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谏与止谤阅读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475214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纳谏与止谤阅读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纳谏与止谤阅读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纳谏与止谤阅读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纳谏与止谤阅读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纳谏与止谤阅读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纳谏与止谤阅读答案.docx

《纳谏与止谤阅读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纳谏与止谤阅读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纳谏与止谤阅读答案.docx

纳谏与止谤阅读答案

纳谏与止谤阅读答案

【篇一:

2009年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语文】

pclass=txt>试卷类型:

a

说明:

一、本试卷共8页,为选择题。

包括七道大题32道小题,共120分。

其中前三道大题(20个小题)

二、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按照“注意事项”的规定答题。

所有试题均需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作答无效,三、做选择题时,如需改动,请用橡皮将原选涂答案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

四、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与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i(每小题2分,共24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贻笑大方挚妇将雏名附其实仓惶出逃

b.礼尚往来欢渡春节睡毗必报自渐形秽

c.滥竿充数腾挪跌宕炯然不同踌躇满志

d.长篇累牍游刃有余别出心裁汗牛充栋

3.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人类和现在的类人猿有着共同的祖先,都是从已经灭绝的古猿_而成的。

②实践证明,市场作用发挥比较的地方,经济活力就比较强,发展比较好。

③他奋起直追,近来对外国文学的研究,足以令同行们_。

a.演变充足形势侧目b.演化充足形势刮目

c.演化充分态势刮目d.演变充分态势侧目

4.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昨天下午,我们有幸观看了锦绣中华图片展览,真有如坐春风的感觉。

....

b.高县长说:

“全县就你一个人当上了全国劳模,无论怎么说也是凤毛麟角了!

.....c.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

d.虽然没有名角亲自传授指点,但他长年在戏园子里做事,耳稀早挚,各种戏路子都熟悉了。

5.加在下面一段话口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王淑芬:

他报怨了大半天了!

可是报怨得对口当着他,我不便直说口对你,我可得说实话口咱们得添人!

a.。

;,b.!

,。

c.!

;:

d.。

,。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小学课业负担过重是长期以来困惑我们基础教育的顽症。

b通过读《纳谏与止谤》,使我受益匪浅。

c.谁能否认《三国演义》不是一部好的文学著作呢?

d.经过大家的帮助,他的学习态度和成绩比以前提高多了。

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去年春天,某校的4名中学生突然离家出走,这可急坏了家长和老师。

_,最后只好求助于公安机关。

a.尽管四处奔波,却始终不见孩子们的踪影

b.他们四处奔波,孩子们的踪影却始终不见

c.尽管四处奔波,孩子们的踪影却始终不见

d.他们四处奔波,却始终不见孩子们的踪影

8.对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迷迷檬朦的雨.使得雨巷宛如一位蒙上面纱的少女。

②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③苏比站定了不动,两手插在口袋里,对着铜纽扣直笑.

④月光如流水一般,睁静地泻在这一片“}子和花上.

a.比喻夸张借代比喻

b,比喻比喻借代比喻

c.拟人夸张拟人借喻

d.比喻拟人借喻拟人

9.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战国策》是记载战国时期游说之士的策谋、言论、事迹的史料汇编。

b.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列宁曾称他为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c.被称为唐宋八大家的作家有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苏轼、苏洵、苏辙。

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130篇,分为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个部分.

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的意思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a.我闻琵琶己叹息b.率辜子邑人来此绝境....

c.今其地方千里d.凄凄不似向前声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1一12题。

浪淘沙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袭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

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11.对这首词中的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意阑珊”表面是指春意凋残,实际上是表达逝者如斯,时不再来的感叹。

b.“五更寒”既指自然气候的寒冷,也比喻作者内心悲哀凄凉。

c.“梦里不知身是客”表面是写梦境,实际是写梦醒后的情况。

只有梦醒,才知道自己是以客人的身份居住于此。

d.“无限江山”是指词人的国家南唐江山。

12.对这首词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词从景写起,由景到情,将梦境与现实、欢乐与悲伤交织在一起,抒发了亡国的悲哀之情。

b.词中塑造了一个离开家园、一梦醒来无限辛酸的游子形象。

全词都运用了描写的手法,把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d.诗中运用白描、比喻、对比等手法。

语言清新,富有感染力。

二、单项选择Ⅱ(每小颐2分,共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一16皿.

手机病毒

手机病毒是一种以手机为攻击目标的电脑病毒.它以手机为感染对象,以手机网络计算机网络为平台,通过病毒短信等形式,对手机进行攻击,从而造成手机异常.世界例手机病毒“vbs?

timofonica"。

2006年6月发现于西班牙。

该病毒会通过运营商的移动系统向任意用户发送辱骂短信。

总的来说,手机病毒通过三种途径进行攻击造成危害。

一是攻击手机本身系统,影响其正常服务。

这是手机病毒目前的主要攻击方式,主要以“病毒短信”的方式发起攻击。

用户在网站上注册了带有病毒程序的短信服务,会收到由乱码组成的病毒短信,并无法对短信进行操作。

因为任何操作都会导致关机等异常情况。

二是通过信息传播感染其他手机,对主机造成破坏。

“卡比尔”病毒就属于这种

类型。

“卡比尔”病毒能通过手机的蓝牙设备传播,使染毒的蓝牙手机通过无线方式搜索并传染其他蓝牙手机。

病毒发作时,手机屏幕上会显示“caribe一v刀29a,,字样,中毒手机的电池将很快被耗尽,蓝牙功能丧失.

三是攻击和控制“网关”,向手机发送垃圾信息,致使网络运行瘫痪。

“网关”是网络间的联系纽带。

如果手机病毒编写者能找到手机网络中的网关漏洞,编写病毒攻击网关,一旦攻击成功,将对手机网络造成影响,使手机的所有服务都不能正常工作。

由于缺乏系统统计,手机遭受病毒攻击的程度还难以做到比较准确的量化.但世界范围内不断出现零星报道。

金山反病毒中心的数据显示,国内针对手机的破坏程序和病毒呈上升趋势。

随着具备上网功能的智能手机增多,给黑客传播手机病毒提供了更为方便的渠道。

美国加特纳公司分析家帕斯卡托里预测,未来手机病毒问题的严重程度有可能与今天传统电脑病毒问题相当。

研究人员曾在实验室中进行过模拟,以评估手机病毒可能造成的危害.实验显示?

通过手机号码薄发信息,可以使病毒大批量复制.病毒有可能使XX的用户获取他人手机密码或访问存储在手机中的重要数据信息。

黑客还有可能利用病毒实现对手机的操纵,任意拨打电话或发送信息。

此外.病毒还有可能删除手机中的全部内容,或将每次通话都进行录音。

有专家认为,由于手机涉及个人隐私,手机病毒在信息安全方面的危害将超过电脑病毒。

13.下列对“手机病毒”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手机病毒是一种基于手机网络和计算机网络为平台的专门攻击手机的电脑病毒。

b.牛机病毒可以通过手机传播.主要通过短信的形式感染手机。

c.手机病毒通过短信感染手机,形式是乱码的有病毒的短信,通常不可操作。

d.手机病毒可以通过手机运曾商的移动系统向同型号的手机发送辱骂短信.

14、下列对手机病毒“卡比尔”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卡比尔”是世界上首例手机病毒,是由卡比尔发现的。

b.用户在网站注册带“卡比尔”病毒的短信服务,“卡比尔”就会通过蓝牙手机传播病毒。

c.手机感染“卡比尔”病毒后,手机短信显示“vbs.下mofonlca,蓝牙功能丧失。

d.“卡比尔”可以感染手机的蓝牙设备,并能通过无线方式搜索传染其他蓝牙手机。

15、下列对文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手机病毒可以使手机异常,不能享受正常服务。

b.“网关”是手机网络与计算机网络联系的纽带,攻击“网关”可以造成网络瘫痪。

c.具备上网功能的手机是手机病毒先攻击的对象,给黑客提供了方便的渠道。

d.XX的用户运用手机病毒能够获取他人手机密码或者访问他人手机储存的信息,从而侵犯手机用户的利益。

16、下列关于文章内容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尽管手机的使用需要在通讯网络上运行,但是与电脑病毒相比,手机病毒不容易传播。

b.许多事例证明,和许多电脑病毒不一样的是,手机病毒是没有办法防治的,因为手机没有办法安装杀毒软件。

c.目前,从数量上看,全球手机超过了电脑。

不久的将来,手机病毒造成的危害也有可能与今天传统电脑病毒问题相当。

d.手机用户防止手机病毒较好的办法是打开来历不明的短信,然后直接删除。

三、单项选择Ⅲ(每小题2分,共8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7一20题。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

“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17.对下列句中加点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既望:

农历十六..

b.纵一苇之所如一苇:

苇叶..

c.望兮天一方美人:

这里指美丽的女子.

d.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缕:

烟气上升

18.下列各项加点字与例句中加点字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簇妇.

a.孔子师郯子、长苌弘、师襄、老聃.

b.(邹忌)朝服衣冠,窥镜.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d.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19.下列与例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封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求人可使报秦者

d.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20.对上面文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自然段交待了作者被贬黄州后,由于忧郁烦闷而游赤壁,内心充满了哀怨之情。

b第一自然段开头一句交待了游览的时间、地点和人物。

c.第一自然段主要描写秋夜泛舟赤壁所看到的美景及作者如登仙境般的美妙感受。

d.第一自然段主要写了泛舟之乐.第二段则从客的如泣如诉的润偏声中感到了悲凉,由乐转悲,情感发生了变化。

四、填空(每空1分,共6分)

21、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22、安得广厦千万间,,风雨不动安如山?

23、,只是近黄昏。

24、《警察与赞美诗》的作者是.他是国作家.

25、日志可分为日记和两种.

五、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本大题有2个小题,每个小题2分,共4分)

26.参照下面例句的结构,在横线上补写两个句子。

云从空中飘过,留下了丝丝春雨;,;,;鸽哨从天空响过,留下了声声欢韵。

27.把下面的三句话合井成一句话.词语可增减.但不能改变原意。

①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②我们要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

③我们要学习和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

六、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8-31题。

用心脏生活

我一直反对用成熟或幼稚之类的词汇来衡量一个人的进步程度,因为这是一种基于大众准则的理性判断,并不能涵盖一种更接近诗意的生存。

我20岁左右的时候,经常因为过于率真浪漫而在为人处事上发生事故。

所以便用

法国著名风景画家柯罗来抵挡别人对自己许多可笑举止的嘲笑。

因为那么伟大的柯罗,对社会常识依旧知之甚少,以致父母从不放心他一个人单独出门,他五十多岁了外出还必须向母亲请假。

柯罗的幼稚也许是因为他沉醉于对美的探索而忽略了对生活技能的演练,可以相信的是,他在画布上从不会迷路,并因此比那些成熟的人领略到了更多的人生辉煌。

还有另一种人的不成熟,是因为无法学会和适应流行的价值准则。

他们是时代的水土不服者,或者说,他们眼里根本就没有那些公共绿地上的栅栏,孤独的身影骄傲地掠过人群的尖叫和愤怒。

曾读过一个故事:

一个欧洲商人在太平洋的一座小岛上发现一个老者手编的草帽很漂亮,每只售价20比索。

商人想倒一些到欧洲去卖,便问老者:

如果一次买一万顶,每顶可以便宜多少?

老者却答:

每顶还要多加10比索,因为编一万顶相同的帽子会让我乏味而死。

我真是爱极了这个老人,他用近乎天籁的声音,对自以为是的商业法则说了一声不。

能列出的前辈还有许多。

他们飞行在芸芸众生的头顶,相似的身影重叠在一起,成为我的精神教父,鼓励我在森林之外长成独特的一棵树——不计后果地爱,绝不含糊地恨。

到了30岁还相信光荣与梦想。

有一种人,他取舍生活的主要依据不是得与失,甚至不是世俗意义上的对与错,人生指南里只有美与丑、泪水或者麻木之类的路标,他们不一定能抵达所谓的成功,但胸腔里永远装满了感动与幸福。

【篇二:

作文的拟题】

xt>【要点阐释】

拟制标题适用于没有规定文题的供料作文。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规定的缩写、扩写、改写、读后感和话题作文均属此类。

供料作文受到命题者的青睐和语文教师的重视,是因为它具有构思角度灵活,适用多种文体,与阅读紧密结合,可以避免区域性和猜题押题的特点。

供料作文中的拟制标题举足轻重,左右写作的成败。

“题好一半文”不无道理。

拟制标题如果要达到“不落俗套,准确、简明而生动,令人耳目一新,让阅卷者折服”的效果,就得掌握“命题要求、读解材料、拟制方法”三大要点。

其特点和能力的要求分述如下:

一.命题的要求

文章的标题大致可分为“既命题,又立意”和“只命题,不立意”两类。

前者如《身正不怕影子歪》,后者如《心中的歌》。

无论拟制哪种标题,除“新”的要求外,还有内容、形式和范围的要求。

1.内容的要求。

拟制的标题要准确,明文章体裁,明写作重点,明选材范围。

2.形式的要求。

拟制的标题要简练,或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或一个句子。

3.范围的要求。

拟制的标题外延要小,小才实在,小才集中,才能以小见大。

二、读解材料

供料作文的材料可谓纷繁之至。

从内容看,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从数量看,有单则的,也有多则的;从语言看,有文言的,也有白话的;从文体看,有记叙的,有议论的,也有说明的;从形式看,有文字的,也有图画的。

无论哪类材料,都要认真读解。

“读”是读懂读通,“解”是分析综合,两者有机结合,才能抓住材料的关键,揭示本质,明确题旨,达到正确拟制标题的目的。

1.读懂读通。

供料作文所提供的材料有两种,一种是提供了信息,设置了一定情景的“正材料”;一种是命题者根据正材料拟设了“要求”、“提示”、“注意”等内容的“副材料”。

尽管两种材料的性质不同,意义不同,但他们互相制约,互为作用。

只有先分读,后合读,才能产生理想的“读”的效果。

读正材料要通解文意,理解材料的中心和要点,判断材料内容的是非与好恶,慎思命题者提供材料的意图。

读副材料要把握命题、文章体裁、写作重点、选材范围、表达方式以及字数限制等要求。

然后把正副材料结合起来读,两相对照,辨析其异同,挖掘材料的核心所在。

2.分析综合。

分析综合就是对材料进行消化、吸收,多角度、全方位为我所用的思考过程。

分析材料的内涵,理解和掌握中心;分析材料特点,明确文体特征;分析材料背景,了解时代脉络;分析材料的命题要求,明确写作细则;分析语言特色,考虑表达方式。

在此基础上百川归海,综合正材料和副材料的联系,从整体上构建写作思路,为提炼观点作好准备。

特殊的供料作文——看图作文,其关键是识图。

发挥合理的想像,把画面的内容转化为头脑中的“文字材料”,亦按上述两个步骤“读解”即可。

1

三、拟制标题

1.记叙文的拟题。

(1)要素式。

这是记叙文常见的一种拟题方法。

用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分别拟题或综合拟题。

(2)顺序式。

以时间的推移或空间的转换拟题。

(3)线索式。

以事物发展的脉络拟题。

(4)象征式。

以具体事物表现某种特殊的意义拟题。

(5)修辞式。

运用拟人、比喻、对比、对偶、反问等修辞手法拟题。

2.议论文的拟题。

(1)论点型。

即用文章的论点做题目。

这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的好处在于能够使读者从标题上看出文章的观点。

这种方法从语言形式上讲可分为两种:

一是肯定判断式,一是否定判断式。

如《要全面看待事物》,《要从严于律己做起》、《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这是肯定判断式;否定判断的形式如《不要“求全责备”》、《看人不能只看缺点》等。

(2)论题型。

即标出文章论述的范围,不涉及作者的见解和主张,题目多为《谈XX》或《论XX)等。

比如有这样一则材料: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为挽救危局,抗击元军,在战斗中受伤被俘,在狱中的四年里,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岿然不动”,“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最后慷慨就义。

据此写议论文可拟题为《谈气节》。

不过,这类题目不如论点型题目鲜明醒目,所以能够拟出论点型题目的最好不用这种形式。

比如根据上面一则材料拟成论点型题目可为《民族气节不可丢》。

(3)关系型。

即表明文章论述几种观点或事物的关系的题目。

如《个人和集体》、《纳谏与止谤》、《自尊、自卑和自信》等。

比如下面一则材料:

东汉时有一少年叫陈蕃,独居一室而庭院龌龊不堪,他父亲的朋友薛勤见状批评说:

“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客?

”他回答说:

“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

”薛勤当即针锋相对地反问: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据此材料拟题,可拟为《扫一屋与扫天下》、《成大业与拘小节》等。

(4)成语名句型。

成语典故、名言警句之所以为人们所喜爱,是因为它们具有凝炼警策的特点,用它们做标题,可以达到一语中的的结果。

《战国策〃秦策》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与曾参同名的人杀了人,别人告诉曾参的母亲说:

“曾参杀人了。

”曾母说:

“我儿子不会杀人!

”她照旧织布。

一会儿又有人说。

“曾参杀人了!

”曾母还是照旧织布,不变常态,又过了一会儿,又一个人来告诉她说:

“曾参杀了人了!

”曾母于是害怕了,扔掉梭子跳墙逃走了。

据此可拟题为《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或《人言可畏》(成语)等。

上面提到的文天祥的材料,也可拟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2

(5)成语名句翻新型。

这种类型用于逆向思维作文,即如果你的观点与传统的看法不同,可拟翻新型题目。

比如这样一则材料:

战国时,齐王接受邹忌的讽谏,结果三年之后,“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唐朝时,太宗李世民接受魏征的直谏,形成了“贞观之治”的盛世。

据此可拟为《忠言顺耳岂不更好》(由成语“忠言逆耳”翻新)

(6)公式题。

这类题目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据“三个奥皮匠,胜过诸葛亮”的材料,可拟题为《0+0+0>l》;据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故事可拟题为《1+1+l=0》。

每天7小时内认真学习,坚持1小时体育锻炼,其学习效果远远大于8小时的学习效果,据此可拟题为《8—l>8》。

(7)告诫式。

这种题目与“观点式”有相同点,都揭示作者的观点,但常用“切莫”、“不”等否定词,意在告诫人们引以为戒的某种做法或想法。

(8)感想式。

最为常见的形式是“?

?

有感”“有感于、?

?

?

”在“感”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上触动作者产生种种感想的具体的人和事。

(9)延伸式。

题目标定了引发议论的“原始点”,文章议论的主要内容从这一“点”阐发开去,如“从?

?

说起”。

四.创新方法

除了以上常规方法外,拟题还需要尽量创新。

现介绍几种方法,供参考。

作文:

阅读下面一则寓言,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个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到了一个渡口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七个背囊。

渡船开出时风平浪静,说不清过了多久,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颠簸,险象环生。

艄公说:

“船小负载重,客官须丢弃一个背囊方可安度难关。

”看年轻人哪一个都舍不得丢,艄公又说:

“有弃有取,有失有得。

”年轻人思索了一会儿,把“诚信”抛进了水里。

寓言中“诚信”被抛弃了,它引发你想些什么呢?

请以“诚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等。

所写内容必须在“诚信”的范围之内。

注意:

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自选。

③题目自拟。

④不少于800字。

(一)名作改装类:

对中外文学名著书(篇)名、影视剧片名机智地加以改装,旧瓶装新酒,别出心裁,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如:

1.《新西游后记》(吴承恩《西游记》)

2.《阿Q新传》(鲁迅(阿Q正传》)

3.《诚信背囊——生命的双桅船》(舒婷双桅船》)

4.《道德苦旅》(余秋雨《文化苦旅》)

5.《“诚信”漂流记》(笛福《鲁滨逊漂流记》)

6.《是谁在赞美皇帝的新装》(安徒生《皇帝的新装》)

3

7.《诚信旧事》(电影《城南旧事》)

8.《寻找诚信的世界》(电影《寻找回来的世界》)

9.《新编葫芦七兄弟》(动画片《葫芦兄弟》)

10.《诚信无价》(电视剧《情义无价》)

(二)术语嫁接类:

把各行业、各学科、各领域的专用术语巧妙地5队标题,兼容并蓄,别开生面。

如:

1.《拍卖“诚信”》(金融)

2.《吴良心病历》(医学)

3.《纯天然诚信口服液》(广告)

4.《审片点评》(影视)

5.《听课记录》(教育)

6.《对局》(棋牌)

7.《心灵的审判》(司法)

8.《诚信旅店》(旅游)

9.《奸商手册》(工商)

10.《心灵比色卡》(化学)

(三)佳句引(化)用类:

引用或化用诗文名句、流行歌曲、广告词、民间谚语,暗合旨趣、妙化无痕,富含文化底蕴。

如:

1.《似曾相识燕归来》(引用晏殊《浣溪沙》)

2.《言必信,行必果(引用《论语》)

3.《人间诚信今犹在》(化用李煜《虞美人》)

4.《衣带渐宽终不悔,为诚销得人憔悴》(化用柳永《凤栖梧》)5.《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诚信满乾坤》(化用王冕《墨梅》)

6.《人世间有百媚千红,我独爱诚信这一种》(化用电视剧《霸王别姬》主题曲)

7.《诚信到永远》(化用海尔电器广告词)

8.《人无诚信不立》(化用古训)

9.《谎言不开花》(化用俗语)

(四)修辞妙用类:

妙用比喻、比拟等修辞方法,隐含理趣,发人深思,形象生动,出神入化。

如:

1《诚信如水》(比喻)

2.《诚信是奖》(比喻)

3.(诚信——走向成功的钥匙》(比喻)

4.《重构信任的天平》(比喻)

5:

《守住心灵的契约》(比喻)

6.《诚信,请别走开》(拟人)

7.《“诚信’喊冤》(拟人)

8.《是你带我飞》(比拟)

9.《患者吴诚信的就诊报告》(谐音双关)

10.《如果我走了,你还会爱我吗?

》(拟人、设问)

4

(五)另辟蹊径类:

另有一些“鲜活”的标题,立意大胆新颖,表达不拘一格,充满着思辨的色彩,跳跃着智慧的火花。

这类标题我们无法从写法上给以归类,姑且命之以“另蹊径类”。

如:

1.《守住“诚信”的底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自我管理与提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