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化学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451567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37.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化学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环境化学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环境化学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环境化学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环境化学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化学教学设计.docx

《环境化学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化学教学设计.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环境化学教学设计.docx

环境化学教学设计

教案首页

授课内容

第一章绪论

所需课时

2学时

主要教材或

参考资料

1、戴树桂主编-2版.环境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0

2、王麟生等编环境化学导论-2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汪群慧等编.环境化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4、刘兆荣等编.环境化学教程,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5、邓南圣等编.环境化学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对现代环境问题认识的发展。

2.掌握环境化学研究内容、任务。

3.明确学习环境化学课程的目的。

能力目标:

要求掌握对现代环境问题认识的发展以及对环境化学提出的任务,

明确学习环境化学课程的目的。

德育目标:

1.学会用专业知识看待和解决环境问题。

2.激发学生对环境化学进行研究的动机。

3.形成热爱环境和保护环境正确态度。

教学重点

环境化学的形成过程和特点

教学难点

主要环境污染物的类别和它们在环境各圈层中的迁移转化过程。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内容及

时间安排

第一节环境化学

第二节环境污染物

学习指导

1.复习教材和笔记中本章内容。

2.阅读

王麟生等编环境化学导论-2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汪群慧等编.环境化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戴树桂主编-2版.环境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0

刘兆荣等编.环境化学教程,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邓南圣等编.环境化学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作业及思考题

思考题:

1.何谓环境化学?

环境化学有哪些分支学科?

2.环境问题在人类历史上的教训有哪些?

如何看待当前的世界环境问题?

教研室审阅意见

同意上述安排。

教研室主任签字:

于泓

2012年02月26日

 

教学程序

教学的基本内容

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环境化学

1.什么是环境化学

(1)环境化学是在化学科学的传统理论和方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化学物质在环境中出现而引起的环境问题为研究对象,以解决环境问题为目标的新型学科。

(2)定义:

环境化学是一门研究有害化学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化学特性、行为和效应及其控制的化学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它既是环境科学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化学科学的一个新的重要分支。

(3)研究内容:

有害物质在环境介质中存在的浓度水平和形态;来源;它们在个别环境介质中和不同介质间的环境化学行为;有害物质对环境和生态系统以及人体健康产生效应的机制和风险性;有害物质已造成影响的缓解和消除以及防止产生危害的方法和途径。

(4)研究特点:

从微观的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宏观的环境现象与变化的化学机制及其防治途径。

(5)核心:

研究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化学转化和效应。

第二节环境污染物

一、环境中的重金属

主要是汞、镉、铅、锌、铜、钴、镍、钡、锡、锑等,从毒性角度通常将砷、铍、锂、硒、硼、铝等也包括在内。

二有机污染物

碳、氢、氧、氮、硫、磷和卤素原子如氟、氯、溴、碘等组成

1碳氢化合物

2有机卤化合物(organic)

3含氧官能团

⑴醇和醚官能团⑵醛酮基团⑶羧基⑷羧酸酯基团

4含氮官能团

⑴胺基⑵硝基(3)偶氮类(4)三嗪类(5)季铵盐

5含硫官能团

6含磷官能团

三、POPs

四、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第三节环境各圈及环境污染物在的迁移转化过程

迁移(transport)转化(transformation)

 

教案首页

授课内容

第二章大气环境化学

所需课时

6学时

主要教材或

参考资料

1、戴树桂主编-2版.环境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0

2、王麟生等编环境化学导论-2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汪群慧等编.环境化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4、刘兆荣等编.环境化学教程,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5、邓南圣等编.环境化学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大气中污染物的迁移过程

2.掌握大气污染物的光化学转化过程

3.明确大气污染化学研究的新领域

能力目标:

要求掌握大气中污染物的迁移过程以及对环境化学提出的任务,明确学习环境化学课程的目的。

德育目标:

1.学会用专业知识看待和解决环境问题。

2.激发学生对环境化学进行研究的动机。

3.形成热爱环境和保护环境正确态度。

教学重点

重要污染物参与光化学烟雾和硫酸型烟雾的形成过程和机理。

教学难点

重要自由基的来源,自由基的链式反应。

教学方法

1.讨论法

2.讲授法

教学内容及

时间安排

第一节大气环境概述1学时

第二节大气中重要污染物1学时

第三节气体的污染化学2学时

第四节全球性大气污染2学时

学习指导

1.复习教材和笔记中本章内容。

2.阅读

王麟生等编环境化学导论-2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汪群慧等编.环境化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戴树桂主编-2版.环境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0

刘兆荣等编.环境化学教程,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邓南圣等编.环境化学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作业及思考题

1、大气中有哪些重要自由基?

其来源如何?

2、何谓温室效应和温室气体?

教研室审阅意见

 

同意上述安排。

教研室主任签字:

于泓

2012年02月26日

 

教学程序

教学的基本内容

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第二章大气环境化学

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及其主要污染物

一、大气的主要成分

二、大气层的结构

1、对流层2、平流层3、中间层4、热层

三、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

1、含硫化合物2、含氮化合物3、含碳化合物4、含卤素化合物

第二节大气中污染物的迁移

第三节大气中污染物的转化

一、自由基化学基础

二、光化学反应基础

三、大气中重要自由基的来源

1.

对清洁大气,O3的光解是HO的主要来源:

O3+、Fe、V等起催化作用的金属离子,或强氧化剂(如O3或H2O2)存在时,氧化速率增大。

八、酸性降水

1.降水的化学组成

(1)降水的形成

(2)降水中的离子成分

(3)降水中的有机酸

(4)降水中的金属元素

2.降水的pH

通常认为天然雨水酸度的本底值为pH5.6它仅由大气中存在的CO2与纯水的平衡决定。

pH<5.6多年来被国际上用作判别是否受到酸化以及是否受到认为污染的界限。

许多人通过对全球背景点的降水组成和pH的研究,认为全球降水pH的本底值似乎≥5.0更符合实际情况。

而将pH和SO42-相结合,就可以判别降水是否酸化或是否受到人为污染。

全球偏远地区非海盐SO42-在降水中的浓度为1.5~5.1μmol.L-1(本底值)。

九、温室气体和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

大气中的吸收了地面辐射出来的红外光,把能量截留于大气之中,从而使大气温度升高,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

温室气体:

能够引起温室现象的气体称之为温室气体。

H2O、O3、N2O、CH4、H2O、O3、N2O、CH4、CFCS等也是温室气体。

十、臭氧层的形成与耗损

1、清洁大气中:

O3的形成

O2+飘尘<10μm

降尘>10μm可吸入粒子Dp≤10μm

大气颗粒物的三模态

Whitby等人依据大气颗粒物表面积与粒径分布的关系得到了三种不同类型的粒度模。

爱根核模(Dp≤0.05μm)

积聚模(0.05μm

粗粒子模(Dp>2μm)

大气颗粒物的表面性质

大气颗粒物的化学组成

无机颗粒物:

由颗粒物的形成过程决定。

如扬尘的成分主要是该地区的土壤粒子。

海洋溅沫成分主要是氯化钠粒子和硫酸盐粒子。

有机颗粒物:

指大气中的有机物质凝聚而形成的颗粒物,或有机物质吸附在其他颗粒物上面而形成的颗粒物。

粒径较小,属于爱根核模或积聚模。

大气颗粒物的去除过程

干沉降存在两种机制

(1)颗粒物在重力作用下沉降

(2)颗粒物做布朗运动、与其他物体碰撞后发生沉降

湿沉降的两种机制

(1)雨除

指一些颗粒物作为形成云的凝结核,成为云滴的中心,通过凝结过程和碰撞过程使其增大为雨滴,形成降雨,颗粒物从而被去除。

对半径小于1μm的颗粒物有效;

(2)冲刷

降雨时在云下面的颗粒物与降下来的雨滴发生惯性碰撞或扩散、吸附过程,从而使颗粒物去除,对于半径在4μm以上的颗粒物效率较高。

半径在2μm左右的很难通过以上两种方式除去。

 

教案首页

授课内容

第三章水环境化学

所需课时

8学时

主要教材或

参考资料

1、戴树桂主编-2版.环境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0

2、王麟生等编环境化学导论-2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汪群慧等编.环境化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4、刘兆荣等编.环境化学教程,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5、邓南圣等编.环境化学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水环境中污染物的化学转化

2.掌握水环境中污染物的相间行为和界面过程

能力目标:

要求掌握水环境中污染物的化学转化,明确学习环境化学课程的目的。

德育目标:

1.学会用专业知识看待和解决环境问题。

2.激发学生对环境化学进行研究的动机。

3.形成热爱环境和保护环境正确态度。

教学重点

无机污染物在水体中沉淀、溶解,氧化、还原,配合,吸附、解吸等过程及有机污染物在水体中的分配、挥发、水解、光解等过程和原理。

教学难点

各类污染物的pE计算及pE-pH图制作。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内容及

时间安排

第一节天然水的基本特征及污染物的存在形态2学时

第二节水中无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4学时

第三节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2学时

学习指导

1、复习教材和笔记中本章内容。

2、阅读

王麟生等编环境化学导论-2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汪群慧等编.环境化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戴树桂主编-2版.环境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0

刘兆荣等编.环境化学教程,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邓南圣等编.环境化学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作业及思考题

思考题:

1、电子活度pE和pH的区别。

2、从湖水中取出深层水,其pH=6.0,含溶解氧质量浓度为0.32

mgL,计算pE和E。

3、请叙述腐殖质的分类及其在环境中的作用。

4、向某一含有碳酸的水体中加入重碳酸盐:

总酸度、总碱度、无机酸度、酚酞碱度如何变化?

教研室审阅意见

同意上述安排。

教研室主任签字:

于泓

2012年02月26日

教学程序

教学的基本内容

时间安排

第三章水环境化学

第一节水的基本特征及污染物存在形态

一、水的循环

二、水的资源性和有限性

三、水的特性及环境效应

四、天然水的分类和成分

表3-1天然水体的组成

分类

主要物质

溶解物质

O2、CO2、H2S、CH4、N2等可溶解气体,Ca、Mg、Na、Fe、Mn等离子的卤化物、碳酸盐、硫酸盐等盐类,其他可溶性有机物

胶体物质

Si、Al、Fe的水合氧化物胶体物质,粘土矿物胶体物质,腐殖质等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悬浮物质

细菌、病毒、藻类及原生动物、泥沙、粘土等颗粒物

1.主要离子

2、营养元素

3.有机质

(1)富里酸(fulvicacid)(也称黄腐酸),用FA表示,分子量为几百至几千,可溶于酸和碱;

(2)腐植酸()(也称腐黑酸):

不溶于酸和碱。

4.溶解气体

五、天然水的性质

(1)碳酸平衡

(2)天然水中的碱度和酸度

A、碱度(Alkalinity)是指水中能与强酸发生中和作用的全部物质,亦即能接受质子的物质的总量。

组成水中碱度的物质可归纳为三类:

强碱、弱减、强碱弱酸盐。

总碱度:

用一个强酸标准溶液滴定,用甲基橙为指示剂,当溶液由黄色变成橙红色(pH约4.3),停止滴定,此时所得的结果,也称为甲基橙碱度。

总碱度=[HCO3-]+2[CO32-]+[OH-]-[H+]

酚酞碱度:

滴定以酚酞为指示剂,当溶液pH值降到8.3时,表示OH-被中和,CO32-全部转化为HCO3-,得到酚酞碱度表达式:

酚酞碱度=[CO32-]+[OH-]-[H2CO3*]-[H+]

苛性碱度:

达到pHCO32-所需酸量时碱度,但不易测得。

苛性碱度=[OH-]-[HCO3-]-2[H2CO3*]-[H+]

B、酸度(Acidity):

指水中能与强碱发生中和作用的全部物质,亦即放出H+或经过水解能产生H+的物质总量。

组成水中酸度的物质可归纳为三类:

强酸弱酸和强酸弱碱盐。

无机酸度:

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滴定到pH=4.3

无机酸度=[H+]-[HCO3-]-2[CO32-]-[OH-]

游离CO2酸度:

以酚酞为指示剂滴定到pH=8.3

游离CO2酸度=[H+]+[HCO3-]-[CO32-]-[OH-]

总酸度:

在pH=10.8处得到,但此时滴定曲线无明显突越,难以选择合适的指示剂,故一般以游离CO2作为酸度主要指标。

总酸度=[H+]+[HCO3-]+2[H2CO3*]-[OH-]

应用总碳酸量(cT)和相应的分布系数(α)来表示:

总碱度=cT(α1+2α2)+Kw[H+]-[H+]

酚酞碱度=cT(α2-α0)+Kw[H+]-[H+]

苛性碱度=-cT(α1+2α0)+Kw[H+]-[H+]

总酸度=cT(α1+2α0)+[H+]-Kw[H+]

CO2酸度=cT(α0-α2)+[H+]-Kw[H+]

无机酸度=-cT(α1+2α2)+[H+]-Kw[H+]

第二节水中无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一、水-颗粒物间迁移

1、水中颗粒物的类别

2、水环境中颗粒物的吸附作用

项目

离子交换吸附

专属吸附

作用

离子交换作用

范德化力、化学键、氢键、增水键

电性

同种电性不发生

同种电性发生

表面电荷

不变

可变

动力学

快速可逆

不可逆慢过程

水合氧化物对金属离子的专属吸附与非专属吸附的区别

项目

非专属吸附

专属吸附

发生吸附的表面净电荷的符号

-、0、+

金属离子所起的作用

反离子

配位离子

吸附时所发生的反应

阳离子交换

配位体交换

发生吸附时要求体系的pH值

>零电位点

任意值

吸附发生的位置

扩散层

内层

对表面电荷的影响

负电荷减少

正电荷增加

3、沉积物中重金属的释放——属于二次污染问题

二、水中颗粒物的聚集

1、物理凝聚理论

    凝聚coagulation电介质促成的聚集

絮凝flocculation聚合物促成的聚集

2、异体凝聚理论

三、溶解和沉淀

1、氧化物和氢氧化物2、硫化物3、碳酸盐四、氧化还原

1、电子活度和氧化还原电位

(1)电子活度:

pE=-lg(ae)ae——水溶液中电子活度

(2)氧化还原电位E和pE的关系

   pE=E0.059同样:

pE0=E00.059

2、天然水体的pE-pH图

3、天然水的pE和决定电位

4、无机氮化物的氧化还原转化

固氮:

是将气态氮转化为离子形式

硝化反应:

由氨根离子转化为硝酸盐

反硝化:

由硝酸盐经亚硝酸盐转化为氮气的过程

4、无机铁的氧化还原

5、水中有机物的氧化

A、水中有机物可以通过微生物的作用,逐步降解转化为无机物

B、水中有机物有氧分解产物为CO2、H2O、SO42-、NO3-等,不会引起水质恶化;而缺氧分解产物为NH3、H2S、CH4,将会使水质恶化。

五、配合作用

1、配合物在溶液中的稳定性

2、羟基对重金属离子的配合作用

3、腐殖质的配合作用

第三节有机污染物在水环境的迁移转化

一、吸附作用

1、分配作用

分配系数:

非离子性有机化合物可通过溶解作用分配到土壤有机质中,并经过一定时间达到平衡,此时有机化合物在土壤有机质和水中含量的比值;

2、标化分配系数

  为了在类型各异组分复杂的沉积物或土壤之间找到表征吸着的常数,引入了标化的分配系数(Koc):

Koc=KpXoc

式中:

Koc——标化的分配系数,即以有机碳为基础表示的分配系数;

Xoc——沉积物中有机碳的质量分数。

二、挥发作用

三、水解作用

1、几类有机物可能的水解反应产物

2、水解反应的动力学分析

通常测定的水解反应是一级反应,即

-d[RX]dt=Kh[RX]Kh——水解速率常数

实验表明,水解速率与pH有关,水解速率可表示为:

RH=Kh[c]={KA[H+]+KN+KB[OH-]}[c]

KA、KN、KB——分别为酸性催化、碱性催化和中性过程的二级反应水解速率常数

Kh——在某一pH值下准以及反映水解速率常数

如果考虑到吸附作用的影响,则水解速率常数。

表达为:

Kh=KN+aw(KA[H+]+KB[OH-])aw——有机化合物溶解态的分数

四、光解作用

1、直接光解:

化合物本身直接吸收了光能而进分解反应。

2、敏化光解:

水体中存在的天然物质被阳光激发后,又将其激发态的能量转移给化合物而导致的分解反应。

3、氧化反应:

4、光量子产率:

进行光学反应的光子占吸收总光子数之比

五、生物降解作用

 

教案首页

授课内容

第四章土壤环境化学

所需课时

4学时

主要教材或

参考资料

1、戴树桂主编-2版.环境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0

2、王麟生等编环境化学导论-2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汪群慧等编.环境化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4、刘兆荣等编.环境化学教程,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5、邓南圣等编.环境化学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土壤的组成和性质,了解污染物在土壤、植物体系中迁移的特点、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

2.掌握土壤的吸附、酸碱和氧化还原特性。

能力目标:

要求掌握对土壤环境问题认识的发展以及对环境化学提出的任务,

明确学习环境化学课程的目的。

德育目标:

1.学会用专业知识看待和解决环境问题。

2.激发学生对环境化学进行研究的动机。

3.形成热爱环境和保护环境正确态度。

教学重点

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分布、迁移、转化与归趋的规律。

教学难点

土壤的酸碱度、缓冲作用、吸附性、氧化还原等性质对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的作用。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内容及

时间安排

第一节土壤环境化学1学时

第二节土壤的化学污染2学时

第三节土壤污染的防治1学时

学习指导

1.复习教材和笔记中本章内容。

2.阅读

王麟生等编环境化学导论-2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汪群慧等编.环境化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戴树桂主编-2版.环境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0

刘兆荣等编.环境化学教程,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邓南圣等编.环境化学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作业及思考题

思考题:

1.土壤有哪些主要成分?

并说明它们对土壤的性质与作用有哪些影响?

2.什么是盐基饱和度?

它对土壤性质有何影响?

教研室审阅意见

同意上述安排。

教研室主任签字:

于泓

2012年02月26日

第四章土壤环境化学

第一节土壤的组成和性质

土壤是由固、液、气三相物质组成的疏松多孔体,在固相物质之间,存在着大小不同的空隙,空隙中存在着水分和空气。

1.土壤矿物质(soilmineralmatter)

分为三类:

简单盐类——原生矿物化学风化的最终产物

三氧化物——硅酸盐矿物彻底风化后的产物

次生铝硅酸盐类——伊利石、蒙脱石、高岭石

2、土壤有机质

3、土壤水分

4、土壤空气

二、粒级分组与质地分组

1、土壤矿物质的粒级划分

机械组成

组成

我国标准mm

国际标准mm

砂粒

主要是原生矿物

1-0.05

2-0.02

粉粒

主要是次生矿物

0.05-0.005

0.02-0.002

粘粒

原生与次生矿物混合

<0.005

<0.002

2、各粒级的主要矿物成分和理化性质

3、土壤质地分类及其特性

三、土壤吸附性

1、土壤胶体

2、土壤胶体的离子交换吸附

四、土壤的酸碱性

1、土壤酸度soilacidity:

取决于土壤中H+的存在方式

(1)活性酸度soilactiveacidity(有效酸度,pH)

H+的来源,土壤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直接反映

(2)潜性酸度soilpotentialacidity:

来源于处于吸附态的H+、Al3+

代换性酸度:

用过量的中性盐(KCl、NaCl等)淋洗土壤,溶液中金属离子与土壤中H+、Al3+离子交换作用,而表现出来的酸度。

土壤胶体-H++KCl 土壤胶体-K++HCl

土壤胶体-Al3++3KCl  土壤胶体-3K++AlCl3

AlCl3+H2O→Al(HO)3+3HCl

(3)活性酸度与潜性酸度的关系

2、土壤碱度soilalkalinity

3、土壤的缓冲性能

五、土壤的氧化还原性能

第二节污染物在土壤-植物体系中的迁移及其机制

一、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结合态

二、重金属在土壤-植物体系中迁移

1、土壤理化性质

2、重金属的种类、浓度及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

3、植物的种类、生长发育期等

4、复合污染5、施肥

三、重金属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迁移转化规律

1、植物对土壤中的重金属的富集规律

2、重金属在土壤剖面中的迁移转化规律

3、土壤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固定原理

四、主要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积累和迁移转化

第三节有机污染物

1、植物根系只能吸收与它接触的土壤溶液中的溶质和部分借“接触交换”直接吸取土壤固体表面吸附的溶质。

2、植物被吸收,植物可以通过木质化作用在植物新的组织结构中储藏它们及其碎片,或者通过挥发、代谢和矿化作用转化为CO2和H2O。

3、传播方式:

被动传输:

浓度差引起,由高浓度向低浓度。

主动传输:

需要能量,由低浓度向高浓度。

4、影响传输的因素

a.植物的种类

b.土壤的种类

c.重金属的形态

d.重金属在植物体内的迁移能力

5、两种机制

第四节土壤中农药的迁移转化

一、土壤中农药迁移的基本特征

  主要通过扩散、质体流动和吸附分配来完成。

在前两者的过程中,农药迁移可以以蒸汽或非蒸汽的形式进行。

1、扩散(Diffusion)

2、质体流动

3、吸附分配

二、典型农药在土壤中的转化

(1)DDT

2、有机磷农药多为磷酸的酯类和酰胺类化合物

(1)命名和结构

(2)特点:

易降解、毒性大

(3)降解途径

a.吸附催化水解:

有机磷农药在土壤中降解的主动途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职业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