范读,故意读的平淡。

(2)学生对教师进行评价。

(3)学生领读、或者范读第一段。

(4)播放录像,让学生倾听真实的摇橹声,再读第一段。

(5)读后评价,引导学生领会“悠闲”与“紧张”的不同。

再读第一段。

三、围绕“安静”,美读第二自然段。

1、看画面,想句子,帮助学生感性理解课文。

2、先概括,后分散,引导学生研读“安静”。

(1)引导学生找出总起句“小镇的早晨是安静的”和中心词“安静”。

(2)围绕“安静”引读课文。

边读边找出体现安静的语句。

(3)学生汇报自己的个性体验,教师随机出示有关的句子进行研读。

概括总结出,小镇的早晨是“恬静”的。

(过渡)是啊,除了“安静”以外,还包含着一点美,一份悠闲,一丝温柔,或许还有其他一些说不清道不明顶感受。

就让我们带着这些感受来读一读这篇文章吧。

3、放几首风格不同的音乐,让学生选择那一首更符合“恬静”的特点。

4、配乐朗读。

然后试着背诵。

四、以“拍摄风光片”为切入点,研读课文第三段。

1、教师布置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请你以导演的身份参加讨论。

讨论内容:

场景演员道具台词

注意:

讨论的过程中多问一个为什么。

2、师生分别以导演助手和导演的身份进行现场交流。

五、布置课外作业

1、搜集有关江南水乡的资料,欣赏江南古镇的美景。

2、观察家乡的一处美景,写一写它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