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方.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447047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5.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科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外科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外科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外科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外科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外科方.docx

《外科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科方.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外科方.docx

外科方

【名医简介】

  陈景河,生于1917年,主任医师,辽宁锦县人,后迁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

幼年一直从岳父贺绍武学医,尽得亲传,学业有就后,行医于嫩水之滨。

曾于黑龙江省中医药讲习所深造,1941年取得中医师资格。

解放后,1958年在北京中医学院中医教学研究班肄业。

历任齐齐哈尔市联合中医院院长,齐市中医院院长、名誉院长,市卫生工作者协会副主任,黑龙江省中医学会顾问,市中医学会理事长及省、市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市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齐齐哈尔市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

陈氏临床50余年,学识经验丰富,擅长内科,在治疗肝炎、胃病、痹症、肾炎等方面有独到见解。

对妇、儿、外科也有相当的经验。

陈氏著有《医疗心得集》,并曾在《中医杂志》等医药杂志上发表过论文多篇,其中《活血化瘀法治疗发作性睡病》获市科技成果奖及省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

【名方】消瘀散结汤

【组成】鹿角20克,浙贝母15克,栝楼20克,乳香20克,没药20克,香橼20克,白芍30克,甘草10克(无鹿角可用鹿角霜代之)。

【功能】理气活血,软坚散结。

【主治】乳核肿痛、或时渗乳汁、或乳汁带血。

【用法】诸药收入容器内,加水浸泡1小时,即行煎煮,剩药液约100毫升为宜。

煎两次,将药液混合一起,分两次服之。

【方解】

  乳核肿痛,多见于现代医学的乳腺增生。

临床表现:

乳核增大,时有隐痛,皮色如常,推之稍有移动,渐渗乳汁,色黄或带血,多发为双乳。

常伴心情郁闷,舌苔薄白或无,脉象弦缓或沉弦。

乳核增大,皆缘肝脾气郁不舒,血行迟滞,致乳核脉络不通。

此乃发生本病的主要因素。

消瘀散结汤功可舒肝脾气结,活血化瘀,促进气散血行,乳核脉络通畅,俾气散则无痛胀,血行则不成疮。

药取舒肝理气,通络消瘀,配以酸甘化阴,以养肝体。

因肝恶燥而喜润,润则肝气平和,燥则肝气、肝火妄动;动则恣脾,肝脾失冲和之气。

方中鹿角味咸入血软坚,性温通络,能消肿止痛,又善治恶疮;香橼、白芍味酸同气相求,入肝平气、入脾通壅,能解木土之郁,但香橼辛散之力有余,酸敛不足,故配芍药、甘草酸甘化阴,柔润肝体而平肝气;辅以牡蛎增强软坚散结之效,并固精气;浙贝清热疗恶疮瘀毒,取寒温互用,药归和平,并助以乳香通窍宣络以理气,没药化瘀以理血。

诸药合用,共奏消瘀散结之功。

本方临床屡试不爽,疗效颇佳。

【加减】若口干燥,心下满者,为肝脾气逆化热伤阴,宜重用栝楼至50克;甘凉润燥,清热而祛满,加青果5克,平肝开胃而化瘀。

乳腺肿胀痛甚者加川芎10克、郁金10克,利用其气香窜,能同香橼舒解气机,同乳、没活血化瘀而止痛。

外用木香100克、鲜生地200克捣成泥状为饼,敷在局部。

若舌苔白腻,不欲食者,为脾虚湿浊不化,加白术10克健脾燥湿,鸡内金3克启脾胃消化之力,又善解脾气郁结。

若硬结不消,宜加甲珠10克,取其穿透破结之力,助软坚散结之药消坚止痛。

若用此方治疗急性乳腺炎、红肿痛甚伴有寒热者,加柴胡15克、黄连15克、蒲公英50克。

 

【名医简介】

丁泽民,男,江苏江都县人,生于1920年,痔科主任医师。

现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肛肠学会会长,兼江苏省中医学会肛肠学会主任委员,农工民主党南京市副主任委员。

他出生于中医专科世家,幼承家学,后又进入南京国医学校及南京中医进修学校深造;五十年代,他毅然将自己祖传的秘方及一些专科医疗器械献给国家,受聘进入南京市中医院。

他擅长应用中医内服、外用药物及传统技艺,治疗痔、瘘、肛裂、直肠脱垂等常见肛肠疾病。

他勤求古训,翻阅了大量文献资料,改进了枯痔疗法,在国内首先开创改含砒枯痔散为无砒枯痔液。

丁泽民主任医师,在继承中有所发展。

1977年在国内较早运用激光新技术治疗肛肠疾病,荣获南京市科技成果奖。

1982年他主持研究的“分段齿形结扎法治疗晚期内痔、环状混合痔”科研课题,较好地改进了对这类痔长期以来分次手术为1次手术,并基本克服了术后肛门狭窄、粘膜外翻等并发症,从而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此项研究获1982年度江苏省重要科技成果三等奖。

他先后撰写近30篇学术论文,刊于国家及地方杂志上。

著有近30万字的《丁氏痔科学》,全面系统地总结了丁氏痔科学术特点及本人50年专科经验。

1981年他出访日本,与日本同道进行了学术交流,受到日本同道的好评。

【名方】矾黄消痔液

【组成】明矾15克,黄连20克,鞣酸0.7克,普奴卡因5克,甘油100毫升,注射用水适量,制成1000毫升。

【功能】使痔核硬化而整缩消失。

并有止血作用。

【主治】各期内痔、混合痔的内痔部分,以及Ⅰ、Ⅱ度直肠粘膜脱垂。

【用法】注射于痔核内,或直肠粘膜下层。

制法:

将黄连以蒸馏水煎煮提取2次(每次沸后继续煎煮1小时),合并2次滤液浓缩,使每毫升相当于2克生药,加95%乙醇沉淀24小时过滤,滤液去醇至醇尽,再加适量注射用水溶解,加热近沸并过夜水沉。

然后将上述溶液抽滤,加入明矾、鞣酸、普奴卡因及甘油,溶解后再加注射用水,使制成量为1000毫升。

加活性炭0.3%,再加热近沸,稍冷抽滤,精滤分装于安瓿内,置100℃下灭菌30分钟,经灯检、细菌培养合格后备用。

 

【名医简介】

  顾伯华,生于1916年,上海市人,出身于疡医世家。

自幼随父上海近代名医顾筱岩先生习医,1936年毕业于旧上海中医学院。

历任上海中医学院外科教研组主任,曙光医院、龙华医院中医外科主任。

现任上海中医学会副理事长,上海中医学会外科学会主任委员,全国中医学会理事,第七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委员会委员,上海中医学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顾氏秉承家学,勤奋钻研,从事中医外科临床50余年,学识渊博,成绩卓著,受到海内外同仁的推崇,是著名的中医外科专家。

顾氏家传擅长疡科,尤以善治疔疮而名满申江。

他在继承家传治疗疔疮走黄方术的基础上,并对疽毒内陷、严重灼伤出现的各种不同类型的败血症探索研究,创立了顾氏败血症分型论治学说,在临床上很有实用指导意义。

顾氏在50年代致力于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的研究,取用仲景复方大黄牡丹汤、红藤煎治疗急性阑尾炎;并研制自拟验方“锦红片”,治疗各类急腹症取得了很高疗效,因此荣获1977年上海市重大科研成果奖。

顾氏在乳房病的论治上更独具匠心。

乳癣论治取用调理冲任、疏肝理气、活血散坚治则收到满意疗效。

1954年,他报道了治愈慢性复发性伴乳头内缩的乳晕部瘘管的论文,该病古代医者从无记载,近代中医也无报道。

顾氏详尽地描写了本病的临床表现及与乳岩的鉴别诊断,创立了切开挂线治疗本病的操作法,取得了卓绝的成就。

此病即浆细胞性乳腺炎瘘管期。

顾氏有关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学术论文,于1984年被评为上海市卫生局中医、中西医结合成果一等奖,1985年被评为上海科技进步二等奖,1986年获得原国家中医管理局中医药重大科技成果甲等奖。

顾氏历年来在剂型改革、创制新药方面作了很多贡献,如小金片、新消片、复黄片、痔宁等。

他研制的六应丸,名满国内,远销海外,1982年被评为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三等奖。

顾氏治学严谨,诲人不倦,受任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中医外科师资进修班主任,并培养出全国第一个中医外科博士研究生。

曾先后主编全国中医学院中医外科学讲义等多种著作。

【名方】芩连消毒饮

【组成】黄芩10克,黄连6克,生山栀10克,制川军9克,野菊花10克,半枝莲10克,银花12克,赤芍9克,连翘15克,紫花地丁15克,生甘草6克。

【功能】清热凉血,解毒护心。

【主治】颜面疔疮,手足疔疮,红丝疔。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服。

【方解】

  本方以《外科正宗》方“七星剑”与《医宗金鉴》方“五味消毒饮”、《外台秘要》方“黄连解毒汤”化裁制方。

芩连消毒饮以芩连为君,直折上焦心火;银花合野菊花为治疔之圣药,连翘清上焦诸热,解毒疗疮;紫地丁入心肝二经,凉血解毒,清热消肿,合半枝莲消解疔毒,力专功宏。

护理及注意:

疔疮初起,不能切开及针挑,也不能妄加挤压,不然可以造成疔毒扩散走黄。

疔疮病发有全身症状时宜卧床休息,饮食忌荤腥发物及甜腻食品,更忌饮酒及辛辣。

应多饮水、瓜汁、菊花露等,患部应防护,避免碰跌损伤而致毒邪扩散入营。

【加减】颜面疔疮每易动风,野菊花合草河车、僵蚕,有入肝经、熄肝风之功,脓成者加苍耳子、桔梗、角针透脓泄毒;便燥腑结改用生大黄、全栝楼通腑泄热;邪热伤阴去芩连苦寒,加沙参、麦冬、芦根甘寒清热;神识昏糊加神犀丹1粒冲服,紫雪散4.5克分3次吞服,或安宫牛黄丸2粒,分2次化服;热毒炽盛加广犀角15克、鲜生地60克凉血解毒。

咳吐痰血加象贝母、天花粉、藕节炭、鲜茅根;高热痉厥加羚羊角粉、钩藤、龙齿。

疔疮外治可用外科蟾酥丸磨散醋调,围敷于疔头四周,箍围聚毒,疔头上置放药制苍耳子虫并用千锤膏覆盖,疮头溃后外用二宝丹药线引毒外泄。

 

【名医简介】

  顾乃强,男,1938年4月出生,上海市人。

现任上海天山中医医院中医外科主任,主任医师,上海中医药大学兼职硕士生指导教师,上海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上海中医药学会外科学会主任委员,上海市卫生系统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中医学科组成员,上海市名中医,全国中医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中医外科乳腺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1992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顾氏出身于中医世家,祖父顾筱岩是闻名上海近代名医,父亲顾伯华是著名外科专家,顾氏秉承家传,悉心钻研,1963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医疗系,有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

先后主编出版《顾筱岩学术经验集》和《实用中医乳房病学》获上海中医研究院和上海市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三等奖,1996年顾氏乳腺增生病专科被列为上海市医学领先专业特色专科。

顾氏行医30多年,善于总结临床经验,进行科研探索,“乳癖灵临床与实验研究”课题已获准为上海市卫生局1998~1999年度中医药科研基金项目。

顾氏勤于笔耕,主编医著尚有:

《乳房百问》和《外科医话趣录》;参与协编《现代中医药应用与研究大系》等专著10部,撰写论文30余篇。

顾氏在弘扬顾氏外科医术上作出贡献,在继承上更发扬创新,建立自己的学术思想和医疗特色。

他在乳腺增生病的诊治上遵循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中医理论精粹,根据乳癖的证型特点提出论治乳癖的学术观点有:

治癖先治肝,气调癖自平,冲任病之本,治癖调冲任,癖由痰瘀凝,莠结重化瘀,乳衄肝火盛,火旺血离经。

以上几点学术观点对乳癖的论治,立法用药具有十分实用的指导意义,取得了较好疗效。

【名方】乳癖灵

【组成】仙灵脾12克,鹿角9克,制香附9克,益母草30克,山慈菇9克,生山楂15克。

【功能】调摄冲任,理气活血。

【主治】乳腺增生病,乳腺纤维腺瘤。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共取汁500毫升,每次250毫升,早晚各1次。

【方解】

  本方仙灵脾为君,该药性味甘香辛温,温补肝肾,为命门之要药。

乳癖之症,肾气不足,冲任失调是病之本。

肾气虚,上不能滋养乳络则结块胀痛,下不能充实胞宫则月经失调。

仙灵脾为君,佐鹿角血肉有情之品,补益肝肾调摄冲任治本。

乳癖结核随经期变化和喜怒而消长,症由气滞血瘀所结,方以香附理气开郁,气行则郁解,气畅则痛止。

益母草行血活血,该药祛瘀血而不伤新血,补新血而不滞瘀血,通中有补,香附合益母草理气活血而达到消块止痛。

乳癖之症,病住足厥阴肝经循行之地,取柴胡为肝经之引药,引领诸药直达病所,又要协同香附理气止痛,山慈菇软坚化痰散结,治中有防乳癖的癌变,以冀祛邪而安正,生山楂一味既有化痰散瘀之功,又能协同山慈菇散结消癖,尚可调味诸药。

临床应用:

乳腺增生病属于中医乳癖的范畴。

本病以出现乳房周期性肿块和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根据病理分类本病又有乳痛症,乳腺病,乳腺增生瘤变,囊性乳腺增生和硬化性乳腺增生之别。

结合临床的个别表现可采取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通过长期临床,复方乳癖灵加减贯穿防病寓于治病中和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特点,经临床应用疗效确切。

【加减】凡出现乳痛明显,痛不可及者可在方中加味延胡、青皮理气止痛;乳腺增生瘤变肿块坚实或多发性乳腺纤维腺瘤属痰瘀互结可加三棱、莪术、土茯苓等活血化瘀散结;如出现乳头溢液属囊性增生病者应参加菟丝子、巴戟天、苁蓉等补益肝肾和藕节、地榆等凉血止血。

 

【名医简介】

  郭朝广,生于1938年,广东大埔县人,1964年广州中医学院本科班毕业。

现任广东化州市中医院副院长,中医内科主任医师。

在30多年临床医疗工作中,重视基础理论研究,重视新知识应用,衷中参西。

其研制的治疗花斑癣的“汗斑散”,临床应用2000多例,疗效甚佳。

“沙姜汤”治疗食道骨鲠,有效率94%。

重视发挥中医药治疗疑难病优势,从脾肾攻治“重症肌无力”疗效好,且治愈后较少复发。

胡椒根煲鸡或蛇,配合中药外熨治疗坐骨神经痛,橘红花治疗小儿癫痫,均获良效。

学术上深入钻研《金匮》、《伤寒》、《温病》,专攻疑难病,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乙肝”、“神经性耳鸣”等疾病颇有特色。

发表论文200多篇。

1993年被授予“广东省名中医”称号。

【名方】沙姜汤

【组成】沙姜(又名山柰)30克,威灵仙30克,桔梗15克,甘草9克,乌梅15克,春砂仁5克,山楂15克。

【主治】食道各种骨鲠。

【用法】水800毫升,煎取约400毫升,徐徐含服,同时含嚼橄榄5~6枚(冬春季可用咸橄榄代),隔4~5小时后药渣复煎,再服1次。

【方解】

《本草求真》书载:

“威灵仙一两二钱,砂仁一两,砂糖一盏,水两盅煎一盅,温服,治诸骨鲠。

”《金匮要略》桔梗方:

“治咽喉痛,喉中如梗。

”沙姜与红糖适量煎服,系化州民间用于治疗食道骨鲠的验方。

沙姜汤就是参照上述三方加减而成的。

方中诸药味酸,微苦甘,能软坚,有生津润燥作用,其中威灵仙、桔梗有消炎作用,故对食道骨鲠及骨鲠引起的食道炎症有很好效果。

 

【名医简介】

  郭维淮,男,汉族,生于1929年,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人。

现为河南省洛阳正骨研究所所长,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院长,主任医师。

郭维淮自幼跟随其父郭灿若、其母高云峰学习和继承祖传的“平乐正骨术”,14岁即开始从事骨伤科临床工作,1952年在洛阳专区人民医院任中医门诊部主任、骨伤科医师、副主任、主任;1959年,调河南平乐正骨学院,任正骨教研组讲师、组长,兼附属医院骨科主任。

40多年来,他在临床工作中,医德高尚,医术精湛,饮誉国内外。

他治学严谨,继承而不泥古,发展而不离宗。

在对骨伤病的治疗中,他坚持整体与局部统一,手法与药物并重,内治与外治结合,固定与功能活动兼施的治疗原则。

在内动的治疗中,十分注意瘀血的辨证施治,根据瘀不去则新不生的理论,祛瘀生新是真大法,在对骨折脱位的治疗上,他总结出一系列的正复手法,夹板固定,内外用药,按摩活筋的方法。

他几十年来为发展骨伤科学术呕心沥血,先后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5项,著有正骨专著5本,为国家培养了千余名骨伤科医师,在全国各省市生根开花,并先后在各级中医杂志上发表论文数10篇。

【名方】活血疏肝汤

【组成】当归10克,炒柴胡10克,黄芩6克,赤芍10克,红花5克,桃仁7克,枳壳10克,大白lO克,大黄10克,甘草2克。

【功能】活血祛瘀,疏肝理气。

【主治】伤后瘀血。

症见局部肿疼,胸胁不利,腹部胀满,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苔黄厚,质暗红,脉弦大。

【用法】先将大黄开水浸泡,其余诸药水煎,待其煎成后,将大黄及其浸泡液投入药锅内,见沸即起火,滤出药汁,1次温服,4小时后复煎内服,每日1剂,待大便通利后,大黄即与众药一起煎煮。

【方解】

当归为君入肝,养血活血;臣以大黄、赤芍荡涤凝瘀败血;红花、桃仁祛瘀生新、消肿止痛;佐以柴胡透达少阳半表之邪,黄芩清泻少阳半里之热,枳壳宽中理气,散结逐滞,大白泻气行水,调中健脾;甘草为使以调和诸药。

则邪去正复,气血畅行,胸舒神安。

【加减】若瘀血严重,大便梗塞,加芒硝12克,软坚通下;若胸胁受伤,气逆咳痰,加姜半夏lO克,降逆祛痰;若瘀血流注,筋肉青紫硬结,加羌活10克,通结活络。

  按语:

外力侵及人体,除筋伤骨损外,必然伤及气血,正如《圣济总录》所载:

“若因伤折,内动经络,血行之道,不得宣通,瘀积不散,则为肿为痛。

”若损伤严重时,必然连及脏腑,又如《素问·缪刺论》载:

“人有所坠堕,恶血留内,腹中胀满”。

活血疏肝汤是“平乐正骨”祖传治疗骨伤疾病初期瘀血症的经验方,临床疗效颇佳,究其原委,其药方是在治血祛瘀基础上,重用了疏肝理气之品,盖“肝主血”、“败血必归于肝”,肝受损,轻则连及脾胃传化之道;重则连及心肺,干扰上焦清静之腑。

为此,在祛瘀活血的同时,加舒肝理气之品,必然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另外,根据大黄的药性,生用则破血攻下,制用则健胃收敛,由此在煎药方法上必须考究,头煎大黄后下,则攻下通利,复煎以后则健胃止泻,先、后各发挥其特性,二者相得益彰。

总之,活血疏肝汤,在治疗骨伤科瘀血症时,若用其逐瘀通利,则武火轻煎,大黄后下;若用其消肿止痛,则武火重煎,大黄同下。

 

【名医简介】

  贺执茂,生于1937年,浙江黄岩人.1963年湖北中医学院毕业。

现任湖南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肛肠科主任医师、湖南中医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南省肛肠疾病防治研究中心主任、《中华肛肠病杂志》等多家医学杂志编委。

兼任全国中医肛肠学会理事、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肛肠分会副主任委员、全国肛裂专题组副组长、湖南省中医药学会第三届理事会副理事长、省肛肠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贺氏参加工作后,开始从师湖南中医学院附二院著名教授肖梓荣,以后专事肛肠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

不仅中医理论坚实,而且临床经验丰富。

擅长痔疮、肛裂、肛瘘、脱肛的治疗和术式及术后并发症的研究。

经他改进的肛肠手术方法,将中西医两种治疗方法的长处有机地融于一体,使痔瘘的手术治疗在传统的基础上向前迈进了一步。

先后有数十篇学术论文在《中华医学杂志》等各级医学刊物上发表;已有6项科研成果获部、省、厅级奖励,并取得了2项专利。

同时在对便秘的治疗上亦颇有经验,自拟“通便润肠汤”运用临床,疗效甚佳。

【名方】通便润肠汤

【组成】生地20克,归尾15克,白芍10克,火麻仁(打碎)30克,郁李仁15克,枳壳10克,厚朴8克,大黄10克,黄芩10克。

【功能】润肠通便,清热养血。

【主治】痔等肛肠疾病所致的便秘及习惯性便秘。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方解】

便秘容易导致痔和肛裂等肛肠疾病的发生,而痔和肛裂的病人又可使便秘加重。

因此,应引起临床的足够重视。

尽管便秘有多种原因,但此类便秘大多由燥热内结,津液不足,肛肠失其滑润所致。

“治疗必究其源”。

故治以润肠通便,清热养血为宜。

方用麻仁丸合润肠丸加减。

方中取枳壳、厚朴、大黄理气通便,功在缓下;麻仁、郁李仁润燥滑肠;生地、归尾、白芍养血和血,以增强滋润肠道功效;黄芩清热。

本方缓下药与润燥养血药同用,泻而不峻,润而不腻,邪正兼顾,甚为平稳。

临床应用,每每奏效。

即使肾阳亏损或体质虚弱引起的便秘,亦可用本方加减治疗而收效。

【加减】伴口干舌燥者,加玄参20克、麦冬10克、花粉10克;便时滴血者,加地榆20克、槐花10克;脘腹胀满者,加莱菔子15克;年老体弱或肾阳亏损者,去黄芩、大黄,加黄芪20克、生首乌20克、肉苁蓉20克。

 

【名医简介】

  乐德行,男,汉族,生于1935年,江苏省东台市人。

中共党员,1962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为该院首届毕业生。

毕业后服从组织分配,先在新疆昌吉市卫校任教,后调昌吉州人民医院任中医科主任,1988年任昌吉州中医医院副院长并主持工作,1990年调新疆中医研究所任所长至1995年底卸任。

现为研究员、中医主任医师,兼新疆中医药学会顾问。

1988年12月被评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1992年被评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优秀科技工作者,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乐氏担任新疆中医研究所所长以来,在领导科研、医疗和教学工作中取得一定成绩,科研方面积极参加“抗衰宝口服液对提高人体免疫机能和延缓衰老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该课题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1993年)。

他是我国首批五百名承担培养学术继承人的导师之一,撰写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试论伤寒论的辩证法思想”、“试论李东垣处方的组方规律”等论文在新疆中医药学会获奖。

临床内科外科兼治,内科以诊治脾胃病为主,外科主要诊治乳腺增生病,服务态度认真。

临床经验丰富,深受各族患者爱戴。

【名方】疏肝和营汤

【组成】柴胡10克,香附10克,郁金10克,青皮10克,枳实10克,当归12克,赤芍15克,丹参15克,川楝子10克,生甘草6克。

【功能】疏肝理气,和营散结。

【主治】妇女乳腺增生病,乳房结块,月经前乳房胀痛,月经后则减,并伴月经不调等症。

【用法】凉水浸泡10分钟,煎煮两次,每次20分钟,日服两次,早晚分服。

【方解】

  乳腺增生病中医名乳癖,是育龄妇女常见病、多发病之一。

中医认为其病因病机主要有三:

一是思虑伤脾,郁怒伤肝,气血郁结而成结块。

二是冲任不调。

妇女以冲任为本,冲任不调,加之肝气失疏,或为痰湿所阻,气壅不散,积聚乳间,凝成肿块。

三是肾气虚衰。

冲任两脉隶属于肝肾,冲脉挟脐上行至胸,任脉循腹里上关元亦至胸中,胸为乳房之所在,肾之支脉通过乳房,故冲任失调,肾气虚衰,气血运行失畅,郁结成块。

临床应用:

对乳腺增生病的治疗,本人以疏肝和营汤为主,灵活应用收到较满意的疗效。

本方为逍遥散化裁而来,具有疏肝理气、和营散结作用。

方中柴胡疏肝解郁,香附、郁金、青皮、枳实理气散结,当归、赤芍养血和营,丹参活血,川楝子理气止痛,生甘草调和诸药。

【加减】如有肝热者加黄芩、知母;挟痰湿者加半夏、白芥子;兼气虚者加党参、黄芪;有纳少腹胀者加白术、云苓;血虚者赤芍改白芍加何首乌;瘀血明显者加桃仁、泽兰;肿块较硬者加海藻、昆布、生牡蛎等。

 

【名医简介】

  彭显光,1928年生,男,四川省安岳县人。

贵阳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

自幼跟随叔父学习中医,1950年在重庆市开业行医,1951年进入西南卫生部中医师进修学校深造。

1953年先后担任贵州省中医研究所痔瘘研究组组长,贵州省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中医一附属医院主任,贵州省高教职称评定委员会专业组委员。

贵阳中医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贵州分会常务理事,中华全国肛肠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西南西北肛肠协会会长,中国肛肠杂志编委,贵州省肛肠学会主任委员,贵州省西南肛肠杂病研究所所长等职。

40多年来,彭氏注重中医典籍及肛肠疾病的研究,认为肛肠疾病的发生与五脏六腑有密切关系,是全身疾病的局部反应,因此在治疗上采取全身治疗与局部治疗相结合,内外兼治的原则,疗效颇佳,积累了丰富的临证经验。

曾先后发表论文20余篇。

其部分医案已载入《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

【名方】消痔饮

【组成】朱砂莲15克,草决明20克,煅牡蛎15克,马勃15克,黄柏15克,甘草6克。

【主治】Ⅰ、Ⅱ期内痔,Ⅱ期血管型内痔。

【方解】

  朱砂莲苦涩入肺、胃、大肠三经,活血止血,理气止痛。

草决明甘苦微寒入肝、大肠两经,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煅牡蛎咸微寒入肝肾两经,收敛固涩,软坚散结。

马勃辛平入肺经,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收敛止血。

黄柏苦寒入肾、膀胱、大肠三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甘草甘平,补中健脾,调和诸药。

6药为伍,共具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收敛、止血、消肿止痛之功。

按语:

内痔的病因以脏腑本虚为主,在各种诱因的影响下,如七情过度、饮食不节、便秘、痢疾、久坐,以及负重、竭力运行等均可使脏腑阴阳失调,气血不足,湿热内生,下注大肠,血脉不行,筋脉横解而成痔。

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收敛止血的消痔饮内服,意在消除痔静脉的扩张和瘀血,促使痔核萎缩而痊愈。

 

【名医简介】

  秦亮甫,生于1924年,江苏省武进县人。

现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教授。

秦氏兼任中医教研室主任、中医科主任、上海二医大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针灸学会理事,上海针灸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理事、上海针灸杂志常务编委。

秦氏曾先后5次赴法国作针灸讲学,自编自译教材,亲自讲授,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物植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