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比10吊钩桥式起重机小车运行机构计算书.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75058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294.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50比10吊钩桥式起重机小车运行机构计算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50比10吊钩桥式起重机小车运行机构计算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50比10吊钩桥式起重机小车运行机构计算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50比10吊钩桥式起重机小车运行机构计算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50比10吊钩桥式起重机小车运行机构计算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50比10吊钩桥式起重机小车运行机构计算书.docx

《50比10吊钩桥式起重机小车运行机构计算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0比10吊钩桥式起重机小车运行机构计算书.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50比10吊钩桥式起重机小车运行机构计算书.docx

50比10吊钩桥式起重机小车运行机构计算书

优秀设计

 

50/10吨吊钩桥式起重机

计算书

 

一、小车部分

2、小车运行机构计算

 

编号:

GJS—1.2

技术科

设计计算说明书

第1页

共25页

50/10吨吊钩桥式起重机小车运行机构计算书目录

说明

一、电动机的选择

1、小车运行总静阻力计算

2、电动机轴上静阻力矩及静功率计算

3、选定电动机和减速机速比确定

4、总飞轮矩的计算

5、电动机起动时间计算

6、平均起动加速度计算

7、电动机功率按发热条件的校核

8、起动时附着安全系数的校验

二、减速机选择

1、耐久计算载荷的确定

2、减速机输入功率的计算

3、减速机一端从动轴的最大承载力矩

三、制动器选择

1、容许制动减速度的确定

2、空载制动不打滑的制动轴上所需的总制动力矩

3、化到制动轴上的空载运行静阻力矩

4、制动器制动力矩的计算

5、空载制动的最小制动路

6、满载制动减速度

技术科

设计计算说明书

第2页

共25页

7、满载制动制动路

四:

齿轮联轴器的选择

1、电机联轴器计算力距

2、传动轴上齿轮联轴器计算力矩

五、传动轴计算

1、强度计算

2、扭转耐久性安全系数的计算

六、行轮计算

1、行轮相当载荷的确定

2、容许局部挤压应力

3、轮缘点接触时局部挤压应力的校验

附:

计算表表1—表13

技术科

设计计算说明书

第3页

共25页

说明

1、计算范围:

本计算按我厂已生产的吊钩桥式起重机(载重量5—50/10吨)

小车运行机构技术性能进行核算。

机构情况见小车运行机构简图(图1)

工作制度:

中级

工作条件:

室内:

常温及典型的工作负菏情况

2、计算方法:

为便于计算,比较和消除重复的说明起见,将5—50/10吨小车列在一个计算表上用同法算出。

[在各章,公式及数据的直上方用[]表示参考资料号码]计算时将各计算表中的已知参数代入相应计算公式,便得出表列的计算结果。

3、计算参考资料及号码

⑴起重机机构和起重机运输机械零件的计算(57年版)全苏起重运输机器制造科学研究所编。

⑵起重机机构和起重运输机械零件的计算(59年俄文版)全苏起重运输机器制造科学研究所编。

⑶通用桥式起重机

⑷起重机设计手册

⑸电动桥式起重机设计技术条件

技术科

设计计算说明书

第4页

共25页

4、小车运行机构简图:

顺号

名称

数量

1

减速机

1

2

电机联轴器

1

3

电动机

1

4

制动器

1

5

齿轮联轴器

4

6

主动车轮

2

7

轴承箱

4

8

传动轴

2

技术科

设计计算说明书

第5页

共25页

一、电动机的选择:

(1)

1、小车运行总静阻力W总静计算

算式:

W总静=R缘W摩(kg)

式中:

K缘—行轮凸缘对钢机头部摩擦阻力系数

取K缘=2.5

W摩=(G车+Gn)(kg)

——小车满载摩擦阻力

G车——小车重量(kg)

Gn——额定起重量(t)

D行轮——行轮直径(cm)

d——行轮轴径(cm)

μ——行轮滚动摩擦力臂(cm)

(1)书(表17)[1]化简为表1表1

D行轮

25

35

40

50

μ

0.04

0.05

0.06

0.06

 

f——行轮轴承摩擦系数,据[1](表18)[1]

取f=0.02

2、电动机轴上静阻力矩M静及静动率N静计算:

算式:

小车满载时:

;或

小车空载时:

技术科

设计计算说明书

第6页

共25页

式中:

η——机构效率

取η=0.9

n电(r/min),V车(m/min)及i——初步设计时初步选择的电动机转数,小车行走速度及机构传动比(由电动机至车轮间)

W总静(kg),D行轮(m)、G车(kg)及Q载(kg)——仝前

3、选定电动机和减速机速比确定。

⑴由电动样本查出电动机的型号,功率P额(kw)、转数n电(r/min)及最大力矩倍数Ψ

⑵计算电动机额定转矩M额

式中D行轮(m)及V车(m/min)——仝前

4、机构总飞轮矩换算到电动机轴上的值GD总2

算式:

小车满载时:

小车空载时:

式中:

——位于电动机轴上的电动机转子,联轴器,制动轮等飞轮矩之和

GD2电——电动机转子飞轮矩(kgm2)

GD2联——电机联轴器飞轮矩(kgm2)

技术科

设计计算说明书

第7页

共25页

GD2制——制动轮飞轮矩(kg.m2)

Q载(kg),G车(kg),V车(m/min),η电(r/min)及η——仝前

5、电动机起动时间t起计算

算式:

小车满载时:

小车空载时:

式中:

t相对——由负荷率α负及电动机最大起动力矩M起而查得的相对起动时间。

直此有三种情况:

⑴t相对(满、最小)——满载全压起动时的相对起动时间,

据由图2查得

⑵t相对(满正常)——满载正常起动时间的相对起动时间

据由图2查得

⑶t相对(空最小)——空载全压起动时的相对起动时间,

据由图2查得

GD2总(满)(kg.m2)、GD2总(空)(kg.m2)、n电(转/分)、M额(kg.m2)

M静(空)(kg.m)、M静(满)(kg.m)及ψ——仝前

图2为⑴书(图111)⑴的放大图

技术科

设计计算说明书

第8页

共25页

α

6、平均起动加速度α平的计算:

算式:

式中:

V车(m/min)及t起(t)——仝前

α平的三和值为:

α平(空最大)>α平(满最大)>α平(满正常)

技术科

设计计算说明书

第9页

共25页

7、电动机功率按发热条件的校核:

由于电动机的实际工况难以具体确定因此发热校核用求出电动机在

JC=25%时,所需的当量额定功率N25值来校核。

即确定的电动机在

JC=25%时之名牌功率P额>N25时为通过。

算式:

N25=K类型r当.N静(满)(kw)

式中:

K类型——工作类型系数,按表2查得(参书

(1)241页)

K类型=0.75表2

工作类型

轻型

中型

重型

K类型

0.5

0.75

1.0

N静(满)(kw)——仝前

r当——起动情况对当量功率影响的系数。

按起动时间与运转工序的平均时间之比值t平均比值及机构类型由

(1)书图119)查得

图3是将(图119)简化后所得。

在t平均比值=0.2(查表93[1]得)时,在此查得γ当=1.125。

技术科

设计计算说明书

第10页

共25页

8、起动时附着安全系数K附的校验

校对小车空载全压起动对的不利条件下的K附值:

算式:

式中:

G主动轮压(空)——空载时小车主动轮压对轨道的总压力,[可用满载时主动轮压减去由载重引起的主动轮压得到](kg)

f附着——行轮与钢轨的附着系数,对于室内工作没有潮气情形取

f附着=0.25

a——行轮总数,对于Gn=5-50吨的小车运行机构为a=4

b——空轮的行轮总数。

对于Gn5-50吨的小车运行机构为b=2

——小车空载运行阻力(kg)

G车(kg)、f(=0.02)、d(cm)、D行轮(cm)、K缘(=2.5)及

μ(cm)——仝前

将上列各值代入算式后得出:

算式(简化):

技术科

设计计算说明书

第11页

共25页

二、减速机选择:

(1)

1、耐久计算栽荷P计算的确定

算式:

P计算=W总静+W动(kg)

式中:

W动=α平(满载)(kg)

——小车满载起重机时的惯性力,考虑正常起动状态即最大起动力矩为额定力矩的2-2.5倍的情况

W总静(kg)、G车(kg)及Gn(kg)——仝前

Q平(满正常)——最大起动力矩=2-2.5倍时的平均起动加速度(m/t2),在此Q平(满载)相当于Q平(满载、正常)

2、减速机输入功率N输入的计算:

算式:

式中:

η(0.9')及V车(m/min)——仝前

根据算出的N输入,减速机速比i及运动型式来确定减速机型号。

3、减速机一端从动轴的最大承载力矩M最大(承载)

算式:

M最大(承载)=

M最大(承载)≤M最大(容许)为通过。

式中:

G总主动轮压——小车满载时主动行轮承受的总压力(kg)

G最大主动轮压——主动轮压中的最大主动轮压(kg)

M最大(容许)——所选定的减速机府端从动轴可以承受的最大容许扭转力矩(kg.m)。

由所选定的减速机参数表申查得。

M额(kg.m)、ψ、i及η(=0.95)——仝前

技术科

设计计算说明书

第12页

共25页

三、制动器的选择:

[1]

制动时要避免行轮在钢轨上的滑移现象产生,因此要选择适当的减速度,并按空载情形下进行制动力矩的计算和选择制动器。

1、容许制动减速度j减的确定:

对于不同情形下的j减值按(表25)[1]选取。

对f附着=0.15

的情形下的荐用容许减速度j减值为j减=0.55(m/min)

2、空载制动不打滑时制动轴上所需的总制动力矩M总制动

算式:

式中:

∑GD2转=1.15GD2高(kgm2)

——换算到制动轴上(在此为电动机轴)的机构旋转质量的总飞轮矩

η制——制动轴转数,在此为电动机转数()

即η制=η电,G车(kg)、D行轮(厘米)、g=961(cm/t2)、i

V车(m/min)、η(=0.9)及j减(m/t2)(仝前)

3、化到制动轴上的空载运行(K缘=1)静阻力矩M空(静制)

算式:

M空(静制)=M静(空)

式中:

M静(空)(kg.m)、η(=0.9)及K缘(=2.5)—仝前

技术科

设计计算说明书

第13页

共25页

4、制动器制动力矩M制动器的计算:

算式:

M制动器=M总制动——M空(静制)(kg.m)

按计算所得M制动器值选择制动器

5、空载制动的最小制动路S最小的计算

算式:

S最小=

式中:

V车(m/min)及j减(m/t2)——仝前

6、满载制动(在制动力距M制动器不变时)减速度j减(满):

算式:

式中:

M总制动(kg.m)、i、η(=0.9)、D行轮(m)、Q载(kg)

G车(kg)、∑GD2转(kg.m2)、η制()及

V车(m/min)——仝前

7、满载制动(M制动器不变时)的制动路S(满):

算式:

式中:

V车(m/min)及j减(满)——仝前

技术科

设计计算说明书

第14页

共25页

四、齿轮联轴器的选择:

电机联轴器及传动轴齿轮联轴器(机构简图中顺号2及5)均按齿轮联轴器最大容许扭矩M容许,大于计算力矩M计算来选择。

1、电机联轴器计算力矩M计算(电):

算式:

M计算(电)=K重要ψM额≤M容许(电)

式中:

K重要——重要程度系数,查(表174)选取,在此取

K重要=1.2

M容许(电)——选定的马达联轴器最大容许扭矩(kg.m)

ψ及M额(kg.m)——仝前

若M计算(电)LK重要M制动器则选择联轴器算式为:

K重要M制动器≤M容许(电)(kg.m)

2、转动轴上齿轮联轴器计算力矩计算(转)

算式:

M计算(转)=K重要ψ、M额、i、η

式中:

K重要(=1.2)、ψ、M额(kg.m)、i、η(=0.95)G总主动轮压(kg)

及G最大主动轮压(kg)——仝前

M容许(转)——选定的传动轴上的齿轮联轴器的最大容许扭矩(kg.m)

若M计算(马)LK重要M制动器,则选择联轴器算式为:

K重要M制动器i、η≤M容许(传)(kg.m)

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