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浚与吹填安全技术.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468843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7.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疏浚与吹填安全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疏浚与吹填安全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疏浚与吹填安全技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疏浚与吹填安全技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疏浚与吹填安全技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疏浚与吹填安全技术.docx

《疏浚与吹填安全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疏浚与吹填安全技术.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疏浚与吹填安全技术.docx

疏浚与吹填安全技术

1.资料收集

1.1为保证安全施工,施工单位应向业主单位和设计单位要求提供包括水文、气象、地形、地质等技术资料在内的工程设计文件和图纸,必要时应补充调查、勘测和提供有关基本资料。

1.2施工条件的调查应包括以下内容:

(1)船舶组装、停靠、避风、渡汛及维修等条件,如码头、避风锚地、修船厂、机械设备加工能力及水陆起重、运输设备等情况。

(2航道、桥闸及其他建筑的标准,以及通航对疏浚及吹填施工的影响。

(3)施工作业区有无过江电力及通讯线路和水底电缆、管道、桥涵、闸坝、水下障碍物、水生植物、污染物、爆炸物等,并查明其所属单位和具体位置。

(4)陆上排泥场及水下卸泥区、取土及吹填区的设置条件及其对当地经济的影响。

(5)排泥区的泄水通道、泄水对附近水域或设施可能产生的冲淤及污染情况。

(6)有关水利矛盾的历史和现状以及当地征占土地、移民、迁安的条件和标准。

(7)当地燃料、材料、电力及淡水等供应条件。

(8)交通、邮电、教育、医疗、生活设施及地方劳力使用条件和工资标准等。

1.3资料收集目的及要求

 

施工组织条件收集一览表

 

项目

内容

目的

要求

行政

管理

1.有关工程建设、环保、土地使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

2.航道、港口、码头、道路、避风、度汛锚地使用方面的规章制度

使施工合法化,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查明最新的相关要求、办理手续的具体程序与费用收取标准

设备

调遣

1.调遣进出航线、水深图或海图;

2.航道上桥梁、船闸、架空的电力与通信线路的位置及其通过能力;

3.航线上临时停靠码头、锚地位置与能力

4.陆上进出交通运输路线、现有公路等级、桥涵、山洞通过能力、路面宽度、坡度、拐弯半径、穿越村镇等情况;

5.可利用水陆运输和装卸能力;

6.现场停靠码头及装卸、组装、堆放等场地条件

1.研究设备调遣的可行性、可能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2.制定调遣方案和应急预案

3.排查隐患,保证调遣安全,

1.所收集的资料必须为最新的;

2.资料的收集要与现场勘察相结合

安全生产保证

1.作业区内水下及过江电力、通信线路、管道,过江桥涵、闸坝、沿岸建筑物,水下障碍物、水生植物、养殖场、污染物、爆炸物等的情况;

2.附近水域内避风或度汛锚地的位置和停泊能力

研究制定安全生产的方案

应查明所属单位和具体位置或分布范围

后勤供应保障

1.油料、材料、配件、电力与淡水

等供应情况;

2.机械设备、劳动力供应情况

制定供应方案,保证应急物资和人员

查明供应或使用的方式、条件和价格标准

正常施工保证

1.辅助工程完成情况或修筑条件;

2.现场管线运输敷设及

临时用地条件;

3.过往船舶的类型、频率以及对施工的干扰情况;

4.通信方式与条件

制定施工方案、安排施工进度、保证安全

收集的资料要经过现场勘察与核实

生活

保证

1.生活、医疗等设施情况;

2.风俗习惯及社会治安情况

生活应用,

应急管理

应从多方面进行调查、收集

自然条件资料收集一览表

 

收集项目

收集内容

收集要求

收集目的

 

 

 

水位

1.历年逐月水位及水面纵横比降特征值;

2.典型年月水位特征值;

3.最枯水位、汛期水位及其历时;

4.受上下游闸坝、支流影响时的水位变化

1.一般应不少于5个水文年。

对跨年度的大型工程应不少于10个;2.对工程区域内无水文观测站的应设置临时观测站点,并观测不少于15d的水位或潮位资料,推算与相邻最近站点的水文关系;

3.应了解水文站所用高程系与工程;所用高程系间关系

设备选择、安排施工进度、控制施工质量、保证生产和设备安全、提高经济效益

 

流速流向

1.历年逐月及典型年月流速、流量特征值;

2.汛期不同水位下的流速、流量值;

3.不同水位下的流向变化;

4.沿海及感潮河段不同潮位下流速、流向;

5.受上下游闸坝、支流影响的要收集闸、

坝不同蓄排水位或支流来水变化时的

相应流速、流向

选择施工方法、设备展布、控制施工质量、保证生产和设备安全、安排工程进度

泥砂

1.不同来水情况下含砂量及河床冲淤变化规律;2.河床演变资料

控制施工质量、

保证经济效益

潮汐

1.潮汐类型、潮位特征值、潮汐预报表;

2.不同潮位时的流速、流向

设备选择、设备安全、安排施工进度控制施工质量

波浪

1.不同风向、风速下的波高、波长、波向、周期;2.涌浪及0.6m以上波浪出现季节、频率和持续时间

控制施工质量、安排施工进度、保证生产和设备安全

冰凌

1.历年封冻日期、冰冻厚度、封冻持续时间;

2.冰凌出现的季节、频率

安排施工进度、

保证生产和设备安全

 

气象

 

1.历年逐月不同风向、风速、风力出现频率;

2.历年5级以上、沿海地区9级以上风出现季节持续时间及风向、风速

不少于5年,沿海地区及跨年度大型工程不少于10年

选择设备、安排施工进度、保证设备安全

1.年均和月均降雨量、降雨天数;

2.暴雨出现月份、持续时间及最大降雨量

出现的月份

对跨年度的、交通繁忙水域应收集不少于5年的资料

安排施工进度、

保证设备安全

保证生产和人员安全

历年逐月大雾、厚雾、浓雾出现频率及

持续时间

气候

气温

1.各月气温特征值、最高与最低气温出现的日期、持续时间;2.历年逐月高于33℃和低于0℃的天气出现的季节和持续时间;

3.冬季最大冻土厚度

一般应不少于3年

安排施工进度,保证生产和设备安全、保护职工身体健康

地形图

地形图

1.开挖区与排泥区地形图或水深图

2.施工区总平面图

对收集来的资料复测、核实

制定施工方案、计

算工程量、控制施工质量

控制点

施工区平面和高程控制点

地质

勘探

钻孔平面布置图、柱状图,剖面图

试验项目能否满施工需要,不能满足时应要求补充勘探

分析土质类别、划定疏浚土级别、选择设备与挖泥机具、制定施工方案安排施工进度、编制施工预算、控制施工成本

 

试验

1.岩土土工试验成果;

2.疏浚土化学成分及水质分析实验(环保疏浚工程)

 

 

2.疏浚与吹填施工基本技术要求

2.1工程准备阶段安全技术要求

2.1.1工程开工前,应对施工水域的现场进行踏勘,了解施工现场的通航密度、水文、气象、土质、障碍物等情况并详细记录。

2.1.2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的同时,必须根据水域环境、水文、气象等施工条件编制安全生产技术措施。

2.1.3开工前15天应向当地海事部门提出《水上水下施工作业安全审核申请书》并含以下有关资料:

(1)有关主管部门对该项目批准的文件;

(2)与通航安全有关的技术资料及施工作业图纸;

(3)安全及防污染等措施计划书;

(4)与施工作业有关的合同或协议书;

(5)施工单位的资质认证文件;

(6)施工作业船舶的船舶证书和船员适任证书;

(7)法人资格证明文书或法人委托书;

(8)其它有关资料。

2.1.4根据《水上水下施工作业许可证》,施工单位应及时办理航行警告、航行通告等相关手续。

2.1.5进行临时性及零星施工作业时,同样应办理申请并发布航行警告、航行通告。

2.1.6必须向参与施工的船舶及辅助作业的人员进行全面的安全技术交底。

 

2.2施工作业安全技术要求

2.2.1在通航航道内从事疏浚和吹填作业,应在开工前与海事部门取得联系,及时申请并发布航道施工公告。

参与施工的船舶必须具有海事、船检部门核发的各类有效证书,船舶操作人员应具有与岗位相适应的适任证书,并接受当地执法部门的监督和检查。

2.2.2疏浚和吹填施工作业的船舶须按有关规定在明显处昼夜显示规定的号灯、号型,施工船舶应按海事部门确定的安全要求,设置必要的安全作业区或警戒区并设置符合有关规定的标志。

2.2.3施工船舶应配备有效的通信设备并在指定频道上守听,及时与过往的船舶联系沟通,将本船的施工、航行动向告知他船,确保航行安全。

2.2.4施工船舶的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安全操作技术规程,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三违”现象。

参与水上施工作业人员必须穿好救生衣,严禁酒后上岗作业。

2.2.5项目经理部、施工船舶应根据施工作业区域的实际情况和季节的变化,制定防台、防汛、防火、防暑、防寒、防冻预案,制定雾天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并报上级安全部门审核。

2.2.6项目经理部及施工船舶应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例会,对安全生产状况进行检查,对查出的安全隐患及时整改,并记入安全活动记录簿。

2.2.7所有船员必须经过严格培训和学习,熟悉安全操作规程、船舶设备操作与维护规程;熟悉船舶各类信号的意义并能正确发布各类信号;熟悉并掌握应急部署和应急工器具的使用。

船员应按规定取得相应的船员服务簿和任职资格证书。

2.2.8施工前应对作业区内水上、水下地形及障碍物进行全面调查,包括电力线路、通信电缆、光缆、各类管道、构筑物、污染物、爆炸物、沉船等,查明位置和主管单位,并联系处理解决。

2.2.9施工时按规定设置警示标志:

白天作业,在通航一侧悬挂黑色锚球一个,在不通航一侧悬挂黑色十字架一个;夜间作业,在通航一侧悬挂白光环照灯一盏,在不通航一侧悬挂红光环照灯一盏。

2.2.10陆地排泥场围堰与退水口修筑必须稳固、不透水,并在整个施工期间设专人进行巡视、维护。

水上抛泥区水深应满足船舶航行、卸泥、调头需要,防止船舶搁浅。

2.2.11绞吸式挖泥船伸出的排泥管线(含潜管)的头、尾及每间隔50m位置应显示白色环照灯一盏。

2.2.12自航式挖泥船作业时,除显示机动船在航号灯外,还应白天悬挂圆球、菱形、圆球号型各一个,夜间设置红、白、红光环照灯各一盏。

拖轮拖带泥驳作业时,应分别在拖轮、泥驳规定位置显示号灯和在航标志。

2.2.13施工船舶应配置消防、救生、防撞、堵漏等应急抢险器材和设施应定期进行检查和保养,使之处于适用状态;船队应编制消防、救生、防撞、堵漏等应急部署表,应定期组织应急抢险演练;并按不同区域、不同用途在船体适合部位明示张贴警示标志和放置位置分布图。

2.2.14跨航道进行施工作业应得到航政管理部门同意,并采用水下潜管方式敷设排泥管线;施工中随时注意过往船只航行安全,需要时应请航政部门进行水上交通管制。

2.2.15同一施工区内有两艘以上挖泥船同时作业时,船体、管线彼此应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2.2.16沿海或近海施工作业,应联系当地气象部门的气象服务;随时掌握风浪、潮涌、暴雨、浓雾的动向,提前采取防范措施;风力大于6级或浪高大于1.Om时,非自航船应停止作业,就地避风;暴雨、浓雾天气应停止机动船作业。

2.2.18施工船舶在施工期间还应遵守下列规定:

(1)船上配置功率足够的无线电通信设备,并保持其技术状态良好。

(2)机舱内严禁带入火种,排气管等高温区域严禁放置易燃易爆物品。

在无安全监护条件下,不应在船上进行任何形式的明火作业。

(3)施工船舶的工作平台、行走平台及台阶周围的护栏应完整;行走跳板要搭设牢固,并设有防滑条;各类缆绳应保持完好、清洁。

(4)备用发电机组、应急空压机、应急水泵、应急出口、应急电瓶等应处于完好状态,每周至少检查一次,并将检查结果记入船舶轮机日志;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报告、处理。

(5)冬季施工应注意设备保温,需要时柴油机应加注防冻液,或打开蒸汽管进出阀对循环油柜的润滑油进行加温;各工作平台、行走平台及台阶要增加防滑设施,及时清除表面霜、雪、冰凌;在水上进行作业时必须穿戴救生衣、防滑鞋,并配有辅助船舶协同作业。

(6)夏季施工应注意防暑降温,保持机舱通风设施良好;高温天气在甲板作业时应穿厚底鞋,以防烫伤;应检查船上避雷装置使其保持有效状态,预防雷电突然袭击。

(7)台风季节应提前了解、察看、落实避风港或避风锚地,并保持机动船舶及锚具处于完好状态;所有水上管线必须用不小于¢22mm的钢丝绳串联固定。

(8)严禁船员作业时间喝酒,同时禁止船员酒后水上作业。

(9)废弃物品(污油、棉纱、生活垃圾等)不应随意抛弃,应放入指定的容器内,定期处置。

3设备调遣

3.1施工船舶调遣前

施工船舶调遣前,应查勘调遣线路,制定调遣计划及安全措施,向当地港航监督部门提出申请,按照船舶设计使用说明书及有关部门规定进行封舱与船舶编队,落实调遣组织等准备工作。

3.2施工船舶拖航

(1)船舶完成封舱后,应经过船舶检验部门的航行安全检验和取得港航监督部门的适航签证。

(2)启航前,要全面查验船舶悬挂的在航号型、号灯、通信设施和备用电源;熟悉沿途航道、码头、船闸、桥梁、过江电缆等调查资料,确认准备工作完成和航行线路选择无误时才能准予启航。

(3)启航后,应随时掌握沿途水文、气象、风力、风向、流速、潮汐等变化情况,及时调整航速、航向或采取停靠避险措施,航行期间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避碰规则》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等法规的有关规定。

(4)自航船舶应在规定的适航区域和气象条件下进行航行;条件不具备时,应采用拖轮拖航或半潜驳、货轮运送方式实施水上调遣。

(5)拖航期间,内河被拖船只上除必须的值班人员外不应有其他船员;海上被拖船只上不应留有任何船员。

(6)航行期间,船队应定时与陆地指挥部保持密切联系,通报途中情况,以便随时取得指令与援助。

3.3船舶封舱及甲板以上设备固定

(1)全船各舱室门窗应不变形、水密胶条完好,门窗把手、锁具灵活而不松动,舱内所有可移动物品应集中摆放并加以固定。

(2)甲板与舱室相通的孔眼、管道口应全部封堵,需要时用玻璃胶加固;外露的玻璃应用木板封固,舱室的通气孔、排气孔用防水布包裹并扎紧。

(3)所有通向船外的管系如海底阀、排水阀、各舱室贯通阀、吸泥管截止阀等应全部关闭。

(4)绞刀(链斗)桥架应用专用保险缆固定,桥架前端用工字钢横担并与船体焊接固定,抓(铲)斗船的抓(铲)斗应落架固定。

(5)甲板上所有可活动的机械、工器具、材料应按要求进行锁定和固定。

(6)船上带有自动抛锚扒杆时,应将两抛锚扒杆收回用抱箍和钢丝绳固定在专用立柱上,并在两抛锚扒杆间用钢丝绳横向拉紧。

(7)需要放倒定位桩时,放桩后应将两定位桩用抱箍固定在桩架上;如不需放倒定位桩,应将定位桩提升至规定高度后,穿好定位销,固定定位桩和提升油缸,如定位桩与其抱箍间隙较大,应用斜木塞牢。

(8)甲板吊吊钩应微力收紧,并用钢丝绳与甲板连接固定。

(9)两横移锚应收至桥架横移滑轮下方备用,其中一只应做好途中抛锚准备。

3.4施工船舶拖带编队

(1)船队的外围尺寸不得超过航道允许尺度,且应使航行的水流阻力最小。

最大最坚固的船只应安排在队首,其余船只按大小顺序向后排列。

当采用双排或多排一列式编队时,船队后面的宽度不得超过前面的宽度。

船队内各船舶之间区联结牢固,横向缆绳必须拉紧,纵向缆绳应处于松弛状态。

(2)吊拖航行应将最大、最坚固的船舶放在前面,并使船舶之间具有一定距离;绑拖航行时,船舶之间应绑系牢固。

(3)单列浮筒(体)管线,应用大于¢22mm钢丝绳穿连系牢加固;两列或三列(最多三列)管线同时被拖时,应在单列纵向系牢加固的基础上,进行横向收拢联结,以增强被拖管线的整体性。

(4)被拖带的浮筒(体)管线应完好、无破损,迎水侧管口应用盲板封堵,以减少阻力。

被拖浮筒(体)管线的首尾两端应各设一盏环照白炽灯,在末端设一组菱形号型,号灯、号型的高度应高出管线1.5m。

(5)海上调遣宜采用一列式吊拖方式。

(6)内河调遣宜采用吊拖、傍拖、顶推等方式。

(7)长距离拖带时,宜将挖泥船的绞刀桥架、泥斗桥放在与行驶方向相反的一面。

3.5施工船舶海上调遣

施工船舶海上调遣时,除应遵守港航监督部门的有关规定进行封舱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链斗式挖泥船:

斗链不得自由下垂低于船底,且应牢固系在斗桥上;斗桥应升至最高位置,用保险绳系牢,并在其燕尾槽上搁置坚固枕木,将斗桥固定楔紧。

(2)绞吸式挖泥船:

应将定位桩倾放在甲板支架上,并加以固定;绞刀桥架应升至水面以上,并系牢、楔紧;吸排泥口应以铁板封堵。

(3)自航耙吸式挖泥船:

应将耙桥升至最高位置加保险绳,泥门应紧闭,并固定保险。

(4)抓斗式、铲扬式挖泥船:

应将抓斗、铲斗拆卸,并妥为置放;吊架要搁牢,吊机应用钢索固定。

(5)吸泥船应将吸泥管及排泥管系牢或拆卸;泥驳的泥门应关紧,并加保险销子固定。

(6)小型辅助船、浮筒及排泥管等设备,应装在泥驳、货驳或其他船上调遣。

(7)出海调遣中,非自航式挖泥船上的工作人员应离开本船,只留少数有经验的主要船员在主拖拖轮上,负责检查和联系,遇有险情,可及时回到本船采取应急措施。

(8)在封舱船上应备有灯光或其他通讯联络装置,供调遣途中应用。

(9)拖航期间应定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航行情况及船舶方位。

3.6施工船舶内河长途调遣

施工船舶在内河长途调遣时,除应遵守港航监督部门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调遣线路,事先应作详细调查,除必须具有足够的航行尺度外,对沿途桥闸,电力、通讯线路和水底电缆等跨河建筑物的净空及水位变化等尺寸,应取得可靠数据。

(2)施工船舶上的游动及可拆卸部件,妥善置放或系牢。

(3)浮筒应分段组排,系牢后拖运。

(4)在被拖船舶上,应派有经验的船员值班,负责检查和联系。

挖泥船上应备有抛锚设备,并能随时抛锚。

机舱排水系统要保持完好。

3.7施工船舶使用半潜驳运输

(1)待装驳船舶应按照近海航行要求,分别进行放桩、封舱、加固等作业准备。

(2)随船管线应按照潜驳货物平面布置图进行拆分编组、绑扎排放。

(3)装驳时,应按照装驳计划确定的进驳顺序,依次将设备拖带进驳,并将每次进驳的设备进行临时性固定。

(4)各设备进驳后,由半潜驳专业人员对所有船舶、管线进行支撑、绑扎、焊接等稳固工作。

(5)半潜驳卸驳时,应按照船舶、管线进驳顺序的反向进行。

船舶出驳后,应组织拖轮将水上设备直接拖带到目的地或停靠码头泊系待命。

3.8设备陆上转移

(1)挖泥船或挖泥船的部件和重量应符合公路或铁路运输的规定,并考虑运输和起重设备的能力。

(2)陆上转移应考虑挖泥船到达现场后的组装和下水方法,并选择适当的场地。

(3)挖泥船的拆卸和组装工作应按相应拆装规范进行,工作前应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吊装和吊卸工作应由专业人员进行。

(4)小型挖泥船、辅助工程船舶、拼装式挖泥船、浮筒、排泥管以及索铲、推土机、铲运机等设备,当不具备水上调遣条件或经济上不合理时,可采用陆上调遣。

(5)根据可拆卸设备的部件尺寸、重量及运输条件,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和工具,落实运输组织,制定运输计划,申请运输车辆。

(6)主要设备拆卸前,应按设计图纸绘制拆卸部件组装图。

设备拆卸后,应核定组装件的尺寸及重量,并编号、登记、造册。

对精密部件、仪表及传动部件,应按设备使用说明书规定,清洗加油,包扎装箱。

(7)采用公路运输时,应对运输线路进行查勘,查明公路的等级、弯道半径、坡度、路面情况、桥涵承载等级和结构状况,以及所穿越的桥梁、隧道及架空设施的净空尺寸等,对不能满足大件运输要求的路段和设施,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并报请有关部门核准。

4排泥管线架设

4.1陆上排泥管线架设

(1)排泥管线应平坦顺直,弯度力求平缓,避免死弯;出泥管口伸出围堰坡脚以外的长度,不宜小于5m,并应高出排泥面0.5m以上。

(2)陆地排泥管线架设管基应稳固、平顺,不得倾斜和摇动,排泥管接头应紧固严密,保证施工时整个管线和接头不得漏泥漏水。

发现泄漏,应及时修补或更换。

(3)排泥管线尽量避免穿越公路、铁路、桥梁等交通要道和大堤。

必须穿越时,应事先与有关管理部门联系,取得施工许可证以后,才能进行管线架设;管线架设不应损坏原有设施的功能和耐久性。

(4)坡面架设排泥管线应做好管道固定墩,并不应在坡面自由滚动运输管线。

水陆排泥管连接应采用柔性接头,以适应水位的变化。

陆接头连接应搭设固定排架或抛设固定锚缆或构筑固定地垅,固定排架坡度不宜大于30°,水上管与陆地管之间用大于¢22mm的钢丝绳连接锁定,以防风浪袭击或船舶碰撞时脱开。

(5)每隔200米增设一个安全警示标志,告诫非作业人员勿在管线附近玩耍嬉戏,禁止在攀爬管线和在管线上行走,以防发生滑落跌伤和排泥管爆裂伤人事件。

(6)应安排专人巡回检查,查看管线有无松动、泄露现象发生,及时报告并进行处理,以免发生环境污染和经济损失。

4.2水上排泥管线架设

(1)水上管线宜采用陆上组装、分段下水连接或直接在船舷侧组装下水的连接方式。

水上浮筒排泥管线应力求平顺,为避免死弯,可视水流及风浪条件,每隔适当距离抛设一只浮筒锚。

(2)水上管线与挖泥船连接时,机动船应根据流速、流向谨慎操作,避免紧急停车造成物体碰撞、人员落水等不良事故发生。

船体与浮管、浮管与水陆接头及岸管的连接安装应牢固无泄漏,以免造成管线脱开、浮筒(体)窜位、翻转造成事故。

(3)当绞吸式挖泥船直接由浮筒排泥管卸泥时,其浮筒末端可采用打桩或抛锚等措施加以固定,但须防止锚缆埋死。

4.3水下排泥管(潜管)

(1)当排泥管线跨越通航河道或受气候、海况等条件限制不能使用水上浮筒管线进行疏浚或吹镇作业时,可采用潜管。

潜管直在水流平稳、河槽稳定、河床横向变化平缓的水域内敷设。

(2)潜管敷设前,必须对潜管进行加压检验,各处均达到无漏气、漏水要求时,方可用于敷设。

敷设前,应对预定敷设潜管的水域进行水深、流速和地形测量,根据地形图布置潜管,确定端点站位置。

(3)潜管节间的连接,宜采用柔性接头,即钢管与橡胶管沿管线方向相间设置并用法兰连接。

潜管的起止端宜设置端点(浮体)站,配备充排气、水设施、锚缆和管道封闭闸阀等,以操纵潜管下沉或上浮。

(4)潜管沉放完毕,应在其两端设置明显标志,严禁过往船舶在潜管作业区抛锚或拖锚航行。

(5)跨越航道的潜管,如因敷设潜管不能保证通航水深时,可采用挖槽设置,但必须同时满足潜管可以起浮的要求。

(6)挖泥船开机前应先打开端点排气阀放气,以防潜管起浮。

开机时必须先以低速吹清水,确认正常后,再开始吹泥。

(7)排泥或吹填过程中,凡需停机时,必须先吹清水,冲去潜管中的泥砂,直到排泥管口出现清水时为止,以防潜管堵塞。

在潜管注水下沉或充气上浮时,均应缓慢进行

(8)拆除潜管,应由端点站向管内充气,使其逐节缓缓起浮。

待潜管全部起浮后,拖运至水流平稳的水域内妥为置放。

(9)潜管在敷设、运用或拆除期间有碍通航时,应向当地港航监督部门提出临时性封航申请,经批准后实施。

5排泥场安全技术要求

5.1排泥场围堰工程主包括清基清表、土方填筑(包括袋装土围堰)、铺设防渗土工膜、架设铁丝网防护栏、开挖截水沟、排水、退水口修建、埋设涵管和大堤修复等项目。

5.2填筑前,对以鱼塘做排泥场的先进行抽排水,并对坝体基础表层的杂草、淤泥等进行全部清除,清理的范围为设计填筑边界以外30~50cm的水平距离,清基土推出取土区和坝体基础范围之外。

 

5.3围堰施工技术要求

(1)用推土机在指定区取土并将土料分层摊铺至坝基位置,挖掘机配合。

在取土前需对取土区进行表层清理,清除草皮、树根、乱石。

填筑前应对填料进行物质组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