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护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473506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71 大小:340.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坑支护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基坑支护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基坑支护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基坑支护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基坑支护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坑支护施工方案.docx

《基坑支护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坑支护施工方案.docx(7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坑支护施工方案.docx

基坑支护施工方案

GD220103

基坑支护工程施工方案

 

单位(子单位)工程名称:

  佛山市季华五路办公大楼          

工程地点:

佛山市季华五路          

总承包施工单位(法人章)  广东省六建集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法人章)广东省六建集团有限公司     

编制单位:

广东省六建集团有限公司 

编制人:

 

编制日期:

2012年月日 

审核人:

审批人:

 

审批日期:

年月日 

 

1、工程概况………………………………………………………………2

2、施工依据………………………………………………………………2

3、地质及地下水情况……………………………………………………2

4、施工特点及分析…………………………………………………………7

5、基坑开挖的支护、降水措施……………………………………………7

6、施工工艺流程……………………………………………………………8

7、工期及施工部署…………………………………………………………9

8、主要项目施工方法及质量保证措施…………………………………11

9、文明施工措施…………………………………………………………28

10、基坑支护安全方案……………………………………………………29

11、对基坑开挖的要求……………………………………………………32

12、施工监测………………………………………………………………33

13、检测……………………………………………………………………34

14、土方开挖方案…………………………………………………………34

15、应急救援预案…………………………………………………………41

附图表

 

1.工程概况

1.1概述

佛山市季华五路办公大楼项目,该项目位于佛山市季华五路以南,华远东路以西。

项目总建筑面积39419.08㎡,其中地上建筑面积32598.59㎡,地下建筑面积6820.39㎡,地下室3层,建筑高度119.6m,层数为28层。

本工程基坑支护拟采用800mm和1000mm厚地下连续墙加2道(局部3道)钢筋混凝土内支撑的支护形式,基坑大面积开挖深度为13.9~14.8m。

1.2场地四置情况:

拟建场地北面为季华五路,距地下室边线约6m;南面为华远大厦,距地下室边线约23m;西面为经华大厦,距地下室边线约20.5m;东面为佛山电力大厦,距地下室边线约6.6m。

2.施工依据

2.1本支护工程的施工依据

(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2)《建筑基坑支护工程技术规程》(DBJ/T15-20-97)

(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4)《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年版)

(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7)《建筑基坑工程监测规范》(GB50497-2009)

(8)《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9)《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11)本基坑支护工程设计招标图纸(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3.地质及地下水情况

3.1地质情况

根据16个钻孔揭露,上部第四系覆盖土层主要有人工堆积成因的杂(素)填土,海陆交互相的粉细砂层,冲~洪积成因的淤泥(淤泥质土)、粉细砂、中粗砂、砾砂层、粉质粘土(或粘土)等;下伏基岩为第三系沉积岩,岩性以泥质粉砂岩、粉砂岩、泥岩为主。

现将钻孔揭露的土岩层按其成因及工程特性由上而下综合描述如下:

3.1.1、人工填土(Qml)(地层编号<1>)

杂(素)填土:

褐黄色、灰色、灰褐色为主,顶层0.0~0.3m为砼路面,杂填土填建筑垃圾、砂土及粘性土为主,填建筑垃圾含碎砖、碎石、铁块等硬块约5~85%;素填土填粉砂砂、粘性土主,底部填淤泥。

填土层局部稍压实,大部分欠压实,欠固结,结构松散。

场地全部钻孔均有分布,揭露到的层厚2.00~4.00m,平均厚度2.97m,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80kPa。

3.1.2、海陆交互相地层(Qmc)(地层编号<2>)

粉砂、细砂(地层编号<2-1>)

深灰色、灰色,成分以石英为主,颗粒粉砂为主,局部为细砂,含少量淤泥、少量有机质,级配较差,大多呈稍密状,局部松散状或中密,饱和。

场地钻孔均有揭露。

揭露到的层面埋深2.00~4.00m,层厚1.80~9.80m,平均层厚5.04m。

本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26次,统计个数为26个,其实测击数9~19击,实测平均击数14.5击;修正击数7.8~15.6击,修正平均击数12.6击。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20kPa。

3.1.3、冲~洪积土层(地层编号<3>)

1)中砂、粗砂(地层编号<3-1>)

灰色、浅白色、浅黄色为主,成分以石英为主,颗粒以中砂为主,局部粗砂,含少量粘粒,级配较差,呈中密状为主,局部稍密状,饱和。

场地内大部分钻孔有分布,16个钻孔有14个钻孔揭露,JK4、JK7号孔缺失。

揭露到的层面埋深5.00~9.50m,层厚2.30~6.20m,平均层厚4.23m。

本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20次,统计个数为20个,其实测击数为15~23击,平均击数18.1击;修正击数11.9~18.8击,修正平均击数14.7击。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fak=180kPa。

2)淤泥或淤泥质土(地层编号<3-2>)

深灰色、灰黑色,以粘粒为主,含有机质(8%~11.3%)及少量粉细砂,饱和,流塑状态。

本层场地钻孔均有揭露。

揭露到的层面埋深9.50~19.00m,层厚0.50~2.30m,平均层厚1.49m。

本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8次,其实测击数为2~4击,实测平均击数3.3击;修正击数1.5~3.0击,修正平均击数2.4击。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fak=50kPa。

3)粉砂、细砂(地层编号<3-3>)

灰白色、浅白色为主,成分以石英为主,颗粒以粉砂为主,含较多细砂及少量粘粒,稍密~中密状,饱和。

部分场地有分布,16个钻孔6个钻孔有揭露。

揭露到的层面埋深11.70~18.50m,层厚0.50~4.30m,平均层厚1.95m。

本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5次,统计个数为5个,其实测击数为13~27击,平均击数21.4击,修正击数9.8~20.3击,修正平均击数15.9击。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fak=130kPa。

4)中砂、粗砂(地层编号<3-4>)

灰白色、浅白色、浅黄色为主,成分以石英为主,颗粒以中砂为主,局部为粗砂,含少量粘粒,呈中密状为主,饱和。

场地内大部分钻孔有分布,16个钻孔有9个钻孔揭露。

揭露到的层面埋深13.60~18.50m,层厚1.00~4.80m,平均层厚2.28m。

本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4次,统计个数为4个,其实测击数为19~23击,平均击数21.3击,修正击数13.8~16.8击,修正平均击数15.3击。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fak=200kPa。

5)砾砂(地层编号<3-5>)

灰白色、浅黄色为主,成分以石英为主,颗粒以砾砂为主,局部中砂、粗砂,含少量粘粒,呈中密~密实状为主,饱和。

场地内局部分布,16个钻孔有4个钻孔揭露。

揭露到的层面埋深13.80~16.00m,层厚1.40~3.00m,平均层厚2.10m。

在本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4次,统计个数为4个,其实测击数为16~32击,实测平均击数24.8击,修正击数11.8~22.4击,修正平均击数17.8击。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fak=220kPa。

6)粉质粘土(粘土)(地层编号<3-6>)

灰色、灰黄色、灰白等杂色,冲~洪积成因,以粉粘粒为主,含较多细砂、粉砂,局部夹薄层粉细砂或粉土层,呈可塑状态为主。

场地内大部分钻孔有揭露,16个钻孔有14个揭露,ZK1、ZK6号缺失,JK7钻孔二层分布,揭露到的单层层面埋深11.00~19.00m,单层层厚0.50~4.20m,平均层厚1.97m。

本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12次,统计个数为12个,其实测击数为5~17击,实测平均击数7.7击,修正击数3.7~11.9击,修正平均击数5.7击。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fak=150kPa。

7)粉质粘土(粘土)(地层编号<3-7>)

灰黄、灰白、灰色等杂色,冲~洪积成因,以粉粘粒为主,含较多细砂、粉砂,局部夹薄层粉细砂或粉土层,呈硬塑状态为主。

场地内零星分布,16个钻孔有3个揭露,揭露到的层面埋深15.00~18.00m,层厚2.20~3.70m,平均层厚2.83m。

本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4次,统计个数为4个,其实测击数为11~24击,实测平均击数17.5击,修正击数7.9~17.2击,修正平均击数12.4击。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fak=220kPa。

3.1.4、残积层(Qel)(地层编号<4>)

残积层在本次勘察中没有揭露。

3.1.5、岩层(K)(地层编号<5>):

本场地基岩为第三系(E)沉积岩,岩性以泥质粉砂岩、泥岩、粉砂质泥岩、粉细砂岩为主,根据钻探揭露深度按岩层的垂直深度、风化程度及裂隙发育程度分层描述如下。

1)基岩全风化层(地层编号<5-1>)

灰棕色、青灰色,为泥质粉砂岩、泥岩全风化,原岩结构组织已经全部破坏,矿物成分己全部发生变化,岩石已风化呈坚硬土状,岩芯呈土柱状。

场地内零星分布,16个钻孔有2个揭露,揭露到的层面埋深15.40~16.70m,层厚1.10~1.80m,平均层厚1.45m。

本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2次,其实测击数为37~45击,实测平均击数41.0击,修正击数26.1~32.8击,修正平均击数29.5击。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经验值fak=350kPa。

2)基岩强风化层(地层编号<5-2>)

灰棕色、青灰色,为泥质粉砂岩、泥岩风化而成,原岩结构大部分破坏,矿物成份已显著变化,风化强烈,裂隙发育,岩芯呈半岩半土状~块状为主,局部短柱状。

场地内大部分钻孔有揭露,16个钻孔有15个揭露,JK6号钻孔缺失,较多钻孔有多层分布,揭露到的单层层面埋深12.60~26.20m,单层层厚0.70~7.40m,平均层厚1.95m。

本层地基承载力较高,压缩性较低,但本层具有受水软化强度降低的特点。

在本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3次,其实测击数为52~67击之间,测击平均击数58.0击,修正击数36.4~46.9击,修正平均击数40.6击。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550kPa。

在强风化岩层中局部夹有中风化岩层<5-3>或微风化岩层<5-4>,详见钻孔柱状图。

3)基岩中风化层(地层编号<5-3>)

灰棕色、青灰色,泥质粉砂岩、泥岩为主,粉粒(或泥质)结构,层状构造,以泥质胶结为主,裂隙较发育,少量裂面被锰质渲染,岩芯较完整,局部破碎,岩芯多呈块状~短柱状。

16个钻孔中13个有揭露,其中ZK2、ZK3、JK7号钻孔缺失,较多钻孔有多层分布,揭露到的单层层面埋深16.00~28.00m,层厚0.50~4.40m,平均层厚1.56m。

中风化泥岩:

灰棕色、青灰色,泥质胶结,层状构造,裂隙较发育,岩芯较破碎~较完整,岩芯多呈块状~短柱状。

本层取岩样2件,天然湿度单轴抗压强度fr=2.3~2.8MPa,平均值为2.6MPa,本层为较破碎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Ⅴ类。

中风化泥质粉砂岩:

灰棕色,粉粒结构,层状构造,以泥质胶结为主,裂隙较发育,少量裂面被锰质渲染,岩芯较完整,局部破碎,岩芯多呈块状~短柱状。

本层取岩样1件,天然湿度单轴抗压强度fr=5.7MPa,本层为较破碎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Ⅴ类。

本层岩石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fa=1200kPa,建议泥质粉砂岩中风化岩层天然湿度单轴抗压强度fr=4MPa;泥岩中风化岩层天然湿度单轴抗压强度fr=2.5MPa。

在中风化岩层中局部夹有强风化岩层<5-2>、微风化岩层<5-4>,详见钻孔柱状图。

4)基岩微风化层(地层编号<5-4>)

灰棕色、青灰色,以泥质粉砂岩、泥岩为主,粉粒(泥质)结构,层状构造,泥、钙、铁质胶结为主,少量裂隙发育,局部为含砾,岩芯完整呈短柱状~长柱状。

场地内全部钻孔均有揭露,较多钻孔有多层分布,揭露到的单层层面埋深17.50~32.00m,层厚2.70~8.20m,平均层厚6.53m。

在微风化岩层中局部夹有强风化岩层<5-2>、中风化岩层<5-3>,详见钻孔柱状图。

微风化泥岩:

灰棕色、青灰色,泥质结构,泥、钙质胶结为主,层状构造,局部为含砾,岩芯完整呈短柱状为主。

泥岩主要分布在场地的东面,本层取岩样9组,天然湿度单轴抗压强度fr=3.5~13.4MPa,平均值为7.0MPa,标准值为5.6MPa,本层为较完整属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Ⅳ类。

建议泥岩微风化岩天然湿度单轴抗压强度fr=5.5MPa。

微风化泥质粉砂岩:

灰棕色,粉粒结构,层状构造,钙、铁质胶结为主,少量裂隙发育,局部为含砾,岩芯完整呈短柱状~长柱状。

泥质粉砂岩主要分布在场地的西面,本层取岩样24组,其中天然湿度单轴抗压强度fr=7.1~40MPa,平均值为21.8MPa,标准值为19.8MPa;饱和单轴抗压强度fr=7~24.7MPa,平均值为15.0MPa,标准值为12.1MPa,本层为较完整属较软岩~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Ⅲ~Ⅳ类,建议泥质粉砂岩微风化岩天然湿度单轴抗压强度fr=10MPa。

3.2地下水情况

测到各钻孔的稳定水位,地下水的埋深介于0.8~1.9m之间。

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填土中,补给来源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量受季节的影响明显。

孔隙水,主要赋存于砂层中,是本场地的主要含水层,以潜水为主,具微承压性,补给来源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量受季节和潮水的影响较明显。

岩层中的裂隙水,与基岩的裂隙发育及其连通性有关,主要的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或相邻含水层,补给量受岩体破碎程度及连通性的影响明显。

4.场地施工特点及分析:

4.1工期紧,工程量大,施工难度大,施工中必须精心组织、合理安排、严格管理,以高度责任感保质、保量、保工期完成任务。

4.2场区内开挖层主要为松散的素填土、淤泥质粉质粘土、中砂、砾砂和粉质粘土。

4.3场地开挖深度内土层水量丰富,对基坑防渗要求较高。

  

5.基坑开挖的支护、降水措施:

5.1支护及防渗措施

按设计图纸,基坑采用800mm和1000mm厚地下连续墙与2~3道钢筋混凝土内支撑系统相结合的支护及防渗措施。

电梯井承台开挖拟采用天然放坡和土钉墙的支护措施。

5.2降排水措施

5.2.1、距离坡顶边线1m设置300×300砖砌排水沟,且按地形高低,在低处设置集水井;

5.2.2、基坑开挖施工阶段沿坑底周边@25m左右设置一个降水井,深度19m,共8个,降水井平面布置及大样见下图。

5.2.3、基坑的降排水施工根据基坑开挖的顺序进行流水施工,保证基坑开挖部位的水位始终保持在开挖面以下0.5m。

5.2.4、降水应在土方开挖前提前3~5天开始进行。

6.施工工艺流程

6.1基坑支护总体施工顺序:

平整场地→放线、筑导墙→地下连续墙施工→工程桩施工→第一级土方开挖(至-3.65m)→凿桩头施工冠梁、第一道腰梁及内支撑施工→第二级土方开挖(至-8.35m)→第二道腰梁及内支撑施工→第三级土方开挖(至-12.65m)→第三道腰梁及内支撑施工→第四级土方开挖(至-14.6m)→桩承台及地下室底板施工→拆第三道支撑结构→负三层结构施工→拆除第二道内撑→负二层结构施工→拆除第一道内撑→负一层结构施工→基坑支护工程结束

6.2地下连续墙的施工顺序

6.2.1单段成槽施工工艺流程。

 

  

 

1、地下连续墙纵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小于70mm,冠梁、腰梁及环形支撑梁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0mm。

2、地下连续墙清槽后沉渣厚度应不大于50mm;

3、地下连续墙止灌标高为-1.200m。

7.工期及施工部署

7.1施工工期

本基坑支护工程计划施工工期100天,详见本基坑支护工程施工进度计划表。

7.2施工部署

7.1.1施工项目管理架构:

佛山市季华五路办公大楼项目经理部

我公司将把本工程作为重点工程,派出是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技术人员组成项目班子,并投入数量足够有一定技术特长和能力的各专业施工人员参与施工,确保工程按期保质完成。

其管理架构为:

项目经理

土方施工队

技术部

综合部

资料室

设备材料部

质安部

工程部

合同/计量部

钢筋施工队

混凝土施工队

模板施工队

降水、立柱施工队

冲桩班组

试验组

测量组

电工组

技术顾问组

常务副经理:

项目副经理:

现场主管:

安全主管:

项目总工程师:

 

 

地下连续墙施工队

 

项目机构图

7.1.2作业班组

分设七个班,实行班长负责制。

1、连续墙班:

负责地下连续墙施工,共计20~25人。

2、桩班:

负责立柱及降水井施工,共计12~18人。

3、运浆班:

负责泥浆清运工作,共计5~10人。

4、钢筋班:

负责钢筋笼制作,共计10~20人。

5、模板班:

负责冠、支撑梁模板施工,共计15~20人。

6、土方班:

负责土方开挖施工,共计6~8人。

7、混凝土班:

负责冠梁,内支撑混凝土施工,共计10~15人。

7.3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见附图

7.4主要施工机械设备:

见主要设备配置表附表1

   主要设备配置表附表1

序号

设备名称

数量

规格型号

用途

支护工程施工设备

地下连续墙施工

1

地下连续墙成槽机

1~2台

2

冲孔桩机

2套

3

双导管砼灌注台车

1套

4

绳索式拔管机

1台

5

泥浆分离器

1台

6

泥渣、浆运输车

2台

8T

7

电动空气压缩机

2台

土石方施工设备

土方开挖

1

履带挖掘机

1~2台

PC200

2

履带挖掘机

1台

PC60

运输设备

材料设备

及土方运输

1

东风运输车

1台

2

散体物料运输车

2台

3

自卸车

5台

起重设备

钢筋笼吊装

1

25t汽车吊机

1台

2

50t履带吊

1台

QUY50

钢筋、砼施工设备

钢筋笼、支撑、立柱及砼施工

1

钢筋弯曲机

1台

GJ-40

2

钢筋切断机

1台

GQ-40

3

电焊机

10台

BX400

4

砼地泵

1台

HBT60

5

泵车

1台

IFP90B

立柱施工设备

立柱施工

1

钻机

2套

SPJ-300

降水设备

基坑降水

1

潜水泵

10台

3KW

土钉墙施工设备

电梯井承台支护施工

1

振动锤

1台

2

空气压缩机

1台

VY-12/7-C

3

砼喷射机

1台

DE-5P

4

注浆机

1台

BW150

5

砼搅拌机

1台

TJ5B

检测设备

测量定位

1

全站仪

1台

2

经纬仪

1台

J6

3

水准仪

1台

S2

注:

以上设备可根据施工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8.主要项目施工方法及质量保证措施

8.1地下连续墙施工

8.1.1施工方法

(一)前期准备工作

(1)组织施工管理人员熟悉施工图纸及场区工程水文地质条件,熟悉施工验收规程及主要施工规程,并对施工管理和操作人员作详细技术交底。

(2)按图纸进行总体测量放线,把工程总体布局放出,对控制桩进行绑点记录,并进行认真复核,确保测量精度满足规范要求。

(3)在平整好的场地上,根据已放出的控制桩将导墙位置定出,并在四周绑点控制,以便核对。

(4)施工前做好机具设备的的准备工作,并进行检修。

(5)做砼级配试验资料,并对结构主材用料抽样送检。

(二)导墙施工

导墙的作用是作为成槽机的导向,容蓄泥浆及防止地表土的坍塌。

导墙采用200mm厚“倒L形”C20现浇混凝士结构,槽宽为840mm和1040mm,槽深为1500mm,详见设计图纸。

导墙分段施工时,段落划分与地下连续墙划分的槽段错开。

具体施工方法如下:

1、导墙采用人工或小型挖掘机进行导槽的开挖,导墙压顶施工前浇筑5cm厚砼垫层。

2、导墙模板支设完毕后,即可浇筑导墙砼,待其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才能拆除模板。

3、最后进行导墙顶板垫层施工和模板的支设、砼浇筑。

在导墙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之前,禁止任何重型机械和运输设备在旁边行驶,以防导墙受压变形。

4、导墙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导墙用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混凝土浇筑一次成形。

(2)导墙两侧墙净距中心线与地下连续墙中心线重合。

(3)导墙模板支模完毕后,即可浇筑导墙砼,待其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才能拆除模板。

(4)按设计图纸要求现浇钢筋混凝土导墙拆模后,应立即在两片导墙间加一道80×80木枋支撑,其水平间距为1.5m,将两片导墙支撑起来,以防止导墙因受压变形。

(5)在导墙混凝土养护期间和导墙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之前,禁止任何重型机械和运输设备在在附近行走、停置或作业,以防导墙受压变形。

(6)导墙的施工允许偏差为:

1)两片导墙的中心线应与地下墙纵向轴线相重合,允许偏差应为±10mm。

2)导墙内壁面垂直度允许偏差为0.5%。

3)导墙顶面应平整。

(三)泥浆制备

(1)泥浆的需要量

Q=V/n+V/n(1-K1/100)(n-1)+K2V/100

Q——泥浆总需要量(m3);

V——设计总挖土量(m3);每段槽长约4~6m,宽取d+0.04m,深度取设计值。

n——单元槽段数量;

K1——浇筑混凝土时的泥浆回收率(%),取70%;

K2——泥浆消耗率(%),取15%。

(2)泥浆的制作及再生处理

泥浆制备选用优质粘土制浆,根据地质、水文资料,采用膨润土、cmc、纯碱等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制。

我司根据现场的场地条件,拟采用重力沉降和机械处理两种方法组合使用。

现场设大型沉淀池。

同时将施工过程的泥渣用密封条件较好的散体物料运输车外运弃置。

(3)制备泥浆的性能指标

泥浆质量控制指标

测定项同

新拌泥浆

使用过的循环泥浆

废弃泥浆

试验方法

粘性土

砂性土

粘性土

砂性土

粘性土

砂性土

比重

1.04~1.05

1.06~1.08

<1.10

<1.15

>1.25

>1.35

比重计

粘度(s)

20~24

25~30

<25

<35

>50

>60

漏斗计

含砂率(%)

<3

<4

<4

<7

>8

>11

洗砂瓶

pH值

8~9

8~9

>8

>8

>14

>14

pH试纸

(4)、特殊地层的泥浆密度应适当加大,泥浆必须充分溶胀,储存3h以上,严禁将膨润土火碱等直接倒入槽中。

必要时在泥浆中加入适当的外加剂,如加重剂、增粘剂、分散剂、防漏剂等。

(四)槽段开挖

地下连续墙成槽采用分段施工的方法(槽段划分见下图),拟采用抓斗成槽法施工。

(1)成槽放样

成槽宽度=墙体设计宽度+外放尺寸(外放尺寸为4cm)。

(2)成槽

成槽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