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院系物理平台课程群和课程标准一览表.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466997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24.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跨院系物理平台课程群和课程标准一览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跨院系物理平台课程群和课程标准一览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跨院系物理平台课程群和课程标准一览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跨院系物理平台课程群和课程标准一览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跨院系物理平台课程群和课程标准一览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跨院系物理平台课程群和课程标准一览表.docx

《跨院系物理平台课程群和课程标准一览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跨院系物理平台课程群和课程标准一览表.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跨院系物理平台课程群和课程标准一览表.docx

跨院系物理平台课程群和课程标准一览表

附件2:

跨院系物理平台课程群和课程标准一览表

一、课程群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英文

课程负责人

课程属性

适用学科或专业

课程教学计划

授课学期

学分

周学时

总学时

PHY128/

PHY131

大学物理(理)上、下

周张凯、林国淙

专业必修

理科和少数对于物理要求较高的工科

一年级下

二年级上

8

第一学期4

第二学期4

144

PHY130/

PHY133

大学物理(工)上、下

张勇、焦中兴

专业必修

普通工科专业

一年级下

二年级上

7

第一学期4

第二学期3

126

PHY136

大学物理(医)

马杰

专业必修

医科专业

一年级下

4

4

72

PHY138

大学物理(文)

李志兵

选修

文科专业

一年级下

2

2

36

PHY134/PHY239

大学物理实验(理)

沈韩

专必

理科和对物理实验要求较高的工科

2或3

2

4

72

PHY146/PHY245

大学物理实验(工)

沈韩

专必

工科专业

2或3

1.5

3

54

PHY148/PHY247

大学物理实验(医)

沈韩

专必

医科专业

2或3

1.5

3

54

PHY135/PHY150

文科物理实验(文)

沈韩

选修

未开设大学物理课程的文、史、法律、经管等专业

1或2

1

2

36

PHY127/PHY140

通识物理实验

沈韩

选修

未开设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理、工、医、经管等专业

1或2

1

2

36

二、课程标准(基本框架)

课程名称:

大学物理(理)课程负责人:

周张凯、林国淙

知识单元

知识点

基本内容

建议学时数

1-1:

牛顿力学

1-1-1质点运动学

位置矢量、位移、速度、加速度的矢量关系及其坐标表示、相对运动等

2学时

1-1-2惯性系下的质点动力学

牛顿三定律、力学中常见的力、量纲等

2学时

1-1-3非惯性系下质点动力学

相对性原理、非惯性系下质点动力学方程(加速平动以及匀角速转动非惯性系下的惯性力表示)、地球上惯性力现象举例与分析等

4学时

1-1-4质点组动量定理(守恒)

质心运动定律(质心、质心系)、质点与质点组动量定理(冲量、动量、动量守恒、质心系下质点组的动量)等

5学时

1-1-5质点组机械能定理(守恒)

质点与质点组动能定理(功、功率)、质点组动能定理中内力功分析(一对内力做功之和的特点、保守力与非保守力、势能函数)、质点组机械能定理(机械能守恒、质点组动能与质心系下动能的关系、质心系下质点组机械能定理)、机械能定理与动量守恒的应用(碰撞的特点与分类、碰撞定律)等

4学时

1-1-6质点组角动量定理(守恒)

质点角动量定理(力矩、角动量、角动量守恒)、质点组角动量定理(角动量守恒、质点组角动量与质心系下角动量的关系、质心系下质点组角动量定理)、机械能守恒与角动量守恒的应用-有心力场问题(开普勒问题)等

6学时

1-1-7刚体

定轴转动运动学(转动参量、转动参量的矢量性分析)、刚体定轴转动动力学(转动定律、角动量定理、动能定理)、刚体平面平行运动(平面平行运动的描述、质心运动和相对质心运动的动力学方程、纯滚动)、刚体的进动等

6学时

1-1-8振动

简谐振动(简谐振动动力学方程、描述简谐振动的物理量、简谐振动的几何描述与合成)、阻尼振动(弱阻尼、临界阻尼、过阻尼振动)、受迫振动(共振)等

5学时

1-1-9波动

机械波的定性描述(机械波产生的条件与特点、波的几何描述)、机械波的动力学方程、机械波的运动学方程(波传播形式分类、波的相速度与群速度)、简谐波的运动学方程(描述简谐波特征物理量、简谐波的表达式)、机械波的能量与传输问题(波的能量、波的叠加、波的反射、驻波、简正频率)、多普勒效应等

6学时

1-1-10流体

静流体(压强、阿基米德定律、帕斯卡原理)、理想流体的稳定流动(连续性方程、伯努力方程)、伯努力方程的应用(小孔流速、流量计、虹吸现象、马格努斯效应)、粘滞流体的流动(粘滞定律、斯托克斯公式)

6学时

2-1:

分子运动论

2-1-1平衡态与温度

平衡态、状态参量、气体状态方程等

2学时

2-1-2分子运动的平衡态理论

分子热运动及其统计规律、麦克斯韦速率分布与速度分布、能量均分定理、理想气体的压强、温度和内能、真实气体等

8学时

2-1-3分子运动的非平衡态过程

平均自由程、扩散与输运过程、弛豫过程等

2学时

2-2:

热力学定律与应用

2-2-1热力学第一定律

准静态过程、内能和热量、热力学第一定律、焦耳-汤姆逊实验与理想气体的内能、气体摩尔热容、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理想气体的应用、循环过程、卡诺循环等

4学时

2-2-2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开尔文表达和克劳修斯表达、实际宏观过程的不可逆性、热力学温标、克劳修斯不等式、熵和熵增加原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统计意义、玻尔兹曼关系等

4学时

3-1:

几何光学

3-1-1几何光学基本实验定律与费马原理

光程、费马原理以及应用、折射和反射定律、透镜成像等

3学时

3-2:

波动光学

3-2-1光波的相干性

光波的相位、分波面干涉、分振幅干涉、光的时间相干性和空间相干性等

4学时

3-2-2光的衍射和偏振

惠更斯-菲涅耳原理、菲涅耳衍射、夫琅和费衍射、衍射光栅、光学仪器的分辨本领、光的偏振态等

6学时

3-3:

静电场与静磁场

3-3-1静电的基本规律

静电现象、电荷与电荷守恒、库仑定律

2学时

3-3-2静电场的基本性质

电场概念、电场叠加原理、电通量与高斯定理、静电场环路定理(静电场的保守性质)、静电势、电偶极子的电势和电场、电场能量和能量密度、静电相互作用等、电介质的极化、极化率和介电常数(电容率)、电位移矢量

8学时

3-3-3恒定电流

电流的形成、电流连续性方程、恒定电流的闭合性、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

3学时

3-3-4稳恒磁场

基本磁现象、安培定律与洛伦兹力、磁场概念、毕奥—萨伐尔定律、磁通量与磁通连续性方程、静磁场环路定理、磁偶极子的磁场等、磁化率和磁导率、磁化强度等

6学时

3-4:

电磁波

3-4-1电磁感应

法拉第定律与感生电场、动生电动势与感生电动势,互感与自感

6学时

3-4-2麦克斯韦方程组与电磁波

麦克斯韦位移电流假设、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积分形式、电磁波等

6学时

3-4-3电磁波的产生与传播

电磁场的能量与能流密度、电磁波的产生与传播、电磁辐射

3学时

3-5:

电磁场与物质相互作用

3-5-1光与物质相互作用

原子发光机理、激光器、全息照相等

4学时

3-5-2静电场中的导体

导体的静电平衡条件、电容、导体内的恒定电场、欧姆定律

3学时

4-1:

原子与亚原子结构

4-1-1原子的外层电子结构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原子的电子壳层结构、原子基态的电子组态、氢原子能级与光谱等

4学时

4-1-2X射线

产生的机制与谱线结构、康普顿散射等

2学时

4-1-3原子核

核衰变与放射性、核裂变与聚变、原子能的应用、核辐射的防护

3学时

4-2:

量子力学基本原理

4-2-1量子现象的早期实验观测和解释

黑体辐射、德布罗意物质波、光电效应、波尔量子理论等

5学时

4-2-2波函数及其物理意义

波粒二象性、波函数的统计诠释、薛定谔方程、量子态的相干叠加性、不确定原理等

4学时

5-1:

狭义相对论

5-1-1经典时空观遇到的困难

伽利略变换、麦克尔逊-莫雷实验等

1学时

5-1-2狭义相对论基本原理

相对性原理、光速不变原理、间隔不变性等

1学时

5-1-3洛伦兹变换和狭义相对论运动学

洛伦兹变换的四维形式、同时的相对性、时间膨胀、洛伦兹收缩、时钟的同步、速度变换等

2学时

5-1-4狭义相对论动力学与质能关系

相对论力学方程、相对论的质量、动量、能量和力、质能关系、能量动量和质量的关系、静质量为零粒子的能量和动量等

2学时

课程名称:

大学物理(工)课程负责人:

焦中兴

知识单元

知识点

基本内容

建议学时数

1-1:

牛顿力学

1-1-1质点运动学

位置矢量、位移、速度、加速度的矢量关系及其坐标表示、相对运动等

2学时

1-1-2惯性系下的质点动力学

牛顿三定律、力学中常见的力、量纲等

2学时

1-1-3非惯性系下质点动力学

相对性原理、非惯性系下质点动力学方程(加速平动以及匀角速转动非惯性系下的惯性力表示)、地球上惯性力现象举例与分析等

4学时

1-1-4质点组动量定理(守恒)

质心运动定律(质心、质心系)、质点与质点组动量定理(冲量、动量、动量守恒、质心系下质点组的动量)等

5学时

1-1-5质点组机械能定理(守恒)

质点与质点组动能定理(功、功率)、质点组动能定理中内力功分析(一对内力做功之和的特点、保守力与非保守力、势能函数)、质点组机械能定理(机械能守恒、质点组动能与质心系下动能的关系、质心系下质点组机械能定理)、机械能定理与动量守恒的应用(碰撞的特点与分类、碰撞定律)等

4学时

1-1-6质点组角动量定理(守恒)

质点角动量定理(力矩、角动量、角动量守恒)、质点组角动量定理(角动量守恒、质点组角动量与质心系下角动量的关系、质心系下质点组角动量定理)、机械能守恒与角动量守恒的应用-有心力场问题(开普勒问题)等

6学时

1-1-7刚体

定轴转动运动学(转动参量、转动参量的矢量性分析)、刚体定轴转动动力学(转动定律、角动量定理、动能定理)、刚体平面平行运动(平面平行运动的描述、质心运动和相对质心运动的动力学方程、纯滚动)、刚体的进动等

6学时

1-1-8振动

简谐振动(简谐振动动力学方程、描述简谐振动的物理量、简谐振动的几何描述与合成)、阻尼振动(弱阻尼、临界阻尼、过阻尼振动)、受迫振动(共振)等

5学时

1-1-9波动

机械波的定性描述(机械波产生的条件与特点、波的几何描述)、机械波的动力学方程、机械波的运动学方程(波传播形式分类、波的相速度与群速度)、简谐波的运动学方程(描述简谐波特征物理量、简谐波的表达式)、机械波的能量与传输问题(波的能量、波的叠加、波的反射、驻波、简正频率)、多普勒效应等

6学时

1-1-10流体

静流体(压强、阿基米德定律、帕斯卡原理)、理想流体的稳定流动(连续性方程、伯努力方程)、伯努力方程的应用(小孔流速、流量计、虹吸现象、马格努斯效应)、粘滞流体的流动(粘滞定律、斯托克斯公式)

6学时

2-1:

分子运动论

2-1-1平衡态与温度

平衡态、状态参量、气体状态方程等

2学时

2-1-2分子运动的平衡态理论

分子热运动及其统计规律、麦克斯韦速率分布与速度分布、能量均分定理、理想气体的压强、温度和内能、真实气体等

8学时

2-1-3分子运动的非平衡态过程

平均自由程、扩散与输运过程、弛豫过程等

2学时

2-2:

热力学定律与应用

2-2-1热力学第一定律

准静态过程、内能和热量、热力学第一定律、焦耳-汤姆逊实验与理想气体的内能、气体摩尔热容、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理想气体的应用、循环过程、卡诺循环等

4学时

2-2-2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开尔文表达和克劳修斯表达、实际宏观过程的不可逆性、热力学温标、克劳修斯不等式、熵和熵增加原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统计意义、玻尔兹曼关系等

4学时

3-1:

几何光学

3-1-1几何光学基本实验定律与费马原理

费马原理以及应用、折射和反射定律、透镜成像等

2学时

3-2:

波动光学

3-2-1光波的相干性

光波的相位、分波面干涉、分振幅干涉、光的时间相干性和空间相干性等

4学时

3-2-2光的衍射和偏振

惠更斯-菲涅耳原理、菲涅耳衍射、夫琅和费衍射、衍射光栅、光学仪器的分辨本领、光的偏振态等

6学时

3-3:

静电场与静磁场

3-3-1静电的基本规律

静电现象、电荷与电荷守恒、库仑定律

2学时

3-3-2静电场的基本性质

电场概念、电场叠加原理、电通量与高斯定理、静电场环路定理(静电场的保守性质)、静电势、电偶极子的电势和电场、电场能量和能量密度、电介质的极化、极化率和介电常数(电容率)、电位移矢量

6学时

3-3-3恒定电流

电流的形成、电流连续性方程、恒定电流的闭合性、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

3学时

3-3-4稳恒磁场

基本磁现象、安培定律与洛伦兹力、磁场概念、毕奥—萨伐尔定律、静磁场环路定理、磁偶极子的磁场等、磁化率和磁导率、磁化强度等

5学时

3-4:

电磁波

3-4-1电磁感应

法拉第定律与感生电场、动生电动势与感生电动势,互感与自感

6学时

3-4-2麦克斯韦方程组

麦克斯韦位移电流假设、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积分形式

4学时

3-5:

电磁场与物质相互作用

3-5-1光与物质相互作用

原子发光机理、激光器

2学时

3-5:

电磁场与物质相互作用

3-5-2静电场中的导体

导体的静电平衡条件、电容、导体内的恒定电场、欧姆定律

3学时

4-1:

原子与亚原子结构

4-1-1原子的外层电子结构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原子的电子壳层结构、原子基态的电子组态等

3学时

4-1:

原子与亚原子结构

4-1-2X射线

产生的机制与谱线结构、康普顿散射等

2学时

4-1-3原子核

核衰变与放射性、核裂变与聚变、核辐射的防护

2学时

4-2:

量子力学基本原理

4-2-1量子现象的早期实验观测和解释

黑体辐射、德布罗意物质波、光电效应

2学时

4-2:

量子力学基本原理

4-2-2波函数及其物理意义

波粒二象性、波函数的统计诠释、薛定谔方程、不确定原理等

2学时

5-1:

狭义相对论

5-1-1经典时空观遇到的困难

伽利略变换、麦克尔逊-莫雷实验等

1学时

5-1:

狭义相对论

5-1-2狭义相对论基本原理

相对性原理、光速不变原理、间隔不变性等

1学时

5-1-3洛伦兹变换和狭义相对论运动学

洛伦兹变换的四维形式、同时的相对性、时间膨胀、洛伦兹收缩、时钟的同步、速度变换等

2学时

5-1-4狭义相对论动力学与质能关系

相对论力学方程、相对论的质量、动量、能量和力、质能关系、能量动量和质量的关系、静质量为零粒子的能量和动量等

2学时

课程名称:

大学物理(医)课程负责人:

李志兵

知识单元

知识点

基本内容

建议学时数

1-1:

牛顿力学

1-1-1质点运动学

位置矢量、位移、速度、加速度的矢量关系及其坐标表示、相对运动、牛顿三定律、力学中常见的力、量纲等等

2学时

1-1-2质点组的运动规律

质点组动量定理(守恒)、质点组角动量定理(守恒)、质点组机械能定理(守恒)

4学时

1-1-3振动、机械波与听觉

简谐振动(简谐振动动力学方程、描述简谐振动的物理量)、阻尼振动(弱阻尼、临界阻尼、过阻尼振动)、受迫振动(共振)等、机械波的定性描述(机械波产生的条件与特点、波的几何描述)、机械波的动力学方程、机械波的运动学方程、声音的传播和特性

4学时

1-1-4医用材料力学

刚体问题、医用材料的力学特点

4学时

1-1-5医用流体力学

静流体(压强、阿基米德定律、帕斯卡原理)、理想流体的稳定流动(连续性方程、伯努力方程)、伯努力方程的应用(小孔流速、流量计、虹吸现象、马格努斯效应)、杨氏模量

6学时

1-1-6生物分子的输运

血液流动、血压、粘滞流体的流动(粘滞定律、斯托克斯公式)等

4学时

2-1:

分子运动论

2-1-1平衡态与温度

平衡态、状态参量、气体状态方程等

2学时

2-1-2分子运动的平衡态理论

分子热运动及其统计规律、麦克斯韦速率分布与速度分布、理想气体的压强、温度和内能等

2学时

2-2:

热力学定律与应用

2-2-1热力学第一定律

准静态过程、内能和热量、热力学第一定律、焦耳-汤姆逊实验与理想气体的内能、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理想气体的应用

4学时

2-2-2热力学第二定律

医用热力学设备、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开尔文表达和克劳修斯表达、熵和熵增加原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统计意义、导热率和热的传播等

4学时

3-1:

光学

3-1-1几何光学

光程、透镜成像原理等

2学时

3-1-2波动

光波的相位、分波面干涉、分振幅干涉、光的相干性、惠更斯-菲涅耳原理、菲涅耳衍射、夫琅和费衍射、衍射光栅、光学仪器的分辨本领等

3学时

3-1-3眼睛和视觉

眼睛构造,近视远视的原理及矫正等

3学时

3-3:

静电场、静磁场与基本的电磁理论

3-3-1静电和恒定电流

静电现象、电荷与电荷守恒、库仑定律、电流的形成、电流连续性方程、恒定电流的闭合性、欧姆定律等

3学时

3-3-2恒温磁场

基本磁现象、安培定律与洛伦兹力、磁场概念、毕奥—萨伐尔定律、磁通量与磁通连续性方程、静磁场环路定理等

2学时

3-1:

几何光学

3-3-3电磁波

法拉第定律与感生电场、动生电动势与感生电动势,互感与自感等

2学时

3-4:

医用电路与神经系统电信号

3-4-1医用电路系统

各种设备的基本电路分析

2学时

3-4-2神经系统的电信号传到

神经细胞中的电势分布及改变规律

3学时

4-1:

原子与基本量子力学原理

4-1-1原子的量子态

氢原子的玻尔理论及应用、氢原子能级与光谱等

2学时

4-1-2原子的壳层结构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原子的电子壳层结构、原子基态的电子组态

2学时

4-1-3量子现象的早期观测与解释

黑体辐射、普朗克常数、波尔量子理论、德布罗意物质波等

2学时

4-1-4波函数及其物理意义

波粒二象性、薛定谔方程等

2学时

4-2:

医用放射健康与现代医学成像

4-2-1医用放射与健康

原子放射性和核反应、电离辐射的类型和防护等

4学时

4-2-2现代医学成像技术

各种现代医学成像设备以及其原理(例如X光、B超、核磁共振等)

4学时

课程名称:

大学物理(文)课程负责人:

李志兵

知识单元

知识点

基本内容

建议学时数

1:

物理思维

1-1常见物理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关于物质、运动与时空的思考;从基本粒子到宏观结构和复杂系统;还原论及呈现论、决定论与非决定论

4学时

1-2复杂系统

穷多自由度系统的合作现象,标度律;非线性现象;心脏和大脑模型;基因信息。

4学时

2:

常见物质与物理现象

2-1常见物质

金属、半导体、绝缘体、磁性物质。

晶体与非晶体;超导和超流。

4学时

2-2光

光的产生和吸收,光谱;光的传播和干涉现象;光与物质相互作用

4学时

2-3能量和熵

能量守恒与转换,熵增原理和时间箭头;统计物理原理

4学时

3:

基本量子物理

3-1基本量子现象

物质的稳定性,光的粒子性和电子的波动性。

概率幅的概念;三维空间之外的自由度;纳米技术与冷原子。

4学时

3-2基本量子理论

电子和反电子,粒子的产生与湮灭;对称性与相互作用,基本粒子标准模型;超越标准模型的努力

4学时

4:

天体宇宙与时空观

4-1天体

恒星、星系、星云;特殊天体:

中子星、黑洞、超新星

2学时

4-2宇宙

宇宙观测实验。

微波背景辐射、宇宙加速膨胀;大爆炸和暴涨理论;暗物质和暗能量。

2学时

4-3时空和万有引力

惯性定律和相对性原理;对称性与守恒定律;牛顿时空与相对论时空,引力与时空弯曲。

4学时

课程名称:

大学物理实验(理)课程负责人:

沈韩

知识单元

知识点

基本内容

建议学时数

物理实验知识讲座

实验绪论课

1.物理实验室基本安全要求。

2.实验安排及要求。

3.数据处理和实验报告撰写要求。

4

物理实验知识讲座

不确定度和误差分析及实验报告撰写

1.掌握实验不确定度的分析方法。

2.掌握利用不确定度均分原理进行实验设计的方法。

3.掌握实验预习报告和实验报告的撰写方法。

4

物理实验知识讲座

实验数据的处理和表达

1.利用Origin或Matlab进行实验曲线作图的方法。

2.科技作图的要求。

3.最小二乘法曲线拟合。

3

力学实验

测量误差与不确定度

1.长度、质量、密度、钢尺刻度不均匀都的测量方法。

2.实验不确定度和误差的估计和分析方法;

3.列表、作图、曲线拟合等实验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

3

流体力学实验

用力敏传感器测量液体表面张力系数

1.硅压阻力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2.传感器的标定方法。

3.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量方法。

4.不同浓度乙醇水溶液表面张力系数随浓度的变化关系。

3

振动与波实验

波尔振动实验

1.波尔振动(扭摆)的原理。

2.定量研究自由振动、阻尼振动、受迫振动特性;

3.定量研究机械共振、拍频等物理现象。

4.受迫振动的幅频特性。

4

能量守恒

机械能的转换与守恒

1.转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2.定量测量振动中“拍”的现象。

3.机械振动的相图。

4.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换和守恒关系,机械能。

4

热学实验

温度传感器温度特性的测量

1.温度的测量和控温的方法;

2.铜电阻、热敏电阻、pn节、集成温度传感器芯片等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温度特性;

3.电阻的二线和四线接法。

4.自组数字式温度计。

3

热传导实验

不良导体热传导率的测量

1.热电偶的工作原理、制作方法和标定方法。

2.准稳态法测不良导体热导率的原理和方法。

3.测量橡胶和有机玻璃等不良热导体的导热系数。

4

磁学实验

巨磁电阻效应及应用

1.巨磁电阻工作原理。

2.用巨磁电阻效应测量磁感应强度的方法。

2.用巨磁电阻效应测通电导线、螺线管、亥姆霍兹线圈的磁场分布特性;

3.磁读写实验;

4.利用巨磁电阻效应测电机的转动角度。

4

磁学实验

用霍尔效应测量磁场

1.半导体材料的霍尔效应,

2.半导体材料的霍尔系数的定义和测量方法;

3.磁场的获得及磁感应强度的测量。

4

电学实验

示波器的原理及使用

1.示波器显示波形的原理(电偏转、扫描、同步);

2.多通道模拟示波器或数字示波器的使用方法;

3.用示波器测电压、频率、相位差。

4.李萨如图形的观测(两个一维运动的叠加)。

4

电路实验

RLC串联电路的稳态和谐振特性

1.电路的组成形式,串联和并联。

2.串联电路微分方程。

3.滤波器的概念。

4.电路的谐振。

5.电路的品质因数。

4

电学和现代测量技术

基于myDAQ的虚拟仪器实验

1.基于LabVIEW的虚拟仪器基础知识。

2.NImyDAQ虚拟仪器平台的使用方法。

3.利用基于myDAQ的虚拟仪器测量RLC串联电路的稳态与谐振特性。

4

几何光学实验

基于光学平台的实验--透镜组基点的测定

1.光学平台和各种光学调整设备的使用方法,包括光学底座、调节架和凸透镜、凹透镜、反射镜等。

2.光学元器件等高共轴的调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