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痛的中医养生康复_精品文档.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74455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1.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偏头痛的中医养生康复_精品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偏头痛的中医养生康复_精品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偏头痛的中医养生康复_精品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偏头痛的中医养生康复_精品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偏头痛的中医养生康复_精品文档.docx

《偏头痛的中医养生康复_精品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偏头痛的中医养生康复_精品文档.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偏头痛的中医养生康复_精品文档.docx

偏头痛的中医养生康复

姓名:

谢婷年级专业:

2013级中医学学号:

3121103018

“头风”一词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头风病,病在前额及脑后者为正头风,病在左右两侧者为偏头风,也便是我们今日所讲偏头痛。

头痛是临床常见的自觉症状,可单独出现,也可见于多种疾病的过程中,是以头部经脉绌急或者失养,清窍不利所引起的头部疼痛[1].其中偏头痛是一种特殊的特殊类型的头痛。

其临床表现为,疼痛有症状,或者无症状爆发,剧烈,呈刺痛、跳痛、闪电样痛,常表现为一侧或双侧头痛,痛止如常人。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群众的压力越来越大,饮食起居等习惯的改变,让偏头痛成为了许多人的烦恼。

迄今为止,已有多个基于大宗人群的关于偏头痛和脑卒中相互关系的研究。

研究结果提示了偏头痛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2]也有研究表明,偏头痛人群患其他脑疾病,如脑梗死、癫痫,以及情感性精神障碍、抑郁等的风险增高。

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2001年世界卫生报告将常见疾病按健康寿命损失年(YearsLivedwithDisability,YLD)进行排列偏头痛位列前20位并将严重偏头痛定为最致残的慢性疾病类同于痴呆、四肢瘫痪和严重精神病。

因此,防治偏头痛的意义重大。

本文就此对偏头痛的病因病机,养生康复做一个拙述。

病因病机

偏头痛之因大体分为外感和内伤二类。

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劳倦,跌扑损伤,体虚久病,先天不足,房劳过度等有关,据下分述:

1、外感风邪为此病诱因:

风阳邪,清扬开泄,易袭上部,且风为百病之长,六淫之首,易夹带寒、热、瘀、湿导致头部经脉绌急或失养,引发头痛。

《医学入门》言“风邪一入,头即痛焉。

是以头痛之证,风痛居多。

2、先天不足,房事不节为此病基础:

肾藏精生髓,肾阴不足则肝木失养,虚风内生;肾精不足则髓海空虚,脑脉不充而发为头痛。

[3]脑为髓海,赖肾精之濡养,为人之高巓,以阳为用,以清为升。

肾精亏虚,不能上养脑髓,则脑经脉失养导致头痛。

同时,肾精亏虚,水不能涵木,则容易导致肝风因虚而内动,引发偏头痛。

3、饮食劳倦,后天失养为此病基础:

脾胃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过饥过饱,抑或久病,皆能致脾胃虚弱,运化不能。

气血生化不足则脑髓不得后天之养。

况且脾胃主升清,如若饮食不节或偏嗜,则清阳不升,痰浊蒙窍而为偏头痛。

4、情志不调,肝失疏泄为此病关键:

《临证指南医案-卷八·头痛》云:

“头为诸阳之会,与厥阴肝脉会于巅,诸阴寒邪不能上逆,为阳气窒塞,浊邪得以上踞,厥阴之风火乃能逆上作痛。

”情志不调,肝失条达,气郁化火,上扰清窍而发头痛。

5、外伤久病,瘀血阻络为此病关键:

脑部受伤,或久病入络,气滞血瘀,阻于脑络,则可发为头痛。

综上所述,偏头痛主要是由外感内伤导致经脉阻闭失养,清窍不利所导致。

外感多风邪以为诱因,兼他邪,内伤则多与肝、脾、肾三脏失调有关,又多和肝有关联。

康复辩证

本病发病原因多种,辩证当先分外感内伤,经络部位,而后当辩是否寒热错杂虚实夹杂。

1、肝火炽盛证:

风火上扰,肝火上炎。

一侧或则两侧头痛,伴有胁痛,烦躁,眩晕耳鸣,口苦口干,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弦数,以实热为主。

2、证:

情志失调,郁而化火,肝风内动,或木火伤阴,肾水不足,肝阳上亢。

一侧或者两侧头胀痛,面红烦躁,腰膝酸软,目赤,舌红少津,脉弦数,以上实下虚为主。

3、肝郁脾虚证:

肝气不疏,脾气不足,一则痰浊内生,上犯清窍,二则土壅侮木,表现为一侧或者两侧头痛,伴胁痛,腹泻腹胀,纳呆少食,胸闷恶心呕吐,情志抑郁或暴躁,舌苔白,脉弦或缓。

4、气滞血瘀证:

气滞,或者久病,或者跌仆损伤,都可能导致脑部气血运行不通,瘀血阻滞,可见头痛经久不愈,刺痛固定,舌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细涩。

5、肝郁血虚证:

肝血不足,头目失养,血虚心失所养。

一侧或者两侧,头痛隐隐,伴有心悸怔忡,面黄无华,气短,舌淡苔白,脉细弱。

康复治疗

1、中药康复

(1)肝火炽盛证:

治宜疏肝泻火,平肝柔肝。

龙胆泻肝汤加减,药用龙胆,栀子,黄芩,木通,泽泻,柴胡等

(2)肝肾阴虚:

补益肝肾,柔肝养阴。

大补元煎加减,药用山药,熟地,人参等。

(3)肝郁脾虚证:

治宜疏肝健脾,化痰降逆。

药用逍遥丸合半夏白术天麻汤,药用当归,芍药,柴胡,茯苓,白术等。

(4)气滞血瘀证:

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定痛散加减,药用川芎,赤芍,当归等。

(5)肝郁血虚证:

疏肝解郁,补血养阴。

八珍汤加减,药用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熟地,当归等。

2、情志康复

本病多由受反复情志刺激而发,情志调节也是本病的关键。

情志相胜法:

中医讲五行相生相克,木火土金水,相应五脏肝心脾肺肾,对五志怒喜思悲恐。

故借相生相克之法,悲可消怒,喜可挡忧,以此缓解甚至消除病人之情绪抑郁烦躁暴怒。

劝说开导法:

通过释疑,说服,鼓励,安慰,承诺,保证等方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喻之以例,明之以法,去影响和改变病人的情绪障碍。

[4]

(3)顺情从欲法:

通过引导病人释放压抑的欲望,满足病人需求,达到身心康复。

3、饮食康复

本病和情志不疏,肝失条达,肝血不足,脾胃虚弱,肾阴亏虚,皆有关联。

故平日饮食应当追求清淡,易于消化,偶有辛香之物,开胃醒脾,促进食欲。

但不可食辛辣燥烈之品,免得助火伤阴,加重病情。

[4]同时可据平素生活习惯,节气变化,病情起伏,应用食疗和药膳。

玫瑰菊花粥:

玫瑰10g,菊花10g,糯米50g,粳米100g。

大火煮沸,转小火慢炖,熬至粥成。

有理气解郁,疏肝健脾的功效。

适用于胸闷烦躁,食欲减退者。

桑菊豆豉粥:

桑叶10克,菊花、豆豉各15克,粳米100克。

将桑叶、菊花和豆豉一起入锅加适量的清水煎煮后去渣取汁。

将此药汁与洗净的粳米一起放入沙锅中加适量的清熬粥,米煮即成。

此方具有疏风清热、清肝明目的功效,尤其适合有头昏脑涨、口渴便秘等症状的偏头痛。

[5]

绿茶精:

绿茶1,谷精草10克,蜂蜜适量。

将绿茶和谷精草一起入锅加适量水煮5分钟左右后去渣取汁即成。

饮用此药汁前可在其中加入适量的蜂蜜。

此方可每日饮一剂分数次饮用。

此方具有祛风止痛的功效,适合各种原因引起的偏头痛患者使用。

[6]

4、起居康复

起居对本病的发病和病情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应特别重视。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到完整的日常作息的合理方法。

春三月,此谓发陈。

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夏三月,此为蕃秀。

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谓容平。

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谓闭藏。

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其中春属木,肝亦数木,肝性疏泄,喜条达,恶抑郁,特别在春三月之时,要注意涵养肝木,保持心情舒畅,姿态放松,从而肝气生发,达到疏泄的效果,从而减少情志不遂,肝郁而化火引起偏头痛。

在起居调摄中,应该重点注意偏头痛患者睡眠质量的调摄,研究表明,40%的偏头痛严重影响睡眠,2l%轻度影响睡眠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7]而反复的睡眠质量障碍,更是增加了偏头痛的发作,形成恶性循环。

所以平日患者应该形成比较规律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睡前更是避免忧思。

5、针灸推拿康复

针对本病,临床上应用针灸疗法本着疏肝解郁,通经脉,调气血,调和营卫的指导原则,可明显减轻患者头痛症状。

推拿方面则注重

(1)体针:

辨证取穴上可在百会、风池、太阳、印堂等穴的基础上对于肝肾阴虚者可加用太溪、太冲以补益肝肾;气血亏虚者加足三里、三阴交以补益气血;对于痰浊上蒙者加用丰隆、头维等穴以化痰醒脑;对肝气郁结者可加太冲、阳陵泉等穴以疏肝解郁;对实热证型的患者加行间、太冲等穴以泄热;对于虚弱者加中脘、足三里、内关等以补患者之虚;若患者头痛较甚者可加用太阳、头维、合谷、阿是等穴以缓解临床症状;出现眉棱骨痛的患者加阳白、攒竹等穴。

[8]

(2)耳针:

选神门、心、交感、肾、脾。

王不留行留行子贴压。

(3)推拿康复:

推拿循患侧头部用一指禅作用于胆经2-3rain/次,至患侧头部做抹法,拇指按揉法、大鱼际揉法和推桥弓,推拿共15min。

[9]

头痛而胀,面红目赤,烦躁,舌红,苔黄,脉弦有力者加推桥弓,按揉肝俞、胆俞、行间、冲穴。

头痛而重,恶心食少,痰多黏白,舌苔白腻,脉滑者加揉脾俞、胃俞、中脘、天枢、内关、足三里、丰隆穴。

头痛反复发作,痛点固定如锥刺,经久不愈,舌质紫,苔薄白,脉细涩者加用掌根叩击百会穴,擦法施于前额部及太阳穴。

头痛而眩,时轻时重,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视物昏花、舌红少苔,脉细弦者加按揉肝俞、肾俞、关元俞、血海、足三里、三阴交、太溪、涌泉。

[10]

参考文献:

[1]罗仁,曹文富,等.中医内科学[M].第1版.北京:

科学出版社,2015,153.

[2]于生元,李瞬伟等,中国偏头痛诊断治疗指南[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1,17

(2).

[3]吴林,李鹏,偏头痛的中医病因病机分析[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5

(2).

[4]郭海英,张文春,中医养生康复学[M].第1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197..

[5]胡兴刚,这九种食疗方可治疗偏头痛[J].求医问药,2008,(5).

[6]食疗巧治偏头痛.恋爱[J].婚姻.家庭:

养生,2014,

(2).

[7]曹静,樊永平,.偏头痛患者睡眠及生活质量调查研究[J].山东医药,2011,51(4).

[8]旋静,辛琪,.针灸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0(9)

[9]黄存军,周晓平,.针灸推拿结合治疗偏头痛疗效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4,5(7)

[10]甘霖,.推拿治疗偏头痛40例临床体会[J].中医临床研究,2012,4(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畜牧兽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