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人口的数量变化》精品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7494884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人口的数量变化》精品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人口的数量变化》精品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人口的数量变化》精品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人口的数量变化》精品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人口的数量变化》精品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人口的数量变化》精品教案.docx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人口的数量变化》精品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人口的数量变化》精品教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人口的数量变化》精品教案.docx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人口的数量变化》精品教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人口的数量变化》精品教案

《人口的数量变化》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人口及人口问题是人与环境关系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是一切人文地理学习内容的核心.教材安排在必修2的第一章第一节,对其他章节的学习起到铺垫作用并将渗透到各个方面的内容.“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的课标要求部分教材没有相应的单独章节内容,都分散揉到第一第二章中,需要去分析挖掘教材.

二、学情分析

人口及人口问题的基本知识,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中的地理课及生物课中都已经学过。

高中地理的学习是把义务教育阶段的感受型为主的学习上升到理性层面.

人口问题与实际生活联系十分密切,也是普遍被关注的问题.高中学生具备一定的调查研究、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但缺乏对地理问题深层次的探究能力,开放性思维能力及解决地理实际问题能力。

虽然在初中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因不同学生的基础知识差异较大,且还不能形成知识结构,需合作学习,并培养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人口自然增长的决定因素、时间差异和空间差异。

2、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含义、类型并能理解其转变的原因及时空分布。

3、理解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4、掌握地理曲线统计图和柱状统计图的读图方法与绘图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分析,让学生归纳不同时期人口增长的特征和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理解相应国家不同的人口政策。

2、借助图表、案例等的分析和讨论,并通过绘制图表,让学生归纳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及差异,引导学生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转变进行深入地分析。

3、结合调查分析,利用乡土地理进一步理解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可持续发展观,初步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

2、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理解。

3、关注家乡的人口问题,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

1、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

2、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和转变原因及分布特点。

五、教学难点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及其原因。

六、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比较法、调查研究法、案例分析法、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七、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八、课时安排

2课时

九、教学过程:

第1课时人口的自然增长

教学环节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说明

导入新课

投影课本“图1.1世界60亿人口日”和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张维庆为中国第13亿小公民颁发证书图片,让学生思考:

为什么这两个孩子的出生备受社会关注?

思考回答问题。

图片导入使学生感受到当今人口问题的严峻形势。

板书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探究活动

自学讨论

由世界第60亿人口及我国第13亿人口的诞生,说明人口的数量变化已受到全社会的关注。

人口的数量变化在时间上是不均匀的。

通过读“图1.210万年以来的人口增长”及“图1.3100年来世界人口的增长”观察人口数量的时间变化特点,讨论完成读图思考题。

学生在分析不同时期人口数量增长快慢的同时应说出判断的依据。

(人口增长的快慢主要看曲线的坡度大小,但要注意为什么工业革命后比农业革命期间的人口增长要快,是由于图1.2的坐标单位间隔是不均匀的。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

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到底取决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这是因为生产力发展引起的自然、社会和经济的变化,决定了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

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如何从类似人口增长曲线图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并分析影响人口增长产生时间差异的原因(通过展示不同时期人们生产、生活的图片来得出原因)。

归纳资料

提取信息

展示课件材料让学生明确自然增长与自然增长率的关系,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

完成课本P3“活动”题,注意人口的增长除了与人口自然增长率有关外还与什么有关。

学生总结:

人口自然增长率反映的是人口自然增长速度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人口数量的自然增长=人口基数×人口自然增长率

(教师或学生纠正、补充)

通过课本第三页“活动”,学生可得出人口的自然增长不仅与人口自然增长率有关,而且还与人口基数有关。

承转

就整个世界而言,人口的自然增长在不同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那么在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国家或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特点是否相同呢?

学生:

有。

问题探究

引导学生读“图1.41950—2005年各大洲和地区人口数量的增长”,让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1)到1950年止,各大洲按人口数量由多到少的排序是

(2)2005年,各大洲按人口由多到少的排序是?

(3)2005年与1950年相比,人口增长数量由多到少的排序是?

(4)由此可见,世界人口数量的增长主要来自哪些大洲?

(5)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它们属于哪一类国家?

(6)欧、北美、大洋洲的发达国家目前人口数量的增长又表现出怎样的特点呢?

1.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拉丁美洲、大洋洲。

2.亚、非、欧、拉、北美、大洋洲

3.亚、非、拉、欧、北美、大洋洲

4.亚非拉

5.发展中国家

6.增长较缓慢

培养学生通过演算归纳和概括知识的能力。

注意引导学生学会地理统计图的分析方法。

探究讨论

点评指导

阅读P4“图1.5世界部分国家人口政策”的资料及课本内容讨论思考:

为什么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数量增长出现地区不平衡呢?

为实现人口与环境、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共同目的,各国家〈地区〉能否采取相同的人口政策及措施?

为什么?

通过课本P5“阅读”,进一步验证人口增长在空间上的差异。

再通过了解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的趋势,引导学生分析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出现的人口问题及解决对策,从而得出正确的人口发展观。

1.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

原因:

经济、文化教育、生育观念;人口问题:

人口老龄化导致养老负担重、劳动力不足;

对策:

鼓励生育,接纳移民。

2.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

原因:

政治、经济、医疗水平;

人口问题:

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环境恶化、资源不足;

对策:

计划生育。

学生在讨论分析不同地区人口增长快慢的同时应说出判断的依据。

(从人口增长统计图来看人口增长的快慢应该看人口增长的倍数,而不是看人口增长的绝对数量。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应明确人口的自然增长与自然增长率及人口基数的关系,以及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

并通过人口曲线图及统计图来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的时空特点。

还要能够探讨分析影响人口自然增长产生时空差异的因素有哪些?

第2课时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教学环节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说明

导入新课

《人口的数量变化》这节课从时空两个角度阐述人口的发展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协调、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第一部分人口的自然增长,第二部分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其中第一部分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第二部分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的基础,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是人口自然增长特点的进一步具体化。

学生从教材的整体上把握教材前后两部分的关系。

承前启后

理清脉络

板书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探究活动

自学讨论

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共同构成人口增长模式。

依据不同历史阶段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可以划分为原始型、传统型和现代型。

通过读“图1.6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比较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

(老师板图)

学生阅读板图及课本图1.6分析总结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原始型——人口增长缓慢

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传统型——人口增长迅速

C、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现代型——人口增长缓慢

重点让学生把握读图方法,从出生率、死亡率的变化把握各种增长模式的特点。

注意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来分析。

静态:

各种模式的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

动态:

原始型逐步发展成传统型主要是由于死亡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传统型逐步发展成现代型主要是由于出生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问题导学

分析探究

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分析思考回答:

1.人口增长类型的转变从哪个指标的变化开始?

原因是什么?

2.发达国家主要属于哪种类型?

为什么?

3.发展中国家为什么大多没有实现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4.世界人口从总体看属于哪种增长模式?

1.让学生读图分析讨论,明确人口增长模式转变是从死亡率的下降开始的,并从生产力的提高、物质资源的保证,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等方面来理解。

2.引导学生从生产力水平高、经济发达、医疗卫生条件、文化教育、生育思想观念等方面来理解。

3.引导学生从生产力水平、经济实力、文化观念和政策等方面理解。

4.从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承转

不同历史时期同一个国家会有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但相同的历史时期,工业革命后,尤其二战后,由于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发展水平发展差异等原因,不同国家也有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

材料分析

归纳总结

通过课件(附表1)分析不同地区人口增长模式的空间差异。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附表2)

培养学生在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分析归纳的能力。

探究讨论

点评指导

结合“案例1芬兰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及课本P7“活动”,综合分析得出人口增长模式的历史发展过程及影响人口增长模式发生转变的因素。

通过所学知识具体分析芬兰人口增长模式的历史发展过程及影响人口增长模式发生转变的因素。

对所学知识的迁移和灵活运用的能力。

课堂小结

本节我们通过对“图1.6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进行分析比较,获得对各种人口增长模式特点的认识,并分析了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在世界上的分布情况。

在分析各种人口增长模式特点的过程中,注意联系不同的区域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特征等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进而综合分析区域发展与不同人口增长模式分布之间的相互关系。

十、板书设计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十一、教学反思

本节课按照课标的要求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了选择和补充,做到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教法上充分使用案例教学,课堂上注重启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对问题先进行讨论,并在教师的引导下一步一步得出结论,发挥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在分析中国人口增长案例的时候,注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如负增长现象、80年代的生育小高峰等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探究。

如分析完案例后再回到教材看一下芬兰这一案例,效果更佳。

人口模型这一案例以班级为例,虽然例子本身数据较夸张,但很好地调动了课堂气氛,最后用广州老龄化的材料进行补充,让学生得到了较深刻的认识。

十二、巩固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