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审计部业务工作操作规程汇编.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463565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9.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审计部业务工作操作规程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最新审计部业务工作操作规程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最新审计部业务工作操作规程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最新审计部业务工作操作规程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最新审计部业务工作操作规程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审计部业务工作操作规程汇编.docx

《最新审计部业务工作操作规程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审计部业务工作操作规程汇编.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审计部业务工作操作规程汇编.docx

最新审计部业务工作操作规程汇编

 

审计部业务工作操作规程

一、审计工作操作规程

(一)审计人员要根据公司发展需要,结合董事会精神和财务审计工作会议精神,确定审挤工作重点,编制年度审计工作计划。

(二)根据年度审计工作计划,确定审计事项,选派审计人员组成审计小组。

审计组实行审计组组长或主审负责制。

(三)审计组在实施审计前,应当熟悉与审计事项有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和内部管理制度,有侧重的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管理体制、机构设置、部门职责分工、业务规模、资产状况和内部控制制度等情况,编制、审计方案。

审计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

1、被审计单位的名称和基本情况。

2、审计的目标。

3、审计的范围、内容和重点。

4、预定的审计起讫日期。

5、审计组组长、组员及其分工。

6、编制日期。

7、其他有关内容。

(四)审计方案由好森机组负责编制,经审计部门负责人审核,报主管领导批准后,由审计组负责实施。

(五)审计人员在审计前三日,应向被审计单位下达审计通知书,要求被审计单位财务负责人就与审计事项有关的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和其他相关情况做出承诺(具体内容见被审计单位承诺书),同时,应将、被审计单位交回的承诺书作为审计证据记入审计档案。

(六)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的过程中,,应当更深入的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情况,以进一步确定审计的重点和方法,并根据情况对审计方案进行修改和补充。

(七)审计人员实施审计时,可以运用检查、监盘、观察、查询及函证、计算、分析性复核等方法,审查本审计单位的开户的银行、会计凭证、会计资料、会计帐簿、会计报表,查阅与审计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检查现金、存货、有价证券,取得审计证据。

检查是审计人员对白内审计单位的会计资料和其他书面文件的身月和复核。

监盘是审计人员现场监督被审计单位各种实物资产及现金、有价证券的盘点,并进行适当的抽查。

观察是审计日呢员多亏被审计单位的经营场所、实物资产和有关业务活动及其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等所进行的实地查看。

查询是审计人员对与审计事项有关的单位或个人进行的书面或口头询问。

函证是审计人员为证明被审计单位会计资料所载事项而向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发函询证。

计算是审计人员对人员被审计单位会计资料中的数据所进行的验算或另行计算。

分析性复核是审计单位重要的比或者趋势进行的分析,包括调查异常变动项目以及这些重要比率或趋势与预期数额和相关信息的差异。

(八)审计人员实施审计时,应当对审计工作的重要、事项以及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进行记录,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内容见表格),并保持其真实性,应对审计所查明的事实进行复核,以保证审计结论的真实、准确。

(九)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过程中,可以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询问,并填写审计调查记录(内容见表格),对审计事项进行调查时,审计人员不得少于2人,审计人员向有关单位和个人取得的证明材料,要有提供者的签名或印章的,应注明原因。

(十)审计人员对实施审计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应当及时向有关领导请示汇报。

(十一)审计人员应当对审计过程中记录的审计工作底稿、审计调查记录进行整理和汇总,将发现的问题即事实和证据记录到审计签证单中,,并与被审计单位财务副交换意见后,由被审计单位盖章及财务负责人签字同意后作为审计证据,归入审计档案。

(十二)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向有关单位和个人提出改进意见或建议。

(十三)审计事项实施终结后,审计人员应当在0日内提出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征求被审计单位的意见,由被审计单位财务负责人签署审计报告意见表(内容见表格)。

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审计报告如有异议,审计组应进一步研究、核实,如有必要,应当修改审计报告。

审计报告的内容包括:

1、审计的目的、范围、内容、方式、起讫日期。

2、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

3、实施审计的步骤及采取的方法。

4、审计的法规制度依据。

5、被审计单位提出改进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6、审计中发现的问题。

7、对被审计单位提出改进管理的意见很建议。

(十四)审计组应将审计报告、被审计单位对审计的书面意见签署白哦交审计部门负责人审核后,报主管领导审批后执行。

(十五)经批准的审计报告,应及时发给被审计单位及相关单位,同时报送公司有关领导。

(十六)为督促被审计单位落实整改措施,需要进行后续审计,检查采纳审计意见和执行审计报告的情况。

(十七)审计项目9完成后,审计人员应及时整理审计资料,按照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将其归入审计档案。

二、财务审计操作规程:

(一)审计人员应依据审计法、内部审计条例、内部审计准则、会计法、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税法、公司法、证券法、公司内部审计制度、公司内部财务会计制度和公司的其他业务规章制度以及公司的决定、预算、计划、经济合同、决议等进行财务审计。

(二)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前,应当了解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核算方法,从货计价原则及内部管理制度。

(三)根据审计目的编制审计方案,经主管领导批准后实施。

(四)审计方案事实前,应通知被审计单位,并要求其作好财务报表、凭证、帐簿、实物盘点白哦、相关制度、文件等资料的准备。

(五)在审计过程中,主要审查:

1、会计报表的种类、格式,编制是否符合规定,会计处理方法的选用是否符合一贯性原则;会计报表及其附注反映的内容是否真实、完整、准确、及时;会计报表是否根据登记完整,核对无误的帐簿编制,帐表是否相符,报表间具有钩稽关系的数字是否相符。

2、会计帐簿设置是否完整、全面,是否真实、完整、准确,记录是否及时、清晰;帐簿反映的经济业务是否与记帐凭证相符。

3、记帐凭证所附原始凭证是否全部经过审核,全额是否一致,审批手续是否完整;原始凭证反映的经济业务是否真实、合法;会计记录是否正确,摘要是否清晰、明了,凭证填写格式是否符合规定要求;会计凭证的审核、传递、归档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4、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各项收支是否合法,记录是否完整;货币资金是否符合现金管理制度和银行结算办法管理的规定。

5、应收款项明细表与报表数、总帐数和明细长合计数是否一致;审查存货计价是否正确,计价方法的采用前后是否一致。

6、对存货进行监盘,查看实盘数与报表数、帐面数是否一致;审查存货计价是否正确,计价方法的采用前后期是否一致。

7、固定资产是否真实存在,并为企业所实际拥有,核算是否及时、正确计价是否真实;折旧政策的采用是否恰当,计提是否正确,减值准备计提是否正确。

8、无形资产是否真实存在并为企业所实际拥有,核算是否及时、正确,计价是否合理,摊销是否符合规定;长期待摊费用、其他长期资产核算后是否正确,叹息哦啊是否合理,计提减值准备是否正确。

9、确认投资是否存在并为企业所实际拥有;投资的增减变动及其收益(损失)的记录十分完整;投资的计价方法是否正确,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计提减值准备是否正确。

10、审查负债形成的合理性、合法性和偿付的和归省记录的完整性;验证负债余额的正确性。

11、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资本是否经过验资,有无中途抽走资金的行为;资本公积的来源是否合法,股本溢价、资产评估增值等业务是否真实,核算是否正确,使用是否合法,记录是否完整;未分配利润构成是否真实、合法,数额是否正确。

12、将收入明细表与报表数、总帐数、明细帐合计数核对相符;审查收入的确认原则、方法,注意其是否符合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收入实现条件,前后期是否一致;检查销货退回手续是否符合规定,会计处理是否正确;缺德被审计单位有关销售折扣与折让的文件资料,确认其何法性、真实性和会计处理的正确性。

13、审查成本、费用形成的真实性、合法性、计算的正确性岌岌路的完整性;成本的计算方法是否符合公司会计制度,是否遵循一贯性原则。

14、营业利润、其他业务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等形成的真实、合法性、计算的正确性及其记录的完整性;可供分配的利润后确定是否正确,是否按公司有关规定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六)审计人员可根据被审计单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关内容的财务审计。

也可根据销售与收款循环、购货与付款循环、生产循环、筹资与投资循环、货币资金等内容进行财务审计。

(七)在审计过程中,应采取检查、监盘、查学急函证,观察、计算、分析性复核等方法,取得实物证据、书面证据、言词证据,并将其在工作底稿中予以清晰、完整的记录。

(八)整理汇总审计工作底稿,将发现问题记录到审计签证单。

(九)与被审计单位财务负责人交换意见,经其签字同意后,作为审计证据。

(十)审计实施终结后,审计人员应及时提出审计报告,并由被审计单位签署审计报告意见表。

(十一)将审计报告交部门负责人审核,报主管领导审批后执行。

(十二)按照档案管理规定,编制审计档案。

三、费用审计操作规程

(一)向被审计单位了解费用的核算方式,取得其费用核算的资料,包括财务制度,计划或预算、费用包干协议、审批程序、责任人等。

(二)编制审计啊法年按,报主管负责人审批。

(三)实施审计

1、审计费用核算方法是否符合规定。

2、审查跨机报表有关项目与费用明细帐以及费用明细表之间的相关项目是否相符。

3、审查会计报表和总分类帐有关项目,将反映异常项目列为审计重点,查阅明细帐、会计凭证等,核实有关项目是否存在违规情况。

4、审查费用的摊提列支范围,内容是否符合规定,有无超规范围列支费用和乱摊费用的情况。

5、审查费用的摊提列支标准是否符合规定,即有无超标准列支费用的情况。

6、审查费用的摊提、列支、留存、分配、上缴是否符合规定。

7、审查费用的摊提列支方法、标准在各核算期是否保持一致,针对不同的列支对象是否保持一致。

8、测算因费用核算违规而对其他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损益的影响和对有关税费的影响等。

(四)搜集审计证据,编制审计工作底稿。

(五)根据费用审计结果征求审计单位意见,签署审计签证单。

(六)提出费用审计报告,就被审计单位费用核算请做简要评价,提粗改进建议。

(七)将审计报告交部门负责人审核,报主管领导审批后执行。

(八)将审计资料按档案管理要求归入审计档案。

四、经济责任审计草组规程:

(一)审计部根据公司领导的部署开展经济责任审计。

(二)实施设计三日前,审计人员以内感向被审计人所在部门、单位下达审计通知书,同时抄报被审计人。

(三)被审计单位应当按照要求,向审计人员提供下列资料:

1、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资料;

2、经济目标承担人做总结报告;

3、相关的财务、会计、统计和业务的报表、帐册、凭证和文件资料;

4、经济责任协议、经济合同和有关的计划,预算总结资料;

5、财产物资盘点表和有关的债权、债务明细资料;

6、被审计人履行经济责任情况资料,包括各项指标的订立完成情况;

7、主要会计制度;

8、其他资料。

(四)审查被审计单位经济目标责任人的理财目标,理财过程和理财结果,评价、确定其财务责任的履行程度。

(五)审查被审计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性,会计准则(制度)的遵循性极其提供的会计资料的有哟不管性,评价其会计责任的履行程度。

(六)审查和评价被审计单位在经济活动中的投入和产出,以确定被审计单位领导干部是否履行了其经济责任。

并提出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建议。

(七)审查和评价被审计单位的管理职能,管理人员素质和主要管理人员的工作业绩,确定被审计单位领导干部管理责任的履行程度。

(八)审查和评价被审计单位环境保护、经营道德和参与公益活动等方面的实绩,评价被审计单位负责人身会责任的履行程度。

(九)审查被审计单位是否遵守财经法纪,确定被审计单位负责人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是否发生,程度如何。

(十)审查核实被审计单位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完整性,对外投资和资产的处理情况,收益分配的合法性以及与经济活动有关的内部控制制度及其执行情况。

(十一)采取书面、座谈等形式,向被审计单位有关部门和个人就其责任人任职期间经济责任审计内容中的有关问题进行审计调查。

(十二)对审计查出的违规新年岗位进行签证认定。

(十三)审计终结后,审计人员整理、汇总各种资料后,应提交审计报告,并征求被审计单位和责任人的意见。

(十四)公司领导审定审计报告,对被审计单位违反财经法规的问题,认为需要给予处理、处罚的,应作出审计决定,同时,对经济责任人任职期间的经济责任作出客观评价,确定其应负有的直接责任和领导责任。

(十五)将审计报告及时发给审计单位和相关负责人,同时报送公司有关领导。

(十六)按照档案管理的要求,将其归入审计档案。

五、经济效益审计操作规程:

(一)审计部应根据公司领导的部署,开展经济效益审计。

(二)审计前,成立由审计人员、财务人员、经济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审计组。

(三)根据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实施审计目的、内容、范围制定审计方案。

(四)实施审计前,应通知被审计单位,并要求作好提供下列资料和准备工作:

1、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资料;

2、财务报表、各种凭证、帐簿、实物盘点表;

3、经营目标、经济合同和有关的计划、预算总结资料;

4、生产计划或经济指标,单位制定或执行的业务范围;

5、被审计单位的历史资料等。

(五)收集同行业及国内外的先进资料,并进行必要的加工整理。

(六)在审计过程中,采取查帐、测试、定量分析、对比分析、比率分析、因素分析、动态分析等方法实施审计。

1、审查经营目标的完成情况,分析影响经营目标完成的原因,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作出评价。

2、审查人力资源和利用情况,提出合理调配人力资源、保证完成生产任务的建议,作出评价。

3、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查,通过指标分析确定资金的利用效果,并对其作出评价。

4、审查新产品开发的可行性和开发活动的经济效益,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七)通过计算下列指标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效益进行基本数量分析,从各项经济指标的数量关系中出现的问题,为进一步分析提供依据。

1、总资产报酬率;

2、总资产周转率;

3、流动资产周转率;

4、资产负债率;

5、销售增长率;

6、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

7、成本费用利润率;

8、应收帐款周转率;

9、资产损失比率;

10、流动比率;

11、速动比率;

12、现金流动负债率;

13、固定资产成新率;

14、三年利润平均增长率;

15、存货周转次数。

(八)根据初步分析存在的问题,抓住重点,进一步收集审计证据,深入研究分析、调查了解,以确定影响经济效益指标完成请的原因结合责任。

(九)正确评价,提出意见和建议。

将全部分析资料进行综合概括,写出审计报告,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效益作出正确评价,提出进一步改进工作、提高经济效益的意见和建议。

(十)审查并报主管领导签发审计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硬件及网络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