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学第10章煤制化学品与高碳物料详解.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474801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63.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化学第10章煤制化学品与高碳物料详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煤化学第10章煤制化学品与高碳物料详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煤化学第10章煤制化学品与高碳物料详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煤化学第10章煤制化学品与高碳物料详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煤化学第10章煤制化学品与高碳物料详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煤化学第10章煤制化学品与高碳物料详解.docx

《煤化学第10章煤制化学品与高碳物料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化学第10章煤制化学品与高碳物料详解.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煤化学第10章煤制化学品与高碳物料详解.docx

煤化学第10章煤制化学品与高碳物料详解

10煤制化学品与高碳物料

目录

10煤制化学品与高碳物料1

10.1煤液体与煤制高聚物1

10.2煤制塑料4

10.3煤制洁净燃料5

10.3.1水煤浆5

10.3.2超纯煤6

10.4煤制高碳物料6

10.4.1煤沥青基炭纤维7

10.4.2中间相炭微珠9

10.5煤制活性材料10

10.5.1煤制活性炭10

10.5.2煤制炭分子筛12

煤炭不仅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而且也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和高炭物料的重要原料。

90年代以来,随着"洁净空气法"的实施及环保呼声与压力的不断高涨,促进了“洁净燃料”的研究与应用,以便减少煤灰尘、SOx、NOx和CO2等污染物的排放。

而将煤炭这种复杂的碳氢化合物转化为洁净的二次能源及非燃料利用,是煤的高效利用和减轻煤炭对环境污染的最佳途径。

1993年9月在美国匹兹堡召开了第10届国际煤炭会议,大会惟一的发言题目是,煤作为化工原料的进展与前景。

这预示着人们对煤认识观念的转变和近年来煤作为由燃料到原料和材料的深层次开发和进展。

利用煤的芳烃结构、高碳含量和多孔性,由煤及煤液制取高附加值的特殊制品和高碳材料:

诸如由煤制取芳烃单体,合成芳香工程塑料,高温耐热塑料,液晶高聚物,功能高聚物,碳/碳复合材料,炭纤维及其他炭素材料。

这些高性能、高附加值的新产品将给煤炭利用带来历史性的转折、希望与机遇,并且将形成煤化学学科的新分支。

本章主要介绍煤液与煤制高聚物,煤制塑料,煤制洁净燃料,煤制高碳物科与活性材料。

10.1煤液体与煤制高聚物

广义上,煤通过不同加工工艺转化所得的液态产物都可称为煤液体。

煤液包括煤的加氢液化所得的液态产物,煤在不同温度和条件下热解所得的焦油,煤抽提的抽出物,煤在氧化、卤化、解聚、水解、烷基化等过程所得的液态产物。

而作为煤的液化方法,一般认为包括:

(1)除碳,煤的热解和溶剂萃取法,使碳残留在热解或辈取残渣中;

(2)加氢液化,包括直接或间接加氢和加或不加催化剂的加氢液化方法;(3)间接液化,煤先气化得煤气,再用F-T或其他合成法制得液态产物。

本节重点讨论煤的直接加氢液化所得煤液体及其加工利用前景。

由煤转化为煤液体需要加氢、裂解和脱灰。

因为烟煤的H/C原子比约为0.8,而油类的H/C原子比为1.7~1.8(见表7-5)。

煤的主体是高分子聚合物的混合物,因此要先热解生成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自由基"碎片",再在供氢条件下与氢结合而稳定。

煤的加氢液化反应是非常复杂的,其中有热解、脱氢、脱烷基、结构单元间的桥断裂、脱硫、脱水以及可能性较小的开环反应等,煤加氢的主要化学反应可参见7.4.1.l。

由于煤加氢液化的煤种、温度、压力、氢源和催化剂等不同,因此所得液化产物的数量和性质也有很大的不同。

对于不同的液化目的,也可适当调整各种条件,以求得到不同的期望产物。

几种典型的加氢液化方法见表7-6。

每一种煤液化过程都会产生含有几百种化合物的复杂的煤液混合物,为便于分类研究,可按煤液在不同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加以分类。

一般可将煤液分为溶于戊烷或己烷的油类;溶于苯或甲苯、不溶于己烷的沥青烯;溶于吡啶、不溶于苯或己烷的前沥青烯。

研究表明,煤的液化过程是分段进行的,如图7-8所示。

前沥青烯是重质煤液化产物,杂原子含量较高,含有数量相当大的酚羟基形式存在的氧。

大部分煤液属于油类和沥青烯类。

油类是希望得到的经质液化产物,除少量树脂外,油类可以蒸馏,它主要由两类化含物组成:

约80%的烃类,由石蜡烃和芳香烃两部分构成;约20%的富含酚类和杂环的化合物。

沥青烯类似于石油沥青质的重质煤液化产物,主要是杂原子含量较大的芳烃。

它具有一些酸-碱结构,可用色谱法将其分为中性、酸性和碱性部分:

酸性组分大多是酚类的衍生物;碱性组分大多是杂环、醚氧和吡啶的衍生物。

因为沥青烯的酸性和碱性官能团很多,极性很强。

所以对煤液的粘度影响很大,一般粘度随沥青烯的含量成指数关系增大。

煤液的杂原子含量很高:

硫含量的范围是0.05%~2.5%,一般为0.3%~0.7%,硫大部分以苯并噻吩和二苯并噻吩衍生物的形态存在,可能比较均匀的分布在整个煤液中,但是高沸点组分中有浓度较高的倾向;氮含量的范围为0.2%~2.0%,典型值是0.9%~1.1%,杂原子氮可以以咔唑、喹啉、氮杂菲、氮杂芘和氮杂萤蒽等存在;氧含量的范围是1.5%~7·0%以上,取决于煤种与加工工艺,典型的氧含量为4%~5%,它的存在主要影响加氢时的氢耗量。

煤液体作为化工原料或洁净燃料均希望主要是低硫、低氮的油类,而不希望是沥青烯和前沥青烯。

为此,作为煤液体提质的第一步就是苛刻的催化加氢,以除去大部分硫、氮等条原子,并将重而粘稠的粗煤液转化为较轻的可蒸馏的液体,即将沥青烯基本转化为油类。

氮、硫等条原子必须在转化为燃料之前将其除掉,否则高氮、硫的燃料在燃烧时造成高NO,和高SO,的排放。

降低硫含量比降低氮含量容易得多,甚至一些不使用外加催化剂的煤转化过程,也能脱去大部分有机硫以及大部分氧和无机硫;但大部分氮则留在煤液中。

加氢催化剂往往也是有效的加氢脱硫催化剂。

例如:

但加氢催化剂并不是有效的加氢脱氮催化剂。

煤液体所含的碱性含氮化合物都是对催化剂毒性很强的物质,精制前必须将其除掉。

煤液体是个富含芳烃的物料,大约含有70%的芳烃。

煤液体的基本构成是1~4环芳烃和酚类等的混合物,这是石油与天然气所不具备的。

例如:

(1)某烟煤在480℃、13.8MPa进行加氢裂解,所得200~370℃的中性油中,芳烃含量为65%(体积),其汽油组成中芳烃含量为86%(体积),其中苯含量为40.4%(体积,下同),其中甲苯14.8%,二甲苯19.4%,丁苯11.3%,说明此煤液经过萃取和脱烷基后生产BTX(苯、甲苯、二甲苯)和各种纯芳烃是可能的。

(2)山东究州北宿矿第16层煤用脱晶蒽油为初始溶剂,以铁、硫作催化剂和助催化剂,温度为450℃,压力为250Pa,加氢液化后煤的转化率达93%(daf),油收率66%(daf),氢耗4.5%,油品的族组成分析:

其中一环芳烃17.49%,二环芳烃13.79%,三环芳烃4.76%,四环芳烃5,18%,芴族5,92%,饱和物与极性化合物分别占14.92%和37.76%。

过去,对煤液化的研究几乎一致的想法是生产合成液体燃料。

然而,由煤液化生产液体燃料在经济上一时无法与石油匹敌。

实际上由于煤衍生物的芳烃恃性,由煤液可以生产出具有竞争力的化学制品的原料。

问题的关键是产品的分离,如果能找到先进的分离方法,将为高值芳香单体和煤基化学制品的研究与开发作出重大贡献。

从发展看,近代具有芳香结构的工程高聚物必须依靠煤的衍生物作为原料。

例如煤的芳香大分子结构提供了生成芳香竣酸的起始原料:

"西方"研究公司开发了一种新工艺,在乙酸钾与水存在的情况下,对烟煤进行氧化,经系列反应可得收率为34%的对苯二酸,而对苯二酸是芳香高聚物(塑料)的重要单体。

近年研究与开发的新型高聚材料,其研究重点已由脂肪酸的高聚物转向链上带有芳环,以及从有苯环的转向带有萘环及联苯环的高聚物。

因为高聚物骨架中具有芳烃及加长主链,使大分子更具刚性,其强度比钢铁还强几倍,另一方面是,主链结构引入可挠性小、空间障碍大的芳核基团后提高了高聚材料的玻璃化温度。

主链的热稳定性和刚性,由于高键能的大分子基团的引入而大为提高。

聚酯、聚酰胺类高聚物的主链引入芳环结构后,提高了高聚物的熔点。

例如聚酯的熔点为267C,而聚对羟基苯甲酸的熔点则大于450C,分解温度也相应提高。

新近开发的高温耐热高聚物主链中都含有芳环,这必将使芳烃化合物的需求量大为增长,它们包括许多一环到四环的芳香化合物。

目前,全世界合成的芳香高聚物的消耗量约为70Mt/年其中塑料约为56%,纤维约为18%,合成橡胶约为11%,其他是涂料和粘结剂。

这些芳香高聚物和工程塑料都可以从煤及煤液衍生物的单体合成而制得,它们按其不同功能与用途大体上分为下列四大类。

(1)通用芳香工程高聚物。

主要有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PET),聚丁烯对苯二甲酸酯(PBT),聚乙烯萘酯(PEN),聚芳基化合物(PAR),聚碳酸酯(PC)·,聚二甲基氧化苯(PPO),聚砜(PS)和聚二乙醚酮(PEEK)等。

二甲苯是PET和PBT的重要单体,PET聚酯的强度、韧性好,耐磨,可制造轮胎、齿轮、建筑构件。

还可制胶卷、磁带,特别是软饮料瓶等;PBT有优良的热性质和机械性质,其制品可而140C,耐冲击、抗变形,是坚固的工程塑料,并可加工成高聚物合金。

PET和PBT是热门的工程塑料,其年增长率超过10%。

(2)高温耐热塑料。

主要有聚酰亚胺(PI),聚亚胺砜(PIS),聚苯并咪唑(PBI)和聚酯(E-101)等。

PI可耐400C高温,在宇航、电子、核动力和汽车工业中广泛应用。

如各种密封件、轴承、齿轮、活塞、刹车与制动装置等。

它是由苯均四酸二酐和二(4-胺基苯)醚合成制得,每公斤单价超过l00美元。

PBI高温纤维可耐火焰,可用作生产安全手套和宇航服等,其重要单体有对一羟基苯甲酸等,售价可达3~4.50美元/kg。

(3)液晶高聚物(LCP)。

它是指某些高聚物在熔融状态或溶液状态是液态晶体。

它有很高的强度,在宇航、电子、运输等领域代替金属与陶瓷。

LCP可制成现代最轻的18层增强纤维防弹内衣。

几种液晶高聚物分子中都含有苯环和联苯环,其重要单体有对、对'一二苯酚,对一轻基苯甲酸及苯二甲酸等。

(4)功能高聚物。

主要有高聚膜材料,离子交换树脂和膜材料,光导高聚物和缩聚多核芳香树脂等。

它们主要应用在工业上气、液混合物的分离及生物和医药部门:

如纯化水,淡化水,血液分离,人造心脏、肾、心肺肌等。

其单体有苯乙烯、苯二乙烯、萘、对苯酚等。

上述四大类芳香高聚物和工程塑料,其重要单体许多在煤液或煤焦油中可以通过分离而获得。

也可通过超临界萃取和先进的煤的液化方法,对其产品使用催化转化以及新的预处理方法和反应过程转化生产出各种重要的合成芳香高聚物的芳香单体。

另一种方法是直接对煤分子进行适当的剪裁,切割和分离而直接获得。

因为近代煤化学已能详尽地提供煤结构中芳环的类型,取代基的特定数目和位置,氢化芳烃和脂肪族碳的特性等。

这对选择解聚方法、催化裂解过程及机理很有帮助,只要选择好适当的催化剂和反应条件,完全有可能将煤直接转化成化学制剂。

如选择低煤化度煤有可能直接获得苯系、萘系、酚系、邻苯二酚系等化学制剂;也可通过温和氧化制取大量苯羧酸;某些煤中存在较多、较长链的脂肪族单元,也可剪断这些链段,回收脂肪族为原料的有用产品。

10.2煤制塑料

用煤作为原料,可以通过间接或直接的方法制取塑料。

间接法是先将煤裂解、气化或加氢液化变成小分子的气体或液体,然后通过分离、合成、聚合制成塑料。

这一类方法上节已叙述,本市主要介绍用煤直接制取塑料的有关原理与方法。

褐煤、残殖煤、腐泥煤和低煤化度烟煤(特别是稳定组分含量高的,中含有大量的易熔组分,它们可能是高塑性的腐殖酸或沥青质,也可能是低煤化度煤镜质组中被束缚在大分子网络相结构中、由较小分子所组成的流动相。

煤的易熔组分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可以塑化形成煤的粘结组分,它们可以粘结和混凝煤中或外加的不熔的惰性物质,热成型冷却后,可得到具有一定强度和技术性能的塑料制品。

为了增加煤的粘结组分和降低热压成型的温度,一般在煤中都加入某些添加剂,改良剂或改质剂。

此外,也可对煤进行轻度氧化、氯化或硝化等预处理,以增加煤中所含官能团的比例,达到促进煤分子的簇连作用而有利于塑性成型。

用于增加煤中粘结组分的添加剂有多官能团的多元醇、醛、芳基二烯以及杂环化合物等,这些添加剂可能对煤有某种软化作用,或者它们有将煤分子簇连起来的作用,同时它们的官能团可通过缩聚而脱落。

如果同时添加缩聚剂,则可以促进这种缩聚作用。

某些聚合物和弹性材料可以作为煤制塑料的改良剂,它们有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丙烯禽睛、天然橡胶和丁二烯聚合物等。

这些改良剂在煤制塑料的加压和热处理过程中,不但本身具有粘结作用,并且它们还可以和煤颗粒发生反应而产生粘合作用。

近年,还研究与开发了在适宜条件下将煤直接改性的单一或复合改质剂,这些改质剂对煤的改性原理是基于高分子共混工艺原理和改质剂与煤中低键能键断裂所产生的自由基的化学反应。

高分子共混是高分子学科较新的领域,它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高分子材料在剪切力和温度的作用下相混合。

此时,两种材料相互分子扩散,最后形成两种分子材料各自独立的相和两相之间的界面层。

界面层除不同组分之间的物理作用外,还可能发生有限的化学反应,形成具有界面层复相结构的新物质,从而改变了共混物的性能,有可能形成性能更为优异的新材料。

煤制塑料的生产过程一般包括:

将煤干燥并磨细到小于0.1mm;在煤粉中均匀添加约30%的聚合物和弹性材料;在一定温度下混炼、反应后再在模子中加热、加压成型而得到各种形状的制品。

用煤制得的塑料具有木材的一般性质,可以锯、钉、钻,用车床加工。

也可用粘结剂粘结,其表面可以镶饰和涂漆,但煤制塑料本身不能着色。

煤制塑料制品主要有瓦片、板石等建筑用材和农用管材、缸、桶、盆、勺等容器。

近年,北京煤化所等开发了一种煤制塑料的新工艺。

该工艺利用硝化褐煤为原料,部分代替苯酚,生产出在热性能及电性能方面优于同类工业酚醛塑料的煤制酚醛塑料。

这是一个降低酚醛塑料生产成本并提高褐煤附加值的、具有工业化前景的方法。

10.3煤制洁净燃料

洁净煤技术的燃烧前处理的目的是为了将煤制成洁净燃料,以减少燃烧产生的污染。

煤制洁净燃料广义上应包括:

洗选脱灰、脱硫的洗精煤,型煤,水煤浆和超纯煤等。

本节主要介绍水煤浆与超纯煤。

10.3.1水煤浆

煤水混合物coalwatermixture,缩写CWM,又称水煤浆和煤水燃料

定义——水和一定粒度的煤混合成稳定的高浓度可泵送、雾化的浆状燃料。

属于以煤代油的洁净流体燃料。

一般由62%~70%的煤粉,29%~37%的水及约1%的化学添加剂,经过一定的加工工艺而制得。

基本性质:

水煤浆具有良好的流动性;水煤浆的热值相当于燃料油的一半。

着火温度低(约比同种煤低100℃);燃烧稳定与完全,热效率高达98%以上。

烟气中的SO2、NOx、烟尘排放量和排烟黑度等均明显低于燃油时的排放量,并低于环保要求的排放标准。

用途:

水煤浆可在工业锅炉、电站锅炉和工业窑炉中作为油或气的代用燃料,也可在德士古气化炉中代原料造气,生产合成氨。

此外,水煤浆还可远距离管道运输,缓解铁路运输的紧张状况。

水煤浆质量表征:

浓度、表观粘度、稳定性、流变性,煤浆灰分和热值等。

质量影响因素:

煤化度、煤的化学性质、表面性质、煤岩成分和煤中矿物质等

褐煤内在水分高,所得煤浆浓度低,不宜制浆。

低阶烟煤中,气煤、弱粘煤成浆性较好,其次是不粘煤和长焰煤。

主焦煤和瘦煤疏水性最好,成浆性也最好,但到无烟煤阶段成浆性有所降低。

我国气煤储量多,就地开发水煤浆代油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煤的亲水性越好,煤的成浆性越差。

孔隙度大、接触角小和丝炭含量高的煤种,所制煤浆粘度高,流动性差;煤化度不同、煤表面含氧官能团、O/C原子比和最高内在水分等不同,对水煤浆的流变性影响很大。

煤中矿物质对煤的成浆性影响显著,其中可溶性矿物和粘土类矿物降低煤的成浆性,但高密度矿物有助于获得高浓度煤浆。

煤的表面电动电位越高,越易制得高浓度水煤浆。

目前,我国已用气煤、弱粘煤.焦煤等煤种制备出优质水煤浆。

并根据我国媒质特点开发出不同煤种、不同水分、不同灰分和不同热值的水煤浆系列产品,例如:

低灰高浓度水煤浆,低灰中高浓度水煤浆,高庆中低浓度无添加剂水煤浆等。

关键技术——水煤浆中约1%的化学添加剂。

它是一种既亲水又亲煤的表面活性剂,其作用是降低水煤浆表观粘度,增加煤浆稳定性。

所选用的化学添加剂一般可分为三类:

(1)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2)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3)高分子化合物及无机盐类。

我国已开发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低成本、低污染腐殖酸类、木质素类、萘系和焦油系列水煤浆添加剂,并建成总能力为1500t/a的两座添加剂厂。

其中北京延庆添加剂厂生产能力为1000t/a,生产腐殖酸类、木质素类添加剂。

淮南添加剂厂生产能力为500t/a,生产萘系、焦油系列添加剂。

我国水煤浆的研究始于1982年,虽然开发起步较晚,但研究进展较快,制浆技术已达国际水平。

目前我国已有六个制浆厂,总生产能力达lMt/a,其中1/4供出口,并建成三个水煤浆实验研究中心和一批示范应用工程。

在水煤浆的制备技术、储运技术和燃烧技术都取得重大进展,已全面进入商业示范阶段。

我国除自行设计与扩建制浆厂外,还引进了瑞典与日本的制浆生产线。

10.3.2超纯煤

超纯煤(Ultra-CleanCoal)

——煤炭经物理或化学方法深度脱灰后,其灰分含量<1%~0.3%的超低灰煤。

超纯煤可制备超纯水煤浆(UCCSF)代替柴油用于燃气轮机和低速柴油机,也可用来生产无灰冶金焦;生产电极炭,炭黑,燃料添加剂等。

使用超纯煤可防止环境污染。

超纯水煤浆比常规水煤浆具有更严格的质量指标,除灰分要求<1%外,粒度要求更细;最大粒度要求小于15~20µm,平均粒度为5~10µm;剪切粘度小于10-1Pa·s;此外,还有高灰熔点和低Na、K含量的要求。

为此,还应考虑选择某些添加剂以提高煤浆的灰熔点。

国内外制备超纯煤主要有化学洗煤和物理洗煤两大类方法。

化学洗煤主要用HCl一HF一HCl或NaOH一HCl等化学药品溶解煤中矿物质。

然而,化学脱灰方法普遍存在成本过高和污染过大等缺点。

物理脱灰方法主要是利用油的混合物团聚脱灰,主要有丁烷、正戍烷、正庚烷、正己烷等油团聚技术。

例如:

美国利用丁烷等碳氢化合物作选择性油团聚的絮凝剂,分选小于20μm的粉煤,在入洗煤的灰分为6.98%,硫分为0.87%时,可获得灰分为0.57%、硫分为0.68%的超低灰精煤。

10.4煤制炭素材料

高碳物料

炭素carbon——即元素碳。

“炭素”一词为外来语,但已为中国炭素材料的研究开发、生产和使用单位所熟知并普遍使用。

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如金刚石、石墨、无定形碳、富勒烯及纳米碳等中间型碳、炔碳等。

炭素材料carbonmaterial——曾称“碳素材料”。

以碳元素为主(一般碳氢原子比大于10)的物质和固体材料的总称。

广义上讲,炭素材料应该包括金刚石在内碳原子的多种同素异形体形成的各类材料。

但炭素材料工业一般不包括金刚石的开采和人工合成,也不包括天然石墨的开采。

从晶体结构上讲,炭素材料通常都是以石墨微晶构成的。

不过在各种炭素材料中,微晶的尺寸和微晶的三维排列有序程度有相当大的差别。

因此,可以将炭素材料分为碳质、石墨质和半石墨质等类别。

煤制高碳物料一般指由煤及其衍生物经热加工制得的炭和石墨制品、活性炭和炭黑等高附加值炭素材料。

煤及其衍生物可通过固相炭化、液相炭化和气相炭化方法制取各种炭素材料。

例如:

用固相炭化方法可制得活性炭等活性材料;

用液相炭化方法可制取针状焦,改性沥青粘结剂,沥青焦,煤沥青基炭纤维,中间相炭微珠,各向同性石墨,各种类型的石墨电极、炭电极,电极糊等炭素糊类产品和高炉炭块等炭质耐火材料;

用气相炭化方法制取炭黑和热解炭等。

煤制炭素材料可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电子、机械、核能、宇航等各个领域,炭素材料的各种优异功能使其成为新材料的佼佼者。

本节主要介绍煤制沥青基炭纤维和中间相炭微珠。

10.4.1煤沥青基炭纤维

活性炭纤维滤芯

炭纤维carbonfiber——有机纤维在2000℃以下碳化而制得的,碳含量不低于93%的纤维状炭素材料的统称。

煤沥青基炭纤维coalpitchbasedcarbonfiber——由煤沥青为前驱体,经调制、成纤、炭化处理而制得的炭纤维。

除了煤沥青基炭纤维外,还有石油沥青基炭纤维、黏胶基炭纤维、聚丙烯腈基炭纤维、气相生长炭纤维等种类

煤沥青基炭纤维原料来源丰富、生产成本较低,它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用其制成增强复合材料可广泛用作飞机的结构材料,在宇航飞船、人造卫星和导弹上也有许多应用。

在汽车、造船、体育用品、医疗器材与设备和电子音响等方面,炭纤维都有广泛的用途。

沥青基炭纤维的制造过程

原料沥青的调制,熔融纺丝,不熔化处理,炭化,石墨化和炭纤维后处理等六个工序。

根据原料调制方法和炭纤维性能的不同,煤沥青基炭纤维可分为通用级的各向同性沥青炭纤维以及高性能级的中间相沥青基炭纤维和预中间相沥青基炭纤维等三类。

三类不同性能的煤沥青基炭纤维在制造工艺的区别主要在原料沥青的调制工序,而其他五个工序的基本原理与方法都是类同的。

各个制备工序简述如下:

(1)原料沥青的调制:

1)各向同性沥青的调制。

各向同性沥青的调制目的在于,使沥青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均匀化并且分布范围变窄,便沥青流变性能符合纺丝的要求。

调制方法有三种:

热处理法,先除去沥青的低沸点组分,再在添加剂下热处理;溶剂抽提法,用溶剂将沥青的可溶成分抽提出来,再添加缩合促进剂热处理;共聚合法,在沥青中添加烃类聚合物共聚,再除去低沸点组分。

2)中间相沥青的调制。

中间相沥青的调制包括提纯和缩聚两步,以达到:

一次以(喹琳不溶物)为痕量;两次为50%~65%;呈塑性流动,粘度在1~20Pa·s范围;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合适并不含低沸点组分。

提纯可用蒸馏法或萃取法:

通过蒸馏提取高纯度澄清油或用喹啉或吡啶萃取获得喹啉可溶分或吡啶可溶分。

缩聚是提纯所得纯净原料通过缩聚制取中间相沥青,通常可在350~450℃下进行热缩聚,并且在缩聚过程中必须进行连续的强烈搅拌。

3)预中间相沥青的调制。

预中间相沥青的调制过程分为氢化和减压热处理两个工序。

先将煤沥青在四氢喹啉等供氢溶剂存在下进行液相氢化,以制备氢化沥青。

这一工序的目的是降低预中间相沥青的软化点和粘度,并且因氢化沥青中具有部分氢化的多环结构,而使可纺性与石墨化性均有较大改善,氢化沥青进一步快速升温后维温一段时间、并进行减压蒸馏,获得次生QI为0~90%的预中间相沥青。

预中间相沥青是光学各向同性的,但它在施加剪切应力(例如纺丝)后,即转变为光学各向异性。

因此,预中间相沥青基炭纤维是光学各向异性炭纤维。

(2)原料沥青的熔融纺丝。

熔融沥青的纺丝可用喷射法或离心法生产短纤维,也可用挤压法生产连续长丝。

连续挤出的沥青纤维缠卷在纺丝装置的绕丝筒上,在收丝装置的张力牵伸下纤维直径减小到l0~15μm。

此时用热空气向纤维表面喷吹,进一步除去纤维表面上的低沸点成分,并使纤维表面轻度氧化生成不熔化表层。

(3)沥青纤维的不熔化处理。

沥青纺丝所得的沥青纤维一般必需经过不熔化处理。

不熔化又称预氧化,它的实质是将沥青纤维表面层由热塑性转变为热固性,从而变为不熔化的沥青纤维,防止在炭化的升温过程中软化变形。

常用的预氧化方法是在一定温度和处理时间内的轻度氧化,有气相氧化、液相氧化和混合氧化等方法。

(4)沥青纤维的炭化。

不熔化炭纤维在高纯N2的保护下,在1000~2000℃高温下炭化0.5~25min。

炭化炉有卧式、立式和二者优点相结合的L式,多用L式炉子。

(5)沥青炭纤维的石墨化。

石墨化是在高纯氢气的保护下,在2500~3000℃温度下进行,停留时间约数l0s到lmin。

石墨化后使炭化纤维转化为具有类似石墨结构的纤维,具有更高的强度与弹性模量。

(6)炭纤维的后处理。

由于炭纤维主要用于生产复合材料,为提高炭纤维和基体间的粘结力,还需进行炭纤维的表面后处理。

可使用表面清洁法、空气氧化法、液相氧化法和表面涂层法等后处理方法,达到消除炭纤维的表面杂质,增加其表面能、引入具有极性的活性官能团等,以改善炭纤维的表面性质。

10.4.2中间相炭微珠

中间相炭微球mesocarbonmicrobead

又称“中间相炭微珠”。

英文缩写“MCMB”。

是一种以中温煤沥青、煤焦油催化裂化渣油等稠环芳烃化合物为原料,采用热缩聚法、乳化法和悬浮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