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师 基础知识重点1204.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467754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5.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师 基础知识重点120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师 基础知识重点120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师 基础知识重点120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师 基础知识重点120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师 基础知识重点120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师 基础知识重点1204.docx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师 基础知识重点120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师 基础知识重点1204.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师 基础知识重点1204.docx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师基础知识重点1204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以自由编辑!

 

 

【本页是封面,下载后可以删除!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重点)

第一章劳动经济学

第一节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市场经济制度中劳动力市场现像及劳动市场运行规律的科学。

一、劳动资源的稀缺性

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具有如下属性:

其一,劳动资源的稀缺性是相对于社会和个人的无限需要和愿望而言,是相对的稀缺性。

其二,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又具有绝对的属性。

其三,在市场经济中,劳动资源稀缺性的本质表现是消费劳动资源的支付能力、支付手段的稀缺性。

现代劳动经济学产生于劳动资源的稀缺性与成本的存在,其研究对象正是这种客观存在所决定的。

二、效用最大化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市场运作的主体是企业和个人。

个人追求的目标是效用最大化,即在个人可支配资源的约束条件下,使个人需要和愿望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企业追求的目标是利润的最大化。

利润最大化不过是效用最大化的变形,它突出了效用的货币收益方面,而忽略掉非货币收益的方面。

效用最大化行为的观点,通常作为经济分析的基础假设。

三、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市场是生产要素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收入循环模型见《基础知识》P2。

在生产要素市场,居民户是生产要素的供给者,企业是生产要素的需求者。

从生产要素投入的角度观察,劳动力市场供求运动调节着劳动资源的配置;从收入的角度观察,劳动力市场的供求运动决定着工资。

就业量和工资的决定是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

劳动经济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认识劳动力市场的种种复杂现象,理解并揭示劳动力供给、劳动力需求,以及工资和就业决定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作用原理。

四、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方法和规范研究方法。

(一)实证研究方法

1、实证研究方法的特点

实证研究方法是认识客观现象,其重点是研究现象本身“是什么”的问题。

只揭示经济现实内在的构成因素及因素间的普遍联系。

实证研究方法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其一,实证研究方法的目的在于认识客观事实,研究现象自身的运动规律及内在逻辑。

其二,实证研究方法对经济现象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具有客观性,并可根据经验和事实进行检验。

2、实证研究方法的步骤

⑴确定所要研究的对象。

⑵设定假设条件。

⑶提出理论假设

⑷验证。

(二)规范研究方法

规范研究方法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

规范研究方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规范研究方法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解决客观经济现象“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2、规范研究方法研究经济现象的目的主要在于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服务。

其主要障碍有以下三类:

①信息障碍。

②体制障碍。

③市场缺陷。

实证研究方法排斥价值判断,规范研究方法却以价值判断为基础,但是两种研究方法并不是完全对立的。

规范研究方法脱离不开实证研究方法对经济现象的客观分析;实证研究方法也离不开价值判断的指导。

第二节劳动力供给和需求

一、劳动力与劳动力供给

(一)劳动力和劳动力参与率的概念

劳动力是指在一定年龄之内,具有劳动能力与就业要求,从事或能够从事某种职业劳动的全部人口,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即社会劳动力。

劳动力参与率是衡量、测度人口参与社会劳动程度的指标。

社会的、家庭的经济因素影响劳动参与的选择和决策。

所谓劳动力供给,是指在一定的市场工资率条件下,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主体(家庭或个人)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

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被定义为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简称劳动力供给弹性。

分类详见P6。

(二)劳动力参与率的生命周期

首先,15~19岁年龄组的青年人口劳参率下降。

其次,女性劳参率呈上升趋势。

再次,老年人口劳参率下降。

最后,25~55岁年龄段男性成年人的劳参率保持高位水平。

(三)经济周期与两种劳动参与假说

所谓经济周期,是指经济运行过程中繁荣与衰退的周期性交替。

研究者们提出两种劳动参与假说:

附加性劳动力假说与悲观性劳动力假说。

一级劳动力指:

男性成年人。

二级劳动力主要由中年妇女构成。

附加性劳动力假说认为,在经济总水平下降时期,由于衰退,一些一级劳动力处于失业状态。

此时,为了保证家庭已有收入水平,二级劳动力走出家庭。

因此,二级劳动力参与率与失业率存在着正向相关系:

失业率上升,二级劳动力参与率提高。

悲观性劳动力假说认为,二级劳动力参与率与失业率存在着反向关系:

失业率上升,二级劳动力参与率下降。

二、劳动力需求

所谓劳动力需求,是指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愿意并能够雇用的劳动量。

劳动力需求是企业雇用意愿和支付能力的统一。

具有派生性。

工资率提高,劳动力需求减少;工资率降低,劳动力需求增加。

三、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

(一)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可变要素投入发生变化,产量相应的发生变化。

当把可变的劳动投入增加到不变的其他生产要素上,最初劳动投入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但是当其增加超过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产量开始递减。

这就是劳动的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详见P10-11。

四、劳动力市场的均衡

劳动力市场的客体是劳动者的劳动力,即存在于劳动者身体之内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劳动能力。

劳动力市场的性质详见P12。

(二)劳动力市场的静态与动态均衡

均衡分析分为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

局部均衡分析就是假定其他情况不变,分析单个市场均衡的实现与变动。

代表人物是A·马歇尔。

一般均衡分析,考察所有市场的均衡的建立与变动,代表人物是L·瓦尔拉。

均衡分析又分为静态均衡分析和动态均衡分析。

(三)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详见P13)

1、劳动力资源的最优分配

2、同质的劳动力获得同样的工资

3、充分就业

五、人口、资本存量与均衡工资率

(一)人口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1、人口规模

2、人口年龄结构

3、人口城乡结构

(二)资本存量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资本存量的增加,根本改变了劳动力与资本的配置比例。

(三)人口、资本存量与劳动力市场均衡

在人口增长、资本存量增加的条件下,均衡工资率能否增长就取决于两者之间的关系。

资本存量的增长率高于人口的增长率,所以其结果是均衡工资率得到提高,就业也在扩大。

第三节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工资水平与工资结构

一、均衡价格论的一般原理及工资决定

均衡价格论,是说明通过商品供给与商品需求的运动决定商品价格形成的理论。

所谓工资就是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的均衡价格,即劳动力的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一致的价格。

工资的决定是以劳动力价值为基础,最终取决于劳动力的边际辑生产率和劳动力再生产费用及劳动的负效用。

二、工资形式

(一)基本工资

基本工资是以货币为支付手段。

1、工资率

所谓工资率,是指单位时间的劳动价格。

2、货币工资与实际工资

所谓货币工资,是指工人单位时间的货币所得。

它受到三个主要因素的影响:

货币工资率、工作时间长度和相关的工资制度安排。

3、计时工资与计件工资

计时工资与计件工资是应用最普遍的基本工资支付方式。

⑴计时工资

计时工资是最为传统的工资形式。

几乎所有的劳动均可实行此种工资支付方式。

⑵计件工资

计时工资与计件工资两种工资形式的区别在于计量劳动的方式不同。

计件工资只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

(二)福利

其一为实物支付,包括各种免费或折价的工作餐、折价或优惠的商品和服务。

其二为延期支付,包括各类保险支付,如退休金、失业保险等。

福利的特征:

1、福利支付以劳动为基础

2、法定性

3、企业自定性和灵活性

实物支付是普遍存在的福利支付方式,其所以如此,原因在于:

1、实物支付可以降低企业按基本工资支付的法定保险金。

2、实物支付变相地提高了个人所得税的纳税起点。

3、从社会的角度看,实物支付可以增加就业,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延期支付详见P18。

第四节就业与失业

一、就业总量的决定

所谓就业或劳动就业一般是指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要求的人。

第一,劳动就业的主体是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要求的人。

第二,所参加的劳动所欲社会劳动。

第三,所从事的劳动属于有酬劳动。

(一)总供给、总需求与均衡国民收入

所谓总供给,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按价格计算的货币价值总量。

所以,总供给等同于一定时期内的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

总供给也等于消费(C)与储蓄(S)的总和。

所谓总需求,是指社会在一定时期内对产品和服务需求的总和,这里假设总需求只包括消费品的需求和投资品的需求。

(二)就业总量决定

一国的就业总量与一国的均衡国民收入是同时被决定的。

社会就业总量取决于均衡国民收入,或者更准确的说,取决于总需求水平。

二、失业及其类型

所谓失业,是指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在总量或结构上的失衡所形成的,具有劳动能力并有就业要求的劳动者处于没有就业岗位的状态。

1、摩擦性失业

摩擦性失业是一种岗位变换之间的失业,是一种正常性失业。

2、技术性失业

3、结构性失业

4、季节性失业

三、需求不足性失业

(一)需求不足性失业的两种具体形式

需求不足性失业具有表现为两种形式:

其一为增长差距性失业;其二为周期性失业。

所谓增长差距性失业,是指实际经济增长率长期低于可能达到的经济增长率。

所谓周期性失业是指经济的繁荣和萧条的周期循环所产生的失业。

(二)环节需求不足性失业的对策

总需求不足是造成非正常失业(亦可理解为非自愿失业)的主要原因。

详见P21。

四、失业的度量和失业的影响

常用的反应失业程度的指标有两个:

失业率和失业持续期。

平均失业期的长度是反映失业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失业现象既包括正常失业,也包括非正常失业。

失业的负面影响详见P23。

五、政府行为和劳动力市场

(一)政府支出

主要分为政府购买和转移两类。

政府购买的具体项目有国防用品、公共管理服务、公共工程项目以及政府雇员和事业组织中的劳动者的薪金报酬等。

转移支付是政府发挥收入再分配作用的主要手段,是政府在社会保险福利、社会优抚、社会救济以及某些补贴等方面的支出。

(二)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要素

1、最低劳动标准

最低劳动标准包括最低工资标准饿最长劳动时间标准等。

2、最低社会保障

3、工会

最低劳动标准、最低社会保障、工会权利义务等三个制度结构,在现代市场经济国家都是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收到法律的保护。

(三)就业与收入的宏观调控

对就业总量影响最大的宏观调控政策,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收入政策。

1、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的内容包括通过增减政府税收和预算支出水平来调节经济。

财政政策因其目标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是通过采取扩大政府购买、增加政府转移支付、降低税率等措施来刺激消费和投资,增加总需求,以提高就业水平的宏观经济政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则是通过减少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提高税率等措施来削弱消费与投资,钱少总需求,以稳定物价的宏观经济政策。

在现代市场经济国家,政府实施财政政策的主要措施包括:

调整政府购买水平、调整政府转移支付水平个变动税率。

2、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也包括两种类型: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来刺激投资和消费,以增加总需求的宏观经济政策。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削减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以减少总需求的宏观经济政策。

政府实施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包括:

调节法定准备金率、调整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

3、收入政策

⑴收入政策及其作用

作用:

1)有利于宏观经济的稳定。

2)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

3)有利于缩小不合理的收入差距。

⑵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基尼系数

它的取值在0~1之间,当基尼系数接近0时,收入便接近于绝对平等;反之,当基尼系数接近1时,收入便接近于绝对不平等。

基尼系数小鱼0.2时,表示收入差距非常小;基尼系数在0.4以上,则表示收入差距比较大。

⑶收入政策措施

1)调控收入与物价关系的措施。

2)收入平等化措施。

第二章劳动法

第一节劳动法的体系

一、劳动法的概念

劳动法为关系劳动之法。

详言之,劳动法为规范劳动关系及其附随一切关系之法律制度之全体。

当前,我国法学界关于劳动法的定义虽有不同的表述,但是基本内容是一致性的。

其一,狭义的劳动法仅指劳动法律部门的核心法律,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这一规范性文件。

其二,广义的劳动法则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一些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其三,劳动法律是指法律科学中的一个亚学科,是以劳动法作为研究对象的理论体系。

二、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一)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含义和特征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一些社会关系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即必须遵循的基本规范和指导思想。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直接决定了各项劳动法律制度的性质,是劳动立法基本精神的集中体现。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体现了国家队劳动关系的本质认识。

基本原则的内容与性质直接决定了各项劳动法律制度的内容与性质。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有以下特点:

第一,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是劳动法律部门中具有指导性、纲领性的法律规范。

第二,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反映了所调整的劳动关系的特殊性,反映了劳动法律部门的本质和特点。

第三,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有着高度的稳定性。

第四,基本原则具有高度的权威性。

(三)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内容

1、保障劳动者劳动权的原则是劳动法的首要原则

劳动权包括平等的劳动就业权、自由择业权、劳动报酬权、休息休假权、劳动保护权、职业培训权等。

其中平等的就业权和自由择业权是劳动权的核心。

劳动者对劳动的需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其一是对劳动过程本身的需要,其二是对劳动产品的需要。

劳动权受到国家的保障,这种劳动权保障具体地体现为基本保护、全面保护和优先保护等方面。

基本保护是对劳动者的劳动权的最低限度的保护,即基本权益的保障,生存和发展是劳动者的基本利益。

全面保护是对劳动者权益和权益的保护。

优先保护是指劳动法对劳动关系当事人的利益都给予合法保护的同时,优先保护在劳动关系中事实上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劳动者。

2、劳动关系民主化原则(详见P31)

政府制定或调整重大劳动关系标准应当贯彻:

“三方原则”,即政府、工会和企业家协会(雇主协会)共同参与决定或听取工会和企业家协会(雇主协会)的意见。

工会享有参与权、知情权、咨询权等。

3、物质帮助权原则

是劳动者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暂时失去就业机会时有从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物质帮助权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就劳动者而言,主要通过社会保险来实现。

社会保险的基本属性:

强制性、社会性、互济性、补偿性。

三、劳动法律渊源

(一)劳动法律渊源的含义

第一种含义是指对劳动法产生决定性影响的所有因素。

第二种含义仅仅指对法律适用者有约束力的规范。

法律渊源主要应解决劳动法的监督检察机关、劳动争议仲裁或司法机关适用的问题。

(二)劳动法律渊源的类别

1、宪法中关于劳动问题的规定

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宪法中关于劳动问题的规定是我国劳动法的首要渊源。

我国宪法全面规定了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如劳动权、报酬权、休息休假权、劳动安全卫生保护权、物质帮助权、培训权、结社权等原则。

2、劳动法律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依据宪法制定的调整劳动关系的规范,其法律效力仅低于宪法。

劳动法律是劳动法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

其主要内容分为劳动关系法和劳动标准法。

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却是可以约定广泛的劳动条件,但是只能高于法律规定的标准。

3、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

由国务院(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制定。

其效力低于宪法和法律。

4、劳动规章

由国务院组成部门制定。

5、地方性劳动法规

在我国,依据法律规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和政府制定。

6、我国立法机关批准的相关国际公约

7、正式解释

正式解释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行政解释。

除了上述与我国劳动法律渊源相类似的形式以外,还有一下类别:

(1)雇佣规则(内部劳动规则)

(2)劳动(雇佣)合同

劳动(雇佣)合同是雇员与雇主确定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

(3)集体合同

集体合同是通过工会或雇主协会按照合法的程序,经过集体谈判达成的关于一般劳动条件的协议。

(4)习惯法

(5)法官法或判例法

四、劳动法的体系

劳动法的体系是指劳动法的各项具体劳动法律制度的构成和相互关系。

我国劳动法的体系由以下劳动法律制度构成:

1、促进就业法律制度

2、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

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终止;集体合同协商、订立的程序、原则,集体合同履行、监督检查等规则。

3、劳动标准制度

4、职业培训制度

5、社会保险和福利保险

劳动保险制度主要内容包括:

社会保险的体制,社会保险的项目、种类,社会保险的适用范围,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资格条件和标准,社会保险待遇的支付原则以及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运营和管理等。

6、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7、工会和职工民主管理制度

8、劳动法的监督检查制度

劳动法体系构成:

1、劳动关系法(包括:

劳动合同法、集体合同法、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制定法、职工民主管理法、劳动争议处理法)

2、劳动标准法(包括:

工作时间法、工资法、劳动安全卫生标准法)

3、劳动保障法(包括:

促进就业法、职业培训法、社会保险法、劳动福利法)

4、劳动监督检查法

第二节劳动法律关系

一、劳动法律关系及其特征

(一)劳动法律关系的含义

任何一种社会关系经相应的法律规范调整后即转变为法律关系,即当事人之间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法律关系。

劳动法律关系是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劳动者(雇员)和用人单位(雇主)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劳动关系转变为劳动法律关系的条件有二:

其一、存在现实的劳动关系;其二、存在着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规范。

(二)劳动法律关系的种类

1、劳动合同关系

是劳动法律关系的主要形态。

2、劳动行政法律关系

是劳动行政主题体与劳动行政相对人之间。

3、劳动服务法律关系

(三)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

1、劳动法律关系式劳动关系的现实形态

劳动法律关系是以劳动关系和劳动法律规范为前提二形成的社会关系,是法律处对人们的劳动行为及其相互关系进行调整而出现的一种状态。

现实权利义务是指法律关系主体实际行使和履行的权利义务。

实际上,劳动对法律关系的调整是将劳动关系转化为劳动法律关系来实现的。

2、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权利和义务

3、劳动法律关系的双务关系

4、劳动法律关系的具有国家强制性

二、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分别为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内容和客体。

(一)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

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一句劳动法律规定,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劳动法律关系的参与者。

劳动者成为劳动法律关系主体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法律将自然人分为完全劳动行为能力人、限制劳动行为能力人和无劳动行为能力人。

1、完全劳动行为能力人是指shen体健康,有完全行为自由,18周岁以上的男性劳动者。

2、限制劳动行为能力人,详见P43。

3、无劳动行为能力人主要指16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

(二)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

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三)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

是指主体权利义务所指向的事物。

如劳动、工资、保险福利、工作时间、休假时间、劳动安全卫生等事物。

三、劳动法律事实

依法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现象为劳动法律事实。

产生劳动法律关系的事实为合法事实。

法律事实分为两类:

1、劳动法律行为

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包括合法行为、违约行为、行政行为、仲裁行为和司法行为等。

产生劳动法律关系的法律从行为不同于变更、终止、消灭劳动法律关系的行为。

产生劳动法律关系的行为只能是合法行为,违法行为或单方行为都不能产生劳动法律关系。

2、劳动法律事件

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

第三章现代企业管理

第一节企业战略管理

一、企业战略环境分析

(一)企业战略的概念与特点

企业战略是指企业为了适应未来环境的变化,寻求长期生存和稳定发展而制定的总体性和长远性的谋划与方略。

其实质是实现外部环境、企业实力和战略目标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

企业战略具有全局性、系统性、长远性、风险性、抗争性的特征。

(二)企业环境的结构及特点

企业环境图见P45。

(三)经营环境的调研

1、外部环境的调研

⑴获取口头信息。

⑵获取书面信息。

⑶专题性调研。

2、外部环境的预测

(四)经营环境的微观分析

1、现有竞争对手的分析

2、潜在竞争对手分析

进入障碍包括:

⑴产品差异化。

⑵规模经济。

⑶绝对成本优势。

⑷进入分销渠道。

⑸资本需求。

⑹现有企业的反应。

3、替代产品或服务威胁分析

4、顾客力量的分析

一般来说,如果具备下列条件,则某个顾客或顾客群体的力量就强大:

①客户购买大批量产品;②客户具有通过实现后向一体化,自己生产所需产品的能力;③客户可以向许多其他供应厂家购买该产品;④客户改变供应厂家不回增加成本。

5、供应商力量的分析

(五)经营环境的宏观分析

1、政府法律环境

2、经济环境

⑴经济体制。

⑵经济形势。

⑶经济结构。

经济结构一般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

产业结构、分配结构、交换结构、消费结构和技术结构。

⑷经济政策。

3、技术环境

技术是推动人类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

4、社会文化环境

二、企业分析

(一)企业资源状况分析

资源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

资源优势具有稀缺、难以模仿和被替代的特点。

(二)企业能力分析

1、能力的概念及内容

⑴基本活动。

⑵支持活动。

2、企业能力分析的方法

⑴纵向分析。

⑵横向分析。

⑶财务分析

3、企业能力评价的标准

所谓效率是企业进行经营活动时实际投入的比率。

在成本竞争中,效率指标对企业特别重要。

⑴效率分析。

主要包括:

①各种投入要素的成本。

②生产率,即单位要素的产出。

③工艺设计水平。

④产能的利用程度。

⑵效果分析。

(三)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的总和分析——明确企业的战略目标

主要采用SWOT分析方法。

(四)企业的战略选择

1、总体战略

企业的总体战略有进入战略、发展战略、稳定战略和撤退战略。

⑴进入战略

进入战略首先是选择进入哪一个新领域。

其次是选择进入的方式。

1)购并战略。

2)内部创业战略。

3)合资战略,

⑵发展战略

1)单一产品或服务的发展战略

2)横向发展战略(收购)

有利于企业把握消费者需求变化的规律,加强企业对市场的控制力;实现战略协同效应;取得规模效应等。

3)纵向发展战略

即前向一体化活后向一体化。

4)多样化发展战略

⑶稳定战略

⑷撤退战略

2、一般竞争战略

一般竞争战略有低成本战略、差异化战略和重点战略。

⑴低成本战略

⑵差异化战略

制定原则:

效应原则、适当原则和有效原则。

⑶重点战略

重点战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着眼于在目标市场上取得成本的优势;另一种是着眼于在目标市场上取得明显的差别优势。

3、不同行业阶段的战略

⑴新兴行业的战略

1)新兴行业的特点:

①技术的不确定。

②生产成本高。

③风险大。

2)新兴行业的战略制定。

①进入时机的选择。

②竞争方式的选择。

限制进入方式、鼓励进入方式、放任方式。

⑵成熟行业的战略

1)成熟行业的特点。

见P58

2)成熟行业的战略制定

⑶衰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