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学案专题四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452170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1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学案专题四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学案专题四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学案专题四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学案专题四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学案专题四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学案专题四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docx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学案专题四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学案专题四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学案专题四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docx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专题四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必修三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核心考点:

百家争鸣的背景、意义;各学派代表人物的思想主张。

一.“百家争鸣”的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

1.井田制走向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封建经济发展;

2.周王室衰微,分封制崩溃,诸侯争霸,重视人才;

3.“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4.私学兴起,教育文化下移,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1.有学者说,春秋战国时期,尤其是战国时期,既是血腥、残酷的时代,也是宽容的时代,“宽容”主要指(  )

A.诸子百家争鸣B.商人地位提高

C.士的兴起D.“学在民间”

二.“百家争鸣”的含义:

春秋战国时期,许多学术流派或学者(诸子百家)针对当时社会上和学术上的各种问题,争相发表不同见解,展开争论,形成“百家争鸣”局面。

“百家”虚指,以形容学派之多,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墨、道、法四家;

“争鸣”是指当时诸子百家针对当时社会上和学术上的各种问题,从各自的阶级立场出发,争相发表不同见解,展开争论。

他们互相诘难,彼此吸收融合。

三.“百家争鸣”的表现:

(一)儒家学派:

1.春秋时期——孔子:

(儒家学派创始人)

(1)思想主张:

①核心思想:

仁、礼、中庸;②政治思想:

为政以德(以德治民);恢复周礼。

③教育思想:

因材施教、有教无类。

(2)评价:

①有助于调解社会人际关系,抑制统治阶级暴政,缓和社会矛盾,利于构建和谐有序的社会;

②维护奴隶主的统治,违背历史发展潮流。

2.战国时期:

(1)孟子:

①核心思想:

发展“仁”思想,提出“仁政”思想;②君民关系:

发展民本思想,提出“民贵君轻”思想;

③伦理观:

主张“性本善”。

(2)荀子:

①“仁义”和“王道”;②君民关系:

提出“君舟民水”的著名论断;

③伦理观:

主张“性恶论”。

通过礼乐规范人的行为。

★比较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异同

1.时代:

孔子处于奴隶制瓦解的春秋时期;孟子、荀子处于封建社会形成的战国时期。

2.目的:

孔子—维护奴隶制阶级利益;孟、荀—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

孔子

孟子

荀子

仁的思想

仁者爱人

仁政

仁义

政治思想

为政以德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

伦理观

性相近

性善论

性恶论

3.思想主张:

 

(二)道家学派:

1.春秋时期——老子:

(道家学派创始人)

(1)思想核心:

“道”;

认为在变幻无常的世界背后,有不变的“道”存在,“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

人要顺应“道”而生活。

(2)政治主张:

“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3)辩证法思想:

任何事物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而且可以互相转化。

2.战国时期——庄子:

齐物论。

2.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把战国时期某思想家的思想称之为“相对论”。

该思想家及其思想最有可能是(  )

A.孔子的“中庸论”B.墨子的“交相利论”C.庄子的“齐物论”D.荀子的“天行有常论”

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问]《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体现的世界观和处世方法是什么

答:

 世界观:

“道”是世界的根本。

方法:

以顺应自然的“无为”“逍遥”为处世的方法。

(三)战国时期——韩非子:

(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

(1)思想主张:

①历史是向前发展的,要积极变法革新;②以法治国;③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2)评价:

①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②为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和秦始皇统一全国奠定理论基础。

3.“国弱民强,民强国弱。

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

……民,辱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

”上述言论体现的是(  )

A.君民对立、加强统治的法家思想B.实行仁政、缓和矛盾的儒家思想

C.消除等级、主张兼爱的墨家思想D.憎恶权术、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

韩非子认为:

“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

”孟子认为:

“以德服人者,心悦而诚服也。

”法、儒两个学派在君民关系和治国策略上的主张各是什么?

答:

法家:

主张加强君权,提出以法治国的策略。

儒家:

主张民贵君轻,提出以德治国的策略。

(四)墨家学派:

战国时期——墨子:

(墨家学派创始人)

(1)思想主张:

兼爱、非攻、尚贤。

(2)墨家的地位变迁:

①墨家思想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利益。

战国时期一度成为显学,也曾经被其它学派广泛吸收征引;②战国以后,不再受人们重视。

墨学的没落最主要的原因是它不适合新兴的地主阶级和地主政权的需要,此外,统治者重农抑商,手工业受限制,另外,墨家清教徒式的修行让很多人接受不了。

三.“百家争鸣”的意义:

(一)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推动历史的发展;

(二)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三)儒家、道家和法家思想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1.儒家思想:

孕育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仁)和道德准则(礼);

2.道家学说:

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无为);

3.法家思想:

其变革精神成为历代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四)推动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的转型。

★诸子百家思想主张的相似性与差异性

诸子百家从治国理念、社会伦理观、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生态度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反映了社会变革下思想解放的特点。

1.诸子百家思想主张的相似性主要表现在他们所追求的目标上,都是为求治国平天下之道,将社会从混乱中救出,重塑一个有序的社会。

2.其差异性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

(1)在治国理念上:

儒家主张仁政、德治,反对严刑峻法;法家主张法治,强调严刑峻法;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兵家重视战争,认为战争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农家认为治国应“以农为宪”;纵横家看重外交,崇尚智谋;阴阳家将五行相生相克运用到国家兴亡上;等等。

(2)在社会伦理观上:

战国初期的世硕认为人性有善有恶;道家的告子认为“性无善无不善也”,后天的教育和环境影响人性的转变;孟子主张“人无有不善”;而荀子、韩非子主张“人之性恶”;等等。

(3)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老子和庄子主张顺应自然;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人定胜天;阴阳家主张要了解自然规律,利用自然服务于人;等等。

(4)在人生态度上:

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强调社会责任;道家则主张“逍遥”的人生态度,强调“超脱”;墨家提倡“非命”,即不从命;阴阳家主张“天命观”;等等。

(5)在社会成员关系上:

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儒家主张尊卑有序。

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核心考点: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一.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

(一)原因:

1.“无为”思想已经不适应统治的需要;2.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迎合了统治阶级大一统的需要。

(二)“新”的表现:

1.从内容上讲,以儒学为核心,兼采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思想;

2.为儒学披上神学外衣,儒学神学化;

3.外儒内法,将儒学地位定于一尊,其实质是思想文化专制;

4.强调君主权威,宣扬君权神授。

★董仲舒新儒学对其他学派思想的融合

1.君道无为:

董仲舒吸取道家对“有”“无”的认识,将君道分为身、心两方面进行论述,指出心要贵神,身要尚贤,由此解决了儒道两家对是否尚贤的争议。

2.德主刑辅:

董仲舒继承了先秦儒家施行“德治”“仁政”的主张,又根据阴阳四时的道理阐述法治的必要性,提出“德主刑辅”“大德小刑”的观点。

董仲舒在继承儒家德治思想的同时,又使法家的法治成为治国的合理手段,把荀子的德刑兼重的主张理论化、权威化了。

3.天人感应:

董仲舒运用天文学和阴阳五行学说,制定了一套与天象相合的行政体制,极大地提高了封建专制的合理性与神秘性。

4.三纲五常:

三纲结合了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妇妇”的遵循伦理道德思想和韩非子“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的伦理观念,从纵向上构建了家族与国家之间的顺从关系;把儒家的“仁”与阴阳五行学说的“天”相结合,把仁义礼智信与五行相比附,从横向上确立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5.天谴灾异:

董仲舒的天谴灾异论主要源于两个方面:

一是《春秋》中的记载;二是当时流行的阴阳五行学说和象数易学。

6.崇本抑末:

吸收农家以农为本的思想,重视农业发展;提出以三才为本,根据天、地、人之间的生成关系,将三才具体化为孝悌、衣食、礼乐。

(三)内容:

1.“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目的: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

2.“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1)目的:

加强君权。

(2)作用:

有限制君权、抑制暴政的客观作用。

3.“三纲”,“五常”;目的:

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

(四)评价:

1.积极作用:

(1)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稳定社会秩序;

(2)丰富和发展了儒学思想,为儒学成为主流思想奠定了基础;(3)推动了教育发展和文化繁荣。

2.消极作用:

(1)实质:

思想文化专制;(秦:

禁;汉:

尊)

(2)文化专制不利于思想文化的自由发展;

(3)充斥大量唯心主义成分和封建迷信色彩。

[问]结合董仲舒新儒学的内容,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的关键是什么?

答:

从理论上解决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统治,巩固国家“大一统”的需要,有利于巩固统治(以思想的大一统巩固政治的大一统)。

1.“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者也”。

东汉时的这一说法反映出当时(  )

A.礼制观念淡化B.儒法两家结合加深C.崇尚法家思想D.儒学独尊地位动摇

2.董仲舒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

这表明他的思想(     )

A.完全不同于先秦儒学B.融合道家、法家等思想C.突出人伦道德观念D.顺应“三教合一”潮流

3.下列符合书影作者主张的是(  )

A.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B.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曰穷其理而已也

C.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D.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

4.历史学家吕思勉在《中国制度史》中指出:

“两汉之世,(皇帝)遇日食灾变,则下诏责躬求言。

”下列思想内容与这一现象的出现有关的是(      )

A.三纲五常  B.天人感应C.无为而治 D.春秋大一统

5.在古代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要维持社会的稳定与秩序,必须要有一套为大多数社会成员所认同的基本价值体系。

为形成这套价值体系,汉武帝(   )

A.燔诗书,明法令B.罢百家,尊儒术C.立中正,定九品D.正君心,致良知

二.儒学成为正统:

(一)原因:

1.从理论上解决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统治,巩固国家“大一统”的需要,有利于巩固统治(以思想的大一统巩固政治的大一统);2.汉武帝的扶持。

[判断]汉武帝接受董仲舒新儒学的根本目的是因为它宣扬的仁政思想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 ×)

[判断]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的“儒术”即孔子、孟子的“儒学”(×)

(二)措施:

1.思想上:

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并付诸实行;

2.政治上:

汉武帝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儒学成为政府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儒学得以大兴;

[史料]及今上即位,赵绾、王臧之属明儒学,而上亦向之,……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

天下之学士靡然向风矣。

——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

[问]史料反映了什么?

答:

汉武帝起用儒者参与国家大政,直接促成儒学地位的提高。

3.教育上:

(1)设立“五经博士”,《五经》成为官方教科书;结果:

教育为儒家所垄断。

(2)兴办太学,由儒家五经博士传授五经,经考试合格者即可到政府任官;

结果:

打破了以往贵族世代为官的陈规,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3)在全国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结果:

儒学在民间开始处于独尊的地位。

[史料]董仲舒……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为封建统治找到了较为理想的意识形态。

材料表明董仲舒新儒学使儒学走向神学化和官方化。

[识图]①儒家经典“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②太学与①有何关系?

你如何认识?

答:

汉武帝正式规定“五经”为太学专用教材,并设立“经学博士”,教育为儒家所垄断。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在本质上相同吗?

答:

相同。

秦始皇为巩固专制统治而“焚书坑儒”,而汉武帝也是为了加强大一统而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

二者都是思想专制的表现。

(三)影响:

1.对当时:

(1)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稳定;

(2)推动了儒学的传播、发展。

2.对后世:

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1.“大一统”思想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2.“仁”“德治”“民本”“和为贵”等思想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孝”“仁义”“诚信”等道德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呼应,有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4.民本思想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

5.“义利观”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

6.“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等教育思想,有助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

『史论观点』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的影响

董仲舒……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学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为封建统治找到了较为理想的意识形态。

他的学说为稳定和巩固大一统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起了重要作用,对于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产生了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

——田昌五、安作璋主编《秦汉史》

第3课《宋明理学》

核心考点:

宋明理学形成的背景;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内容及作用。

一.理学在宋朝兴起的背景:

(一)思想上:

儒学正统地位遭到挑战;

1.魏晋南北朝:

佛、道迅速传播,儒学发展出现危机;

2.隋朝:

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3.唐朝:

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韩愈提出复兴儒学。

(二)政治上:

宋代统治者为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需要思想上进一步专制;

(三)经济上:

封建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印刷术和造纸技术的进步);

(四)社会氛围:

宋朝重文轻武,实行宽松的文化政策,学术活跃(科举制发展,书院盛行)。

二.理学的含义:

理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道)和人生命运(佛),又继承孔孟正宗(根本),并能治理国家(目的)的新儒学。

它是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体系。

主要流派有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三.程朱理学——客观唯心主义:

(一)主要代表人物:

北宋的程颢、程颐和南宋的朱熹。

(二)思想主张:

1.程颢、程颐:

(洛派)

(1)认为天理是万物的本原,主张先理后物;(核心)

(2)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

(3)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把知识、道德和天理联系起来,认为掌握天下之理,达到对普遍天理的认识。

2.朱熹:

(理学集大成者)(闽派)

(1)强调理之源在于天理,而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它是人性的最高境界;

(2)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3)认为“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

(三)特点:

1.吸收佛、道思想解释儒家义理;2.以伦理道德(天理)为思想核心;3.使儒学进一步思辨化、理论化。

★小结:

程朱理学的内涵

①“天理”是万物的本原,先理后物;②伦理道德、三纲五常就是天理,表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③存天理,灭人欲;④格物致知,贯通明理,从而达到明德之善的目的。

(四)影响:

1.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

2.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进一步凸显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地位;

3.朱熹编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教科书,对此后中国的文化教育产生深远影响;

4.朱熹的学术思想传至海外,甚至形成“朱子学”。

四.陆王心学——主观唯心主义:

(一)主要代表人物:

南宋的陆九渊、明朝的王阳明。

(二)思想主张:

1.陆九渊:

(心学的创立者)

(1)“心”是万物的本原,“心”就是“理”;

(2)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

(3)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

2.王阳明:

(心学的集大成者)

(1)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

(2)在认识论上,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

(3)强调自我主动,鼓励发奋立志。

★提示:

心学与理学有明显的不同

①从哲学观上看,程朱理学坚持“本源即理”的根本观念,属客观唯心主义;陆王心学则坚持“心即理”的根本观念,属主观唯心主义。

②从道德主张上看,理学主张人应以外在的天理为行为规范;而心学则主张应以“内心”的自修、自省达到良知,从而为善。

 

★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

五.评价宋明理学:

(一)积极方面:

1.弘扬积极入世、关怀现实的儒学传统,吸收并融合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将儒家思想发展成为集政治、哲学、伦理道德于一体的庞大思想体系。

2.具有和谐意识(个人与自然、家庭、国家)、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崇尚道德,重义轻利,强调自我约束和身体力行,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3.对我国古代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都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二)消极方面:

用三纲五常压抑人性,扼杀人的自然欲求,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其所宣扬的尊卑等级、重男轻女、重礼轻法等观念,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史论观点』理学的特点及影响

(理学)是以儒家礼法、伦理思想为内核,吸纳佛、道思辨哲学、宇宙生成、万物化生等理论及精神修养方法,而最终形成的一种既有精巧的思辨形态,又有极为现实的纲常伦理内容的哲学体系。

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核心考点:

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主张及其产生的背景。

一.背景:

(一)政治: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二)经济:

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和缓慢发展;

(三)阶级:

市民工商业者日益壮大,他们要求反对封建束缚,发展商品经济;

(四)思想:

明清思想文化专制,理学僵化,“西学东渐”。

二.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一)离经叛道——李贽:

(明朝末年)

1.代表作:

《藏书》、《焚书》

2.思想主张:

(1)反对神化孔子,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

(2)批判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3)强调个性发展,主张男女平等。

3.影响:

(1)李贽的思想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2)李贽将矛头直指封建正统思想和封建礼教,其思想具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推动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致一之理,庶人非下,侯王非高,在庶人可言贵,在侯王可言贱。

”文中李贽提出的观点是(  )

A.主张个性解放,思想自由B.提倡人人平等

C.反对封建礼教D.反对理学空谈,提倡功利主义

(二)抨击君主专制——黄宗羲:

(明末清初)

1.代表作:

《明夷待访录》、《宋元学案》、《明儒学案》

2.思想主张:

(1)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2)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3)主张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4)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

3.影响:

(1)抨击君主专制,为中国近代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推动作用;

(2)主张工商皆本,有利于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三)经世致用——顾炎武:

(明末清初)

1.代表作:

《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

2.思想主张:

(1)批判君主专制,提出了“众治”的主张;

(2)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观点;

(3)主张“经世致用”,注重实学。

(四)唯物思想——王夫之:

(明末清初)

1.代表作:

《读通鉴论》、《船山遗书》

2.思想主张:

(1)揭露历代帝王把天下当做私产的做法,主张“循天下之公”;

(2)提出尊重物质运动自然规律(朴素的唯物主义);

(3)认为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3.影响:

(1)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王夫之继承了以前思想家的唯物思想并加以发展,在哲学上代表着古代哲学的最高峰。

明清之际有学者提出:

“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

……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

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

”以下属于他的主张的是 (  )

A.反对以孔子之是非为标准B.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

C.主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D.物质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

三.特点及其影响:

(一)特点:

1.反传统、反教条。

李贽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

2.反对君主专制制度。

黄宗羲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尖锐地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3.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主张限制君权;顾炎武提倡“众治”,反对“独治”。

4.关注现实,经世致用。

主张以实用为宗旨的“实学”,强调要做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实事,反对不切实际的学风等。

5.反映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

黄宗羲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发展工商业;王夫之认为“大贾富民者,国之司命也”。

(二)影响:

1.积极方面:

(1)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促使我国传统文化焕发了新的生机;

(2)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进步意义;

(3)冲击了君主专制统治,为近代的反专制斗争有一定的启蒙作用;

(4)他们提倡“经世致用”的务实革新、求真求是的学风和“经世”爱国的优良传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局限:

(1)由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不充分,力量弱小,未能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思想;

(2)未能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未能提出新的社会制度,未能从根本上动摇儒学的正统地位。

本质上是对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仍属于地主阶级的思想范畴。

 

★儒学思想的发展历程

时期

地位

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

儒学思想受到冷落

“仁政”“德治”等主张虽然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但在诸侯争霸、战乱不断的年代,其主张无助于实现统一,与激烈的社会变革不相适应,必然受到统治者的冷落。

秦朝

遭到打击

儒生依然遵循旧的思想,主张恢复分封制,非议郡县制,以古非今,站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对立面,不仅不能为封建统治者服务,而且落后于形势的发展,遭受打击在情理之中。

两汉时期

处于“独尊”地位

董仲舒对儒学思想进行了革新,增添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大一统”等思想内容,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不仅为封建专制统治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为政治上的统一奠定了思想基础,因而获得“独尊”地位。

魏晋至隋唐

进一步改造

儒、道、佛纷争与融合。

唐代三教合一。

宋明时期

转型与成熟

程朱理学形成,理学官学化。

儒学更加理论化和思辨化。

明清之际

继承和批判

明清之际商品经济发展,君主专制强化,黄、顾、王等人提出了反对君主专制、提倡经世致用的早期民主思想和工商皆本的经济主张,具有时代特色。

维新变法时期

出“新意”

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把西方资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